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2-06-03 00:43:24| 人氣1,77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Jazz Club台長6/15在Fnac演講「爵士樂手的經典形象」

Fnac六月演講音樂年代系列講座──【爵士氣味2】
主講者:Jazz Club台長克拉伯爵士

在【爵士氣味1】講座裡,我們談過,多數人欣賞都是先從歌曲,開始進入爵士樂的世界!這一次的講座,我們進一步來欣賞「爵士樂手的經典形象」吧!

我經常在思考,如果我是一位爵士樂演奏者,到底該如何才能夠出人頭地,讓自己的名號為後人傳頌呢?對一位藝術家來說,思考如何揚名立萬彷彿是一種罪過,永遠比不上思考如何讓作品更傑出更感人來得重要。但,自古到今,就是有那麼多風格獨樹的爵士樂手典型,他們是怎樣在爵士歷史的洪流中,捉到安身立命的關鍵,靠的是運氣?炒作?還是自身的實力呢?

就歷史的觀點來看,早期的爵士樂並不講究名家典範,它是一種社會底層生活的聲音,不像現在聽名家演奏成為進入爵士樂的主要渠道。1920年代,金奧立佛、路易斯阿姆斯壯、果凍捲莫頓是少數我們叫得出名號的爵士樂手,師徒制以及開始風行的唱片,是他們傳承典型的主要媒介。

歷史演進、社會發展對於爵士樂手的地位有絕對的影響,所謂「時勢造英雄」,在爵士圈中也同樣適用。兩次世界大戰、經濟大蕭條、黑人社會地位的提昇(尤其爵士樂手成為黑人社會的典範)、白人從事爵士工作、爵士結合流行音樂,都對爵士樂手的典型有絕對的影響。像是小號手Bix Beiderbecke就是第一位受到黑人圈敬重的白人樂手,而豎笛手Benny Goodman則在蕭條時期成為搖擺樂之王。

三、四十年代大樂團時期,眾多樂手以率領樂團、譜曲聞名,像是艾靈頓公爵、貝西伯爵,而七十年代融合樂興起,電子樂團則成為爵士圈的重點。到底是「樂手創造時代?還是時代創造樂手?」這就像「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般,難以釐清。但無論如何,時代是爵士樂手的之所以「經典」的氣氛。

回到爵士樂手身上,即興能力以及無可取代的個人風格,更是在樂壇闖蕩的重要武器。爵士樂手的演奏技術或許不需要向古典樂手般高超、精準、細膩,但是對於節奏、旋律、和聲瞬間變化的反應能力,就顯得相當重要。靈光一現的即興感,不落俗套的演奏手法是爵士樂手最引以為傲的,如何在這個過程中,又能融入自我的藝術氣息、音樂理念,就是「樂匠」與「經典大師」的最大差異所在。

接著我們來看看幾個「經典」,欣賞時請注意他們的音色表現、即興手法、以及不尋常之處。

管樂經典★邁爾戴維斯
●DVDA-Track1+2:Human Nature(小號冷冽低調的音色)
●DVDA-Track14:Tutu(流暢輕盈的節奏)
(Tr4、8邁爾戴維斯說話的聲音與音樂理念)

鍵盤經典1★凱斯傑瑞
●DVDB-Track6:Mona Lisa(絕對制約的美學表現)
●DVDB-Track7:Autumn Leaves(手部特寫)
●DVDB-Track8:Last Night When We Were Young(面部特寫與哼唱)
●DVDB-Track10:My Funny Valentine
(順道欣賞)
弦樂經典1★蓋瑞皮考克—潛水艇的藝術
敲擊經典★傑克迪強奈特—打節奏之外也創造氣氛
●VCDC-Disc2-Track2:Over The Rainbow(令人渾身起雞皮疙瘩的偉大藝術)

鍵盤經典2★米榭派楚西安尼
●DVDD-Track1:Little Peace in C(盲眼測試)
●DVDD-Track2:Brazilian Like(堪稱勵志影片)
●DVDD-Track7:Take the “A” Train(縮小版鋼琴)

弦樂經典2★派特曼席尼
●DVDE-Track1:Shadow Dance(四位樂手輪番上陣令人期待)

結語與討論提問
回到最初我自己的問題,如果我是一位爵士樂演奏者,到底該如何才能夠出人頭地,讓自己的名號為後人傳頌呢?假設我的技術、即興能力都不是問題,我想還是沒有答案。因為名家典範絕無法「設計」,也不可能藉由行銷包裝來達成。


備註一:延伸聆聽—必聽經典樂手
小號手:路易斯阿姆斯壯(Louis Armstrong)、迪吉葛里斯彼(Dizzy Gillespie)、查特貝克(Chet Baker)、溫頓馬沙利斯(Wynton Marsalis)
薩克斯風手:查理帕克(Charlie Parker)、約翰柯川(John Coltrane)、桑尼羅林斯(Sonny Rollings)、歐涅茲柯曼(Ornette Coleman)
鋼琴手:塞隆尼斯孟克(Thelonious Monk)、比爾艾文斯(Bill Evans)、奇克柯里亞(Chick Corea)
電風琴手:胖子華勒斯(Fat Wallers)、吉米史密斯(Jimmy Smith)
吉他手:吉姆霍爾(Jim Hall)
貝斯手:雷布朗(Ray Brown)、查爾斯明格斯(Charles Mingus)、查理海登(Charlie Haden)
鼓手:亞特布雷基(Art Blakey)、馬克思羅區(Max Roach)

備註二:播放影音資料
DVDA:Miles Davis「Miles in Paris」(Warner Music 9031-71550-2)
DVDB:Keith Jarrett「Trio Concert 1996」(Panorama Music PMVDVD-201146)
VCDC:Keith Jarrett「Last Solo」(Panorama Music PMVCD-201045)
DVDD:Michel Petrucciani Trio「Live in Concert」(Panorama Music PMVDVD-009533)
DVDE:Dejohnette、Hancock、Holland、Metheny「In Concert」(Pioneer PA-11496D)
VCDF:Nat King Cole & Friends「Unforgettable Hits」(Panorama Music PMVCD-910165)


台長: 歐頭
人氣(1,777)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