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2-02-26 11:00:48| 人氣5,286| 回應3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8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茶顏醉色:茶為滌煩子,酒為忘憂君

 
書名:茶顏醉色
 
作者:李念祖
一九五六年生,資深媒體人及作家。曾服務於廣播公司、電視公司多年,現致力於文藝創作。其所製作主持之廣播節目「環球音樂站」,曾獲紐約國際廣播展銅牌獎。已出版之著作有《嘉瑞延喜》、《昭華錫福》、《注春啜香》和《黃金天下》。《黃金天下》並榮獲2009年第一屆國家出版獎優等獎。
 
繪者:高華
一九七五年生,復興商工美工科平面設計組第一名畢業。曾任漢聲出版社、躍昇文化出版社美術編輯及廣告公司美術設計,現為知名珠寶工作室助理設計師。其平面美術設計作品曾榮獲時報廣告金犢獎。
 
內容介紹:
當驅愁破睡,滌煩忘憂的美酒香茶,注入詩盞詞瓢之際,茶已非茶,酒亦非酒。當烹茶煮酒的茶壺酒瓶寫入圖畫之時,茶離塵世,酒入醉鄉,「不住聲香味觸法」,只見靜觀自得,雋永怡人的「茶顏醉色」。
 
茶能清心提神,酒能澆愁忘憂。烹茶時心境閒遠,怡然自得,「使人胸中蕩憂慄」;飲酒時超然物外,意興湍飛,「窮達盡為身外事」。所以唐朝詩人白居易說:「驅愁知酒力,破睡見茶功。」施肩吾說:「茶為滌煩子,酒為忘憂君。」而古今文人每在烹茶飲酒之時,談禪說理,吟詩屬文,不但藉此滌煩忘憂,會友聯誼,也調適得志失意的悲喜,抒發胸懷天下的抱負。更有趣的是,茶和酒經過千百年文人吟誦的加持催化,發酵醞釀出濃郁厚實,氤氳芬芳,令人牽魂縈夢的奇香。多少騷人墨客,在有意無意,似悟非悟之間,很自然的就走進了茶禪一味、詩酒相親的禪境醉鄉。
 
書分十二章,藉唐人詩句以為篇名。前六篇說茶器,後六篇述酒器。既言陶瓷,亦談茶酒,並寫丹青。茶器多為宜興紫砂陶,酒器則以景德鎮青花瓷為主,兼及其他單色釉器。所有陶瓷茶器酒器之畫,皆高華小姐積數年之功,精心繪製。每幅畫按原物大小賦形,以求其真。高小姐蘭心蕙質,素樸純真,其寫陶瓷「跡簡意淡而雅正」、「細密精緻而臻麗」,深得古人畫旨。書名篇章由楊本湛先生治印,刀筆遒勁,端正方整,一如其人。封面圖說:這幅茶花紋雙耳扁壺圖,以紅色茶花的豔麗嬌顏對照青花酒壺的素雅意境,將山茶之色溶於酒器之腹,酒中有茶色,茶中有酒香。
 
本書特色
本書所有陶瓷茶器酒器,共五十多件,皆由作者收藏。每件器物按原物大小精心繪製。求真之外,圖樣鮮活躍然紙上,兼有賞玩器物與賞圖之雙重美感體驗。
 
目錄:
楊恩生推薦序:心如工畫師 能畫諸世間
兼代自序:茶顏醉色寫陶瓷
春晝提壺飲
秋葵煮復新
方流涵玉潤
圓折動珠光
起嘗一甌茗
高風味有餘
尊中貯靈味
相得半酣時
傾碗更為壽
憂醉不能持
昨夜瓶始盡
今日花前飲
酒德頌
茶德頌
茶酒論
 
推薦序:心如工畫師 能畫諸世間
── 寫在茶顏醉色之間 ──
楊恩生
人生的緣份真的非常奇妙。我與念祖兄幾乎同時進入台師大,我修美術,他唸文學。在校時互不相識,畢業後卻在同一家影視公司工作。我走遍台灣各地,在電視節目中以一枝畫筆「畫我家鄉」;念祖兄器識宏遠,學富五車,也以一枝筆為電視節目「放眼看天下」紀錄了世界的繽紛萬象。在那段青春不留白的歲月中,我們走在王國維所說「獨上高樓,望盡天涯」的路上。
 
二十多年過去了,雖然沾滿顏料的彩筆把自己從青絲畫成華髮,但王國維「衣帶漸寬終不悔」的生命堅持,仍然是我在繪畫之路上的座右銘。而一向以文筆見長的念祖兄,在得意電視媒體多年之後,卻出人意表的投出一記變化球。他捨棄時髦的電子媒體,用傳統的文筆當畫筆,把唐詩中的香茶美酒全都像變魔術一樣,變成了畫。
 
面對著眼前一幅幅表現的不慍不火,樸素雅致的水彩和鉛筆畫作,我實在無法置信有誰可以是《大方廣佛華嚴經》所說能畫諸世間的工畫師,以這樣純淨的色彩畫出酒之醉色和茶之素顏。
「這是你畫的?」他笑著搖搖頭,把手指向右下角的簽名──高華。
 
畫了這麼多年的畫,也教了這麼多年的畫,感觸最深的是:在現今一切都由電腦執筆的高科技時代,幾乎所有的平面美術設計都可以由電腦來完成。那麼還有多少人願意以手中真實的筆來作畫呢?又為什麼要這樣做呢?
 
我為了這兩個問題,專程訪問了這位念祖兄不知從那裡找出來的才女高華。
高華她喜歡具象,不擅想像,從小塗鴉就展露了超齡的寫實能力,不論是畫輛汽車,畫隻貓,畫片樹葉,無不唯妙唯肖,栩栩如生。她作畫,沒有企圖,沒有目的,無論是出版社請她畫的插畫,還是喜歡她畫作的人請她作畫,她都全力以赴,一絲不苟的完成。她從未想過要如何在藝壇出人頭地?自己的畫作在市場上該值多少錢?是不是要勤於寫生,磨練繪畫的技巧?她從來不想,她只是以靜如止水之心,遇到要畫或想畫的就畫,畫累了就停止。
 
做為一位畫家,高華對於畫材並不挑剔,而且非常愛惜。畫紙用法國ARCHES廠的機制紙Canson,因為它表面顆粒較淺,適合平塗、渲染、疊染等精細的表現。畫水彩的顏料是從學生時代就用的學生級Cotman水彩顏料。自十九歲考大學迄今,8c.c.的錫管裝顏料許多已乾透,勉力擠出一點,加水稀釋也還可以再用,而且一點也不影響她作品的精緻美感。
 
當前藝術的風潮是不停地超前、創新,少有人願意以復古、寫實的手法,僅僅只是為了呈現諸如一只茶器這樣「小小物件」的單純美感,而放空自我,聚精會神,一筆一筆的畫出自己心中的感覺和印象。
 
高華像個中古時代為手抄本聖經繪製插畫及抄寫經文的修士,以宛如僧侶般的自制與規矩,將生命的激情與使命融入作品之中,完全沒有去考慮自己辛苦的付出,是否能換得世間的名聞利養。
 
念祖兄與書中的茶器、酒器有緣,這些茶器、酒器因而得以不為軀體所限,展現顧盼之間的巧笑歡顏。高華與念祖兄也有緣,僅僅集兩人之畫筆、文筆,就在滾滾紅塵中勾勒出一方難得的清涼天地。我因畫與他們二位結緣,得以在這本精美的著作中留下片語隻字,實在深感榮幸。
 
我相信《茶顏醉色》定能在攘攘人世尋獲知音。愛茶、愛酒、愛詩、愛畫的人,看到這本書,應該都會和我一樣,觸動心弦,原來王國維所說「境界有大小,不以是而分優劣」,果然是真實不虛的。
 
念祖兄說他為了追尋生命中美好的事物景象,曾經跋涉千山萬水,就像王國維說的「眾裡尋他千百度」。沒想到在進入不惑知命之年,偶一回首,卻在自己家中的瓶瓶罐罐間找到了美的靈感。他放下高薪的工作,重新享受學生時代讀書寫字的樂趣,還笑著對我說,也許有一天要請我指導他作畫。他太謙虛了,他行遍天下,博覽群書,早已胸有成竹,以心作畫了。
 
自序茶顏醉色寫陶瓷
茶能清心提神,酒能澆愁忘憂。烹茶時心境閒遠,怡然自得,「使人胸中蕩憂慄」;飲酒時超然物外,意興湍飛,「窮達盡為身外事」。所以唐朝詩人白居易說:「驅愁知酒力,破睡見茶功。」施肩吾說:「茶為滌煩子,酒為忘憂君。」而古今文人每在烹茶飲酒之時,談禪說理,吟詩屬文,不但藉此滌煩忘憂,會友聯誼,也調適得志失意的悲喜,抒發胸懷天下的抱負。更有趣的是,茶和酒經過千百年文人吟誦的加持催化,發酵醞釀出濃郁厚實,氤氳芬芳,令人牽魂縈夢的奇香。多少騷人墨客,在有意無意,似悟非悟之間,很自然的就走進了茶禪一味、詩酒相親的禪境醉鄉。
 
宋徽宗《大觀茶論》說:「茶之為物,擅甌閩之秀氣,鍾山川之靈稟。」「祛襟滌滯,致清導和。」「中澹間潔,韻高致靜。」唐顧[況]〈茶賦〉說飲茶可以「滋飯蔬之精素,攻肉食之羶膩,發當暑之清吟,滌通宵之昏寐。」至於酒,《漢書》〈食貨志〉云:「酒者,天之美祿,帝王所以頤養天下。享祀祈福,扶衰養疾,百禮之會,非酒不行。」晉張載〈酃酒賦〉說飲酒可以「宣御神志,導氣養形,遺憂消患,適性順情。」換句話說,古今之人之所以耽於喝茶飲酒,其實有怡情養生和人際往來上的需要。同時茶和酒必須經過特殊的淬煉過程,歷經長時間的熟成醞釀,才能蓄積足夠的生命能量,得以盡人之性,盡物之性,從形而下的世界,進入形而上的天地。喝茶飲酒不但關乎人生活的品味,甚至涉及生命的情調和境界。
 
雖然古代儒家對飲酒之事,多所戒慎,常常提醒人要自我節制,不及於亂。如《論語》〈鄉黨篇〉說:「唯酒無量,不及亂。」《左傳》引君子之言曰:「酒以成禮,不繼以淫,義也。」但歷來沉醉酒鄉的率性曠達之人,如東晉時不為五斗米折腰的田園詩人陶淵明、唐朝時「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的詩仙李白,北宋時唐宋八大家之一自號醉翁的歐陽修,似乎對酒之旨趣,都別有意會。歐陽修〈醉翁亭記〉說:「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李白飲酒「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
「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以至「醉後失天地,兀然就孤枕。不知有吾身,此樂最為甚。」而陶淵明《飲酒詩》所謂「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更有莊子「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的達觀自適。至於茶,唐朝皎然和尚說:「一飲滌昏寐,情思朗爽滿天地;再飲清我神,忽如飛雨灑輕塵;三飲便得道,何須苦心破煩惱?」《五燈會元》裡趙州和尚接引渡化的一句口頭禪「喫茶去!」無俟三飲,直指當下,不但「辨」無可辨,連「忘」也忘了。
 
不過詩酒之情趣,茶禪之妙理,如不得觚、卣、尊、爵載酒之器,雖愛酒詩仙亦難通大道;沒有壺、盞、瓶、碗烹茶之具,雖得道高僧也無法破煩清神。遠在石器時代,先民就已經製作出精美的酒器,歡飲為樂。仰韶文化的彩陶和龍山文化的黑陶酒器,製作的工藝水平極為出色。而殷人愛酒,盛酒所用青銅酒器更是匠心獨運,巧奪天工。事實上,商周時代的青銅酒器,本身就是令人驚豔的藝術作品。魏晉時茶事興起,陶瓷燒製的茶器、酒器,在當時人酒社茶會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尤其唐宋之後,北方邢窯、定窯的白瓷和南方越窯、龍泉窯的青瓷,以及江西景德鎮的青白瓷和青花瓷,成為聞香酣醉之人直通禪境醉鄉的引渡之舟。「香醪小瓷榼」(白居易詩),「瓦瓶盛酒瓷甌酌」(杜荀鶴詩),「指點銀瓶索酒嘗」(杜甫詩)。「湘瓷泛輕花,滌盡昏渴神。」(劉言史詩)「素瓷雪色縹沫香,何似諸仙瓊蕊漿。」(皎然詩)陶瓷器益茶助酒之功,在這些唐人詩句中,躍然紙上。事實上,唐朝時北方的白瓷和南方的青瓷,無論釉色、質感,都已經達到了「類銀類雪」、「類玉類冰」的極高水準。其後宋代的官窯、哥窯、建窯、耀州窯等陶瓷茶器、酒器的製作,更將陶瓷器的本身提升到藝術的境界。
 
降及明代,陶瓷茶器酒器的創製,達到了堪稱空前絕後的境界。明朝永樂、宣德、成化時期江西景德鎮的青花瓷和正德、萬曆以後江蘇宜興的紫砂陶,儼然是飲酒烹茶時的不二之選。尤其明代科舉仕途艱辛,出人頭地不易,無數文人寄情詩酒,忘懷茶禪,留連徘徊於山水之間。面對人生的窮通得失,輒以詩歌詠自喻;歌詠之不足,更以文屬之;屬之不足,復寫入畫中。宋晁補之〈文與可畫墨竹屏風贊〉所謂「詩不能盡,溢而為書,變而為畫。」於是乎歐陽修「醉翁之意不在酒」的山水之間,成為明代丹青妙手的畫作勝景。文徵明〈惠山茶會圖〉、唐伯虎〈事茗圖〉、丁雲鵬〈漉酒圖〉和陳洪綬〈蕉林酌酒圖〉中的茶爐酒具則彷彿北宋米芾〈苕溪詩卷〉所云「懶傾惠泉酒,點盡壑源茶」的行書寫生圖稿。
 
古今名畫寫茶酒之器者為數不少,諸如唐周昉〈調琴啜茗圖〉、五代顧閎中〈韓熙載夜宴圖〉、北宋徽宗〈文會圖〉、南宋劉松年〈盧仝烹茶圖〉、元趙孟頫〈斗茶圖〉,乃至於明清迄今傳世諸多名畫,都足以令人透過畫中茶器酒器的摹寫,而沉浸於茶禪詩酒的世界。明祝枝山題明四家之首沈周〈佳果圖卷〉云:「繪事不難於寫形,而難於得意。」如果比之於茶器酒器之圖寫,則前人所謂「爛於瓊瑤」和「色比瓊玖」的陶瓷易繪,而「酒渴春深一碗茶,每夜坐禪觀水月」的畫意難得。清朝乾隆年間畫家薛懷的〈山窗清供圖〉,整幅畫祇畫兩只茶壺和一只茶碗,旁有朱顯渚題詩:「總待新泉活水,相從栩栩清風。」圖簡意賅,如入禪境。薛懷提筆寫真時,案前必有此二壺一碗。如今圖存而壺碗皆不知所終,更遑論壺中所煮之茶。唐張彥遠《歷代名畫記》引陸機論丹青之道謂:「宣物莫大於言,存形莫善於畫。」當驅愁破睡,滌煩忘憂的美酒香茶,注入詩盞詞瓢之際,茶已非茶,酒亦非酒。而當烹茶煮酒的茶壺酒瓶寫入圖畫之時,茶離塵世,酒入醉鄉,「不住聲香味觸法」,只見靜觀自得,雋永怡人的「茶顏醉色」。
 
清朝乾隆皇帝曾遣人圖繪頭等陶瓷器,分別輯錄為《陶瓷譜冊》、《精陶韞古》、《埏埴流光》和《燔功彰色》等圖冊。大內寶器自然非民間收藏敢望其項背。然茶酒之於人生,為帝王與百姓所共享。茶器酒器之為用,也不分天潢貴冑與平民布衣。因此不揣鄙陋,竊效〈燔功彰色〉之旨,而為《茶顏醉色》一書。書中選錄陶瓷器凡四十八件,茶器酒器各半。不論今古貴賤,但求雅俗共賞。
 
書分十二章,藉唐人詩句以為篇名。前六篇說茶器,後六篇述酒器。既言陶瓷,亦談茶酒,並寫丹青。茶器多為宜興紫砂陶,酒器則以景德鎮青花瓷為主,兼及其他單色釉器。所有陶瓷茶器酒器之畫,皆高華小姐積數年之功,精心繪製。每幅畫按原物大小賦形,以求其真。高小姐蘭心蕙質,素樸純真,其寫陶瓷「跡簡意淡而雅正」、「細密精緻而臻麗」,深得古人畫旨。書名篇章由楊本湛先生治印,刀筆遒勁,端正方整,一如其人。謹此致謝。「微夫人之力不及此!」本書如有可觀之處,高楊之力也。
 
李念祖
劉伶《酒德頌》
有大人先生,以天地為一朝,萬期為須臾,日月為扃牖,八荒為庭衢,行無轍跡,幕天席地,縱意所如。止則操卮執觚,動則挈榼提壺,唯酒是務,焉酒是務,焉知其餘。

有貴介公子,搢紳處士,聞吾風聲,議其所以,乃奮袂攘襟,怒目切齒,陳說禮法,是非鋒起。先生於是方捧甖承槽,銜杯漱醪,奮髯箕踞,枕麴藉糟,無思無慮,其樂陶陶。

兀然而醉,豁爾而醒。靜聽不聞電霆之聲,熟視不睹泰山之形,不覺寒暑之切肌,利欲之感情,俯觀萬物,擾攘焉如江漢之載浮萍,二豪待側焉,如踝贏之與螟蛉。
作者:劉伶,約
221年-300年,字伯倫中國西晉沛國(今安徽宿縣)人,「竹林七賢」之一。身高僅一公尺四十,不僅人矮小,而且容貌極其醜陋。但是他的性情豪邁,胸襟開闊,不拘小節。平常不濫與人交往,沉默寡言,對人情世事一點都不關心,只有和阮籍、嵇康很投機,遇上了便有說有笑。曾為建威參軍。晉武帝泰始初,對朝廷策問,強調無為而治,以無能罷免。家庭窮困,但不以為意,,曾作《酒德頌》,《世說》「劉伶著酒德頌,意氣所寄。」《晉書》本傳:「雖陶兀昏放,而機應不差。未嘗厝意文翰,惟著《酒德頌》一篇。」劉伶放浪形骸,藉著酒醉的言辭行動,來表示他憎恨虛偽的道德禮教,以及自己內心對自然純真的追求。
周履靖《茶德頌》
有嗜茶茗友,烹淪不論夕朝。沸湯在須臾,汲泉與燎火。無暇躡長衢,竹爐列牖,獸炭陳廬。盧仝應讓,陸羽不如。堪賤羽觴酒觚,所貴茗碗茶壺。一甌睡覺,二碗飯餘。遇醉漢、渴夫、山僧、逸士,聞馨嗅味,欣然而喜﹔為掀唇快飲,潤喉嗽齒,詩腸濯滌, 妙思猛起。友生詠句,而嘲其酒糟,我輩惡醪啜其湯飲,猶勝嚙糟。一吸懷暢,再吸思陶。心煩頃舒,神昏頓醒。喉能清爽而發高聲,秘傳煎烹淪啜。 真形始悟玉川之妙法,近魯望之幽情。燃石鼎儼若翻浪,傾磁甌葉泛如萍。雖擬酒德頌,不學古調詠螟蛉。
作者:周履靖,字逸之,初號梅墟,改螺冠子。嘉興(今浙江嘉興)人。
個性慷慨,工書法,善吟詠。與茅順屠隆王穉登等人友好,晚號梅顛。又精於養生、練有氣功,萬曆二十五年(1597年)輯有《夷門廣牘》。另著有《茹草編》四卷(1597年)、《續易牙遺意》一卷、《青蓮筋詠》、《萬壽仙書》、《赤鳳髓》等。

台長: 讀.冊.人
人氣(5,286) | 回應(3)| 推薦 (8)| 收藏 (0)
全站分類: 美食情報(食記、食譜、飲品) | 個人分類: 人生:美食美味 |
此分類下一篇:安倍夜郎:深夜食堂
此分類上一篇:蟠龍獻瑞:微醺之後,味蕾之間

讀.冊.人
《茶顏醉色》
茶能清心提神,酒能澆愁忘憂。
詩酒之情趣,茶禪之妙理,如不得觚、卣、尊、爵載酒之器,雖愛酒詩仙亦難通大道;沒有壺、盞、瓶、碗烹茶之具,雖得道高僧也無法破煩清神。

書分十二章,藉唐人詩句以為篇名。前六篇說茶器,後六篇述酒器。既言陶瓷,亦談茶酒,並寫丹青。茶器多為宜興紫砂陶,酒器則以景德鎮青花瓷為主,兼及其他單色釉器。書中選錄陶瓷器凡四十八件,茶器酒器各半。本書所有陶瓷茶器酒器,皆由作者李念祖收藏。每件器物按原物大小精心繪製。

書名篇章由楊本湛先生治印,刀筆遒勁,端正方整,一如其人。封面圖說:這幅茶花紋雙耳扁壺圖,以紅色茶花的豔麗嬌顏對照青花酒壺的素雅意境,將山茶之色溶於酒器之腹,酒中有茶色,茶中有酒香。
2012-02-26 11:17:45
讀.冊.人
「冶堂」
走進永康公園旁的靜巷,塵囂在大門止步,屋裏透出溫暖的燈光,古琴聲幽幽邈邈,一室如夢如歌的靜寂。

夏天,院子裏爬滿紫藤的綠意;寒冬,枯藤蜿蜒成蒼蒼水墨。雪白的吉野櫻、翠綠挺直的唐竹,淡淡唱和著主人的心思和風格。

賣掉一幢房子,只換得六把壺!
主人何建先生讀完「陽羡砂壺圖考」,去拜訪編著詹勳華,原想請教壺藝,詹老師話匣子打開全是茶經,從此跟著學焙茶。 從詹老師處得知民國初年「陽羡砂壺考」作者李景康珍藏的壺,如今全在老友宋芝芹那兒,而這位宋老先生住在新加坡。何健將所有積蓄──壹幢房子賣了,80萬元全換成美金,買了張機票就飛到新加坡。沒想到老先生不領情,推說沒壺。

何健摸摸鼻子悻悻然飛回來,過幾個月又飛到新加坡,這回,老先生給了點面子,拉開抽屜,天!五、六十把絕世珍稀就這樣不見天日底塵封著,只見何健摩挲又摩挲,端詳又端詳,愛不釋手,老先生一把搶過來,不賣就是不賣!

第三回,拉了詹勳華老師一齊去,一桌子美金只換得六把壺。

夜深人靜時,品茗,老壺細說從頭的不只是悠悠歲月,更是極致的美學,這讓何健摸透了神韻,養足眼力。

在茶裏讀到的是謙卑,學到的是寬容。
他說,茶是大自然難得的恩賜,想到茶農的辛勞,喝一杯尋常的茶是感念,喝一杯好茶是驚喜讚嘆。新壺或許不勻整,比例線條或許不夠美,然而,這裏面有泥有水有感動,有一雙手細細雕琢著初發心。

日本茶道大師千利休也曾說:
「愛好茶道者,即使是一只破缽,也能適所適用。好茶具不重要,真正的道不需要它!」指導創作樂燒茶碗、把日本茶道美學與心靈境界推到最極致的利休,卻強調回到最本來、最質樸的靜寂。

前有車水馬龍,後有夜市熙攘;冶堂,紅塵清涼。
宋徽宗《大觀茶論》說:「茶之為物,擅甌閩之秀氣,鍾山川之靈稟。」茶,透過與感官的互動,拉到心靈抽象的層次,與禪、哲學、美學結合,在經歷感動豐厚了生命後,回到具象,對茶、對人真心恬淡,以珍惜心面對,皆大歡喜。
2012-02-26 18:30:02
讀.冊.人
元稹《茶》詩

香葉,嫩芽
慕詩客,愛僧家
碾雕白玉,羅織紅紗
銚煎黃蕊色,碗轉曲塵花
夜後邀陪明月,晨前命對朝霞
洗盡古今人不倦,將至醉後豈堪誇
2012-02-27 23:08:03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