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2-07-23 08:23:39| 人氣116|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路加福音第十五章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眾稅吏和罪人都挨近耶穌,要聽他講道。法利賽人和文士私下議論說:這個人接待罪人,又同他們喫飯。耶穌就用比喻說:你們中間誰有一百隻羊失去一隻,不把這九十九隻撇在曠野(in the wilderness)、去找那失去的羊,直到找著呢﹖找著了,就歡歡喜喜的扛在肩上,回到家裡,就請朋友鄰舍來,對他們說:我失去的羊已經找著了,你們和我一同歡喜罷!我告訴你們,一個罪人悔改,在天上也要這樣為他歡喜,較比為九十九個不用悔改的義人歡喜更大。』
  根據過往摩西律法的教導,義人不能與罪人一起,免得義人的聖潔被沾污,所以猶太人一向對罪人的態度就只有遠離及厭棄,這也是一般人對罪人的反應及態度。但主耶穌這個比喻使我們知道這位全然聖潔榮耀的神對罪人的態度與心腸,以至我們也需要改變我們對罪人的看法。
  個人不明白為何牧人要撇下99隻羊在曠野去尋找那隻迷失的羊,因為除非那99隻羊另外有人看管,否則這樣作會有更大的風險,損失會擴大,也是一個人看為很愚蠢的作法。但我們要知道那時牧人所掛念的只是那隻迷失的羊,他尋找失羊的逼切佔據了他的心。主耶穌曾說:『我是好牧人,好牧人為羊捨命。』(約十:11) 所以這比喻道出主耶穌尋找罪人,願意罪人悔改的迫切,也是祂願意靠近罪人的原因。
  另外這裡也顯示出天上最願意看到的是罪人悔改,因為在天上看來得著一個罪人的心是極其寶貴的。原來神憎惡的是貪戀罪不願悔改繼續犯罪的人,他們的惡行常常惹來神的震怒,但當一個人對罪的態度改變,並真誠悔改回到神面前,神對那人的態度也會改變,因為祂的本意不是要人滅亡,乃是要人離開罪惡跟隨神。
  再者使徒保羅在羅馬書中清楚地指出『因為世人都犯了罪,虧缺了神的榮耀;』(羅3:23),所以在神的眼光中,其實我們都是罪人,在我們指責別人的罪行時,其實只是50步笑100步而已,甚至自己也有陷在同樣的過錯中。所以若是要審判人,世上真的沒有一個人有資格去定別人的罪,只有神才有這樣的權柄,因為祂才是全然公義聖潔的。但感謝神也有赦罪的權柄,並且祂更願意使用赦罪的權柄。
  無可否認,以人性來說要赦免一個罪人並他的所作所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特別他
曾經傷害過自己或自己親人的,但願主耶穌的安慰及加力,並因看到祂的愛和心腸,至終我們有能力去原諒別人的過錯,所以同樣地當一個罪人願意悔改、真誠地回到教會中,我們首先應該以接納及支持的態度去面對他,得著他的心,藉此幫助那人更有信心扎根在神的救恩中,行為也得到改變,相信這是主耶穌最願意看到的。但教會絕對不是一個人利用來逃避犯罪後法律制裁的地方,因為經上記著說:『因為時候到了,審判要從神的家起首。若是先從我們起首,那不信從神福音的人將有何等的結局呢﹖』(彼前4:17),神是不會容許教會中有包庇罪惡的事發生。(451122)


『或是一個婦人有十塊錢(silver),若失落一塊,豈不點上燈,打掃屋子,細細的找,直到找著麼﹖找著了,就請朋友鄰舍來,對他們說:我失落的那塊錢已經找著了,你們和我一同歡喜罷!我告訴你們,一個罪人悔改,在神的使者面前也是這樣為他歡喜。』
  這個比喻最大的不同之處在於更仔細說明尋找銀錢的方式和過程,來顯明出那份認真、細心和忍耐。另外我們知道銀錢本身只是金屬,其價值是人賦予的,所以若這塊銀錢一直失落在某角落中,
它的本質及價值會失去,除非它再一次被尋回,它的價值才被恢復。
  人的本質本來是很高貴,因為是按神的形像與樣式被造,若人陷在罪惡中迷失,與神隔絕,人的價值也隨之失去。惟有神最清楚人的價值,惟有回到這位創造我們的主面前我們才清楚自己的價值及存在的意義。很寶貴神並不忘記我們,在我們失落在罪中的時候,祂用百般的忍耐及方法把我們尋回,並因我們的悔改快樂,祂對我們的愛實在是難以理解,然而一切都是真實的,也是出於祂的恩典。
  至高至聖最有資格定罪的神對罪人的態度倘且如此,何況我們這蒙恩的,在面對別人的罪及過錯時,就更沒有資格說不原諒。個人知道自己在面對世界很多的不公不義,特別是自己或親人受苦時,選擇原諒並非是一件容易的事,但願神的憐憫,使我靠祂最終有力量去面對,去選擇,好叫主耶穌的名得榮耀。(460009)


『耶穌又說:一個人有兩個兒子。小兒子對父親說:父親,請你把我應得的家業分給我。他父親就把產業分給他們。』
  這雖然也是一個比喻,但卻更感人,更容易引起人的共鳴,也讓我們更能了解神的心腸,並祂對人的愛和親情。過往人因對神的不認識,及自己所犯的罪,很難會體會到與神之間有父子的親情,即使是當時最認識神的猶太人,對這方面仍有不少的誤解,以致覺得神是「聖潔公義的嚴父」多於祂是「重視親情的慈父」,所以這裡除了說出神對罪人的態度之外,更生動地描寫出在神心中
一直念念不忘那份與人之間的親情,改變了我們對這位創造宇宙萬物之神的看法,使我們更認識何謂父神。
  我們在這裡可以看到,比喻中的小兒子所看重的是父親的產業而不是親情,所以當他得到父親分給他的產業時,他就很無情地離開他的父親,往遠方去了。這是因為小兒子看重滿足自己的物慾享受過於父母因愛在他身上的付出,
看重眼前及短暫的滿足過於一路以來的親情關係,也顯示出他心中的叛逆不願受管束,聖經中也稱無親情是一種罪。事實上即使是現在,我們也不難聽到有類似的情景發生在我們的生活中。
  個人認為父親很了解小兒子的個性,及知道小兒這樣要求的目的,個人認為父親答應他的要求不是出於溺愛及無奈,乃是
寧願失去這些家業,也要得著小兒子的心,這是很大的誠意和愛,只可惜小兒子沒有珍惜就離開了,倘若我是那位父親的話,我就很難有這樣的量度去答應他,因為我不希望辛苦積存回來的就此失去。回想一路以來神對人的付出和忍耐,及至最後也願意把自己的獨生子為人的罪捨了,都是要給我們知道祂對我們的愛有多深,並願意我們從罪中悔改,然而真正明白的人有多少?我們真的要好好珍惜這份恩典。(451201)


『過了不多幾日,小兒子就把他一切所有的都收拾起來,往遠方去了。在那裡任意放蕩,浪費貲財。既耗盡了一切所有的,又遇著那地方大遭饑荒,就窮苦起來。』
  小兒子脫離了父親的轄制後,乍眼看起來過著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生活,但實際上是一片混亂。他沒有好好運用父親給他的家業去自力更新,勤奮努力去闖一番事業,乃是在吃喝玩樂中花光了,甚至後來在艱難的日子中屈曲求存,這是他過往在父家中從沒有遇見的。 所以當我們離開神時,初時以為自己真的可以自由自在,無拘無束地過自己的生活,卻陷在更深的混亂中,沒有好好使用神給我們的一切,在耗盡神一切的恩賜後,才發覺自己原來是一無所有,也陷在更大的缺乏中,這是人離開那位豐盛源頭的結果。(451205)


『於是去投靠那地方的一個人;那人打發他到田裡去放豬。他恨不得拿豬所喫的豆莢充飢,也沒有人給他。』
  我們不知道最初小兒子到「那地方」的時候,「那地方」的人是用什麼態度來迎接他,而小兒子在當地又是如何的待人處事,但既然他在那裡把父親的家產耗盡,相信他的來臨為當地總會帶來一些好處。然而不論小兒子之前所帶來的好處
有多少,在小兒子真正有需要的時候,當地竟然沒有一個人可以幫助他,可見他在當地並沒有什麼真正的朋友,並且後來他惟一可以投靠的那人也沒有好好的善待他。
  今日很多人在地上
為求生存和享受努力迎合這世界的潮流,有一些甚至為求達到目的而不擇手段,但無論人多麼的努力,在地上擁有了多少,有一天總要面對一個極大的艱難離開這世界,那時地上的一切一點也幫不上什麼,並且這世界的王(魔鬼)也不會因人的投誠耗盡一生在地上而伸出援手,相反地牠要把人帶到那永恆的刑罰中與牠一同沉淪,這是一件多麼悲慘的事,也是一個很大的騙局。
  『世人若恨你們,你們知道(或作:該知道),恨你們以先已經恨我了。你們若屬世界,世界必愛屬自己的;只因你們不屬世界,乃是我從世界中揀選了你們,所以世界就恨你們。』(
約15:18-19) 主耶穌在這裡更明確地說出,信祂的人不屬於這世界,是主耶穌從世界中所揀選出來的,表明這世界不是我們的歸宿,它的王也因主耶穌的緣故與我們為敵,所以我們若把一生的重心全放在這世界中是多麼愚蠢及可惜的事。這不是說趕快離開世界就最好,因為神安排我們走地上的路是有祂寶貴的心意和栽培,為的是要我們將來承受更美好的永恒,所以我們更應寶貴在地上的日子,靠主耶穌努力學習在地上當學的功課。然而現今地上眾多基督徒追求的路中,能真正行出主耶穌所託付的,無論是個人性或普世性的有多少?個人不敢也不配作出任何評論,只求主耶穌基督的憐憫,使我們眼睛更看見,更有信心及更曉得在地上為主耶穌為永恒作好準備,好叫我們在地上在永恒都能榮耀主耶穌的名。(451205)


『他醒悟過來,就說:我父親有多少的雇工,口糧有餘,我倒在這裡餓死麼﹖我要起來,到我父親那裡去,向他說:父親!我得罪了天,又得罪了你;從今以後,我不配稱為你的兒子,把我當作一個雇工罷!於是起來,往他父親那裡去。』
  如果沒有這樣的難處,相信小兒子可能還活得很自滿,也很難明白自己父家的寶貴和幸福。所以這些難處的益處是把他帶到真相中,知道自己的軟弱和糊塗,也知道自己錯了。還好最後他醒悟及回轉,即使他的心態不是很正確,但他積極和好的行動使他不至於客死異鄉,也及時逃離過往很多的錯誤。所以個人越來越明白神容許難處臨到人身上是有其美好的心意,為的是要使人更尋求更好的,並使人回轉,在乎的是人有沒有醒悟,有沒有悔改,有沒有行動。對我們基督徒而言,我們就更應持一個忍耐尋求神的心去面對難處,這也是我個人所要多學的。
  小兒子回家的意念是基於相信父親的仁慈和憐憫,
證據就是過往父對他的親情及無條件分給他的產業,他也要謙卑下來,承認自己過往的錯,及對父親的誤解,他才會主動回家,才跟父見面。這也是人悔改信福音時應有的信心,也是我們跟從主耶穌對神一直以來要持有的信心,惟有這樣的相信神,我們才有機會與我們在天上的父會面,不是現今單憑肉眼看到的會面,也不是單憑感覺知道的會面,乃是按祂的話(聖經中的真理)對祂的了解和認識,這認識不是如同世上所學習的知識,乃是關係上的建立,不是死板,是有生命力的。
  對小兒子來說,回家的路又遠又艱難,相信當中充滿著不少難過、自責、羞愧、不安、恐懼、矛盾、陰影、控告等......也相信他心中的交戰不少,但這些會使他更加成熟,最後惟有持定對父親的信心勝過這些意念走下去,才會有重獲接納的機會。其實以上都是我們知道犯錯後的心情 ,都是很正常的,但如果這些使我們不再回到神面前的話,結局就是永遠的自暴自棄、自取沉淪,是神最不願意看到的結果,正如加略人猶大在後悔出賣主耶穌後,並沒有轉在眾人面前立即認罪及為主耶穌作見證,卻用畏罪自殺的方式來解決和逃避,換來的是永遠的沉淪,這是十分可悲的事。所以我們要明白,神要我們對祂有信心、神要我們悔改歸向祂、神要我們在人面前勇敢承受自己錯誤行為所帶來的一切惡果。所以信耶穌絕對不是在神面前逃罪的方法,教會也不是罪犯逃避法律制裁的避難所,真正接受救恩的人是勇於在神在人面前認罪悔改的,願我們的心在神面前更柔軟不硬心,在知道錯誤的時候立即回轉,好使神的愛及憐憫更大的臨到我們,使我們有成長,不再退後。(451212)


『相離還遠,他父親看見,就動了慈心(compassion),跑去抱著他的頸項,連連與他親嘴。』
  這裡清楚說明父親對小兒子回來的態度,我們可以看出父親是一直留意小兒子的回來,所以在相離還遠的時候就看見他,小兒子的衣衫襤褸其實已經告訢父親他的產業已經花光了,並且吃下了不少苦頭。父親的反應表明他多麼盼望小兒子的回來,以致當小兒子在遠處出現時,他卻激動地跑去迎接,也毫無保留地表達他對小兒子的愛與接納。小兒子看到父親跑來時,可能也準備羞
地站在他面前,也準備接受父親一切的責罵和算帳,所以父親對小兒子回來的反應可算是小兒子怎樣都沒有料到的。
  這裡我們可以看出我們的天父對我們從罪中悔改的期待,在我們願意接受救恩時祂的歡欣和接納,往往是超乎我們所想像及明白的,但憑著信心我們才可進入這一切的真相中,也享受這一切真相帶來的果效。(451223)


『兒子說:父親!我得罪了天,又得罪了你;從今以後,我不配稱為你的兒子。』
  其實從父親的反應中小兒子應該也知道父已經從心底裡原諒了他,但他並沒有
改變先前的計劃,他仍願意向父親認罪,也表達了自己的不配,因為他知道自己曾經放棄這裡的一切,也把父親的家產敗光了。然而這話只說了一半就被父親攔截了,因為在父親的心中縱使一切都沒有了、改變了,但有一樣卻沒有改變的,就是父子的親情關係。
  有一些曾經作奸犯科、遺害多人的罪犯在信耶穌時,受害人及其家屬往往難以接受這等人的罪怎麼樣可以原諒及赦免,認為神讓他們得救並不公平,甚至有時候連罪犯自己也覺得不可原諒,個人認為這是人之常情,並可以理解。就人的責任來說,這罪犯若真正信主耶穌更理應積極地面對地上法律的制裁,及一切的處罰以表悔意。然而在神的眼中,重要的不是
彌補多少的損失,因為神本來是豐足的,卻是我們恢復那丟棄很久的關係,重投祂的懷抱才是祂心中所看重的。(451223)


父親卻吩咐僕人說:把那上好的袍子快拿出來給他穿;把戒指戴在他指頭上;把鞋穿在他腳上;把那肥牛犢牽來宰了,我們可以喫喝快樂;因為我這個兒子是死而復活,失而又得的。他們就快樂起來。』

  我相信父親不是溺愛小兒子不再追究他的過錯,乃是因為在父親的心中,小兒子的悔改及歸回遠比自己的家財重要,所以在小兒子真誠地認錯後,父親就以快速的行動表示對小兒子的接納及恢復與小兒子的關係,免得當中有陰影及障礙,也是對小兒子日後行為變好的一個信心表現。父親的態度對比那小兒子只為求生存而回到他父親面前的態度來說實在有非常大的差異。
  從這裡可以看到很多時我們信主耶穌原本
目的只是自己不想下地獄而已,雖然如此,卻仍幫助我們踏上悔改之路的第一步,然而神的原意不單如此,神更願意我們了解祂那份愛與親情,知道自己在祂心中的價值,並在祂的接納和歡樂中重新恢復過來。祂不願意勉強我們,乃是甘心的回到祂面前。祂了解我們,知道我們的需要,常為我們作準備,在我們回轉時一刻,祂就賜給我們這些悔改的人,也因我們歡樂。
  作為一個父親的我,很佩服這比喻中父親對小兒子的量度和信心,在小兒子造成自己這麼大的傷害時,能放下一切怨恨,看重與小兒子的親情關係,事先把一切都準備好等待小兒子的回來。我個人清楚的知道自己是多麼的軟弱,人是多麼的不可靠,這點也直接影響我對自己小孩的信心,但相信這也是我要在神面前學習靠祂重新信任及接納破碎關係的功課。也能享受關係恢復所帶來的滿足和快樂。(451226)


『那時,大兒子正在田裡。他回來,離家不遠,聽見作樂跳舞的聲音,便叫過一個僕人來,問是甚麼事。僕人說:你兄弟來了;你父親因為得他無災無病的回來,把肥牛犢宰了。大兒子卻生氣,不肯進去;他父親就出來勸他。他對父親說:我服事你這多年,從來沒有違背過你的命,你並沒有給我一隻山羊羔,叫我和朋友一同快樂。但你這個兒子和娼妓吞盡了你的產業,他一來了,你倒為他宰了肥牛犢。父親對他說:兒阿!你常和我同在,我一切所有的都是你的;只是你這個兄弟是死而復活、失而又得的,所以我們理當歡喜快樂。』
  雖然比喻中沒有多說,但仍可以看出大兒子是一個盡責及孝順的人,他沒有主動要求分家產,在得到家產後沒有捨父親而不顧,在小兒子離家出走,父親傷心時
一直留在父親身旁,而且一直以來都順服他的父親,為他父親效力,我深信父親在大兒子身上得了不少安慰。這裡可以看出小兒子回來與父親重逢時大兒子剛好在田間工作,沒有人第一時間通知大兒子,直到他回來時才知道這事,我們不知道為何家裡發生這事時沒有人告知他,但個人認為大兒子的生氣不是沒有理由的,是人之常情,也是可以理解的。因為他在家中如此的盡忠,卻好像沒有得到應有的愛、尊重及獎賞,對比小兒子的任性及過錯,更能搏得父親及家人的愛、接納和關顧,直覺上好像過往的一切努力都徒勞無功,甚至覺得父親可能有偏心的想法。事實上父親沒有忽略大兒子的感受,在大兒子生氣的時候,父親親自出來勸喻,在大兒子提出質疑時,肯定大兒子的功勞,不單只給大兒子知道自己的感受,也願意他們兄弟間再一次和好。事實上倘若父親不肯原諒,他們兄弟間就更沒有彼此復合的餘地,所以在這裡父親只是為了一家再次團圓而努力,父親的快樂是因為得回小兒子而快樂。所以這裡也是回應前面失羊和失錢比喻中的最後一句『一個罪人悔改,在天上也要這樣為他歡喜,較比為九十九個不用悔改的義人歡喜更大。』
  
很多時我們都好像大兒子一樣,不肯原諒別人的過錯,認為對方是罪有應得,不值得可憐,及至對方真誠悔改後仍然放不下,抱怨及忿忿不平,這種反應在正義感及與受害者將心比心的心態來說是可以理解的,並非有錯,但也突顯出我們的量度是多麼的有限、狹窄和軟弱,以致成為罪人回轉的障礙。然而在神心中最願意的是罪人快快悔改,遠離死亡,因為祂知道將來罪人要承受的永刑,對比今天因犯罪所造成的傷害實在是無法較量。這不是說犯罪的人在信主耶穌後就可以把過往惡行的責任推諉了,神仍可以用不同的方式要人承擔犯罪後的結果,只是僅限於今生,不會伸延到永恒,這是極大的憐憫。所以我們仍需了解真相,並學習以神的眼光看待一切願意真誠悔改的人,好使他們有機會靠主耶穌站立起來,得著原諒、接納和改變。(460003)


台長: David
人氣(116)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全站分類: 不分類 | 個人分類: - 路加福音 |
此分類下一篇:路加福音第十六章
此分類上一篇:路加福音第十四章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