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09-20 14:33:42| 人氣298|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每日剪報 (040920)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每天,我都會閱讀報章(基本在上網看蘋果、明報、太陽、東方;閱讀紙張的則有信報和星島),還會剪輯一些具思考性及有趣的新聞。現善意轉載如下:

第一篇:東方日報社評,是一篇言簡意深的批評範例。(剪報的要求正是如此)

第二篇:從波蘿油看香港文化

第三篇:明報娛樂版專欄評論作者郭繾澂的評論 (我最喜愛看的視評)

第四篇:不犯法的行為一定是對的?從「Be a reasonable person」想起 (我都想自己同你地一樣成為reasonable person)

終極挑戰:嘩,如果你日日睇完仲消化哂,睇怕你文化科無A都幾難。

yl

*****************************************************
第一篇:東方社評

吃餅不是吃包裝 賞月毋須賞刀叉
一 年 容 易 又 中 秋 。 金 風 送 爽 , 人 月 兩 圓 , 中 國 人 品 嘗 月 餅 的 傳 統 佳 節 又 到 了 。 中 秋 無 疑 是 一 個 值 得 歡 慶 的 日 子 , 更 何 況 , 隨 時 代 的 進 步 , 月 餅 花 樣 愈 來 愈 多 , 包 裝 愈 來 愈 精 緻 , 為 人 類 賞 月 之 餘 提 供 了 美 味 可 口 的 極 佳 享 受 。 不 過 , 人 類 歡 樂 地 球 愁 , 月 餅 愈 是 推 陳 出 新 , 愈 是 花 樣 百 出 , 伴 隨 而 來 的 垃 圾 也 愈 來 愈 多 , 對 環 境 造 成 的 破 壞 也 愈 來 愈 大 !
環 保 組 織 估 計 , 今 年 本 港 各 生 產 商 合 共 製 造 四 百 萬 盒 月 餅 , 伴 隨 而 來 的 是 五 千 八 百 萬 件 包 裝 物 , 這 些 包 裝 物 包 括 各 式 各 樣 的 膠 叉 、 膠 刀 、 膠 兜 及 膠 袋 等 。 調 查 發 現 , 最 多 包 裝 物 的 月 餅 盒 共 有 十 八 件 這 類 物 件 , 最 少 的 也 有 十 一 件 。 而 且 據 說 今 年 情 況 已 比 去 年 有 所 改 善 , 生 產 商 已 減 少 包 裝 物 。 試 想 想 , 情 況 改 善 了 仍 然 有 如 此 多 廢 物 , 倘 若 情 況 不 改 善 , 結 果 會 是 怎 樣 呢 ?
吃 月 餅 對 不 少 市 民 來 說 , 無 疑 是 一 件 賞 心 樂 事 。 但 吃 完 月 餅 , 所 有 月 餅 盒 及 盒 內 的 種 種 包 裝 物 都 會 被 棄 如 敝 屣 , 隨 手 丟 進 垃 圾 桶 , 成 為 堆 填 區 的 廢 物 , 為 環 境 帶 來 極 大 的 破 壞 。 較 早 前 , 環 保 團 體 曾 進 行 過 另 一 項 統 計 , 以 三 百 萬 個 月 餅 盒 計 算 , 總 共 浪 費 七 百 五 十 噸 鋼 鐵 , 這 些 盒 疊 起 來 足 足 有 四 百 一 十 四 座 中 銀 大 廈 的 高 度 , 這 是 一 個 多 麼 令 人 驚 心 動 魄 的 數 字 !
正 如 環 保 團 體 所 說 , 市 民 吃 完 月 餅 後 丟 棄 廢 物 , 政 府 卻 要 用 公 帑 去 處 理 這 些 廢 物 , 到 頭 來 損 失 的 還 是 市 民 自 己 。 事 實 上 , 香 港 每 年 花 費 十 五 億 元 , 將 垃 圾 運 往 堆 填 區 , 而 且 , 倘 若 情 況 沒 有 改 善 , 本 港 的 堆 填 區 在 七 至 十 一 年 後 便 飽 和 , 到 時 我 們 又 如 何 處 理 垃 圾 呢 ? 更 令 人 擔 心 的 是 , 月 餅 盒 所 附 送 的 塑 膠 物 料 , 是 極 難 分 解 的 物 質 , 不 但 對 堆 填 區 帶 來 非 常 大 的 壓 力 , 對 整 體 環 境 更 是 一 種 極 大 的 破 壞 。
羊 毛 出 自 羊 身 上 。 月 餅 包 裝 愈 精 緻 , 附 送 的 包 裝 物 愈 多 , 成 本 愈 大 , 售 價 也 就 愈 高 , 對 生 產 商 也 好 , 消 費 者 也 好 , 環 保 也 好 , 都 是 有 百 害 而 無 一 利 , 全 部 都 是 輸 家 。 既 然 如 此 , 又 何 必 多 此 一 舉 , 自 討 苦 吃 ? 其 實 , 吃 月 餅 不 是 吃 包 裝 , 月 餅 是 否 吸 引 市 民 , 主 要 在 月 餅 本 身 , 而 不 是 在 包 裝 上 。 生 產 商 過 分 講 求 包 裝 , 無 異 於 喧 賓 奪 主 , 徒 然 浪 費 資 源 , 不 利 環 保 , 這 種 做 法 實 在 要 不 得 , 必 須 徹 底 改 善 。
「 此 生 此 夜 不 長 好 , 明 月 明 年 何 處 看 ? 」 中 秋 賞 月 吃 月 餅 , 本 是 中 國 人 的 一 種 傳 統 好 事 , 但 倘 若 市 民 不 注 重 環 保 , 好 事 就 會 變 成 壞 事 , 更 會 成 為 破 壞 地 球 的 罪 人 , 長 此 下 去 , 人 間 就 不 會 再 有 觀 賞 明 月 的 淨 土 , 明 月 又 從 何 處 看 呢 ?
其 實 , 推 行 環 保 , 政 府 有 責 。 過 去 , 正 因 為 政 府 沒 有 帶 頭 做 好 這 方 面 的 工 作 , 以 致 港 人 的 環 保 意 識 普 遍 不 高 。 以 發 泡 膠 飯 盒 為 例 , 內 地 已 立 例 禁 止 使 用 這 種 會 對 環 境 帶 來 嚴 重 破 壞 的 物 料 , 但 特 區 政 府 一 直 無 視 這 種 趨 勢 , 而 且 不 認 同 發 泡 膠 是 環 保 大 敵 , 任 由 發 泡 膠 飯 盒 氾 濫 成 災 , 這 種 不 負 責 任 的 態 度 實 在 令 人 氣 憤 。 環 保 是 大 勢 所 趨 , 但 不 能 只 是 停 留 於 口 號 上 , 從 簡 化 包 裝 、 減 少 廢 物 做 起 , 以 實 際 行 動 救 救 地 球 , 刻 不 容 緩 !

*****************************************************
第二篇

菠蘿油 茶餐廳
——香港經濟標記

 【明報專訊】最近,一款香港知名的地道食品,又再成為大眾茶餘飯後的話題——漫畫電影《麥兜菠蘿油王子》令菠蘿包再度流行。

 說到菠蘿包,一定會聯想到另一種值得香港驕傲的飲食傳統——「茶餐廳」。除了菠蘿油外,茶餐廳造就了不少其他地道食品——奶茶、咖啡、雞尾包、叉燒炒意粉及燉奶,還有《麥兜故事》中經典的一幕﹕「常餐、快餐、特餐」。

 茶餐廳的出現,當然要追溯到早期殖民統治的香港。於二次大戰後,香港深受西式生活習慣影響,西方人「歎西茶」(喝咖啡)的方式,為華人喜愛,但一來早期西餐廳為西人所開,不招待華人,二來本地人也不願與殖民者同室而坐,且這類食肆收費昂貴,故輾轉出現華人開設的「茶餐廳」。茶餐廳的前身,據說是「冰室」,到戰後,茶餐廳標榜的就是特製咖啡、絲襪奶茶,及兩者的結合——鴛鴦。

 由西餐廳演變而來

 說到茶餐廳中「餐」的來由,也有歷史可尋。上世紀初,西餐廳所提供的是足以令昂藏七尺大漢大快朵頤的「大餐」,相當於今天的自助餐。其後,香港城市發展迅速,生活節奏快,享用大餐費時,加上「大餐」的食量並非所有人都能承受,故後來出現較「大餐」少兩道菜的「常餐」,再少兩道菜的「快餐」了。(見魯金等著《香港掌故》第5集)

 隨覑香港70、80年代的經濟起飛,不但西餐廳普及化,不同食肆如雨後春筍般萌生,令茶餐廳面臨激烈競爭,亦備受不合時宜、不太衛生的批評。但98年的金融風暴令西餐廳捲土重來。經濟低迷、通縮及失業率持續低下,茶餐廳除固有的食品特色外,更引入其他地道美食,吸引新舊食客,最重要的是它「抵食夾大件」,非常符合經濟原則。茶餐廳因此成為廉價餐的代號,還象徵深遠的本土文化特色,見證了香港現代化、城市化及所帶來的變遷,仍然能保持一股社群性的平民氣氛﹕從醬油、胡椒粉等放在䒷上任取,到穿制服的侍應快捷而親切的服務,給人一種「街坊」及「平民」的感覺。

 內地興起高級茶餐廳

 有趣的是茶餐廳的概念更外銷到內地城市,如北京、上海等出現「港式茶餐廳」,除去本土平民風貌,走高檔路線,標榜它的新品味、高尚、為時髦的年輕及上班一族光顧的新口味。香港最近也出現這些高檔茶餐廳,與平民化氛圍有所出入。

 無論如何,茶餐廳的發展代表了香港,尤其在戰後的經濟民生文化變遷的標記。作為社會科習作,探討不同社區變遷的活動也好,也值得以茶餐廳作為主題。可以親身到舊區的茶餐廳,觀察茶餐廳內佈置、菜單款式、侍應服務、顧客的年歲及背景,這種名為「參與性觀察」的研究方法,也可與家長及親戚一道去,聽他們娓娓道出對茶餐廳的回憶及趣事,比讀歷史書更有趣,既可幻想香港的舊貌,當然更可品嘗香濃奶茶及菠蘿油的茶餐廳風味吧﹗

 ■相關網址﹕www.geocities.com/hong_kong_c/cha.htm

 news.xinhuanet.com/food/2004-07/02/content_1564388.htm

 文﹕嶺南大學文化研究系助理教授 梁旭明



*****************************************************
第三篇

如何做成功的喜劇主角

 【明報專訊】由商台DJ森美首任男主角的電影《甜絲絲》成績差強人意,看來想在影圈開闖新天地的森美,還需更多時間磨練。經理人公司大概是想在鄭中基後,再炮製一位笑星。

 森美在商台與阮小儀主持節目,有其風趣幽默的一面,與時下年輕人同聲同氣。

 過去,他亦曾客串過不少港片,主要是喜劇片。去年,他積極減肥,操弗身體,整個人瘦了一個碼,被認為刻意走小生路線。

  今次揹飛做主角,筆者認為操之過急,未有周詳安排。

 行內傳聞,這部《甜絲絲》是趕上畫的製作,因之前有戲被抽起,空出一個檔期,急急拍出來。

 森美算是影壇新人,又碰覑個新導演葉念琛,如果有更好的資源,和更長的拍攝期,成績一定會好一點。

 想成功捧出一位電影主角,不是匆匆拍一部戲便成。我們試試看過去的例子。鄭中基能成功上位,先是在電視台中有過突出的表現,讓家庭觀眾接受。森美一直屬於電台,主持的只是年輕人節目,觀眾層面遠遠不及鄭中基。

 鄭在擔正做主角前,在幾部電影中的演出叫人難忘,亦是這幾部電影中最強的笑位所在。鄭扮女人做最乞人憎的角色,觞爛塊面出位,不是扮小生。這是喜劇路線的慣常走法,森美若要演喜劇,昔日肥仔的形象遠比今天的肌肉型男優勝。

 香港喜劇男演員多數有「麻甩feel」,容易引起男觀眾共鳴。一出來主攻女觀眾的型男,男觀眾不會太喜歡。以醜化自己來作上位的踏腳石,成功後再以有型姿態出現未遲。

 像周星馳,這麼多年仍演低下層的小流氓角色,證明他很明白這遊戲規則。

 森美太早把自己變成小生,而且夾硬令自己變型,原有支持的聽眾未必認同,新的支持者又未確立,自然進退失據。

 《甜絲絲》後,還需重新部署,如果能在一些有大卡士參演的電影中有令人難忘的演出,將來再做主角會好些。或者走進電視框框,殺入家庭,建立喜劇形象,也是個辦法。

 郭繾澂
*****************************************************
第四篇

是噪音擾人 還是對牛彈琴﹖
040919(日)

 【明報專訊】上周發生了一宗相當有趣的案件,一名著名爵士樂手凌晨時分在家中作曲時,因為用腳踏地打拍子,被樓下的住客報警投訴噪音滋擾,有警員在投訴者的房間內聽到樓上傳下來的聲響,為控方提供了佐證,聲稱自己在房中亦會睡不著,法庭遂判樂手滋擾罪成,處以罰款。

 踏地打拍子都會成為滋擾,不難令人想像深夜在家中拉苐、跑動,都有可能因滋擾樓下住戶而惹上官非。究竟法例對噪音的管制如何﹖法庭又如何詮釋有關管制﹖

 《噪音管制條例》第4條是這樣寫的﹕

 「任何人於晚上11時至翌日上午7時,或於公眾假日的任何時間,在住用處所或公眾地方發出或促使發出噪音,而該噪音『對任何人而言是其煩擾的根源』,即屬犯罪。」

 有關控罪一被定罪,最高刑罰是罰款1萬元。

 聽覺是主觀感受,任何人對同一聲響的反應可以完全兩樣,對聲音特別敏感的人,可能連「針跌落地」都會當成是「煩擾的根源」,法例又如何兼顧這一個因素﹖有見及此,法例就將「煩擾」(annoyance)的定義,規限為「合理的人不會容忍的煩擾」(that would not be tolerated by a reasonable person),以排除對「極端例子」提出檢控。

 「合理的人」(reasonable person)這一個廣泛的普通法概念, 其中一個目的,是要為法例提供一個客觀標準,但這一個「客觀標準」,卻正正與噪音滋擾的「主觀」本質相違背。就以爵士樂手一案為例,就算投訴人跟警員都同時聽到樂手在樓上傳來的聲響,認為會影響他們在房內睡眠,但他們2人為法庭提供的,其實都是主觀意見,假設有第3者在場,聽過踏腳聲後認為依然可以倒頭熟睡,他是否就會因為是3人中的「少數」,而被定性為「不合理的人」﹖還是他的出現,證明了投訴者跟警員才是「不合理」﹖

 要注意的是,「合理的人」是一個概念,不是一個投票得出來的結果。本案中,裁判官接納警員是一個「合理的人」,這可能是出於他審閱證辭之後得出的結論,可惜是他沒有就此詳加解釋。有一點始終令人感到疑惑,如果該警員在聽過樂師的腳踏聲後,認為不會影響他的睡眠質素,裁判官又會如何判決﹖如果裁決是基於警員的「主觀」個人感受,條例的「客觀」性又往哪裏去了﹖

 明報記者 羅永聰

台長: yl
人氣(298)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