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5-01-07 13:04:38| 人氣104|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宜蘭人對宜蘭農舍之喜愛研究》之幾點評述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我們以為建築師是處於網路之外的。過去對城市總是自有一套論述,傾向將建築師、建築本身與城市規劃的權力縮至最減。我們自覺處於所有的相對比較之外,自身專業的姿態也早已消失殆盡,但這一次我們卻處在必須建立秩序的狀況,並且扮演傳統意義下城市規劃師的角色,即便,我們驚訝這樣的角色竟然還存在。 (Rem Koolhaas,2001:18)

尊重委託過程中產生的獨特化學作用,使得建築師、建築形式和民眾可以共同探討嶄新且未知的領域。 (李永財,2004:35)

對於如何找回宜蘭地區的環境文化,建立居民對建築空間與居住品質的認 同,這些經由宜蘭厝活動所得到的效應,是否能被其他位參與的民眾接受?他們所接收到的訊息會不會只是表象的知識嗎?這是宜蘭厝活動尚未探討的部分?(林郁裴,2003:8)





從Koolhaas規劃中的驚覺、李永財的互動個體到林郁裴論文中對宜蘭厝活動的再審,無不將建築思維徘徊在「誰使用空間?而誰握有主權?」上,一直以來,對於美學與機能的滿足總是建築設計最重要的部分,但常因為單純的需求考量,使得人使用空間的邏輯被簡化,僅止於美觀與機能的使用,導致空間異化,人的因素慢慢從空間營造裡消失了。而塑模環境在「後常態科學」(post-normal science) 的去中心與多元協商範式下,主權還於使用者,因此,強調建築意象、地方認同與使用者喜好強烈扣連的都市規劃與城鄉研究日益重要。

林郁裴在《宜蘭人對宜蘭農舍之喜好研究》中,為從1994年推延至今的「宜蘭厝推廣活動企劃」做一個民族誌方法的建築規劃應用與家屋認同的重新檢視。家屋空間的塑模,紀錄了人在其中的生活作息、生活習慣、彼此的記憶與感情。從更大的範圍來看,空間的差異,紀錄了宜蘭居民之族群與社會文化風俗的特殊性,空間不單單只是空間本身,空間是人生活的表現,當人在塑模一個空間時,同時空間也在影響人的行為。林郁裴關注如何可以塑模出一個有意義有品質的空間,且發展出一個人與環境關係緊密的地景認同。

林郁裴將研究課題推向「城市意象」與「認同分析」的理論路理。有關都市形象的定義,林郁裴以Nasar(1998)的環境評估提出Lynch式的環境意象生成,認為一座都市的形象是外在的實質世界歸納而成的心理圖像。就我的理解,這樣的路理正如Gary T. Moore & Reginald G. Goulledge(1976)認為都市形象是一般都市使用者對其環境之認識,其中包含了環境中的實質元素、發生事件、個人或群體的情感屬性及象徵意義。Stern & Krakover (1987)則明確地將都市形象分為兩個構面;指定的(designative)和可評價的(apprasive)形象。其中指定的形象是指人們對城市的區位、氣候、地形條件等知覺,屬於城市既有的硬體特性,無法加以評價改變的形象屬性;可評價形象,則偏向心理層面的感受,這其中包括了對城市生活的實際經驗與想像,是觸動情感知覺的真實感受。

而林郁裴將Lynch式的環境意象歸結成Nasar(1998)與Krampen(1979)的評估原則,該原則分為建築功能、形式分析與描述分析。建築功能,如遮陽、防颱等建築元素的辨識;形式分析,如高度、寬度、門廊設計等分析;描述分析,是應用Riessman(1993)的「說」的描述研究。而此三個評估規則,在城市意象與認同分析中,乃建立一套評估尺度及字詞,以建築功能與形式分析選擇出建築形式與特徵,再分別以其建立評估規則以玆受訪者接受調查,找出受訪者印象最深的城市建築與意象,以及建築形式、特徵與功能之間的關係。

林郁裴以隨機抽樣選取十一位受訪者,以21張的建築圖像選擇、受訪者繪圖與深入訪談進行環境的討論,其訪談步驟順序為:
(一) 先瀏覽全部照片並做分類。
(二) 簡述分類原因。
(三) 依喜歡程度做分類。
(四) 依形式、特徵、裝飾、質材、顏色等作分類。
(五) 從照片中,排列出心中之宜蘭厝類型。
(六) 說明宜蘭厝應有之樣式,並從照片中挑出具代表者。
林郁裴的訪談是精緻的,運用「覺得」等字詞、重複提問與反問將詮釋權不斷地交付給受訪者。這樣的環境規劃方法,試圖在空間詮釋與居民進行參與設計的過程裡,去連串使用者所想像的空間品質。藉由描述話語中,使用者的活動、建築家屋的歷程、環境細部的形式與價值敘述,透過專業者的轉譯,創造出環境與人之間的互文關係。

訪談資料謄錄成文字稿後,逐步找出關鍵字並彙整歸類。其歸納整理的方法主要依據Krampen的建築元素規則,並依據訪談內容中獲得的概念進行詮釋與分析。研究內容架構與描述分析方式包含兩方向:
(一) 建築構成元素及架構方式之描述,內容細項諸如建築語彙、建築工法與建材、建築色彩以及建築尺度與空間配置等。
(二) 將訪談所得之民眾對農舍與宜蘭厝的概念整理並相互比較,將所獲得之概念延伸與詮釋之。
其文論是從建築語彙屋頂、山型牆、外柱、窗、陽台與露台、圍籬、埕與庭院七項元素,進行形式描述(設計方式、氣候反應、機能實用性、築屋歷程)與價值判斷(自我表達、風水信仰、模仿、優質生活想像)的雙重分析。

從宜蘭人對建築的各項描述看來,可歸納為五個主要概念:
(一) 家屋與宗教、風水的關係。
(二) 家屋與自然的關係。
(三) 家屋設計是價值判斷依據。
(四) 家屋設計是一種模仿行為。
(五) 家屋規劃是生活設計。
這五個概念可以視為是宜蘭人對家屋、對「家」的期望與想像,並藉由設計過程成就「理想的家」。而後林郁裴在依著五個概念做歷史與社會結構的情境討論,分別在市場經濟價值判斷標準、都市與外來文化模仿、居住規劃設計三方面作引申。這些分析與引申是「時間、歷史與構圖」的情境連結,是時序構圖(temporal mapping)的過程(Norman K. Denzin,1989),其解釋了決定現場行動的時序與組織,且建構了互動情境發生的場域。

研究的結果,亦是規劃的開端。一方面反思了宜蘭厝活動的片面性,與民眾參與的公共性之不足,另一方面,也銘刻了參與式設計的契機。這個具民族誌精神的規劃方法,強調居民參與的重要性,是設計權的開放,家屋塑模不再是由專業者挾其專業能力而進行單方面操控、型塑空間,也不是專業設計者單純的在設計中考量到使用者需求而已,而是根本地讓家屋塑模的主權回歸到使用者自身。林郁裴期待空間的形成是由使用者與專業者共同創造,藉由民族誌對話機制、規劃的動作、空間生產的過程,開發雙邊平等協商的可能。而以民族誌的文本書寫為基礎的規劃方式,使得研究者在規劃初使即扮演了Walter Benjamin(1969)翻譯理論中「說故事的人」(the storyteller) 的角色,是一種「變成他者的不可自制性」(the compulsion to become Other),這種特質形成說故事的基本要素,亦即研究者或規劃者不斷地向使用者挪動,說的是使用者生活的故事,甚至以為自己是使用者,完成參與式的翻譯活動。

但參與本來就不是一個靜態的過程。訪談的對象不同,得到的資訊便會有所不同;研究者不同,所詮釋出的故事文本亦會相異。所以這種參與式規劃與家屋塑模的整個過程便是個矛盾與衝突不斷的過程,解決差異的為一方法,便是重複溝通。林郁裴在該研究中,對每個受訪者僅只訪談一次,似乎有隔靴搔癢之嫌,除了建築形式與價值判斷的資訊取得外,在他的訪談謄錄中找不著使用者的瑣碎生活、事件發生,這些看來平凡的日常話語可能隱藏著宜蘭厝認同與宜蘭人風土的深層結構。此外,十一受訪者皆為30~60歲的男性,研究者的理由為「男主外」風俗之影響,研究者有意識到這個問題,卻不進行更深入的批判,從陰性(女性、老人、青少年)的詮釋角度介入家屋的課題,取消了家屋中其他使用者的位置,如此一來,家屋塑模的結論便是個男性宰制空間與社會結構下的片面說法。此外,經濟階層對築宜蘭厝的能力與權力之不平等結構也沒有在論文中被討論。

對於使用者對地景、家屋認同與喜好的差異,在權宜的集中化討論間被省略,也在宜蘭厝活動的政策中被同一化了。既然地方空間再造為一公共性的議題,這些差異有些有辦法利用空間的安排加以調和,而在無法全面顧及時,就必須加以取捨,然而這些「差異」與「取捨」往往是規劃中最困難的部分,在林郁裴的文論中卻沒有得到討論,居民與規劃(政策、規劃者)的拉鉅關係也沒有被提出。這樣一來如何做到對宜蘭厝活動的重新再審。其實,「宜蘭厝」的活動發展至今已有許多變形,甚至形成了一個品牌,沿著這個宜蘭厝的脈絡也可發現不少建築意向、地景設計與宜蘭人認同的交錯,將林郁裴的方法與論述放置在強調休閒、觀光業取向、環境維護、舊市再造與整體性地方建設的情境下,可能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宜蘭厝活動的未來空間總體與區域可能配置方案。




台長: MAKXEM
人氣(104)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術設計(手創、設計、室內空間、裝潢)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