糾結難纏的美日情節,超級魔鬼幹部(Gung Ho)
台灣人跟中國人談日本,有許多種不同的情緒,不如我們來看看美國人又是怎麼看日本吧。
六十年前,日本是偷襲珍珠港的卑鄙小人;韓戰和越戰的時候,日本又是美國在亞洲的最大後援補給基地;美日安保條約是美國在冷戰中,能夠鎮住亞洲的重要關鍵,美軍在日本的駐軍,也一直是美國很重要的戰略部署;美國人認為日本是僅次於英國的第二友好戰略伙伴,但對日本在貿易關係上的多疑與排外又嫌棄到不行;儘管頂著亞洲第一強國的名號,但美國人對日本卻一直不是很瞧得起。
然後美日關係,在80年代發生了變化。
1980年,NBC製作了「日本能,為什麼美國不能」的電視節目,講述日本追求品管,在製造上面領先了自詡為工業大國的美國,從電視機到汽車,到處充斥日本產品,日本強大的經濟能力,在美國不停的收購,從國債到,唱片公司、電影公司、到洛克斐洛大樓,美國人更常笑稱,夏威夷根本是日本的領土,一時之間,日本式的管理哲學,成為美國企業的顯學,那是日本經濟的高峰,也是美日兩國文化的交戰。
別說在台灣的人沒有影響,常買西洋音樂的我看到原本的CBS哥倫比亞唱片換成了SONY,還真著實不習慣了一陣子。
具體的表現在好萊塢電影上,就是像超級魔鬼幹部Gung Ho這樣的片子了。我查了一下,這是派拉蒙出品的,不是米高梅(被日本買下的電影公司)。
如果有一天,你的老闆變成了日本人的時候,你會怎麼辦?我在日商公司工作過,說實話,日本老闆實在不怎麼可愛。認命的台灣上班族尚且如此,那麼天真開朗的美國藍領工人那就更不必說了。在新的工作要求後面,其實是東西方文化的認知衝擊。日本人用企業戰士的使命感要求工作,沒有個人,只有工作與公司,美國人一向是工會最大,福利優先,老闆的排名一向不怎麼前面。光是每天上班第一件事,唸誦公司訓章跟跳團體舞,這就從來不是美國人的調調,更何況日本人對品管的嚴格要求。
於是屬於中階管理人的主角,就成了溝通上的夾心餅乾了,而且不分東西,皆是如此。美國人眼中的日本人,拘謹、無趣、甚至不通人情,日本人眼中的美國人則是散漫、粗俗、以致雜亂無章。
我覺得最具代表的畫面,應該是美日雙方的假日友誼棒球賽。棒球在美國與日本,都有極為悠久的歷史,但卻衍生出兩種截然不同的文化內涵。美國代表隊衣著五花八門,家人在看台上喧嘩加油,對美國人來說,這是假日休閒的嘉年華,打球也不過是Just for fun;不過日本人就不是這麼回事了,不但有整齊的制服,必勝的決心,就連家人也是很內斂而一致的為自己的親人加油。從美國人的角度來說,日本人叫太認真,而從日本人的角度來說,美國人就是太不認真,怎麼解讀,就純屬個人觀點了。
至於電影設定的背景就更好玩了,好死不死剛好就挑上汽車工業的主題。從福特T型車發明量產以來,美國汽車工業一直都是美國人的驕傲,而製造一台汽車所牽涉的上下游數百數千工廠,更是維持經濟的一條重要命脈,不過設計貼心又省油的日本車卻給了美國汽車工業很大的打擊,1982的陳果仁事件由來也就是因為陳被底特律汽車工人誤認為日本人而殺害,可見美國汽車工人在這方面對日本人有多大的仇恨跟抗拒感。對很多美國人而言,這部電影裡面所說的可不只是電影而已,而是每日生活的切身之痛。
不過十年河東十年河西這句話,可不只是用在哈德遜河兩邊的紐約尼克隊跟紐澤西籃網隊而已。八零年代風光一時的日本人,九零年之後就面臨了泡沫經濟的慘重危機,取而代之的是美國資訊及網路產業的新經濟,而原本被美國人視為企管寶典的日式經營模式,不止是美國人不再信任,就連日本國內,也重新檢討類似像終身顧傭制的意義與存廢,日本管理神話,至此劃下了句點。
類似這種美日情結糾纏的電影,包括動作片的黑雨(98)、運動喜劇片的棒球先生(92)、一直到劇情片的旭日東升(93),才算告一個完結。有趣的是,旭日東升的麥克克萊頓原著當中,最後的殺人兇手其實是日本人,但拍成了好萊塢電影後,殺手就成了白人,當中是不是有什麼政治或是外交上的考量,我們就不得而知了,但至此之後,除了買下日本「國獸」酷司拉跟拍了一部很不怎樣的珍珠港,,好萊塢的日本熱也慢慢退燒了。反倒是從法國魯貝松又開始一串的日本熱,所以日本旋風才得以延續至今。
超級魔鬼幹部,是好萊塢看日本的眼光,是輝煌日本在美國留下的印象,雖然美國汽車工業一直沈淪至今,但如今的日本已經不復以往強勢也是事實。這是一場經濟實力的比賽,很現實,也很殘酷。電影,也只是為這樣的一個年代,留下一個印象與記錄而已。
不同的年代,不同的視野,不同的文明,不同的想法,其實最終還是要回到包容之中,這是電影,也是人生。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