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05-02 14:54:08| 人氣1,24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鐵路英雄傳(The Battle of the Rails)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原文:Bataille du rail, La
導演:何內.克萊曼(René Clément)
編劇:何內.克萊曼
年代:1946

影片以二次大戰為背景,講述1944年二戰接近尾聲,美軍諾曼地登陸解放法國的過程,當時德軍佔領法國後將其劃分為佔領區與自由區,而連絡運輸的交通工具便是火車,但卻受到德軍嚴格的控管,故事便是以鐵路工人與地下游擊隊為描述對象,分為四段也就是四年的抗爭過程,首先是表現出他們從偷渡與組織,並暗中進行破壞行動;工人們的犧牲;埋伏襲擊火車的失敗與最後法國聯合盟國美國的援助,成功達到阻撓德軍攻勢並使法國重獲自由與和平。

這是何內.克萊曼(René Clément)的首部劇情作品,片中沒有主角的焦點敘事,而是以整體鐵路工人及游擊隊的團結抵抗為詮釋軸心,並帶有記錄片的手法捕捉一些地下軍的活動,如:在第一段的開場便表現游擊隊為避開德軍封鎖線的檢查,便躲在火車的水箱中或寵物行李區中,而郵件的傳送也靠藏匿在火車底盤等隱密處,再配合畫外音說明著車站事務的工作活動,工作人員將德軍的一切行動都詳細的記錄下來,做為日後反擊的依據。在第二段中工人們因為屢次的破壞火車的行為,開始受到德軍的關注,當他們處死嫌疑犯的一場戲,並非簡化的表現射殺的情景,這種粗糙的手法除了偷渡視覺暴力與表層的影像描繪外,根本無法詮釋出工人們在納粹統治下那被壓迫的心理層面,克萊曼以站在末排的工人為此場戲的中心,以他的臉部特寫交替空鏡(牆上的蜘蛛、冒煙的車頭),來表現出即將死亡前的虛無感,被壓制下的無奈,而死刑是從首排的人開始一個個執行,這等死的過程更展現出那心理的恐懼感,另外更利用火車鳴笛的尖銳聲音,此起彼落的來呼應被槍殺的工人,象徵出所有法國鐵路工人悲慟的心境,是無法反抗下的一種無聲的吶喊,整體戲以蒙太奇手法表現,我們並沒有真實的看到槍決的情景,但那寫實的氛圍營造卻相當動人與深刻。

在第三段的埋伏突襲,是鐵路工人與游擊隊為了阻礙德軍運送軍火及士兵前去對抗美軍的登陸,他們三番兩次進行鐵軌與機械的破壞但仍難阻德軍,最後雙方對決時的戲,對德軍的表現上是呈現出他們相當整齊、穩定有秩序的一面,而另一層面而言便是冰冷的殺人機器,德軍的坦克車與大炮對比著一群埋伏於叢林中的游擊團隊,在這場戰鬥中我們完全看不到戰爭片中所樹立的英雄形象,反之是以極度寫實的手法再現出德軍的強烈攻擊,與法國游擊隊的潰敗,最後德軍的坦克車到森林中搜索剩下的游擊隊時,生還者只能躲避坦克與德軍地毯式的搜查,徹底展現出戰爭下的弱肉強食,而非一味建構出虛假的民族(愛國)英雄的刻板形象,來訴求愛國的意識型態。

另外,片中呈現出許多相當具有震撼力的攝影效果,一幕是將鏡頭置放在火車的底層來捕捉火車行駛的畫面,這似乎是受到《持攝影機的人》(Chelovek s Kinoapparatom,1929)中對影像實驗手法的影響,最後更有整列火車出軌摔落山坡的畫面,在當時來說是極富視覺感的表現。

對這種戰爭時社會景況的捕捉與詮釋,到了1952年的《禁忌的游戲》(Jeux interdits)有著更深層的心理詮釋,展現出戰爭對人的影響,有時戰爭的可怕除了戰場上的對立,是其後對人們生活的影響與遺留的陰霾,這也才是引人思考與反省的歷史問題。

台長: 鯊魚
人氣(1,241)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電影賞析(電影情報、觀後感、影評) | 個人分類: 歐洲電影 |
此分類下一篇:黑獄亡魂(The Third Man)
此分類上一篇:《戰國妖姬》(Senso)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