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2-05-26 00:12:06| 人氣3,07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4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城市風情:住台北最讓人滿意之事

 
舒國治:住台北最讓人滿意之事
有朋自遠方來,可陪他們去故宮觀賞書畫與器物。
每一兩星期可就近去北投、陽明山或烏來泡溫泉。
可打電話預訂蔥油餅(如四維路「秦家餅店」)或法國麵包(如麗水街「珠寶盒」)然後一兩小時後去取。有時這些餅是為了第二天拎上飛機去到洛杉磯或東京或法蘭克福送給親友的。
 
在城市中任何一地方突然遇雨,皆可能向店家借得到雨傘。
自國外返台,常可在有些公共場合遇見幾十年不見同學,不亦快哉。
自國外返台,桃園機場之通關,永遠最快,從護照繳出到蓋好章取回,我從來都不超過三十秒。不亦快哉。
極多的社區大學有極多實用的課程如瑜伽,如語文,如養生保健,如做菜。
咖啡店多之又多。要選擇聊天的、寫作的、抽菸的、逗貓的、或是看窗外的,應有盡有。
藝術片的戲院近年亦稍增多了。且映外片與老片的影展亦有幾個了。
到朋友家閒坐聊天,時喝茶,時飲酒。更可貴的,還常常可以到半夜。
冬夜的雨,雖較昔年少了,然偶遇之(尤其回台探親期間遇上),此時穿鞋下樓,在陰陰冷冷中出門,穿街走巷,東探探西逛逛,最後喝碗豆漿、吃一套燒餅油條才願回家。
 
家庭中烹製獅子頭、蔥烤鯽魚、油豆腐細粉、炸蝦仁土司,甚至煮酸梅湯,甚至煎荷包蛋,常常頗多做得道地的;哪怕館子裏早已將許多很基本老百姓吃的菜弄得荒腔走板極矣。
 
有些地方,多年來留意,偶然經過,居然還是老樣子,真教人欣慰。像中山北路一段的「林田桶店」,三段的「福利麵包店」,像衡陽路的「聯合大藥房」、「全祥茶莊」,中山堂廣場旁的「上上咖啡」,永綏街上的「中英大藥房」,成都路上的「南美」、「蜂大」兩咖啡店,迪化街、貴德街的老樓宇仍可見工藝精良痕跡,此種「又逢舊識」感覺,最可貴也。
 
有時走經老街老巷,樹更大了,牆更頹了,然記憶令它更美了。想起當年居此的學者、公務員、官員等,不少猶能言之,竟像是一小頁台北住宅區歷史,像泰安街二巷的李國鼎,一巷的馬紀壯,濟南路二段的孫運璿,齊東街五十三巷的薛光祖。像青田街九巷的鍾皎光、十一巷的閻振興,溫州街十八巷的臺靜農、五十二巷的陳奇祿,以及新生南路三段十九巷的陳啟天、和平東路二段十八巷的劉先雲。再如仲肇湘、王章清、溫士源住的晉江街,程滄波、王常裕住的金門街,錢思亮、薛人仰住的福州街,俞大維、張寶樹、黃尊秋住的潮州街,以及薩孟武住的羅斯福路一段一一九巷,更別說現闢為大安路,以前稱仁愛路四段卅五巷所謂「名人巷」所住過的蔣彥士、陶聲洋、劉階平等,此等地點,亦未必不會成為將來遊人觀光的重要風景。
 
有時探索老區,可以想像一百年前草萊未闢前的阡陌。像自龍山寺的東牆,取青草巷(西昌街二二四巷),東行進入康定路二七八巷,再進入剝皮寮,即康定路一七三巷,東南進入昆明街二八九巷,南寧路四十八巷,沿龍山國中的南牆,進入中華路八十一巷,向東南直走到延平南路尾端的植物園西面盡頭的小池塘。這一段路,便是萬華通往古亭的百年前古道。

台長: 讀.冊.人
人氣(3,071) | 回應(0)| 推薦 (4)| 收藏 (0)
全站分類: 台灣旅遊(台澎金馬) | 個人分類: 人生:天涯海角 |
此分類下一篇:閱讀建築:清水模灰的極致
此分類上一篇:閱讀寶島:花蓮台東的遊法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