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5-06-10 23:59:53| 人氣30| 回應0 | 上一篇

2005-05-30 省思雜記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5月30日 省思雜記-角色扮演、法理探究法

壹、上課內容摘述:
*角色扮演:
一、緣起:
(一)源於心理劇,1920年代由J. D. Moreno在Vienna創立。
(二)源自社會學家Mead的互動論。
二、實施技巧:
常見的有手玩偶、問題故事、簡易唱遊、魔術商店、幻遊、轉身、角色互換、獨白、鏡子技巧和在扮演等。
三、實施步驟:
(一)小組暖身
(二)選擇參與者
(三)設定舞台
(四)預備觀察者(重要)
(五)實際演出
(六)討論和評審
(七)再次扮演修正過的角色
(八)討論和評鑑
(九)分享經驗並結論
四、社會結構系統是輕微組織過,老師有責任引發各階段,並引導學生進行每一階段的活動。
五、支援角色扮演實施的系統
(一)問題情境、影片、小說、小故事、問題故事大綱。
(二)每一角色的簡介說明單
(三)觀察表
六、每一次角色扮演的可能焦點
(一)感受
(二)態度、價值觀、觀感
(三)解決問題的態度和技巧
(四)學科上
七、角色扮演的效應
(一)教學效應
1.分析個人的價值和行為
2.發展出解決人際問題的策略
3.發展出融入他人的經驗,及同理心。
(二)養成效應
1.獲得社交問題與價值觀的事實
2.表達意見的自在安妥感。

貳、對我的衝擊:
以自身經驗來說,對角色扮演法並不是那麼陌生,因為從小開始,在國文、英文、歷史和公民等課程都曾經歷過這種教學法,所以這個教學法對我來說並沒有什麼特別的想法。但這是一種能讓學生表達出內心想法和感受的教學法,而且對學生來說,還可以增加學生討論議題的經驗,對學生將來的表現有所助益。

參、未來使用上的規劃:
在公民科或是歷史科的使用上,角色扮演法是相當容易運用的。可以利用連續的幾節課,事先將學生分組,安排學生從事角色扮演的活動。藉由角色扮演的活動討論某時代人物觀念的差異,或是某個符合上課主題的社會時事。經過這樣的活動之後,再加上老師在最後的檢討補充,我相信對學生來說,絕對可以幫助他們釐清觀念。但要注意的是,角色扮演法在時間的掌握上相當容易失控,稍有不慎,可能會造成進度的嚴重落後。

肆、教育文摘:
王瑞宏。〈角色扮演法在國小補校之應用〉。《教育資料文摘》。37卷1期。民國85年1月。頁105-127。

台長: 齊格飛
人氣(30)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