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2-07-15 21:42:30| 人氣4,632|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席夫演奏舒曼鋼琴作品

(ECM 472 119-2,十月影視)

看本片評論之前,問你一個問題:「蕭邦與舒曼的鋼琴曲,何者較浪漫?」

這個問題,恐怕對許多人來說,根本就不成立。這就像把蘋果跟香蕉拿來比香甜一樣,見仁見智。沒錯!就是見仁見智,我個人敢問的問題,當然就有自己的立場與答案,也不怕得罪蕭邦的樂迷,到目前我個人的認知,舒曼的鋼琴曲的浪漫度超過蕭邦,也較能引起我的長期興趣。

對於本片的鋼琴家席夫(Andras Schiff)來說,他同樣對舒曼的鋼琴作品有較高的興致,因此才會在ECM舒曼作品集。席夫,一位我們睽違多時的頂尖鋼琴家,過去他在Decca時代,致力於巴哈、舒伯特的作品詮釋,琴音理性多過感性。

這位匈牙利鋼琴家,曾在布達佩斯以及英國學習音樂,1974年曾贏得莫斯科的柴可夫斯基鋼琴大賽,1975年贏得里茲(Leeds)鋼琴大賽,他的巴哈十二平均律鋼琴曲全集,曾經獲得企鵝三星帶花殊榮,奠定了他鋼琴錄音的國際地位。他理性制約的琴風最為人稱道,旋律線的處理充滿著歌唱性,觸鍵清晰、音色通透,是當今樂壇最具說服力與音樂感染力的鋼琴家。近年來,致力在詮釋中加入更多主觀的手法,詮釋作品更為全面化。

當年,舒曼第一次聽到蕭邦的音樂驚為天人,便立志要寫下跟他一樣充滿浪漫情愫的作品。人稱蕭邦為「鋼琴詩人」,傳世作品也以鋼琴居多,但舒曼在這方面的作品,無論是藝術成就或影響力,絕對都超越前輩不在蕭邦之下。舒曼的鋼琴作品,外表有跟蕭邦一樣的浪漫情愫,內在層次卻更多元、更深邃,主要因為他博覽群書且文學根基深厚,更兼具演奏者、作曲者、樂評人、詩人等多重身分有關。

ECM時代,席夫開始研究舒曼的鋼琴作品,琴音從理性開始轉向感性。他的舒曼詮釋不脫巴哈的理性冷靜、舒伯特的清純自然,但又能兼顧濃郁熱情,掌握舒曼獨到的和聲美感。本輯席夫選錄舒曼「幽默曲」、「散曲集」、「f小調鋼琴奏鳴曲」以及「第四號夜曲」等四套作品,於1999年5月30日在蘇黎世分兩張CD完成。

CD1第一曲「幽默曲」則是舒曼自己說「德國人特有的情緒性與理智性的巧妙融合」,他將沉溺與機智融合在這首作品中。第二曲「散曲」其實就是小型的短篇小說,是類似小品這樣的樂曲,這套「散曲」共有八首,完成於1838年,舒曼打算創辦音樂雜誌之際。

CD2第一曲「f小調鋼琴奏鳴曲」當初舒曼稱此曲為「沒有管絃樂的協奏曲」,可見其氣勢恢弘、音響華麗,比他先前兩首鋼琴奏鳴曲都更龐大精采。第二曲舒曼的「夜曲集」共有四曲,創作於1839年,與一般只講究浪漫的夜曲不同,他這套作品受到葬禮的幻影所苦,因此曾經被命名為「送葬隊伍的幻想」,這裡收錄的是四首中的「第四號」。

席夫的詮釋,就像加了牛奶、香草與肉桂糖漿的Absolut Vodka Citron,酒精的勁道隱藏在香氣與奶味之後,入喉順暢厚實。當你不自覺地多嚐幾回,就會產生無法自拔的微醺沉溺,是一種充滿氣質卻耐人尋味的舒曼典型,勇於嚐鮮者必試!

台長: 歐頭
人氣(4,632) | 回應(1)|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音樂賞析(音樂情報、樂評、歌詞、MV) | 個人分類: 舒曼Schumann |
此分類下一篇:魯賓斯坦的舒曼「鋼琴五重奏」
此分類上一篇:剛柔並濟的斷魂曲,夏伊的馬勒第五

日本藤素
很不錯的分享~~!


http://www.yyj.tw/
2020-01-12 17:09:59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