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0-06-06 10:37:38| 人氣4,360| 回應2 | 上一篇 | 下一篇

《日本百年》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怎在二戰影視史學插評《日本百年》

如前評《甲午戰爭》所言:牽豬哥唄!
在評《珍珠港》時,看到美日合製的紀錄片《日本百年》《偷襲珍珠港》《血戰硫磺島》,《日本百年》提及對中(《甲午戰爭》為代表)、對俄(《203高地》為代表)之勝戰,同時開啟了日本維新自強和軍國外侵之路。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ypz7927ij4&list=PLDA542EA9B035ED96

[講論會] 紀錄片《日本百年》放映既討論會
——夏潮青年學術論壇.第八次講論會活動預告(05年6月14日,週二)

日本百年是不是一部侵略史?南京大屠殺的史實能否竄改?
日本一百年近代始,身為中國人不能不看的紀錄片.....

攝影:村田不二夫;製作:山田洋造

  為了迎頭趕上歐美國家,日本開始向外侵略,得到臺灣之後,開始經營第一個殖民地。中國敗給日本,暴露出其發展落後的缺點。明治三十八年更攻陷旅順,打敗俄國,震驚全世界。
  大正十二年,關東大地震,死傷十四萬人。昭和二年,日本在經濟不景氣下,開始侵略中國,將滿州當做日本的生命線。昭和四年,紐約股市崩盤。昭和十二年,中日戰爭爆發,南京大屠殺三十萬人。戰爭使日本經濟逐漸,卻暴露出日本軍國主義自卑與奸詐的侵略本質。
http://www.xiachao.org.tw/i_page.asp?repno=704

《大國崛起:日本百年維新》(青林,2007)

150多年前,在四艘美國黑船的脅迫下,長期閉關鎖國的島國-日本,選擇了不戰而開國。外部壓力成為國家內部變革的動力,黑船來航十五年後的1868年,明治維新正式開始。
  在「求知識於世界」的維新綱領指導下,日本派出由政府高官組成的岩倉使節團到歐美各國考察。此後,日本開始了國家工業化:大久保利通以拿來主義的方式,推進殖民興業、文明開化,開辦大量官營工廠,並大力扶植民營企業;日本現代企業之父澀澤榮一棄官經商的傳奇經歷,成為那個時代的註腳;大久保利通的繼任者伊藤博文則順應國內自由民權運動的呼聲,制定了鞏固成果的日本第一部憲法。但是同時寫進《大日本帝國國憲法》的天皇制,埋下了日本軍國主義抬頭的隱患。
  和所有迷信武力爭霸的國家一樣,原子彈爆炸的蘑菇雲結束了日本軍國主義的迷夢,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日本,以《和平憲法》為基礎,在美國的扶植下,經濟迅速發展,在1968年,即明治維新百年之際,成為當時僅次於美國和前蘇聯的世界經濟強國。
特色
★突顯兩岸思考差異、強調台灣在地觀點
  耗時近三年完成的「大國崛起」系列影集將精采內容編輯成八冊圖文書,青林國際出版公司將各書大道行思部分單獨抽出、獨立成冊,並邀請國內二十餘位學者專家適當地加入台灣觀點,以呈現台、中兩地的差異趣味,也提供給國內讀者對比兩地觀點的思考空間。
★全方位剖析世界強權形成要素
  從各國教育、法律、政治、經濟等制度層面,呈現大國之所以興盛的因素與過程。考據、論理的功夫紮實,有別於目前坊間其他同類圖書,特偏重趣味而少見省思的編輯取向。
★兼具閱讀深度與廣度
  有別於紀錄片濃縮重大事件始末,《大國崛起》系列圖文書著重完整鋪陳事件演變過程,從各方面深入分析大國從興盛到殞落的關鍵轉捩點,更具閱讀深度與參考廣度。完整收錄製作團隊幕後編輯過程與採訪素材,對於DVD影集內容的豐富度與完整性有更完美的呈現。
★廣邀世界各國百餘位頂尖學者對談
  深入訪談各國百餘位來自歷史學、經濟學、社會學、法學、國際關係等領域的頂尖學者,反映出各國學者對於該國崛起相關問題的思考,對了解各國現階段對世界歷史與現實的認知,非常具有參考價值。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370357

另參本館《強國之鑑》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310616219/20081008063457

《大國崛起:日本百年維新》書摘

1873年3月20日午飯前夕,天皇皇宮裡侍奉天皇的女官和往常一樣,來到天皇所在的禦學問所。她的任務是給天皇梳理頭髮。按照當時的宮廷習俗,她還要給天皇塗脂抹粉。但走進門以後,她不禁大吃一驚,與她同行的女官也驚訝失色。天皇居然已經將自己的頭髮剪掉了。這是日本歷史上從未發生過的事情。

文明開化

日本人在明治維新之前,一直是留有長髮的。武士們還有隨身佩帶雙刀的權利,這不僅是身分的象徵,也是生活習俗。在當時日本等級制度非常森嚴的情況下,華族和平民是不能通婚的。身分在服裝上體現的非常明顯,高級官員常用的服裝是直衣、狩衣,穿上以後臃腫不堪,在禮儀上也是繁文縟節。
明治政府成立以後,雷厲風行地推行了文明開化政策。1871年8月9日,政府發布《斷髮脫刀令》,宣布日本人有剪掉長髮、解除佩刀的自由。
不久又一連串地發布了文明開化的法令,如允許士族和平通婚;採用陽曆,廢除天保曆;確定西式禮服為官員的正式禮服,鼓勵官員穿西裝。
這些法令的目的很明確,就是廢除日本中世紀以來的風俗習慣,鼓勵和移植西方生活方式。他們首先在衣、食、住、行方面大行歐化運動,其最終目的是想經由這些社會改革,建立一個適應世界潮流和日本國情的文明體系。
除了天皇的率先垂範以外,政府也做了大量的宣傳工作實行這些社會改革。在這期間,日本社會上出現了大量的小冊子,講解斷髮、易服、食肉、敬神的道理。
1874年,日本社會出現了一本奇特的書,書中藉兩人對答的口吻,對當時政府實行的廢藩置縣、四民平等、徵兵、租稅、學校制度等衣食住行的變化進行答疑解惑。
對話的人一個是代表保守的普通市民,一個是代表開化的新派人物。這本由小川為治撰寫的《開化問答》站在當時政府的立場上,向日本的廣大群眾宣傳鐵路、電報、電話、警察、陽曆、貨幣等問題。木戶孝允自己主辦了《新聞雜誌》,不斷報導天皇和宮內官員穿西式服裝、出遊歐洲的消息。
1872年,司法省和東京府制定了一項有關文明違章處罰的法令,從當年的11月開始實施。其中對日本原來的一些習慣予以嚴厲禁止,例如禁止販賣春宮畫,不允許男女混浴,不准紋身,不准婦女斷髮,不准隨地大、小便。
首都做為首善之區制定這些法令後,其他各縣也紛紛開始實施。這些行為規範的制定,對改革社會風氣產生了很大作用。
東京的面貌也隨之一新。在日本橋邊,銀座大街在1875年建成了。馬路兩邊,整齊的煤氣燈,在夜裡將這兒照得一片通明。臨街種植的松樹、樅樹和櫻花讓這裡看起來充滿歐陸風情,馬路兩邊是歐洲式的樓房,時常可以看到身穿西裝、頭戴禮帽的政府官員在這條街上漫步。
日本婦女也穿起細勒腰身的時髦歐式服裝,或撐著洋傘,或手捧洋書,在街上行走。
這條日本最早的西方大街後來成為明治維新文明開化的象徵,木戶孝允稱之為「日本橋邊的文明開化」。至今,銀座仍是東京最繁華的商業大街。
東京在1871年出現了第一家西餐館,名叫「開陽亭」。不久,又有許多西餐館開業。各式各樣的日本人來這裡大吃牛排,而原先牛肉在日本被認為是髒東西,根本不吃。現在卻有許多人喝著啤酒和白蘭地,說著蹩腳的英語,用筷子在牛肉火鍋裡找肉吃。 東京西餐館的風習很快傳到大阪、橫濱和神戶。到西餐館的人不僅有官員和名流,也有人力車夫、演員和學生。

啟蒙的曙光

明治六年(1872年),在日本歷史上出現了一個著名的啟蒙學術團體--明六社。
這一年的7月,駐美國的日本公使森有禮被調回國,另有任用。他剛剛回到日本,就倡議成立了一個學術團體,將文教界的名流組織起來,為推進文明開化政策商討辦法。
在西村茂樹的奔走之下,津田真道、西周、中村正直、加藤弘之、箕作麟祥、箕作秋坪、杉亨二、福澤諭吉等日本第一流的洋學者紛紛響應和支持。9月,學社成立。福澤諭吉被推任為社長,但是他固辭不就,森有禮於是被推舉為第一任社長。
翌年3月,出版了《明六雜誌》。西村茂樹在創刊號上道出了刊物的辦刊宗旨,他說:「我國成立學術文藝的結社,是從今天開始的,社中諸公都是天下名士,大家都認為卓絕奇偉之論,千古不滅之說,必出於本社。希望諸位先生以其卓識高論,喚醒愚氓,樹立天下的模範,以不負識者的期望。」
這本刊物一共出版43期,發表論文100多篇,論述社會問題的範圍非常廣泛。由於是名流撰文,在日本引起很大迴響,被認為是理性之光。而明六社的社員在幾年時間內也翻譯出了大量的西方著作,介紹西方的民主共和思想。
大量的西方社會科學術語在這一時期被譯成日本文字,後來也被中國的學者引入到中國。西周,就是第一個把西方「PHILOSOPHY」翻譯成「哲學」的人。
這一時期後來被認為是日本歷史上思想最為活躍的時期。
在美國當公使的時候,森有禮就知道了福澤諭吉的大名,並且認為他是對日本文化、教育有巨大貢獻的人。這是因為福澤諭吉在1872年發表轟動全日本的《勸學篇》,福澤諭吉強調:「一國之獨立,基於一身之獨立,一身之獨立,乃學問為急務。」、「人無天生貴賤貧富之別,唯勤修學問,洞悉物事者為貴人,為富人,無學問成貧人,成下人矣。」
他主張排斥「無實用之學問,學習人們普通日用之實學」。本著天賦人權的觀念,福澤諭吉批判了舊道德倫理,「天不生人上之人,也不生人下之人」。這本書發行總量達到了80萬冊,超過了他以前寫的《西洋事情》,當時在日本創造了罕有的發行量。
《勸學篇》第一篇發表的時候,正值日本制定新學制。這些思想對於新學制的制定產生了意想不到的影響。當時,福澤諭吉在東京的都港區主持慶應義塾(慶應大學的前身),因為地處三田,福澤諭吉獲得了「三田的文部省」的美譽。1885年,福澤諭吉又發表《文明論概略》,有系統的論述西方文明的先進,日本文明落後,號召日本人向近代文明進軍,使日本固有文明超過西洋文明的水準。這本書後來一直被當做明治初年日本文明開化的經典著作,福澤諭吉也因此被稱為「日本的伏爾泰」,他的頭像也被印在日本的1萬日元的紙幣上。
當時的這些思想家傳播的西方自由思想,被廣大青年所信奉。中村正直翻譯的英國思想家穆勒的《自由之理》,當時的日本青年知識分子幾乎人手一冊,和福澤諭吉的《勸學篇》被列為學校教材。這些啟蒙思想的傳播,在以後成為日本自由民權運動的主要思想推動力。從1870年代中後期開始,日本的自由民權運動逐步發展,形成明治前期的重要社會現象。

另參本館《福澤諭吉自吹》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281756128/20060512073039

教育的進步

幾乎每一位關注日本崛起的人,都不得不把目光放在日本的教育上,因為軍事和教育是日本興起的兩大關鍵。
1874年,在佐賀士族叛亂被政府果斷實行的「軍國之政」平定後,大久保利通提審叛亂的首要分子江藤新平,聽完這位政府同僚的辯解,他在當天的日記中寫道:「江藤醜態,令人可笑。」4天後,江藤新平的腦袋就被劊子手砍了下來。
但此時,日本全國的大、中、小學校實行的還是江藤新平主持制定的學制。
江藤新平在1871年7月就擔任新成立的文部省大輔(教育部副部長),總攬了教育行政的大權。他面臨的主要任務是制定全國統一的學制。
幕府時代的日本就有重視教育的傳統,主要的教育機構是私塾,也就是由著名學者創辦的教育和學術機構,當時比較著名的有吉田松陰1856年創辦的松下村塾,培養出了明治維新的主要領導人;洋學家緒方洪庵1838年在大阪創辦的適齋,培養出了福澤諭吉等3000多名學生。 在各藩有各藩設立的藩校,學習很多近代科學課程,只有士族能夠參加學習。在江戶,幕府的直屬學校是昌平阪學問所,主要以儒學來教育幕府官員和各藩的優秀武士,其課程設置也為各藩的藩校所效法。
對農、工、商這「三民」來說,他們是進不了上述三種學校的。他們只能進寺子屋,這是為一般平民建立的學校,因為多設在寺院裡,兒童一般在7、8歲就拜師求學,尊師如父,愛生如子,所以叫寺子屋。寺子屋學習的內容大多是一些實用的知識,根據每個人將來的職業而定,一般有習字、誦讀、作文、珠算、禮儀等課程。
辦學的人在城市多是官員和醫生、商人,在農村則由村長、神官、僧侶為主。到明治維新以前,這種學校已經普及到城市和鄉村,計有1萬多所。
到1871年12月,江藤新平組織了一個學制調查委員會,這個調查委員會的12名成員有10名是洋學家,只有2名國學家。在半年多的時間裡,這些委員依據英國、荷蘭、美國、德國的教育制度,在1872年的6月完成了一個龐大而完整的國民教育計劃。
這是一個由學區、學校、教員、學生、考試五大部分組成的計劃,共計109章,加上1873年增加的海外留學生和專門學校的規定,共有213章。
學制草案按照法國的辦法,把全國分成8個大學區,每個大學區設置一所大學;每一個大學區下面設置32個中學區,全國共設有256個中學區,各區設一個中學;每一個中學區下設210個小學區,全國設立53760個小學。按照當時的人口,每600人設置一所小學,每13萬人設置一所中學,由此形成一個金字塔型的學校體制。
學制主要的部分是在小學,兒童從6歲上學,分為上、下兩等,各為4年。可以根據各地情況設立幼稚園、私塾小學、貧民小學、村落小學、女子小學等。中學分為上、下兩級,各為3年,共有6年。除了普通中學以外,還可以設立工業學校、商業學校、翻譯學校、農業學校和殘障人士學校等。大學則是教授高深學問的學校。教育經費分為學費、民間負擔的捐贈款、國庫的委託款等三部分。
日本著名歷史學家信夫清三郎評價《學制令》的時候說:「文部省於1872年制定的學制,是出色的啟蒙主義文件,是為了加緊建立與萬國對峙的體制,加快普及教育。」
1872年6月,當這個草案首次被提交到太政官會議上審查的時候,幾乎所有的部的負責人都非常吃驚,這個計劃過於龐大,它要求在日本當時的條件下廢除所有的寺子屋,全國一律實行8年制的小學校,這遭到主管財政的大藏大輔井上馨的強烈反對,因為當時的日本確實無法在財政上予以支持。學制的頒布時間不得不一再拖延。
此時,江藤新平已經調任司法卿,他和參議大隈重信極力主張通過這個草案,文部卿大木喬任不顧一切反對意見,強硬要求通過。於是,當年8月,明治政府的教育改革方案終於以《學制令》頒布出來。同時還發布了太政官的《告諭》,《告諭》開宗明義地說:「人之所以立其身、治其產、興其業,以遂其生者,無他,端賴修身、開智、長其才藝也,而修身、開智、長其才藝有非學不可。」學習的內容主要是日用常行言語、書算,各種職業知識和技術。政府辦學的目的在於四民平等,「邑無不學之戶、家無不學之人」。
這個命令的推行是強制性的,有的縣採用了勸誘的手段,發給小學生金屬的「就學牌」戴在身上;有的給孩子發校旗和班旗,不少縣官親自到學校褒獎優等生;也有的縣依靠警察強迫兒童上學,上午8時和下午3時,如果在街上發現閒逛的學齡兒童,立刻捉拿送到學校。
在《學制令》施行的7年間,小學數量增加到28025個,教員有71046人,小學生的人數達到230萬人。
1877年,文部省的官員、著名學者西村茂樹來到第二學區考察。他看到的情況讓他不得不重新思考日本的教育。絕大多數日本的小學生在一年級和二年級讀書以後就退學了,農民的孩子苦於費用,又要幫助家長幹活。當時米價2日元一石,但是學費就要兩角五分,農民負擔過重。教材裡的東西離農民的生活太遠,還不如原先的寺子屋,可以學到一些實用的技能。不少地方農民暴動反對新學校。
1879年,在實施7年之後,《學制令》被廢除了。取代它的是《教育令》。它的制定者是田中不二磨與美國顧問馬利和伊藤博文。這是一個用美國式的自由教育思想設計出來的制度。和法國教育制度主張集權不同,美國教育制度更注重地方分權和尊重自由性。所以《教育令》廢除了學區制,每個村設立公立小學。
兒童4到16歲,在8年中只要上學4年,每年只要4個月。這個命令頒布後,原先鼓勵民眾就學的官吏受到了打擊,強烈要求反對教育自由化,民眾也反對將教育權力下放給地方。
1880年,趁天皇視察的時候,新任文部卿河野向天皇提出考察報告書和修改《教育令》的方案。根據這個修改後的《教育令》,文部省將小學的8年分段從「4、4」改為「3、3、2」。 就在修改《教育令》的時候,天皇的侍讀元田永孚為了實現「天皇親政」的目的,和伊藤博文進行了一場德育大論戰,他主張復活儒教,採用國家固有道德教育下一代。他以記錄天皇的意見為名,寫出了《教育大旨》和《兩項小學條例》,送伊藤博文徵求意見。他批判了文明開化,指責社會改革過分歐化。
伊藤博文反應迅速,他認為應該政教分離、獎勵科學。這種開明的政策符合當時的世界潮流。由於這次爭論,在《教育令》中沒有規定道德教育的問題。
1882年,在法國巴黎,伊藤博文會見了到德國考察教育的森有禮。兩人討論了實行憲法以後日本應如何對待教育的問題。森有禮主張學習德國國家主義教育的思想和伊藤博文一拍即合。
1885年,在日本實行內閣制以後,第一任總理大臣伊藤博文就任命森有禮為第一任文部大臣。1886年,確定日本國家主義教育體制的《學校令》頒布。這個由《帝國大學令》、《師範教育令》、《小學校令》、《中學校令》構建起來的、完整的教育體系將學術研究和教育區別開來,大學專門研究與國家發展有關的學問,把中、小學當做培養忠於國家的良善臣民的教育機關,充滿了國家主義的思想。從平常中學到高級中學,最後到帝國大學,形成一個培養英才的學校系統,成為學校體系的主體。
1877年,工部省改工學寮為工部大學校。文部省決定將1869年政府接管幕府的昌平學校、開成學校、醫學校合併,創辦東京大學,成為日本近代化的中心。到1890年為止,政府將全部教育經費的40%給東京大學,使之成為日本最著名的大學。1897年開設京都帝國大學。到20世紀初,日本又相繼設置了東北帝國大學、九州帝國大學。
當時的帝國大學都有工學部,是專門傳播西歐工學知識的教育機構。大多用外語教學。在西方尚未形成工學體系的時候,日本大學的工學體系直接借鑒了西歐的成功經驗。在全面學習的過程中實現了技術的人才和知識轉移。而在實際產業建設中,以培養中級技術人員為主的高等工業學校(相當於高中)對日本工業化的貢獻超過了大學的工學院。中學畢業後,因為經濟困難選擇讀高工的學生,素質並不低。在明治年間,大學工學部畢業生大都擔任官廳技術人員、學校教師、財閥企業的技師,而高工的畢業生則成為眾多民間企業的主要技術人員,引進西方現代技術,在日本加以改造,奠定了日本工業化的基礎。在培養人才的數量上,高等工業學校做出的貢獻遠遠大於大學工學部。
到井上毅擔任文部大臣的1890至1894年,鑒於日本產業的發展和對職業教育的需求,先後制定了《實業補習學校規程》、《徒弟學校規程》、《實業教育國庫補助法》、《簡易學校規程》。這些法案為日本培養近代產業技術基本知識和技能的初級技術人才和工人奠定了法律基礎。
1894年在第六屆議會上,他說:「雖無砲火之競爭,卻存在實業技術之競爭。地球上各國正在開展技術、製造、貿易等方面的競爭。因此我國怠慢一日,就關係到國之富強、國之命運。」在這些法律的推動下,職業教育在明治中後期形成體系,為日本製造業的發展奠定了雄厚的基礎。
1900年8月,也就是八國聯軍入侵中國的庚子年,日本廢除小學學費制度,實行四年的義務教育制度。1907年延長到6年,兒童就學率到1908年達到97%。堅決主張通過學制的大隈重信,幾十年以後在《開國50年史》中說:「教育在維新之前,侷限於武士40萬之間。至維新之後,則普及於全民。
http://blog.udn.com/jeffersonlu/1240528

明治維新

  在19世紀中期的亞洲,日本處于最後一個幕府——德川幕府時代。掌握大權的德川幕府所實行的苛政,不時激起衆多以務農爲業的百姓反抗。對外則實行「鎖國政策」,禁止外國傳教士、商人與平民進入日本,只有荷蘭與中國(大清帝國)的商人被允許在原本唯一對外開放的港口—長崎繼續活動;此外德川幕府亦嚴禁基督教信仰。
  同一時期,在日本一些經濟比較發達的地區,開始出現家庭手工業或手工作坊。作坊內出現了“雇用工人”制,形成資本主義的生産體系。在商品經濟型態的快速擴展下,商人階層,特別是金融事業經營者的力量逐漸增強。商人們感覺到舊有制度嚴重-{制}-約著他們的發展,于是開始呼籲改革政治體制。具有資産階級色彩的大名(藩地諸侯)、武士,和要求進行制度改革的商人們組成政治性聯盟,與反對幕府的基層農民共同形成“倒幕派”的實力基礎。
  1852年,美國海軍准將馬休•佩裏(Matthew Calbraith Perry)率領艦隊進入江戶灣(今東京灣)岸的浦賀,要求與德川幕府談判,史稱“黑船事件”(亦稱“黑船開國”)。1854年,日本與美國簽訂了神奈川《日美親善條約》,同意向美國開放除長崎外的下田和箱館(函館)兩個港口,並給予美國最惠國待遇等。由于接踵而來的一系列不平等條約的簽訂,德川幕府再度成爲日本社會討伐的目標。 日本封建陣營出現分化,中下級武士中要求改革的分子形成革新勢力,號召尊王攘夷。革新勢力的代表人物有吉田松陰、高杉晉作、大久保利通、木戶孝允、西鄉隆盛、橫井小楠、大村益次郎等 ,主要集中在長州( 今山口縣 )、薩摩(今鹿兒島縣)、土佐( 今高知縣 )、肥前(今佐賀縣和長崎縣)等西南部強藩。這些藩國在曆史上與幕府矛盾較深,接受海外影響較早,輸入近代科學技術和拔擢中下級武士都比較積極。
  幕府末期,在經濟中産生資本主義萌芽的同時,出現了所謂豪農豪商階層。下級武士中的革新勢力和出身豪農豪商的志士,聯合與幕府有矛盾的西南強藩和皇室公卿等,在尊王攘夷的口號下 ,展開了要求改革幕政 、抵禦外侮的鬥爭,並在人民群衆推動下,發展爲武裝倒幕。

明治維新三傑

  西鄉隆盛
  在明治維新的衆多元勳當中,擔任最重要角色的是西鄉隆盛、大久保利通、木戶孝允三人。這三人又被稱爲「維新三傑」。其中又以西鄉隆盛的人格最受日本人喜愛。 
  西鄉隆盛生於文政十(1827)年12月7日,是薩摩(鹿兒島縣)藩士西鄉吉兵衛之長男,幼名小吉。 由於家境貧窮,十八歲時一邊擔任「郡方書役助」以補貼家計,另一方面與大久保一藏(利通)、有村俊齋(海江田信義)等人一同研讀『近思錄』,學習陽明學,並在無參禪師門下參禪。二十八歲(1854年)時隨藩主島津齊彬至江戶。當時正值將軍繼嗣問題,舉國分成擁護德川慶喜與擁護德川家茂兩派。西鄉隆盛加入擁護慶喜派,而四處奔走。安政五(1858)年,由於「安政之大獄」(安政年間,彈壓擁護德川慶喜份子的大獄),西鄉隆盛護衛著被幕府追究的僧月照返鄉。沒想到薩摩藩也對他們加以追究,於是兩人投身錦江灣。月照絕命,隆盛大難不死,被處以流刑。 
  1864年返回薩摩藩後,西鄉隆盛在倒幕運動中,不斷發揮他的破壞力。1868年,隆盛擔任征討大總督參謀,與勝海舟談判下,無流血的進入江戶城。但是西鄉隆盛卻在此時急流勇退,返回老家薩摩。因爲他認爲不可留在中央,擔任比藩主地位還高的職位。到江戶開城爲止,他是代表下級武士改革派的最佳領袖。他視名利如糞土,視死如歸,不爲子孫買美田。然而在維新政府的改革下,下級武士生活日益窮困。徵兵令實施之後,武士的軍事權又告喪失,爲打開這種僵局,遂使西鄉隆盛興起「征韓」、「征臺」的念頭。他毛遂自薦,想當遣韓大使,但遭岩倉具視、大久保力通等人的反對而下野。明治10(1877)年, 鹿兒島的私立學校學生及下級武士擁立西鄉隆盛爲統帥,舉兵反抗政府。史稱西南戰爭。西鄉隆盛戰敗,自刃而死。因爲維新時間大約100天,所以史稱百日維新!
  大久保利通
  大久保利通誕生於天保元(1830)年8月10日,是薩摩(鹿兒島縣)藩士大久保次右衛門利世之長男。幼名正助、後又改名爲一藏。他與西鄉隆盛不但是小同鄉,同樣是下級武士出生,而且家境貧窮。但兩人在個性及政治生涯方面,卻大相逕庭。西鄉好惡分明、熱情洋溢、時而采取不合理的行動。而大久保沈著冷靜、剛毅果斷、始終抱持現實主義的政治態度。西鄉雖博得一般人的喜愛,可是卻以悲劇收場。大久保雖爲人所畏懼,但一生都處於權力的高峰。 
  明治四(1871)年,大久保利通晉身大藏卿,一心致力於內政之建設。同年任岩倉考察團的副使,周遊歐美各地。於考察歐洲時,遇到德國宰相俾斯麥,大受其影響。1873年聽到西鄉等人激烈的征韓論主張,立即回國。他與岩倉具視站在同一陣線,強烈反對征韓,因此而與多年的好友西鄉決裂。征韓派辭職後,大久保兼內務卿,成爲政府的核心人物,大力推動殖産興業政策。他雖然專制,但沒有地域觀念,大量采用有能力的人才。明治11(1878)年5月14日,由於他的獨裁引起反彈,被士族島田一郎等人暗殺。享年49歲。
  木戶孝允(桂小五郎)
  木戶孝允出生於天保四(1833)年6月26日,當時的人傳說,該年出生的人雖小有才能,但不能成大器。他是長州(山口縣)藩士和田昌景之子。通稱小五郎,後成爲桂九郎兵衛的養子。由於小時體弱多病,以致於晚年健康欠佳,神經衰弱。他十七歲加入吉田松陰門下。二十歲時四處拜師求藝,先後學習劍道、造船術與西學。1850年加入尊王攘夷運動。木戶孝允除於明治元(1868)年撰寫「五條誓文」草案外,並且在「版籍奉還」、「廢藩置縣」中也擔任核心角色。明治四(1871)年隨岩倉具視考察歐美,擔任全權副使。1873年回國,建議政府制定憲法。翌年兼任文部卿。木戶和大久保雖一開始就主張「征韓」,但明治四年以後卻搖身一變,主張內治優於對外發展,所以開始反對侵韓、侵臺之舉。木戶雖然屬於理想主義的開明政治家,但心胸狹窄,因此沒有人追隨他。連同是長州藩出身的伊藤博文、井上馨也追隨大久保。明治10(1888)年5月26日病歿,享年四十五歲。

倒幕經過
  
  1863 年6月,幕府被迫宣布攘夷,隨之發生了美、法軍艦進攻下關,英國艦隊進攻薩摩藩的事件。1865年春,長州藩尊王攘夷派領袖高杉晉作提出開港討幕的戰略,決定不再提攘夷,轉向武裝倒幕,並與薩摩藩結成秘密軍事同盟。與此同時,英國也權衡利害,改變策略,援助倒幕派。幕府方面則投靠法國,于1866 年7月發動第二次征討長州藩的戰爭。此時人民起義風起雲湧,沈重打擊幕府。長州藩聯合倒幕勢力英勇抗擊,同年9月迫使幕府撤軍。
  1867 年孝明天皇死,太子睦仁親王(即明治天皇 )即位,倒幕勢力積極結盟舉兵。11月8日,天皇下達討幕密敕。9日幕府將軍德川慶喜奏請“奉還大政”,同時卻在大阪集結精兵,企圖反叛。1868年( 戊辰年 )1月3日,天皇發布《 王政複古大號令 》,廢除幕府 ,令德川慶喜“辭官納地”。8日及 10日,德川慶喜在大阪宣布“ 王政複古大號令 ”爲非法。1月27日,以薩、長兩藩爲主力的天皇軍 5000人,在京都附近與幕府軍1.5萬人激戰(鳥羽、伏見之戰 ),德川慶喜敗走江戶。戊辰戰爭由此開始。天皇軍大舉東征,迫使德川慶喜于1868 年 5月 3日交出江戶城,至11月初平定東北地區叛亂諸藩。1869年春,天皇軍出征北海道,于 6月27日攻下幕府殘余勢力盤踞的最後據點五畯廓( 在函館 ),戊辰戰爭結束。

新政府的改革

  以天皇爲首的新政府,于1868年4月6日發布具有政治綱領性的《 五條誓文 》,6月11日公布《政體書 》。9月3日天皇下詔將江戶改稱東京。10月23日改年號爲明治。1869年5月9日遷都東京。並頒布一系列改革措施:
  •1869年6月,明治政府強制實行“版籍奉還”、「廢藩置縣」政策,將日本劃分爲3府72縣,建立中央集權式的政治體制。
  •改革身份制度,廢除傳統時代的“士、農、工、商”身份制度,將過去的公卿諸侯等貴族改稱爲“華族”,大名以下的武士改爲“士族”;爲減輕因“版籍奉還”而連帶的財政負擔,逐步廢除封建俸祿;此外亦頒布武士《廢刀令》,以及建立戶籍制度基礎的《戶籍法》。
  •社會文化方面,提倡學習西方社會文化及習慣,翻譯西方著作。曆制上則停用陰曆,改用太陽曆計日(年號除外)。
  •引進西方近代工業技術;改革土地制度,廢除原有土地政策,許可土地買賣,實施新的地稅政策;廢除各藩設立的關卡;統一貨幣,並于1882年設立日本銀行(國家的中央銀行);撤消工商業界的行會制度和壟斷組織,推動工商業的發展(殖産新業)。
  •教育方面,發展近代義務教育,將全國劃分爲8個大學區,各設1所大學,下設32個中學區,各有1間中學,每1中學區下設210小學區,每一所小學區設8所小學,總計全國有8所公立大學,245所中學,53760所小學。教育機關頒布《考育敕語》,灌輸考道、忠君愛國等思想(有人認爲此舉用意在于強化最高權力集中式的社會體系,爲日後的對外擴張鋪路)。此外亦選派留學生到英、美、法、德等先進國家留學。
  •軍事方面,改革軍隊編制,陸軍參考德國訓練,海軍參考英國海軍編-{制}-;並于1872年頒布征兵令,凡年齡達20歲以上的成年男子一律須服兵役。一般服役3年,及預備役2年,後來一般役及預備役分別增至3年及9年,總計12年。1873年時,作戰部隊動員可達40萬人。此外明治政府亦發展國營軍火工業;到了明治時代中、後期,軍事預算急劇增加,約占政府經費的30%~45%,實行軍國主義,武士道精神。
  •交通方面,改善各地交通,興築新式鐵路、公路。1872年,第一條鐵路——東京(新橋)至橫濱(櫻木町)間鐵路通車;到了1914年,日本全國鐵路總裏程已經超過7000公裏。
  •司法方面,仿效西方制度,于1882年訂立法式刑法,于1898年訂立法、德混合式民事法,于1899年訂立美式商法。
  •宗教方面,基于政治理由,政府大力鼓勵神道教,因爲其宣揚忠于天皇的思想,對天皇統治國家有一定的幫助。同時亦容許其它宗教的存在,1873年日本取消基督徒傳教的禁令。
  1871年,明治政府派出以右大臣岩倉具視爲首的大型使節團出訪歐美,考察資本主義國家制度。在富國強兵、殖産興業 、文明開化的口號下 ,政府積極引進西方科學技術,以高征地稅等手段進行大規模原始積累,建立了一批以軍工、礦山、鐵路、航運爲重點的國營企業。與此同時,引進繅絲、紡織等近代設備,建立示範工廠,推廣先進技術;招聘外國專家,派留學生出國,培養高級科技人才。由于過重的財政負擔曾經引起財政危機,80年代初政府把一批國營企業和礦山廉價出售給與政府勾結因而擁有特權的資本家( 即所謂政商),以優厚的保護政策鼓勵華族、地主、商人及上層士族投資經營銀行、鐵路及其他企業,培植了一批財閥。80年代中期起,以紡織業爲中心,開始出現産業革命的高潮。

天皇制專制主義和對外侵略擴張
  
  明治政府在政治上神化天皇的絕對權威,建立“華族”制度以維護舊藩主、公卿的特殊地位,並把維新功臣、財閥列入華族,培植特權階層;在經濟上扶植帶封建性的財閥和寄生地主;在意識形態上宣揚神道、皇道、儒學,並引進德國唯心主義哲學。1882年發布《軍人敕諭》,鼓吹武士道 。1890 年發布《 教育敕語》,推行以效忠天皇爲核心的軍國主義教育。經過明治維新,日本從幕藩領主統治的封建國家轉變爲帶封建性的資本主義國家。與財閥緊密勾結的薩摩、長州等強藩出身的軍閥、官僚貴族長期把持政柄,在建立近代天皇制的過程中推行“藩閥政治”。19世紀70~80年代,日本發生了反對專制政治、爭取資産階級自由民主權利的自由民權運動。明治政府通過暴力鎮壓和政治分化瓦解了這一運動,並于1889年頒布《明治憲法》,1890年開設國會,從而確立了專制主義的君主立憲制,即日本近代天皇制。
  在對外關系方面 ,隨著國力日漸充實 ,不斷進行交涉,要求修改條約。從1894 年開始修改條約,至 1911 年終于全部廢除 。明治初年 ,日本即蓄謀向亞洲鄰國進行侵略擴張。1874年出兵侵略中國臺灣。1875年武裝入侵朝鮮,次年逼迫朝鮮簽訂《江華條約》。1879年並吞琉球,改爲沖繩縣。至80年代末期,以侵略中國和朝鮮爲主要目標的大陸政策基本形成。自90年代中期起,不斷對外發動侵略戰爭。

曆史意義

  經過明治維新而漸趨富強的日本,利用強盛的國力,逐步廢除與西方列強簽訂的不平等條約,收回國家主權,擺脫了淪爲殖民地的危機;而後隨著經濟實力的快速提升,軍事力量也快速強化,更在1895年以及1904年~1905年,分別于中日甲午戰爭與日俄戰爭中擊敗昔日強盛的兩個大國—大清帝國與沙皇俄國,受到西方列強的注意,成爲稱雄一時的亞洲強國;福澤諭吉所提出的“脫亞入歐”論也在此時成爲正論。
  維新初期,由于明治政府的政策,使得武士的社會地位大幅下降;而隨著俸祿漸次縮減,武士的經濟上保障也被削弱。凡此種種皆導致士族對明治政府的不滿,武力抗爭因此接二連三地發生。維新功臣西鄉隆盛以鹿兒島縣爲中心,于1877年6月18日年所發動的西南戰爭,成爲最後一次,也是規模最大的士族反抗戰役。戰敗之後,殘余的士族成員轉入地下活動,與板垣退助所主導的“民選議院設立運動”結合,透過“自由民權運動”的開展形成政治上的反對勢力。1889年,《大日本帝國憲法》公布,成爲亞洲第一部成文憲法;1890年,日本國會(帝國議會)正式開始運作。
  至于社會、文化方面的改變,隨著留洋知識分子(伊藤博文、大隈重信、新渡戶稻造等)吸收並引介西方文化與典章制度進入日本,以及衆多現代化事物的引進,“文明開化”的風潮逐漸形成,對于原本傳統而保守的日本社會造成了很大的影響。不只物質需求與生活習慣上出現西化的轉變,在教育系統與社會組織的廣泛推行下,思想與觀念上也逐漸有了現代化的傾向(例如守時、衛生等概念與西式禮儀);文藝上的影響也不小(特別是現代文學與歐式風格建築)。
  另一方面,雖然明治政府銳意改革,但整體而言較爲偏重促使國家強盛的結果,也遺留了許多問題:如天皇權力過大、出身藩地的有權有勢者長期掌控國政,形成勢力龐大的“藩閥政治”體系、土地兼並依然嚴重、新興財閥壟斷市場經濟等現象。這些負面問題與日後發生並累積的一些難以解決的社會問題相互影響,最終直接或間接促使日本走上侵略擴張的道路。

明治維新

  明治維新是日本曆史上的一次政治革命。它推翻德川幕府,使大政歸還天皇,在政治、經濟和社會等方面實行大改革,促進日本的現代化和西方化。明治維新的主要領導人是一些青年武士,他們以“富國強兵”爲口號,企圖建立一個能同西方並駕齊驅的國家。1871年廢藩置縣,摧毀了所有的封建政權。同年成立新的常備軍。1873年實行全國義務兵制和改革農業稅。另外還統一了貨幣。在19世紀70年代中期,這些改革遭到兩方面的反對:一方面是失意的武士,他們糾集對農業政策不滿的農民多次興行叛亂;另一方面是受西方自由主義思想影響的民權論者,他們要求實行立憲,召開議會,萬事決于公論。明治政府在各方面的壓力下,1885年實行內閣制,翌年開始制憲,1889年正式頒布憲法,1890年召開第一屆國會。在政治改革的同時,也進行經濟和社會改革。明治政府的主要目標是實現工業化。軍事工業以及交通運輸都得到很大發展。1872年建成第一條鐵路,1882年成立新式銀行。爲了滿足現代化的需要,大量介紹西方的科學技術。到20世紀初,明治維新的目標基本上已經完成,日本在現代工業國的道路上前進。
  明治政府首先采取“奉還版籍”、“廢藩置縣”的措施,結束了日本長期以來的封建割據局面,爲建立中央集權國家和發展資本主義經濟奠定了基礎。此後,明治政府實施了富國強兵、殖産興業和文明開化三大政策。富國強兵,就是改革軍警制度,創辦軍火工業,實行征兵制,建立新式軍隊和警察制度,它是立國之本;殖産興業,就是引進西方先進技術、設備和管理方法,大力扶植資本主義的發展;文明開化,就是學習西方文明,發展現代教育,提高國民知識水平,培養現代化人才。

明治維新與洋務運動、戊戌變法

  中、日兩國面對19世紀中、後期西方列強殖民侵略的進逼,都展開了各種形式的改革,然而最終達成改革目標而獨立富強的,卻是日本。有觀點認爲是西方殖民主義者大多將目光投注在像是印度、中國這樣既有廣闊市場又有豐富原料的國家,對日本的殖民侵略相對而言沒有那麽嚴重,也讓日本能夠把握住難得的機會而走上強盛之路。但若深入檢視改革曆程即可發現:中國的封建勢力爲了保有既得利益,只提倡經濟和軍事等方面的改革,而極力避免觸及政治改革,主張“中學爲體、西學爲用”;日本則是全盤西化,並且相當程度地注重典章制度與思想、觀念方面的改革。
  就社經層面而言,19世紀時的日本已有一些現代商業社會的基礎,當時的中國則仍舊欠缺。例如:日本幕府時代已有專責封地管理的“藏元”,稱爲“兩替屋”的銀行業,以及其他各種現代商業元素。明治維新只不過是把各種商業元素予以結合,成爲強大的力量影響全國。中國在現代商業元素方面則幾乎付之闕如,社會上的商業行爲仍以農業爲其根本,欠缺銀行業、保險業、會計業、法律業等現代商業體系的必要機制。要在中國推行類似明治維新的改革,容易被傳統社會排斥。
  此外,大和民族面對國家存亡的關鍵時刻,能夠力促團結,結合成一股影響力遠勝于傳統守舊派的強大勢力,也確立排除改革障礙的決心;加上明治維新過程中,向西方進行各方面學習(相對于洋務運動)的徹底性,並改變政治制度爲君主立憲制,最終使日本得以快速崛起。中國于中日甲午戰爭失敗後所進行的戊戌變法,雖然對于制度層面的改革也開始稍有動作,但改革共識的凝聚力顯然不足,最終仍逃不過傳統守舊派的扼殺而以失敗告終。
http://baike.baidu.com/view/22062.html?tp=0_11

日本曆史

  日本國起源

  約公元1世紀,日本各地有100多個小國(其中有的與東漢建立了外交關系)。後來,這些小國逐漸得到統一。
  到了公元4世紀,在關西地方建立了比較大的國家,據說最終將它們統一起來的是當今天皇家族的祖先。當時,日本國的範圍包括本州西部、九州北部及四國。
  于是,經過了漫長的歲月,國家才得以統一。所以很難對日本國誕生的確實年代作出准確的判定。據《古事記》和《日本書紀》記載,第一代天皇--神武天皇于公元前660年建國並即位,即位日相當于現在的西曆2月11日,因此就把這一天定爲“建國紀念日”。

  古代

  繩文時代
  從洪積世起,日本列島上就有人類的祖先生活,日本人種及日語原型的形成則被認爲是1萬年前至公元前3世紀前後的繩文時代。當時,人們數人或十人一戶居住在豎坑式草屋,以狩獵、捕撈及采集爲生,構成了貧富與階級差別的社會。
  彌生時代
  公元前3世紀,水稻種植和金屬器具使用技術由朝鮮轉入九州北部。稻作技術給日本社會帶來了劃時代的變化,它擴大了生産,産生了貧富等級之差,使農村共同體趨向政治集團化。農耕帶來的信仰、禮儀、風俗習慣也逐漸傳播開來,形成了日本文化的原型。
  古墳時代
  公元4世紀中期,大和政權統一了割據的小國。隨著國家的統一,以前方後圓墳爲代表的古墳廣大到各個地方。這個時期是中國許多知識和技術傳入日本的時期。4世紀,大和政權吸引了大陸的高度物資文明。到了5世紀,來自朝鮮半島的外來人(歸化人)帶來了鐵器生産、制陶、紡織、金屬工藝及土木等技術。同時已開始使用中國的漢字。6世紀,正式接受儒教,佛教也傳入日本。
  飛鳥時代
  飛鳥時代,約始于公元600年,止于遷都平城京的710年,上承古墳時代,下啓奈良時代。此期以政治中心爲奈良縣的飛鳥地方(即當時的藤原京)而得名,較爲重大的事件有聖德太子改革、大化改新等。
  7世紀,聖德太子致力于政治革新,並以“大化革新”爲契機,著手建立一個以天皇爲中心的中央集權國家。這個做法仿效了隋、唐,而且此時更加積極地攝取大陸文化。至9世紀末期先後共派出10多次遣隋使和遣唐使。
  6世紀初,武烈天皇去世後,缺乏皇位繼承人,大伴金村從越前迎來男大迹王繼承皇位,他就是繼體天皇。當時,在朝鮮半島,新羅、高句麗的勢力擴張,威脅百濟,並使日本在朝鮮南部任那發展勢力的半島經營策略陷于窘境,另一方面,導致大批大陸移民的流入。   在國內,皇室在統一國土後,不斷霸占地方貴族的領地,擴大自己的屯倉,並將侵略朝鮮的軍事負擔強加在他們身上,皇室和地方貴族間的矛盾不斷激化。侵朝戰爭給人民帶來災難,引發了人民的反抗。6世紀中葉以後,部民制已不適應生産力的發展水平,開始瓦解,部民紛紛逃亡。朝廷內部新舊勢力之間的鬥爭日益加劇。在6世紀初,在朝廷中握有實權的大伴氏曾因主張把任那四縣割讓給百濟而受到攻擊,從而失去政治勢力,物部氏和蘇我氏取而代之。物部氏是朝廷掌握軍事的貴族,是維護原有統治方式的守舊勢力。蘇我氏從5世紀後半葉起,在朝廷中掌管財政,勢力逐步擴大。蘇我氏與大陸移民的關系密切。當時,蘇我氏是積極吸收外來思想和文化的進步勢力。當百濟聖明王獻給日本朝廷佛像和經論時,蘇我稻目積極主張崇佛,力圖通過崇拜佛教來代替氏神的信仰,以統一全國的思想,加強皇權。物部尾輿則主張信仰原來的氏神,以維護氏姓制和部民制,堅決反對崇佛,于是兩派間圍繞崇佛與排佛展開了激烈鬥爭。
  587年,用明天皇(585—587在位)死後,以皇位繼承問題爲契機,蘇我稻目之子蘇我馬子和物部尾輿之子物部守屋之間展開了殊死搏鬥。最終,馬子討滅守屋取得勝利,物部氏滅亡。打敗物部氏之後,蘇我馬子立泊漱部皇子爲天皇,即崇峻天皇(587—592在位)。崇峻天皇不甘心成爲蘇我馬子的傀儡,曾指著獻上來的野豬說:“何時如斷此豬頭,斷朕所嫌之人。”蘇我馬子聞言大驚。592年,蘇我馬子唆使東漢直駒刺死天皇。爲了獨攬朝政,同年12月,馬子推舉外甥女飲屋姬繼位,是爲日本曆史上第一位女帝——推古女皇(592—628在位)。翌年,即593年,天皇立用明天皇遺子廄戶皇子爲皇太子,並“錄攝政,以萬機悉委”。後來世人因廄戶皇子聰慧,治政英明,稱其爲聖德太子。
  聖德太子系用明天皇嫡子,《日本書紀》稱他“生而能言,及壯有聖智,一聞十人訴,以勿失能辯”,具有能吏的素質。他師從高麗僧惠慈學佛教、百濟博士覺哿習儒學,自幼受到大陸思想文化的熏陶。
  聖德太子執政之初,朝廷正處在內憂外患之時。所謂外患,中國結束了長期分裂的局面,建立了統一的封建集權國家隋朝;在朝鮮半島,漸趨強大的新羅,占據漢江、洛東江流域,並在吞並任那(日本在朝鮮的據點)之後,與日本的關系急劇惡化。所謂內患,氏姓、部民制度弊端畢現,以蘇我氏爲代表的豪族勢力尾大不掉,皇室勢力單薄。聖德太子受中國的尊王大一統思想影響,試圖建立以天皇爲中心的中央集權體制,挽救社會危機,爲此實行了一系列改革。
  奈良時代
  公元710年,日本定都平城京(現在的奈良市以及近郊),迎來了律令國家的興盛時期。但是,此時農民貧困、遊民增加,由于莊園擴大而導致公地公民制的實質上的崩潰等,矛盾開始暴露出來。
  這個時期由于國家極力保護佛教,因此,佛教文化,特別是佛教美術開始繁榮起來。如7世紀初期開創日本佛教文化的飛鳥文化;7世紀後期獨具一格的白鳳文化;8世紀中葉在唐代鼎盛期文化的影響下以寫實手法體現人類豐富情感的天平文化等等。
  與佛教美術相媲美,這個時期文化方面的金字塔是《萬葉集》。《萬葉集》收集了8世紀中葉前約400年間,下至庶民上至天皇所作的大約4500首和歌,如實反映了古代日本人的樸素的生活情感。此外,現在還保存著的日本最古老的曆史書籍《古事記》(712年)最古敕撰曆史書《日本書紀》(720年)、最古的漢詩集《懷風藻》(751年)等等都是這個時期的文化遺産。
  平安時代
  8世紀末,日本將都城移至平安京(現在的京都市),試圖重建律令體制。但由于公地公民制的崩潰,國家陷入了財政困難。894年派出最後一批遣唐使後便告終止,就此不在大量攝取大陸文化。
  10~11世紀,藤原氏壟斷政權,以莊園爲經濟基礎,勢力最爲強盛。但是,由于地方政治的混亂,導致治安混亂,武士集團強大起來。到11世紀末,爲對抗藤原開始實行“院政”(指日本平安時代後期上皇、法皇代理天皇執政)。于是,武士進入了中央政界。
  平安時代以中國文化爲特色。9世紀時受唐朝影響,密教和漢學方面的弘仁、貞觀文化還十分繁榮。但是10世紀後與大陸的直接交流斷絕後,便産生了日本獨特的貴族文化。其代表有第一部敕撰和歌集《古今和歌集》(10世紀初)、世界上最古老的長篇小說《源氏物語》(11世紀初)、隨筆《枕草子》(公元1000年前後)等等一批文藝作品。

  日本戰國史:中世紀(12~16世紀)

  鐮倉時代
  12世紀末,源賴朝受封第一代征夷大將軍,並在鐮倉建立幕府,從此誕生了武士政權,由此産生了武家政治和公家(指朝廷公卿、貴族)政治的對立。13世紀後期,幕府的武士統治開始面臨困難,鐮倉幕府逐漸走上滅亡的道路。
  在文化方面,以過去的貴族文化爲基礎,攝取宋朝時傳入日本的禪宗文化,培育了生動、寫實、樸素及獨特的武家文化。在宗教方面,由法然、親鸞、日蓮等著名僧人創建了鐮倉佛教,獲得了各階層的信仰。12世紀傳入日本的禪宗受到了關東武士的重視,藝術領域也出現了新的傾向。文學方面出現了以源平合戰爲背景小說《平家物語》(原作誕生于13世紀初),是日本古代軍記物語的傑出代表。
  室町時代
  14世紀的前半期,征夷大將軍足利義滿穩定了京都的室町幕府以後,2個多世紀內在政治、文化方面,武家都壓倒公家,處于優勢。由于室町幕府是聚集了各有力大名而建立的,因此幕府本身的統治能力薄弱。應仁元年(1467年)一月,應仁之亂爆發,全國各地的大名紛紛而起,室町幕府遙遙欲墜,日本進入戰國時代。戰國大名成了統治當地土地及人民的強而有力的獨立政權。
  在文化方面,無論是貴族還是武家的文化,都受到禪宗的影響。14世紀末期以金閣寺爲代表的北山文化及15世紀末期以銀閣寺爲代表的東山文化都十分發達。16世紀中葉,葡萄牙人、西班牙人來到日本,傳入了槍炮和基督教。那是文化方面充滿生氣的時代。

  近世(16~19世紀中葉)

  戰國時代(室町末期及安土、桃山時代)
  應仁之亂後,日本各地大名紛紛崛起,戰火紛飛,民不聊生。16世紀中葉,一位決心以武力統一日本、結束亂世的梟雄出現,他就是織田信長。永祿三年(1560年),織田信長在桶狹間以兩千人馬擊敗今川義元四萬大軍,名聲大振。爾後逐步統一尾張、近畿,並准備進攻山陰、山陽。在此期間,信長修築了氣勢宏大的安土城。因此,信長的時代被稱爲“安土時代”。
  天正十年(1582年),本能寺之變爆發,信長身亡。織田重臣羽柴秀吉先後擊敗明智光秀及柴田勝家,確立了自己的繼承人地位。此後經過四國征伐、九州征伐、小田原之戰,逐步統一日本。後被天皇賜姓“豐臣”,並受封“關白”一職。豐臣秀吉的時代被稱爲“桃山時代”。
  慶長三年(1598年),豐臣秀吉在伏見城病逝。豐臣家裂分爲近江(西軍)和尾張(東軍)兩派。身爲豐臣政權五大老之一的德川家康于慶長五年(1600年)發動關原合戰,大敗西軍,建立德川政權。慶長八年(1603年),德川幕府建立,戰國時代結束。

  江戶時代
  慶長八年(1603年),德川家康受封征夷大將軍,在江戶(現東京)建立幕府政權,此後260多年,德川家統治全國。這段時期被稱作江戶時代。德川幕府嚴格控制天皇、貴族、寺院神社,並費盡心計統治著支撐幕藩體制的農民。元和九年(1623年),德川家第三代將軍德川家光就職,下令鎖國。除開放長崎、界作爲對外港口外,一律禁止外國人來日本,也禁止日本人遠渡海外。由于閉關自守,幕藩體制迎來了安定時期。但是隨著産業的發達、商品經濟的發展,農民自給自足的經營體制系崩潰,18世紀起幕藩體制開始動搖。
  庶民文化是這個時期的特色。17世紀後期至18世紀初期的元祿文化是以京都、大阪等上方(日本關東地方人稱京都、大阪爲上方)地區爲中心的武士和商人的文化。人偶淨琉璃、歌舞伎、浮世繪、文人畫等呈現出絢麗多彩的商人文化。

  日本近代史:近現代(19世紀後期至今)
  明治時代
  江戶幕府末期,天災不斷,幕府統治腐敗,民不聊生。且幕府財政困難,使大部分中下級武士對幕府日益不滿。同時,西方資本主義列強以堅船利炮叩開鎖國達200余年的日本國門。
  在內憂外患的雙重壓力下,日本人逐漸認識到,只有推翻幕府統治,向資本主義國家學習,才是日本富強之路。于是一場轟轟烈烈的倒幕運動展開了。在這場推翻幕府統治的運動中,薩摩、長州兩藩武士起著重大的作用。1868年1月3日,代表資産階級和新興地主階級利益的倒幕派,在有“維新三傑”之稱的大久保利通、西鄉隆盛、木戶孝允的領導下,成功發動政變,迫使德川幕府第15代將軍德川慶喜交出政權,並由新即位的明治天皇頒布“王政複古”詔書。這就日本曆史上的“明治維新”。日本從此走上資本主義道路。
  1868年(明治二年),明治天皇遷都江戶,並改名爲東京。之後從政治、經濟、文教、外交等方面進行了一系列重大的改革。日本國力逐漸強大。後來在甲午中日戰爭(日本方面稱“日清戰爭”)及日俄戰爭中打敗中國北洋艦隊,全殲俄國太平洋艦隊和波羅的海艦隊。日本成爲帝國主義列強之一。
  大正、昭和時代
  與明治時代取得的曆史性進一步相比,大正天皇被稱爲“不幸的大正”。大正天皇在位15年,政績還不如明治,而且他一生爲腦病所困,最後被迫讓權療養,由裕仁親王攝政。
  1926年,裕仁登基,年號“昭和”,即昭和天皇。昭和時代前30年,對于中國、朝鮮、東南亞及太平洋地區人民來說,是黑暗的30年。這時的日本政府致力于侵略擴張。1931年(昭和6年),“九•一八事變”爆發,日軍侵占中國東北。1937年(昭和12年)7月7日,日軍挑起“蘆溝橋事變”,發動全面侵華戰爭。1941年(昭和16年),日軍偷襲珍珠港,太平洋戰爭爆發。這一時期,不僅給中國、朝鮮、東南亞及太平洋地區人民帶來深重的災難,也給日本人民帶來痛苦的困難。這是日本曆史以及中國關系史上最黑暗的時期。
  1945年(昭和20年)8月15日,日軍投降。美軍占領日本,改日本專制天皇制爲君主立憲制,天皇作爲日本的象征被保留下來。
  1972年(昭和47年)7月,田中角榮出任日本首相,開始執行“多邊自主”外交。同年9月田中訪華,于9月29日與周恩來總理簽署《中日聯合聲明》,宣布中日正式建交。1978年8月中日兩國締結中日和平友好條約。1978年10月鄧小平副總理應邀訪問日本,宣布和平友好條約正式生效。中日兩國關系從此趨于正常化。
  1989年(昭和64年,平成元年),昭和天皇病沒。皇太子明仁即位,改年號爲“平成”
http://baike.baidu.com/view/4584.html?tp=4_01

 (楨:《坂上之雲》和《龍馬傳》果然還是假文學影視之名販賣日本軍國主義,寓教於樂好洗腦如同好萊塢!另參本館:《日本百年》《德國與日本的省思》 《日本右翼》《當代好萊塢》)

坂上之雲>維基百科

坂上之雲(『坂の上の雲』,さかのうえのくも),是從2009年11月29日開始間斷性地在日本NHK電視台開始播放的13集特別歷史劇(屬於「大河劇」系列)。原作為司馬遼太郎的同名長篇歷史小說,在1968年(昭和43年)至1972年(昭和47年)間連載於產經新聞。「坂上之雲」本身意思是「順著山坡(坂)上升的雲」,折射日本在明治維新時期奮發圖強,學習追趕西方列強,國力不斷增強的情景。
  概要
原本作者司馬遼太郎不想將作品改編成電視劇,但是經由其夫人的授權,由NHK製作為「21世紀特別大河劇」。原先預定在2006年播放,但是因為製作經費高昂,和在2004年6月擔任編劇的野澤尚自殺,外加受到從2004年一直延續到2005年的「NHK的醜聞」的影響,使得當時的劇組把原先計劃給一時停頓了下來。
目前「坂上之雲」預定在2009年11月開始播放,作為大型歷史記錄片系列「日本計劃」(「プロジェクトJAPAN」)的一部分。全劇一共分為三部十三集,每集為90分鐘(一般大河劇為每集45分鐘),劇組為重現歷史地點如日俄戰爭,來到了中國和俄羅斯取景。第一部於2009年11月29日至2009年12月27日播放完畢。第二部和第三部則將分別在2010年及2011年陸續播出。
製作經緯司馬遼太郎生前雖然多數暢銷作品都改編成電視劇或電影,但僅本作他一直不願意接受改編。本人也在該作連載時也對讀者表示:「不願意映像化」。因為他不願意作品被誤解成讚美戰爭行為,這也不是撰寫本書的用意。當時,NHK就有提出拍攝計畫,但考慮2星期以後,司馬遼太郎還是拒絕。
司馬遼太郎過世後,1999年司馬遼太郎紀念財團同意NHK拍攝此作,此後,NHK也繼續取得司馬夫人福田みどり的同意,並從2002年開始組成製作團對開始製作。
2003年1月,NHK推出「21世紀特別大河劇」計畫,並預計於2006年推出此劇。但是2004年6月原編劇野澤尚自殺、2005年映像化推進海老澤勝二會長辭職等不吉事件接續發生,同時也製作費也超出預算,因此放棄於2006年放送的計畫,改以從2009年12月開始,每年放送4-5集,共3年的大計劃。並且把大河2字取消,改以「特別電視劇」之名。
2007年11月在筑波未來市開鏡,之後除了在日本各地拍攝外,還遠赴中國、俄羅斯、美國、英國等地取景。2010年9月21日在愛媛縣今治沖殺青。
  劇情介紹
「坂上之雲」描述松山藩出身的秋山好古和秋山真之兄弟,以及自幼一起長大的文學家正岡子規的故事,時代背景為明治時期的日本。故事前半是三位主人公的求學過程,對好古的騎兵,真之的海軍戰術研究,和子規對於日本短詩/現代散文改革運動都有詳細的描述。故事後半,特別是在子規逝世後,集中在秋山兄弟關連至深的日俄戰爭。作者司馬遼太郎企圖捕捉日俄戰爭的全貌,並且新一批角色登場,包括兒玉源太郎,東鄉平八郎,乃木希典等。
第一部
明治維新開始的那一年誕生的秋山真之,跟進入陸軍的哥哥好古一起住在東京。好友、正岡升一起在東京大學預備門上學。不過,對學生生活產生懷疑,真之從預備門輟學,進入海軍學校。另一方面,立志於改革俳句的升,也進入了帝國大學就讀,不過同時期感染肺結核。
甲午戰爭爆發時,秋山兄弟與子規從不同的角度,都參與了這場戰爭。當戰爭結束後,他們也都感受到了,日本前面則是要進犯遠東的大國-俄羅斯。
第二部
19世紀是帝國主義的時代,日本雖然打敗清國,但嚴重地感受到北方俄羅斯力量的威脅,當時,俄國力量已經深入中國東北,並控制旅順等重要軍事要地。
日本在維護自己領土與利益下,也體認到難免終將與俄國一戰。當時在外考察的秋山、廣瀨等人,跟政界人士積極地推動與英國同盟,以增加日本的國際支援。同一時期,清國內部的政治力量也在悄悄改變,八國聯軍以後,袁世凱掌握實權,除了要求各國返還管轄權以外,更積極地籌畫建立清國的新式軍隊。
另一方面,在日本的子規由於長期臥床,病情更加嚴重,1902-03年冬,他已經知道自己來日無多,也日益激發他的創作力量,東京根岸的子規庵聚集了一批與他志同道合朋友,一起為日本俳句作出貢獻。
俄國的尼古拉二世自從在日被刺殺未遂以後,對日本一直沒有好感,同時也支持俄國的東進政策,到20世紀初期,日俄兩國的關係逐漸惡化,同時俄國遠東總督也野心勃勃,意欲教訓日本這個「東洋的猴子」。
1904年2月6日,日俄開戰,日本海軍首先攻擊旅順港的俄軍。但旅順港已經被俄國建設成難攻不落的軍港,除擁有世界最大艦隊外,沿岸的火砲更是讓日軍毫無攻擊機會。
日軍聯合艦隊的參謀有馬良橘考量地形,建議採美西戰爭的「閉塞作戰」,並於夜間實施,降低被俄軍發現的機會。但實施3次的閉塞作戰均失利,且少校廣瀨武夫,也在第二次閉塞作戰中,因為搜救部下而被俄軍砲彈打死。
  登場人物
  主人公和松山的人
秋山家秋山真之(あきやま さねゆき)演:本木雅弘(少年期:小林廉)
主人公。幼名淳五郎,身邊的朋友都叫他「淳」。喜歡母親作的豆子,每次打仗的時候一定要吃,不過,吃了以後也會放屁。
少年時代是一個頑皮的少年,松山中學輟學後,進入東京大學預備門(高中)就學,由於生活條件不佳,後來也從預備門輟學,進入海軍學校。軍校畢業後,以少尉身份參加甲午戰爭。甲午海戰,由於自己的命令,使部下戰死,相當受到衝擊。甲午戰後留學美國,參觀了美西戰爭,並受到丁字戰法的啟發,日後應用在日俄戰爭海戰上。美國留學後,轉任駐英武官。
秋山好古(あきやま よしふる)演:阿部寬(少年期:田中祥平,青年期:染谷將太)
真之的哥哥,幼名「信三郎」,身邊的人都叫他「信」。少年時代在溫泉屋打工自學,日後先進入大阪師範學校,再進入日本陸軍士官學校(實際為軍官學校)。在陸軍大學就學時就把真之接到東京生活,並且資助他讀預備門。嚴格地教育弟弟。陸軍大學畢業後,留學法國學習騎兵,返國後建立日本騎兵學校(並為第二任校長)。甲午戰爭時參與陸戰、日俄戰爭時與哥薩克騎兵對決。
秋山久敬(あきやま ひさたか)演:伊東四朗
秋山貞(あきやま さだ)演:竹下景子  久敬的妻子。
秋山多美(あきやま たみ)(佐久間多美 → 秋山多美)演:松隆子
旗本隊佐久間家的女兒,好古的妻子。被好古稱為「眼睛像日本狆(小型犬)」的女子,最早是好古軍校時代寄宿在她們家認識,並且一開始相當輕蔑身份較低的秋山兄弟。好古自法國留學回來後,經介紹認識跟好古結婚。
秋山季子(あきやま すえこ)演:石原聰美  真之的妻子。
善四郎(ぜんしろう)演:森久保大河
  正岡家
正岡子規(まさおか しき)演:香川照之(少年時代:ささの貴斗)
真之的青梅竹馬,名子是常規、小名「升」。從少年時期開始身體就很不好,比真之還早一點前往東京讀書,且進入了東京大學預備門就讀。在預備門時期,認識了很多日後文壇好友,比如夏目金之助、山田美妙。在學時對俳句很有興趣,立志改革俳句,並建立新的文風。預備門畢業後進入東京帝國大學就讀,但也同時感染肺結核,返鄉治病。病癒後又回東京就讀,但後來退學,進入日本新聞社當記者。記者時期仍繼續從事俳句革新,而肺結核病也再發,但與此同時,也正是他創作力最旺盛的時候。很不擅長英語,在預備門考試時,曾把「法官」和「幫間」彼此混淆。
另外,子規在預備門時代也熱中於當時剛引進日本的「野球」。雖不是野球的命名者(命名者為中馬庚),但也翻譯了其中一些詞彙,並留有一些照片。
正岡律(まさおか りつ)演:菅野美穗(少女期:吉田裡琴) 子規的妹妹。
正岡八重(まさおか やえ)演:原田美枝子  子規的母親。
大原觀山(おおはら かんざん)演:真実一路  子規的祖父。
  日本
  陸軍川上操六(かわかみ そうろく)演:國村隼
井口省吾(いぐち しょうご)演:堤大二郎
藤井茂太(ふじい しげた)演:宮內敦士
兒玉源太郎(こだま げんたろう)演:高橋英樹
乃木希典(のぎ まれすけ)演:柄本明
第一旅團長。僅用一日就攻陷了號稱要「半年才能攻陷」的旅順要塞。一般日本人評價他是軍神,但司馬遼太郎觀點,則認為他是「愚將」。
長岡外史(ながおか がいし)演:的場浩司
  海軍
八代六郎(やしろ ろくろう)演:片岡鶴太郎
廣瀨留學俄國時期官階為少校,廣瀨軍校時代的教官。比廣瀨更早到俄國留學,兩人一起在俄國觀察國情。
廣瀨武夫(ひろせ たけお)演:藤本隆宏
豐後國竹田出身。是真之在海軍學校早一年的學長,也是好朋友。擅長柔道、漢詩,獨身主義者。很早就感覺到俄羅斯將威脅日本,因此自學俄語。之後能力受到肯定,甲午戰爭後雖然地位仍不高,但受到拔擢以公費留學生身份,到俄國留學。在俄國時期也一面觀察俄國社會實況,並在社交場合認識俄國女子亞麗安娜,兩人成為戀人。但廣瀨終身獨身。日俄戰爭中受砲彈攻擊而死,頭顱掉到俄軍戰艦上。死後被追贈為軍神。
東鄉平八郎(とうごう へいはちろう)演:渡哲也
薩摩國出身,身任軍港吳鎮守府參謀長時代,訪問清軍北洋艦隊「定遠號」時認識真之。同時,也發現清軍戰力的實況,評價其為「生鏽的大刀」。對國際法很有研究,在甲午戰爭時擔任巡洋艦「浪速」的艦長,並下令擊沉當時載有清軍的英國船艦「高陞號」。甲午戰後與真之再會,並說服了當時動搖的真之。
山本權兵衛(やまもと ごんのひょうえ)演:石坂浩二
薩摩出身。海軍官房主事。跟東鄉平八郎在戊辰戦爭是戰友,日後播畫日本海軍,為日本海軍之父。
飯田久恆(いいだ ひさつね)演:蟹江一平
人見善五郎(ひとみ ぜんごろう)演:大木聰
沓澤皆蔵(くつざわ かいぞう)演:岩永ひひ男
飯牟禮仲之助(いいむれ なかのすけ}})演:永井慎一
山本半次(やまもと はんじ)演:赤木裕樹
  政治家
陸奧宗光(むつ むねみつ)演:大杉漣
高橋是清(たかはし これきよ)演:西田敏行
真之的英語老師,早先留學美國時因為不懂英文,簽了奴隸的賣身契,後來幸運被營救。在真之到美國參觀時,又巧遇真之,並且在旅遊時遇到幾乎滅族的印地安人,教育真之如果日本人不團結,將會像印地安人一樣被白人分化後滅族。日後還擔任日本首相。
伊藤博文(いとう ひろぶみ)演:加藤剛
日本首相。甲午戰前原本無意跟清國對戰,但因為軍派主戰,只好勉強同意。
早年因為留學歐洲,親眼見到列強的強大,所以一直不願意與大國敵對。內閣內的軍派對其相當不滿。
小村壽太郎(こむら じゅたろう)演:竹中直人
外交官。繼承了父親的債務,所以自稱是「世界最窮的外交官」。由於身高很矮,也被其他外交官戲稱為「老鼠公使」。在甲午戰爭前後擔任駐清公使,戰後感受到俄國威脅,提出了「日英同盟」的構想。
  市井的人
文人夏目漱石(なつめ そうせき)演:小澤征悅
又名夏目金之助。在東京大學預備門時代,是真之與子規的同班同學,後來跟子規一起進入帝國大學就讀。畢業後,在子規的故鄉松山,擔任英語教師。為日本小說家,撰寫「我是貓」等作品。
森鷗外(もり おうがい)演:榎木孝明
本名森林太郎,與子規在日俄戰爭認識,當時擔任隨軍軍醫。將德國「戰爭論」翻譯成日文版者,也是日本文豪。
高濱虛子(たかはま きょし)演:森脇史登
河東碧梧桐(かわひがし へきごとう)演:大藏教義
  東京大學
清水則遠(しみず のりとお)演:菊地真之
井林廣政(いばやし ひろまさ)演:檜尾健太
菊池謙二郎(きくち けんじろう)演:野呂朋大
關甲七郎(せき こうしちろう)演:松村良太
  記者
陸羯南(くが かつなん)演:佐野史郎
深井英五(ふかい えいご)演:渡部賢治
熊谷直亮(くまがい なおすけ)演:神尾佑
  外國人
清國
李鴻章(り こうしょう)演:任大惠
丁汝昌(てい じょしょう)演:徐文彬(ジョ・ブンリン)
袁世凱(えん せいがい)演:薛勇
俄國
亞歷安娜(アリアズナ)演:Marina Aleksandrova 上校之女,廣瀨在俄國留學時與其相戀。
尼古拉二世(ニコライ2世)演:ティモフィー・ヒョードロフ俄國沙皇。皇太子時期曾經訪問日本,並被暗殺未遂。
美國
阿爾弗雷德·賽耶·馬漢(アルフレッド・セイヤー・マハン)演:ジュリアン・グローバー
軍事學院教授,在真之訪問美國時接待他,並且送他自己的書。當時美國正準備與西班牙在古巴開戰,馬漢指引真之,美國人正在尋找「藉口」開戰。
製作人員
原作:司馬遼太郎(「坂上之雲」(「坂の上の雲」)文藝春秋出版社)
劇本:野澤尚,柴田岳志,佐藤幹夫
劇本修正:池端俊策,岡崎榮
音樂:久石讓
製作統籌:西村與志木,菅康弘,藤澤浩一
監督:山折哲雄,鳥海靖,松原正毅,宮尾登美子,松本健一,關川夏央,川口乾夫
導演:柴田岳志,佐藤幹夫,加藤拓
http://zh.wikipedia.org/zh-tw/%E5%9D%82%E4%B8%8A%E4%B9%8B%E9%9B%B2

我看日本大河劇「坂上之雲」 2010/04/26

忙了整整快一、兩個月,好不容易這個週休二日的假期得以好好在家休息,週六下午正在迅雷網站瀏覽值得觀看的影片時,突然發現到這一部非常棒的日劇:日本NHK的大河劇「坂上之雲」。
這部「阪上之雲」於2009年11月在日本開始播放,是日本NHK作為大型歷史記錄片系列「日本計畫」的一部分。全劇一共分為三部十三集,每集為90分鐘,較諸於NHK其他製作的大河劇每集的時間足足多了一倍。該片劇組為了重現歷史地點如日俄戰爭,甚至分別到中國和俄羅斯取景。第一部於2009年11月29日至2009年12月27日播放完畢。第二部和第三部則將分別在2010年及2011年陸續播出。
因此我週六花了一整個下午和晚上的時間,所看完的也只是已經在日本播放完畢的第一部而已,至於第二部和第三部的內容,只能慢慢的等待囉!
雖然當我看到第一部日本海軍發動「甲午戰爭」的片段,以及劇中一些日本軍人用所謂鼓勵朝鮮和大清帝國獨立自主的說詞,
作為發動侵略戰爭的行為的藉口很不以為然,但畢竟這是以日本人在「明治維新」後,上下一心發憤圖強作為切入點的小說,我也無法給予太多的譴責,尤其是甲午戰爭的結果,是敗在慈禧太后挪用軍費以及大清朝自己腐敗無能的情形下,我也只能說這是天意阿。
除此之外,我覺得整部劇情都可以讓觀眾感受到,當時日本國民想要努力成為強國的一種強烈願望和實踐的精神,還是很值得令人學習和尊敬的。
「這是個多麼小的國家啊!」這是日本文壇巨匠司馬遼太郎,在他的經典小說「坂上之雲」中說的。這部小說主要再說明「明治維新」後的小國日本,想要在當時那個四週充滿列強環伺的世界中獨立,用一種所謂的「樂天主義」來面對現實世界的朝氣。
司馬遼太郎是日本一位著名歷史小說家,透過他那詩意般且簡要的筆觸所描述的歷史場景,總是讓人歷歷在目。「坂上之雲」這部小說可以說是司馬遼太郎的野心之作,是其所謂「維新三部曲小說」的壓軸代表作,其他二部分別是「龍馬來了」,(描寫幕末豪傑坂本龍馬的一生)和「宛如飛翔」。(描寫明治維新領袖西鄉隆盛與大久保利通)。
而在「坂上之雲」這部小說裡,司馬遼太郎的企圖心更大,他試圖透過他的文字技巧,完整描述整個日本奮起復國,進而打敗歐洲大國俄羅斯的過程。
由於該部小說文字雖然精煉,但出場人物及環境卻非常複雜,因此司馬遼太郎在世之時,一直拒絕這部小說被拍成電視劇或是電影,直到他逝世之後,他的遺孀才同意NHK電視台將此小說取材改編。
「坂上之雲」這本小說,在日本素有「國民文學」之稱,歷年來銷售高達2,000 萬冊,直到今天還是有很多日本上班族人手一冊,作為磨練自己在職場上工作意志的必讀經典。
「坂上之雲」的意思是「山坡上的雲」。日語的「坂」(SAKA)也是漢文「坡」的意思。整個詞句的意思是說在崎嶇的山坡上是很難向上登高的,但為了能夠在坡上看望天上的雲彩,仍舊要努力向上攀爬。
小說的內文是這樣說著:「登高,山頂自有青天。倘若正有一朵白雲閃耀著,那就順著路爬上去吧,對著那坂上之雲。」
也就是說,作者利用這種辛苦登頂的過程,來象徵日本要獨立在世界上的勇氣,而天邊的雲彩,則象徵那份想要成為像西方列強一樣富強的國家之夢。
「坂上之雲」這部連續劇的故事,主要在描述松山藩出身的秋山好古和秋山真之兄弟,以及自幼一起長大的文學家正岡子規的故事,時代背景為明治時期的日本。
故事前半是三位主人公的求學過程,對好古的騎兵,真之的海軍戰術研究,和子規對於日本短詩/現代散文改革運動都有詳細的描述。
故事後半,特別是在子規逝世後,則集中在秋山兄弟關連至深的日俄戰爭。作者司馬遼太郎企圖捕捉日俄戰爭的全貌,並且還陸續安排新的一批角色登場,這些人物包括兒玉源太郎,東鄉平八郎,乃木希典等日本近代史的名人。
實際上,秋山好古和秋山真之兄弟在日本歷史上確有其人,而且還影響了日本近代史的發展。最主要的角色是弟弟真之,他在日本的人氣至今依舊居高不下,出生於明治元年(1868 年)的秋山真之,一生見證了明治維新復國的歷程。
他是天才型的海軍參謀,本身經歷了日清戰爭(甲午戰爭)黃海大海戰和日本海大海戰(日俄戰爭),以創新戰術思維,幫助日本海軍戰神東鄉平八郎打贏了奇蹟式的勝仗。東鄉平八郎在日本海大海戰之前,發給海軍將士的著名電文:「皇國興廢在此一戰,各員一層奮勵努力。」就是出自秋山真之之手,這句話在往後50 年,一直都是是日本軍魂的重要啟示。
而哥哥秋山好古更是不簡單,他一生奉獻給日本新陸軍的發展,孤身遠赴法國取經,學得了全新的騎兵戰術,被喻為日本「騎兵之父」。
秋山好古也是日本陸軍天才將領兒玉源太郎的參謀長,(兒玉曾任台灣總督,晉用後藤新平讓台灣近代化是兒玉對台灣的最大貢獻)好古以新式騎兵戰術,在日俄奉天戰役中,擊敗了當時堪稱天下無敵的俄羅斯哥薩克騎兵,也在二○三高地攻防戰,幫助日本軍神乃木希典將軍突破戰場困境,
這些都是兒玉源太郎和秋山好古的功勞。
雖然「坂上之雲」這部大河劇全部播完等等到2011年,但以日本NHK製作精良的水準和第一部播映完後的品質,我覺得這是一部值得期待的歷史劇,同時也是可以簡易而且輕鬆了解日本近代史的一部電視劇。
  ○司馬遼太郎簡歷:
司馬遼太郎(1923年8月7日-1996年2月12日),是日本的大阪出身的小說家。本名福田定一。專攻歷史小說。筆名司馬遼太郎是「遠不及司馬遷」的意思。被認為是日本大眾文學的巨匠,也是日本國民中最受歡迎的作家,被認為是中流砥柱般的人物。
司馬遼太郎最重要的文學成就在描寫江戶末期的歷史小說。透過他筆下描寫出來的人物如坂本龍馬等,如今已成為時代劇裡反覆傳誦的典型。司馬筆下的人物在那個幕藩制度崩潰的時代裡,一面承傳著根深蒂固的傳統,一面對嶄新的未來抱持着光明的想望。評者認為這樣的性格呼應着日本人一世紀以來面對現代化與傳統時的心情,也是司馬的小說歷久不衰的原因。
http://tw.myblog.yahoo.com/shane_liu2003/article?mid=44398&prev=44423&next=44380

龍馬傳>維基百科

《龍馬傳 RYOMADEN》(日語:龍馬伝)是NHK於2010年1月3日~11月28日播出的第49部大河劇,全48集。描述幕末志士坂本龍馬33年的生涯。
  目錄
1 概要
2 故事大綱
3 工作人員
4 登場人物/演員
4.1 主人公
4.2 坂本家的人
4.3 土佐的人
4.3.1 岩崎家
4.3.2 武市家
4.3.3 平井家
4.3.4 土佐藩主・山內家
4.3.5 土佐藩上士
4.3.6 武市道場門生・土佐勤王黨員
4.3.7 土佐藩下士
4.3.8 其他人
4.4 龍馬的同志門
4.4.1 龜山社中、海援隊
4.4.2 勝塾・海軍操練所的學生
4.5 幕府
4.5.1 將軍家
4.5.2 幕閣
4.5.3 幕臣
4.5.4 京都見廻組
4.6 朝廷
4.6.1 皇室
4.6.2 公家
4.7 諸藩
4.7.1 長州藩
4.7.2 薩摩藩
4.7.3 越前藩
4.7.4 會津藩・新選組
4.7.5 其他諸侯
4.7.6 其他武士
4.8 其他人
4.8.1 江戶的人
4.8.2 京都的人
4.8.3 大坂的人
4.8.4 長崎的人
4.8.5 外國人
4.8.6 美國
4.8.7 英國
4.8.8 其他
4.8.9 明治15年(1882年)的人
5 放映紀錄
5.1 總集版
6 本劇花絮
7 相關出版品
7.1 DVD・Blu-ray
7.2 原聲帶
7.3 書籍
7.4 其他相關出版品
8 相關條目
9 資料來源
  概要
本劇為自『新選組!』後6年以來的原創劇本,另外也是自1968年的《龍馬來了》(改編自司馬遼太郎的小說)之後,再度以坂本龍馬為主角的大河劇。劇本則由《HERO》等著名日劇的編劇福田靖所撰寫。
日本放送協會在2008年11月6日宣佈此齣大河劇將由福山雅治演出坂本龍馬。據說是因為坂本龍馬創立「海援隊」活動地點正是福山雅治的故鄉長崎,NHK屬意由其擔任主角,因為他不但演紅福田靖編劇的《神探伽俐略》系列作品,2008年主演電影版《嫌疑犯X的獻身》更創下200萬觀影人次,兼具人氣和買氣,是不二人選。導演組長為大友啟史(2007年的《禿鷹》、2009年的《白洲次郎》)。
演出時化妝採受日曬產生黑皮膚的方式呈現,屬於忠實再現龍馬時代的方式。
故事內容以幕末時首屈一指的企業家岩崎彌太郎的觀點出發,岩崎彌太郎與坂本龍馬同樣出身土佐藩,兩人之間曾有深交,彌太郎並且在龍馬的海援隊擔任過會計職務。明治維新後,彌太郎也開創了三菱財團。本作也分為四個段落,分別是
SEASON1「RYOMA THE DREAMER」(第1回〜第13回)
SEASON2「RYOMA THE ADVENTURER」(第14回〜第28回)
SEASON3「RYOMA THE NAVIGATOR」(第29回〜第38回)
SEASON4「RYOMA THE HOPE」(第39回〜第48回)
本作全篇採30P攝影機實施攝影。該機器在《白洲次郎》和《坂上之雲》等特別歷史劇中也採用。在大河劇中是第一次採用。
主角福山雅治在亞洲人氣很高,放送前有很多海外的詢問。2010年11月15日台灣開始放送,韓國則在2011年1月放送、泰國在2011年2月放送。其他像中國、香港、越南等地也都在交涉中。
與節目一起進行的就是2010年大河劇特別展「龍馬傳」,並在江戸東京博物館、京都文化博物館、高知県立歴史民俗資料館、長崎歴史文化博物館等地展出。展出文物包括龍馬的書信、遺物等,共170件,為史上最大龍馬展,入場者累計在東京有14.1萬人次、京都有6.7萬人次、高知縣有3.2萬人次、長崎有4.6萬人次。此外,NHK大河劇「龍馬傳」也展開日本全國巡迴展,到日本各地展出相關照片。
  故事大綱
明治15年(1882年)、郵便汽船三菱社長・岩崎彌太郎接受高知縣土陽新聞社的記者・坂崎紫瀾的採訪。坂崎要調查埋葬於鄉土的維新志士・坂本龍馬的事情,彌太郎則是回答「真討厭坂本龍馬。這樣令人生氣的男人那裡都不會出現」、但他的表情不知為何卻是笑著的。於是彌太郎開始說出關於龍馬的回憶…。
龍馬出身自土佐國下級武士的家庭,為第二個兒子。從小是愛哭鬼,也認識了比如武市半平太等朋友。由於膽小,他的姊姊乙女從小教他劍術。
龍馬成年後,前往江戶千葉道場學習劍法,並取得高深的劍術。在道館的千金千葉佐那子雖對他傾心,但龍馬一心繫於「黑船」,也就並未接受這段姻緣。在遇到黑船之後,他對洋人的觀點大幅改變,並在他心中種下種子,也讓他跟仍在土佐的朋友們有所區別。他認為,外人駕駛著黑船,無法用一般的劍術對抗,必須跟洋人一樣建立現代化的軍隊才行。日後,武市等人結組「土佐勤王黨」,龍馬雖參與了,但最後還是脫離陣營、脫離藩國,成為一介浪人。
在江戶,他認識了影響他至深的老師:勝麟太郎(勝海舟),於是一起協助他在大阪建立海軍學校。與此同時,日本攘夷的風氣日盛,朝廷也想借這股力量壓迫幕府攘夷,在土佐,武市半平太等人暗殺了上士吉田東洋等人,擁戴舊藩主山內容堂,並意欲進京勤王。但容堂貌似嗜酒,卻使用高度的政治手腕,瓦解了土佐勤王黨等人。此時的龍馬,也就跟舊日好友分離,並一心在大阪建立海軍。
海軍操練所關閉、摯友武市半平太死後,龍馬變了,以前那個土佐的小少爺、脫藩浪人的模樣已經不復存在。
受勝海舟之託,龍馬等浪人被薩摩的西鄉吉之助接收,幫他們開船、搬貨。一日來到長崎。在長崎,龍馬等人遇到了縱橫在商場的日本與各國商人,大開眼界,於是有了新的視野與想法。同時,在長崎也認識了當時被視為是朝敵的長州人,比如高杉晉作等。龍馬此後就在長崎結成了「龜山社中」,表面上從事船運工作,其實在幫薩摩與長州結盟搭線。
長州後來獲得軍備,意欲擺脫幕府獨立,被幕府包圍圍剿,在第二次征伐時,長州軍擊敗幕府軍,且親征的將軍突然死亡,幕府士氣大衰。其他藩國開始騷動。在馬關戰役中,高杉晉作等參與陸戰、龍馬則與當時的龜山社中夥伴參與海戰。
長州征伐後,土佐國在長崎設置「土佐商會」,派岩崎彌太郎為代表充實藩國財政。此時龍馬的龜山社中改名為海援隊,繼續從事海運工作,並與土佐國聯繫,而彌太郎也在此時幫海援隊處理財務。
但此時政局快速變動,薩長同盟已經預備聯手以武力推翻幕府,跟龍馬主張迫使幕府「大政奉還」天皇的路線不一。龍馬此時透過後藤象二郎的引介,打算推動薩長與土佐聯盟,且說服山內容堂推動「大政奉還」。
在薩長、幕府之間遲早一戰的氣氛下,龍馬也成為了被狙擊的目標。
http://zh.wikipedia.org/zh-hant/%E9%BE%8D%E9%A6%AC%E5%82%B3

台長: 阿楨
人氣(4,360) | 回應(2)|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電影賞析(電影情報、觀後感、影評) | 個人分類: 影視史學 |
此分類下一篇:《203高地》
此分類上一篇:《甲午戰爭》

阿楨
江田島與江田島精神2011-02-14

  1952年,“擁抱戰敗”的日本迎來了美國直接佔領狀態的結束,美國佔領當局對日本電影的審查制度也同事廢除。日本電影迎來了第一個戰後全盛時代。與此同時,在六年半佔領時期視為禁忌的講述那場戰爭的電影題材也逐漸被突破。各種各樣的戰爭題材,引起戰後日本人對往日帝國時代的追憶的戰爭影片紛紛出爐,而《海軍兵學校物語啊,江田島》也就在這個背景下於1959年放映。      
   日本能夠從幾乎一片空白的海軍底蘊上,用數十年的時間把海軍兵學校從建立到發展為與輝煌歷史的英國達特茅斯皇家海軍學院和美國安那波利斯海軍學院世界海軍三大名校之一,顯然有其獨到之處。在這部電影中也可以管中窺豹,比較充分的領略到它的教育“特色”。   
   不過在這之前,先對比一下和他差不多年月誕生的清朝的福建船政學堂的情況。………
   但隱藏在日清軍校巨大差異的背後,是中國數百年來發展到清時期精英階層彌漫地登峰造極的重文輕武的風氣,………
   還是回到影片本身領略二戰時期的江田島海軍兵生徒的生活吧。   
   影片一開場,是戰爭結束的十四年後,僥倖生還的前海軍兵學校學員石川在昏暗的晨曦中登上古鷹山,略帶頹唐地俯視黑岸幽深的大海,“大海已經死了”,揭開了他對軍校的回憶……   
  在教官的家裡小暮和村瀨的衝突終於爆發,村瀨認為學校的教學方法是讓學生成為失去自己個性,成為一個木偶而已,小暮立刻駁斥說村瀨根本還不明白什麼是“江田島精神”,這個詞終於在電影中正式登場。…………  
  這裡就要說到“江田島精神”的內涵,除了在海兵中灌輸精誠團結,互助友愛,嚴謹守紀,堅毅果敢的精神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內容,就是武士道精神,這在小暮贈送《葉隱》給村瀨的鏡頭中顯露無疑。………  
  時常有人說日本人對二戰毫無反思,不過其實日本人對二戰是有反思的,最顯而易見的就是戰後的日本新一代對這種武士道“死”的思維的摒棄,對戰爭中那種毫無意義的人肉自殺性進攻的質疑。而這部電影的導演也在十年後的《啊,海軍》中刻畫了平田對於生與死的矛盾心理,把輕視生命到喪失理性的“武士道精神”悄然從“江田島精神”的內涵中抹去。
2014-04-09 19:01:28
版主回應
到了當代,日本右翼巨頭石原慎太郎“痛感”于日本年輕人“精神”的喪失,親自上陣編劇在2007年拍攝了一部描繪出年輕的神風特工隊員死之淒美的《吾為君亡》,儘管整個右翼下大力氣宣傳,依然在日本社會反響平平,在當年日本本土片票房中僅列第29位,遠遠排在寵物小精靈大雄柯南火影們的後面,顯然這種思維已經從戰前的主流成為目前日本社區的非主流了。   
  但另一方面,不少日本人在反思戰爭中不僅否定了前人的“非理性”思想,甚至更進一步,把前人的行為也否定掉了,強行用自己目前的“理性行為”去指導前人已經發生的行動,紛紛表示“我的先祖是那麼的安詳慈善,怎麼會做出屠民虐俘之事”呢,否定一個個日軍個體的參與,自然也就否定或回避了日本在二戰中的種種罪行,而日本是“被迫”發動太平洋戰爭更是在日本大有市場。儘管日本在戰後的戰爭受害者的意識讓反戰也成為日本社會對二戰反思的主流,但是,只有承認自己的加害者身份,真誠地為自己的過錯道歉,才能與中韓等戰爭受害國民眾真正建立起和諧的關係。德國用自己的反省行為化解了法國、波蘭、以色列等國的民眾對他的仇怨,可惜日本始終沒有領悟到歷史對國家人民意識的重要性,我看了拍攝年代跨度幾十年的不少日本人拍的二戰電影,似乎沒有一部鏡頭裡有日本軍人對平民和戰俘的虐殺。發展到國家主義民族主義成為濫觴的今天,戰爭受害國與日本國民之間的歷史死結恐怕更難解開了吧。   
………  
  此片看下來,應該算是一部不錯的影片,對江田島海兵學校的生活有著很好的刻畫,喜歡軍事片的朋友不應錯過,不過片中並沒有對戰爭本身有多少反思,對“江田島精神”中的武士道也沒有批判,甚至沒有描繪多少戰爭對日本本身帶來的痛苦和災難,這點遠遠不及十年後聞名中國的“軍國主義影片”《啊,海軍》,相比之下,《啊,海軍》還算是戰爭有不少的反思和批判的。   
  時光冉冉,江田島海軍兵學校在戰敗後解散,如今江田島上是1953年成立的日本海上自衛隊第1術科學校,已經再沒有當年世界三大海軍學校之一的輝煌,鏡頭中那些不少戴著眼鏡,滿臉書卷氣的日本術科學校學生也再沒有前輩們的風采。江田島培養出了一批批讓外界看起來十分合格的海軍軍人,但是這些有著“優秀軍人精神”的軍人開著軍艦、飛機,把戰爭的火焰燃燒到中國、東南亞、太平洋,為那裡的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最後自己也被戰火所吞噬,但他們的“特攻精神”卻受到不少人的讚歎,“修改”過的江田島精神依然被視作一個學習的範本。我又想起了那些納粹德國的軍人,也一樣有著普魯士軍人的傳統精神,在當今各國甚至中國也有著不少“粉絲”,但是他們的軍車開入了波蘭、俄國、丹麥、挪威、荷蘭、法國……同樣剝奪了他國人民享受和平自由的權力,戰後,他們中的大多數僅僅說“我只是在執行命令”。而軍人的精神就是做一個嚴格執行命令,完成命令的“機器”麼,我讀過不少德軍士兵回憶錄,他們都或多或少的發現了他們服務的政權對猶太人對“劣等民族”做了什麼,但他們都做了“沉默的大多數”,依然用自己的“軍人精神”為這樣的政權戰鬥到底。在納粹德國製造720事件施陶芬貝格等人的軍人反抗集團,在戰後已經不斷反思自己罪行的德國居然一直得不到認可,直到80年代之後才獲得完全的肯定。僅僅是因為他們被認為“違背了軍人誓言(納粹德國的軍人在入伍後要宣誓效忠希特勒)”,“破壞了軍人榮譽”。不過明知納粹勢力龐大的密謀分子們已經用行動對此做出了回答,在作為人的良知和一個軍人的榮譽誓言面前,到底哪個更重要?   
  如今背叛“軍人誓言”的720事件的軍人們已經被德國人民視為德國人的英雄,7月20日也成為德國人民驕傲的日子。美國著名演員湯姆克魯斯擔當製片人並親自主演的電影《瓦爾基裡行動》正是描繪的720事件。   
  而日本,又什麼時候能做到這樣的反思呢。
    回應
  日本也是有這樣的電影的,特別是在左翼勢力很強盛的70年代。   
  當時的頭號代表作莫過於《戰爭與人》了,長達9小時的作品。第1集上映時擊敗了黑澤明的第一部彩色片《電車狂》。可以說紅極一時了,影響力遠非同一時期的《啊海軍》等右翼片能夠相比。   
  《戰爭與人》中有大量涉及迫害中國人的鏡頭,當然也包括提及南京大屠殺了(這個慘案的死亡人數在國際上一直有爭議,但導演還是採用了中國方“30萬”的說法)。  
  《戰爭與人》的導演山本薩夫曾打算拍一部關於731部隊的作品,可惜拍攝的中途他去世了,影片被迫流產。   
  不過在《戰爭與人》這部片子裡,其實也有涉及到類似於731的暴行(在第2集)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4626889/
2014-04-09 19:03:53
阿楨
從定遠主炮威力看甲午海戰的失敗原因 2022-07-05

我認為北洋水師的炮彈落後才是甲午海戰失敗的根本原因,定遠鎮遠兩艦的305主炮,開花彈的彈重292公斤,裝填10公斤黑火藥,但日本聯合艦隊的152毫米火炮,炮彈重42公斤,裝填TNT炸藥6.8公斤,威力是305炮的4倍。中濟遠艦210MM主炮多次擊中吉野艦,如填裝TNT,吉野已被擊沉。
甲午戰爭失敗的原因有很多,過去有人總結甲午戰爭失敗的原因歸咎於清廷投資不夠,但採購新式炮彈而不是投資購買新軍艦和速射炮,是最快和花錢最少的辦法。
19世紀末期,從美國南北戰爭開始,世界軍事技術發展出現了天翻地覆的進步,前膛槍前膛炮被後膛槍炮取代,滑膛槍炮被線膛槍炮取代,黑火藥被猛炸藥取代,蒸汽鐵甲艦取代了風帆戰艦。軍事技術一步差則戰爭中即失敗。甲午海戰就是一個事例。沙俄帝國在贏得了拿破崙戰爭之後受挫于克裡米亞戰爭又是一個事例。
  回應
兩遠的艦炮落後了一代,整條船落後了一代,不只是彈丸的區別,兩遠的主炮就比前裝炮先進一點,算是後裝的,但身管短,膛壓低,射速極慢。日本艦已經是近乎現代火炮的速射炮了,定裝彈,高射速,長身管,高膛壓。裝甲鋼也差一代,處理方式改變後性能差別極大。
2022-07-06 08:24:49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