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1-04-30 19:30:08| 人氣199|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大愛無疆 為善喜樂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大愛無疆 為善喜樂

2011年4月15日 慈濟基金會

【證嚴上人4月15日志工早會開示】
時間一天天地過去,花蓮慈濟醫院的志工菩薩一梯梯的循環,15日的志工早會,證嚴上人感恩之餘也提醒眾多菩薩們,若沒有走入慈濟人間道場,哪能理解到佛陀所說「生、老、病、死 」的人生自然法則。

覺悟從己身 明鏡鑑真理

「人最重要的就是要覺悟,不覺悟的人,如何能覺悟天地之間的道理呢?」上人開示我們要人人從最近的道理深入,所謂最近、最近的道理,就是從自身開始。「自己有身體,別人也有身體,同樣在生、老循環中,前生、此生,還有來生;過去、現在、未來,無不都是佛陀來到人間,要我們人人先覺悟自己生命的奧妙。」

上人也強調很多事情要從自己找出真理很難,如同我們的眼睛看到別人容易,卻看不到自己,得借重鏡子才行。故而我們要互相做鏡子,互相對照,彼此之間互動,生命的價值就能發揮生命的真諦。「凡夫認識自己難,佛陀的大覺大悟,不只覺悟自己的自然法則,更體會大乾坤宇宙間的自然法則,徹悟所有的真理,我們真的要從佛陀的智慧來體會自己。」


有情無罣礙 福中自輕安

「天地之間有真空、妙有,唯有佛陀能理解真空、妙有的道理存在,並用種種的智慧要讓我們人間凡夫慢慢去理解。而佛陀最期待人間凡夫的,就是頓悟。希望人人能舉一知十,然而偏偏眾生不願把道理聽進去,故而習氣不斷地在滾滾紅塵中翻攪。」

上人開示,真理永恆,二千多年前佛陀的覺悟,至今真理仍在,期望我們願意用心去體會的,就是「因果循環」。「道理很簡單;各位菩薩們,你們走入醫院,看到人世間的生、老、病、死,你們去付出了,是不是無所求的付出?看到病人露出笑容,歡喜嗎?」

「歡喜,所以為善就是喜樂。去幫助別人的人,一定是很喜、很樂。這種歡喜、快樂過後,心靈就能輕安自在,毫無掛礙;心無罣礙,無罣礙故,就無有恐怖;這就是福。」上人強調不論富有或是貧賤,若是願意去付出,則人群有福,自己也有福;造福因,得福緣,結果人人敬愛,自己輕安自在,就是很簡單的因果循環。

誠懇愛無際 老者得安住

上人舉例,若昨天曾經去膚慰一個人,今天再去時,他一定心很安,而能將心裡話說出來,就是過去有種好因,所以現在得好緣,而得以去輔導他跳脫苦難;所以因緣果報也同樣在善惡循環中。

「所以要時時培養大愛無彊,縱橫無際。不只在台灣我們要彼此付出,而大愛無彊界,不管橫豎、天長地久,我們走到哪裡,這分愛都是永恆的,不離不棄,而且綿綿長流。」

慈濟人邱玉芬,到大陸經商,將菩薩的情操帶過去,二十多年來視老者為親,少者為兒女,年齡相彷者為兄弟姊妹,至偏遠鄉村關懷孤老無依者,把人與人之間視同一家人,一分的愛無疆界。上人說:「開始的時候,他們也做得很辛苦。可是人云:『戲棚下站久也是別人的。』那種誠懇的愛疼惜大地,愛護大自然,同時呵護那一群苦難人,真誠的付出,所以『路遙知馬力』,他們走在正道裡,人人都可以看得到。」

無爭勤耕福 愛盈天地間

現在,邱玉芬等慈濟人,在上海的「敬老院」關懷三百多位老人家,灌注以疼惜與愛,如同親人、兒女一樣;而浙江省的義烏,一位臺商黃雪雲,也帶動當地人進行訪貧,照顧孤老無依者。

一位童旭清先生投入、感動之餘,由父親支持將古厝無償提供出來,接引十個老人居住,並予以衣食的照顧;此外,一位十七歲的少女,父親病重、母親離家,慈濟人長期陪伴,直到二0一0年她的父親往生,也把她接來古厝--幸福之園居住,增添一股年輕、活潑的朝氣。

上人讚歎,這都是「老者安之」。「有一群的長輩,有一個生命的朝氣、活力;大陸慈濟人初在當地耕耘時,人地生疏,但只要心中有愛,大愛無疆,天地之間就能充滿愛與溫馨。」

「感覺到人世間,能來做人很有福。」然而生而為人,上人也叮嚀我們一定要多造福,為善喜樂;而若看到別人無理、瞋與癡,則要自我警惕。「總是人世間不要爭,爭來的都是充滿了煩惱,我們志在付出,得來了是充滿歡喜快樂,所以要時時多用心啊!」


出自:證嚴上人

敬祝諸大善菩薩平安吉祥 福慧圓滿

自如頂禮 阿彌陀佛

台長: 自如
人氣(199)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 個人分類: 證嚴上人 |
此分類下一篇:善念掃街 清淨內外
此分類上一篇:執迷轉悟 悔斷惡根

我要回應 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 登入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