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2-08-16 10:29:57| 人氣4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觀念平台-宏達電的想像共同體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 2012-08-14 01:21   中國時報 【趙哲聖】

     台灣經濟成長率居四小龍之末,加上資訊產品製造與出口嚴重萎縮,經濟部長終於「公開」站出來,鼓勵國人使用台灣自有品牌─HTC宏達電的手機。

     經濟部長這樣的站台宣傳,當然會得到各種不同的反應,有人從國族認同的角度支持,有人則從消費市場角度,懷疑台灣小小市場,能發揮什麼功效?更有許多3C重度使用者,對宏達電產品在價格與品質上,對本地市場所做的貢獻,提出各種觀點與論戰。

     到底宏達電這個巨大私人企業的產品,能否代表台灣?或是,消費者在使用它們的產品,能創造國族情愫與認同感嗎?

     宏達電曾為台灣的股王,近來產品出口的大衰退,已經連動影響台灣的經濟成長率,間接拖垮整體經濟情勢,造成央行總裁與經濟部長接連出面呼籲國人支持。從經濟的結構性來看,宏達電「客觀的」是台灣重要品牌,它為自己,也為我國稅收,創造了不少財富。

     能成為出色的資訊產品製造商,如宏達電智慧型手機,靠的是將科技工藝與產品創意結合,透過一種「定型化」過程,包含:產品設計、流行文化與媒體敘說,而創造出超越「製造國」的一種「想像共同體」之產品品牌。

     隨著商品流行文化驟變,以及全球經濟的流動,一個靠全球化產製相互連結所產生的品牌,往往形構出「模糊與浮動」的國族品牌義涵。例如美國企業蘋果iPhone手機,包含了大量台灣與大陸代工技術,或是韓國晶元與面板的產品,消費者在這種全球化相遇與混合的消費行為中,創造出一種「混雜認同」。消費行為,如同一個旅行者,在符號與影像流動充斥的日常生活中,尋求最符合自己的消費經驗。曾經根深蒂固的諾基亞與黑莓機已成為歷史,蘋果與三星似乎成為當下符號消費的生活風格,模糊了國產別的意識。

     在這種混雜認同的流離消費行為中,國族(身分/認同)漸漸引申至後台,多樣的跨地域購物文化走向前台。但處於混雜邊界地帶的場域,這些操弄消費符號的主角,仍會靠不同的銷售技巧,固著與穩定商品本身的「國族概念」。例如:蘋果產品透過不同區域的銷售,來強化該品牌從美國起家,英語系為主的敘事風格,無形中強化了蘋果手機為美國貨的符指。而曾為消費商品巨擘的索尼(SONY),在產品行銷上,往往會給日本當地型號升級或福利,讓這個印有別國生產製造的貨品,創造出日本國族根源的認同感。

     宏達電,十五年歷史的商業品牌,在動盪劇烈的資訊世界中,到底是新公司,還是舊企業,各有不同的觀點。而多重認同的消費行為中,HTC若能為台灣消費者創造出「想像共同體」的品牌認同,除了在股價與稅收外,如產品實質價格的優惠、規格升級的誘因,或是產品線比國外快速與完整,讓我們在眾多不同功能、外型與設計品牌比較上,產生對宏達電更多的國族文化認同與商品懷抱,才會更加有意義。

台長: Connie_Chin
人氣(47)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 個人分類: 觀光行銷 |
此分類下一篇:讓視頻廣告在社群上滾動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