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2-02-14 00:03:06| 人氣7,372|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11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三山五嶽:華山「奇險天下第一山」

 
三山五嶽:華山「奇險天下第一山」
亦稱「太華山」,又稱「西嶽」五嶽「華山」以險著稱
位於中國陝西省渭南市華陰市城南,西距西安市120公里,秦、晉、豫黃河三角洲交匯處,南接秦嶺,北瞰黃河,扼西北進出中原之門戶。華山山體倚天拔地,四面如削,更有千尺幢、百尺峽、蒼龍嶺、鷂子翻身、長空棧道等十分險峻之地,被譽為「奇險天下第一山」。華山共有五峰,即東峰朝陽,西峰蓮花,中峰玉女,南峰落雁,北峰雲台。南峰落雁,為太華極頂,海拔2154.9米;西峰最險,海拔2082米;北峰最低,海拔1614.7米。另南峰落雁、東峰朝陽,西峰蓮花最高,三峰突兀聳立,直入雲霄,壁如刀削,合稱「天外三峰」。明代徐霞客這樣描述:「未入關,百里之外,即見太華山兀出雲表。」足見華山之雄高。登臨華山峰頂,極目遠眺,眼下群峰,重巒疊嶂,如杜甫詩云: 「西嶽陵贈竦處尊,諸峰羅立似兒孫」;頭頂雲天,彷彿身在雲端仙處,飄逸脫俗。
 
華山同時也是道教名山,是三十六洞天中的第四洞天」,有陳摶、郝大通、賀元希最為著名的道教高人。山上現存七十二個半懸空洞,道觀 20 余座,其中玉泉院、東道院、鎮岳宮被列為全國重點道教宮觀。華山自古以來就是負有盛名的旅遊勝地,1982年華山以「陝西華山風景名勝區」的名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名單,其遊覽面積約150平方公里。
 
「華山」又名西嶽,與東嶽「泰山」並稱。據說是因周平王遷都洛陽,華山位於東周京城洛邑之西,故稱「西嶽」,以後秦王朝建都咸陽,西漢王朝建都長安,都在華山之西,所以華山不再稱西嶽。後來漢光武帝劉秀在洛陽建立東漢政權,華山又恢復了「西嶽」之稱,並一直沿用至今。「西」是指地處中原的西邊,而「岳」是中國五大名山的總稱。華山是五嶽中最年輕的山脈,據地質部門1984年觀測,目前它還在繼續增高。
 
據《山海經》記載:「太華之山,削成而四方,其高五千仞,其廣十里。」
北魏地理學家酈道元在《水經注》中,對華山有「其高五千仞,削成而四方,遠而望之,又若花狀」的描繪。古代「花」與「華」相通,可見華山之名實際上得自於形狀。關於華山得名,還有另一種說法:因華山頂上生長着白蓮花,故而得名。韓愈的《古意》詩中所寫的「太華峰頂玉井蓮,花開十丈藕如船」,就是根據此傳說。
 
歷史人文
相傳大禹治水,他將黃河引出龍門,來到潼關時,被兩座山擋住去路。這兩座山南邊的叫「華山」,北邊的叫「中條山」。它們緊緊相連,河水不能通過。此時有位叫巨靈的大神來幫忙,將兩山掰開,但是華山卻被掰成一高一低兩山,高的叫「太華山」,低的叫「少華山」。這也是李白詩作中「巨靈咆哮劈兩山,洪波噴流射東海」的來歷。另外則有「沉香劈山救母」、「吹簫引鳳」等故事廣為流傳。
 
據清代著名學者章太炎先生考證,華山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發祥地之一,「中華」、「華夏」 皆因華山而得名。《尚書》里就有有關華山的記載;《史記》中也有黃帝華山巡遊的事迹;秦始皇漢武帝武則天唐玄宗等十數位帝王也曾到華山進行過大規模祭祀活動。
 
「華山」留有無數名人的足跡,傳說故事和古迹。自隋唐以來,李白杜甫等文人墨客詠華山的詩歌、碑記和遊記不下千餘篇,摩岩石刻多達上千處。自漢楊寶楊震到明清馮從吾顧炎武等不少學者,曾隱居華山諸峪,開館授徒,一時蔚為大觀。而建於漢武帝在位時的西嶽廟,有着「陝西故宮」和「五嶽第一廟」之稱譽,這是五嶽中建制最早和面積最大的廟宇。中國歷史上,曾有56位皇帝曾到此山巡遊或舉行祭祀活動。
 
要說華山流傳最廣的傳說,當數現代武俠小說中的華山派,其中又以金庸小說為佼佼者,另外在古龍梁羽生的小說中亦經常出現華山的場景。金庸的《倚天屠龍記》中 (初),華山派與少林派武當派峨嵋派崑崙派崆峒派合稱「六大門派」;在《笑傲江湖》中,與嵩山派泰山派衡山派恆山派結盟,合稱五嶽劍派 (掌門為前華山派掌門「君子劍」岳不群),武林中的地位只略遜於少林派武當派日月神教;在《碧血劍》中 (初),與峨嵋派崑崙派點蒼派稱為「四大劍派」。在華山派武功方面,於明朝最為鼎盛,其中《笑傲江湖》中的掌門「君子劍」岳不群和其夫人「華山玉女」寧中則為「正派十大高手」,大弟子令狐沖 (後被逐出師門)更以獨孤九劍傲視天下;在《碧血劍》中掌門「神劍仙猿」穆人清更為當世第一高手。另外在《射鵰英雄傳》和《神鵰俠侶》中亦有華山論劍的情節,意在爭奪當世第一高手之榮耀,並衍生出兩代天下五絕,是故現華山上有華山論劍的石碑。
 
地理特徵
華山為秦嶺支脈分水脊北側的花崗岩石山,系一塊完整碩大的花崗岩構成,其演化歷史約為27億年。第三紀初,秦嶺北麓斷層下降,形成渭河構造盆地,秦嶺上升形成山地。白堊紀時期,山地花崗岩凸起成「岩柱」,形成華山,東西長約15千米,南北寬約10千米,面積約150平方千米。由於花崗岩縱橫節理髮育及其岩性特點——容易受風化侵蝕,加上南北兩大斷層錯動和東西兩側流水下切,造成華山四面如削、斷崖千尺、陡峭險峻的山勢特點。
 
景點
華山以險著稱,有「自古華山一條路」之說。
東峰是淩晨觀日出的佳處,西峰的東西兩側狀如蓮花,是華山最秀奇的山峰,南峰落雁是華山最高峰。三峰以下還有中峰(玉女)和北峰(雲臺)兩峰。玉女峰相傳曾有玉女乘白馬入山間。雲臺峰頂平坦如雲中之臺,著名的「智取華山」的故事就發生在這裡。
 
這裡留下了無數名人的足跡,也留下了無數故事和古跡。
自隋唐以來,李白、杜甫等文人墨客咏華山的詩歌、碑記和遊記不下千餘篇,摩岩石刻多達上千處。自漢楊寶、楊震到明清馮從吾、顧炎武等不少學者,曾隱居華山諸峪,開館授徒,一時蔚為大觀。在華山諸多故事中,流傳最為廣泛的有神話故事有「巨靈劈山」、「沉香劈山救母」、「吹蕭引鳳」等。華山的著名景區多達 210 余處,有淩空架設的長空棧道,三面臨空的鷂子翻身,以及在峭壁絕崖上鑿出的千尺幢、百尺峽、老君犁溝等。其中華嶽仙掌被列為「關中八景之首」其他旅遊景點有迴心石、玉泉院、青柯坪、金鎖關等。
 
旅遊
華山的最佳旅遊時間是每年的4月到10月,這是華山的旅遊旺季。
農曆三月十五日是朝山日,會有盛大的廟會和慶祝活動。華山四季景色多變,不同季節可欣賞到「雲華山」、「雨華山」、「霧華山」、「雪華山」。春季雨足霧稀,萬物初醒,山花爛漫,是踏青訪春的好去處;夏季能見度高,氣候涼爽宜人,可看到日出和山間瀑布,時常伴有雲海出現,嘆“但聞人語聲,不見有來人”之幽境;秋季溫度適中,紅葉滿山,山崖為底松檜為墨,一抹絢爛令人心顫,是登山的最佳季節;冬季白雪皚皚,雪淞峭壁,遠山相望,給人以仙境美感,而日出則是華山一年四季都不可少的景致。
 
旅客如徒步遍游五峰一般要24小時,乘纜車登頂遊覽需5~6小時。
東峰設有賓館,可供山上過夜的旅客留宿。傳統登山路線(適合體力佳者)為:第一日晚9點從華山門上山,沿千尺幢、百尺峽爬山。大約在第二日早5點左右到東峰觀日台看日出,看完日出大約在早7點左右,然後去東峰(從雲梯上),在東峰下到鷂子翻身、下棋亭。下東峰到東峰的另一側,前往南峰也就是華山極頂。上頂,路過南天門,進去後見長空棧道。長空棧道回來就上頂峰(南峰)了。一路順着走下去下南峰到西峰。西峰後有一處人跡罕至的桃花林。從西峰繞中峰,下山。下山路上可去老君犁溝。下山路上一路有很多的景點,所以可以拍到晚上上山拍不到的照片。約第二日下午4點左右可下山到華山山門。
 
簡易登山路線(適合體力不佳者):纜車上到北峰,徒步上東峰,轉南峰,西峰,中峰,下山。特殊登山路線(適合多次登山者):從「智取華山」的小道上北峰,其餘按傳統登山路線。華山的景色是絕對的美妙絕倫,但是旅程的艱險也是有目共睹的,所以有意攀登華山的旅遊者,有必要做好全面的心理準備。
 
三山五嶽:華山「奇險天下第一山」
東峰「朝陽峰」
東峰海拔2090米,是華山主峰之一,因位置居東得名。
峰頂有一平臺,居高臨險,視野開闊,是著名的觀日出的地方,人稱「朝陽臺」。峰上有三茅洞,洞內是陳摶老祖的塑像,相傳宋太祖和陳摶在華山上下棋打賭,以華山為賭注,三局之後,太祖皆敗,結果把華山輸給了陳摶。現在朝陽峰有一座鐵瓦亭,亭中有鐵棋一盤,名為「賭棋亭」。
 
「仙掌崖」位於朝陽峰危崖上,五指分明,宛如一巨人左手。相傳遠古時,人們在太華山下過著富饒的生活,突然天降洪水。原來王母在天庭舉辦蟠桃盛會,不想壽星失手將美酒灑下人間。玉帝忙命巨靈仙下凡。但見巨靈仙來到華山危崖之下,左手一撐朝陽峰,雙腳一蹬,只見山崩地裂,洪水向東咆哮而去,巨靈仙的巨大掌印也留在朝陽峰危崖之上,就是關中八景之首的「華岳仙掌」。

東峰也因之被稱為「朝陽峰」。
東峰由一主三仆由個峰頭組成,朝陽臺所在的峰頭最高,玉女峰在西、石樓峰居東,博臺偏南,賓主有序,各呈韆鞦。古人稱華山三峰,指的是東西南三峰,玉女峰則是東峰的一個組成部分。今人將玉女峰稱為中峰,使其亦作為華山主峰單獨存在。
 
古時稱登東峰道路艱險,《三才圖會》記述說:山崗如削出的一面坡,高數十丈,上面僅鑿了幾個足窩,兩邊又無樹枝藤蔓可以攀援,登峰的人只有爬在崗石上,腳手並用才能到達峰巔。今已開闢並拓寬幾條登峰臺階路,遊人可安全到達。
 
東峰頂生滿巨檜喬松,濃蔭蔽日,環境非常清幽。遊人自松林間穿行,上有團才綠蔭,如傘如蓋,耳畔陣陣松濤,如吟如咏,頓覺心曠神怡,超然物外。明書畫家王履在《東峰記》中談他的體會說:高大的檜松蔭蔽峰頂,樹下石徑清爽幽靜,風穿林間,松濤涌動更添一段音樂般的韻致,其節律,此起彼伏,好象吹彈絲竹,敲擊金石,多麼美妙。
 
西峰「蓮花峰」
西峰海拔2082米,華山主峰之一,因位置居西得名。又因峰巔有巨石形狀好似蓮花瓣,古代文人多稱其為蓮花峰、芙蓉峰。袁宏道在他的《華山永》中記述:「石葉上覆而橫裂」;徐霞客《遊太華山日記》中也記述:「峰上石聳起,有石片覆其上,如荷花。」李白詩中有「石作蓮花雲作臺」句,也當指此摘星台。
 
西峰為一塊完整巨石,渾然天成。西北絕崖千丈,似刀削鋸截,其陡峭巍峨、陽剛挺拔之勢是華山山形之代表,因此古人常把華山叫蓮花山。西峰南崖有山脊與南峰相連,脊長300余米,石色蒼黛,形態好象一條屈縮的巨龍,人稱為屈嶺,也稱小蒼龍嶺,是華山著名的險道之一。
 
華山西峰就是《寶蓮燈》中沉香劈山救出三聖母的地方。現在翠雲宮邊上有一巨石中間裂開,如被斧劈,名「斧劈石」,旁邊還樹立一柄長把大斧。峰的西北面,直立如刀削,空絕萬丈,人稱「捨身崖」。
 
西峰上景觀比比皆是,有翠雲宮、蓮花洞、巨靈足、斧劈石、捨身崖等,並伴有許多美麗的神話傳說,其中尤為沉香劈山救母的故事流傳最廣。峰上崖壁題刻遍佈,工草隸篆,琳瑯滿目。峰北絕頂叫西石樓峰,峰上楊公塔為楊虎城將軍所建,塔上有楊虎場將軍親筆題辭。塔下岩石上有「枕破鴻蒙」題刻,是書法家王鐸手跡。
 
南峰「落雁峰」
南峰海拔2160.5米,是華山最高主峰,也是五嶽最高峰,古人尊稱它是「華山元首」。
由兩座山峰組成,其一為落雁峰,傳說大雁至此,由於山勢太高,飛不過去,只好落下歇息,故名「落雁峰」。宋代寇準詩云:「只有天在上,更無山與齊。舉頭紅日近,俯首白雲低。」可見此峰高峻。另一座峰名「松檜峰」,因峰上蒼松翠柏,鬱鬱蔥蔥而得名。峰東有凌空飛架的長空棧道,棧道依懸崖開鑿,是華山著名的險峻之處之一。 登上南峰絕頂,頓感天近咫尺,星斗可摘。舉目環視,但見群山起伏,蒼蒼莽莽,黃河渭水如絲如縷,漠漠平原如帛如如綿,盡收眼底,使人真正領略華山高峻雄偉的博大氣勢,享受如臨天界,如履浮雲的神奇情趣。
 
南峰是華山最高峰,南峰頂上有老君洞,相傳道家始祖老子隱居於此。南峰頂最高處的岩石上有「真源」兩個大字,此外南峰上還有老子峰、煉丹爐、八卦池,這些景點都與老子的傳說有關。老君洞北有太上泉,東流澗下,今稱「仰天池」,泉水冬夏不涸,終年碧綠。在其東面崖下有「南天門」石坊。南峰上還有明代建造的「金天宮」,又名白帝祠,供奉的是華山神少昊。在從南峰到東峰的山路上還有兩處景點:一是「避詔崖」,著名道士陳摶,為躲避皇帝徵召曾避居此處的山洞中;另一處是長空棧道,棧道依懸崖開鑿,遊人需手扶鐵索木欄而過,是華山上又一險處。
 
北峰「雲臺峰」
北峰海拔1614米,為華山主峰之一,因位置居北得名。
北峰四面懸絕,上冠景雲,下通地脈,巍然獨秀,有若雲臺,因此又名雲臺峰。唐李白《西嶽雲臺歌送丹丘子》詩曾寫到:「三峰卻立如欲摧,翠崖丹谷高掌。白帝金精運元氣,石作蓮花雲作臺。」
 
北峰是登臨其他四峰的要衝,高雖不及其他幾峰,但山勢非常險峻,三面都是絕壁,只有一條山嶺通向南面,形勢十分險要,是易守難攻之地。「智取華山」的故事就發生在這裡,1949年,國民黨殘部想借華山北峰之險負隅頑抗,解放軍在老鄉指點下,用竹桿和繩子從絕境處登上北峰,從而全殲華山守敵。北峰頂上還有道觀真武宮,倚山而建,造型別致,風景宜人。
 
峰北臨白雲峰,東近量掌山,上通東西南三峰,下接溝幢峽危道,峰頭是由幾組巨石拼接,渾然天成。絕頂處有平臺,原建有倚雲亭,現留有遺址,是南望華山三峰是蒼龍嶺的好地方。峰腰樹木蔥郁,秀氣充盈,是攀登華山絕頂途中理想的休息場所,1996年開通的登山纜車上站,即在峰之東壁。
 
峰上景觀頗多,有影響的如真武殿、焦公石室、長春石室、玉女窗、仙油貢、神土崖、倚雲亭、老君挂犁處、鐵牛臺、白雲仙境石牌坊等,且各景點均伴有美麗的神話傳說。
 
中峰「玉女峰」
中峰居東、西、南三峰中央,是依附在東峰西側的一座小峰,古時曾把它算作東峰的一部分,今人將它列為華山主峰之一。峰上林木蔥蘢,環境清幽,奇花異草多不知名,遊人穿行其中,香浥禁袖。峰頭有道舍名玉女祠,傳說是春秋時秦穆公女弄玉的修身之地,因此峰又被稱為「玉女峰」。
 
史志記述,秦穆公女弄玉姿容絕世,通曉音律,一夜在夢中與華山隱士蕭史笙簫和鳴,互為知音,後結為夫妻,由於厭倦宮廷生活,雙方乘龍跨鳳來到華山。中峰多數景觀都與蕭史弄玉的故事有關。如明星玉女崖、玉女洞、玉女石馬、玉女洗頭盤等。玉女祠建在峰頭,傳說當年秦穆公追尋女兒來到華山,一無所獲,絕望只好建祠紀念。祠內原供有玉女石尊一尊,另有龍床及鳳冠霞帔等物,後全毀於天災人禍。今祠為後人重建,玉女塑像為1983年重塑,其姿容端莊清麗,古樸嚴謹。
 
峰上還有石龜躡、無根樹、捨身樹等景觀,與其相關的傳聞都妙趣橫生,從不同角度豐富了中峰的內涵,增添了中峰的神奇與美麗。從玉泉院出發到北峰的登山通道匯集了眾多驚險瑰麗的景觀。在青柯坪東有一巨石,名叫「回心石」,前面是華山頭道險境千尺幢,以前體弱者到此石嚮導就勸其回頭下山,故名。
 
「千尺幢」是華山的咽喉要地,地勢十分險要。懸崖峭壁之上,盤旋著一行石梯,只容一人上下,身邊則是千尺懸崖,頭頂只見一線天開,真是「險光一線開,窄縫夾青天」。「千尺幢」有石梯370階,盤旋於懸崖峭壁之上,遊人需手握鐵索,手足並用,沿陡峭的山路攀登,千尺懸崖令人望而生畏。其間,崖壁陡峭,頭頂只見一線天光,驚險絕倫。出口名曰「天井」,為「太華咽喉」。若用鐵板蓋上,則上下無路可走。明代李東陽《華山圖歌》所說:「天門重重隔煙霧,鐵鎖懸崖引長路。摳衣欲進苦不前,十步行時九回顧。 」
出千尺幢不遠是百尺峽,這裡是登山第二道險關。兩壁高聳,中間夾有一塊從天而降的巨石,上刻「驚心石」三個大字,遊人要從石下小路穿過,確實驚心動魄。此後還有仙人橋、俯渭崖、黑虎嶺等小險處,就到了登山第三道險關老君犁溝,這是夾在陡峭石壁之間的一條溝狀險道,深不可測,有石階570有餘。傳說太上老君見此處無路可通,就牽來青牛一夜間犁成這條山溝。在溝的盡頭是被稱為「猢猻愁」的陡壁再向前進,就到了華山北峰。
     
智取華山:陳摶希夷先生
872年989年,字「圖南」,號「扶搖子」、「希夷先生」(「希」指視而不見,「夷」指聽而不聞),常被視為神仙,尊稱為陳摶老祖希夷祖師等。主張以睡眠,休養生息,時常一眠數日,人稱睡仙。相傳紫微斗數無極圖說皆為陳摶之創作。五代末,宋朝初期亳州真源(今河南鹿邑)人,一說普州崇龕人(四川資陽市安岳樂至一帶,一說重慶市潼南縣),著名華山派道士
 
簡介
年少時,好讀百家之書,一見成誦,悉無遺忘,頗有詩名。進士不第而遊歷名山,求仙訪道,長期隱居在武當山華山少華山。據《宋史·陳摶傳》載:呂洞賓祖師曾「數來摶齋中」。又與譚峭為師友。後周周世宗賜號白雲先生宋太宗賜號希夷先生端拱二年(989年)卒於蓮花峰
 
文獻記載
華嶽志》記載周世宗召見過陳摶一次,授大夫之職不就。周世宗駕崩之後,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史稱宋太祖,陳摶聞知宋太祖登極,聞訊大笑墜驢曰:「天下這回定疊也!」
 
宋太祖燭影斧聲崩逝,宋太宗太平興國年間曾陳摶赴汴京,但始終拒絕在朝做官。宋太宗自作《詔華山處士陳摶》詩: 「華岳多聞說,知君是姓陳,雲間三島客,物外一閒人;丹鼎為活計,青山作近鄰,朕思親欲往,社稷去無因」。還有一首《贈陳摶》詩:「曾向前朝出白雲,後來消息杳無聞,如今若肯隨徵召,總把三峰乞與君」。
 
宋太宗的使臣葛守忠有《答陳摶》詩:「華岳三峰客,幽居不計年,煙霞為活計,雲水作家緣;種藥茅亭畔,栽松澗壑邊,暫離仙洞去,可應帝王選」。摶作了一首《答使者辭不赴詔》:「九重特降紫袍宣,才拙深居樂靜緣,山色滿庭供畫幛,松聲萬壑即琴弦;無心享祿登臺鼎,有意學仙到洞天,軒冕浮雲絕念慮,三峰只乞睡千年」。使臣們的懇求下,陳摶只得勉強走一遭。到了帝都開封府,太宗待之甚厚。宰相宋琪等問道:「先生得玄默修養之道可以教人乎?」陳摶說:「山野之人於時無用,亦不知神仙黃白之事、吐納養生之理,非有法術可傳。假令白日衝天,於世何益?今聖上龍顏秀異,有天人之表,博達古今,深究治亂,真有道仁聖之主也。正君臣同心協德興化致治之秋,勤行修鍊無出於此」。陳摶贈宋太宗「遠近輕重」四字,曰:「遠者遠招賢士,近者近去佞臣,輕者輕賦萬民,重者重賞三軍」,被賜號「希夷先生」。
 
陳摶的周易先天圖說對宋朝理學有較大影響。後傳周敦頤,再傳邵雍,對易學發展有很大的作用。《太極圖》最初由陳摶傳出,原叫《無極圖》,後傳周敦頤陳摶通三教之學,多所師法。其學術思想繼承漢代以來的易學傳統,糅合黃老思想、修鍊方術、儒家修養和佛教禪宗思維。他是北宋三教合流的首倡者,並且對理學的興起有重要影響。內丹方面,現存《陰真君還丹歌注》;實踐上,以睡功聞名於世,「不到黃河心不死」就是典故於此。
 
華山傳奇:《寶蓮燈》
又名《劈山救母》,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之一。
主要情節是西嶽華山上聖母宮裡的仙女·三聖公主(三聖母)在侍女朝霞的撮合下,嫁給了人間書生劉彥昌,被其兄長二郎神抓走並鎮壓在華山的蓮花峰之下。其兒子沉香長大後經修練成仙的朝霞指點,拜霹靂大仙為師而學得一身高強的本領,最後打敗了二郎神,劈開了蓮花峰救出了母親。
 
前傳
二郎神也有劈山救母之傳說。
主要講述玉帝之妹瑤姬來到人間捕殺神蛟,後與人間書生楊天佑結為夫妻,並育下楊蛟、楊戩與楊蓮這三個兒女。後來,玉帝知道此事後派遣天兵捉拿瑤姬回了天庭,並將瑤姬壓在桃山之下,後來楊戩拜師學藝劈開桃山去救母親的故事。在寶蓮燈中不但主角易主,且二郎神還施法鎮壓住沉香的母親。
 
原始劇情:玉帝的妹妹瑤姬私婚凡間書生楊天佑,生下楊蛟、楊戩、楊蓮三個孩子。玉帝得知後,殺了楊天佑和楊蛟,並將瑤姬壓在桃山之下,楊戩和楊蓮在神仙們的幫助與指點下僥倖逃脫。楊戩拜師練武,劈開桃山救出母親,玉帝又派出十個兒子 — 十個太陽曬死了瑤姬。楊戩悲憤難當,殺了九個太陽。玉帝無奈,只好封楊戩為顯聖二郎真君,封楊蓮為三聖母。玉帝封楊戩為司法天神。楊戩憑藉手中的權利,幫助下界的人們逃離了天庭的無理責難,幫助八公主私嫁草原雄鷹巴特爾,幫助平反了許多冤案……而這時,三聖母私配劉彥昌。身為司法天神的楊戩異常痛苦,不得已,親手把妹妹壓在華山之下。

台長: 讀.冊.人
人氣(7,372) | 回應(1)| 推薦 (11)| 收藏 (0)
全站分類: 海外旅遊(國外、大陸) | 個人分類: 人生:天涯海角 |
此分類下一篇:立春悅讀:《世界建築經典圖鑑》
此分類上一篇:城市風景:「好樣本事」書店

好攝客-------小煌
感謝分享

電視劇有演過
2012-02-14 22:45:28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