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1-04-30 09:45:47| 人氣5,726|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波浪理論應用技巧

推薦 0 收藏 1 轉貼0 訂閱站台

波浪理論應用技巧

由美國人艾略特創立的波浪理論,從其誕生的那天起在市場中就頗有爭議,但它最終依靠其獨特的價值和研判功效經受住了市場的考驗。該理論的基本內容是:一個完整的漲跌周期即八浪循環,由五波段推動浪和三波段修正浪組成,並可被進一步分九級144浪;推動浪與主趨勢方向一致,大多都有且僅有一波出現延長現象,其餘兩波在幅度和時間方面會大致相同,而調整浪則與主趨勢方向相反。一般來說,波浪理論只用以分析大盤或平均指數,並由此發現較理想的買賣時機。

應用技巧

A、牢記波浪分析三要素。波浪所構成的形態,是波浪理論的立論基礎,對數浪正確與否至關重要,其次是波與波之間的比率,以及同級波浪中每波持續的時間,組成波浪理論的三大部分即波浪分析三要素。同時,成交量在波浪分析中的作用也不容忽視,特別是在主波段中,並被用來檢驗波浪或預測波浪是否延長。

B、求同存異,旨在實戰。當一個波浪循環尚未結束時,波浪的划分無疑會存在不止一種可能。因此,在運用波浪理論研判時,就必須首先根據規則和波浪的個性或特徵排除掉不可能的劃分,同時尋找出合理的並按照概率大小進行排序,這就是存異的一般程序。而求同則是在兩、三種可能之中,由波浪分析本身得出對近期乃至後市一致的判斷,這才是至關緊要的且具備操作指導意義。

C、熟悉波浪個性,留心股價通道。在不同的波段運行時期,市場反映出來的特徵是不同的,政策、基本面和消息面等也不盡相同,但市場群體由悲觀到樂觀或從樂觀到悲觀的變化過程,卻按相似的途徑不斷循環發展,因此,熟悉每一浪的個性即市場心理狀態及其情緒,對波浪分析必定大有益處,如排除可能極低的劃分,甚至可以預知主流熱點所在。受心理及情緒的影響,價格走勢往往會存在強弱的差別,一般都能反映在股價通道中,主要是:第3浪即通常所說的主昇浪,應上穿由第一浪頂所做的與趨勢線L的平行線即通道線,第5浪上摸高點往往触及不到該線,而第4浪則在新通道的趨勢線處終結。

D、了解波浪的常用百分比。在推動浪中,若第1或第5浪延長時,其長度經常是其余兩浪最大漲幅的1.618倍,若第3浪延長時,很可能會遠遠超過第1浪長度的1.618倍,此時還可利用經驗公式來預測第5浪的大致高度,該公式為第5浪=第1浪×3.236+第1浪的浪底或頂,但它不一定適用於以楔形運行時的驅動浪;在調整浪中,無論哪一種具體方式,整理結束位置通常與此前漲跌幅保持某一比例如0.382、0.5和0.618等。

E、注意X浪與失敗浪的要點。在混合型調整中,X浪以3波方式展開,並發揮著不同整理方式的連接作用,大多是在強大外力影響下形成的,但最終多可被划入B浪,而在不明朗或循環未結束時則不失為較好的權宜之計。失敗浪是指第5浪未超過第3浪的高度,說明此前昇幅過大或市場已明顯轉弱,並預示即將出現的調整幅度較深或時間較長,另外C浪不及A浪時情形與之相似

操作計劃之“三點兩間”

操作計劃在確定所做商品及方向後,主要工作內容是確定“三點兩間”。

“三點兩間”是指:入市點、止損點、獲利點和行情運行時間、行情漲跌空間。

進場點一般在支撐或阻力附近,因為這樣止損點好設,而且相對來說損失有限

可以說,最重要的是進場點的選擇,一個好的進場點進可攻退可守,直接決定一筆交易的成敗。

判斷漲跌的大小,行情所需時間主要是根據形態比例,形成的時間,振盪的幅度,前一波趨勢運行的空間等~~,只是大致的估量,絕不是精確的預期。大盤整之後大行情,小盤整之後小行情,我判斷漲跌的幅度一般通過最近的盤整區之前的那波行情的幅度,搬過來就是!
根據技術分析上對稱理論,個人認為每一波行情的時間與空間的乘積大致都是相等的,這一點可以通過歷史圖形來驗證。

波浪理論隱示著什麼?

本文對於研究波浪理論的高手或許有用,對於研究波浪理論的新手來說可能會覺得所言無物。

說明

A、此文的原則是詳他人之略,略他人之詳。故對波浪理論不做任何基礎性的闡釋。

B、不自證其證。本文僅從別的角度試釋波浪理論隱含著怎樣的市場本質與交易理念。 
 

1、波浪理論是關於市場結構的理論。是把握市場價格運行的基礎理論之一。而形態是其結構的具體且基本的表現形式。

2、像自然界的其它地方一樣。結構是無處不在的。是隨處可產生的。從結構入手去把握價格變化無疑是一條極省力的捷徑。

 3、市場的結構在任何一個層次都具有一致性。了解與把握這點,我們在交易時就可以由微知著,由小見大。

4、大美寓於形。觀其形可知其神。許多時候,形態的變化意味著本質特徵的改變。

5、神居其內,形顯於外。認知與了解市場只能是由形到神的漸進。而不可能是反向的躍進。

6、經典技術分析說價格說明一切。而事實上是形態更能說明一切。形態是價格變化的軌跡。是市場最基本的結構。形態體現並影射著市場的本質。

7、形態是結構的體現,是買賣雙方動態均衡的產物。對形態的認知意味著對市場動態均衡的認知與了解。

8、個人認為,善用波浪理論的人比不善用或不知、不能用的人在出入市的技術上將會有質的差距。

9、個人同樣認為,知此理論不用者悲哀;不知此理論不學者亦悲哀;不真知此理論而用者更悲哀;

10、是最有深度的分析理論。因為只有它明確隱示了市場未來是不確定的,是有多可能結果的本質特性。

11、此理論是最好的預測理論。但本人並不贊同如此運用波浪理論。股價運行本質上的不可預測性決定了如此運用其理論之人的最終悲劇。

12、波浪理論暗合了大多數的技術分析理論。是市場交易者不可多得的利器

1.波浪理論總體上屬於趨勢理論,認為價格運動呈趨勢運動且該趨勢具有規律性; 

  2.價格運動呈漲、跌交替循環,“波浪”其實指的就是行情的漲跌交替循環,每次循環結束再進入更高一級循環,由此往復直至無窮; 

  3.波浪理論認為價格運動主要表現為以上昇趨勢為主、下跌趨勢為輔,下跌總的說來是對上昇的調整;從總體來看,其運動特徵之一是每次下跌調整的底部在不斷抬高;  

  4.波浪理論認為當價格進入階段性的下跌趨勢時,其間局部發生的上昇走勢就不再是趨勢的主導,而“降級”為對下跌趨勢的調整--俗稱“反彈”;在一般情況下每次反彈都會受阻於此前的次高位;  

  5.組成波浪理論的三大部分內容是:浪的級數、浪的形態、浪的規模,對應的分析技巧是:趨勢分析、圖形分析和黃金分割計算法。  

  波浪理論最吸引人的地方就在於它的目標測算,而目標測算的基礎是波浪的性質,即待測算運行目標的行情是推動浪還是調整浪,波浪性質不同,測算方法也就不一樣。確認波浪性質則取決於對行情趨勢的確認,與行情趨勢方向相同的就是推動浪,否則就是調整浪

波浪理論屬於循環周期理論的旁友,較為注重股票價位的騰落,以及價位行走的態勢。波動原理有三個重要概念:波的型態、波幅比率、持續時間。波動原理具有獨特的價值,其主要特征是通用性及準確性。通用性表現在大部分時間里能對市場進行預測,許多人類的活動也都遵循波動原理。但是艾略特之研究是立足於股市,因而股市上最常應用這一原理。準確性表現在運用波動原理分析市場變化方向時常常顯示出驚人的準確率。波浪理論的盲點,即當波浪形態演變成為較復雜的調整浪或橫行整理時,循環周期的分析,正好彌補波浪理論之不足,形成雙劍合璧,無懈可擊的股市法寶。

數浪最大的要點在於隨時觀察價格變動,客觀地認知市場,拋棄一切主觀的幻想與恐懼心理。艾略特認為成交量與波浪類型無相關性,但有時也可用作數浪和推測未來趨勢的工具。並且認為在任何牛市,成交量自然地隨著價格運動趨勢擴大或縮小。在調整波中,成交量減少通常表明賣出壓力減輕,在成交量的低點常常出現市場的轉折點。如果第五波的成交量大於或等於第三波成交量,則第五波很可能會發生延長,結果就會出現第一波與第三波波幅接近的情況。

  數浪理論最困難的地方是:波浪的等級很難划分清楚,在周期中必須有正確的指認,必須接受事實,然後按照實際變化,採取適當的行動。

  波浪理論最有價值之處是:在一次價格的變化中,提供了成功幾率極高的可能性。

普萊切特:讓波浪理論在市場發揮作用

對於許多剛接触波浪理論的投資者來說,要將波浪分析成功運用在現實市場方案上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此,與撰寫波浪理論的羅伯特.普萊切特交談一次,是學習如何實際應用波浪理論再好不過的方式了。以下內容摘自普萊切特的最暢銷書《普萊切特的觀點》,對如何應用波浪理論進行了深入的評論。

問:普通個人投資者是否真能理解波浪理論?
答:我相信普通投資者是可以理解波浪理論的。用兩個晚上看看書,大部分人就能把握波浪理論的基本思想。

問:應用波浪理論是一項技術還是一門科學?
答:對市場的研究必須是科學的,而且其本身也確實是一門科學,雖然該門科學還處於發展早期。這跟大部分社會科學的發展進程是一樣的。因此,正如查爾斯.柯林斯經常所說的,波浪理論的應用是一門客觀的學科。根據這個原因,只有嚴格以事實為基礎的研判才能被視為有效。如果你無視證據卻憑自己的希望或者靈感進行研判,那麼你將為此受到市場的懲罰。只有通過艱苦的分析研究才能得到合理正確的研判。最糟糕的研判者是那些把該理論當作一門藝術,憑著自己的沖動和不嚴密的理解“繪畫”波浪的人。除非各種波浪形態和比率的可能性能實現量化,否則波浪理論的應用將一直保留一門手藝(craft)的許多特點,要做到精通,不但要思考,而且要實踐。韋伯斯特詞典對手藝(craft)的解釋是“通過經驗或者學習獲得的技術”、“對知識有系統的運用”。
在上述原則基礎上,波浪的研判還是需要一些藝術頭腦才能做得好,因為市場本身的波動就像在繪畫圖片,你必須首先判決比例是否足夠相稱協調然後才能說這個波浪已經完成了。有些理性的頭腦並不適合這項工作。

問:你曾經說過理解波浪理論相對來說是容易的。那麼,應用呢?
答:波浪理論的基本思想是容易理解的,不過要掌握各種錯綜復雜的細節,還是需要花費相當多的時間來學習。但是,一旦你掌握了它們,那麼在市場上認出各種形態便成為容易的一步。當你能識別出五浪驅動、A-B-C調整和艾略特三角形的時候,只需往圖表上一瞥便能確定買點和賣點,而無需額外的工作。不管如何,就我所知,波浪理論提供了最好的努力回報率。

問:不過,你又說波浪理論相對來說只被很少的人掌握了。你認為所有的投資者中有多少人掌握了波浪理論了呢?
只是那些願意付出額外努力的人。坦白地說,只是一小群人。我想每個人都會發現波浪理論的確迷人。即使市場以外的人也會覺得它是個非常有趣的概念。但是只有那些願意把市場當作他們生命中一個相當重要部分的人才能應用波浪理論。如果你不在這上面付出,那你是不可能賺錢的。波浪理論對此要求很高,因為這是市場的要求。兩者其實是一回事。

問:不可思議!這樣一個結構,簡單而且容易理解,但是因為內在的不確定性,卻要求嚴格和受過訓練的應用。
答:唔,象棋的規則很簡單,但是要贏得一盤棋卻不那麼容易。

問:分析波浪的本質是對可能性進行正確的排序。在市場運動的過程中如何做到這點?
答:首先,你必須通過應用波浪理論的規則將不可能性剔除掉。在任何一個市場轉接點,都有一些確定的東西是肯定不可能的。例如,由於特定的原因,一個大五浪下跌後的一個小五浪上昇絕對不會是從底部的全部上漲,回撤可能會出現,但是進一步的上漲是必要的,因此,此時應拒絕預測會立即有新的底部出現,應將其排除在市場運行的可能性之外。
將不可能性剔除掉後,剩下來的便是看似頭痛的可能研判清單了。此時,每個可能性研判必須再通過波浪指南進行適當的分析,包括交替、通道、菲波納茨比率關係、波浪的相對規模、基於波浪形態的典型目標價位分析、交易量以及廣泛性等等指南。
其中(1)滿足最多指南(2)最貼切地滿足指南的研判必須當作市場最可能的運行方向。滿足程度次一些的研判可當作次選方案,以此類推。我們有時候稱之為首選方案和替換方案。
此後分析者應緊密觀察市場,以便在某研判的可能性消失或者變弱時決定是否或者何時用次選方案給予替換。

問:聽起來很復雜。
答:並非如此。首選研判經常是如此的顯而易見和清晰,以至於投資決定是很容易做出的。同樣,有時候,兩三個最優的研判預示著相同的市場方向,因此投資決定也容易做出。在其它一些時候,預示相反市場方向的研判在優選因素上不相上下,此時應暫時退出市場,觀望。在這種情況下,價格刻度遲早會向其中一個研判傾斜的。

問:假設一旦事實證明你的判斷是錯的,你採取什麼樣的措施來保護你的投資資本?
答:要賺錢,關鍵是對虧錢要有一個管理計劃,也就是要止損。趨勢跟隨者必須使用果斷的規則設置止損位。波浪理論,從另一個角度來說,是設置止損位的最好途徑,因為波浪理論完全依賴於價格形態,這為在確定的價位上設置止損位提供了理由。舉例來說吧,預測疲軟的經濟可能預期會對股市造成沖擊。然而,(實際情況可能是)經濟持續疲軟,股市卻繼續上揚。如果你採用傳統的基本面思路,那麼你根據什麼來決定你是錯的?又例如,如果利率很高,而股市繼續上揚,那麼你應該在什麼時候退出市場?波浪理論自身便是一個將損失控制在很小範圍內的方法。當一個價格形態未按照你的預期那樣展開的時候,你必須改變主意-你被逼著改變主意,除非你對此視而不見。用波浪理論來決定在何處設置止損單簡直無懈可擊,因為波浪理論給予了你一個客觀的止損價位。你被逼著遵守紀律,從長期投資操作來說,這是使你保持良好交易記錄的唯一辦法。
甚至一個技術指標,例如認沽證/認購證比率,也可能會給出一個賣出信號,但是股市還是繼續上揚,那麼你該怎麼辦呢?市場情緒指標可能會告訴你現在到處都是多頭,並基於歷史資料給你提供一個在道指1000點賣空的信號-於是你賣空了。然后,道指漲到了1100點,可是指標仍然顯示是賣空信號,然後是1200點,然後是1300點,你還能挽回損失嗎?除了破產什麼都挽回不了,因為你在不停地虧損。波浪理論不會允許讓你覺得這樣虧錢是合情合理的。當然,你也可以對市場資訊歸納整理並理性化,我做過這樣的工作。但這是個人的問題,而不是波浪理論的問題。正如艾略特在給柯林斯的一封信中所講的那樣:“規則的應用需要大量的實踐和冷靜的頭腦。”

問:你用止損/止賺盤嗎?
答:在幾乎每一期出版的《艾略特波浪理論家》中我都給出過止損/止賺位。但是,很少有啟動過。那些被啟動過的是值得的,因為那表示我完全錯了,它們通常在非常接近我們的市場預測處讓我們退出交易。一般來說,很少有虧損的結果。而且,這是一個極好的有利條件,因為,當你研判正確的時候就能賺一大筆,而在錯誤的時候又能避免虧損過多,無疑你已經擁有了一個很好的系統。
有幾次交易我沒有使用過止損/止賺盤,因為我對研判充滿信心。每次的止損止賺應用都非常成功,除了有一次,我短倉了股票,但是它仍然上漲。活到老學到老啊。

問:你在參加交易比賽時,你將自己交易的最大虧損百分比設定在多少?
答:我沒有設定這個百分比。你不可能成功地用一個固定的百分比來控制損失。所有的止損決定必須是客觀的,也就是說,止損的理由應該建立在“我錯了”。假設我認為市場處於熊市,有一天價格上漲了,我買了一個認沽證,然后第二天價格還是上漲了。此時,意味著兩種情況之一:要不是我(對熊市的判定)錯了,要不就是市場為買認沽證提供了更便宜的價位。如果所有的證據顯示我是對的,那麼我會繼續買認沽證。這就是使用波浪理論的正確方法。決定不是任意做出的。讓我們假設,市場繼續以我預計相反的方向運動,如果它仍然處於一個反彈調整浪的範疇,我還會繼續買認沽證。但是,如果波浪結構有了變化,顯示我錯了,那麼這就是我該退出此筆交易的時候,立即退出。因此,我是在使用市場本身來告訴我什麼時候我錯了。這就是我的止損止賺位。其它任何形式的止損止賺位都是武斷的。

問:那麼,在進入交易前說如果這筆交易虧損到10%就退出,這有什麼問題嗎?
答:這樣的話你會蒙受很多不必要的損失。如果在10%處止損後市場卻按照系統所顯示的信號運行,那麼怎麼辦?在一個更差的價位上重新進場?還採用另一個隨意的止損盤?這簡直就是一個災難的計算公式。一個所謂的10%止損盤是隨意的。你不能將交易系統建立在隨意上面。

問:雖然你說是隨意性的,但是“我不能虧損得比10%更多,這樣不行嗎?”
答:那麼為什麼不是9%呢?為什麼不是11%呢?

問:你有選擇的權利……
答:那麼基於什麼作出選擇呢?注意,理性的目標是要分析正確,而實踐的目標是要按照分析結果進行交易。理想的情況是,在進場交易前你應該弄清楚,基於你的市場分析,當價位到達什麼狀況時你就能判斷出你原來的分析是錯的。

問:期權的交易也如此嗎?
答:唔,期權交易是不能設置止損盤的,你得通過電話通知買賣。因此在期權交易上使用的思路得跟期貨交易有些不一樣。假如你的期權價格跌了50%你想賣出,等你打通電話通知賣出的時候,可能已經跌到80%了,在這種情況下你有可能是在最底部賣出。實際上,在這個價位上,反而可能是個令人爽呆了的買入點。你也許還會想在這個價位補倉,以便價位反彈到原價50%處便可以彌補掉損失。整個要點是,要看波浪結構是怎麼說的。如果波浪說你仍然是正確的-趨勢將返回原來方向-那麼你或許想在此價位上補倉。

問:你說長線交易才是最有經濟頭腦的,但是你在美國交易比賽中用三個月的時間交易了200次並獲取了令人難以置信的收益。
答:先不說成功與否,我付給經紀人的手續費跟我獲取的利潤一樣多。也就是說,我的利潤都付給經紀人了,1984年時候的手續費很高。因此,長線交易肯定是正確的。

問:你說的大部分內容迄今為止針對對炒家和投資者沒有什麼分別。但是,看起來你的全部重點似乎更側重於炒家。對於那些不想投機的人來說,所有的波浪指南都是一樣的嗎?
答:所有的投資都是投機。如果一項交易被大多數人充滿信心地認為是一項投資,那這筆交易是最危險不過的投機了。想想1946年的長期債券和1980年的黃金或者2000年的股市。

問:你曾經說過波浪存在最小的浪級。一個短線交易者能使用艾略特波浪操作微浪級波浪獲利嗎?
答:關於波浪理論的最奇妙的一點就是你可以選擇對什麼樣的趨勢進行交易。如果你在1982年買進股票並說:“我將一直持有這些股票直到這個巨大的循環結束”,那麼我會認為這是個非常不錯的投資策略。當然,在中級調整浪前退出交易的想法也是相當正確的。有些人是每天交易者,波浪理論同樣也適用他們。艾略特發現了這個市場運動的基本形態,並在各級波浪中確認了這種形態,即使在最小級別的圖表上也是如此。如果你根據一筆一筆的交易繪制走勢圖表,你會發現波浪形態照樣重復出現。我認識一些頂級短線交易者,他們就是試圖這樣交易的。當然,他們不用付經紀手續費。

問:波浪理論之所以能成為觀察股市的一個獨特的工具,原因之一是它既能反映精微的價格趨勢,又能反映宏遠的價格趨勢。但是,如果波浪理論反映出來的精微價格趨勢和宏遠價格趨勢方向不一致,那麼怎麼辦呢?你在操作上有偏好嗎?
答:在80年代的牛市裡,我極少建議短倉股票。賣出可以,但是不應持有短倉。當然,有些時候短倉會頗有利潤。不過,我推荐股票的基礎是:最大化地利用好當前的主要趨勢。舉例來說,在熊市的價格上漲期間想長線獲利是相當困難的。如果你見過牛市剛剛起步時候的情況,你就會知道區別在哪裡。此時,人們都熱情地渴望將股票賣出,因為利潤來得太容易了他們甚至不敢相信自己的好運。因此,當我意識到主要趨勢開始向上時,我會建議買進、賣出然後再買進。當主趨勢開始向下時,我會建議短倉、補倉然後再短倉。通過這種方式,周期界定上的誤差會被主要趨勢更好地彌補。如果你將主要趨勢研判錯了,你將會賠錢。當然,即使這樣,由於你是在小一級的波浪上交易,你不會損失慘重。除非你大浪小浪全部研判錯了!這種事情當然有發生過,不過出現的幾率還是很小的,不至於頻繁發生。

問:對你來說,投資和交易的區別不過是從特大超級循環浪級逐級開始往下分析的問題罷了。大多數人說交易就是買進和賣出而投資是買進和持有。對此,你已經清楚表達過自己對買進和持有方式的一貫觀點:不管承認與否,我們都是市場的時機選擇器。
答:投資與交易的區別只是一個關於趨勢級別態度的簡單問題。在微級趨勢上投機被稱之為“交易”,而在主要趨勢上投機被稱之為“投資”。沒有任何其它的區別了。這就是為什麼我在討論策略時用詞並不嚴格區分的原因。每個人在某級別的市場趨勢上都持有自己的觀點,即使他自己不承認這點。買進並持有是基於最近歷史走勢的牛性態度,因此他看好原始級、循環級或者甚至可能是超級循環級的後勢。在這些浪級的運行過程中,如果後來他有所顧慮而將股票賣出了,那麼他就做了一個市場時機調整的決定。如果他一直沒有賣出,那麼他就是仍然保留著原來的意見,但此時他仍然擁有著一個時機選擇的決定。投資者的行為需要對進場的時機進行決定,不管這個時機來自於感性還是理性。有時候人們的時機選擇的決定與市場時機是不相關的,比如一些人會因為家庭緊急事故需要用錢而將股票賣出。但是在你決定市場時機的背後,還是應該有好的理由給予支撐。

EWI(艾略特波浪國際公司)波浪理論問答集錦

這些問答均摘譯自艾略特波浪國際公司的網站,譯文忠於原文內容,並不代表個人的觀點。

 1)你是如何判斷浪1開始啟動了,又是如何識別浪1已經終止了?
Tom Denham:要鑒別一個新的波浪的啟動,最重要的是分辨出上一個波浪的終點!我們密切關注兩者的銜接關係,當一浪終結的時候那就是另一浪的啟動開始了(嘿嘿,你覺得這是廢話嗎?)。一個真正的浪1將完成五個子浪的運行後才能終止。延長有時候會使問題變得復雜,這個時候你也許要等到一個低量的a-b-c回撤出現後才能確定浪1已經結束了。

2)對於向下趨勢的浪3,是否需要令人震驚的坏消息來啟動?
Wayne Gorman:社會行為學表明了兩者之間沒有因果關係。例如,1929年和1987年的股災發生的時候,當時並沒有什麼特殊的新聞事件。相反,911事件發生之後,股市(道指)卻上漲了6個月。社會行為是社會情緒趨勢的結果,它遵循波浪理論的形態,並在股市中得到最好的體現。我們的研究表明,社會行為對社會情緒並不構成回饋機制,因此社會行為對社會情緒未來的軌跡也不會有什麼影響。

3)根據我對你立場的理解,2002年10月10日的底部(道指)並不是熊市的終點,從那時起的上漲屬於調整浪。如果市場價格繼續上漲,那麼到達什麼水平的價位時你才會改變你的主意?
Tom Denham:從波浪理論的角度來判斷市場是牛市還是熊市,並不是基於價格水平,而是基於價格形態。向上的調整浪預示了大一級的趨勢仍然是向下的,新的底點還將來臨。只有當相對級別的驅動浪開始向上展開時我們才會重新評估目前的熊市立場。我理解,確定一個價格水平來作為判斷熊市終結的里程碑會讓人舒服得多,但是將市場過度簡單化是很危險的。

4)應如何訓練辨認波浪形態的能力?能推荐一些從即時圖表上培養數浪能力的方法嗎?
Tom Denham:好的。不要只是在腦海裡想象你應該如何標示圖表。一定要把波浪實際地標示出來。你可以在電腦上用畫圖工具標示出來,也可以把價格走勢圖打印出來手工標示出來,總之,要將符號實際地標示到圖表上去。這樣的實踐操作對於學習識別波浪形態的效果與光看不做是完全不一樣的。
圖表的波浪標示可以與EWI發布的波浪標示圖對比參考。你可以將EWI短線更新的60分鐘走勢圖表上的波浪標示消化吸收後轉成你自己圖表上的波浪標示,這看起來也許比較簡單,但是通過這種方法你會學到很多東西。
將60分鐘走勢圖打印出來,然後在上面標示波浪,你可以將EWI發布的日線圖作為一個參考指南使用。在不同級別的價格形態上實踐操作會幫助你更輕易地識別波浪形態。

5)我是否有必要到小一級走勢圖上去確認波浪的走勢?比如,當月線圖或者周線圖上的波浪形態不清晰時,正確的程序是不是到日線圖、60分鐘圖甚至更短時間級別的走勢圖上去研判確認?
Tom Denham:是的。但是你不用陷得太深。我使用的準則是,如果你不到30分鐘圖上去確認波浪,那麼你可能是在用想象數浪。

6)普萊切特先生,波浪理論說浪4絕不允許進入浪1的領地。這對收市價的走勢圖和當日一天內(intraday)最高價/最低價的走勢圖也都適用嗎?
Bob Prechter:對於現貨市場,任何級別走勢圖的浪4都不能進入浪1的領地(終結三角形除外)。

7)在傾斜三角形中浪3是否可以最短?如果在傾斜三角形中浪5發生翻越(throw-over),那麼“浪3不能最短”的鐵律是否就可以忽略?
Bob Prechter:浪3絕不能最短,即使在傾斜三角形中也如此,不管有沒有發生翻越現象。

8)浪2可能成為三角形嗎?
Tom Denham:不能。“雖然在極其少見的情況下驅動浪中的浪2看起來像個三角形,這往往是因為這個三角形只是整個調整浪的一部分,整個調整浪實際上是個雙三”,見艾略特波浪理論一書。

9)當確定哪一浪最長時,我們應該用棒形圖(帶最高最低價)還是應該用線形圖(收市價)來衡量?
Tom Denham:在數浪的過程中最好要考慮最高價和最低價,因此一般來說棒形圖是最合適的。當你使用線形圖的時候,由於線形圖只是基於收市價並且略去了日內最高最低價,一些資訊就被過濾掉了。線形圖簡化了價格的走勢圖,有時候是有益的和有用的,但是,各個時間級別本身內的價格走勢也可能會改變數浪,因此應該被考慮到。

10)波浪理論能有效地運用到個股上嗎?還是只能應用在指數上來研判大市的方向?
Tom Denham:波浪理論對個股的應用可以是有效的。個股的買和賣都可以有很多理由,大眾情緒在個股的價格走勢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可信的波浪形態有時候也會展開。見《普萊切特的觀點》93-94頁對此有過專門的探討。(可惜找不到這本書,不過在《市場行為的關鍵》一書中對此也有些闡述,大家可以參考一下)

11)調整浪之後,回復原趨勢而展開的浪1是否總是會超越先前調整浪中B浪的最高點?
Tom Denham:不是的。沒理由基於前面調整浪的結構來判斷浪1的終點。最好的辦法是根據浪1的內部結構來計算浪1的終點。關於比率分析在波浪理論一書中有闡述。

12)按照波浪理論的鐵律,浪4與浪1不能重疊。但是如果浪4的最低點與浪1的最高點在一個水平線上,例如,浪1的最高價為21.5元,而浪4的最低點也為21.5元。這算不算触犯了鐵律呢?
Tom Denham:這不能算違反重疊鐵律。

13)對於終結三角形後的回撤幅度是否有什麼指南可供參考?
Tom Denham:見艾略特波浪理論一書:“一個上昇的終結三角形是熊性的,回撤幅度至少會到達終結三角形開始的地方。一個下降的終結三角形則是牛性的,經常會帶來一個急劇的上漲。”

14)對稱調整三角形(3-3-3-3-3)中的每個子浪應該是什麼結構?
Tom Denham:三角形中的每個子浪大多數情況下都是之字形,即5-3-5。

15)當運用菲波納茨比率關係時,你是經常使用棒形圖上的最高價/最低價來計算,還是用收市價來計算?
Tom Denham:波浪理論的嚴格應用是應該使用最高價/最低價來推算,但我們有時候也考慮用收市價。有些人認為收市價比時間內部的價格走勢更有意義,因為收市價是對該段時間價格走勢的“總結”。對此我們不敢苟同,但我們偶爾會關注基於收市價的數浪。

16)當一個驅動浪完成時,我有時候會停下來反向操作調整浪,將止損位定在驅動浪終點的上一個價位(驅動浪向上)或下一個價位上(驅動浪向下)。但是,我經常被擴散平台調整浪的B浪止損出局。我想問一下,對於擴散平台調整浪的出現,是不是跟不同的浪級有關?即某些級別的波浪里不會出現擴散平台,而有些級別的波浪內會經常出現?
Tom Denham:擴散平台在各級別的趨勢裡都能經常看到。在擴散平台內,3-3-5結構中的浪B將超越A浪起點處終結。B浪一般都是A浪長度的1.236倍或者1.382倍。

17)什麼是波浪理論的三大鐵律?
Tom Denham:1)浪2不可以回撤浪1的100%以上;2)在浪1、浪3和浪5中,浪3不能最短;3)浪4不能進入浪1的領地,即浪4與浪1不能重疊。

18)浪C的形態可以是楔形嗎?
Tom Denham:可以。“很少一部分的終結傾斜三角形出現在A-B-C結構的C浪中……表明了大一級運動的衰竭”,見波浪理論一書。

19)是不是所有的股票都遵循艾略特波浪形態?如果不是的,為什麼?
Tom Denham:雖然個股的價格形態可以根據波浪理論的鐵律和指南來分析,但是個股的價格形態受到了除大眾情緒以外的其它因素的影響。《普萊切特的觀點》一書中是這樣闡述的:“個股對波浪理論的反映過於失真,以至於波浪理論對個股失去了大的應用價值”,因為指數的價格運動反映的是大眾情緒,“而個股的買和賣卻有很多理由”。這點很重要,人類社會行為的波浪理論以及新的社會學均表明了“總的股市價格運動的首要驅動者是大眾情緒的變化…市場的具體運動受大眾情緒自然而然發生的趨勢方向、速度和程度決定”。某些個股的價格運動的確比其它個股更能反映大眾情緒,如微軟,大眾情緒對這支股票的感覺可能會比微軟公司的基本面更能影響投資者。

20)浪4的一個子浪可以與浪1重疊嗎?比如浪4是個奔走形的A-B-C結構,浪A可以與浪1重疊嗎?還是只需考慮子浪C是否與浪1重疊即可?
Tom Denham:不可以。浪4不能進入浪1的領地,這對所有的非槓杆作用的現貨市場都是適用的,即使奔走型平台的A浪也不可以。

21)我是否可以利用波浪理論來短線操作一些指數的日內交易?將波浪理論運用到日內走勢圖時有沒有需要特別注意的地方?1分鐘圖是不是太短了?按照每筆交易的走勢圖呢?
Tom Denham:當然可以。波浪形態出現在任何級別的趨勢中。月線圖上的形態同樣也會出現在分鐘圖上。對於日內短線交易來說,你至少要先識別出中浪(Intermediate)和小浪(Minor)以便承接,然後便可以隨心所欲地交易,只要你可以夠快地估定波浪形態。在用波浪理論進行日內短線交易之前,也許你需要先在大一級趨勢的走勢圖裡花一番大力氣,直到你真正掌握了波浪預測的方法。

22)當市場見底後再度上昇,有沒有方法根據最後的下跌浪長度來計算上昇浪1的高度?最後的一個下跌浪和第一個上昇浪之間有沒有菲波納茨比率關係?
Tom Denham:我們還沒有發現它們之間有什麼關係,如果你找到了這個關係別忘了告訴我們。

23)我們真的沒有辦法確認我們的數浪是否正確嗎?一個朋友告訴我說波浪理論有問題,那就是不能確定自己的數浪是否是正確的。
The Answer Guy:雖然數浪可能經常會數出好幾種結果,但是,對波浪理論規則和指南的客觀運用大多數情況下只會出現一個清晰的優選數浪方案,這個優選方案不會打破任何鐵律而且要滿足最多的指南。然後市場會告訴你你的研判是否正確。

24)有沒有辦法能更簡單地識別出波浪?例如,你們是否使用移動平均線的交叉來推斷一個波浪的標示?你們有什麼好的體會來排序波浪嗎?
Tom Denham:波浪的識別是一件很視覺化的事情。看看圖表,先從長期圖表開始,然後逐步轉移到更短期時間框架的圖表上。細分是波浪的天性。要研判波浪,你必須深入到更低一級浪的細節裡面去。在周線圖上的一根直線到了15分鐘圖上完全又是另一回事。移動平均線和數浪沒有任何關係。

25)在日內走勢圖上,浪2可以超越浪1的起點嗎?
Steve Hochberg:浪2永遠都不能回撤浪1的100%以上,即使日內走勢圖也是如此。

26)我對波浪理論還比較陌生,請原諒我問一個很笨的問題:波浪形態是否會失敗?
Bob Prechter:波浪形態不會失敗,但是分析家的判斷會。


27)我理解社會情緒決定事件這種說法,但是不太明白為什麼你們說事件不能決定社會情緒。兩者之間難道不是也像頭腦和身體之間那樣有一種相互作用的關係嗎?
Wayne Gorman:我們的基本原理是,社會情緒被遵循波浪理論的形態所驅動,這是一種強烈的自相似運動,受菲波納茨比率關係約束。經驗性的證據有力地表明了事件以及事件自身的性質都是先事件發生的社會情緒趨勢的結果(見Pioneering Studies in Socionomics對安然醜聞和恐怖襲擊的分析報告)。我們傾向於事件和情緒之間是沒有回饋作用的。如果事件對社會情緒能產生循環回饋機制,那麼社會情緒的發展趨勢將永遠不會改變方向,因為按照這種觀點,事件會繼續鞏固原來的情緒。資料並不支持這種沒有止境的循環。

28)你說新聞對情緒不會有影響,但是,如果是一些沒有預料的事情突然發生了呢?比如說一個大行星剛剛突然撞擊了地球。或者一則這樣的新聞說一個大的行星剛剛被發現正在向地球撞過來,預計4000天後就會撞到地球呢?我認為我們的情緒會被這些災難性的事件劇烈地改變,然後,我們此後“新”的集體情緒才會符合你所說的“新聞起因於情緒”的模式。我無意要攻擊你的“情緒導致新聞”觀點,這個觀點很有啟示意義。但是,就像艾略特波浪理論一樣,任何事情任何模式都是有例外的。很顯然,我們的情緒與假設災難性事件將要發生或者災難性事件將如何發生是沒有任何關係的。
Wayne Gorman:對於社會系統之外的自然現象,如行星撞擊地球,社會行為學家們承認它們當然會對大眾情緒有影響,但是它們對人類波浪形態的進化和倒退在本質上並不是必須的。社會行為學認為,在社會系統這個自我組織運行的綜合體內,社會事件(比如說戰爭)不會是“外部事件”,因為社會事件存在於人類社會的實踐中並且是社會情緒趨勢的結果,而社會情緒趨勢遵循波浪理論。

29)2003年5月的《艾略特波浪理論家》聲稱:“社會消極情緒的減退是在SARS爆發之前開始的,正如我們所研究的所有嚴重流行病的情況一樣。”那麼對愛滋病你們是怎麼看的呢?愛滋病起自80年代早期並與牛市的最後一條長腿幾乎同時開始繁衍(目前愛滋病仍然在增長,特別是在非洲)。
Wayne Gorman:愛滋病的爆發時間正是循環浪4(道指)在1982年結束之時。這符合“社會消極情緒是疾病的催化劑”的觀點,因為消極情緒孕育著疾病爆發的根源。

30)你有時候在評論中會提到數浪的幾率問題。那麼你是如何考慮一個波浪的幾率的?是依賴於數年的經驗還是有一個更科學的方法?
Tom Denham:對可能性的判斷是一個主觀的過程。Peter Rehmer,我們的資深貨幣分析家,是這樣描述這個過程的:“大學時期的建築學專業培養了我全面考慮問題和集成資料的能力。在設計上,要把所有因素全部理性地考慮到是不可能的。要達到一個優秀的有效方案,唯一途徑是:研究所有相關的因素,下意識地過濾,然后在平靜的思維狀態下憑直覺將他們組合在一起。這個過程也適用於價格的預測。大部分波浪的轉折點都會呈現多種符合規則和指南的波浪研判。這里的技巧是要選出一個最有可能的研判方案出來,並評定這種可能性的強度。我會考慮其它貨幣市場目前的情況,會考慮經濟環境、股市、債券、以及利率等等。我會密切地跟蹤情緒變化,並觀察市場對新聞是如何反應的,同時會研究一下動能指標的形態。當這些因素都同時考慮后,一個清晰的優選方案便會浮現出來,對它的可能性強度也能做到心中有數。”

31)終結傾斜三角形的第5浪是否有可能失敗?
Tom Denham:在極少數情況下,第5個子浪會達不到它的阻力趨勢線。不過傾斜三角形出現翻越會更普遍。

32)我有一個問題,是針對2003年4月份《艾略特波浪理論家》的兩個論述的。第一個論述是“股市趨勢是群體情緒的的流露,群體情緒先於事件發生,而這些事件又與股市趨勢兼容”,第二個論述是“在一個牛市的起點,大部分人仍然持有錯誤的熊市觀點,而在一個熊市的起點,大部分人仍然持有錯誤的牛市觀點”。你說群體情緒創造股市趨勢,又說在情緒的高潮處這些群體情緒是錯誤的。這不是自相矛盾了嗎?請解釋。
Wayne Gorman:股市通過記錄總的價格水平似乎總是能精確地反映群體情緒上哪怕是一丁點兒的細微變化。在一個大多數人看多的大頂處,社會情緒仍然可能會僅僅因為一個事實而回落:大多數人從看好長線退了出來只是現在做多持有頭寸卻不繼續作多。這個行為的本身就是社會情緒的變化,並通過更低的市場價格反映了出來,即使大部分人仍然持有多頭頭寸。這讓我想起連環信和寶塔式銷售,如果你在尾部加入,而下一輪的人拒絕跟隨,那麼你只好認輸。


 33)對於反趨勢的A-B-C調整上昇浪,C浪是否必須至少與A浪等長或者必須越過A浪的高點?C浪是否有可能在A浪頭部下終止?
Tom Denham:雖然C浪不能創新高的失敗現象的確有可能出現,但是在這種情況下最好先去考慮一下替代數浪方案,而不是例行公事地接受失敗浪。

34)引導形三角形的1浪可不可以又是一個引導三角形?
Tom Denham:可以。

35)雙鋸齒型調整浪的兩個B浪是否會表現交替原則?
Tom Denham:問得好!我想我們還沒有研究到這個問題。如果你有什麼發現,別忘了告訴我們。

36)收縮三角形的子浪是否可以是雙鋸齒形?
Tom Denham:可以。“三角形的子浪大部分都是鋸齒形,但有時候其中一個子浪(往往是C浪)會比其它子浪更複雜,可能會以普通平台形、擴散平台形或者多鋸齒形的結構出現。”

37)你認為報紙頭版上的壞消息在艾略特波浪分析中扮演著什麼角色?我覺得人們不斷變化的情緒基調在同時推動著股市的上昇和下落並導致了各種行為,而該行為成為報紙的頭版新聞。如果是這樣的話,一個波浪理論的應用者可以將報紙頭版頭條作為波浪分析的驗證指標。
Gordon Graham:你說得對極了。為了將問題說得更清楚一點,我補充一下。“情緒基調”,或者社會情緒(我們喜歡這樣叫),就是市場。兩者其實就是一個東西。你可以將市場看成是我們情感的錄制器。社會情緒支配著人類的活動並且產生事件。報紙頭版上的坏消息標題是消極公共情緒的結果,很可能是一個確認市場底部的的極好的方法。請注意留意趨勢的級別,趨勢的級別越高,則報紙頭條反映得就越極端。

38)普萊切特先生本人是否接受擴散傾斜三角形為一種有效的形態?
Bob Prechter:我只見過一個擴散形的終結傾斜三角形,引導形的則沒有見過。擴散形的傾斜三角形出現得實在太少了,我覺得人們永遠都不必去尋找這個形態。

39)為什麼你們如此強調不能違反鐵律?聽起來不像是經濟預測,而是在宣揚宗教信仰。
Tom Denham:正如查理斯.柯林斯所說,波浪理論的應用是一門客觀的學科。因此,只有那些極度嚴謹的研判才能是有效的。如果你不顧事實而憑自己的期望或者靈感來研判,市場將會給予你懲罰。

40)這個問題你也許被問過很多次了。我剛買了本《艾略特名著集》並且讀了幾章,然後就冒出這樣一個問題:當你們在棒形圖上畫趨勢線的時候,他們是穿過收市價,還是穿過最高價/最低價?這點在高β的股市會產生截然不同的結果。
Tom Denham:一個分析家採用什麼樣的資料來做圖表分析,跟他採用什麼時間框架的圖表做分析一樣,一些資訊會被過濾掉。在月線圖上看不到的資訊在日線圖上會很清晰。在60分鐘圖上看不到的價格運動在1分鐘圖上便能知曉。我們的多數預測都是基於反映最高最低價的棒形圖作分析的。對於大級別的趨勢來說,使用最高/最低價與使用收市價基本上沒有什麼區別,但是對於小級別的趨勢來說,是有區別的。

41)EWI有沒有在致力於研究發現新的波浪形態、比率關係?如果沒有,你們是如何確信目前該理論就是完整的?我覺得調整浪和周期分析這些內容還需要改進。
Tom Denham:我們一直致力於完善已經開發數年之久的EWAVES軟體應用,以便提供精細的資料分析,這樣可以提高我們對波浪形態的理解和可能性研判。弗羅斯特和普萊切特對艾略特波浪理論也的確做出了不少更新。我們的分析員也一直在盡力加深對市場價格運動的理解。但是,現在我們還不能期望波浪理論的內容會有什麼顯著的變化。

42)在你們的STU分析上,為什麼有些決定性的分析是基於收市價,而不是日內最高/最低價?
Steve Hochberg:因為有時候收市價會反映一個更清晰的波浪形態。採用收市價會過濾資訊,有時候無關緊要,有時候舉足輕重。

43)新的科學技術會抹煞一個數浪嗎?比如,你說原油的價格在接下來幾年會上漲。但是燃料電池技術將減弱我們對石油的依賴,這難道不會改變你所預測的大眾對原油未來的情緒嗎?
Tom Denham:當然會。但是市場已經知道了燃料電池,並且已經反映在當前的波浪形態裡了。新技術一出現,便立即被市場消化。

44)我注意到你最近基於道指小時圖所數的V浪中的1浪的iii浪中的3浪錯了,因為這個3浪比V浪中的1浪中的iii浪中的1浪短1個點。
Bob Prechter:好眼力!但是我的觀點是目前道指的一個點的差別足夠認為是相等的。難道道指對情緒的反映要如此精細,以至於你認為一個點的誤差能將其它各方面都很完美的數浪毀掉?

45)假設市場剛完成了一個5浪上昇,然後一個下跌3浪跟隨。那麼這個下跌3浪可能是整個調整浪也可能只是整個調整浪的一部分,即此時它只是個a浪。如果它是整個調整浪,那麼一個5浪上昇就要開始了,如果它只是一個a浪,下一個上昇就只能是b浪。我的問題是:有沒有可信度高的辦法,在波浪運行的早期,判斷這個上漲是上昇5浪的開始還是只是一個b浪?本來,在一定程度上這個區別並不重要,既然它們都是上漲的。但是一個上昇5浪的牛性更足,因此越早知道越好。
Bob Prechter:對於這個判斷,周期和幅度將是主要的考慮因素。一些a-b-c調整浪會用很和諧的比例來調整5浪,但是另外一些調整浪看上去就比較“小”。最大的問題就在這里。另外,5浪上昇和b浪上昇有些細微的差別。b浪一般是(1)“掙扎性”的上漲;(2)開始短時間內比較猛烈,隨後開始疲軟。而一個新的第3浪驅動浪往往都是更穩定更持續的。

波浪理論的思維邏輯

 在很多使用技術分析的投資人眼中,《波浪理論》是一門既叫人愛、也叫人恨的學問。自然而然,市場中也因此分作了對立的觀點。不喜歡的投資人認為這是一門精致的偽科學;喜歡的投資人認為他揭示了市場內在循環的奧祕。彼此之間的相互攻擊經常見諸筆端,但我經常告訴一些想學習投資的朋友,如果想學好投資,應該學好《波浪理論》的邏輯思想。
  對《波浪理論》進行攻擊的有利證據,就是很多使用波浪理論分析市場的分析經常自相矛盾。我們翻檢最近的市場分析報告。可以看到的觀點包括:1)目前處於C浪中,其中B浪反彈接触的時空位置;2)現在依舊處於B浪反彈中,未來的市場高點應在哪個點位之間;3)目前已經結束了整體的調整,即將開始新的一輪上攻。上述這些關鍵還僅僅是針對短期的市場走勢做出的,如果把關注的視野放在更為廣大的時空領域中,有關三浪、五浪、大B浪等種種划分方法更是不一而足。這些彼此相互對立的波形划分方法並不會出現在同一分析報告中,目前市場坊間可以見到的分析觀點往往只分析出一種波形划分方法。這樣我們就經常可以看到:市場的分析觀點以後,一直認為屬於B浪反彈中,但等到了一段時間後,很多觀點突然變成C浪調整,且B浪結束的時間是在之前時間。如果未來市場真的形成一輪上攻,很多觀點又會認為C浪調整已經結束,市場將會展開新的中級行情。但即使在這幾種不斷變化基點的分析中,我們依舊可以提出新的問題。1)如果B浪反彈已經結束?為什麼結束的時間一定要在之前的時間?2)如果現在市場已經完成調整?為什麼A浪調整的時間、幅度與C浪的時間、幅度明顯沒有呈現出對稱?3)如果C浪調整沒有結束?目前應該處於C浪的那個階段?
  為什麼《波浪理論》會出現以上的這些問題?這是因為大多數使用《波浪理論》進行分析的投資人,並沒有真正理解《波浪理論》的思維邏輯。如果翻檢帕徹特先生寫的《波浪理論》,我們可以看到:《波浪理論》提供的是一種首先限定可能性然後按相對可能性排序的手段。《波浪理論》的效用是將可行的替代方案減到最少。這其中的最佳解釋被稱為“完美數浪”,是滿足最多的波浪理論構成原則的一種方法;而其它的解釋也相應得到排序。因此,面對在任何特定場景出現的種種可能,正確使用《波浪理論》的方法是考慮所有的可能性和相應的概率順序。而這種順序是可以明確確定的。但不要把概率的順序與肯定出現的某個特定的結果看成等同的;即使在極少的情況下,才有可能確切地知道市場的運行。但同樣就是在《概率論》的基礎上,我們也應該明白,即使存在相當高的概率,他有時也會出錯!
  應用《波浪理論》,必須要通過不斷更新後備方案來做好心理的準備。因為使用《波浪理論》是一種概率的練習。不斷修正替代的波型划分方案是正確使用《波浪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一旦市場出現意外,替代的備選方案即可成為新的優選方案。如果你被一匹馬摔下來,也可立刻騎上新的一匹馬繼續前進……
  使用《波浪理論》的重要操作原則就是:永遠投資於優選的數浪方案!保持投資策略永遠與最有效的數浪原則相協調,各種替代的數浪方案作為對突發事件的相應調整方案,通過迅速把它們置於相應的市場前景中,對適應不斷變化的市場秩序是極為有用的。通常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幾個最佳的數浪方案說明相同的投資立場。不同的是幾個方案之間的結束位置和后面的波形走勢之間的異同。這樣,根據不斷調整的替代方案作出調整可以使你在優選方案出錯時同樣保持盈利。例如:在一個你誤認為是主要市場轉點的次低點形成以後,可以通過在更高浪型級別上的識別,認清市場還會繼續創出新低。產生這種認識的原因在於次低點之后的反彈是三浪結構而不是必須的五浪結構,同樣不同級別的反彈浪相互之間的時間和空間關係存在區別。
  針對目前的市場實際運行,我們可以得到的幾種截然不同的觀點。如果市場在短期反彈以後,繼續出現調整,則市場依舊處於C浪調整中;如果市場的反彈高點超過1748點,則可能存在的波形是B浪反彈和新的主昇行情,分別B浪反彈與新上攻行情的關鍵在於后繼走勢能否產出新高,同時也在於上攻結束后的市場調整走勢的變化軌跡。如果未來市場繼續創出新的低點,則認為市場依舊處於C浪調整中;如果市場在1500點以上結束調整,則市場有可能處於新上攻行情中的2浪調整中……
  類似的思維邏輯是任何一個職業投資人都必須具備的,即使不使用《波浪理論》,任何一名合格的職業投資人,也應該可以準確的排列出以上的種種可能。如果進入職業圍棋的世界,擁有段位的職業選手之間,最強的9段超一流選手與剛剛入段的職業選手之間的棋力差別僅僅在不足兩子之間。但在職業選手與業餘選手之間的差距卻差別巨大,職業選手與業餘選手之間最關鍵的差距就在於職業選手思維邏輯的開放性。只有準確分辨出各種可能性的方案與不同方案之間的相互轉換,你才有可能成為合格的職業選手。因此,想成為合格的職業選手,我最好的一個建議就是學習使用《波浪理論》!

技術分析學習的框架

新手學習技術分析,往往不知從何下手,切入點不好的話,有走火入魔的危險,我試著列出一個框架,僅供新手參考。
  第一步:弄清技術分析的目的.並在實戰中強化這種目的。這個問題看似很簡單.但是包括一些整天搞技術分析的老手在實戰中目的性也不是很明確.甚至迷失了目的.技術分析的目的其中之一就是控制風險,抵御誘惑的。目的性不明確是通病.有時候會不加思索的沖動買入.事後問他買入的理由.說這個股盤中急拉.被一個"媚眼"一勾就進去了。.問他想過會不會還會漲.說沒有.引誘他買入的不是以後的那一段漲勢.而是當時的那一段漲勢!!更有甚者.在股票下跌中買股票.理由是比以前便宜多了.恰恰忘了買股票的目的是為了賣!你的買家在未來,而不是在以前引誘他買入的不是以後的那一段漲勢,而是以前的那一段跌勢!為什麼?因為技術分析的目的沒有在腦海中得到強化!
  第二步:了解技術分析的原理。沒有理念指導的分析,會使你的分析變成無源之水.進而陷入條理混亂之中。.
  第三步:了解技術分析的對象。了解市場的規律特性.使技術分析變得有的放失。
  第四步:掌握技術分析的方法。方法很多,要一一學習。
  第五步:構建合理利用技術分析的盈利系統。即使你擁有了電腦的所有硬體,不組裝起來,也是白搭。
  第六步:焠煉運用盈利系統的心態。即使你把電腦的所有硬體組裝起來,沒有軟體的支持,你也不能登陸網站。

  為什麼有很多人學習了技術分析效果不好的真正原因。不能知行合一是其一,還有更重要的原因,就是沒有擺正分析系統和操作系統的關係。 很多人把分析系統當作了操作系統,分析系統的任務是感知市場的狀態,尋找最有利於操作的時機。操作系統的任務是把握時機,最重要的是眼見為實。分析系統服務並讓位於操作系統.。分析系統是戀愛的過程,操作系統是結婚過日子的過程。分析和操作需要截然不同的態度,對分析持懷疑的態度!操作要持堅信的態度!

市場大師的經典戰例

對技術分析,有人愛不釋手,有人不屑一顧。應運而生的一些“市場領導者”中,技術分析派中貢獻了一些代表,但也留下笑柄。

杰姆·戴恩斯在1970年代是大名鼎鼎的趨勢預言家。可是在1974年後半年道·瓊斯指數在熊市築底期間,戴恩斯刊出大幀廣告,宣布:戴恩斯預言--空前熊市即將來臨。僅僅一年時間,指數從600點起飛,直上1000點。這時,他又有廣告發布,斷言黃金即將暴漲。實際上,這種貴金屬掙扎一番,然後暴跌過半。

繼承戴恩斯衣缽的是盡人皆知的喬·格蘭維爾。格蘭維爾出版投資通信,參加電視講談,巡回各地發表演說。他的預測出現在新聞頭條,預測本身就可以帶動市場。1982年的大熊市中,格蘭維爾號召他的追隨者們在道·瓊斯指數800點以下賣出了結,並轉手賣空。事實證明8月13日的767點正是指數的底部。到1983年底,指數躍上1300點,許多個股漲了200~300%。他的訂戶如果遵從他的建議進行交易,可能會賠得無力繼續訂閱他的投資通信。

接下來,波浪專家柏徹特在領導市場數年之后,也犯了喪失群眾的錯誤。

大概不止是方法和個人因素問題,市場群體領導者注定身敗名裂的命運恐怕是無法抗拒的。

人們取笑技術分析,說從未遇到一位富有的圖表分析家。但是有一位富有的圖表分析家名叫馬丁·施瓦茨,認識他會讓反對技術分析的人們在發表言論之前稍微多加一些思考。

1979年前的十年間,施瓦茨在完成資料分析員的工作之餘,也混跡投機市場,嘗試自己炒作。十年中,他敗績不斷。長年累月地賠錢,使他經常處於破產的邊緣。他從失敗中尋找自身的原因,總結出寶貴的兩點經驗:第一,要使用適合自己的方法;第二,端正態度,把自尊同交易分離開來。在擺脫困境之前,施瓦茨純粹倚賴基本分析方法的指導,限於個人原因,入市交易屢戰屢敗。同時為了顧及過分的自尊,他經常要證實自己看法的正確,結果增加了交易的負擔,累及戰績,一事無成。



施瓦茨開始潛心鉆研圖表等技術分析手段,結果發現使用起來得心應手,漸入佳境。技術分析和基本分析並無孰高孰下之分,關鍵在於技術分析與施瓦茨的性格配合貼切,可以融為一體。運用自如,自然事半功倍。他也認識到市場之中最重要的是贏取利潤,看法正確與否,實在無關緊要。輸錢才是第一位需要糾正的錯誤。他不再與人爭辯市場的方向,出錯後也能及時認錯離場,然後順勢而為。心情輕鬆,冷眼觀潮,成績也扶搖直上。

1979年,施瓦茨辭去資料分析員的工作,成為專職交易者。他投入7萬美元買賣股指期貨,當年贏利10萬,翌年再賺60萬。1981年以後,他每年的純利均高於七位數。其間他在商品領域投入4萬美元,贏利累計超過2000萬。偶有虧損,也始終控制在3%以內。

施瓦茨印象最深的交易是1987年股災中的操作。1987年10月16日星期五,道·瓊斯指數下跌108點,創當時單日下跌最大幅度的紀錄。施瓦茨正持有SP指數期貨的多頭頭寸,因計算失誤而持倉度過週末。假期中,他意識到自己正在逆市而為。



19日星期一,SP最高269點,施瓦茨於267.50處果斷賣出了結所持頭寸。清點損失,共輸掉31.5萬美元。當日SP暴跌,道·瓊斯指數更跌足500點。倘若拖延或加死碼,當日損失有可能達到500萬。施瓦茨的父親曾經歷1929年起的大蕭條,施瓦茨對那之後十年的艱苦生活也有耳聞。所以,他平倉之後馬上離場回家,照顧家人。下午1:30,當時道·瓊斯指數已下跌275點,施瓦茨趕去銀行取回金條。半個小時之後又去銀行提取現金,做好一切防範措施。保住錢財已昇至第一位,根本無暇顧及在股市暴跌中交易賺錢。

當時盛傳金融系統瀕臨崩潰,銀行可能倒閉。能安然度過,實屬萬幸。

10月21日星期三,施瓦茨信心恢復,在股市反彈至阻力區時,加入交易,賣空SP指數期貨。SP每次跳動至少1個大點,相當於每張合約500美元,比平常最小變動5個小點的25美元大了20倍,可謂驚心動魄。施瓦茨以小注碼開始,漸漸加碼。此次賣空,實際盈利接近2000萬美元,稱得上經典之作。

現實中,像施瓦茨這樣的交易好手並不廣為世人所知。施瓦茨由於參加斯坦福大學主辦的交易競賽,成績卓爾不群,才名聲大振。在十次競賽中,他以實力取勝,九次高居榜首,其餘一次也與優勝者接近平手。在九次奪得冠軍的交易中,他每次的純利都高於其他選手的利潤總和,平均每次獲利210%.


如何應對高檔盤整

散戶十個九個賠,大家都耳熟能詳,但沒有人想到他就是那一個,所有人都將自己“合理自大的”算在那賺錢的10%中,當然也沒有人想過為什麼股票錢這麼難賺。

事實上,高檔盤整時是散戶死傷最慘重的地方,十個有八個是在這邊陣亡,因為高檔盤整後的下殺常常都是90度角的下殺,如同毫無支撐般,散戶頓時慌了手腳,馬上用基本面安慰自己,經濟成長率多好、資金多寬鬆、公司營收成長...想想,高檔時哪一次基本面不好的?哪一次業績沒成長?

高檔橫盤整理,最好退場觀望!實在忍不住,切記,心態只有搶反彈!!千萬不可“逢低承接”,盤勢一不對立刻走人,不用在意“有的股票還會漲”,多頭一路走來本來就沒那麼快熄火,但空方勢力醞釀卻是個事實,歷史上每次到此時,偏空的都會被嘲笑,因為人們永遠不喜歡風險,會打從心理逃避它...

不要想賺到所有的波段,沒有人那麼厲害,再漲也不會一路漲上去買都買不到,漲的穩的,都是漲的慢的,此時心態不宜偏多,會死的都是在高檔時的“死多頭”!!

指標圖譜分析法

前 言
  用技術指標作股票分析,歷來為證券市場高手所不屑。本人在進行此項研究之前也從來不看技術指標。但在我學習了所能接触的分析理論和方法之後,我最終選擇了指標圖譜分析法,因為它簡單還實用。
  我們不必對所有走勢都作解釋、都準確預測,但求能解決一些實戰問題,在我們能把握的機會來臨時全力出擊,這就夠了。我曾想將該法稱作“貓術”意為看準機會才迅猛出擊,平時可以睡覺。實戰表明這做法確實穩健而有效。三板斧照樣能取上將首級。
  研究本方法的初衷是想找一套簡單的分析工具,讓業余的投資者也能從容地分析、判斷,方便中長線投資。但如果將本方法用在分時圖上,那麼專業投機者也適用了。

    指標圖普分析法是指一套系統的盈利方法,分析工具主要以KDJ和MACD指標及每筆均量資料原理為主組成。
  第一章 什麼是指標圖譜分析法
  將價格的變化以時間順序聯接起來的圖表稱為價格走勢圖。在技術分析領域中有許多以圖表為分析對象的理論,如波浪理論,道氏理論,形態理論等等。
  根據價格的變化,按預先設定的計算公式進行計算,用以描述價格走勢某種性質的數值稱為技術指標,如MACD、RSI、KDJ等等。
  而指標圖譜分析法是以指標波動的圖形作為分析對象,結合圖表分析理論進行價格走勢分析的一種新的技術分析方法。
  技術指標與價格走勢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系,然而,技術指標的圖形又不同於價格圖形,指標圖譜分析法正是要研究二者之間微妙的互動關係。由於在分析中要將有一定含義的指標走勢圖作為基本圖譜進行對照,所以稱為指標圖譜分析法。這種分析方法鑒借於自然科學中的光譜、色譜分析原理。通俗地理解就像醫生看心電圖。
  指標圖譜分析法伸延了技術指標原有的技術含義,也揉合了許多分析理論與操作技巧的精華,簡化了分析過程和理論運用的難度。實戰中既適合長線捲動操作,又適合短線的追漲殺跌;既可以搜尋黑馬也可以高拋低吸運作弱勢股,因此很適合中小投資者學習運用和制定投資方案。
  第二章 指標圖譜分析法原理
  和所有技術分析理論一樣,指標圖譜分析法也是通過對大量實例進行總結得出的價格變化規律。
  為敘述方便以下以KDJ指標為例。
  KDJ是在0——100之間變化的擺動指標,它的原意主要是觀察其在20和80附近的交叉作為買賣信號。由於這種指標較靈敏,因此頻頻交叉,而在極端市況下又往往鈍化,叫人無所適從。
  如果我們撇開指標的原有含意去看指標走出來的圖形,我們可以發現這些表面看來雜亂無章的指標曲線原來也是有規律可循的。那麼,它們與價格的走勢又是如何的關係呢?
  指標是以價格的資料計算得來的,但價格的走勢圖為什麼與指標的走勢圖不相同呢?經過進一步研究可以明白,原來指標是價格走勢的另外一種表現形式,是價格某種特性的表現,而以往我們只注意了指標的數值而忽略了它的形態,這就像我們只看重了股票價格的高低而忽略了它的走勢一樣是錯誤的。
  這樣,當我們將指標走勢圖與價格走勢圖放在一起比較時,我們終於發現了:
  1、 即使對於不同的價格形態,指標也會有相似的圖形出現因為它反映的是價格趨勢的性質。由於這種指標圖形的固定結構可以使我們在看見某種指標圖形出現一部分時就能基本上預見到後面的指標走向,及與之相應的價格走勢。
  2、指標本身雖具有反映價格強弱的功能,但當你把指標看成是一種弱、強勢形態時,它表達的是一種趨勢而不是某一時點的強弱。這樣一方面解決了指標鈍化和頻繁波動造成的判斷易失誤的問題,也使我們對價格波動的強弱有了一個判斷的依據。
  3、分析指標圖形的變化規律有些可以用形態理論分析法則進行分析,但指標的昇跌卻不代表價格的昇跌,指標的突破也不直接表明價格的突破,它只表示指標強弱的變化,這一點又與形態分析不同。這是指標圖譜法得以成為一種特別的分析方法的根本。正因為如此,指標圖形能夠表達出價格形態所不能表達出的內容和信號,有利於我們從不同的角度更好、更全面地把握價格走勢。
  4、從指標圖形上我們不能夠找到價格漲、跌到哪裡的依據。對於成交量,時間周期,價格的支持位、阻力位等技術分析中經常考慮的要素,在指標圖形中都找不到結合點。但指標圖譜分析法是以其自身的方式來解決這些問題的,它有自己的支持和阻力位,它是靠形態的完成與否來指示買賣操作的。
  5、如果我們從另外一個角度去認識指標圖譜所表現的內容,可以感到,指標圖形是一種慣性的表現;是一種參與者心態和人性的表現;是一種市場氣氛的表現;是資金力度的表現;也可以是主力陰謀的表現。而這一切,雖然可以因人為的因素改變指標線段的長短,卻不能因此改變事情的規律和實質。當它以一種特定的形態表現出來的時候它就告訴了我們一些實質性的東西,告訴了我們它想干什麼
  根據以上這些指標圖形的特點和其表現的內容總結出的一些規律和分析方法就是下面介紹的指標圖譜分析方法。
第三章 指標圖譜分析基本法則
  在分析中有一些基本法則和概念要經常用到,必須充分理解。
  一、強弱區概念:KDJ指標在0——100之間波動,通常30以下為弱區,70以上為強區。這是以經驗值來划分,這個划分不是嚴格的界定,是為了我們在分析時有這樣一個概念。
  強弱區也可以由KDJ波動的區間划分,既將KDJ波動的高點連線與低點連線之間的空間看成一個箱形,然後三、七划分出強弱區。這樣的強弱划分具有相對性的意義。
  建立強弱區概念,可以使我們不必將KDJ交叉的時點看得那麼重要。實際上在70以上運行的KDJ在高位死叉後時常又會在60以上發生金叉向上。而價格出現技術上的破位也時常是在KDJ落到40以下才發生。這樣看來,KDJ在高位純化,實在是不必操心的事情。同時,KDJ在低位橫躺或金叉,也都是不必急於抄底的。KDJ的強弱區原理,其實也是KDJ圖譜法的基本原理。因為強弱是一個區域概念,那麼指標圖形所處的位置和變化的方向就反映了價格走勢的強弱和變化的方向。
  MACD指標的原來 內容中,零軸是強弱的分水嶺,但在圖譜法中其判市的作用不大。MACD的強弱區的化分,更重要的是其所在的形態軌道中的相對高低,即它的強弱是相對自身軌道而言的。
  二、壓力、支持線概念:兩個高點之間或兩個低點之間連成的直線具有壓力或支撐作用。在對KDJ指標進行分析時,我們常根據需要將KDJ波動的高點或低點進行連線。這些線或者是支撐線或者是壓力線,在分析中具有特別的參考意義,因為價格形態的壓力線和支持線的突破常常與指標形態的壓力線和支持線不同步,指標常常先走一步。並且指標對趨勢線或高低點的突破,哪怕是一點點,也可能是變盤的開始,不容忽視。MACD指標在分析中同樣如此。但MACD在除權後的形態變異太大不具參考意義。
  三、“三”的概念:指標的起伏波動,最具分析意義的形態是“三波”形態。因為三波是趨勢的主流形態,無論是推動式三波,還是平行振蕩式三波,在三波出現後通常就是一種平衡的打破,是另一種趨勢的開始,KDJ、MACD指標在一個趨勢中走兩波的情況較少,在較小的形態中有時看起來只有兩波,其實有一波是產生在上一個趨勢的末端,或延伸到後面的一波趨勢中,或者隱藏在60分鐘圖中。這一點我們在具體分析中可以明白。
  四、指標形態與價格走勢:指標圖譜法分析的是指標的走勢不是價格的走勢,它是以指標的走勢來折射價格的走勢。價格與指標分別表述。在分析中既要分別對待又要聯系起來看。
  指標的走勢與價格是不同的,但相同的一段指標圖形也對應著一段價格的走勢,如指標在壓力線下走一段振盪圖形,則價格就是在下降通道中運行。
  通常只要指標向下,我們就表述為價格調整,但實際上價格可能是橫盤或者振盪向上的。這是一種強勢調整。這種價格與指標的背離走勢也稱“頂背離”,其後的結果有兩種,一種是當指標下到弱勢區時價格才出現向下破位加速急跌,另一種是當指標再反身向上時,價格則加速上昇。價格與指標即可相互促進也可相互引導的這種現象是我們分析判斷的一個重要方面,要注意區分其不同時候的表現。
  在分析中我們還要認識到,一種指標圖形若代表價格上昇,則將該指標圖形倒過來,其形態就可以表示價格下跌的相同含義了。本書在下面的指標圖譜介紹中有時將只講一種形態,請讀者自行領會其對映的相反圖形。
  五、時間單位的運用:不同時間單位的指標圖譜原理和形態含義是一樣的。不同之處是形態完成的時間不同。實戰中我們要注意不同時間單位的指標形態間的相互參照意義。如日線指標已在高處但60分鐘指標圖形顯示還在強勢向上,那麼短期內還不必耽心。類推。
  本書使用的指標參數是系統預設值。
  六、 型態的變異:標準的形態在實戰中因種種因素會出現變異,但我們要把握的是其總體結構,可以忽略某些細節和形態的大小。在下面的指標圖譜介紹中將分別提及。
第四章 基本圖譜及分析(KDJ法則)
  第一節 八 年 抗 戰
  形態特徵:指標一波一波向下,高點漸次走低,將高點連接起來可以形成一條壓力線。指標進入弱勢區。
  市場特徵:價格走勢進入長時間牛皮整理狀態,或抵抗下跌,空頭氣氛濃厚,但下跌的盡頭醞釀一波大幅振盪。
  
  分析意義:
  1、 指標壓力線對指標形成強大壓力,無論價格形態是否突破,每當指標行至壓力線附近時都將回頭,因而預計價格也將回頭。以觀望或高拋為好。
  2、 該形態至少有三個頭,在第二個頭形成時就可預知會有第三個頭形成,而越往下走價格的下跌速度越快。
  3、 有時指標向下走價格卻牛皮向上,但結果常是指標走到最低點時價格才破位補跌。也有個股可能出現最後加速上昇的情況(通常是高位控盤莊股),但那時指標圖會給出買入訊號。
  討論:這是一種看似簡單卻是十分重要的實戰圖形。八年抗戰,顧名思義,未來較長的一段時期對多頭來說是艱難困苦的日子。這種圖形首先是從高位行情開始的。下跌開始時,大家很難預料到最後要跌到那裡。第一輪下跌會很快見底,KDJ隨即快速反彈,價格或許還會創出新高,這時候還有誰去看指標呢?而指標也許就畏縮不前了(出現頂背離)。
  這一階段是極具爭議的階段,因為此時價格創出新高,KDJ未創出新高,如果就此價格開始進入跌勢,則這個頭部就是明顯有效的頂背離。而如果價格繼續反復走高,則KDJ還是要跟上來的,這就化解了頂背離,好象沒事發生一樣。所以那種頂背離見頂的說法都是事後諸葛亮。
  如果指標沒有出現新高現而再次死叉向下,那我們就要警惕了,這時候價格還會在上昇通道之中。沒有破位誰都不會去理會KDJ會怎麼樣。而當價格破位的時候,KDJ或許已到了30附近,再往下就超賣了,說不定一斬倉就反彈了。大家都在等待反彈,其實最好的出逃機會已經在死叉發生時失去了。
  悲劇還沒有結束,通常有一些敏感或謹慎的投資者,他們在行情的頂端極時地勝利散出了,在多數股民面前不愧為“高手”的稱號,但他們躲不過行情大幅下跌的引誘,他們在KDJ發生金叉時又沖進去了。這些高手們不屑於幾個點的昇幅,他們期待著又一次豐盛的晚宴。但是風光不再了,這一次KDJ的上昇遇到了一條無形的壓力線(前期高點的連線),在60附近就回頭了,高手們常常在高興兩天後開始被套了,因為這時是在低位,他們並沒有斬倉的打算。悲劇就這樣發生了,當KDJ再回到30以下時,與上次回到這個位置的情況已大不相同,市場開始極度悲觀,KDJ盡管減慢了下跌的腳步,可價格卻開始像受驚的兔子向下狂奔。
  人們開始懷念那每一次的死叉,為什麼沒在那時出貨呢?這也難怪,人們習慣了看圖,而圖形往往因為一兩條陽線而讓人們抱有一線希望。圖形也有支持線和壓力線,當這條線不頂用時,人們會去看另一條線,而另一條線似乎並不遠,於是在這等待中消蝕著市值。
  “八年抗戰”圖譜的優勢就這樣顯現出來了。這個圖形給我們的其實就是一條下行的壓力線和線下面三次以上的波動,如果我們發覺這條壓力線即將形成(兩個高點可成一壓力線),那麼,我們要做的就是及時離場,待指標走出壓力線再說,這樣至少可以使你高興好長一段時間,對中長線投資者和上班一族尤為受益。

第二節 三 外 有 三
  形態特徵:指標在向上或向下走完三波後突破一條支持或壓力線繼續沿原方向運行三小波。有如鈍化和背馳走勢。
  市場特徵:這是一種極端的市況,市場情緒十分激動,價格有如脫韁的烈馬不受約束。這種指標形態通常發生在80以上和30以下。
  分析意義:此時是極強或極弱市道,應積極參與短線的買或賣,既在弱勢區的低位繼續斬倉而在強勢區的頂部繼續買入。
  一般在第一個“三”後的指標高點或低點突破後就有後一個“三”,行情將進入另一個層次發展。
  討論:KDJ指標是個很靈敏的指標,有人說主力很容易通過編線來改變指標的昇跌。但是指標圖卻不是一兩條K線能畫出來的,它反映的是價格中期的走勢。因此,我們可以認為指標經常出現的形態包含著某種必然的規律。三波振盪是股市理論中經常出現的形態,通常是一段走勢要完成的振盪,在波浪理論中叫五浪運行,指標也因此經常有這種形態的圖形。(波浪理論中逆市走三浪但指標還是常走三波)指標運行三波基本上走完了一個階段,它與波浪理論中的的五浪形態並不完全吻合,它有自己的分析意義,例如價格一直走橫向平台 ,KDJ已經振盪完三波了,那麼就有可能變盤。
  因此,指標三波走完,在很大概率上就是要走另一段行情。如果這段行情是要向上發展的,目前的位置就是新一掄行情的底。指標那麼高卻是底,可見強度之大。此時KDJ的鈍化是因為圖形空間的壓縮造成的錯覺,我們可以改看60分鐘的KDJ圖形。
  所謂“三”後行情要進入另一個層次發展是說,價格已進入另一個台階,除非價格形態出現破位,否則指標的形態和高底都是描述當前的價格特性的。例如價格是10元指標是70,當價格向上突破昇到12元後指標再下到70以下時價格已不能再回到10元。向下突破的情況同樣如此。
  前面說過,如果當第一個“三”走完後指標還繼續向前走,那麼我們就認為還有一個“三”,但這是要以指標支持線為依托的,如果破位就不能再有後面的形態了。
  第三節 雄 雞 報 曉
  第四節 黎 明 前 夜
  第五節 滿 漢 全 席
  形態特徵:指標在雄雞報曉後回落形成A點,然後快速上行至強勢區小幅振盪至B點,然後大幅振盪走出C、D、E、F各點。
  市場特徵:價格在A處常伴有底背離,然後放量快速上昇,一波中級行情樸面而來。
  分析意義:該圖中A、B、C、D、E各點都是短線進出的好時機,可以大膽吃盡一波行情的全程和振盪波幅,收益豐厚。行情行至F點是一個十字路口,要麼行情再上台階,要麼開始中期調整,因此要特別注意。
  討論:在指標圖譜中,滿漢全席確實是一道豐盛的大餐,如果在日線圖上從頭吃到尾,就可以溫飽半年了。這一圖形時間跨度大,價格振盪劇烈,是做短差的大好時機。實戰中當我們在見到A點後(A點處常是底背離)市場出現劇烈的成交和價格的大幅波動,基本上我們就預知了B、C、D、E、F各點的出現,此時我們要做的就是在各點將要出現的時候採取交易行動,並把握好市場板塊的輪動以獲取最大利潤。該圖的主要因素是A點到B點的一波急促上昇,並使指標出現強勢區超賣形態。而後面作為餘波和振盪,指標必將走出C、D、E、F各點。
  圖形變異時要注意的是C、D、E、F出現的位置,如果E、F分別高於C、D,則市場較強,後市指標在強區停留的時間長些,若E、F分別低於C、D則說明市場較弱,謹防D、F兩點形成壓力線。
  如果說“八年抗戰”是大熊市的特徵,那麼滿漢全席就是大牛市標誌。熊市中我們不應輕易買股票,而牛市中我們也不能隨便空倉。很多投資者都是在行情剛轉暖時就被高位的指標嚇丟掉了手中的籌碼,十分可惜。現在我們有了“滿漢全席”圖,在行情來臨時我們不必急於拋售,在B點出現時我們才全倉殺出,而C點出現時我們可以大膽買入,D、E、F點都會給我們明確地指路,不過當這一圖形走到F點時你就要重新尋找下一個圖譜是什麼形態了。
第六節 順 水 推 舟
  討論:這種指標形態也是實戰意義很強的一種短線形態,價格上的表現是向上沿著一條坡度不大的均線通道反復緩慢爬昇,而當指標在高處或遇到指標壓力線無力爬昇之時,這一段行情便告結束,這種指標形態告訴我們的資訊就是該股有資金在推動,會有一段昇幅。當指標在高位回頭或出現死叉時,我們決不留戀堅決離場。(而當指標向下推動時,我們也應該明白的主力的意圖不要輕易進場打擾主力運作。)該形態的特征是要把握指標是在一條較窄的通道內運行,價格也是緩昇的形態,操作中要把握的是,前期的價格高點和指標高點都具有較大阻力。
  此形態的變異常表現在指標的波動不清晰不明顯,不用管它,只要指標在狹窄通道中運行就不用去擔心。
  第七節 過 山 車
  第八節 蓄 勢 彈 簧
  形態特徵:指標小幅均勻振盪,通常是三波,高、低可分別連接成一平行線。總的形態可以是平性的,也可以是傾斜向上或傾斜向下。
  市場特徵:價格沿原有方向運行,積蓄能量,然後有一段激烈的短線走勢,短線方向未明。
  分析意義:在指標振盪末期,密切關注價格運動的方向,及時採取措施。
  討論:既然是蓄勢彈簧,它有可能積蓄多方之勢,也可能積蓄空方之勢,盡管指標的這種形態變異時的差異不是很大,但它們對應的價格走勢卻很少相同,所以當這種指標的蓄勢彈簧出現時,我們要十分警惕。大幅上下振盪的指標後面總有一波行情節(如果先跌一下後就會大上一程),15分鐘圖中當我們在指標中位以下看到一個很好看的蓄勢彈簧就是該股有一個短線機會來臨了。
  有一種變異圖形值得注意,就是當這個彈簧在指標高位出現或形態較大時,如果最後一波能超越第二個波則形態會象預警喇叭,若不能達到第二個波的高度就會走成像頭肩頂的樣子,這樣後面都會有一波大幅下跌.不同的是第二種情況更弱一些.操作上要盡早在最後一個死叉出現時離場,不再見金叉不進場.
  
  ,第九節 預 警 喇 叭
  討論:這種形態提示我們要注意的是指標的最後一個高點。通常當指標走到喇叭的最高點後,市道的氣氛都很樂觀,誰會想到後面的急促調整呢?在這個時候你看到預警喇叭了,可要清醒一下頭腦,。此外,在操作中,當我們看見A點然後出現B點我們應預知有C點,當然,如果市道較弱走不出C點而提前出現死叉,那我們也應及時離場,因為這說明市道太弱了。
  第十節 海 底 撈 月
  討論:該形態表現的多是在強勢條件下出現的逆市運動。必然會被迅速修正。指標在強勢區橫盤或震盪向上,價格通常表現為強勢整理或緩慢上行,若忽然出現這種斷涯似的跳水形態,非常嚇人,許多人會被清洗出去。如果你來不及逃脫,那就可等待指標在低位迅速回昇時處理股票。當指標回昇時注意,壓力是指標在高位波動時形成的下軌線。這種形態肯定是有資金運作造成的,所以在強勢市場這種圖形多為洗盤,但在弱勢市場可能是主力放棄努力而向下做,要注意區分。
  第十一節 平 穩 過 渡
  形態特徵:一些大幅不規則波動,或有小雙頭的波動歸於此類形。
  市場特徵:是價格明確趨勢前的一種過渡性波動,常見於反彈和橫盤的某一段中。
  分析意義:趨勢未有改變
  討論:前十節講的形態是指標形態中較有分析特點和操作意義的圖形,基本上可以根據這些圖形指導實戰操作。但還有許多雜亂的圖形多數表現的是價格在一個大形態中無序的波動,操作空間較小,沒有什麼特色,較難把握。從大的形態來說這是過渡波動,我們不必過多的理會它。但若要做也可以從分時圖上看,或使用壓力或支持線分析做短線。
第五章 基本圖譜及分析(MACD法則)
  第一節 軌 道 運 動
  第二節 紅 綠 柱 分 析
   1、色柱的形態主要有單峰、雙峰和三峰。
  2、色柱的峰位可划出高、中、低、的峰位水平線。
  
  8、預警圖。在上行中綠柱呈收斂走勢,此時出現一綠柱,高度突破了收斂的支持線,則此後價格即使還有一沖也將見頂。
  
  第三節 零 軸 機 會
  形態特徵:MACD指標向上或向下穿越零軸。
  分析意義:MACD的零軸在其原意中有強弱分界線的含義,當指標穿越零軸時,會有一定的人氣變化,十分令人關注。如果資金主力要利用它則會在這附近做文章。
  討論:在第三章的“強弱區概念”裡我們曾提出零軸不是強弱區的分界線,這是因為MACD不是在0---100之間波動的,在整個指標的大形態和強弱轉化中,零上區域與零下區域只是指標圖形運動的一個空間。在MACD原概念中多頭要在零軸之上介入,但實戰中過了零軸可能已沒多少空間了。然而,零軸畢竟是有一定意義的點位,我們來研究它在不同情況對價格的不同影響。
  1、指標突破零軸時也突破了形態壓力線,K線同時突破了K線圖形的壓力,有一波行情。
  2、指標回抽到指標形態的支持線,然后再向上穿零軸,有一波行情。
  3、指標上穿零軸時正是三波中的第二波也有一波行情。
  4、指標上穿零軸時距指標軌道壓力線有一段距離,並且K線距阻力位也有一定距離,則指標可上昇至阻力位處。
  5、零軸以下人氣較弱以弱勢築底為主,零軸以上人氣較強以強勢做頂為主。
  
  第四節 形 態 含 義
  形態特徵:指標有時走出形態學中的典型形態。如三角形,雙底,旗形等等
  分析意義:當指標走出形態學中的特殊圖形時其技術含義與形態學中含義相同。
  討論:這些圖形在指標圖裡出現是很惹人注意的,所以其含義也廣為人知,在這裡提及已沒有多少新意。不過我還是建議從軌道和壓力線的角度去看問題,這樣可以看得遠些。一些很具實戰意義的形態會在實戰技巧中提及。
  第六章MACD與KDJ 指標協同運用
  前面講了MACD與KDJ圖譜和應用法則,它們都有自己的運用範圍和特點,也有不足之處。如果將兩者協同運用,就可以相互取長補短,相互印正行情的發展,充分發揮指標圖譜分析的優勢,提高操作勝率。
  內容雖然不多,卻是畫龍點睛,是實戰中必須要做到的。
第七章 指標圖譜法的分析思維
  指標圖的變化總體看是隨機的波動,我們在第三章中列舉了十種特例分析圖譜,是將指標圖中經常重復的基本圖形分離出來進行認識,以求通過對各個短期走勢的把握來達到正確把握總體走勢的目的。比較技術分析中的K線組合,這些指標圖譜在某些方面可以說是獨辟蹊徑,預測功能更深遠,更準確。但這些圖譜不能夠包含所有的變化形態,而且指標圖形的變化是動態的,有時候會變化得並不像標準圖譜那樣清晰、標準,這對初學者來說會感到模糊不清難以掌握。
  因此,學習指標圖譜分析法不僅要認識圖譜,還要建立一套分析思維方式。
  分析思維的靈魂,就是對大市強與弱的整體判斷(對大市總趨勢的判斷看基本面,也可以看周或月的圖譜分析,對個股總趨勢的判斷要參考大市),然後才是將眼光放到個股的日或分鐘圖譜上把握最佳買賣時機。
  例如,我們在按某種圖譜含義進行操作時,我們要注意到整個大市環境基本情況,大市整體氣氛好則圖譜的強勢形態會發揮得飽滿而誇張,接下來變化的圖譜也可能是強勢形態;大市不好,則強勢圖譜形態會顯得發育不良,接下來的圖譜也以弱形態居多。反之亦然。每一種形態完成後將向何種形態發展?這是由市場基本面決定的,掌握了這一點我們可以忽略一些雜亂的圖形而預測得更遠。
  我們還要清醒地認識到,我們要掌握的是價格運動的變化與趨勢,是“一段線”或“一幅圖”而不是一個“點”,不能也沒必要去刻意追求極端點位及事先毫無跡象的人為突發事件。這種意識可以讓我們在分析中不鑽入牛角尖,抓大放小,對自己的分析更有信心。
  此外,在分析中我們提倡領會圖譜和分析法機理,(明白這些需要有一定的基礎理論知識)這樣對圖譜的實質就有了認識,對於任何指標的變化及其含義都能夠把握。
  唯物辯證法告訴我們:運動是絕對的,靜止是相對的。股市上也是這樣:變化是絕對的,不變是相對的。那種利用一段時期的一些案例總結出來,或一些公式計算出來的測市妙方也只能在符合某種市場條件下運用,自稱能包打天下是不可信的。而指標圖譜分析法要想包打天下,要在任何時候都能用,首先就要承認圖譜的測市功能是在相對條件下的一種局部現象,整體的變化是不能完全準確地確定的(當然我們可以用長期線的短期走勢來把握短線的中期方向),要根據行情發展的情況和條件不斷修正分析結果,隨時採取相應措施。就像砌一座大樓,我們可以保證砌好每一塊磚,砌好每一面墻,至於大樓要砌成什麼樣那是總設計師的意圖。但我們能夠做好每一件小事,大樓還會有問題嗎?因此指標圖譜分析法的生命力就在於反對形而上學,提倡靈活運用。
  我們希望指標圖譜法簡單易學更加實用。實際上這種方法確實有它的獨到之處,首先,這種方法給我們提示了觀察問題的另一個角度(看指標圖形),從而解決了其他技術分析方法中不易解決的問題(如指標鈍化、騙線、相對高低點等等),此外,這種方法能夠包含其他分析方法中的一些技術內容,例如:對於時間周期,圖譜的形態可以與時間周期巧妙的走到一起。現時我們有計算時間周期的許多方法,但能否有效最終還是要指標圖形說了算,一個日子不可能改變一個趨勢。從這一點來說我們也不必進行時間的預測,只要觀察圖形是否完整、時機是否成熟。再如成交量,放量之後怎樣走?指標圖形可能會告訴你不必急,你可以找一個相對低位介入。若這是個騙人的量指標圖可能早已告訴你它那暗淡的前景了。還有價格的高度問題,表面看來指標圖譜法沒有這個功能,其實,由於KDJ指標的靈敏和其圖形的有效,你掌握後總能賣出個好價錢。當然圖譜法與其他技術分析方法殊途同歸,我們也不妨拿來相互印證以求更準確的結果。
  這個市場熱衷捉黑馬。俗話說,蛇有蛇路、鼠有鼠路,“馬”當然也會有“馬路”。當你仔細研究指標圖譜並深諳其妙時,你也許就悟出了“伯樂”相馬的真諦。
第八章 指標圖譜分析實戰技巧
  學習理論是為了指導實踐,本章將在理論指導下總結的一些經驗
  分例於下便於實踐者少走彎路
  關於MACD指標
  1、 潛水鴨。在0軸以下形成鴨頭,鴨嘴時有一波行情。
  2、 雙線合一。快慢線以很近的距離(幾乎粘著)平行,然後向上翹起。
  關於KDJ指標
  1、決策線,指KDJ形態的壓力與支持線。每次進出場首先要找好該線位置,依此進出不可偷步,若該線被擊穿應立刻採取行動。
  2、指標水平。指標的波動因價格的強弱而在不同的區域內上落,這個平衡不打破則價格仍保持原運動方向,而水平線對指標形成壓力在MACD中也可以用紅、綠柱的長度表示。
  3、 指標沖擊。當幾個分時指標圖都處於同一方向,同一位置時,會形成極大共振力,若遇價格的阻力或支持位可形成強大沖擊力。
  4、 一種陷井。價格在支持線徘徊。KDJ向上行,而價格卻不能向上進攻。要注意價格會大幅破位下挫。
  5指標反復向下,但價格始終不破上行均線通道可持股待變。
  6、指標快速下探,而價格緩慢下落或指標的下降角度大於價格下降角度都是強勢股。
  7、指標旗形向下,當指標突破向上時要注意在走軟時減磅。
  8指標由高位下行至60附近時價格才開始加速回落,而由低位上行也是到40以上才加速。
  9深不見底形態:指標已下行至底位,似要向上彎時又破位向下,則價格就再下一台階,所以未見底時不能提前介入,但若是強莊股下破則可看30分鐘圖入。
  10、強弱勢分別:強勢行情指標回落至60以下後才回抽是轉弱的開始,新一波行情,指標要一沖到70以上才能成立。
  11價格強於指標圖形,待指標走強時就會暴發一波行情。
  12、短線頂:
  13、有效背離:
   14、強位支持:當指標在40附近時,價格也能在30線受到支持則是一個好短線機會。所以,價格在技術支持位時指標應在30——40附近,而若到了30以下則可能支持位會站不住。
  15、丁線是先行指標,應穿越KD才能確立方向。
  16、超強勢股指標反復向下,前三次可搶,後三次不可搶,越是靠底越不能搶。
  17、短線指標帶動長線指標:5帶15帶30帶60帶。。。類推。
  22、黑馬溫床:當前期活躍的股穩定後出現以下圖形。
  23、反彈形態:該圖表明的是反彈行情。破支持線時要離場,如果形成 形,作用與預警喇叭作用相似,但該形態後面是逐波向下而非喇叭形的強反彈。
  24、主力埋伏:指標拉得快而推動式下跌。
  25、指標向上在60——70附近回落是弱;指標向下在40——30附近回頭是強。
  26、過80的指標,深探到底後還有一次強反彈,同海底撈月。
  27、背離向下的指標到底時不破位就要大昇。
  28、滿漢全席的最後兩點:向上破位則強市,向下破位則弱市——兩點變化之前不可妄動。

組合技術分析和相互驗證原則

在利用不同的技術指標對證券市場進行分析時,有時也會產生相互矛盾結果。某些技術指標發出賣出信號,但另一些技術指標卻發出買入信號;上昇的技術形態但股價卻下跌,而下降的技術形態但股價卻上昇。如何才能剔除虛假信號,把握住真正的變化趨勢就是組合技術分析和相互驗證原則。
  由於指標技術分析與形態技術分析都只是從單一方面對證券市場的狀態進行分析,要想全面正確的分析證券市場就必須全方位研究證券市場。因此要將各種技術指標和技術形態組合在一起,利用相互驗證的原理,才能對證券市場進行立體全方位分析。
  最基本的組合技術分析可以分成三類:
  1.不同時域技術指標的組合。
  2.不同類型技術指標間的組合。
  3.指標分析與形態分析的組合。

不同時域技術指標的組合

  所有的技術指標均要考慮時間因素,根據選取時間間隔的長短,技術指標分成短期技術指標、中期技術指標、長期技術指標三種。短期技術指標反應最為靈敏,但最容易發出虛假信號,長期技術指標反應最為遲鈍,但發出的信號也最為準確。短期技術指標、中期技術指標、長期技術指標三者相結合,大勢看長期技術指標,操作看中、短期技術指標。

不同類型技術指標間的組合

  技術分析指標一般分為四大類:趨勢類、能量類、擺動類和其他類。
  從重要性來看趨勢類指標最重要,能量類指標次之,擺動類指標居第三。
  可以從每類技術指標中各選出一個(或多個)技術指標,將這多個技術指標綜合進行分析。根據相互驗證原理,在它們同時出現買入(或賣出)信號比僅某一類技術指標出現買入(或賣出)信號時的準確性要高得多。

指標分析與形態分析的組合

  由於指標技術分析與形態技術分析都只是從單一方面對證券市場的狀態進行分析,因此要將技術指標和技術形態組合在一起,利用相互驗證、相互背離的原則把數量(指標分析)與圖形(形態分析)結合一起,綜合進行分析。
最重要也最常使用的指標分析與形態分析的組合分析方法就是相互背離,所謂背離就是技術指標和股價趨勢的不一致。背離分成頂背離和底背離兩種,出現背離現象時,一般是轉勢信號,而且準確性高。

相互驗證和相互背離原則

  所謂相互驗證,是指把所有技術信號(形態分析信號和技術指標信號)都進行對照,保證其中大部分技術信號相互吻合,指示的方向共同。
  在形態分析中,相互驗證,意味著應當對同一市場的各種圖表形態進行分析比較。在某一種圖表上的看漲或看跌的形態,應該在其余圖表上得到驗證,以確保它們的相互一致。
  相互驗證原則還要考察分析的結果是否與市場的大方向一致。如果市場總體上處於下降趨勢中,那麼,對任何個別市場的看漲分析,都需要把它的權重降低。因此,必須明確市場的總體環境到底是牛市、還是熊市。
  相互驗證原則還要求在更長的周期圖表上(例如周線圖和月線圖)得到驗證。然後,把所有技術指標,例如移動平均線、擺動指數、趨勢線、成交量等,也與分析的結果進行驗證,以保證結果的一致性。
  總之,分析者關於市場的分析結論所擁有的技術證據越多,則越具信心,正確決策的把握就越大。
  相互背離原則與相互驗證原則相反,相互背離原則是指在同一市場的不同圖表或技術分析指標之間,其分析結果不能相互吻合的情形。相互背離原則在市場分析中極有價值,是趨勢即將反轉的較好的先期警訊之一。
  相互驗證和相互背離原則具有極為重要的實際意義。

技術分析新發展

  1.對技術指標曲線的形態分析。與K線相同,技術指標曲線同樣有各種形態,而且其指標的形態往往比K線的形態更加清晰。尤其是現代數學工具模糊數學和數值模擬的引入,使電腦實現形態分析成為可能,從而使其研判更加客觀、可靠。

  2.在指標參數的選取方面,主張不同周期採用不同參數組合分別研判買賣信號。通過實證研究,人們發現如果始終運用同一參數組合來分別研判買賣信號,會使買賣信號的準確度有所不同,因而萌發了根據不同研判目的運用不同參數的想法。如吉拉?艾波(Gerald Appel)在對MACD指標進行研究時建議研判買入採用"8/17/9天EMA"的參數組合,但賣出信號採用"12/25/9天EMA"。這種參數的取定方法比較新穎的。通常人們認為市場上漲過程比較緩慢,而下跌過程比較迅速,所以很自然的認為賣出信號應取較短周期。但經過吉拉?艾波對美國股市近百年資料的實際測算得到的實際結果卻與人們的這種推理背道而馳。

  3.對技術指標曲線進行擬合處理。用擬合線的趨勢來預測技術指標曲線的走勢,從而突破了就由技術中無法預測指標未來走勢的屏障。

  4.引入全新的數學工具,從全新的視角對股市走勢加以分析。例如,數學對於混沌和分形的研究。我們通常進行的指標分析的數學模型有很多都是建立在傳統概率統計理論基礎上的。它們假設各個事件都是獨立事件。但是自然界中的實際事件卻多數是非獨立的,例如,今年某地區洪水泛濫,則該地區的地下水水位和日平均蒸發量均會上昇,下一年洪水爆發的概率就相應增大。股市也同樣如此。一段時間某只股票上漲,股東的平均成本就增加,人們對股票本身的心理定位也同時受到影響而上昇。無論是自然界中還是股市,憑經驗我們都知道現象之間是相互影響的,即事物之間是存在聯系的。但對於其相關程度我們卻缺乏精確的描述。正是針對這種現象,分形科學的Hurst指數被運用於股市的研判之中,來刻畫本期趨勢與未來一個時期趨勢的相關程度:序列相關程度高,則說明趨勢在一定程度上會延續,因而此時適於應用趨勢類指標進行研判;序列相關程度低,則說明趨勢可能發生變化,此時適於應用擺動類指標進行研判。

關於籌碼分布的幾個有意思的概念

籌碼分布的兩個函數:獲利盤比率winner(x)=n%;和籌碼分布cost(n)=x;互為反函數。
如果從不同的角度來描述,可以更清楚的看出它們的意義。
取X=C 即收盤價(當前價),則:
1、winner(c)=n%; 表達的是以收盤價C賣出,而能獲利的最大籌碼量為流通盤的N%;
2、反過來也同樣成立,即:cost(n)=c; 表達的是:使流通盤的n%的籌碼 完全獲利的最低價為C;
基於這樣的理解,我們可以得出幾個有意思的公式。這些公式對判斷底部有一定的幫助。
一、區間集中度 cmj:(winner(c*(1+m%))-winner(c*(1-m%)))*100;
               cmj的含義是:收盤價C附近(上下各m%)的籌碼量(%);
               M的取值範圍一般為 2~10;

二、獲利倍數 cmb:(cost(n)/cost(0)-1)*100;
             cmb的含義是:N%的籌碼中的任意一部份,以當前價 賣出時所能得到的最大收益(%);
             N的取值範圍一般為10~90;

三、盈虧幅度   ykf:(c/cost(n)-1)*100;
               ykf的含義是N%的籌碼中的任意一部份 以 當前價 賣出時的最大盈虧幅度(%);
               N的取值範圍一般為5~10;
 
    需要說明的是:籌碼分布是一個統計概念,由於市場的千變萬化,人們的交易行為不會只受到一種或幾種思維方式的支配,因此不可能僅用一兩種模式就能完整地描述市場的真實情況。也就是說 其必然存在著局限性。從實際的情況看這種局限性還非常嚴重。在使用時僅僅只能做為一種參考。。。。。。

歷史是如何重復的

——證券價格全息隨機分析理論及其應用                                     
一、 證券價格分析概說
    傳統的所謂技術分析,實際上就是從證券價格的曆史走勢中尋找出規律,再按規律預測未來走勢。這些規律包括各種形態、角度、漲跌幅度、漲跌周期、成交量等。並叢這些經常得到應證的規律中得出結論:“歷史是可以經常重復的!”、“一種趨勢一旦形成,將繼續下去!”、“一種趨勢發展到一定程度,會向與之相反的趨勢轉化!”
    應該說,技術分析派的做法與觀點是完全符合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的。辯證唯物主義認為物質世界裡的一切事物都是運動的,運動都是有規律的。而且事物運動總是圍繞其內部既對立又統一的兩個方面展開的,(在《周易》中這兩方面稱做“陰”和“陽”,毛澤東在《矛盾論》中稱做“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當事物朝著一個方面運動時,另一個方面也隨著發生相應的變化,到了一定的階段,運動就會漸漸朝著另一個方面發展。就這樣周而復始,循環往復。客觀世界萬事萬物莫不如是,證券價格的運動當然不會例外。
    如果我們把一張連續幾年的股價走勢圖與一張連續幾年的氣溫走勢圖一起比較一下就會發現,每年的氣溫走勢都很相似,而每年的股價走勢卻很不相似,它既不象氣溫走勢那樣有一年一循環的固定周期,也不象氣溫走勢那樣每循環的最高值與最低值都大致相等。同樣是運動中的事物,同樣是層次分明的波浪圖形,同樣都有其內在的運動規律,但認識和掌握其規律性的難度卻顯然是不一樣的。如果說照著歷史走勢預測每周或每天的氣溫變化的細節有一定困難的話,那麼,判斷未來每年氣溫的大致高點、大致低點、出現的大致時間等,應該是一目了然的。然而,對著股價走勢圖,要判斷未來任何一級波浪的高點、低點、時間都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為什麼氣溫走勢的規律那麼明顯,而股價走勢的規律卻是那樣難以把握呢?
    任何事物的 運動和發展,之所以會呈現一定的規律,決不是偶然的,必然有客觀的深層次的原因。氣溫的變化之所以具有如此明顯的規律性,是因為地球圍繞太陽在相對確定的軌道上,以相對確定的周期有規律地公轉,同時,地球又以相對確定的周期、與公轉軌道面保持相對確定的角度圍繞地軸有規律地自轉。這就決定了太陽的光和熱投射到地球表面不同地區的角度、距離都呈現明顯的周期性變化。而太陽的光和熱投射到地球表面的角度和距離正是影響地球表面氣溫的決定因素。由於地球的運行受太陽系、銀河系乃至整個宇宙大系統運行規則的限制,其規律性相對穩定,受外因影響小,這就決定了地表氣溫變化的規律也具有較強的穩定性。
    那麼,影響股價漲跌的決定因素是什麼呢?這個問題正是傳統技術分析所忽略了的。傳統技術分析指標幾乎都是用證券價格的歷史資料來設計制作的,只是從價格本身來研究價格,沒能超越價格的侷限去尋找價格變化的更深層次的原因。


二、 大師的命門在哪裡?(供求關係的祕密)
    只要我們能站在價格之外全面地研究價格變化的規律,我們將看到一個廣闊而又紛繁複雜的世界,在那裡,幾乎能找到所有問題的答案。

1.供求關係變化是價格變化的必然前提:
    經濟學的基本原理告訴我們,引起價格變化的直接原因是供求關係的變化。無論是價格與價值的乖離已經到了極限,還是突發事件導致了商品價值發生了變化,首先引起的是商品在市場上供求關係的變化。供求關係發生了變化,然後才引起價格的變化,任何情況下都不例外。在商品價格發生變化之前,各種印象價格運動的因素早已發生了一細節的變化 ,其過程和順序是:
                         價值——供求關係——價格
    其中,供求關係的變化,是商品的價格反映價值過程中的必由之路。供求關係的變化囊括了基本面、技術面、消息面、政策面、市場面等一切因素,只要弄清了供求關係的變化,其他一切都可以不過問。相反,如果不關注供求關係的變化,我們的分析再全面、再認真都可能是片面的甚至錯誤的。也就是說,只要我們知道供求關係變化了,我們就可以立即根據這一變化改變我們的操作,而不需要了解基本面、消息面、資金面等究竟是哪方面的原因引起了供求關係的變化。相反的,我們哪怕把會引起價格變化的因素99%都分析透了,但沒有注意到供求關係的變化與我們的分析結果不一致,那毫無疑問,被我們遺漏掉的1%才是至關重要的。而且,供求關係變化總是迅速引起價格變化,不象價值對價格的影響那麼反應遲鈍;其次,    供不應求價格必然上漲,供大於求價格必然下跌,供求關係變化與價格變化的這種一一對應關係,總是100%的準確無誤!
    難道真會有能夠預見到一個上市公司的基本面已經發生了一般人不知道的變化,甚至於見到 國務院、證監會突然發布新政策的分析指標嗎?以供求關係為分析依據的指標確實就是這樣的指標。道理很簡單,如果一個上市公司的基本面已經發生了一般人不知道的變化,但沒有不透風的墻,總有一部分內幕人士首先知道,他們或他們的圈子裡的人會首先行動。他們的行動即使是沒有引起價格的太大的變化,但會逐漸改變或突然改變股票的供求關係狀況。同樣,一項新政策的出台,也絕不是某領導突然想到突然宣布的,必然有一個醞釀、調查、研究、討論通過到公開宣布的過程。而到這一過程接近尾聲的時候,市場上的供求關係早已經開始變化了!
    所以,我們要揭開價格變化的祕密,首先要揭開供求關係變化的祕密。要弄清證券價格變化的規律,必須首先弄清供求關係變化的規律。

    2.證券市場影響供求關係變化的要素:
    影響商品供求關係變化的因素來自於供和求兩個方面。當供應一定需求增加或需求一定供應減少時,就會打破原來的供求平衡形成供不應求;當供應一定需求減少或需求一定供應增加時,就會形成供大於求。
    證券是一種特殊的商品,其供求關係的變化既符合普通商品的一般規律也有自身的特殊性。
    以股票為例。供的方面,股市擴容,市場惜售,莊家空籌等會引起市場供應的過剩或不足。求得方面,主要取決於購買能力(資金)和購買意願(人氣)。下面分別予以分析。

    3.股市擴容對股指的影響
    新股的增加和老股的股本擴張使股票的供應呈恆定增長的趨勢。這種供應的增加和股民的增多以及投資額的加大導致的需求的恆定增長相抵消,對股市供求關係的影響不是十分巨大。尤其當股市具備一定規模時,影響將更為有限。如擴溶節奏過快,會形成短期的供大於求,稍加調整情況就會改變 。而且,為了保證證券市場的融資功能,國家在融資過程中會考慮市場的承受能力和保護市場的措施。
      
    4.莊家行為對股價的影響
    由於股票的供應量是相對穩定的,如果有人把大量的股票囤積起來,就會馬上造成市場供應的迅速減少。但股票作為特殊的商品,和一般消費品不同。消費品一旦供因減少勢必迅速引起供求關係的變化,出現供不應求的局面。但股票在市場需求不足時,即使大量低價吸籌並鎖倉,使市場的供應減少,也不一定會引起供不應求 。這就是非消費品市場供應減少不容易被及時發現的特點。這一特點不僅使莊家控籌有了可能,還是得他們的建倉成本十分低廉。然而,一旦莊家籌碼充足,市場購買能力增強(資金增加),購買意願回昇,標志著拉昇時機成熟。莊家發動,跟風踊躍,嚴重供不應求才會顯示出來。而高位出貨又會導致供大於求。所以,莊家行為使證券市場上影響供求關係變化的最為重要的因素之一。而且,莊家行為帶有很大的主觀性,隱蔽性和欺騙性。傳統的基本分析和技術分析的方法都無法對其做出準確的判斷。
    5.證券市場資金量的周期性變化規律及其對股指的影響
    影響商品需求的另一重要因素就是消費者的購買能力,人們手中有錢,需求就增加。證券市場也一樣,資金充足,證券就會供不應求,股價就會上漲。資金不足,供大於求,股價就會下跌。由於資金再沒年度的不同階段,有著明顯的周期性變化,所以,股市上的供求關係也像氣溫一樣,又隨著季節變化的規律的。一半上半年資金比較充足,股票供不應求,股價上漲,下半年資金相對不足,股票供大於求,股價下跌。六七月份,正值盛夏,股市也是熱火朝天的季節。股價漲的最高,買股票的人最多,其實,蕭瑟的秋天已經悄然走進,此時正式賣出股票的良機。每年年底結算,大量的資金從股市流出,股價跌到最低,買股票的人也最少,殊不知,嚇年度的新增資金正緊鑼密鼓的籌措,和暖的春風將漸漸吹進股市。如果在此時建倉,與大多數人反其道而行之,必將迎著春天,走向夏天。
6.股價漲跌與購買意願
    商品的價格也是影響供求關係的重要因素之一。就一般商品而言,價格越便宜,消費者的購買意願越強。但股票不完全一樣。消費品買了以後跌價了,以後還要消費,可以再買便宜的。股票不是消費品,邁進來是為了更高的價格賣出去。所以買的時候有一種矛盾的心理,看到跌了,想抄底買便宜貨,害怕漲上去追不上。但又害怕繼續跌,買了以後被套牢。所以經常會出現便宜貨沒人要,漲上去了拼命搶的反常現象。結果是低位怕套,在高位套住了,高位捨不得賣,到低位割肉。但是,犯這種錯誤的雖然人數眾多,卻絕大多數是中小散戶。機構莊家的市場主力資金,總是在低位買進,高位拋出。他們建倉,總是選擇最佳的時機,最低的價位。越低越買,達到一定控籌量後拉高出貨。另外,有經驗的老股民,在股價跌到極低,時間周期也合適時,就會毫不猶豫的買入,然後耐心持有。所以,證券市場上的購買意願也是與證券的價格漲跌密切相關的。價位越低,購買意願越強,惜售心理越濃。價位越高,購買意願越弱,拋售壓力越大。越到底部越趨向供應減少,需求增加。越到頂部,越趨向供應增加,需求不足。

    技術分析是應該反映一切市場因素的。而共求關係恰恰總是在價格變化之前最準確最及時的捕捉著一切市場因素對價格的影響。傳統的技術分析指標正因為沒有抓住供求關係這一由其他市場因素的變化 到價格變化的必由之路,所以,也就不能真正做到反映一切市場因素的變化,這就是傳統技術派大師們的命門所在!
三、價值的市場定義(空間的祕密)
        經濟學的基本原理告訴我們,商品的價格總是圍繞這一商品的價值上下波動的。證券,作為一種特殊的商品,其價格的運動也是符合這一基本規律的。但是,由於它的特殊性,衡量價值的標準和方法又是與其他商品完全不一樣的。它既不是用生產資料制造出來的有形的產品,也不是用於人們衣食住行的普通消費品,所以,它是不可以用社會必要勞動時間來簡單的加以概括的。
買的是上市公司還是股價空間?
“買股票就是買的上市公司!”這一論斷是基本分析派和有些著名投資理論家們津津樂道的,也是許多死多投資者的法寶。遺憾的是,即使是巴菲特這樣的投資家,也不乏長期套牢的經歷,而且,他也不是像我們的股民,只買價格最高的流通股。通過分析公司基本面來判斷股票的價值,不僅中外股市的實際情況一再證明它是靠不住的,而且理論上,把很大程度上不受上市公司基本面約束的股票的價值,與上市公司的基本面划等號的方法也是絕對不科學的。道理很簡單:上市公司每年的每股收益的增減幅度與同期的股價相比,只相當於百分之零點幾到百分之幾,很多的不足一次交易的費用。試問,你買股票就是為了分得這些股利嗎?顯然,上市公司的業績,只是給炒家提供了題材,只是五花八門的炒作題材的一個組成部分。如果剔除了炒作的因素,那麼,業績對股價的意義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當有人要炒作某只股票時,業績成了股價上漲的理由,成了指揮抬轎者的旗幟,這時,基本面在他的手中是有用的,因為他是莊家,他有能力靠資金把股價推上去。如果沒有人炒作這個股票,你只看到每股收益0。8元(相當不錯了),就以每股80元的價格(業績相當於股價的1%,不足交易費用)很興奮的買進來,獲利的把握究竟有多大呢?你有能力發動股評家大講特講它的業績,然后靠你的資金把股價推到每股800元(上漲10倍也不是沒有)嗎?
  精確的講,證券不是普通的商品,說它的價值大小是不夠恰當的。它是投資的工具,他具有的是投資價值。任何商品的價值都與它的成本有關。證券沒有意義明確的生產成本,但作為用以投資的特殊商品,在交易過程中會形成交易成本。而證券的投資價值恰恰就是與交易成本密切相關的。因為證券不是消費品,買入證券是為了高價賣出,而且賣出價必須高於交易成本才能獲利。當證券價格處於市場平均成本之上時,表明大多數交易籌碼處於獲利狀態,獲利籌碼越多,賣盤就會越多。當賣盤大於買盤時,證券價格就會下跌;當證券價格處於市場平均成本之下時,表明大多數交易籌碼處於虧損狀態,虧損籌碼越多,惜售就會越嚴重,買盤就會越多。當買盤大於賣盤時,證券價格就會上漲。所以,證券的價格總是圍繞市場平均交易成本上下波動的。
那麼,證券的市場平均交易成本是怎樣形成的呢?
一種證券的發行價、上市首日的開盤價以及以後的交易價格的形成都不是偶然的,是上市公司、券商以及眾多投資者根據各種因素分析判斷的結果,是市場各方力量綜合平衡的結果,代表了對該證券當時的投資價值的市場定位。其中,不僅包含了基本面的分析,而且包含了我們普通投資者知道的和不知道的各種因素,在證券價格分析中的意義遠遠高於我們去看不知是真是假的財務報表。

                                市場 平均 交易成本=交易總金額/交易總量+交易費用
     
     新股市場平均 交易成本的計算,應該包含發行價在內。     
     我們現在把市場平均交易成本作為測量證券投資價值的尺度,設計一個分析指標P:

                                P= 市場 平均 交易成本/證券價格

       P值越大,證券的投資價值就越大;P值越小,證券的投資價值也越小。不難發現它比市盈率等以業績為尺度的指標有用得多。原因很簡單,我們買入證券,買的是價格上漲的潛在空間。如果受市場平均交易成本的制約,價格再也沒有上漲的餘地了,那麼,其他方面再好,又有什麼投資價值呢?相反,如果這種證券再也沒有下跌的空間了,即使是基本面不太理想,又為什麼不可以買呢?

至於“買股票就是買上市公司”的說法,我們也不能認為全錯,但這裡所說的買股票不同於通常意義上的到證券公司去買流通股股票,而是注重於對上市公司股權的收購,是通過買股票而達到“買公司”的目的,也不僅僅是買流通股,更注重於購買價格偏低的非流通股。而且,即使是“買公司”也是盡量在股價大大低於市場平均交易成本的時候購買,股價上漲的潛在空間仍然是要考慮的第一要素!因為是真正的“買公司”,當然對公司的基本面必須重視。然而,這里的基本分析必須是通過實地考察等手段,進行全面、深入、真實的了解,而絕不是坐在家里,等著炒作股票的人把莊家、上市公司、股評家三結合根 據需要精心炮制出來的“基本分析資料”送到你的手上!
    對於我們普通的在股市上買賣股票的人而言,不可能也沒有必要到每一個上市公司去進行實地考察,我們不是要收購股權,我們要的是會漲的股票,要的是利潤。所以,必須糾正一個觀念,買股票不是買上市公司,而是買的空間,是買入價到賣出價的利潤空間!
移動平均線系統的價值發現功能
著名的移動平均線系統是證券分析操作使用最普遍的指標之一,幾乎所有的證券分析軟體都將移動平均線系統作為重要的主圖指標,葛南維八大法則也幾乎人人皆知。可令人遺憾的是,什麼時候應該用哪一法則,能掌握得很好的人不多。所以,似乎誰也不敢說移動平均線系統沒用,但誰也不能很有把握地靠移動平均線系統賺錢。股評家經常用移動平均線多頭排列、空頭排列來判斷強勢弱勢,但經常指揮股民在 高位被套,在底部割肉。還經常有人說,股價受到多少日均線的支撐或壓制、均線系統對股價的助漲、助跌等等。其實,移動平均線是根據股價計算出來的,股價上漲,均線也會上漲,股價下跌,均線跟著下跌,就好像縴夫和船一樣,船是被縴夫拉著走的,怎麼能想象船會推著縴夫走呢?
應該指出,移動平均線系統在證券價格分析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八大法則也是很有道理的。遺憾的是,我們許多人,包括我們有些證券理論家,對移動平均線的本質理解錯了,所以,它究竟是如何對股價產生影響,我們又如何應用它也就看不清楚了。
如前所述,市場平均交易成本是投資者對證券投資價值 的市場定位。如果我們把不同時段的市場平均交易成本減去交易費用,就會發現它和相同周期的平均價是非常接近的,他們的移動軌跡也是同步的。也就是說,移動平均線,本質上就是市場平均交易成本的移動軌跡,就是投資者對證券的投資價值的市場定位的移動軌跡。我們從移動平均線系統就能清楚的看到市場認可的證券的長期的、中期的、短期的投資價值。這就是移動平均線系統的價值發現的功能,這也就是移動平均線系統在證券分析和操作中最重要的功能。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應該得到這樣的認識:
證券價格圍繞移動平均線上下震動本質上就是價格圍繞價值的運動;
證券價格與移動平均線的負乖離越大,投資價值越大,風險越小;證券價格與移動平均線的正乖離越大,投資價值越小,風險越大;
當證券價格朝著靠攏移動平均線的方向劇烈運動(暴漲暴跌)時,後市不一定會出現報復性反向運動;當證券價格朝著遠離移動平均線的方向劇烈運動(暴漲暴跌)時,後市一定會出現報復性反向運動;
這第三條非常重要,在操作中具有非同一般的指導意義。這就是“常陽價值回歸定律”。
內力作用和外力作用
證券分析中另一個著名的理論是波浪理論。然而,嚴格講波浪理論不能算是一個很科學的理論體系。波浪理論的創始者根據國際成熟證券市場的證券價格運動情形,總結出了一套常見的模式和一般的規律,但沒有弄清楚其形成的原因,所以也就不能預見在什麼情況下,這種模式就會被打破。於是各種失敗型、變化型總是事後才知道。我們的證券市場還是一個不太成熟的市場,波浪理論的模式還是有機會能夠在證券市場套得上。盡管有些數浪派理論家讓很多信徒對波浪理論佩服的五體投地,但我敢斷言,他們自己肯定不相信波浪理論是有用的。至於那些對波浪理論深信不疑而又覺得自己學藝不精,還在上下求索的痴迷者,他們永遠成不了理論家,要麼一出道就會被市場所否定,要麼就在研究的過程中不斷的被自己否定而不敢出道。
那麼,波浪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呢?
其實,並不是像有些書本上所說的受大自然中某種看不見的神祕規律的制約,也不是所謂的人體節律,更不是天體運行和潮汐的影響,沒有那麼神祕。證券價格呈波浪式運動,完全是市場規律的客觀反映,是市場內部和外部的各種力量對證券價格施加影響的結果。我們把這些能夠影響證券價格的力量分為內力和外力兩種:
內力:就是市場平均交易成本和市場規律對證券價格的制約力。
內力的作用就是使證券的價格以市場平均交易成本為中心作有規律的運動。
當證券價格低於市場平均交易成本一定幅度時,買盤會逐漸增多,價格就會由跌轉漲。當證券價格高於市場平均交易成本一定幅度時,賣盤會逐漸增多,價格就會由漲轉跌。當投資者買入或賣出(做多或做空)證券時,都有一定的利潤目標,大市場中大多數人都達到了預定的目標時,他們就會做反向的操作,那麼,證券的價格也就會隨之反向運動。當然,當證券價格下跌到市場平均成本以下多少時應該買入,當證券價格上漲到市場平均成本以上多少時應該賣出,每一個投資者的看法不一定一樣,但價格偏離市場平均成本越多,抄底或逃頂的也就會越來越多,當多空力量達到平衡時,證券價格也就到了轉折點。同樣,對證券價格運動空間的預期目標,每一個投資者也不盡相同,但從前一個轉折點到新的一個轉折點的空間,也就是市場大多數投資者認同的目標空間。所以,市場平均交易成本和市場規律不僅讓證券價格圍繞市場平均交易成本上下振動,而且,證券價格振動的振幅、周期也具有一定的規律。
投資者根據投資金額的多少,分為機構、大戶以及中小散戶。由於投入資金量的不同,操作的周期和對證券價格的預期也完全不一樣。
如果投入的資金量很大,收集籌碼和派發籌碼都相對比較困難,操作的周期就一定比較長,對證券價格的預期利潤空間也就比較大。投入資金少,進出方便,不參與調整,預期的利潤空間也比較小。這樣,在內力作用下體現出來的市場規律就是:證券價格圍繞長期市場平均交易成本振動的振幅最大,圍繞中期市場平均交易成本振動的振幅次之,圍繞短期市場平均交易成本振動的幅度最小。而且,無論是長期還是中期或短期,證券價格圍繞市場平均交易成本振動的幅度、周期也是呈一定規律的。這一規律我們在成熟的市場上看一看證券價格與長期移動平均線、中期移動平均線、短期移動平均線的乖離率就一目了然了。
顯然,內力作用的結果就是使證券價格的運動呈現一定的規律性。
外力:消息、政策、莊家行為等對證券價格的影響力。
     在任何一個證券市場,都不可能始終只有內力起作用,否則的話,證券價格的走勢圖就像事先設計出來的那樣有規律,就像打印出來的那麼整齊划一,哪裡還有人會輸錢呢?
     事實上,證券價格圍繞市場平均交易成本的規律性運動,總是在經受著各種各樣的外來因素的干擾。我們把這些因素稱為影響證券價格運動的外力。外力的作用和內力作用相反,它們使市場平均交易成本和市場規律對證券價格的制約力受到破壞,使證券價格的基本運動規律被打破,從而使價格走勢趨於無規律狀態。
     影響證券價格的外力有很多種,幾乎每時每刻總有各種各樣的因素或大或小的對證券的價格在發生著影響。但由於內力的作用,有些因素對證券的價格的影響生不足以改變其基本的運動規律,只有當外力的作用大於內力的作用時,它們對證券價格的影響才會顯現出來。經常對證券價格走勢能夠產生明顯影響的外力主要有這樣幾種:
     A、消息       當證券交易比較活躍、市場分歧比較大時,往往有各種各樣的消息在市場上流傳,或者關於上市公司基本面變化的,或者關於資產重組的,或者關於政府政策變化的,或者關於莊家祕密的等等。這些消息有的可能是真的,有的可能是猜測,也有的是別有用心的謠言。消息對證券價格影響的力度與消息的性質有關,但一般對證券價格影響的時間不會太長。如果消息是虛假的,那麼證券價格可能不會受什麼影響或者受一些影響然後很快又恢復正常。如果消息是真實的,其對證券價格影響也會在消息得到證實的時候減小或消失。總的來說,消息對證券價格的影響比較頻繁,但影響力相對較小,影響時間也相對較短。
     B、政策       國家和政府的各項政治經濟政策,對於本國或本地區的金融、證券市場的影響經常是很大的。特別是國家最高權力機構的決策,由於具有絕對的權威性,在市場上的號召力是不可低估的。而且,政策作為國家和政府的宏觀調控的手段,一旦實施,一般不會是短期行為,其對證券市場的影響的時間相對也就會較長。所以,在各種外力中,政策是比較重要的一種,它對證券價格的影響往往不僅是巨大的,而且是長期的,我們必須予以足夠的重視。
     C、莊家行為       任何證券價格的變化都首先是由於供求關係的變化引起的。而所謂莊家,就是憑借資金實力,直接控制大量的流通籌碼,從而具備了任意改變證券的供求關係的能力。例如,一只有五千萬流通股的股票,如果莊家控籌達到50%,那麼,它在市場上的實際流通的股票就只有二千五百萬了。這時,該股票的市場表現,不僅和其他五千萬流通盤的股票不一樣,而且和二千五百萬流通盤的股票也不一樣。因為,不僅僅供應量的大大減少,使得莊家拉抬股價變得更容易,而且莊家手中的大量籌碼也變成了打壓股價的銳利武器。莊家會根據自己的需要,隨心所欲的抬高或壓低股價。莊家控籌的比例越高,股價走勢顯示出來的主觀性和任意性就越強。如果莊家控制的籌碼和手中的現金都足夠多,那麼,股價走勢就可能完全不理會市場平均交易成本,也可以不理會政策、消息、業績、季節、資產重組等其他因素對股價的影響,走出完全獨立於股市的莊股行情。這時,我們面對如脫韁野馬的股價走勢圖,任何傳統的分析手段都顯得毫無作用。只有供求關係,始終指示著正在進行的而且將繼續或將改變的股價運動的方向。
     只有具備相當資金實力的才可以成為證券市場上的莊家。只有對流通籌碼的控制達到了一定的比例,才能對證券價格形成有效的影響。所以,莊家行為是以投入大量資金為前提的。投入的資金越多,收集籌碼和派發籌碼的難度就越大,操作的周期就越長,對證券價格運動預期的空間(目標利潤)也就越大。所以,莊家行為不僅對證券價格影響的時間長,而且,推動證券價格運動的幅度也大,在所有影響證券價格的外力中,莊家行為的影響是最重要的。尤其像中國這樣的證券市場,投資品種少,歷史短,相關的法律法規不夠健全,市場規模不夠大,銀行儲蓄資金豐富,投資渠道相對不夠寬,股市呈明顯的莊家市特徵,莊家行為在市場分析中的意義就更為重要。
內力作用和外力作用的關係
內力是持續穩定地對證券的價格運動起作用的,外力是間斷地不穩定地對證券的價格運動起作用
的。內力總是使證券價格以市場平均交易成本為中心,按一定的振幅一定的周期作規律性的波浪式運動;而外力則由於市場外部因素的變化在任意的時間,以不同的力度對證券價格的運動加以沒有一定規律的影響。外力作用經常使內力作用下的證券價格運動的規律受到破坏,而內力作用總是在外力作用過後,讓被外力作用破坏了的證券價格運動的規律最終的到修復。當外力作用大於內力作用時,證券價格的運動顯示無規律的特徵。當內力作用大於外力作用時,證券價格則保持或重新回到規律性的運動。

     研究內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對證券價格運動的影響,對我們判斷行情的性質、分析波浪的演變、分析形態、分析趨勢的延續與轉折、分析證券投資價值的動態變化等,都有非常重要的實用意義。

陷阱的破綻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知道 莊家行為是最重要的外力作用。如果我們能夠對莊家意圖做出準確的判斷,那麼,跟莊操作一定會碩果累累。然而,莊家為了自己的利益,總是要千方百計地掩蓋自己的意圖,讓企圖跟莊的人做出錯誤的判斷--設置種種陷阱。應該說,莊家設置陷阱的手法是多種多樣的,要識別陷阱,看清莊家的真正企圖,也不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K線圖、形態、波浪、趨勢線、成交量等都可以變成莊家騙線的工具。但是,我們如果著眼於證券價格運動的空間,看一看長期的、中期的、短期的市場平均交易成本,看一看證券的市場界定的投資價值,莊家陷阱的破綻就一下暴露出來了。
     莊家也許什麼都可以作假,但莊家要賺錢的目的是不能作假的。如果證券價格比長期的、中期的、短期的市場平均成本都低很多,有的甚至在發行價以下,這時,包括莊家在內的絕大多數持有證券的投資者都處於虧本狀態,如果這時又正值年底資金最緊張的季節,那麼,這時證券也正是最有投資價值的時候。無論技術圖形多麼難看,莊家這時的真正的意圖決不會是出貨,要麼,護盤等待時機解套,要麼,利用市場恐慌心理打壓證券價格收集廉價籌碼攤平成本,最終還是要把價格拉高,否則,莊家就無法實現坐莊的目的。
      所以,用空間來判斷莊家的真正意圖,是最簡單、最行之有效的方法。
      綜上所述,空間是我們分析證券價格和操作時要考慮的第一要素。

指標的“過去”與“未來”

“未來”式早已成過街老鼠-它將曾經的醜陋裝扮的輝煌燦爛-人人厭惡騙子。
   “過去”式原樣地展示過去-誠實坦然不掩飾-忠實可靠值得信賴的朋友。

    今天,“過去”與“未來”都給出一個甜餅(前提是在同一股票上),吃了它結果會怎樣呢?答案是:一個樣。不論你吃的是朋友餅還是騙子餅。

    結局告訴我們:不論是“未來”還是“過去”.面對明天.朋友與騙子同樣的靠不住。

   如果說“未來”是畫餅那麼“過去”不過是個圓圈(空洞)。不能指望“未來”的輝煌在將來重現;同樣也不能拿“過去”的真實來克隆明天。

   資金的碰撞導致股價的波動,流水遇阻才有激揚飛濺。因此才有“看準一日行情富可敵國”之說,可見股價的隨機性有多強!

   稀里糊涂說了這些不是把“未來”與“過去”等同,而是要說明下面的兩條:
   指標只要能忠實地反映現實就有價值。所揭示的恰好又是多數人的盲點就是高價值。

   馬快還得騎術好,好騎術不是人人都掌握,包括馬的主人。

時間之窗

在一些股市和匯市的評論中,我們常聽到時間之窗這個名詞,時間之窗可能很多朋友都了解其含義,但如何正確地應用時間之窗,並不是所有朋友都了解,今天和大家談談時間之窗的正確應用。
時間之窗是周期的一種應用方法,周期的使用,不同的學說和不同的技術分析工具都有不同的使用方法,波浪理論中應用的周期是以菲波納奇數例為基礎的,而江恩理論裡面,周期的划分和應用又有他獨特的界定。我們常說的時間之窗實際是波浪理論裡面常用的菲波納奇數例,菲波納奇數例是一個最簡單的數字123為基本數列的,把這個簡單的數例的后兩位數字不斷相加, 1+2=3 2+3=5 3+5=8 5+8=13 8+13=21 13+21=34 21+34=55 34+55=89 55+89=144就可以得出菲波納奇數例3、5、8、13、21、34、55、89、144……以至無窮。

    那這個數例有什麼用處呢?我們在分析價格走勢時,都希望能提早發現走勢的拐點,也就是頂底,而實戰中,一些重要的頂對頂的時間、底對底的時間、頂對底的時間,底對頂的時間大都出現在這個數例的數字上,比如我們常看到一個價格走勢的頂對應前面的一個高點經常是34天55天,或者13周21周等等,或者一個趨勢從最低點啟動,在13周、21周、34周或者55周的地方趨勢結束。所以在一個趨勢的運行過程中,我們就會密切注意那些可能出現拐點的時間,一般就把那些容易出現拐點的地方稱作時間之窗,時間之窗基本上就成了菲波納奇數例的代名詞。
    時間之窗的基本理論不難理解,但它的實戰應用卻有一定的技巧。


    首先,時間之窗的周期分析是從屬於波浪理論裡面的一種方法,波浪理論中的三要素形態、比例、周期其周期的分析要結合波浪形態來看,當價格走勢走到一個時間之窗附近,我們必須首先觀察走勢形態是否有頂底形態,如果波浪形態上有頂底的可能,那如果再有時間周期配合那出現頂底的概率就非常之大,但如果形態上沒有明顯的頂底形態特徵,光有個時間之窗出現,不能完全作為判斷頂底的標準,因為波浪理論中形態、比例、周期的重要性是依次遞減的。

    第二,時間之窗的周期原理並沒有硬性規定適用在那個時間等級的趨勢裡面,那就是說,大到月線,小到5分鐘圖,我們都可以應用菲波納奇數例來尋找頂底,那我們到底以哪個為準呢,一般來講,大小周期要配合使用,因為大周期中會套小周期,它們其實並不矛盾,比如21天的周期,那正好是五周的周期,只不過是第五周的第一天上就是第21天上出現頂底的可能就更大一些罷了。所以在應用上,我們應該是先研究大的形態和大的時間周期,然後再用小周期找到價格趨勢可能出現反轉的具體時間。比如,本月是距離前一個高點的13個月,現在價格在上漲,那這個月可能會出現一個頂部,如果價格在下跌,那出現底部的可能就比較大,比如我們從大形態和大周期上看到本月月線可能要出現一個頂部,那具體是那一周呢那我們就要用周線推算,可以從上個高點推算下來,如果推到某一周是55周那,這周出現高點的可能性就較大,或者從13個月之前那個高點後面出現的一個最低點推算,看到這個月的哪一周是個重要的時間周期,找到具體那周是兩個大周期的交匯點,同時再從日線上找,看這周中的那一天與前面的短期內的走勢的高低點是個對應的周期點,這樣就可以基本判斷出來在那一天可能出現轉折點。
    第三,使用時間之窗,要注意不要提前,最好滯後,比如這周是個重要的時間之窗,而且價格形態上有可能出現拐點,但如果我們週一就入場去找頂或者找底,那如果頂底出現這個周的週五,那你想想,五天的時間,價格變化會有多麼大的變化,我們無法承受價格上的那麼大誤差,某年6月初英鎊對日元的那個高點,我們本來推算出來它是對應前面最高價的21周的時間,但我們在周初就做了空單,結果被它反復折騰幾天,而且我在週五的策略里面還寫到了,再熬過今天英日的空單就沒事了,可恰恰是在週五晚上英日在消息刺激下瞬間打出205以上的高點,而且打掉我們止損就快速回落,結果那波行情我們錯過了一大段。所以,用時間周期推算某個地方可能出現頂底,那最好等待走勢出現恐慌盤后就可以基本確認頂底出現了,但如果沒有出現恐慌盤,那就要小心,因為任何一次比較大的頂底都不會很溫柔的出現的,在沒有出現恐慌盤之前提前做單,極有可能在恐慌盤出現時,被掃掉止損。如果一個重要的時間之窗上出現頂底后再進場操作,那就不會再出現掃掉止損回頭的問題,同時還可以以已經出現的頂底做止損點,相對操作難度就降低了。

    第四,菲波納奇數例也可以幫助我們判斷一個局部調整形態結束的時間(因為大型調整本身就可以形成趨勢了),比如局部價格走勢出現調整,那它到底要調整多長時間呢,在研判調整形態的同時,我們可以用分時圖的時間周期去數,如21個小時,34個四小時等等,如果一個調整形態的落點正好出現在分時圖的一個小的時間之窗上,我們也可以把這個形態和時間的匯合點作為入市點。另外,有時候價格的調整是以盤整來完成的,那盤整的形態要持續多長時間才能突破呢?這也可以用小的時間之窗來推算,比如日線級別的小型盤整帶經常是盤整5天、8天或者13天。中級的調整時間大約是21天左右,這些都有助於我們尋找到比較好的入市時機。

關於某些技術分析問題的回復

 前段時間有位網友來信,談到了他對一些技術規律的總結與體會,我當時應允其寫貼回復,今日終於得閑,就談談我的一些看法,言錯之處還請大家指正。

  目前比較常見的技術分析理論主要有酒田法、趨勢法、形態法、指標法和神祕規則法幾種,主要是介紹一些簡單的鑒別方法和概念性內容,就我個人的體會來說,這些都非常重要,像定式一樣,屬於非學不可的內容,只是在實踐中我不建議去執著於它們的判斷和結論,而應該去理解其中代表的資訊及背後的所以然,以免陷入一些簡單的線性思維中去。我想許多朋友都應該見過在反轉K線和背離資訊不斷出現的情況下股價仍屢屢攀高的例子,這裡其實不僅是技術適用的概率問題、也不完全是綜合處理的問題,而是在不同情境下的資訊理解和情理走勢問題。

  讓我們舉例來講,像趨勢後出現的孕線、十星之類,雖然都是有停頓遲疑和思考之義,但在具體的情勢下亦可有不同的解讀。如果是緊臨重大作戰關口的,我們可以把其認定為怯步和反思;如果距關口尚有數步之遙的,我們可以認為其在休養或蓄力;如果是已沖克阻力的,我們倒可以判斷為鞏固和中繼。在這三種情況下雖然出現了同樣的K線組合,但其未來的發展卻可能會完全不同,而其中的關鍵就是判明何為異常、何為情理之中。還有像壓力線突破的問題,如果在長期盤整後突破重要頸線位而不遠方尚有其它如長期均線或密集成交等情況,我們就不好輕易確認其強勢,因為連續作戰需要持續的動因支持,冒進的多頭易於自我瓦解。另外還有許多其他例子,比如說指標背離,如果這種情況是發生對立面薄弱位置或時期,如絕對新高等,那麼背離所體現出的氣力不足就不會遭到有效的對立面反擊,這種背離就完全可以不用理會,因為它可能會一直持續下去。

  為什麼會這樣呢?是情勢!技術方法的結論雖然是大數現象的總結,可以非常大地提高勝率,但因此喪失的小數在幅度上卻恰恰是最巨大的,因為小數法則往往是在對立面最易失衡的情況下產生的。比如說反轉線,一般是代表對立面力量加大,但亦可解釋為對立面已被戰勝下的主導方短時休養、分化、回潮。背離也是一樣,雖然是代表了主導方結構失衡的氣力不足,但如果已是無人之境的話,內亂一點又有什麼關係呢。拋開股票,我們在歷史中也可以看到相同的道理,有的內爭不斷卻能中興榮國,有的僅犯小誤就被強敵窺隙而入。所以任何事物的分析都必須到大情境中去體會。強未必強、弱也未必為弱。而這個大情境可以是圖表上的,也可以有圖表之外的,包羅甚偉。

  另外,多空實際上是一種動態的、結構性的、不斷轉化調整的復雜力量,在不同的區位及時間會有不同的多空分布及構成演變,它們自身的加強過程中往往還會孕育出相反的內容,因此,對它們進行擬人化的階層分類和動機想象能夠幫助我們對局面進行理解。一般來說空頭的成分構成是:套牢盤、兌利盤、搏差盤、和認為價值高估的投資賣單及內線消息人士;多頭也是如此,具體為:投資性買單、內線單、補倉攤本盤、搏差回補盤、追市跟風盤和技術投機盤等幾種,它們之間的進出力度和大致區間以及各種特徵也是不盡相同的,在具體情況中我們可以通過技術理論對多空局面有個大概的認識,找出基本的節奏和強弱體會,然後通過各階級的不同表現形式揣摩出是哪個或哪幾個階層造成的局面及資訊。同樣的無量,可以是無人賣、也可以是無人買;同樣的射擊之星,可以是遭伏遇險亦可以是處亂理變的短期中繼,這就需要運用到多空內部的階層分析及其前后動向的邏輯性揣測了。當然,作為操作來說,你的對立方構成越單一、力量越弱,你判斷的難度也就越低,這就是為什麼新高且有比較巨大漲幅後再突破創高的股票如此受人重視的原因,因為在沒有對立階層的情況下,哪怕主導力量再弱那也是強的。

  以上想說明的是,兵無常形,簡單地對技術特徵總結的方法不可取,從大局到細部多方研判、理解並感受運行之機遠比結論和規律更重要。

特級戰法:共振的威力

上世紀中葉,法國昂熱市附近一座長102米的橋,因一隊士兵在橋上邁著整齊的步伐行走,步伐周期與橋的固有周期相近,引起橋梁共振,振幅超過橋身的安全限度,而造成橋塌人亡事故,有226名士兵在這起事故中喪失生命。就橋梁的本身負載能力而言,遠遠超過了這隊法國士兵的重量,但由於士兵們步調整齊、節奏一致,結果大橋在這種齊力的作用下而倒塌,這就是共振的作用。

    現實生活中的許多方面都要利用共振現象,例如,收音機的調諧就是利用共振來接收某一頻率的電台廣播,又如弦樂器的琴身和琴筒,當短頻率與長頻率出現倍數的關係時,就會產生共振,成為用來增強聲音的共鳴器。股市技術分析中存在的共振現象往往能提供非常有效的介入時機。

  技術指標的時間共振主要是指同一技術指標在不同時間內同時發出買賣信號的技術現象,這是一種非常強烈和明確的操作指示。很多技術指標都存在一定的共振現象,但不是所有的技術指標的共振現象都有實用價值的,例如,心理線指標PSY的共振現象就沒有實際應用價值。通過進行詳細地科學統計和認真細致地比較,發現有五種技術指標的共振最具有實際作用。分別是:威廉指標W%R、隨機指標KDJ、乖離率BIAS、指數平滑異同平均線MACD,相對強弱指標RSI。

  技術指標的時間共振在時間周期方面包括四要素:即月線指標、周線指標、日線指標和分時線指標,其中分時線指標在大多數情況下採用的是60分鐘線的技術指標。這四要素構成時間共振分析的整體,可以說缺一不可。投資者在實際應用中最容易忽略的周期要素分別是月線指標和分時線指標,如果忽略月線指標,常常會使投資者的操作缺少趨勢的支持,而缺少分時線指標,常常會使投資者在短線買賣點方面存有疑惑。因此,投資者在應用共振分析時必須完整的考慮四要素的狀況。

  一、威廉指標W%R的時間共振分析原理

  威廉指標由於其計算方式的與眾不同,因此,當指標數值大於80為超賣,而當指標數值小於20時反而屬於超買。威廉指標的特性是反映過於靈敏,指標波動頻率過快,容易引起信號頻發現象,而採用時間共振分析則能很好地解決這種現象。 威廉指標的時間共振不僅對個股的研判比較有效,同樣可以在指數的分析中發揮作用。

二、隨機指標KDJ的時間共振分析原理

  KDJ指標是投資者中最常使用的一種技術指標,它反應靈敏,有非常明確的買賣信號,簡單易學,深受大多數投資者的喜愛。但是,它卻有一個糟糕的缺陷:那就是KDJ指標在高位和低位的鈍化現象。由於受計算原理的限制,在股價攀昇或下跌一段時間後,KDJ指標對股價的反映會變得極為遲鈍,股價再度繼續上漲或下降很多時,KDJ指標可能才稍微動一下,這就會給我們的買賣決策提供不合實際的參考指標。也使得KDJ指標僅適合於在股價箱體運動時使用,一旦個股成為黑馬或大盤徹底走熊時,KDJ指標就會提示過早的逃頂或過早的鏟底。通過時間共振的分析,可以有效解除隨機指標的鈍化瓶頸。

  進行隨機指標的共振分析時,必須首先了解隨機指標的特點。隨機指標的與眾不同之處在於:隨機指標的超賣超買信號以及買賣信號都不是單一的。隨機指標的超賣現象有三種情況,分別是隨機指標的K值或D值小於20,及J小於0線。隨機指標的買入信號有兩種:一種是隨機指標從負值轉變為正值時,對於0線的突破;另一種方法是隨機指標的K、D黃金交叉。在確認隨機指標超賣信號時,要求其三種情況只要達到其中一種就可以,而確認其買入信號時,則要求隨機指標的兩個買入標準必須全部達到,至於時間可以有所差距。

此外,隨機指標的時間共振分析同樣可以運用於指數分析和賣出操作中使用,由於基本原理都是相同的,因此不再詳細敘述。

  值得注意的是,為了提高時間共振的利用效率,投資者對於四要素中的月線指標的標準可以適當放寬,只要達到超賣就可以了,不必一定要發出買入信號。但對短線要素的要求必須嚴格。至於日線的買入和分時線的指示可以不必一定保持同步,只要日線指標先出現超賣和介入跡象就可以做為投資依據。

台長: 期指贏家
人氣(5,726)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1)| 轉寄
全站分類: 財經企管(投資、理財、保險、經濟、企管、人資) | 個人分類: 期股導論 |
此分類下一篇:論技術分析方法的發展與創新
此分類上一篇:股市操作漫談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