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2-12-16 18:09:10| 人氣69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是該取消高中職比例政策了!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台大經濟系助理教授
駱明慶

日前,行政院科技顧問會議建議,為提供新產業所需人才,必須全面檢討我國技職教育,逐步降低高職高中學生比例。另外,大學入學考試中心表示,九十二學年度大學學科能力測驗的報名人數超過十六萬三千人,遠超過應屆高中畢業生的人數,主要是因為許多高職畢業生也參加考試所致,顯示高職生也有相當強烈的升學意願。

回顧歷史,高中與高職學生的比例由1967年的六比四,很快地被由人力規劃的角度,迅速轉變為1982年的三比七,之後穩定保持在三比七,直到1995年以後隨著新設高中和世代人口的減少,才回到目前大約五比五的比例。早期高職生數目的快速增加,除了為了提供當時政策所認定產業界對技術的需求之外,在管制大學數目和受大學教育機會的年代,管制高中生人數並把新增的國中生導入職業教育,其實還有抒解1968年「九年國教」實施之後,國中畢業生大量增加所導致高中生擠大學窄門壓力的效果。

高中高職的分流教育,以及依考試分數決定升高中或高職的升學制度,其實有相當強烈的依家庭背景的篩選意涵,家庭背景較差的國中畢業生,有較高的機率被分配去念高職,也同時斷了升大學的可能性,或者必須經由更迂迴的管道才能取得受高等教育的機會。此外,當時分流政策下新增的高職畢業生,在進入勞動市場時,或許還能適應當時的產業結構對技術的要求,但是當產業結構開始轉變,要求技術能力更高的工人時,就顯得有所不足了。事實上,自1979年開始,高職畢業生的失業率就一直比高中畢業生為高。2001年總體失業率高升時,高職畢業生的失業率為5.21%,也比高中畢業生失業率4.86%為高。人力規劃下高中職比例政策,為15歲的國中畢業生決定了面對未來的知識能力與技術種類,但是30年前的人力規劃顯然沒能預測到21世紀的產業型態與技術需求。

因此,減少高職生比例是一正確的方向,教育部更應該進一步取消將高中高職人數限制在固定比例的政策目標。作法上,教育部可以由政府可以掌握的公立高職著手,將其改制為普通或綜合高中,以滿足國人對高中的需求。另一方面,教育部也不需要急於要求所有私立高職改制,而交由私立高職自行決定。隨著出生率的持續下降,國中畢業生的人數還會再減少,私立高職必然需要調整招生策略,兼收高中生成為綜合高中,或者改制為普通高中以達到招生目標。解除對高中生人數的管制之後,仍然會有人不想讀大學,而選擇就讀高職,私立高職如果能提高品質,仍然會有生存的空間。

當然,公立高職改制的過程中,雖然國中生和家長應該不會有太多的反對意見,但是仍然需要許多細緻的配套措施,尤其是對輔導原高職老師教學科目的轉換,使其勝任高中課程的教學。降低高職老師對高職改制的疑慮,是減少高職學生比例的最重要工作。

台長: 黑咖啡&白咖啡
人氣(692)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