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5-10-26 09:41:46| 人氣82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智者心行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智者心行

壇經:迷人口說,智者心行

當地李兄夫妻在本月九號開設佛堂,老仙翁慈悲臨壇賜壇名:明真。

當天從早到晚辦了四次道,有二十位有緣人上法船,在場的每個人都感到法喜充滿。

這是加州第二間家庭佛堂,距離第一間的明心佛堂有六年之久,當初從零開始的開荒下種,經過年復一年的耕耘成全,如今這裡已經開了四次的兩天法會,種下的種子自然發芽成長。

老仙翁慈悲強調:你的心真嗎?什麼是假?知道假是什麼?明知道最後是假,如何利用四大假合來修、來辦、來行功立德,利用紅塵中所有假來印證真。明白假是什麼,才能割捨才能利用,第一步先明白什麼是真?再明白什麼是假,再來好好修好好辦。

六年前李兄剛求道時,還是海鮮餐廳的老闆兼大廚,沒想到他求道之後,開完兩天法會就發心學習吃素,不再吃本身餐廳的伙食,而是自行準備素食便當帶去,後來他有心想要立愿清口。

當自己跟他溝通清口愿的重要性,了解海鮮餐廳是他跟他大哥一起合夥經營,因此他沒有絕對的決定權,當時只有先鼓勵他在佛前發心發愿,叩首請求上天慈悲的撥轉機緣,讓他順利賣掉餐廳再立愿清口。

前年此時李兄的父親剛剛求道開完兩天法會,帶給李兄很大的鼓舞,由於他父親高齡八十九歲已經失聰聽不見,本來李兄寫字條給父親說:帶你去佛堂拜拜。他父親看了之後搖頭,後來李兄到明心佛堂叩求之後,回家再寫字條給父親:帶你去佛堂求道,求道之後可以上天堂。他父親看了之後點頭答應。

去年六月份李兄父親過世歸空,放在冷凍庫十幾天之後,依然示現身軟如棉的瑞相,帶給李兄夫妻極大的信心,後來李兄大哥主動提出頂讓餐廳的建議,李兄欣然同意把餐廳轉讓出去,因此去年十月份明心兩天法會,李兄心想事成立下清口茹素的善愿。

去年李兄重發心愿要開設佛堂,今年十月份再次心想事成,開設佛堂當天老仙翁對李兄慈悲:你有心愿要完成,開設佛堂只是第一步,未來要堅持下去。

今年李兄發心開素食餐廳,畢竟在北加州灣區的附近,素食餐廳是屈指可數,所以李兄希望藉由本身廚藝來推廣素食,餐廳取名為「心中有素」,最近有機會應邀到心中有素用餐時,看到大馬路邊的招牌,內心充滿感動與祝福。

過去兩週住在李兄家,發現這裡的交通阻塞非常嚴重,因此李兄太太雷姐早上六點十五分之前就要出門上班,所以燒早香的時間訂在六點鐘,即使李兄夫妻的工作都很繁忙,不過發現他們依然抱持感恩心與歡喜心,認真完成既定的佛事,真是齊家同修的善因緣。

昨天是當地人才班的驗收,經過這兩年學習講三寶與專題,上台的班員都有明顯進步,如今李兄夫妻已經練講兩年,每個月半天班安排他們上台講故事,經過昨天的驗收之後,大家都充滿信心要繼續練講,當場排定好新年度的練講進度,相信未來他們夫妻將會是代天宣化的好人才。

回想六年前李兄剛求道時,還是海鮮餐廳的老闆,擁有世俗認定五子登科的福報,經過六年的發心發愿學道修道辦道,從心選擇捨棄本有的凡業,如今成為改變命運創造幸福的印證,這是智者心行的實踐。

孔子說得好:好學近乎智

李兄是非常好學的人,這幾年來到加州,他都會找自己喝咖啡,當面請教一大堆疑問,這一點跟自己最初發心修道時很像,常常厚著臉皮去請教前賢,越問越清楚越聽越明白時,內心是法喜充滿。

如同老師慈悲過:不明理如何修道。唯有真正的明理才會發出慈悲喜捨的善愿。

修道辦道是邊做邊學的修煉過程,不怕自己不會做,只怕自己沒有心學習,只要有心學習必定遇到善知識,只要用心學習必然有日積月累的成長性。

孔子說得對:智者不惑

這次有機會跟李兄深談才知道,原來去年六月份賣海鮮餐廳的過程,收到一張極大的考卷:本來正常的程序是簽約之後,六十天會辦妥轉讓手續,因為買方的資料遲遲沒有補齊,沒有完成既定的行政手續,導致買賣餐廳的款項卡在公證行,無法匯入李兄的銀行戶頭,拖延七個月之久,直到今年元月份手續完成之後款項才入帳。

由於最初李兄想要把海鮮餐廳盡快脫手,在簽約時已經把海鮮餐廳鑰匙交給買方,買方隨即承接海鮮餐廳所有的人、事、物,重新開張就營業賺錢,不過當時最大的風險在於買方接手經營海鮮餐廳之後,因為買賣海鮮餐廳的款項沒有正式入帳,導致買方還可以反悔放棄合約退回餐廳,但是原本餐廳還有四年二十四萬美金合約的租金要繼續支付,那麼李兄又要繼續經營下去。

感謝天恩師德的撥轉,加上李兄沒有抱怨、沒有計較也沒有動搖,依然保持相信上天相信愿力的正向態度,最終通過好事多磨的考驗,這是智者不惑的表現。

每當遇到考驗時,需要多叩首、多念經、多清理,保持信心與正向心念:叩求上天加靈加智慧,必然遇到善知識或是接收靈感。多念經迴向可以保持清明,不容易被情緒所誤導。常用四句話清理,才能澄清問題的前因後果,接收上天的靈感。

俗話說得好: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修道辦道的關鍵在於發心發愿。有發心才有愿力,有愿力才會設定目標,有目標才有積極行動。

如何觸動本身的發心發愿?

抱持感恩心與慈悲喜捨=知恩感恩更要發心去報恩了愿,知福惜福更要發愿去造福人群,知命立命更要發心發愿去了命。

只要發心是純正無私,真心誠意地付出心力,所謂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上天必定會慈悲撥轉,讓我們遇到諸多助緣。

只要發愿的目的是幫助眾生離苦得樂,訂定的目標是有益於眾生,符合上天的期望,所謂人有善愿天必助之,上天必然會幫助我們心想事成。

誠如老奶奶慈悲:我一半為了眾生也一半為了父母親。

為了報答天恩師德的行善就是為了眾生,為了報答父母恩就要發心盡大大孝,當我們發心發愿願意行善行孝,即是智者心行的積極力行。

看到李兄夫妻過去六年的發心發愿,進而心想事成的開設佛堂,創造「信愿行證」的良性循環:首先啟發修道辦道的信心,重發心愿訂定修辦的目標,進而積極認真的學習與行動,最終必然會達到心想事成,創造修辦的幸福。

10/19/15 10:03:38 AM

PS.這篇文章事前已經給當事人李兄過目 經過當事人李兄的修改與同意 特此說明 感謝李兄的慈悲

台長: 俞講師

您可能對以下文章有興趣

人氣(825)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