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在近70年以後,我相信對絕大部份的觀影者而言,<一夜風流>仍是充滿觀影樂趣的電影,自然用不著詳述這部電影在1930年代所造成的熱烈回響。它也是影史上,第一部囊括OSCAR最重要五項大獎的作品:最佳影片、最佳導演(Frank Capra)、最佳男主角(Clark Gable)、最佳女主角(Claudette Colbert)與最佳(改編)劇本(Robert Riskin)。(第二部同樣獲得五項大獎的,則是1975年的<飛越杜鵑窩>,第三部則是1991年的<沉默的羔羊>。)
本片改編自Samuel Hopkins Adams刊登於1933年8月份的Cosmopolitan雜誌中的短篇故事「Night Bus」,(據說SHA的另一篇作品「Last Trip」也提供了不少靈感。)內容敘述富豪千金Ellie Andrews為反抗父親管束,偷偷與自己迷戀的飛行員King Westley結婚。父親Alexander Andrews得知後大為光火,把Ellie囚禁在遊艇上,卻不料Ellie趁機跳海逃跑,搭上長途巴士赴紐約尋找情郎。Ellie在巴士上遇見失業記者Peter Warne,兩人因爭位而結識。隨後Peter發現報紙上Ellie父親所刊登的懸賞啟示,因此對她多方照顧,打定主意不讓送上門來的獨家報導溜走,卻不料這趟甘苦與共的旅程,讓兩人墜入愛河。但問題還多著呢,Ellie的已婚身份與Peter從未表明的自己的職業為何,都是待解的難題……
在電影史上,經濟大蕭條的1930年代是美國喜劇電影(所謂的screwball comedy)的全盛時期,而<一夜風流>更奠基了愛情喜劇的最初範本。兩個完全不對盤的角色,擁有截然不同的經濟地位和社會態度,如何在磨擦與試鍊之後,發現彼此的差異與矛盾已然崩解,而導向最後的圓滿和解的大結局。(當然,這樣的愛情故事模式早在Jane Austin的小說裡做了最明確的示範,想想有多少文學作品、電視與電影都依循著這樣的模式。)但就如評家所言,<一夜風流>確立了一種新的風格,它的主題已成為30年代的上百部愛情喜劇片的樣板,而這些依循這<一夜風流>模式的電影不乏歷久彌新的一流佳作,據說連1950年代的名作<羅馬假期>的靈感也是來自本片。
這部電影也創下幾個影史上的先例:
一、 第一次將男女間的性行為在銀幕上公開描繪,在保守的1930年代引起震憾。
二、 戲中克拉克‧蓋博當著克勞黛‧考兒白的面更衣,沒想到襯衫一脫,裡頭竟然光溜溜的,連件內衣(汗衫,undershirt)也沒穿,搞的製造商人心惶惶,大為抗議,甚至要求電檢單位將這場「猥褻」的戲剪掉。當然,什麼事也沒發生,不過接下來兩年男性內衣的銷售量明顯的下滑,一般認為,不穿內衣的克拉克‧蓋博要負很大的責任。據說,還有人看了三、四十遍的<一夜風流>,就是要看光溜溜的蓋博……
而最讓影迷們難忘的,當然是那一場又一場的絕妙好戲:蓋博的脫衣奇景、斗室中高掛的被單(The Walls of Jericho,電影史上意象最豐富的象徵物之一,不僅隔離了男性與女性,更代表了社經地位、看法等多重差異。)、搭便車的橋段、稻草堆裡共度的一夜、戲尾的逃婚都足以令人再三回味,而我最喜歡的對白之一,則出現在Peter Warne與Ellie父親Alexander Andrews會面時的一段對話:
Alexander Andrews: Oh, er, do you mind if I ask you a question, frankly? Do you love my daughter?
Peter Warne: Any guy that’d fall in love with your daughter ought to have his head examined.
Alexander Andrews: Now that’s an evasion!
Peter Warne: She picked herself a perfect running mate -- King Westley -- the pill of the century! What she needs is a guy that’d take a sock at her once a day, whether it’s coming to her or not. If you had half the brains you’re supposed to have, you’d done it yourself, long ago.
Alexander Andrews: Do you love her?
Peter Warne: A normal human being couldn’t live under the same roof with her without going nutty! She’s my idea of nothing!
Alexander Andrews: I asked you a simple question! Do you love her?
Peter Warne: YES!! But don’t hold that against me, I’m a little screwy myself!
有趣的是,其實當初Frank Capra所挑選的男女主角是Robert Montgomery與 Myrna Loy,但Robert Montgomery不喜歡這個劇本,再加上在片廠制度時代,隸屬米高梅的Robert Montgomery,公司不允許外借,於是這個角色便落到同樣隸屬於米高梅,而且正有空的蓋博身上。(這部電影的製作公司是哥倫比亞。)至於Myrna Loy則是不看好這個發生在巴士上的故事,因為當時相同主題的作品都不賣座。因此,導演便以兩倍片酬說服意圖轉型的Claudette Colbert(隸屬派拉蒙片廠),接下這個角色。就連那條舉世聞名的被單(The Walls of Jericho)都是因為Claudette Colbert拒絕在鏡頭前更衣而想出來的法子。到後來,即使CC以本片入圍Oscar,她還是不喜歡這個角色,連參加頒獎典禮的興趣也沒有,反而在頒獎當天安排旅行計畫,等到揭曉她是最佳女主角的得獎者時,她才急急忙忙地趕到頒獎現場,穿著旅行用的服裝上台致謝詞。
反觀克拉克˙蓋博,雖然絕大多數的人都以為,<亂世佳人>裡的白瑞德一角為他贏得一座Oscar,但其實蓋博此生唯一贏得的Oscar來自<一夜風流>。談起克拉克˙蓋博,這位擁有「好萊塢國王」美譽的好萊塢片廠時代的超級巨星,以其大得驚人的耳朵聞名,他剛出道的時候,這對招風耳引來不少竊笑,但後來卻成為他個人最著名的印記。
出生於1901年2月1日的蓋博,在十七歲時開始接觸演藝工作,1924年,他與第一任妻子(也是他的戲劇老師,年長蓋博17歲。),百老匯演員Josephine Dillon一起闖蕩好萊塢,但星途並不平順,兩人的婚姻於1930年劃下句點。一年後,蓋博另娶Maria Langham(年長蓋博14歲)為妻,可惜婚姻仍不美滿。首兩任妻子皆年長蓋博多歲,令人不得不聯想是否與蓋博的母親早逝有關。1935年,蓋博與知名女星Loretta Young合作演出「Call of the Wild」,兩人發生一夜情,Loretta Young因而懷孕,當時的社會風氣保守,這樣的醜聞根本難容於輿論,於是Loretta Young與母親以到歐洲渡假的名義,將孩子產下,取名為Judy,並對外表明這個孩子是自己新近收養的女兒。這件事一直到Judy結婚生子後才曝光。
1932年時,蓋博曾與30年代當紅喜劇女演員卡洛朗白合演「No Man of Her Own」,兩人於1936年3月再度重逢,隨後墜入愛河,但兩人的交往卻因為蓋博的婚姻關係仍存續而必須保密。1939年3月4日,蓋博與第二任妻子的離婚正式成立,3月29日,蓋博與朗白便完成了婚禮。在當時,蓋博以「亂世佳人」一片達到演藝事業的巔峰,而卡洛朗白則是1930年代片酬最高的影星之一,兩人的婚姻結合更是格外令人羨慕。
婚後,兩人於舊金山購買了20英畝大的農場,不拍戲的時候便在農場中與動物相伴,兩人互稱對方「Pa」和「Ma」,過著快樂無比的神仙生活。太平洋戰爭爆發之後,好萊塢為了表達愛國心,組成了「好萊塢勝利會」,鼓吹民眾購買戰爭債券與勞軍活動等事宜。獲選為主席的蓋博當然不遺餘力支持各項活動,更讓妻子長途跋涉至各州推銷戰爭債券。1942年1月12日,卡洛朗白與母親搭機從印第安那州飛回好萊塢,飛機在Las Vegas暫停加油,再度起飛後不久即撞山,機上22人無一倖免,卡洛朗白的遺骸在兩天後才找到,享年33歲。據說,當朗白的遺體找到時,蓋博痛哭失聲地說:「老天!我不要一個人回到那空盪盪的房子去……」深愛妻子的蓋博哀痛欲絕,那年夏天便捨下一切,投效軍旅,至歐洲參戰。
曾經讀過這樣的說法:蓋博為了歡迎妻子回家,故意在出發到機場之前,在床上放了一個金髮大玩偶。沒想到蓋博最後只等回了嬌妻的鑽石耳墜、破碎的衣物與一束金髮……
1947年,蓋博重回影壇,連續三年都名列十大賣座影星之林,魅力不減。到1960年11月16日因心藏病過世之前,蓋博共結了五次婚,但一直都未生下任何子女,直到他過世後,唯一的遺腹子才誕生。蓋博死後下葬於Forest Lawn Cementary,與心愛的卡洛朗白併肩長眠。
另有兩個小故事和大家分享。蓋博號稱好萊塢的電影國王(The King),是因為他在1937年的電影國王與王后的票選中獲勝而得到這個稱謂,但很少人知道,那個票選活動究竟是怎麼辦起來的。據說,這個選國王的靈感,來自於史賓賽‧屈賽的一句玩笑話。有一天,屈賽要入棚拍戲,沒想到一群影迷忙著向蓋博索取簽名而擋住去路,急得半死的屈賽突然心生一計,他登高一呼:「國王萬歲!可是,看在上帝的份上,請大家讓蓋博和我們進棚拍戲吧!」稍後,他還在道具間裡找出一頂皇冠,獻給蓋博。
不料,這件事讓記者瞧見了,回家就發了個蓋博頭戴皇冠的新聞稿,引起了全國影迷的注意,後來艾迪‧蘇利文(應該就是The Ed Sullivan Show的主持人)趁機發起全國票選活動,蓋博理所當然以絕大多數的票勝出,卻不太有人記得王后是誰。(其實是Myrna Loy)
另一個有趣的故事來自於讀者文摘。這篇刊登於1969年8月號的中文版讀者文摘上的中英對照短篇故事,題目是「What It Was Like To Kiss Clark Gable」,
「跟克拉克蓋博接吻的滋味」。這是女演員Mary Astor回憶1932年拍攝「紅塵」(Red Dust)的往事。Mary提到常有人羨慕她曾被蓋博親吻過,但她卻一點也不記得蓋博親吻自己的滋味。文中提到當年拍攝火熱吻戲時,全場一片鬧哄哄的趣事,只記得道具先生忙著鋸板凳,好讓蓋博不用重頭到尾抱著她拍戲;化妝師不停地在他倆臉上補妝,補完後還得再用水淋濕全身(因為這場戲是兩人在外頭淋了一身濕回家),當燈光熱得讓兩人身上冒煙,全場哄堂大笑,沒人拍得下去;蓋博甚至和工作人員聊起賭馬的明牌。最後,那個鏡頭終於拍了,前後大約三十五秒,一個饑渴的表情和一個吻。然後,收工放飯。
而我們這些看著<紅塵>的人,還是覺得蓋博粗獷浪漫的要命……
備註說明1:像<一夜風流>這樣「陰錯陽差」成為不朽佳作的,還有一部<北非諜影>。Ingrid Bergman的傳記中曾經提到,當年拍攝<北非諜影>時,其實有許多劇情與設定都是邊拍邊改。她問導演,我的角色究竟比較愛誰――Humphrey Bogart所飾演的酒吧老闆Rick,還是Paul Henreid所釋演的反抗軍領袖Victor?導演Michael Curtiz的回答也很妙,「我也不知道。妳和誰演對手戲時,就演得比較愛他,三人同時出現時,妳就表現出誰也不愛好了。」好不容易拍到最後一場戲,導演還是不能決定要讓女主角跟誰,最後只好決定兩種結局都拍。沒想到第一種結局拍完,大家都覺得氣氛拍得很好,當場決定戲就這樣殺青,這就成了現在我們所看到的「Louis, I think this is the beginning of a beautiful friendship.」的由來。
備註說明2:其實當年拍<亂世佳人>時,幕後的紛紛擾擾比幕前精彩的多,除了費雯麗與蓋博原本就不對頭外,這兩個人都有一段不能曝光的婚外情――蓋博與朗白,費雯麗與勞倫斯奧利佛――而搞得製作人賽茲尼克幾乎崩潰。既要安排兩位大牌與情人會面,又要安撫八卦作家與小報記者不去報導不倫之戀,以免在在電影上映之前就毀了大局,真是累壞了。
備註說明3:卡洛朗白其實並非挺美,但其慧黠、開朗的喜劇形象卻大受歡迎。朗白剛出道時與二十世紀福斯簽約,但卻因為發生車禍而遭解約,並在臉頰上留下一道不甚明顯的傷疤。1930年後,朗白的演藝事業越來越旺,當她1942年遽逝時,她已是全世界片酬最高的演員,年薪高達五十萬美金,這個記錄維持了十七年無人打破。
資料來源:(年輕時買了太多奇怪的書……)
1. 看過太多八卦的我的腦袋
2. imdb資料
3. 世界電影史,電影圖書館出版,1985年9月
4. 讀者文摘中文版雜誌,1969年8月號(家傳財產)
5. 藝海流星,世英出版社出版,1987年8月
6. 豔光四射的好萊塢黃金時代女明星,星光出版社出版,1982年10月
7. 銀幕大情人列傳,民生報出版,1978年12月
8. 從簡愛出發,洪範書店出版,1985年9月
9. 生活的電影世界,時代生活叢書,1976年(家傳財產)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