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5-10-14 14:54:34| 人氣128|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四、 固網困境與二類競爭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引進競爭,目的就是要建立健全、自由化的電信環境。交通部當初在開放固網時就曾經闡釋過:本次綜合網路執照發放兼有誘發資訊化社會所需寬頻用戶迴路之普及建設使命,...於初期引進較具規模之競爭者,並於短期內完成先進之電信基礎網路建設,以確保資訊化社會之實體寬頻需求...。(參考交通部電信總局一九九九年九月所發表「重申電信自由化政策之行程與推展績效」)

由此可知,政府開放固網,目的在於實現寬頻網路建設的願景。而當初開放時所設下的種種條件,包括四百億資金到位,與一百萬門號建設的承諾,都是朝著這個方向所制訂出來的標準。我們可以說,開放固網的本意就是為了嘉惠終端用戶,特別是最後一哩路(Last Mile)的佈建。

雖然在這個電信網路已經建置近乎完整的台灣島上,再鋪設網路的經濟效益有正反兩方說法,但顯而易見的,新固網必定引進更新的技術,讓網路品質提升,提供更多元化的服務

可惜的是,目前三家新固網公司在網路佈建上進度緩慢,特別是在與地方政府的交涉上遇到瓶頸,以致鋪線進度落後。此外,新固網業者也並非全心投入網路建設;據報載,三家新固網中,速博與東森均動用相當的資金在網路建設上,而台灣固網則是運用了一大部份的資金在投資關係企業上。網路建設進度落後,使得民眾苦等新固網的服務而遲遲無法受惠,也使得政府開放固網後一年,未能真正實現固網政策的美意。

另一方面,當初政府只開放綜合網路執照而不願單就國際服務開放固網執照,就是怕所謂的「吸脂效應」。但是當網路建設進度遲緩,卻又面對營業額的壓力下,固網業者不得不在國際話務上動腦筋。其實國際語音原本就是固網的眾多服務項目之一,只是在沒有自有市話客戶的情況下,目前新固網業者的國際話務經營方式,就相當於ISR業者的經營型態,以業者接取碼來提供國際服務。再加上互連過程延宕,延至國際電話與ISR幾乎同一時間面市,來不及做市場區隔,才會造成同一市場中,固網與ISR業者同時競爭的情況。

台長: Gordon
人氣(128)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 個人分類: 電信一類、二類業者競合關係系列 |
此分類下一篇:五、 公平競爭的環境
此分類上一篇:三、 一類與二類之競合(2)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