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04-12 09:38:01| 人氣5,386| 回應35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6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真愛閱讀:有情人間四月天

閱讀人間有情:《孔雀東南飛》

《孔雀東南飛》,一名《廬江恨》,原名《焦仲卿妻》。
《孔雀東南飛》是漢樂府敍事詩發展的高峰,也是我國文學史上現實主義詩歌發展中的重要標誌,最早見於徐陵所編《玉台新詠》,詩前小序說:
漢末建安中,廬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劉氏,爲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仲卿聞之,亦自縊於庭樹。時人傷之,爲詩雲爾。
這幾句話告訴了我們許多事:故事發生的時代、地點、男女主角的姓名,以及詩的作者和時代。這說明徐陵必有所據,才能這樣言之鑿鑿。儘管由長期流傳到最後寫定,難免經過文人們的修飾,但從作品總的語言風格及其所反映的社會風尚看來,仍然可以肯定它是建安時期的民間創作。只以太守求婚劉家一端而論,這在門第高下區分森嚴的六朝就是不能想象的事情。

《孔雀東南飛》深刻而巨大的社會意義和思想意義,在於:
通過焦仲卿、劉蘭芝的婚姻悲劇有力地揭露了封建禮教、封建家長制的罪惡,同時熱烈地歌頌了蘭芝夫婦爲了忠於愛情寧死不屈地反抗封建惡勢力的鬥爭精神,並最後表達了廣大人民爭取婚姻自由的必勝信念。由於它所提出的是封建社會裏一個極其普遍的社會問題,這就使得這一悲劇具有高度的典型意義,感動著千百年來的無數讀者。

《孔雀東南飛》最大的藝術成就是成功地塑造了幾個鮮明的人物形象,通過這些人物形象來表現反封建禮教的主題思想。首先我們感到作者以無限同情的筆觸全神貫注地從各方面來刻劃劉蘭芝這一正面人物。作者寫她如何聰明美麗、勤勞能幹、純潔大方,特別是自始至終突出了她那當機立斷、永不向壓迫者向惡勢力示弱的倔強性格。在“三日斷五匹,大人故嫌遲”的無理壓迫下,她知道在焦家無法活下去,她起來鬥爭了,她主動向仲卿提出:“妾不堪驅使,徒留無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時相遣歸。”在封建社會,被遣是最不體面最傷心的事情,但當蘭芝“上堂拜阿母,阿母怒不止”時,卻表現得那麽鎮定從容,沒掉一滴淚,沒有流露出一點可憐相。當她被遣回家,阿兄擺出封建家長的身分逼迫改嫁,阿母又不肯作主,她知道娘家也呆不下去,決定的時刻已經到來,於是內懷死志,而外示順從,索性一口答應:“登即相許和,便可作婚姻。”從而擺脫了家人的提防,得以和仲卿密定死計,並最後達到誓死反抗的目的。正是這種倔強性格和不妥協的鬥爭精神使劉蘭芝成爲古典文學中光輝的婦女形象之一。

其次,對另一正面人物焦仲卿,作者也作了真實的描繪。
他和蘭芝不同,所受的封建禮教影響較深,又是個府吏,因此性格比較軟弱。但他是非分明,忠於愛情,始終站在蘭芝一邊,不爲母親的威迫利誘所動搖,並不顧母親的孤單和“不孝有三,無後爲大”的“罪名”,終於走上以死徇情的徹底反抗的道路:“徘徊庭樹下,自挂東南枝。”仲卿和蘭芝雖“同是被逼迫”,但二人處境畢竟不盡相同。蘭芝一無牽挂,仲卿則思想感情上不能不發生某些矛盾,自縊前的“徘徊”是他應有的表現。

反面人物焦母和劉兄,是封建禮教和宗法勢力的代表。作者雖寥寥幾筆,著墨不多,但其猙獰可惡,已躍然紙上。這些反面人物也都是從現實生活中概括出來的,同樣具有高度的典型性。

《孔雀東南飛》是怎樣塑造這些人物形象的呢?這有以下幾個特點:
第一是個性化的對話。
對話,上述樂府民歌中已不少,但在《孔雀東南飛》中更有所發展,貫串全詩的大量的對話,對表現人物性格起了重大的作用。蘭芝和仲卿的大段對話不用說,即使是焦母、劉兄的三言兩語也都非常傳神。如“小子無所畏,何敢助婦語!”“不嫁義郎體,其往欲何雲為”便活活畫出這兩個封建家長的專橫面目。

第二是注意人物行動的刻劃。
如用“捶床便大怒”寫焦母的潑辣,用“大拊掌”寫劉母的驚異和心灰意冷。這種刻劃,在蘭芝身上更加明顯。特別值得我們玩索的是寫蘭芝“嚴妝”一段。被遣回家,原是極不光采、極傷心的事,但作者寫蘭芝卻象做喜事一樣地著意打扮自己,這就不僅巧妙地對蘭芝的美麗借此作了必要的補敘,並爲下文縣令和太守兩度求婚作張本,而且有力地突出了蘭芝那種堅忍剛毅、從容不迫的性格。但是,由於對丈夫的愛,蘭芝內心是有矛盾的,所以作者寫蘭芝嚴妝時用“事事四五通”這一異乎尋常的動作來刻劃她欲去而又不忍遽去的微妙複雜的心情。此外,如用“進退無顔儀”來寫蘭芝這樣一個愛好愛強的女性回到娘家時的尷尬情形,用“仰頭答”來寫蘭芝對哥哥的反抗,用“舉手拍馬鞍”來寫蘭芝最後和仲卿會面時的沈痛,所有這些,都大大地加強了人物形象的生動性。

第三是利用環境或景物描寫作襯托、渲染。
如寫太守迎親一段,關於太守的氣派真是極鋪張排比之能事。但並不是爲鋪張而鋪張,而是爲了突出這一勢利環境用以反襯出蘭芝“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品德和愛情。這種豪華富貴,正是一般人,包括蘭芝的母親和哥哥在內所醉心的。關於景物描寫,如用“其日牛馬嘶”來渲染太守迎親那天的熱鬧場面,用“今日大風寒,寒風摧樹木,嚴霜結庭蘭”來造成一種悲劇氣氛,也都能從反面或正面襯托出人物的悲哀心境。

第四個藝術特點是運用抒情性的穿插。
在長達一千七百多字的敍事詩《孔雀東南飛》裏面,作者的話是很少的。但是,在關鍵性的地方,作者也情不自禁而又不著痕迹地插上幾句。如當蘭芝和仲卿第一次分手時,作者寫道:“舉手長勞勞,二情同依依。”又如當蘭芝和仲卿最後訣別時,作者寫道:“生人作死別,恨恨那可論?念與世間辭,千萬不復全!”作者已和他的主人公融成一體了,他懂得他的主人公這時的心情,因而從旁代爲表白他們在彼此對話中無法表白的深恨沈冤。這些抒情性的穿插,也是有助於對人物的處境和心情的深入刻劃的。詩的結語“多謝後世人,戒之慎勿忘”,雖用了教訓的口吻,明白宣佈寫作的目的,但並不令人起反感,也正是由於其中充滿著作者的同情,帶有強烈的抒情性。

前面說過,漢樂府民歌的某些作品具有不同程度的浪漫主義色彩,和現實主義表現爲不同程度的結合。這也是《孔雀東南飛》一個不容忽視的藝術特點。詩的末段,用松柏梧桐,交枝接葉,鴛鴦相向,日夕和鳴,來象徵焦仲卿夫婦愛情的不朽。這是對叛逆的歌頌,對鬥爭的鼓舞,也是對理想生活的追求。從精神到表現手法,它都是浪漫主義的。我們知道,在民間流行的有關夫妻殉情的故事中,這類優美的幻想是頗不少的,如韓憑夫婦、陸東美夫婦,以及晉以後流行的梁、祝化蝶等。但見於詩歌,《孔雀東南飛》卻是最早的。

《孔雀東南飛》是一篇偉大的敍事長詩,影響之深遠也是獨特的。 
 
閱讀《孔雀東南飛》:焦仲卿與劉蘭芝

《孔雀東南飛》
漢末建安中,廬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劉氏,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其家逼之,乃沒水而死。仲卿聞之,亦自縊於庭樹。時傷之,為詩雲爾。

孔雀東南飛,五里一徘徊。
十三能織素,十四學裁衣,十五彈箜篌,十六誦詩書,
十七為君婦,心中常悲苦。君既為府吏,守節情不移。
賤妾留空房,相見長日稀。 雞鳴入機織,夜夜不得息,
三日斷五疋,大人故嫌遲。非為織作遲,君家婦難為。

妾不堪驅使,徒留無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時相遣歸。
府吏得聞之,堂上啟阿母:兒已薄祿相,幸復得此婦。
結髮共枕席,黃泉共為友,共事二三年,始爾未為久。
女行無偏斜,何意致不厚?

阿母謂府吏,何乃太區區!此婦無禮節,舉動自專由。
吾意久懷忿,汝豈得自由。東家有賢女,自名秦羅敷。
可憐體無比,阿母為汝求,便可速遣之,遣去慎莫留。

府吏長跪告,伏惟啟阿母。今若遣此婦,終老不復取。
阿母得聞之,槌床便大怒:小子無所畏,何敢助婦語。
吾已失恩義,會不相從許。

府吏默無聲,再拜還入戶。舉言謂新婦,哽咽不能語。
我自不驅卿,逼迫有阿母。卿但暫還家,吾今且報府。
不久當歸還,還必相迎取。以此下心意,慎勿違吾語。

新婦謂府吏,勿復重紛紜。往昔初陽歲,謝家來貴門。
奉事循公姥,進止敢自專,晝夜勤作息,伶娉縈苦辛。
謂言無罪過,供養卒大恩。仍更被驅遣,何言復來還。
妾有繡腰襦,葳蕤自生光。紅羅複斗帳,四角垂香囊。
箱簾六七十,綠碧青絲繩。物物各自異,種種在其中。
人賤物亦鄙,不足迎後人。留待作遣施,於今無會因,
時時為安慰,久久莫相忘。

雞鳴外欲曙,新婦起嚴妝,著我繡裌裙,事事四五通,
足下躡絲履,頭上玳瑁光。腰若流紈素,耳著明月璫。
指如削蔥根,口如含朱丹,纖纖作細步,精妙世無雙。
上堂謝阿母,母聽去不止。昔作女兒時,生小出野里,
本自無教訓,兼愧貴家子。受母錢帛多,不堪母驅使,
今日還家去,令母勞家裡。

卻與小姑別,淚落連珠子。新婦初來時,小姑始扶床,
今日被驅遣,小姑如我長,勤心養公姥,好自相扶將。
初七及下九,嬉戲莫相忘。

出門登車去,涕落百餘行。府吏馬在前,新婦車在後。
隱隱何田田,俱會大道口。下馬入車中,低頭共耳語。
誓不相隔卿,且暫還家去。吾今且赴府。不久當還歸,
誓天不相負。

新婦謂府吏:感君區區懷,君既若見錄,不久望君來。
君當作磐石,妾當作蒲葦,蒲葦紉如絲,磐石無轉移。
我有親父兄,性行暴如雷。恐不任我意,逆以煎我懷。
舉手長勞勞,二情同依依。

入門上家堂,進退無顏儀。十七遣汝嫁,謂言無誓違。
汝今無罪過,不迎而自歸。蘭芝慚阿母:兒實無罪過。
阿母大悲摧。

還家十餘日,縣令遣媒來。云有第三郎,窈窕世無雙。
年始十八九,便言多令才。阿母謂阿女:汝可去應之。
阿女銜淚答:蘭芝初還時,府吏見丁寧,結誓不別離。

今日違情義,恐此事非奇。自可斷來信,徐徐更謂之。
阿母白媒人,貧賤有此女,始適還家門。不堪吏人婦,
豈合令郎君。幸可廣問訊,不得便相許。

媒人去數日,尋遣丞請還。誰有蘭家女,丞籍有宦官。
云有第五郎,嬌逸未有婚。遣丞為媒人,主簿通語言。
直說太守家, 有此令郎君。既欲結大義,故遣來貴門。
阿母謝媒人:女子先有誓,老姥豈敢言。

阿兄得聞之,悵然心中煩。舉言謂阿妹:作計何不量?
先嫁得府吏,後嫁得郎君。 否泰如天地,足以榮汝身。
不嫁義郎體,其住欲何云。

蘭芝仰頭答,理實如兄言。謝家事夫婿,中道還兄門。
處分適兄意,那得自任專。雖與府吏要,渠會永無緣。
登即相許和,便可作婚姻。

媒人下床去,諾諾復爾爾。還部白府君,下官奉使命。
言談大有緣。府君得聞之,心中大歡喜。視曆復開書,
便利此月內。六合正相應,良吉三十日。今已二十七。
卿可去成婚。交語連裝束,絡繹如浮雲。青雀白鵠舫,
四角龍子幡。婀娜隨風轉,金車玉作輪。躑躅青驄馬,
流蘇金縷鞍。齋錢三百萬,皆用青絲穿。雜綵三百匹,
交廣市鮭珍。從人四五百,鬱鬱登郡門。

阿母謂阿女:適得府君書,明日來迎汝。何不作衣裳,
莫令事不舉。阿女默無聲,手巾掩口啼,淚落便如瀉。
移我琉璃榻,出置前窗下。左手持刀尺,朝成繡裌裙,
晚成單羅衫。 晻晻日欲暝。愁思出門啼。

府吏聞此變,因求假暫歸。右手執綾羅。未至二三里,
摧藏馬悲哀。新婦識馬聲,躡履相逢迎。悵然遙相望,
知是故人來。舉手拍馬鞍,嗟歎使心傷。自君別我後,
人事不可量。果不如先願,又非君所詳。我有親父母,
逼迫兼弟兄,以我應他人,君還何所望。

府吏謂新婦:賀卿得高遷。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
蒲葦一時紉,便作旦夕間。卿當日勝貴,吾獨向黃泉。
新婦謂府吏:何意出此言。同是被逼迫,君爾妾亦然。
黃泉下相見,勿違今日言。

執手分道去, 各各還家門。生人作死別,恨恨那可論。
念與世間辭,千萬不復全。

府吏還家去,上堂拜阿母:今日大風寒,寒風摧樹木,
嚴霜結庭蘭。兒今日冥冥,令母在後單。 故作不良計,
勿復怨鬼神。命如南山石,四體康且直。

阿母得聞之,零淚應聲落。汝是大家子,仕宦於臺閣。
慎勿為婦死,貴賤情何薄。東家有賢女,窈窕艷城郭。
阿母為汝求,便復在旦夕。

府吏再拜還,長歎空房中,作計乃爾立。轉頭向戶裡,
漸見愁煎迫。

其日牛馬嘶。新婦入青廬。菴菴黃昏後,寂寂人定初。
我命絕今日,魂去尸長留。攬裙脫絲履,舉身赴清池。
府吏聞此事,心知長別離。徘徊庭樹下,自掛東南枝。

兩家求合葬,合葬華山傍。東西值松柏,左右種梧桐。
枝枝相覆蓋, 葉葉相交通。中有雙飛鳥,自名為鴛鴦。
仰頭相向鳴,夜夜達五更。行人駐足聽,寡婦起傍徨。
多謝後世人,戒之慎勿忘。

《孔雀東南飛》與《木蘭辭》並稱漢樂府雙璧。
 
閱讀人間有情:焦仲卿與劉蘭芝

《孔雀東南飛》白話內文:

序說:
東漢末建發(西元196-219)年間,廬江太守衙門裏的小官吏焦仲卿的妻子劉蘭芝被焦仲卿的母親趕回娘家,她(回娘家後)發誓不不再嫁人。她的娘家逼迫她改嫁,她便投水死了。焦仲卿聽到(劉蘭芝投水而死)這件事,也在(自家)庭院的樹上吊死了。當時的人哀悼他們,寫下這首詩記載這件事。

(我)十三歲能夠織精美的白娟,十四歲學會了裁剪衣裳,十五歲會彈箜篌,十六歲能誦讀詩書。十七歲做了您的妻子,心中常常感到痛苦的悲傷。您既然做了太守府的小官吏,遵守官府的規則,專心不移。我一個人留在空房裏,我們見面的日子實在少得很。雞叫我就上機織綢子,天天晚上都不得休息。三天就織成五匹綢子,婆婆還故意嫌我織得慢。並不是因爲我織得慢,(而是)您家的媳婦難做啊!我既然擔當不了(您家的)使喚,白白留著也沒有什麽用。(您)現在就可以去稟告婆婆,趁早把我遺送回娘家。

焦仲卿聽了這般訴說後,到堂上去稟告母親:我已經沒有做高官、享厚祿的命相,幸虧還能娶到這個(賢慧能幹)的妻子,結婚後(少年夫妻)相親相愛地生活,(並約定)死後在地下也要相依爲伴侶。(我們)相處在一起不到二三年,(生活)才開始,還不算很久,這個女子的行爲並沒有什麽不正當,哪裏料到會使母親不滿意呢?

焦母對仲卿說:(你)怎麽這樣沒見識!這個女子不講禮節,一舉一動全憑自己的意思。我早就憋了一肚子氣,你怎麽可以自作主張!鄰居有個賢慧的女子,名字叫秦羅敷,(長相)可愛,沒有誰比得上,母親替你去求婚。(你)就趕快休掉劉蘭芝,打發她走,千萬不要挽留(她)!

焦仲卿伸直腰跪著稟告:孩兒恭敬發稟告母親,現在假如休掉這個女子,我一輩子就不再娶妻子了!焦母聽了兒子的話,(用拳頭)敲著床大發脾氣(罵道):你這小子沒有什麽害怕的了,怎麽敢幫你媳婦說話!我對她已經沒有什麽恩情了,當然不能答應你的(要求)。

焦仲卿默默不敢作聲,對母親拜了兩拜,回到自己房裏,張嘴想對妻子說話,卻抽抽咽咽話也說不成句:“本來我不願趕你走,但有母親逼迫著。你只好暫時回娘家去。我現在暫且回太守府裏辦事,不久我一定回來,回來後必定去迎接你回我家來。爲此,你就受點委屈吧,千萬不要違背我的說。

劉蘭芝對焦仲卿說:不要再增加麻煩了!記得那一年冬末,我辭別娘家嫁到你府上,侍奉時總是順從婆婆的意旨,一舉一動哪里敢自作主張呢?白天黑夜勤懇地操作,我孤孤單單地受盡辛苦折磨,總以爲沒有過錯,終身侍奉婆婆。(我)到底還是被趕走了,哪里還說得上再回到你家來?我有繡花的齊腰短襖,上面美麗的刺繡發出光彩,紅色羅紗做的雙層鬥帳,四角挂著香袋,盛衣物的箱子六七十個,箱子上都用碧綠色的絲繩捆紮著。樣樣東西各自不相同,種種器皿都在那箱簾裏面。我人低賤,東西也不值錢,不配拿去迎接你日後再娶的妻子,留著作爲我贈送(給你)的紀念品吧,從此沒有再見面的機會了。時時把這些東西作個安慰吧,(希望你)永遠不要忘記我。

鳴啼了,外面天將亮了,劉蘭芝起床打扮得整整齊齊。穿上我的繡花夾裙,每穿戴一件衣飾,都要更換好幾遍。腳下穿著絲鞋,頭上戴(插)著閃閃發光的首飾,腰上束著白絹子,光彩象水波一樣流動,耳朵戴著用明月珠做的耳墜,手指纖細白嫩象削尖的蔥根,嘴唇紅潤,象含著紅色寶石,輕盈地踏著細步,精巧美麗,真是世上沒有第二個。

劉蘭芝走上廳堂拜見婆婆,婆婆不停地發怒。(蘭芝說:)從前我做女兒時,出世後從小生長在鄉間,本來就沒受過什麽好的教養,同你家少爺結婚,更感到慚愧。接受婆婆送的錢財禮品很多,卻不能承擔婆婆的使喚。今天我就回娘家去,只是記挂婆婆在家裏辛苦操勞。”回頭再與小姑告別,眼淚象連串的珠子掉下來。(劉蘭芝對小姑說:)我初來你家時,小姑你剛能扶著床學走路,今天我被趕走,小姑你長得和我一樣高了。希望你努力盡心奉養母親,好好服侍她老人家,初七和十九,在玩耍的時候不要忘記我。(蘭芝說完)出門登上車子離去了,眼淚不停地簌簌落下。

焦仲卿的馬走在前面,劉蘭芝的車行在後面,車子發出隱隱甸甸的響聲,一起會合在大路口,焦仲卿下馬坐入劉蘭芝的車中,兩人低頭互相湊近耳朵低聲說話。(焦仲卿說):我發誓不與你斷絕關係,你暫且回娘家去,我現在暫且去廬江太守府(辦事),不久一定會回來,我對天發誓,決不會對不起你。

劉蘭芝對焦鍾卿說:感謝你忠誠相愛的心願!你既然這樣記著我,盼望你不久就能來接我,你一定要成爲磐石,我一定要成爲蒲草和葦子。蒲草和葦子柔軟結實得象絲一樣,磐石不容易被轉移。我有一個親哥哥,性情行爲暴躁如雷,恐怕不會聽任我的意願,想到將來我心裏象煎熬一樣。 接著舉手告別,惆悵不止,兩人的感情同樣的戀戀不捨。

蘭芝走進了家門,來到內堂,上前後退都覺得沒有臉裏。劉母(看見蘭芝回來)大爲驚訝,拍著手掌說:“沒想到你自己回來了!十三歲就教你紡織,十四歲就能裁剪衣裳,十五歲會彈箜篌,十六歲懂得禮節,十七歲送你出嫁,總以爲你不會有什麽過失。你現在究竟有什麽過錯,沒有人迎接你就自己回來了!”蘭芝慚愧地對母親說:“女兒實在沒有什麽過錯。”母親聽後非常悲傷。

(蘭芝)回家才十多天,縣令派了媒人上門來。(媒人)說,縣令家有個三公子,人長得漂亮文雅,世上無雙,年齡只有十八九歲,口才很好,又非常能幹。

劉母對女兒說:“你可以去答應他。女兒含著眼淚回答說:“蘭芝才回來時,焦仲卿再三囑咐我,立下誓言,永不分離。今天違背情義,恐怕這件事這樣做不合適。那麽你可以回絕來說媒的人,(以後)慢慢再講這件事吧。

劉母告訴媒人說:(我們)貧賤人家,有了這個女兒,她剛出嫁不久就被休回娘家。(她)不能做府吏的妻子,怎麽配得上縣太爺的公子?希望你多方面打聽打聽(再訪求別的女子),我不能就答應你。

縣令的媒人走了幾天後,不久太守派郡丞來求婚了。……說太守家用第五個兒子,嬌美俊逸,還沒有結婚,請郡丞去做媒人,這是主簿傳達下來的話。郡丞直接對劉母:“我們太守家,有這樣一個好公子,既然想和你家結爲婚姻,所以派我到你府上來說媒。

劉母謝絕媒人說:女兒先前有過誓言,老婦我怎麽敢(對她)說再嫁這件事呢?
蘭芝哥哥聽到太守求婚被拒這件事,心中煩躁不安,開口對妹妹說:你作這樣打算怎麽不好好考慮!前次出嫁得到的是一個小官吏,這次出嫁得到一個貴公子,運氣的好壞相差得象天上地下一樣,(好運氣)足夠使你終身榮耀富貴,不嫁給這樣仁義的公子,往後你打算怎麽辦?

蘭芝擡頭回答道:道理確實象哥哥說的話一樣,我辭別娘家去侍奉丈夫,半途回到哥哥家裏。怎麽處理完全聽從哥哥的主意,哪敢自己隨便作主呢?雖然我與府吏立下誓約,但與他永遠沒有機會見面了。立刻就答應太守這門親事,就可以結成婚姻。

太守的媒人從座位上起來連聲說:是是,就這樣辦,就這樣辦。他回到郡府報告太守說:“我接受您交給的使命,到劉家去做媒,公子很有緣份,說媒很成功。”太守聽了這些話,心裏非常歡喜,(馬上)查看婚嫁曆,又翻看婚嫁書,便告訴郡丞:婚期定在這個月內就很吉利,年、月、日的干支都相適合,好日子就在三十這一天,今天已經是二十七了,你趕快去劉家訂好結婚日期。”太守府內大家互相傳話說:“趕快籌辦婚禮吧!”(趕辦婚禮的人)象天上的浮雲一樣來來往往連接上斷。裝婚禮(物品)的船繪有青雀和白天鵝的圖案,四角挂著繡有龍的旗幡,輕輕地隨風飄蕩。金色的車子白玉鑲的車輪,緩步前行的青驄馬,套有四周垂著彩纓、下面刻著金飾的馬鞍。贈送的聘金有三百萬,都用青色的絲線穿著,各色綢緞有三百匹,從交州廣州採購來的山珍海味。跟從的人有四五百,熱熱鬧鬧來到廬江郡府門。

阿母對女兒說:剛才接到太守的信,明天來迎接你,爲什麽還不做衣裳?不要讓婚事辦不起來!蘭芝默默不作聲,用手巾捂著嘴哭泣,眼淚淌下就象水一樣傾瀉。移動我坐著的琉璃榻,搬出來放在前面窗子下。左手拿著剪刀和尺子,右手拿著綾羅綢緞(動手做衣裳)。早晨就做成了繡花的夾裙,晚上做成了單羅衫。陰沈沈地天快要黑了,蘭芝滿懷悉思,走出門去痛哭。

焦仲卿聽到這個變化,於是請假暫時回來,到蘭芝家還有二三裏的地方,人傷心,馬也衣鳴。蘭芝熟悉府吏的馬叫聲,輕步快跑去迎接他,悲傷失意地望著,知道(相愛的)人來了。她舉起手撫摸著馬鞍,哀聲長歎使人心都碎了。說:自從你離開我以後,人事的變化真料想不到啊!我有親生母親,逼迫我的還有親哥哥,硬把我許配給別人了,你回來有什麽指望的地方呢!

焦仲卿對蘭芝說:祝賀你得到高升!我這塊磐石方正又堅實,可以一直存放上千年,而蒲葦一時柔韌,就只能保持在早晚之間罷了。你將會一天天地富貴起來,我一個人獨自走到地府去吧!

蘭芝對焦仲卿說:哪里想到(你會)說出這種話來!同是被逼迫,你這樣我也這樣,(我們)在地府下互相見面吧!(但願)不要違背今天的誓言!(他們)互相緊緊地握著手,然後告別離去,各人回到自己的家裏。活著的人卻作臨死的訣別,心裏的憤恨哪里說得盡呢?想到(他們)將要永遠離開人世間,無論如何不能再保全(生命了)!

焦仲卿回到家,走上廳堂拜見母親說:今天風大又非常寒冷,寒風摧折了樹木,院子裏的白蘭花上結滿了濃霜。兒子現在就象快要落山的太陽一樣,使得母親在今後很孤單。(我)是有意作這樣不好的打算的,不要再去怨恨什麽鬼神了!願您的壽命象南山的石頭一樣長久,願您的身體永遠健康又舒順!

焦母聽到(兒子)這些話,淚水隨著說話聲一起流下,說:你是世家的子弟,又在大官裏任官職,千萬不要爲了(一個)婦人去尋死,(你和她)貴濺不同,(休掉了她)哪里就算薄情呢?東鄰有個賢慧的女子,她的美麗在城內外是出名的,我替你去求婚,早晚就會有答復。

焦仲卿向母親拜了兩拜就回房,在自己的空房裏長聲歎息,自殺的打算就這樣決定了。(他)把頭轉向蘭芝住過的內房,(睹物生情),越來越被悲痛煎熬逼迫。

(蘭芝)結婚的那一天牛叫馬嘶的時候,劉蘭芝走進了行婚禮的青布篷帳,在暗沈沈的黃昏後,靜悄悄的,人們開始安歇了。(蘭芝自言自語說):“我的生命在今天結束了,魂靈要離開了,讓這屍體長久地留在人間吧”!(於是)挽起裙子,脫去絲鞋,縱身跳進清水池裏。

焦仲卿聽到劉蘭芝投水自殺這件事,心裏知道(從此與劉蘭芝)永遠離別了,在庭院裏的樹下徘徊了一陣,自己就在向著東南的樹枝上吊死了。

焦劉兩家要求合葬,於是把兩個人合葬在華山傍邊。(在墳墓的)東西兩旁種上松柏,(在墳墓的)左右兩側種上梧桐,(這些樹)條條樹枝互相覆蓋著,片片葉子互相連接著。樹中有一對飛鳥,它們的名字叫做鴛鴦,仰頭相互對著叫,天天夜裏直叫到五更。走路的人停下腳步聽,寡婦聽見了,從床上起來,心裏很不安定。多多勸告後世的人,把這件事作爲教訓,千萬不要忘記啊!
 
閱讀郭小莊:《光照雅音》

書名:
光照雅音:郭小莊開啟京劇新紀元

作者:
王安祈

台灣大學文學博士,現為清華大學中文系所教授,曾任該系系主任。學術著作有《為京劇表演體系發聲》、《當代戲曲》、《台灣京劇五十年》、《傳統戲曲的現代表現》、《明代戲曲五論》、《明傳奇之劇場及其藝術》等專書,學術研究曾獲國科會傑出獎。

京劇創作部分,1985年起與郭小莊、吳興國、朱陸豪、魏海敏、唐文華等名演員多次合作。劇本集有《國劇新編--王安祈劇作集》及《曲話戲作--王安祈劇作劇論集》,收錄《紅樓夢》、《再生緣》、《孔雀膽》、《紅綾恨》、《通濟橋》、《袁崇煥》、《王子復仇記》等劇作。2002年起任國立國光劇團藝術總監,新編《王有道休妻》嘗試「京劇實驗小劇場」,與趙雪君合編《三個人兒兩盞燈》與《金鎖記》。2005年獲第九屆國家文藝獎。

導讀:
雅音小集首開戲曲現代化風氣,使京劇由「前一時代通俗娛樂」轉型為「當代新興精緻藝術」,對於台灣戲曲界的開創性影響,大致有以下幾點:
一、 首先結合傳統戲曲與現代劇場的觀念
二、 首先引進戲曲導演觀念
三、 首先聘請專業劇場工作者設計戲曲舞台美術、擴大戲曲創作群。
四、 首開國樂團與京劇文武場合作之先例。
五、 首先深入校園演講、介紹京劇之美,引起年輕人對京劇的關注,藉此培養出新觀眾,使京劇蔚為新世紀之潮流。

郭小莊小姐以前瞻的藝術眼光與劈荊斬棘的勇氣,提出京劇創新概念,以民間個人力量,不畏艱難篳路藍縷地開創新戲曲景觀,藝術光芒由汗水與淚珠交織而成,過人的意志力與奮鬥不懈堅持理想的精神,足以成為當代青年學習典範,傑出藝術家努力成果對當社會具有鮮明勵志作用。

而郭小莊是怎麼做到的?
因為她有一顆「單純的心,智慧的腦。」
繼承傳統的藝術家,需要耐得住寂寞的定力與不畏艱苦的恆久鍛鍊;開創新局與創大事業者,靠的是前瞻的眼光、寬廣的視野與恢弘的氣度;統籌全局的領導人更需要管理的才幹、規劃的洞見與勇銳的魄力,郭小莊是少見的能兼三者優點於一身之人。純淨單一的生活,堅毅果敢的處世態度,造就她清明澄澈的人格形象。

內容介紹:
台灣當代戲曲名家郭小莊,從八歲開始進入劇校專攻旦角,從初試啼聲至成立「雅音小集」,將傳統的京劇轉形成當代新興精緻藝術,淋漓盡致地詮釋了舞台與人生的悲歡離合,將此生嫁給了京劇。

台灣京劇新編潮流的推手王安祈,四十七歲以前在台下當觀眾,以客觀視角看京劇發展;四十七歲進入體制參與京劇發展,將此生和京戲「血肉相連」。當王安祈和郭小莊相遇,從一個戲劇學者兼戲癡的角度記綠郭小莊的舞台與人生,傳統戲劇有了新生命、新時尚,豐富的圖文值得精心典藏。
 
書摘:打開記憶之門,傾聽雅音
夜訪--卸卻穠華的鳳紋彩蝶,從國父紀念館出來,郭小莊逕自捧著劇本來到我家。
郭小莊與我結緣的開始是「雅音小集」第五部新編大戲《劉蘭芝與焦仲卿》。一九八五年六月一日,我通過博士論文口試當晚,歷經一天戰鬥,回到家中,打開電視稍作休息,正看到郭小莊的《紅娘》精華片段。那不是專門的京劇節目,是一場在國父紀念館舉行的大型晚會,內容包羅萬象,歌唱、舞蹈各方頂尖藝人都出場了,郭小莊是傳統戲曲的代表。透過螢光幕,我看著她盛裝華麗、水袖婉轉,如鳳紋彩蝶般穿梭翩韆之際,突然門鈴響了……

「十點多了,會是誰呢?」打開門,站在眼前的竟然就是電視裡的伊人。
真是個奇異的場景!螢光幕仍播放著兩小時前的演出,眼前之人卻已遠離繁囂,進入另一個情境。郭小莊一襲湖綠色連身洋裝,清雅脫俗,卸卻穠華的鳳紋彩蝶,沒有友人共享宵夜,更沒有夜生活,從國父紀念館出來,逕自捧著劇本來到我家。

我一時還沒回過神來,郭小莊迫不及待說明來意。《劉蘭芝與焦仲卿》是她請楊向時教授新編的雅音小集年度大戲,距離演出還有兩個多月,預售票早已搶購一空,偏偏楊教授突然病倒,而劇本還有未完成以及待修整的部分。她希望我接手。

當時我和郭小莊不過只有幾面之緣,但她是我們年輕戲迷的希望,面對這樁突如其來的重責大任,縱有惶恐卻覺得義不容辭。郭小莊如同「拚命三郎」般的努力,對象正是我們以及我們的下一代,我們有權利說「不」嗎?接下重任後,原以為她該回去休息了,我也累了。沒想到,她竟然當下進入工作狀態,從皮包裡掏出了《孔雀東南飛》原詩,說:

以前俞大綱老師教我讀過,楊向時老師在動筆編劇之前也帶我讀了一遍,但我現在一邊排戲一邊想得更深入,總覺得原詩裡一些細節一些場景還可以掘得更深入,我們再一起複習一遍吧。

小莊說的是:「再一遍吧!」而不是「再一遍,好不好?」她的口氣裡,沒有商量餘地。我來不及反應,她就開始讀著:

孔雀東南飛,五里一徘徊……
時近午夜十二點,這首詩很長耶!這是我加入雅音小集工作的開始,以震撼起始。
郭小莊半夜離去,我非常疲累,卻一夜未眠,眼前盡是她讀詩的表情──時而淚珠盈睫,時而隱忍壓抑,偶爾又流露出對軟弱丈夫的包容寬諒。她是這麼「入戲」,早忘了時間,早忘了身體疲憊。

雅音小集成立之初,對京劇圈甚至藝文界都像一顆震撼彈,大部分的觀眾鼓勵期待,偶爾也有一些雜音,而我看到的只有「努力」二字,全身心投入的努力。
我一夜未眠,因為感動。

這是1985年,我們結緣的初始。
 
人間真情映象:鐵線蕨的憂鬱

片名:
鐵線蕨的憂鬱

作者:
大崎善生
以《將棋之子》及《舟鰤》分別獲頒講談社大眾小說獎及吉川英治文學新人賞,後者更曾被推薦列於直木賞大眾小說。

劇情簡介:
大崎善生同名暢銷小說改編。

男主角山崎隆二 是一名色情雜誌的編輯,因工作因緣認識了新進攝影師續木葉子。
葉子總是以水漥作為拍攝的對象,她拍下的照片散發出的透明感以及葉子本身那種不可思議的存在感,在不知不覺當中也治癒了隆二的心。因為和朋友妻子的外遇以及對工作的疑慮,不禁感到自暴自棄的隆二和葉子再度相遇之後,便愛上葉子,然後開始二人的同居生活。一起度過聖誕並迎接春天來臨的兩人以為,這種幸福的日子會一直持續下去…。

不料,某天出外取景的葉子卻突然倒下,緊急送醫後竟被診斷出只剩下一個月壽命。面對殘酷的事實隆二決定拋下一切,和葉子一同前往她所憧憬的地方-法國尼斯。男主角失去所愛心境的描寫深刻入微,令人感動,人間有情伴侶之陰陽兩隔的無奈。
 
閱讀人間男女:關於婚姻

總是有人會問:「結婚,到底好不好?」
其實;智者蘇格拉底很早以前就回答過相同的問題:
「結不結婚,你都會後悔。」  

婚姻確實是束縛,特別是想抽空做些什麼,卻因為擔心另一半顧家太辛苦只好放棄時。
婚姻是令人懊惱,特別是有孩子後想出去走走,卻老得掛念家中有誰需要照顧或幫忙時。  

婚姻確實很折磨,特別是家裡一人生病全家病,醫藥費、病痛、壓力和擔心一起時。  

婚姻確實有恐怖,特別是女人面對某些要命的婆家,再怎麼努力也只配當個「次等家庭成員」;或是男人為了養家不得不努力擠進工作的黑洞,而且挖不到錢還不敢爬出來時。  

婚姻是讓人灰心,特別是夫妻意見不合,抗議無效、對罵無力,心裡覺得委屈被對方誤解時。 婚姻會讓人厭煩,特別是日復一日努力、協調,也只能勉強維持家人生活品質時。  

婚姻也讓人無助,特別是窮到只能花費精簡夠用,對家人的心疼與未來的疑懼只能默默承受時。 這種聽起來穩賠不賺的行業,要婚姻做什麼呢?

婚姻讓人看清外貌的魔咒,就算是帥哥美女,只要不懂得珍惜:一個包容的配偶,猶勝過十個漂亮的臭皮囊。婚姻讓人有被需要的感覺,溫暖的懷抱永遠是家人的避風港:完全被信賴的溫暖,足以讓人忘卻所有煩憂。

婚姻讓人知道生命的奇妙,讓人在回家的路上知道有人誰在默默等待與守候,迫不及待地想和另一半分享學習,和成長的快樂點點滴滴。

婚姻讓人看到無私的犧牲,當全家人大病一場開始痊癒後,最後那一直沒病的人才會抱病倒下:婚姻讓人清楚看到誰願意無怨無悔的默默付出。 

婚姻讓人知道自己的無價,如果永遠在父母庇蔭下成長,就不會驚覺自己其實也有自己的價值觀和理想:當婚姻讓人害怕失去自我時,同時加速人的成長,提醒自己努力未來。 

婚姻讓人知道貧窮的祝福,白手起家的辛苦讓人看到不管是貧是富,那背後真正溫暖人心的愛與親情,遠勝過所有物質的力量。

婚姻教人領略爭吵不會是辦法,夫妻間誰對誰錯、誰好誰壞、誰高誰下都不是最重要的事,夫妻終會發現:「彼此相愛」才是克服一切困難的法寶。

婚姻讓人知道平淡就是福,日復一日的例行公事,看似哭燥無味,比起大風大浪後的死寂,還是略勝一籌:平淡,讓人知足珍惜當下的快樂。   

婚姻給人單身沒有的麻煩,也給人單身沒有的喜悅。
婚或不婚是很個人的決定,任何人都能給意見,卻不一定誰的意見會最適合。如果人能在以上所列出的清單中找到自己渴望從婚姻中得到的事物,也許該做的不是刻意逃避婚姻以免受傷害,而是花更多心思準備自己,儘可能做好萬全的準備,以便面對各種成長的挑戰。

是的;結不結婚,人都有可能後悔。
因為;沒有人能保證,婚姻會不會為有情伴侶帶來幸福。
 

台長: 讀.冊.人
人氣(5,386) | 回應(35)| 推薦 (6)| 收藏 (0)
全站分類: 工作甘苦(工作心得、創業、求職) | 個人分類: 閱讀:墨墨傳情 |
此分類下一篇:馨花朵朵:偉大母親節祝福!
此分類上一篇:人生省思:堅持孩子的夢

jolie
有人可能嚮往
無拘
無束
的感情生活
現在的婚姻建立在不穩定的情感上
終也會因為猜測懷疑對方不忠
而斷然分手
網路的矇矓美~~~相見太清晰反而缺點都跑出來了
結婚是個神聖的議題
心態上無法承受婚姻的包袱~~~~~不如單身或同居
別結了又離~~~~~離了又結
以為結婚就是萬事ok
誰能保證對方是不是無賴男
或只想騙婚要妳去他們家當台籍女傭

外籍新娘多好命阿~~~~~部分
都不用做家事的耶!
還能定期洗頭~~~~~每天穿得美美的
就等著夫君回家寵幸她
ㄏㄏㄏ
我說過頭了
不談了

問安囉!
2008-04-12 14:02:51
版主回應
Dear jolie 您好:

歡迎您來,
找尋「真愛」是每個人畢生追求的目標。

既然真愛可遇不可求,世間男女老少皆趨之若鶩,一個個走入婚姻以身相許?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答案。

「愛情」是個一輩子都需要時時進修的學分!「婚姻」也是如此。

祝福朋友!
2008-04-12 23:47:59
jolie
我認得這間教堂的建築物
推推加鼓鼓哦!
2008-04-12 14:04:56
版主回應
Dear jolie 您好:

朋友好眼力,
這是大師的作品。

更是許許多多人間有情男女,盟定三生,見證婚姻的神聖地方。
2008-04-12 23:39:20
讀.冊.人
人生無常,
緣分的線一旦斷了,
愛情如此,
姻緣如此,
只能無奈,無奈再無奈。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許。
情如網,
似深谷,
若泥沼,
蒼茫情海風濤闊,世間兒女沉浮其中,
誰可擺脫?
能能自拔?

孔雀東南飛,五里一徘徊。
2008-04-12 23:32:13
旅人
晚安,四月天
2008-04-13 02:23:59
版主回應
旅人 您好:

一生詩意千層瀑,萬古人間四月天。
2008-04-15 14:25:14
音樂寶寶
感謝您的造訪
對於您淵博的學識
真的蠻敬佩的
以後也請多多指教
2008-04-13 10:46:10
版主回應
音樂寶寶 您好:

不敢當!

這世界雖大,
有緣的人必能相逢,若不能相逢於世界,也會在文章裡相逢。
2008-04-15 14:21:38
瑪友友
說說「雅音小集」....

對於台灣的京劇文化推展,俞大綱占有承先啟後的地位。他除了實際編寫劇本外,還扶持了郭小莊的「雅音小集」,為其量身訂做許多重要演出的劇本。郭小莊曾表示,她能成功改革國劇,得感謝兩個人,一位是為劇團命名的張大千,另一位就是戲劇大師俞大綱。

郭小莊說:「他老人家讓我知道,國劇是多元化的,他從中國的詩詞,一個字一個字的教我讀,同時還為我編寫新劇本」。

俞大綱先生在六、七○年代的文化學院藝研所戲劇組,開啟了台灣劇場教育史上的全盛時期。 在這段期間,俞大綱用他人生最後十餘年的時光,影響並提攜了台北藝文圈的一群年輕人-包括林懷民、郭小莊、吳美雲、姚孟嘉、邱坤良、蔣勳、王秋桂、施叔青,都曾因為受到他的「身教」與「言教」而得到啟發。

當時以俞大綱為首的台北藝文界菁英如許常惠、余光中、楊英風、劉鳳學、劉國松…等一群當代藝術家,時常聚集討論台灣藝術發展的動向。俞大綱本人聲望既高,每開講席,學者群集,總是引來眾人駐足觀聽。不僅文藝青年們爭相「從之遊」,乃至言論感發,聞而興起者甚眾。俞大綱認為:「光是談文化問題,既不落實也不具體;文化工作只能從小題目點點滴滴做起」。

(以上抄錄自網路資料)

在下有幸算是俞大綱先生的徒孫輩子弟(曾短期受教於蔣勳與郭小莊),有感於時下文化創意活動與產業缺乏像俞先生這樣的前輩指導,十分感慨,也感念俞先生關心並帶動台灣藝文的精神。
2008-04-13 16:26:10
版主回應
瑪友友 您好:

感謝您的分享與留言,確實如朋友您所言。

雅音小集
首開戲曲現代化風氣,使京劇由「前一時代通俗娛樂」轉型為「當代新興精緻藝術」,對於台灣戲曲界的開創性影響,大致有以下幾點:

一、 首先結合傳統戲曲與現代劇場的觀念
二、 首先引進戲曲導演觀念
三、 首先聘請專業劇場工作者設計戲曲舞台美術、擴大戲曲創作群。
四、 首開國樂團與京劇文武場合作之先例。
五、 首先深入校園演講、介紹京劇之美,引起年輕人對京劇的關注,藉此培養出新觀眾,使京劇蔚為新世紀之潮流。

因為俞大綱先生逝世三十周年紀念活動,催生了這本書,也勾起了塵封許久的記憶,過去的點點滴滴早已在腦海中結出甜美的果實。本書作者王安祈教授,對京劇的熱愛和學養,稱得上當今戲劇界「大師」之一,她執筆論雅音小集的戲,絕對是中肯而有深度的。而 雅音小集 和 郭小莊女士 在台灣京劇史上的定位,並沒有因為離開舞台而被忽略。

當王安祈教授和一代名伶郭小莊相遇,從一個戲劇學者兼戲癡的角度記綠郭小莊的舞台與人生,傳統戲劇有了新生命、新時尚,豐富的圖文值得精心典藏。

繼承傳統的藝術家,需要耐得住寂寞的定力與不畏艱苦的恆久鍛鍊;開創新局與創大事業者,靠的是前瞻的眼光、寬廣的視野與恢弘的氣度;統籌全局的領導人更需要管理的才幹、規劃的洞見與勇銳的魄力,郭小莊是少見的能兼三者優點於一身之人。
2008-04-15 14:22:41
泡沫星空
{世間有人深情不移,卻也有人寡情薄義}
婚與不婚很難用二分法評論!
吾兒已屆適婚齡,我卻不會有希望他趕緊成家的想法!
害怕成家後的經濟責任及壓力對他而言太重吧!
所以:::婚不婚由個人自行評斷吧!
2008-04-14 13:16:29
版主回應
泡沫星空 您好:

有人說:愛情是享受,婚姻是忍受。

男大當婚,女大當嫁,緣分真的是一種微妙的東西,好比千里情緣中的那根牽扯著的細線,它使心與心的距離靠近。緣分到了,應該是想擋也擋不住的,天下父母心,擔心難免,心態調整更是需要學習。

祝福令郎!
2008-04-15 14:10:42
芷凝
大哥
我好不容易讀完
此生有限形壽中
曾見證過許多婚姻伴侶的悲歡離合
深知苦樂撼動人心
然而我卻不敢就此認定我是不婚族
一切隨緣吧
謝謝大哥嚴選好書
古今對照
更見愛的動人心腸催人熱淚
不過殉情未必值得推崇吧
您說是嗎
謹祝身體健康
疏懷雅雋~~
ps:抱歉文中有些錯字
還請大哥明察
謝謝
2008-04-14 20:40:39
版主回應
受教了
2008-04-15 13:00:16
1lovebackpacker
第一張...是傳說中安藤忠雄的教堂(光之教會)嗎?
2008-04-14 23:47:48
版主回應
1lovebackpacker 您好:

歡迎朋友得空去走走,
清水混凝土並不好做,因為清水混凝土只要有一點點瑕疵,外觀就非常明顯。接縫沒接好、水與石頭的比例不對、灌漿的力道沒掌握,都會使模板出現變形,外面甚至會有裂縫。而即便這些做好,多數人也沒辦法做到一拆開模板,牆壁沒有一丁點氣泡空隙、不粗糙。「這難度更高,但安藤忠雄就能夠做到如此境界。」

如果說有哪位建築師會在作品中為人心預留一個空間,那肯定是安藤先生。
2008-04-15 13:59:24
芷凝
讀.冊.人大哥雅安
感謝贈予嘉逸之詩^O^
請問詩出何位大家
您老老是忘記註明
讓妹妹頗傷腦筋耶
還有抱歉您賞詩賞到忘記鼓勵推薦了喔
拜託啦
再次揖手致謝~~^_^
2008-04-15 13:47:49
版主回應
芷凝 您好:

謹遵才女吩咐,
事宋代詞人柳永的作品《木蘭花慢‧清明》。

嘉興郭里逢寒食,落日家家拜掃歸;
只有縣前蘇小小,無人送與紙錢灰。
2008-04-15 13:55:23
讀.冊.人
要勇於追求幸福,也別忘保護已擁有的幸福。
2008-04-15 14:27:40
讀.冊.人
李商隱《無題》

昨夜星辰昨夜風,畫樓西畔桂堂東。
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隔座送鉤春酒暖,分曹射覆蠟燈紅。
嗟余聽鼓應官去,走馬蘭臺類轉蓬。

這首《無題》
寫的是李商隱年輕時竊窺王茂元女兒的情景,頷聯上句寫兩人咫尺天涯,分隔遙遠,難以相見,然而兩人早已心意相通,內心的缺憾也得以寬慰。還記得相遇的時候,隔座送鉤,分曹射覆(是兩種古時宴會遊戲),令人不勝依戀,可惜因為公務在身,不能再多看你一眼了,更是無限的悵惘。

當然;
這位佳人,最後成了李商隱的妻子,心有靈犀一點通是說,彼此的心,如靈異的犀牛角一樣,自有一線相通。

李商隱,
字義山,號玉谿生,唐朝懷州河內(今河南省沁陽縣)人,享年僅四十六歲。

李商隱,
是晚唐漸趨寥落的詩壇中最光輝燦爛的一顆晨星,義山詩的內容豐富,題材廣泛,深刻地反映了沒落的唐王政治生活和社會面貌,詩中常對當時嚴重的政治問題提出自己精闢的見解,表現了對國事的關切和憂憤。

義山集中還有不少的詠史詩。
詠史,是詠嘆歷史事實,而不是運用典故。詩人直接取故實作為素材,用自己豐富的想像力進行藝術加工,重建歷史。李商隱往往只抓住史實中最能激發自己感慨的部份,&quot攻其一點,不及其餘&quot,借題發揮。既有浪漫的聯想,又不背離歷史真實,更加上託諷當世,指斥時事,這構成義山詠史詩的獨特的藝術風格。

義山詩中還有不少詠物之作。
在優秀的詠物詩中,每借物以寄慨身世,把自己的感受和情緒融進物中,物我一體。詠物詩又不同於一般的抒情詩,詩人以敏銳的觀察力,體物入微,能得物之神理。李商隱的詩能把事物的情態神韻勾勒烘託出來,情景交融,不黏不脫,物中有我,物我相忘。
愛情詩,是義山集中重要內容。義山情詩是中國古典文學寶庫中不可多得的瑰寶,至今還值得我們珍惜。

工於比興,妙於象徵。
這是義山詩最重要的藝術特色。&quot比者,比方於物也;興者,託事於物也。&quot聯想和幻想又是現實生活緊密地結合在一起的,詩人惜用現實生活中的具體事物去表現自己所賦予的特殊意義。義山善於寓象徵於比興之中,用他那活躍而敏感的心靈,向茫茫的大千世界探索,與宇宙萬物融為一體,因而創造出要眇朦朧的詩境,變幻無端的意象。

善於運典。
這是義山詩藝術上第二大特色。惜古代的事來表現現實生活,這是文人創作的重要手段,連歷史上素稱&quot老嫗俱解&quot的白居易詩中也大量典。有些詩沙及愛情的問題,於己於人,都有于便門言之處,惜典故出之,可給具體的情事披上一層輕紗,使之更神秘、更美。從藝術角度看,詩歌的語言力求精煉,恰當運用典故,通過暗示喚起讀者的聯想,就可省掉許多不必要的敘述和說明,使詩歌的內涵更豐富多采。

清麗字句,字字錘鍊。
這是義山詩藝術的第三特色。義山是極富於藝術感的詩人,對美有獨特的會心之處。他能細緻入微地摹寫事物,把自然界中最有詩意的都融進詩中。

李商隱《錦瑟》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2008-04-15 15:17:13
讀.冊.人
晏幾道《臨江仙》

夢後樓臺高鎖,酒醒簾幕低垂,去年春恨卻來時,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
記得小蘋初見,兩重心字羅衣,琵琶弦上說相思,當時明月在,曾照彩雲歸。
2008-04-15 15:20:47
讀.冊.人
《琵琶記》趙五娘尋夫

《琵琶記》
是高明在元末避亂隱居寧波城東櫟社時根據長期在民間流傳之南戲傳奇《趙貞女》改編的。,總共有四十齣,內容是在描述趙五娘尋夫。

關於《琵琶記》:
書生蔡伯喈與趙五娘新婚不久,恰逢朝廷開科取士,伯喈以父母年事已高,欲辭試留在家中,服侍父母。但蔡公不從,鄰居張大公也在旁勸說。伯喈只好告別父母、妻子赴京試。應試及第,中了狀元。牛丞相有一女未婚配,奉旨招新科狀元為婿。伯喈以父母年邁,在家無人照顧,需回家盡孝為由,欲辭婚、辭官,但牛丞相與皇帝不從,被迫滯留京城。

自伯喈離家後,陳留連年遭受旱災,五娘任勞任怨,盡服侍公婆,讓公婆吃米,自己則背著公婆私下自咽糟糠。婆婆一時痛悔過甚而亡,蔡公也死於饑荒。而伯喈被強贅入牛府後,終日辦思念父母。寫信去陳留家中,信被拐兒騙走,致音信不通。

一日,在書房彈琴抒發幽思,為牛氏聽見,得知實情,告知父親。牛丞相為女兒說服,遂派人去迎取伯喈父母、妻子來京。蔡公、蔡婆去世後,五娘祝發賣葬,羅裙包土,自築墳墓。又親手繪成公婆遺容,身背琵琶,沿路彈唱乞食,往京城尋夫。來京城,正遇彌陀寺大法會,便往寺中募化求食,將公婆真容供於佛前。正逢伯喈也來寺中燒香,祈禱父母路上平安。見到父母真容,便拿回府中挂在書房內。五娘尋至牛府,被牛氏請至府內彈唱。五娘見牛氏賢淑,便將自己的身世告知牛氏。牛氏為讓五娘與伯喈團聚,又怕伯喈不認,便讓五娘來到書房,在公婆的真容上題詩暗喻。伯喈回府,見畫上所題之詩,正欲問牛氏,牛氏便帶五娘入內,夫妻遂得以團聚。五娘告知家中事情,伯喈悲痛至極,即刻上表辭官,回鄉守孝。得到牛相的同意,伯喈遂攜趙氏、牛氏同歸故里,廬墓守孝。後皇帝卜詔,旌表蔡氏一門。 舞臺常演的有《吃糠》、《別墳》、《掃松》、《盤夫》、《書館》等折。

《琵琶記》高明作品,字則誠,自號「菜根道人」。溫州.瑞安人。瑞安屬古永嘉郡,永嘉地處浙東,因此高明又被稱為「東嘉先生」,或簡稱「東嘉」。元末避居於浙江.寧波城東之櫟社,專心著作,《琵琶記》則作於此時。

明太祖讀《琵琶記》謂:
「《五經四書》,布帛菽粟也,家家皆有,至高明《琵琶記》,為山珍海錯,富貴家不可無。」
2008-04-15 15:28:22
嗨!
好久不見

再忙也要來跟好友問問安
2008-04-15 16:39:57
版主回應
感恩
2008-04-16 14:21:30
旅人
下午讀啥佳書,英英美代子,來看您,問候
晚安
2008-04-15 17:49:00
版主回應
歡迎
2008-04-16 14:21:20
牧羊人
原來孔雀東南飛是這麼一段淒美的故事,感覺好像東方版的羅密歐與茱麗葉,以前學生時代就聽過這篇文,但也沒時間多看,經過台長的介紹,終於有機會看完這篇中國文學名著,有一種好充實的感覺呢!
2008-04-15 20:42:20
Carol
第一張教堂是哪邊
好熟!哪邊見過喔
2008-04-15 23:22:59
版主回應
是安藤忠雄在大阪的知名作品 Awaji- Yumebutai《 淡路夢舞台 海之教會 》
2008-04-16 14:20:49
泡沫星空
我比較喜歡原來的背景耶~~~
2008-04-16 11:29:43
版主回應
遵命是從
2008-04-16 11:41:45
小颱風
讀冊人平安~

我很喜歡你這次的文~
我尤其欣賞李商隱

至於孔雀東南飛對我而言
是一段經歷~
我先生追我十餘年
他父母反對十年
婆婆甚至想以金錢託請乾爹說服我與先生分手~
乾爹遂以《孔雀東南飛》一文相贈~

見文,思憶已故乾爹情意~

午安~
(我回來為基測的孩子發文~)
2008-04-16 11:54:40
版主回應
小颱風 您好:

歡迎朋友您來;
看到您留言提及寶貴親身經驗,想想台長賢慧的另一半,也曾因為有年齡13歲差距,承受類似的壓力與辛苦。

雖然小颱風婚姻路上,歷經十年艱苦的過程,現在可以牽手共此生,一定更加珍惜不易的家庭。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許。
2008-04-16 14:19:49
George
雅音小集與郭小莊,這真是悠遠的記憶與歷史片段。這幾年好像都不見其蹤影了,不知近況如何?勾起心中過往心儀已久的人物。
2008-04-16 15:48:04
版主回應
Dear George 您好:

聽聞一代名彾郭小莊女士,
選擇停下腳步,陪伴父母過著深居簡出的日子、享受最平凡和樂的家庭生活,與家人分享看似平凡的幸福。
2008-04-17 14:15:46
小洋子
哈囉,呵呵呵
晚安
2008-04-16 23:13:28
版主回應
小洋子 您好:

歡迎朋友您的蒞臨,
但肯尋詩便有詩,靈虛一點是吾師;
夕陽芳草尋常物,解用都為絕妙詞。
2008-04-17 14:06:12
pin
矇住眼不看
掩住耳不聽
無心歡不再
有愛徒奈何
2008-04-17 00:10:10
版主回應
綠楊芳草長亭路,年少拋人容易去;
樓頭殘夢五更鐘,花低離愁三月雨。
無情不似多情苦,一寸還成千萬縷;
天涯地角有窮時,只有相思無盡處。
2008-04-17 14:01:12
泡沫星空
謝謝你接受我的意見~~~
你何時為我寫::{沈復与陳靜}的故事呢??
2008-04-17 15:17:14
版主回應
不客氣!
2008-04-18 09:39:41
泡沫星空
沈三白與陳云的故事~~~我在等待著!
2008-04-17 15:18:34
版主回應
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愁。
2008-04-18 09:44:12
≧迷惑魚≦
好熟悉唷~
在哪看過~
呵呵
2008-04-17 19:38:11
版主回應
≧迷惑魚≦ 您好:

歡迎朋友您來,
不知留言所指熟悉是內文或是圖呢?
不解!

敬請惠予賜教。
2008-04-18 09:38:33
泡沫星空
感此傷妾心,坐愁紅顏老…
2008-04-18 11:33:42
版主回應
長干行

妾髮初覆額,折花門前劇。
郎騎竹馬來,遶床弄青梅。
同居長干里,兩小無嫌猜。
十四為君婦,羞顏未嘗開。
低頭向暗壁,千喚不一回。
十五始展眉,願同塵與灰。
常存抱柱信,豈上望夫臺。
十六君遠行,瞿塘灩澦堆。

五月不可觸,猿鳴天上哀。
門前遲行跡,一一生綠苔。
苔深不能掃,落葉秋風早。
八月蝴蝶來,雙飛西園草。

感此傷妾心,坐愁紅顏老。

早晚下三巴,預將書報家。
相迎不道遠,直至長風沙。
2008-04-18 11:43:10
塵緣
長干:是現在的南京市秦淮河南,古代有長干里。

長干行

小時候,我的髮才蓋額頭,採了枝花在門前遊戲,你騎了竹竿當馬來耍,繞著井欄,丟青梅玩。我倆都住在長干里,天真無邪不避嫌疑。到十四歲,嫁你為妻,羞澀容顏,不曾放晴。低下頭來,面向暗壁,任你千呼萬喚,我也不回。十五歲,才展露歡顏,願與你像那灰塵一體,白頭到老,我們交換尾生般的信約,怎能上望夫臺為你枯槁。十六歲,你遠行他鄉,三峽猿啼,徹天哀響,過瞿塘峽,走灩澦堆,五月水漲,可別觸礁。你臨走前印在門前的足跡,如今已一一綴滿蒼苔。愁深似苔,永難清掃,落葉飄零,秋風來得早。八月裡,蝴蝶翩翩飛,成雙成對,翔舞於西園秋草。觸景生情,我心傷悲,只能任愁緒侵我至老。何時你才由三巴歸下,請一定要先捎信回家。再遠的路啊我也不怕,迎向你直到那長風沙。
2008-04-18 13:54:23
版主回應
塵緣 您好:

歡迎朋友您來,感謝您惠予白話內文賜教。
2008-04-20 16:28:57
言輕
實在是好棒好棒的分享,來此拜讀大作及書評,實在如浴春風,歡喜不已.
[孔雀東南飛]是我中學時第一次閱讀,便淚如雨下... 及長,慢慢了解愛情與婚姻之間兩難全的無奈.
對這本書,一直很難忘懷,坊間一直也找不到,至今仍抱憾中.
2008-04-18 17:41:55
版主回應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許。
2008-04-20 16:30:02
穎申
安藤忠雄
這位建築大師最近剛好有研究到^^
他真的很厲害
他的混凝土幾乎都沒有瑕疵
2008-04-18 22:08:32
astraes
以前,我很不能理解孔雀東南飛中
在兩人生時要拆散他們,卻在死時要求和葬
那母親的心情,既知如此又何必當初..
後來卻發現其實不能記取歷史教訓的人比比皆是
身邊朋友的痛苦,就如同焦、劉二人般...唉...
2008-04-22 22:08:25
版主回應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許。 」

《洛神賦》 曹植
黃初三年,余朝京師,還濟洛川。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感宋玉對楚王神女之事,遂作斯賦。其辭曰:

余從京域,言歸東藩。背伊闕,越轘轅,經通穀,陵景山。日既西傾,車殆馬煩。爾乃稅駕乎蘅皋,秣駟乎芝田,容與乎陽林,流眄乎洛川。於是精移神駭,忽焉思散。俯則末察,仰以殊觀,睹一麗人,於岩之畔。乃援禦者而告之曰:“爾有覿於彼者乎?彼何人斯?若此之豔也!”禦者對曰:“臣聞河洛之神,名曰宓妃。然則君王所見,無乃日乎?其狀若何?臣願聞之。”

余告之曰:“其形也,翩若驚鴻,婉若遊龍。榮曜秋菊,華茂春松。仿佛兮若輕雲之蔽月,飄飄兮若流風之回雪。遠而望之,皎若太陽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淥波。襛纖得衷,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約素。延頸秀項,皓質呈露。芳澤無加,鉛華弗禦。雲髻峨峨,修眉聯娟。丹唇外朗,皓齒內鮮,明眸善睞,靨輔承權。瑰姿豔逸,儀靜體閑。柔情綽態,媚於語言。奇服曠世,骨像應圖。披羅衣之璀粲兮,珥瑤碧之華琚。戴金翠之首飾,綴明珠以耀軀。踐遠遊之文履,曳霧綃之輕裾。微幽蘭之芳藹兮,步踟躕於山隅。於是忽焉縱體,以遨以嬉。左倚采旄,右蔭桂旗。壤皓腕於神滸兮,采湍瀨之玄芝。

余情悅其淑美兮,心振盪而不怡。無良媒以接歡兮,托微波而通辭。願誠素之先達兮,解玉佩以要之。嗟佳人之信修,羌習禮而明詩。抗瓊珶以和予兮,指潛淵而為期。執眷眷之款實兮,懼斯靈之我欺。感交甫之棄言兮,悵猶豫而狐疑。收和顏而靜志兮,申禮防以自持。

於是洛靈感焉,徙倚彷徨,神光離合,乍陰乍陽。竦輕軀以鶴立,若將飛而未翔。踐椒塗之郁烈,步蘅薄而流芳。超長吟以永慕兮,聲哀厲而彌長。爾乃眾靈雜遢,命儔嘯侶,或戲清流,或翔神渚,或采明珠,或拾翠羽。從南湘之二妃,攜漢濱之遊女。歎匏瓜之無匹兮,詠牽牛之獨處。揚輕袿之猗靡兮,翳修袖以延佇。休迅飛鳧,飄忽若神,陵波微步,羅襪生塵。動無常則,若危若安。進止難期,若往若還。轉眄流精,光潤玉顏。含辭未吐,氣若幽蘭。華容婀娜,令我忘餐。

於是屏翳收風,川後靜波。馮夷鳴鼓,女媧清歌。騰文魚以警乘,鳴玉鸞以偕逝。六龍儼其齊首,載雲車之容裔,鯨鯢踴而夾轂,水禽翔而為衛。於是越北沚。過南岡,紆素領,回清陽,動朱唇以徐言,陳交接之大綱。

恨人神之道殊兮,怨盛年之莫當。抗羅袂以掩涕兮,淚流襟之浪浪。悼良會之永絕兮。哀一逝而異鄉。無微情以效愛兮,獻江南之明璫。雖潛處於太陽,長寄心于君王。忽不悟其所舍,悵神宵而蔽光。

於是背下陵高,足往神留,遺情想像,顧望懷愁。冀靈體之複形,禦輕舟而上溯。浮長川而忘返,思綿綿督。夜耿耿而不寐,沾繁霜而至曙。命僕夫而就駕,吾將歸乎東路。攬騑轡以抗策,悵盤桓而不能去。
2008-04-25 12:07:57
荔荔
問世間愛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許。
2008-04-25 20:08:06
版主回應
荔荔 您好:

歡迎您來,
每每看到荔荔的來訪與留言,自己對於忙碌中的驚鴻一撇,充滿感謝與高興。
2008-04-28 11:47:19
shelly kite
午安!
2008-06-12 11:21:05
版主回應
welcome
2008-07-02 11:29:30
錦華
剛才看到〝一代青衣附小校友的自白〞方知郭女士結婚兩次,第一次離婚結束,第二次才圓滿。一代麗人眾人仰慕,感情的路卻也不甚平坦。
2008-06-30 08:30:22
Ms.蘇菲
安藤大師作品,還是讓人眼睛為之一亮!敗讀偶感而寫

婚與不婚,人都會後悔!因為除了自己幸福,也要讓另一半幸福!這才是婚姻的真諦!
不婚,會後悔放掉手理的幸福,結婚,要有能力讓別人幸福,兩者都不是容易的事!

午安^^~
2012-03-22 12:27:02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