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5-11-02 12:13:39| 人氣798|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舊書反顧(0)前言─結構主義 & 脫離結構主義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前言:這次在新書《站著做愛:電影與性》中的『2.1:總統與妓女』中,因為談到艾森斯坦而在書中採用了下篇這張很珍貴的照片,連帶使我想起以前幾位網友希望我能將以前的著作「公開」,這次趁著這個「恰當的機會」,連帶把個人以前四本舊作中某些文章貼上來。


底下這篇文章,是出自我第一本電影書《神聖與世俗:從電影的表面結構到深層結構》(遠流,電影館28)中的第一篇文章。

我大學唸的是人類學,人類學這個科系雖然創立至今不過百年歷史,不過,它在二十世紀六零到七零年代,對於所有人文學科(包括哲學、文學、歷史)與社會科學,所造成的巨大影響,有人甚至以以下這樣的類比公式做比喻:

太空物理學:自然科學 = 人類學 :人文&社會科學


這裡面所謂的人類學當然是指由法國人類學大師李維史陀(Claude Levi-Strauss,1908-),所創立的結構主義人類學。台灣社會曾在上世紀末流行他的《憂鬱的熱帶》(聯經,1989),這是他到巴西的人類學田野紀錄的散文之作。


底下這篇文章是我借用李大師一點點的結構主義方法,來分析艾森斯坦這部經典之作。之所以將這文做為這本書的「開宗明義」,乃因全書有3/5的篇章都是採用這種結構主義方法與精神來論述電影,並以學術論文的格式來呈現──書後半部的2/5,我就開始脫離這種路線,尤其是最後的1/5的〈電影中的愛情〉。

原文中共有27個註、兩個分析大表格(其位置我在此文中註明出來了),勞駕有興趣的網友到圖書館翻查此書(此書在市面上已賣完)。

又,礙於新聞台一篇只能6000個byte的規定,我在不切割全文的狀況下,只有把它與圖貼在下一篇了。在這裡改貼上這位年近百歲的李大師照片。

台長: 顏士凱
人氣(798)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電影賞析(電影情報、觀後感、影評) | 個人分類: 創作與沉思 |
此分類下一篇:舊書反顧(3):西方人類學的限制(上)
此分類上一篇:札記的「蝴蝶效應」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