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02-24 12:14:30| 人氣403|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故事在文化創意產業的應用初探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杜佳融 2004.01.16

一、前言

對於目前社會上對於故事的活動正處於方興未艾的局面[1],我們是可以理解故事加值台灣創意產業的明天是無限寬廣的,目前台灣在故事加值創意產業上的面向,似乎還無人加以討論,本文即將由此主題著手,分析故事在文化創意產業上的利用,以其作為日後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一項助力。[2]

二、故事加值創意產業的應用分析

文化創意產業的類別,依據行政院文化創意產業推動小組第二次委員會議討論,列入推動的範疇計有:視覺藝術、音樂及表演藝術、工藝、設計產業、出版、電視與廣播、電影、廣告、文化展演設施及數位休閒娛樂,後來,在該小組第三次委員會議中,經濟部又加上了設計品牌時尚產業、建築設計產業、創意生活產業等,是故目前文化創意產業的範疇,計有上列之十三項。[3]

就上述定義之之文化創意產業而言,目前故事在文化創意產業的加值上,大抵於視覺藝術、音樂、工藝、電視與廣播、電影、廣告、數位休閒娛樂此六項產業上較為醒目,在此又可以統合為四大領域;分別是創意主題提供、劇(腳)本創作、創意主體設計及文化觀光應用四大部分,以下茲就此四大面向,進行討論:

(一) 創意主題提供

創意主題之提供,簡而言之即是針對文化創意產業,藉著與故事、傳說以提供一系列具有意義並吸引人氣的主題,以刺激消費者的購買或是消費慾望。這樣的方式大多表現於視覺藝術、音樂、工藝、設計產業四大部分,否則即屬於上述四項的混合性文化創意產業[4]。表現在視覺藝術上的,很可能是一系列性以某故事為主軸的繪畫作品,音樂部分可能是一場結合傳說的華麗音樂會或一系列的音樂CD出版,工藝的部分則有可能是與故事結合的雕刻作品或是其他工藝產品。在這些產業上,故事對於產業、商品的加值效果,即在於提供一個明確的主題,帶領消費者進入預設的想像空間,然後不知不覺的刺激其消費慾望。以下是幾個活動的範例:

附圖一:
故事加值文化創意產業

(創意主題提供)

附表一:故事加值文化創意產業實例(創意主題提供)

事業名稱
產業性質
備註

霹靂國際多媒體股份有限公司
混合性文化創意產業
藉由布袋戲的傳統魅力配合,然後發展出多樣的周邊商品,甚至連布袋戲木偶本身都是一像商品,可以說是與故事密切結合的一項代表性商品。

J.K. Rowling(哈利波特)(英)
混合性文化創意產業
從小說的暢銷到一系列周邊商品的推出都十分的成功。

海暢公司
工藝產業
海暢公司為法藍瓷之製作生產廠商,經由前陣子與偶像劇故事的結合,發展出一系列具有特色的陶瓷餐具組。

十月設計
設計產業
陳瑞憲建築師利用他旅行之所見所得,將他的故事融入建築設計當中,形成具有特殊風格的建築設計。

可口可樂Qoo(美)
廣告產業
利用廣告中Qoo卡通人物連串有趣故事來增加買氣並帶動飲品風潮。

生活工廠
創意生活產業
利用生活中的小創意與小故事,營造屬於一系列主題之商品以獲得利潤。

樂高公司
製造業
以主題玩具積木的設計(中古系列、未來系列)成功的創下流行品牌的基礎。

王文華工作室
混合性文化創意產業
藉由「蛋白質女孩」小說之走紅,開始塑造一系列的周邊商品,藉由小說不減的人氣開創了自己的事業。

風潮唱片公司
音樂藝術產業
風潮唱片以傳統音樂為發行主題,營造有別於一般市場風格的唱片業環境。

齊威國際多媒體
電視產業
以昔日膾炙人口之老卡通為主題,企圖去找回四五年級的感動,並且藉周邊的販賣以獲利。


(二) 劇(腳)本創作

劇(腳)本之創作,即屬故事加值文化創意產業中之最鮮明的部分,由於劇(腳)本身即為一個或數個故事的集合,藉由文化創意產業加以具體化的一個代表性結合,在此,片場、劇本工作室、廣告等只要是需運用到將故事內容以表演方式產出者,都是屬於這一塊領域。

附圖二:

故事加值文化創意產業

(劇本創作)


附表二:故事加值文化創意產業實例(劇(腳)本創作)

事業名稱
產業性質
備註

可米工作室
電視產業;藝術經紀
藉由推出數個偶像劇熱賣後,開始經營屬於自己藝人的藝術經紀事業,旗下有可米小子、F4等受歡迎的偶像團體。

三立電視
電視產業
三立將電視台區分為三大部分,有新聞台(SETN)、台灣台(專播台灣本土劇及娛樂節目)、都會台(播映一般戲劇及娛樂節目),清楚的將觀眾分類,並自行製作了許多大受歡迎的戲劇故事並創造了非凡的成績。

環球製片公司(美)
電影產業
美國的製片公司,由於多年來推出許多膾炙人口的電影而大受歡迎,國際知名度很高,在此不多贅述。

奧美廣告公司(美、台)
廣告產業
美商奧美廣告係屬國內知名的廣告公司,並居業界的領導地位。

雲門舞集
表演藝術
表演藝術的知名團體,主持人林懷民的知名度顯然是無庸置疑的,其演出之劇本等皆屬於非常具有特色的代表性作品。

中國廣播公司
廣播產業
這裡是強調故事之於廣播劇的部分甚至於加強廣播節目的效果都有相當大的功能。

東森幼幼台
電視產業
以有趣之卡通為主題,吸引兒童,成功的營造主題及故事的效果。

衛西林劇本工作室
電視產業
此為一個人網路虛擬工作室。發表雜劇院本、各式舞台戲劇形式創作、電影腳本及新詩,完全以本土觀點或題材出發。




(三)創意主體設計

創意主題設計是指將故事之本體,直接的把他成為創意產業的主體,不同於劇本創作的是他的本身即為創意產業的商品,而非需再靠表演的具體化而產出,在這個部分最顯著的是出版產業與數位休閒娛樂產業兩大部分,這兩項產業的特點都是將故事直接的表現,略除了表演的步驟,使故事成為創意產業的主體並深植人心。

附圖三:

故事加值文化創意產業

(創意主體設計)

附表三:

事業名稱
產業性質
備註

城邦文化事業
出版產業
出版產業係屬故事創作的一大經濟來源,然故事、劇本小說等又是出版產業的核心,可以說是相輔相成。

史克威爾電子娛樂(SQUARE)(日)
數位休閒娛樂產業
史克威爾公司係屬日本相當出名之電玩軟體公司,自從合併ENIX後更是躍居日本RPG遊戲[5]的龍頭地位,所推出的遊戲個個膾炙人口,幾乎無一不暢銷,如Final Fantasy系列、Saga系列接廣受好評。

光榮公司

(KOEI)(日)
數位休閒娛樂產業
光榮公司與史克威爾公司一樣,都是屬於日本數一數二的電玩軟體公司,然而與史克威爾公司不同的是,光榮公司只致力於歷史遊戲的開發,如信長之野望系列(日本戰國)、三國志系列、大航海時代(地理大發現時代)、提督之決斷(二次世界大戰系列)等,對於遊戲軟體領域的堅持性,也使得光榮公司成為日本關於歷史遊戲的指標性公司。

春水堂工作室
數位休閒娛樂產業
以Flash動畫「阿貴」來風靡全台,並造成周邊商品大熱賣。

智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數位休閒娛樂產業
以許多有趣故事為題材來創造許多膾炙人口的遊戲,是國內軟體廠商中令人注目者。


(四)文化觀光應用

故事在文化創意產業的加值上,也在文化觀光部分表現得相當具體,其實這與前述之第一主題的概念有點相似,也是具有一種創意主題提供之效果。較不相同的是故事在這個地方的加值,大部分都是與地方特色之鄉土風俗故事、傳說之結合,進而把地方產業精緻化,並更加容易推廣。目前文化觀光,有學者作下列的五大分類[6]:

1. 文化遺產觀光-「文化遺產觀光主要是指觀光客的目的主要為參觀人類文化遺產,亦即是歷史古蹟、群聚、建築等以從事人文歷史探訪為導向的觀光。」[7]

2. 事件型文化觀光-「指人們為某一特定的文化議題或目的所從事的觀光活動,像是參加文化節慶。此類型可以在短期間內帶來大量的觀光流量和群聚效果。」[8]

3. 學習性文化觀光-「指那些從事表演藝術與視覺藝術饗宴等活動型態的觀光,例如那些文化展演空間,像是博物館、美術館、主題館等,兼具娛樂、美學與教育性質。從事此類觀光者,通常都期待在參與過程中得到成長或對某件事物有更深入的認識與瞭解,具有強烈主動學習的意涵,透過觀摩其它文化的優點,從中學習成長。」[9]

4. 宗教文化觀光-「此類的觀光主要指那些參觀宗教聖地、參與宗教儀式的觀光活動。」[10]簡單的說就是俗稱的「朝聖」活動。

5. 生活型態文化觀光-「此型態文化觀光為近年來興起的一種趨勢。主要是為了體驗另一種文化的生活型態而從事的觀光,其內容包羅萬象,甚至包含上述各類型的文化觀光。」[11]

基於上述的定義,我們可以看出在上述五種文化型態中幾乎每一種都與故事加值脫離不了關係,比方說宗教文化觀光,即是與具有故事或傳說背景的結合的宗教勝地或是建物,人們藉由渴望與故事或傳說親近或滿足其信仰心,是故而為此類的宗教行為。

附表四:文化觀光之型態以及故事加值的型態意涵

文化觀光型態
故事加值之意涵與方式

文化遺產觀光
以具有歷史故事之遺跡為主軸來吸引觀光客。

事件型文化觀光
在當地找尋具有主題性的故事或題材,藉由媒體或其他大眾傳播工具使之成為話題,並吸引觀光客。

學習性文化觀光
藉由具主題性、故事性的文化學習活動,比如說非洲原野展、兵馬俑展等,吸引人們的學習慾,並進一步前往該地

區觀光。

宗教文化觀光
以具有故事或傳說背景的結合的宗教勝地或是建物,人們藉由渴望與宗教故事或傳說親近或滿足其信仰心,藉以吸引觀光。

生活型態文化觀光
由於其型態是涵蓋上述各種之文化觀光種類,所以故事也以各種不同的型態來加值,此部分同前擬不再贅述。




附表五:文化觀光之實例及其運用

活動名稱
文化觀光分類
地點
備註

大甲媽祖繞境
宗教文化觀光
彰化縣埤頭鄉
為受到高度重視之世界三大宗教活動之一。

屏東縣-春遊、夏戲、秋藝及冬悸等活動
生活型態文化觀光
屏東縣全境
屏東縣充分的利用地理條件及資源,結合民俗故事與地方特色,間以四季為主題,營造這屬於全年性的主題觀光活動。

平溪天燈節
事件型文化觀光
台北縣平溪鄉
利用地方民俗放天燈之活動,營造流行感,以增加該地觀光機會。

淡水西洋藝術節
文化遺產觀光
台北縣淡水鎮
藉由以往台灣受荷蘭、西班牙統治之殖民地時期之建築物、歷史文物為主題,吸引人們前往觀光。

嘉義鐵道藝術節
事件型文化觀光
嘉義鐵道藝術村
利用地方傳統藝術與民俗故事,營造懷舊之氛圍。

花蓮石雕藝術季
學習性文化觀光
花蓮縣
藉由花蓮之石雕傳統藝術以吸引觀光客前來觀賞,並藉由原住民之傳說更增添其觀光價值。

保生文化祭
宗教文化觀光
台北市
由民間對於保生大帝的信仰與傳說藉以發展民俗觀光之節慶。




三、小結

故事加值文化創意產業的面向本文茲已粗略的探討,在這四個面向之下,創意產業的各個層面已經都幾乎涵蓋,所以故事對於加值文化創意產業甚至於推動文化創意產業的未來是具有一定性的功能,此點已無庸置疑。目前的台灣,缺乏的正是把故事活性化的機制,簡單的說就是缺乏故事的創造力與應用力,這個部分當然仰賴未來在基本教育面的訓練,與政府對於故事政策的統合。在此更是要宣揚一個觀念:那就是「故事統合機制的成立」,藉由成立工作室、研究中心、創作中心等機構,進一步的落實故事加值文化創意產業,甚至為成為加值國民精神文化的新契機。[12]

--------------------------------------------------------------------------------

[1] 請參閱「推動『故事台灣』--故事就是人的存在方式」;劉大和;2003.1:「台灣故事政策及活動介紹與淺析」;杜佳融;2003/11/19

[2] 相關的文章,請詳參劉大和先生一系列的作品,收錄於網站:http://home.kimo.com.tw/liutaho/SUBtaholiu.htm

[3] 請參考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文化創意產業手冊」p.7;92.10.15

[4] 「混合性文化創意產業」一詞,係乃由於有些文化創意產業,是結合了數項單純的文化創意產業而成,比如霹靂布袋戲系列,即屬於混合了傳統工藝、表演藝術、電視電影、數位娛樂內容等之文化創意產業,是故在此先以「混合性文化創意產業」一詞代之。

[5] 即角色扮演遊戲,通常這類遊戲都是以故事性取勝,玩家乃扮演故事中之人物,藉由冒險來壯大自己,最後的過程當然是打倒魔王拯救世界,雖然主軸一致,但是隨著每代廠商都加入不同的要素之下(例如轉職系統、召喚獸系統或自由劇情系統),其歡迎度依然不減。

[6] 請詳參「文化觀光的型態及其探討」;劉大和、黃富娟;2003/12/08。

[7] 「國際文化觀光趨勢之探討」;劉大和、黃富娟;2003/11/6

[8] 本定義參同上註6。

[9] 本定義參同上註6。

[10] 本定義參同上註6

[11] 本定義參同上註6

[12] 此構想為學者劉大和先生最先倡議,本人亦十分的贊同。

台長: 小愛
人氣(403) | 回應(1)|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術設計(手創、設計、室內空間、裝潢)

威爾剛
2020-01-11 21:41:56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