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9-06-11 01:09:09| 人氣343|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嘉義縣簡介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中華民國0年六月十一日 星期二 發行總號第六七五四共三

公益社即時新聞

採用公益新聞通訊社稿件請冠【公益社】社名 E-MAILs8479.s9667@msa.hinet.net詹招琳

公益社新聞粉絲團(台灣民願怨之聲)公益新聞YouTube公益新聞頻道公民時報peopo公民時報公益新聞服務網中華民國總統府便民服務交通部中央天氣局預報全球法律資訊網pchome更多政府消息新聞安裝免費黃道吉日農民曆

台灣民願怨之聲:

公益新聞熱門文章;

嘉義縣簡介

公益社記者詹招琳/新北市報導】

嘉義縣簡介



嘉義縣地理區域.jpg





嘉義縣花.jpg






嘉義縣縣長:翁章梁 副縣長:

嘉義縣議長:張明達 副議長陳怡岳

議員:第一選區(太保市、水上鄉、鹿草鄉) 林緗亭 賴瓊如 戴光宗 王啟澧 詹琬蓁 黃榮俊 楊秀琴 

第二選區(民雄鄉、新港鄉) 葉孟龍 林于玲 陳文忠 黃芳蘭 陳福成 林秀琴 林淑完 

第三選區(溪口鄉、大林鎮、梅山鄉)吳思蓉 許有疆 劉雅文 陳信文 劉宏文 

第四選區(朴子市、東石鄉、六腳鄉) 李國勝 黃鉦凱 黃嫈珺 陳怡岳 蔡奇璋 姜梅紅 

第五選區(布袋鎮、義竹鄉) 蔡信典 蔡瑋傑 黃金茂 

第六選區(中埔鄉、番路鄉、竹崎鄉、大埔鄉) 張明達 陳柏麟 何子凡 羅士洋 邱銀海 詹黃素蓮 

第七選區 (高山原住民) 阿里山鄉: 武清山 

嘉縣標誌:『臺灣欒樹』--由來:(無患子科、落葉喬木)民國八十九年舉辦嘉義縣縣樹選拔活動,當初擇定五種樹種:「茄苳、紅檜、福木、 火焰木、臺灣欒樹」做為票選,經嘉義縣縣民圈選後,彙整統計出結果:由臺灣欒樹獲選為嘉義縣之縣樹。
意義:臺灣欒樹是臺灣特有樹種,俗稱「苦楝舊」,它的特性為春季幼葉紅嫩,夏末滿樹黃花,花落後之幼果鮮紅可愛,深秋滿樹黃葉,為極優越之行道樹或庭院樹種。

嘉義縣花:

『玉蘭花』--由來:(木蘭科、常綠中喬木)民國七十四年從嘉義縣縣民問卷調查後,擇定為縣花。玉蘭花當時家喻戶曉,庭院喜愛栽植,花開清香撲鼻,喜愛者眾,經常在火車站或公路十字路口,常見有人成串兜售,尤其婦女、老人家特別喜愛,成串帶在身上或置放客廳。
意義:玉蘭花民間視為「吉祥樹」,象徵「金玉滿堂」。它的特性葉子為長橢圓形,葉緣微波狀,葉形優雅,常被用來製作葉脈書簽,花瓣乳白色或金黃色;花期晚春至夏季,生性強健,適合庭園美綠化或大型盆栽。

歷史沿革1. 本縣的開發-原住民地區的開拓

開拓史:臺灣原住民屬南島語系,位於今嘉義縣境之原住民屬平埔族之洪雅族,高山族之鄒族。

  1624年荷蘭入據福爾摩沙(今臺灣本島),在1630年代初期勢力擴及魍港(荷蘭稱WancanWanckanWankan等,鄭氏時期有稱「莽港」或「蚊港」,清領以後稱「蚊港」,今布袋鎮好美里)一帶,除諸羅山(今嘉義市)外,今嘉義縣境的原住民村社,打貓社(今民雄鄉東榮村、中樂村、西安村一帶)在164310月已承諾向荷蘭納稅。1644321日,打貓社、阿里山社(清領初期時離縣治十里許)、奇冷岸社(今梅山鄉東邊山區部落)、干仔霧社(或嫻仔霧社、簡仔霧社,位今阿里山鄉或高雄市那瑪夏區)參與在赤崁(今臺南市中西區)舉行的地方會議時,荷蘭授與象徵歸順與「長老」身份的權杖。
  而後阿拔泉社(今梅山鄉)亦參與1646228日的地方會議,豬母?社(或豬母?,今阿里山鄉達邦村特富野)也在1647319日參與地方會議。諸社從此參與歷屆地方會議,每屆皆由荷蘭長官留任或重新任命新「長老」。
  鄭成功(16241662)在永曆十五年(1661)四月登陸臺灣後,對原住民政策是沿襲荷蘭的政策,各社設「土官」(即荷蘭的「長老」)以便控制。但七月即發生鎮營官兵處理不當,引發大肚社(今臺灣中部海線地區原住民的統稱)武裝事變。其中援剿後鎮、智武鎮即因此事變,才退駐今嘉義縣市境,開墾土地與駐防當地住民。

  清領時期對原住民政策,亦是沿襲荷蘭及鄭氏的政策,即設「土官」自行管理。康熙六十一年(1722)依地方官議:「凡逼近生番處所相去數十里或十餘里,豎石以限之;越入者有禁。」位於今嘉義縣境所立界碑有埔姜林(今中埔鄉社口、石頭厝至中埔、頂埔)、白望埔(今中埔鄉同仁、深坑一帶)、大武巒埔(今番路鄉番路一帶)、盧麻產內埔(今竹崎鄉內埔村)、打貓之牛屎阬口(今竹崎鄉沙坑)、葉仔阬口(今民雄鄉葉仔寮)、中阬仔口(今大林鎮中坑)、梅仔阬山(今梅山至圳頭一帶),且沿線設隘防止越界。(今嘉義縣梅山鄉太平村之太平山脊上,尚存乾隆三十三年(1768)三月所立「民番界碑」。
  清領初期之「阿里山離縣治十里許。」至乾隆七年(1742)擴大為阿里山八社:大圭佛社(即大居佛社、大龜佛社,今阿里山鄉茶山、新美村)、嘈囉婆社(即?囉婆社,?)、嫻仔霧社、沙米箕社、踏枋社(今阿里山鄉達邦村)、豬母?、鹿株社(即鹿楮社,今南投縣信義鄉和社)、阿拔泉社(皆歸化「生番」)
  乾隆三十一年(1766)十一月在彰化設臺灣府「北路理番同知」,為管理「民番」交涉,實為「熟番」專設的「理番」機關。
  同治十三年(1874)牡丹社事件,沈葆禎(18201879)改採積極的「開山撫番」政策,鼓勵漢人向原住民區域開拓,亦獎勵原住民漢化。
  光緒元年(1875)六月沈葆楨奏請將北路同知改為中路,移紮水沙連(今南投縣竹山鎮),始加「撫民」二字,轉以「生番」為對象的治理機關。設「招撫局」從事「開山撫番」。三年(1877)丁日昌(18231882)擬定「撫番開山」善後章程,設「撫番公局」、「招墾局」及置撫墾委員,專責治理「生番」的機關。
  光緒十二年(1886)劉銘傳(1838?-1897)設「全臺撫墾總局」於大嵙崁(今桃園縣大溪鎮),直隸於巡撫。並於原住民界各要關設「撫墾局」,局下設分局,辦理「撫番」事宜。又在「撫墾局」與分局下,附設「換番官市局」或「換番貨市局」,辦理原住民之物品交易,並以官費饗宴原住民。 當時斗六門(今雲林縣斗六市)縣丞陳世烈設撫墾局於林圯埔雲林坪(今南投縣竹山鎮),積極開發中路山區。
  日本治臺,原住民事務屬民政局殖產部主管。
  明治二十九年(1896)四月參酌清領時期舊制設「撫墾署」,隸屬臺灣總督管理,共設十一處。其中「林圯埔撫墾署」,管轄區域為嘉義、雲林兩支廳內原住民。
  明治三十年(1897)五月「林圯埔撫墾署」歸嘉義縣轄。
  明治三十一年(1898)六月廢「撫墾署」,將原住民事務劃歸「辨務署」第三課接辦。其中嘉義辨務署歸臺南縣轄。
  明治三十四年(1901)行政區劃分為二十廳,轄有「番地」者包括嘉義廳等共十三廳,廢止原設之「辨務署」。原住民事務歸廳之總務課掌理。
  大正九年(1920)阿里山「番地」歸嘉義郡轄。
  民國三十五年(1946)四月嘉義區轄「番地」設吳鳳鄉。七十八年(1989)三月改名阿里山鄉。

地理區域:

置:東倚玉山,西瀕臺灣海峽,南臨臺南市,北接雲林縣。

1903.6367平方公里,佔全臺灣總面積的5.35

全縣 口:535千餘人

區:二市、二鎮、十四鄉

溫:22.7

色:北迴歸線橫貫嘉義,卻產生了不同於其他地域的特殊地理景觀。在北迴歸線通過的陸地中,多半祗形成沙漠或半沙漠,但唯有臺灣,因為季風與氣流帶來的充足雨水,而使森林能蓬勃生長。

勢:臺灣位居亞太交通重要樞紐地位,從臺灣到亞太七個重要城市的平均飛行時間約2.55小時,而嘉義縣位於臺灣中南部,為南北交通運輸要道。高鐵通車後,嘉義到臺北時間約1個半小時,嘉義到高雄約30分鐘。

 

 

資料來源:嘉義縣政府全球資訊網嘉義縣議會全球資訊網

/1090611/

 

 

台長: Zhaolin
人氣(343)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台灣旅遊(台澎金馬) | 個人分類: 政府資訊 |
此分類下一篇:嘉義市簡介
此分類上一篇:台南市簡介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