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2-02-07 19:57:30| 人氣9,446| 回應3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7 收藏 1 轉貼0 訂閱站台

閱讀「三絕」:李白詩歌、裴旻劍舞、張旭草書

 
閱讀「三絕」:李昂「唐文宗」
原名,809年-840年,唐穆宗第二子,母侍女蕭氏唐敬宗之弟。敬宗寶曆二年(826年),被宦官王守澄等擁立為帝。他是唐朝第十四位皇帝(去武則天以外,827年840年在位),在位14年,享年32歲。
 
生平
文宗在位期間,頗思圖治,出宮女三千多人,裁汰官員一千二百餘人。朝臣朋黨相互傾軋,官員調動頻繁,牛李黨爭達到高潮。皇帝的廢立生殺,均掌握在宦官手中。後起用李訓鄭注等人,意欲剷除宦官。大和五年,唐文宗與宰相宋申錫暗中策劃除掉宦官,但是被宦官王守澄及其門客探聽出來,誣告宋申錫謀立漳王李湊。唐文宗中計,宋申錫被貶死。
 
大和九年(835年),李訓引誘宦官往左金吾衛衙中取石榴樹上的「甘露」,企圖將其一舉消滅,但事情敗露,導致宦官大肆屠殺朝官一千餘人,史稱「甘露之變」。事後,文宗更被宦官鉗制,對當值學士周墀慨嘆自己受制於家奴,境遇不如周赧王漢獻帝,不禁淒然淚下。周墀聽了也伏地流涕。
 
太子李永死後,文宗曾立敬宗幼子陳王李成美為太子,但未行冊禮就病重,臨終時託孤於宰相楊嗣復李珏,但權閹仇士良魚弘志因太子不是自己力主所立,矯詔仍廢太子為陳王,改立文宗弟潁王李瀍為皇太弟,文宗死後,二人說服李瀍逼令李成美自殺李瀍繼位,就是「唐武宗」。
 
「唐文宗」時期,藩鎮叛亂頻仍。開成五年(840年)抑鬱成病,正月初四病死在大明宮中的太和殿,葬於章陵,死後諡號元聖昭獻孝皇帝
 
「唐文宗」下詔將李白的詩歌、裴旻的劍舞、張旭的草書稱為「三絕」。
  
成語故事:「瓜田李下」
這是唐書柳公權傳所記載的一段故事。
據說有一次「唐文宗」李昂問工部侍郎柳公權說,近來外間對朝廷的措施,有什麼批評和不滿意的地方?柳公權說:「自從你派郭昄做了邠寧(今陝西邠縣)的主官以後,雖然有些人贊成,但亦有部份人士表示堅決的反對。」
「那為什麼呢?」唐文宗顯得有點不高興,停了一停,又說:「郭昄是尚父的從子,太皇太后的季父,一向做官清廉,沒有過失,如今我放他到邠寧去做一個小小的主官,這難道還有什麼不妥的地方嗎?」
 
柳公權說:「按照郭昄以往對國家朝廷的貢獻和功績來說,放他到邠寧去當主官,原是十分合理合情,無可非議的。只是議論的人說,因為郭昄曾進獻了兩個女兒,才得到這份官位的。」唐文宗於是向他說明郭昄的兩個女兒進獻入宮,僅僅是為了參見太后,並不獻給他做妃子的。可是柳公權說:「瓜田李下的嫌疑,怎麼能夠使家家戶戶每個人都明白呢?」
 
柳是當時的名書法家,他那時所說「瓜田李下」一語,就是根據古樂府「君子行」裡面的兩句詩文所引申而來的,所謂「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整冠。」意思是說:在瓜田裡最好不要蹲下來穿鞋子,在李樹下最好不要整理帽子。因為當你在低頭穿鞋時,就很容易被人誤會你在偷瓜,當你在舉手整理帽子的時候,就很容易被人懷疑你是在摘李子。因此,後人便把處在某種容易讓人誤會,或嫌疑的場合,名之為「瓜田李下」。
 
閱讀「三絕」:李白詩歌、裴旻劍舞、張旭草書
 
「劍聖」裴旻
唐朝開元年間人士。曾被唐文宗下詔稱李白的詩、張旭的書法、裴旻的劍術為「三絕」,被世人稱為「詩仙、草聖、劍聖」。據聞李白曾學劍於裴將軍。
 
據《獨異志》載,他「擲劍入雲,高數十丈,若電光下射,漫引手執鞘承之,劍透空而入,觀者千百人,無不涼驚栗」。裴旻為龍華軍使,守北平。北平多虎。旻善射。嘗一日斃虎三十有一,既而於山下四顧自矜。有父老至曰:「此皆彪也,似虎而非。將軍若遇真虎,無能為也。」旻曰:「真虎安在?」老父曰:「自此而北三十里,往往有之。」旻躍馬而往,次叢薄中。果有一虎騰出,狀小而勢猛,據地一吼,山石震裂。旻馬闢易,弓矢皆墜,殆不得免。自此慚懼,不復射虎。(出《唐國史補》)
 
顏真卿贈裴將軍》
大君制六合,猛將清九垓。
戰馬若龍虎,騰陵何壯哉。
將軍臨八荒,烜赫耀英材。
劍舞若遊電,隨風縈且回。
登高望天山,白雲正崔巍。
入陣破驕虜,威名雄震雷。
一射百馬倒,再射萬夫開。
匈奴不敢敵,相呼歸去來。
功成報天子,可以畫麟臺。
 
「草聖」張旭
生卒年不詳;一說是658年747年,字伯高,是中國唐朝中期的知名書法家。出生於吳郡吳縣(今江蘇省蘇州市),在書法界,有「草聖」的美譽。在唐朝開元年間官至常熟尉,後又為金吾長史,世稱他為「張長史」。任性豪放,不拘細節,好酒嗜書,大醉時呼叫狂走,甚至「以顱墨而書」,時稱「張顛」。
 
生平
張旭以豪飲而知名。在杜甫的詩作「飲中八仙歌」裡,張旭亦是其中一位被描寫的人物之一,與其他人被稱為「飲中八仙」。杜甫有詩讚云:「張旭三杯草聖傳,脫帽露頂王公前,揮毫落紙如雲煙。」張旭以書法中最為奔放自由的草書聞名,據《新唐書》記載,張旭喜歡在醉之後書寫作品,稱之為「狂草」。他的書法多以奇形怪狀、粗細對比誇張、以及充滿情感的線條相連,在《舊唐書》中讚譽為「變化無窮、若有神助」。然而張旭並非只寫草書,他是唐朝另一個知名書法家陸柬之的外孫,對於楷書國畫等也相當精通。相傳他的狂草來自觀看別人打鬥及練劍時的姿態而得到靈感。在張旭之前,書法界一直奉王羲之王獻之為規範,然而張旭的書法卻打破了這個常規,為書法界帶來旋風式的改革。
 
當時要得到他的片紙隻字,都視若珍品。
那時候,張旭有個鄰居,家境貧困,聽說張旭性情慷慨,就寫信給張旭,希望得到他的資助。張旭非常同情鄰人,便在信中說道:您只要說這信是張旭寫的,要價可上百金。鄰人將信照著他的話上街售賣,果然不到半日就被爭購一空。鄰人高興地回到家,並向張旭致萬分的感謝。
 
作品
唐朝留有不少關於張旭的記載,其中最廣為人知的是他在酒後靈感來時,甚至於會激動到用頭髮書寫作品。張旭的傳世作品有《古詩四帖》、《千字文》、《郎官石柱記》、《悲清秋賦》、《肚痛帖》等等。其中《古詩四帖》的內容包括了詩人庾信的《步虛詞》二首,詩人謝靈運的兩首詩:《王子晉贊》、《岩下一老公、四五少年贊》,共40行。高28.8厘米,寬192.3厘米、寫在五色紙上。現藏中國遼寧省博物館他的作品在曾得到唐文宗李昂的喜愛、列為「三絕」之一。
 
評價
《舊唐書》:「吳郡張旭善草書,好酒。每醉後,號呼狂走,索筆揮灑,變化無窮,若有神助。」當時唐朝還有另一位較年青的、同樣擅於草書的書法家懷素,也喜於醉後書寫作品,與他有「顛張醉素」的俗稱流傳於世。《懷素自敘》引李御史云:「昔張旭之作也,時人謂之張顛。今懷素之為也,余實謂之狂僧。以狂繼顛,誰曰不可。」
 
張旭《桃花谿》
隱隱飛橋隔野煙,石磯西畔問漁船;
桃花盡日隨流水,洞在清谿何處邊?
 
張旭《謝靈運王子晉贊》
淑質非不麗,難之以萬年。
儲宮非不貴,豈若上登天。
王子複清曠,區中實譁囂。
喧既見浮丘公,與爾共紛翻。

張旭《岩下一老公四五少年贊》
衡山采藥人,路迷糧亦絕。
過息岩下坐,正見相對說。
一老四五少,仙隱不別可?
其書非世教,其人必賢哲。
 
「詩仙」李白
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中國唐朝詩人,有「詩仙」、「詩俠」、「酒仙」、「謫仙人」等稱呼,公認為是中國歷史上最傑出的浪漫主義詩人。有《李太白集》傳世。其作品天馬行空,浪漫奔放,意境奇異,才華橫溢;詩句如行雲流水,宛若天成。李白詩篇傳誦千年,眾多詩句已成經典,例如「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李白在詩歌上的藝術成就被認為是中國浪漫主義詩歌的巔峰。
 
生平
據《新唐書》記載李白為興聖皇帝(涼武昭王李暠)九世孫,如果按照這個說法李白與李唐諸王實際上同宗,應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同輩族弟。亦有說其祖是李建成李元吉因為被滅族而搬至西域;但此說缺乏佐證。據《舊唐書》記載,李白之父李客任城尉。
 
李白的祖籍是隴西成紀(在現在甘肅靜寧南)。他於武則天長安元年(701年)出生,關於其出生地有多種說法,現在主要有劍南道綿州昌隆縣(今四川省江油市青蓮鄉西域碎葉(Suyab,位於今日吉爾吉斯托克馬克附近)這兩種說法,其中後一種說法認為直到李白五歲時(705年)才和他的父親李客遷居到四川江油。
 
李白自五歲(705年)接受啟蒙教育,從景雲元年(710年)開始,李白開始讀諸子史籍,開元三年(715年)——喜好作賦、劍術、奇書、神仙。在青年時期開始在中國各地遊歷。開元五年左右,李白曾拜撰寫《長短經》的趙蕤為師,學習一年有餘,這段時期的學習對李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開元六年,在戴天山大明寺讀書。
 
中年
李白曾經在唐玄宗天寶元年(742年)供奉翰林。有一次皇帝因酒酣問李白說:「我朝與天后之朝何如?」白曰:「天后朝政出多門,國由姦幸,任人之道,如小兒市瓜,不擇香味,惟揀肥大者;我朝任人如淘沙取金,剖石採用,皆得其精粹者。」玄宗聽後大笑不止。但是由於他桀驁不馴的性格,所以僅僅不到兩年他就離開了長安。據說是因為他作的《清平調》得罪了當時寵冠後宮的楊貴妃(楊貴妃認為「可憐飛燕倚新妝」幾句是諷刺她)而不容於宮中。後來他在洛陽和另兩位著名詩人杜甫高適相識,並且成為了好朋友。
 
晚年
安史之亂爆發以後,在756年12月,李白為了平復叛亂,曾經應邀作為永王李璘的幕僚。永王觸怒唐肅宗被殺後,李白也獲罪入獄。幸得郭子儀力保,方得免死,改為流徙夜郎(今貴州桐梓一帶),在途經巫山時遇赦,此時他已經59歲。
 
李白晚年在江南一帶漂泊。在他61歲時,聽到太尉李光弼率領大軍討伐安史叛軍,於是他北上準備追隨李光弼從軍殺敵,但是中途因病折回。第二年,李白投奔他的族叔、當時在當塗(今屬安徽省馬鞍山)當縣令的李陽冰。同年11月,李白病逝於寓所,終年61歲,葬當塗龍山。唐憲宗元和十二年(817年),宣歙池觀察使范傳正根據李白生前「志在青山」的遺願,將其墓遷至當塗青山
 
關於他的死,還有多種說法。
李陽冰在《草堂集序》中說李白是病死。皮日休曾作《李翰林詩》云:「竟遭腐脅疾,醉魂歸八極。」指出李白是患「腐脅疾」而死的。
據《舊唐書》記載,李白流放雖然遇赦,但因途中飲酒過度,醉死於宣城。《新唐書》記載,唐代宗繼位後以左拾遺召李白,但李白已去世。
另有傳說,說他在舟中賞月,因下水撈月而死。由於這個傳說,後人將李白奉為諸「水仙王」之一,認為文豪李白在另一個世界也可以庇佑船員、漁民及水上貿易商旅。
作品
李白一生創作了大量的歌作品,流傳至今的有九百多首,主要有《蜀道難》、《行路難》、《將進酒》、《靜夜思》等,有《李太白集》。他的詩歌創作涉及的中國古典詩歌的題材非常廣泛,而且在不少題材上都有名作出現。
 
李白擅長的詩歌體裁很多,在多種體裁上都留下了絕唱佳作。
李白很鍾好古體詩,擅長七言歌行、五言古風樂府詩近體詩體裁中,李白擅長五言絕句、七言絕句。李白的律詩寫的較少,五言律詩有幾十首,七言律詩只有十餘首,但其中也有流傳千古的名作,如《登金陵鳳凰台》。
 
在唐代尚未普及的,有兩首被認為是李白的作品,即被南宋人黃昇稱為「百代詞曲之祖」的《菩薩蠻》與《憶秦娥》。也有少數人懷疑它們不是李白所作。
 
成就
李白為盛唐浪漫詩派的代表,把中國詩歌的浪漫主義推向高峰。正是如此,他取得了「詩仙」之譽。再者,李白無論在內容或形式上都有創作性的發展。他的作品內涵豐富,想像超絕而且取材宏富。李白曾批評詩歌:「自從建安來,綺麗不足珍」。因此,他的作品明朗自然,一掃六朝以來的浮靡詩風。李白的思想和詩歌具有典型的盛唐時代的特徵,即昂揚奮發的進取精神和追求自由理想的思想意識。
 
李白廣泛吸取了歷史文化遺產,融合百家之說,形成了他複雜獨特的思想面貌。儒家仁民愛物的思想,使他的詩歌充滿了熱愛人民關心百姓的高尚情感。如《丁都護歌》、《秋浦歌》等。道家的批判意識和變化觀,使他透過社會繁盛的外表看出了大唐盛世由盛變衰的種種跡象和隱藏的弊病。在長安的一系列詩歌都體現了他的這種憂慮。墨家任俠的博愛精神,使他仗義疏財,樂於助人,他的《俠客行(詩)》、《少年行》就是李白自己任俠精神的寫照。
 
評價
李陽冰在《草堂集序》中稱讚李白:「千載獨步,惟公一人」。
唐文宗下詔將李白的詩歌、裴旻的劍舞、張旭的草書稱為「三絕」。
杜甫對李白評價甚高,稱讚他的詩「驚風雨」、「泣鬼神」,而且無敵於世、卓然不群。
韓愈對李白極為推崇;在《調張籍》有言「李杜文章在,光芒萬丈長」;在《石鼓歌》又嘆「少陵無人謫仙死」。
 
李白《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
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
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
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
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髮弄扁舟。
 
李白《將進酒》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
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
鐘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願醒;
古來聖賢皆寂寞,唯有飲者留其名,
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讙謔,
主人為何言少錢,徑須沽酒對君酌,
五花馬,千金裘,
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消萬古愁。
 
李白《梁甫吟》
長嘯梁甫吟,何時見陽春。
君不見朝歌屠叟辭棘津,八十西來釣渭濱。
寧羞白髮照淥水,逢時吐氣思經綸。
廣張三千六百鉤,風期暗與文王親。
大賢虎變愚不測,當年頗似尋常人。
君不見高陽酒徒起草中,長揖山東隆準公。
入門不拜騁雄辯,兩女輟洗來趨風。
東下齊城七十二,指揮楚漢如旋蓬。
狂生落魄尚如此,何況壯士當羣雄。
我欲攀龍見明主,雷公砰訇震天鼓,帝傍投壺多玉女!
三時大笑開電光,倏爍晦冥起風雨。
閶闔九門不可通,以額扣關閽者怒。
白日不照吾精誠,杞國無事憂天傾。
猰貐磨牙競人肉,騶虞不折生草莖。
手接飛猱搏彫虎,側足焦原未言苦。
智者可卷愚者豪,世人見我輕鴻毛。
力排南山三壯士,齊相殺之費二桃。
吳楚弄兵無劇孟,亞夫咍爾爲徒勞。
梁甫吟,聲正悲。
張公兩龍劍,神物合有時。
風雲感會起屠釣,大人嵲屼當安之。
 
李白《清平調》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
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
 
李白《清平調》其二
一枝紅艷露凝香,雲雨巫山枉斷腸。
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粧。
 
李白《清平調》其三
名花傾國兩相歡,常得君王帶笑看。
解釋春風無限恨,沈香亭北倚闌干。
 

台長: 讀.冊.人
人氣(9,446) | 回應(3)| 推薦 (7)| 收藏 (1)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 個人分類: 人生:人物風采 |
此分類下一篇:立春閱讀:豈止再見馮諼,馮諼客「孟嘗君」
此分類上一篇:蒙曼說隋:隋文帝楊堅

讀.冊.人
李白《春夜宴桃李園序》
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
光陰者,百代之過客。
而浮生若夢,為歡幾何?古人秉燭夜游,良有以也。
況陽春召我以煙景,大塊假我以文章。
會桃李之芳園,序天倫之樂事。
群季俊秀,皆為惠連;吾人詠歌,獨慚康樂。
幽賞未已,高談轉清。
開瓊筵以坐花,飛羽觴而醉月。
不有佳作,何伸雅懷?如詩不成,罰依金谷酒數。
2012-02-07 20:04:10
讀.冊.人
李白《靜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提到思鄉,詩仙的這首詩是所有只要是稍識文墨的中國人第一時間想起的。這首詩明白如話,讀起來琅琅上口,表達的是人們普遍共鳴的思鄉之情,所以千百年來廣為傳誦,成了炎黃子孫最熟悉的古典詩歌。它不追求想像的新穎奇特,也摒棄了辭藻的精工華美;它以清新樸素的筆觸,抒寫了豐富深曲的內容。境是境,情是情,那麼逼真,那麼動人,百讀不厭,耐人尋繹。無怪乎有人贊曰:妙絕古今」。
2012-02-07 20:16:31
讀.冊.人
李白《聽蜀僧浚彈琴》
蜀僧抱綠綺,西下峨眉峰。
為我一揮手,如聽萬壑松。
客心洗流水,遺響入霜鍾。
不覺碧山暮,秋雲暗幾重。
是李白他描寫音樂的名篇之一。前兩句點明琴師是來自四川峨眉山的和尚,下兩句是謂蜀僧為李白演奏,琴音如萬壑松濤,宏大豐偉優美多變。〝客心〞二句則謂美妙的琴音洗滌了詩人客中的愁思,彈奏結束時,餘音裊裊,與寺院的暮鍾共鳴,後段這四句是寫聽琴的感受,〝客心洗流水〞見出琴音的移情悅性,用霜鍾的典故,將琴聲擴展到廣大的空間,進一步渲染了彈奏者的技藝。由於彈者專心,聽者出神,不覺時間逝去,而順出末兩句,點明了彈琴的季節與演奏結束的時間。全詩運用了伯牙揮手,鍾子期聽聲的典故琴聲洗滌詩人思鄉之情,物我合一,琴聲陣陣,鍾聲悠悠,意境遼遠,使人在蒼山日暮之時眺望千重秋雲而產生無限遐想,可說全詩一氣呵成而餘韻悠揚。

李白《月夜聽盧子順彈琴》
閒夜坐明月,幽人彈素琴。
忽聞悲風調,宛若寒松吟。
白雪亂纖手,綠水清虛心。
鍾期久已沒,世上無知音。
這首詩寫盧子順月夜彈琴,第三句開始,點出了四支琴曲:《悲風操》、《寒松操》、《白雪》及《綠水》,並提到指法靈活,使心靜淡泊寧靜。末兩句則是慨嘆也無知音,也寄寓了詩人生不逢時的感慨。
2012-02-07 20:19:53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