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08-06 14:51:58| 人氣2,08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閒聊3) sign,文法與風格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借用一下《orange days》的題後曲Mr. Children〈sign〉:一齣戲到底要傳達什麼?要告訴觀眾什麼訊息?


確定了,然後才有故事。其實戲劇是無巧不成書,由巧合推進,因巧合使人物因事件而連結在一起再使故事延續,但是劇作者要把故事說得能自圓其說進入狀況,製造出獨特的氛圍,讓觀眾忘卻那些巧合的突出。我跟朋友曾回想很多看過的戲,甚至把vcd翻出來,看看男女主角是怎樣相遇的,結果真的都巧的很咧!但是好的劇作家會用獨特的文法來創造劇本風格,讓人覺得故事說得有趣新鮮,而且始終不會忘記他(她)想傳達的sign(說日劇的劇作家是藉由劇本傳福音也不為過)。


所有的偶像劇大概脫離不了愛、希望、救贖…。因為反面的恨、絕望、墮落…..也是在反證這些東西。日劇的橋段或許難免有些不那麼新穎,(不過說到這,就不提臺灣偶像劇劇跟韓劇大喇喇地從日劇那抄了多少東西去用呗),但它們描寫情緒及感情的方式,真的細緻太多,而且在細緻中又可明確地傳達sign,每一集都在傳達sign,而那些sign在協助突顯整部戲的主旨。


說到北川悅吏子新作《orange days》借用了舊作《愛情白皮書》跟《跟我說愛我》一些橋段將之融合,相信6年級看日劇的人一定印象深刻;不過我不認為她是無覺知或想不出新東西或患了失憶症,感覺上她是故意對舊世代的觀眾致敬,同時寫下七年級生的愛與友情的故事,就像是6年級交給7年級的畢業禮物,而且基(色)調及節奏刻意明亮溫暖輕快許多。它的主旨是什麼?它在講愛的療癒與復健的力量(所以小櫂才會設定為社工所的學生,而後想當復健師),愛使人復健堅強。橘子會成員的友誼就如橙色的太陽般讓人溫暖,支持著社會新鮮人。


《orange days》裡頭的對白寫得太好了,將年輕人的心情傳達得太好了,讓我身邊的五六(ps:偶們也年輕過….)七年級生都感同身受。裡頭的大學校園及生活,朋友之間的對話,真的比《愛情合約》那辦家家酒似的對白寫實太多了,想得事情也多過太多。雖然大學生也很愛閒混哈拉看漫畫,但他們的對話不會像《愛情合約》的那般幼稚到不行。


再談到譬如《冰上悍將》,它想傳達強悍與脆弱的擺盪,母性與救贖、愛與自由…等,它借用冰棍球來比喻。看穿防禦與重設防線,倘若在關鍵的時刻無法看穿,那麼便會錯失彼此的真心。它整個敘事一直在賽事與情事間互為借用互相解釋互相加溫,即使節奏很快也從沒忘記它的sign。它以冰棍球比賽的文法創造快狠準的節奏風格,故事最後也結束在遊樂場的賽場上──晴春與亞樹是平等的關係,不再是等待與被等待的關係(兩人互相解脫了愛的捆綁而得到新的自由關係)。總結就是愛與救贖。Sign明確而圓融,更別說它幾乎可以一集講完整一個男人的隱密心事,他們的愛與救贖。而且雖然講脆弱講強悍,它的調性與節奏都挺一致的。


那《水男孩》在傳達什麼?夢想與希望,簡單到不行。只要不放棄希望,夢想終會實現。但是劇作家的劇本以一種混亂的文法創造熱烈的風格,對話情境常人多嘴雜地亂成一團,什麼怪叔叔人妖都要插一腳,但青春男孩的一頭熱使得旁人也漸漸受到感染。整部片子男孩們就是快騎著腳踏車到處流竄產生混亂,然而在那樣的混亂中,他們內心熱情的火種好像也四處延燒起來了;而且在每集的結尾前還會出現熱烈的拍手聲,好似觀眾也替他們加加油。劇作家必須想出一套文法製造出適合題旨的調性與風格,而且不忘記想傳達的sign,一次一次提高sign的層次感。譬如片中他們的對抗從小一直往上提昇到大,從學校一直到地方政府,可是他們一層一層解決自身與環境的問題,突顯他們永不放棄的毅力。《水男孩》的sign就是“永不放棄”,借用好像永遠解決不完的混亂與難題來宣示sign。
它混亂熱鬧的調性與節奏從一而終。

那《西洋骨董洋菓子店》要傳達什麼?就如所有的日劇一般,它只是借用甜點來寫“愛與希望”,所謂“幸福的滋味”到底是什麼?就像每個人喜歡吃的蛋糕味道不同一樣,幸福對每個人的定義也不一樣。但是劇作家創造一種特別冷場的文法,因此營造一種冷幽默的風格,因此吃起來很新鮮,別有一番滋味。每一集都不忘記它的sign,每一集告訴你一個幸福的滋味。它的刻意模糊焦點顛覆猜測的調性與節奏從頭冷到尾。


《永遠的仔》想傳達什麼?它是以全然陰暗來寫“愛與救贖”那微弱的一線光芒,在友台台長阿好的《幸福的海洋》那篇絕妙文中有很棒的分析。它那抑鬱的文法,總要不斷截斷過往的敘事,成就了令人痛苦的風格。它還是沒有忘記它的sign,雖然它是以反面來傳達它的sign。

獨特的文法造就節奏與基調,使得sign以最適切的方式傳遞,才能成就戲的風格。


當然,一齣戲的題旨也可以是寫全然無路可出的絕望或沒有救贖的可能,那你就必須鋪陳該有的沉重與沉淪。

但《愛情合約》無論正寫反寫,我搞不懂它到底想傳達什麼?
這紙愛情合約背後的隱喻是什麼?看來看去我只覺得這是編劇要讓他們發生連結關係但卻又沒法收尾的一張紙。

晴春跟亞樹攤開了講的愛情合約,則傳達了什麼?它傳達了亞樹的母性使得晴春愛情合約的maybe 變成了must be,使得game不再是遊戲,而是一種平等的愉悅關係。

《愛情合約》:???

《愛情合約》如果想傳達“愛與救贖(希望)”,那麼它的結局未免一頭霧水到使得前頭八分營造得起勁要命的溫情顯得浮濫而空洞。年輕人從前頭那些心理受傷的、死去的、離開的大人們身上所得到的人生經驗與感想,到哪裡去了?他們該有的成長哪裡去了?他們所有人到最後面對事情卻幼稚得像完全沒有經過前頭諸多事件的洗禮般!如果被營造得非常親和的精神導師幹久、溫柔的姐姐、母親的人生經驗有被他們吸收進去,那麼他們最後的很多情緒及反應怎麼會到最後反而退化到像小學生啊?如果它要寫因為一紙合約所產生的愛情結果將會如何,那麼劇本應該不要躲避它自己最先所下的設問,他們應該由經歷過的成長中去解決,不管是分手或繼續,至少要寫溝通與面對。如果男女主角之前如水乳般交融的感情、他們那互相靠近對方的心,都無法解脫那紙薄薄的合約,那他們之間的真心還真膚淺,他們跟其他朋友的友誼還真淺薄。小風如果真的心理障礙嚴重到像太陽花裡才會出現的瘋婆子,之前又怎麼會在朋友面前及私下與阿ken親暱到不行(老實說角色性格描寫很差,如果小風那麼ㄍ一ㄥ及內心blue又那麼愛面子,怎麼會表現親密愛意那般熱烈啊?),她應該更保持距離的,(就像沙繪在確認自己心意前一樣,雖然喜歡但是一直保持著好朋友的距離)。如果東窗事發大家一副不知輕重的樣子,我實在很難相信木頭會將從高中起的存款拿去修補畫作,小風心中的傷痕應該比畫作的傷痕嚴重多了吧(就別提當初木頭拿出出國用的存款來,小風一把抱住接受那荒謬情節!要出國讀書就算貸款至少也要四五十萬,一般人遇到這種情況一定會良心過意不去婉拒的)?

調性實在太斷裂。就好像前八分在跳街舞,後半段突然跳起愛情ㄟ恰恰一樣,可是接拍跟節奏又接得很爛。前頭刻意營造18歲清新的天空,最後頭突然下起太陽花颳起龍捲風,那不是神經錯亂嗎? 雖說後現代拼貼藝術盛行,但好歹得貼出一個圓滿的風格,而非東學西學東拼西湊。


《愛情合約》如果想傳達命運弄人,人的孤單終究無法解脫,一切都是老天惡作劇,那麼前八分的浪漫版‘野蠻女友’加社教片般大學生版的‘我們這一班’又在扯啥?啊在最末的魔幻寫實的畫面算啥?那能稱得上創意嗎?別以為學學《黑暗之光》及《美麗時光》那令人安慰的解脫就算了事,這學得還真不倫不類,讓我很想學“極道山美”跨腿開罵:『別瞧不起看戲的人!』。


就還沒談到它真是該要沉重的時候情緒不足,不需要那麼激動時倒拼命灑狗血,情感描寫的淺薄與缺乏深度比情節拼湊更讓人失望。


本土《鬥魚》在講什麼?在講黑社會的道德說,愛使人身不由己就如鬥魚努力脫離泥濘。《求婚事務所》在講什麼?在講愛真的需要勇氣,拼了命也要愛!這些戲即使你不喜歡它,但是它的調性跟節奏都很一貫,至少還努力展現自己的風格。那有人或許會問:“媽地,主旨那麼簡單不夠炫!”那個我也會說:“主旨就是這麼簡單!但你要以不同層次將主旨表現到有深度!”


今年最讓我覺得失望的就是《撞球小子》跟《愛情合約》,《撞球小子》真的爛到一無可取就不再說,《愛情合約》可以做好卻東拼西湊搞不清自己到底想傳達啥。


(待續)

台長: pip
人氣(2,085)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電視賞析(綜藝、戲劇、影集、節目) | 個人分類: 日劇 |
此分類下一篇:(閒聊4) 個性與靈氣
此分類上一篇:(閒聊1)日劇到底多說了什麼?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