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2-11-05 10:08:41| 人氣2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民粹式撙節 經濟好不了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 2012-11-05 中國時報【陳宜中】

     繼行政院以「避免擴大社會對立」為由刪掉退休軍公教人員的年終慰問金,並承諾「政府負勞保最終支付責任」後,立委的特殊津貼及其法源依據也變成了近日來的爭議熱點。

     有些批評者認為,刪除年終慰問金的前前後後,實乃妒恨政治、民粹政治的成功操弄,甚至接近於一種階級鬥爭、多數暴虐或法西斯的表現。另外也有論者表示,台灣各社會範疇之間退休待遇(尤指所得替代率)之不均,實在也已經到了該通盤檢討的時候了。

     無論是退休軍公教人員的待遇,還是勞保的永續經營,抑或是立委的特殊津貼,無疑都有檢討修正的空間。只不過,在島內經濟奇差無比、連「保一」都很勉強的情況下,這些臨時性的「撙節」政治戲碼,到底有多大的全局合理性,實在令人懷疑。當這些議題集中表現、發酵為一種指向「互砍補助」、「互相撙節」的氛圍後,其心理效應之於經濟的負面影響,不得不令人憂心。

     台灣經濟成長之衰弱,一般說來有兩大原因。一個是出口衰退,另一個是消費不振。出口衰退,主要是因為大陸經濟疲軟,而歐美市場亦表現不佳。至於消費不振,則明顯有更多內因,包括在並非最恰當的時機推動漲價、提倡撙節、大砍福利等。

     如果從藍綠政黨到新聞媒體都不斷強化「苦日子要來了」的預期,那民眾就更不願意消費了。在消費疲弱的當下,如果政治人物和新聞媒體一味追逐、炒作撙節,不斷助長「你我非得勒緊腰帶,先撙節再說」的社會氛圍,這對消費復甦會有好處嗎?

     在歐洲,主張撙節最力者,莫過於德國聯邦銀行。但晚近,包括歐洲中央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等,都對德國聯邦銀行的強硬立場表達異議。歐美最老字號的經濟自由派刊物、堪稱自由市場堡壘的英國《經濟學人》雜誌,最近亦陸續發表評論,表示德國聯邦銀行、英國政府、部分美國共和黨人士所推動的撙節措施,已經走過了頭,如不修正,勢將對經濟復甦構成妨礙。

     台灣與歐美不同,自有其特殊性。但「撙節」、「砍補助」之風在經濟疲弱的情況下,實不宜繼續無限上綱。藍綠政黨和媒體所追逐、強化的「你我不撙節,將來就沒有好日子過」的心理預期,只會使民眾更不想消費而已。在某種「溫和的停滯性通膨」已展露跡象的此刻,炒作撙節只會雪上加霜,而且轉移了問題焦點。

     台灣的財政狀況有多壞?實際上,主要問題在於政府不敢收稅,在於政府的財政收入僅占GDP的百分之十二左右。須知,任何發達國家都不可能有這種數字。不敢向富人收稅,意味著政府舉債。後者主要是內債而非外債,跟日本或英國相比,目前可能還不算極度嚴重。然而,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不管政黨如何輪替,都不力圖實現起碼的賦稅正義,這才是關鍵所在。

     在經濟蕭條的窘況下,真正該聚焦的並非撙節,而是如何擴大合乎國家發展方針與社會公平正義的公共投資。偏偏,台灣藍綠政黨似乎都得了「凱因斯主義恐懼症」,而奉極右派的撙節意識形態為圭臬。如此繼續下去,倘若大陸及歐美市場都不見好轉,大概就得宣稱要「保零」了。

     而現在,該是回歸理性、改弦易轍的時候了!(作者為中研院人社中心副研究員、行政院人權推動小組民間委員)

台長: Connie_Chin
人氣(27)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 個人分類: 全球與在地事件 |
此分類下一篇:胡晴舫:為何政治讓我們失望?
此分類上一篇:社論-美國貧富對立帶給台灣的警惕與省思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