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5-04-25 12:14:32| 人氣5,994|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分母是什麼?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2005/4/25
駱明慶
台大經濟系副教授

這是一則這兩天被各報引用的中央社新聞---「台灣人的婚姻價值觀已悄悄改變,根據行政院內政部公布的最新統計資料,去年台灣地區共有約十三萬對新人結婚,但同期離婚對數竟高達六萬多對,相較十二年前,離婚人數暴增達三點六倍,相當於每兩對夫妻就有一對以離婚收場。」

人們常說「數字會說話」,其實數字並不會說話,而是人透過數字來認識世界,人想藉著數字說話。不過,使用數字說話時,第一個必須先弄清楚的是,到底想用使用數字來描述什麼,手上的數字是否真能達到「描述什麼」的目的,而不是只將手上的數字加減乘除之後,用來宣稱事情的「嚴重性」。否則,人只是藉著數字亂說話。

眾所周知,任何一個婦女教育程度逐漸提高的社會,由於離婚成為婦女一個可能的選擇,都會經歷一段離婚率升高的時期。但是如果我們想要描述一段婚姻會以離婚「收場」的比例,至少必須先知道已婚夫妻在一定期間內(如每年)會離婚的機率,再以此粗略推估一段婚姻最終(如三十年內)會以離婚收場的機率。當然,這仍然是一個相當粗略的估計,因為離婚的機率會隨著結婚年數改變,結婚初期的離婚機率會逐年升高,之後會轉為隨著結婚年數增加而下降,因為經歷時間考驗而存活的婚姻,相對來說是比較穩定的婚姻。

那麼,上述中央社的新聞出了什麼問題?簡單來說,它沒有弄清楚分母應該是什麼。去年結婚的十三萬對新人,並不是去年可能離婚的所有夫妻,以它作為去年離婚的六萬多對夫妻的分母,而得出「相當於每兩對夫妻就有一對夫妻」以離婚收場的結論,其實是有點不知所云。離婚率既然是一種機率,當然必須有期間的定義包含在內,到底是哪些夫妻在什麼期間內會「每兩對就有一對」以離婚收場,也是不清楚的。

確實,我國的離婚率是在增加中,報導一個很大的離婚率也有其市場性,但是這幾年當結婚對數和離婚對數的統計數字出現,就會看到這種把「離婚對數」除以「結婚對數」當作離婚率的報導,卻也反映了人們基本常識的缺乏。
這種弄不清楚分母的狀況,其實常常出現,尤其是當人們有使用數字達到說明某個「既成意見」的時候。以下是三月份教育部一則題為「研究顯示:學齡前幼兒學英語未必具備英語優勢」新聞稿的一段:「依據研究分析顯示,…….,將抽樣班級英語成績第一名之學生(中小學英語成績優異組)進行統計分析,發現曾就讀於全美語或中英雙語幼稚園之學生僅佔22%,就讀普通幼稚園者卻佔54%。」姑且不論每班成績第一名學生是否為衡量就讀雙語幼稚園效果的恰當對象,在沒有說明學生就讀雙語幼稚園和普通幼稚園的比例之前,第一名學生中就讀普通幼稚園比例較高,其實並無法推論「學齡前幼兒學英語未必具備英語優勢」。

台長: 黑咖啡&白咖啡
人氣(5,994) | 回應(1)|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日本藤素
2020-01-13 11:23:02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