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6-12-11 14:38:39| 人氣3,200| 回應2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1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白色巨塔中的危險心靈

如果你看過侯文詠的《危險心靈》,為謝政傑沉默以對的結局感到無力,那你應該再去找他的《白色巨塔》來看。這兩部小說的思路有相似處:
 
都試圖反抗整個社會價值,在反抗過程中對整個體制感到無力,到最後都是悲劇收場。

從《危險心靈》的師生關係聯想到《白色巨塔》中的唐國泰與其學生的關係:
 
蘇怡華是「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
 
邱慶成是「吾愛吾師,吾更愛權力」;
 
賴成旭是「吾愛吾師,吾卻須利用吾師活下去」。

在升學壓力下,老師從知識上的權威轉變為功利上的權威。

好的老師讓你上第一志願,不好的老師任你成績吊車尾。

升學率的高低成為評斷好學校與好老師的唯一標準,品德教育、生活教育已不是教育的主要目標;學業成績成為衡量學生好壞與否的重要指標,做人做事是其次,名列前矛是首要。

然而,身為一位教育工作者,能有多少選擇?
 
又有多少力量扭轉整個社會價值與教育體系?
 
又或者說,身為一個「個人」,一個渺小的「個人」,又多少勇氣與能力去對抗整個大環境!

對抗是要付出代價的,而且是非常大的代價,代價大到任何人都無法承受。
 
謝正傑的沉默、蘇怡華的啜泣,這樣的結局讓人覺得灰暗失望,卻很寫實很震撼。

教育的目的到底是什麼?
 
讓我們的多年的青春年少在升學壓力下度過,然後唸一堆「考過就忘、畢業就放」的東西。
 
那我們花那麼多時間在讀書考試上究竟有什麼意義?

假使順利升學,考上理想中的學校是唯一的意義,那是否意味著考不上的人只是在浪費時間浪費生命!
 
假使讀書只是為了拿文憑找工作,那些無助於找工作的科系是否就不值得學不值得唸!

難道只有結果重要,動機和過程都不重要?

難道人跟人之間只有互相競爭,只有前後排名,只有優勝劣敗?
有沒有可能如謝政傑於文末所說的:

「我常常想,如果人跟人之間,在一起的目的都只是單純地像這樣為了瞭解彼此,那該有多好。」



 
【圖:侯文詠作品,《白色巨塔》與《危險心靈》】
 

 
*延伸閱讀*
 
那三年,我也在放牛班!

台長: 無名
人氣(3,200) | 回應(2)| 推薦 (1)|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 個人分類: 閱讀,是一種刺激 |
此分類下一篇:勞者多能

貓頭鷹
”難道只有結果重要,動機和過程都不重要?
難道人跟人之間只有互相競爭,只有前後排名,只有優勝劣敗?
有沒有可能如謝政傑於文末所說的:
「我常常想,如果人跟人之間,在一起的目的都只是單純地像這樣為了了解彼此,那該有多好。」”

好震撼的一段話 亦是無奈的一段話
該有多好呢? 但這亦是一個兩難困境的問題
多想就為了交朋友而交朋友 那該有多好呢?
單純化 或許就不用週旋於人群之間了吧...
2006-12-17 09:35:36
版主回應
感觸主要來自高中時期的回憶,當時為了升大學,三年編三次班。能夠三年同班的同學少之又少,昔日高中同學畢業後至今還保持聯繫的僅一位。還好大學時期交了不少好朋友,彌補高中時期的缺憾。
2007-01-15 12:10:29
京都子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lovekyoto/3/1281469983/20070319095750/#centerFlag
剛好寫了一篇文章
了解人究竟是為了什麼?

若有時間與耐心,就請你與我分享。

記得大河戀這部電影裡有一句話
我們不一定要因為完全了解一個人之後,才去愛
其實在試圖了解的過程裡,就已經是愛了
2007-03-19 10:07:31
版主回應
「當我們想要有效地糾正別人並指明他是犯了錯時,我們必須注意他是從哪個方面觀察事物的,因為在那方面他通常總是真確的;我們必須承認他那方面的真理,然而也要向他指出他在另一方面所犯的錯誤。
—巴斯卡(Blaise Pascal).巴斯卡思想錄」

這段引文很有意思,很多人會犯錯就在自以為是對的,或者從他的角度來說,根本就是對的。
2007-03-19 23:29:15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