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0-04-21 14:33:23| 人氣12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佛說父母恩重難報經(18)/證嚴上人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佛說父母恩重難報經(18)
 
◎證嚴上人


口說、身行守人倫

「為於父母,布施修福」──指的是替父母多做布施、多種福田,廣結善
緣。「若能如是,則得名為孝順之子」──如果能為父母做到上面所說的
:書寫、讀誦此經,並且懺悔罪愆、供養三寶、受持齋戒、布施修福,這
才能算是孝順的子女。

「不做此行,是地獄人」──其實孝順父母是做人的根本道理,能把做人
的根本修養做好,心就不會墜入地獄的境界;假如不顧念父母的恩情、不
報答父母深恩,如此無情無義的人,又如何與人相處呢?

所以,我們想報答父母恩,就必須好好地宏揚佛陀的教法,不只口頭誦讀
,還要身體力行,能夠做到口說且身行佛說的父母恩重難報經,才算是孝
子,否則在人生的過程中喪失人倫道德、偏離了做人的行為,則猶如地獄
中人。

佛告阿難:不孝之人,身壞命終,墮於阿鼻無間地獄。

佛陀對阿難說:「阿難啊!不孝的人,到了生命終了、身體敗壞的時候,
就會墮入阿鼻無間地獄中。」



身命有限,慧命無限

每個人來到人間,都離不開生、死,死、生,以佛教而言,這就是分段生
死。我們有個永生的「命」,也有個分段的「身命」。永無生滅的是「慧
命」,它綿延不斷、不增不減;而「身命」,卻是以時間來分段落的,所
謂的分段,指的是有些人也許有七、八十年的壽命,有些人則可能是三、
四十年,也說不定只有三、五天而已──不管時間長短,總有一天會結束
一段生死。

修行者並不看重分段生死,而是努力修得永生的慧命。我們要好好利用身
體,發好心、說好話、做好事,那就是慧命現前。

「阿鼻無間地獄」冷時如置身冰庫中,熱時如身處火爐內,冷熱兩極之間
,沒有讓人喘息的機會。就像在打鐵一樣,鐵烤得通紅,取出槌打,打完
之後馬上放進冰水中;隨後又立即投入火爐中。如此反覆的動作,沒有片
刻的休息。

不孝是人生萬惡之源,造作萬惡,一旦臨命終時,就會墮入阿鼻地獄中。

此大地獄,縱橫八萬由旬,四面鐵城,周圍羅網。其地亦鐵,盛火洞然,
猛烈火燒,雷奔電爍。烊銅鐵汁,澆灌罪人,銅狗鐵蛇,恆吐煙火,焚燒
煮炙,脂膏焦燃,苦痛哀哉,難堪難忍。

鉤竿鎗槊,鐵鏘鐵串,鐵鎚鐵戟,劍樹刀輪,如雲如雨,空中而下,或斬
或刺,苦罰罪人,歷劫受殃,無時暫歇。

「阿鼻無間地獄」的長寬約有八萬「由旬」──每由旬約或四十里,可見
其寬廣。

人間牢獄是用水泥鋼筋築成的,牆上圍著鐵網,鐵網的上面還通電,這些
設備是預防犯人逃獄。而地獄四周為是用鐵做的城牆,除了鐵築成牆之外
,上面還用羅網罩住,連鳥也無法飛過。

阿鼻地獄除了城牆高廣,撒下天羅地網之外,「其地亦鐵,盛火洞然,猛
烈火燒,雷奔電爍」──地板也是用鐵鋪成的,下面還有熊熊烈火在燒,
不但如此,四周圍還有雷電奔攛,隆隆的聲音,讓人的耳朵沒有片刻的寧
靜。所以我們可以想像的出,關在地獄地裡面的人,他們有多苦啊!

其實地獄的苦不只這些而已,地獄的苦是無法用人間的苦來形容的。



身心之苦,無時暫歇

「烊銅鐵汁,澆灌罪人,銅狗鐵蛇,恆吐煙火」──在地獄中不只受到火
烤,甚至還把銅熔成汁,灌到口裡,銅狗鐵蛇不斷吐出毒煙烈火,焚薰罪
人……

現在醫院大多設有燙傷中心,遭燙傷的病患必須隔離,以免空氣中的細菌
感染,否則傷患一旦受到感染,皮膚會繼續腐爛。由此可以想像,皮肉一
旦受到燙傷,那種椎心刺骨的痛;而地獄中人在皮肉受苦之外,內臟又被
熱銅汁灌,內外夾攻,又豈是人間受的苦可形容的?

「焚燒煮炙,脂膏焦燃,苦痛哀哉,難堪難忍」──相信大家都有煮東西
的經驗,一道菜用火烤,水煮或油煎,很快就會熟爛。同樣的道理,「脂
膏焦燃」的意思也就是人在地獄接受火刑,熱到出油成脂的程度,當然會
叫痛哀嚎。但儘管是痛苦難堪難忍,又有什麼辦法呢?

「鉤竿鎗槊,鐵鏘鐵串,鐵鎚鐵戟」──地獄酷刑除了火燒油炸之外,還
將人懸吊,以槍、矛等鐵鉤鐵竿利器穿身。「鐵鏘」是表示鐵器互相撞擊
所發出的聲音,「串」是指共業的眾生,被地獄中的長鐵器串在一起。除
了用鐵器串成一串用火烤,烤了之後,還用鐵鎚敲打。鐵鎚鐵戟都是一種
刑具。

「劍樹刀輪,如雨如雲,空中而下」──在地獄中受到烈火燒烤,可想而
知那股熱氣逼人的痛苦。平常人間的樹下,會有石頭可供人坐著納涼,地
獄中的樹是利劍所造,根本找不到一絲絲的涼氣,而且劍樹下都是刀輪,
不停地旋轉,根本無法靠近,一旦靠近就會被攪成肉醬。

「如雲如雨」是形容刀輪不停地轉動,尖刀像雨一樣地落下,讓你無法閃
避。「或斬或刺,苦罰罪人」,意思也就是說尖刀像雨般地落下,躲不過
的就被斬斷,躲得過的也被刀尖刺傷。以這種種的酷刑,來懲罰在人間無
惡不作的罪人。



心存善念,身行善行

地獄中的刑具無不是火和鐵,火的熱氣使人身心痛苦,內外交攻的熱氣讓
人無法忍受,而且鐵是極硬的東西,身體如遭到鐵器的攻擊,是非常的痛
。這種用火和鐵當刑具,是表示最極端的苦行,而且這個苦行像下雨一樣
,綿綿密密,沒有絲毫喘息的機會。

「歷劫受殃,無時暫歇」──歷劫是表示很久的時間,也就是說災殃永遠
跟隨,絲毫沒有間斷。

天堂地獄一念之間,一個人的惡念如果不斷,災禍就會永遠隨身;種惡因
,得惡果,因果絲毫不爽。所以我們在人間,一定要好好培養從善的心念
,身行要時時刻刻謹慎,一步也錯不得啊!假如一念差、一步錯,地獄的
苦難就逃不掉啊!

又令更入餘諸地獄,頭戴火盆,鐵車輾身,縱橫駛過,腸肚分裂,骨肉焦
爛,一日之中,千生萬死。受如是苦,皆因前身,五逆不孝,故獲斯罪。

前面的苦刑受完之後,還必須再到其他的地獄受苦。



地獄之苦,無時或已

「頭戴火盆,鐵車輾身,縱橫駛過,肚腸分裂,骨肉焦爛」──火盆就是
鐵做的烘爐,在鐵爐中有熊熊的烈火。將燒紅的鐵爐戴在頭上,多痛苦啊
!不只如此,還有鐵車鐵輪從身上直輾過又橫輾過,不只肚破腸流,而且
整個人都變成肉醬。

「一日之中,千生萬死」──這是描述一天當中,在地獄時時死去活來,
痛不欲生。

「受如是苦,皆因前身,五逆不孝,故獲斯罪」──為什麼會受這麼多的
苦呢?因為過去生不孝和犯下──殺父、殺母、殺阿羅漢、破壞佛寺僧侶
修行、出佛身血等五逆重罪,才會得到這樣的苦報。

有很多人怨嘆他的命不好、他的環境惡劣,常常會說:「我這輩子做人也
不壞,為什麼會遭受這麼多的苦難呢?」

須知這輩子所遭受的果報,是過去生所做的業緣所致。為人處事如果有錯
,就要趕快即時回頭,如果不回頭,就會走上不歸途──所謂的不歸途,
就是捨了今生,來生連做人的機會都沒有;既然沒有做人的機會,那要做
什麼呢?墮入地獄啊!



惡念一起,當即息念

多數人都有一種心態:「既然已經做錯了,就將錯就錯下去吧!」千萬不
可以有這種心念啊!昨天的錯,今天趕快反省還來得及;早上的錯,現在
馬上改過仍然可以得救。就如人喝了一杯酒會醉,他想:「既然已醉了,
就繼續再喝吧!反正不差那一杯。」這就錯了!喝一杯雖然會醉,但也只
不過是面紅耳赤而已,意識還可以保持清醒,假如繼續喝第二杯、第三杯
……就不只是面紅耳赤,還會亂了善良的本性。

人不怕犯錯,只怕犯了錯而不知改過。凡夫的心是罪魁,一旦動了私心,
則身被心轉,就會步步陷入罪惡的深淵。如果能在惡念一起時,趕快制止
,還是可以得救。所以人生要很謹慎。

我曾從報紙看到:台中有一個搶劫集團,擁有很多槍枝,他們的行動早在
警方掌握之中,等到因緣成熟時,警方在他們計劃犯案前將之團團包圍,
展開了警匪槍戰。終於歹徒被制服了,其中有一個嫌犯企圖跳樓逃脫,卻
不幸摔死。

十個匪徒九個被抓,一個死亡。十個人就有十對父母,它們的父母心中又
做何感想?子女們的表現、遭遇,不但令他們痛不欲生,而且還終身蒙羞
啊!我們每個人都是父母所生,甚至有很多人都已為人父母了,有那位父
母不期待子女成為社會的棟樑呢?可惜現在的社會,有很多的陷阱會戕害
青少年。

在社會上為非作歹的人,他們不考慮父母的心情和處境,這也是不孝的人
,他們在生時要接受法律──人間地獄與良心的制裁,將來死了之後,也
要墮入無間地獄受大苦報啊!

爾時,大眾聞佛所說父母恩德,垂淚悲泣,告於如來:「我等今者,云何
報得父母深恩?」

佛告弟子:「欲得報恩,為於父母造此經典,是真報得父母恩也。能造一
卷,得見一佛;能造十卷,得見十佛;能造百卷,得見百佛;能造千卷,
得見千佛;能造萬卷,得見萬佛。是等善人,造經力故,是諸佛等,常來
慈護,立使其人,生身父母,得生天上,受諸快樂,離地獄苦。」

當聽完佛陀所說父母對子女的恩德難報之後,每個人又忍不住流下悲切的
眼淚,懇切的向佛陀問道:「我們要如何做,才能報答父母的深恩呢?」

雖然佛陀前面已經苦口婆心的分析:除了身體力行侍奉父母外,還要我們
口頭宣誦父母恩德,並且以身作則地去相互教育。但是聽的人有的已經瞭
解,也有些人無法深切體會,所以才會進一步問佛陀報答父母深恩的具體
做法。



經者,道也;道者,路也

佛陀告訴弟子:「你們如果真的想報父母恩,就要虔誠的以『身行、口說
』弘揚孝道。」

佛陀要弟子抄寫讀誦此經無非就是教弟子不要間斷人生的孝道。而欲讓此
孝道綿延不斷,除了口頭宣誦外,就是用筆紙抄寫。因為口頭宣誦所流傳
的範圍較小,如用筆紙抄寫,流傳的時間和空間會較長。

佛陀時代,尚未發明排版印刷,更遑論錄音廣播;想要聽聞佛法,就必須
跋涉千山萬水,四處參訪善知識。當時的人要聽佛法很難,但卻抱著一顆
敬重的心,儘管要走遠路,所聽聞到的法也不多,但一句法進入心中,就
能拳拳服膺,牢記在心,而將之用在日常生活的舉手投足中──也就是說
聽法之後,能確實的身體力行。

佛講經是要弟子身體力行,因為經者,道也;道者,路也。佛陀指引一條
正確的道路讓我們走,有句話說:「一理通,萬理徹」,佛陀的教法,千
經萬論無非是要我們以虔誠敬重的心,掃除輕慢,腳踏實地去踐行。

因此,就現代人來說,「造此經典」指的是要大家身口業都清靜,在日常
生活中力行佛所說的經教,我們的身行就是道,從我們的舉止動作中,讓
別人明白這部經的教理、真諦。

「能造一卷,得見一佛」──這是一種形容,我常向你們說「以佛心為己
心」,只要今天發了一念的慈悲心,今天就有一尊佛在你身邊。萬法之善
從孝起,我們如果時時報著報恩的心──不只報父母恩,也要報天下眾生
恩;如此以佛心看人,則人人都是佛。

身體源自父精母血,若能以父母生養之身來回報一切眾生,就是抱持著一
份清的佛心;當佛心現前時,自然就能見到佛。



心念不空過,即心是道場

聽經的時候,每一句都是道理,離開了聽法的地方後,人與人之間,是否
能「退一步海闊天空」呢?是不是能彼此謙讓而如沐春風呢?其實,我們
如果時時尊重對方如佛如菩薩,當下就是尊重自己如佛如菩薩。我們如果
能把這部經用在日常生活中,日行一善就有一佛,行萬善就有萬佛,一日
當中如能接連不斷,分分秒秒發願、培養善心,那麼一天有八萬六千四百
秒,如果分秒不失善念,千經萬教都在身體力行,如此,我們的身行就是
一部最完整的經典,也是一處最莊嚴的道場了。

學佛就是要學佛的明心見性,然後用我們的清淨本性來度化一切眾生。佛
和我們的心沒有距離,只要我們用心靠近佛,時時用心追隨佛,則佛絕不
會捨離我們;只要我們以身力行「經」,以「心」莊嚴自己的道場,則諸
佛菩薩自會時時實現前。

轉貼慈濟月刊第329期

台長: 自如
人氣(127)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家庭生活(育兒、親子關係、婚姻) | 個人分類: 甘露清涼 |
此分類下一篇:佛說父母恩重難報經(19)/證嚴上人
此分類上一篇:佛說父母恩重難報經(17)/證嚴上人

我要回應 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 登入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