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6-06-30 21:32:30| 人氣1,293|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欲望的變形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閱讀《書房的16種遊戲》

  曾經有段時間我去採訪作家的書房,在城市的不同角落、街的轉角處,彷彿窺伺者一般,除了細讀創作者付梓後的文字書頁,更從字裡行間裡偷得鑰匙,直擊了孕育文字的上游子宮,以及他們所獲得的養分之所從來。那些書房,多半偎靠著生活最大宗的需求──一幢屋舍,先把空間割讓給起居室、餐廳、臥室、浴室,行有餘力之際,才像搆著了癡夢那樣,允許一間書房。
  書房,在捉襟見肘的城市生活中,竟是一種奢侈。為了因應空間的狹隘,更常見的,是將一切空間重新混合、重組,去除疆界。有些創作者,也就漸漸習慣把餐桌當書桌,在自家裡當起書寫的游牧民族。
  可以這麼說嗎?書房,對於一名寄寓於城市的創作者而言,就像最後能為自己兌現的一點堅持。
  因此,當我發現誠品書店在敦南店的地下樓,舉辦跟書房有關的裝置藝術:「十六種近距離驚豔」,自然也沒有缺席地前去訪探。十六個藝術、文化、傳播領域的創意人,各自以一方瘦長的木屋為試題,將想像中的書房置進那方固定的空間裡。我喜歡這題目裡幾個不可變的限制──書房、固定、方格。那正像你我的生活裡,無可容身的尺寸之間,還能為自己延展多少想像的現實命題。我亦喜歡當觀展者走進展場,只有空空如素的十六只木箱呆愣愣立著,任由幾盞燈光無表情照射。唯有走到每一只木箱之前,才像打開他人身體一樣,突兀地與一種想法照面。我亂序地走在展場裡,憑著直覺猜測那是誰的書房?再讓謎底揭曉。一往一來之間,領受著「誤讀」的樂趣。
  閱讀書房,為的是什麼?一個疑問,虛虛地懸著。直到讀見以展覽再製品呈現的《書房的16種遊戲》,突然有些想法浮塵般降落下來。
  首先,是關鍵字:「遊戲」。把對於世界的渴望或厭倦,當成一次遊戲,很多事情便可以顯得不那麼沉重了。可以還原生命中最重要的原初閱讀場景,如蔡康永、王文華、蔡明亮、詹仁雄;可以使閱讀場域像一幢遊樂園,如曲家瑞、蔡依林、溫慶珠;可以讓閱讀提升為理想的寓意,如鄭在東、陶晶瑩、阮慶岳……從「十六種近距離驚豔」到《書房的16種遊戲》,書本雖然少了實展的空間感(但也貼心地附贈光碟讓讀者得以透過螢幕重返),在文字編輯分類上卻更靈活,每一章節透過「玩法」講解設計概念、「玩意」說明書房內私人物項與戀物的緣由、「玩家」訪談近期閱讀經驗、「玩味」則自述創意人對閱讀一事的理解和思索。層層遞進,玩心無限。
  而既然訴諸於遊戲,「書房」便不只是空間,更成為一種概念,負載著書房主人對於閱讀狀態的想像、閱讀場所的品味或挑剔、期待閱讀能為人生帶來的改變等等。這概念可以天馬行空,也可以任意摺疊。許多人的書房不約而同出現了大量玩偶(不管是女性們鍾愛的Blythe娃娃,或偶爾出現在男性書房的大兵玩偶),書的「紙本形式」被轉化了──成為奶瓶、燭光、抱枕、馬桶,哪怕是在展覽中複製自我書房模樣如蘇誠修或以偷窺複製昔時房間的聶永真,創意人絕不允許它們流俗,成為一般書房所可能的樣子。在一種自我注視與期待被注視的幽微辯證中,「書房」和「書房主人」彷彿已是可代換的兩者,前者所用來被認知的,是後者的品味、與這世界相處的方式,而非只是一方藏書空間的再造。
  其實,在愈來愈多Kidult的現代社會,書房恐怕亦無可避免要成為一個私人空間的遊樂想像。成人孩童化現象所帶給我們的,不僅僅是「可愛風」的盛行,或以「可愛」來示弱、撒嬌,更有甚者,對於世界所提供的粗糙質疑,Kidult飾以裝扮,除了裝扮自己,當然也要裝扮生活空間裡最終的堅持,因為此額外性的書房既然已確立存在,它當然應該以其柔軟承載起海棉心臟,認養主人分泌的軟弱,抵擋成長規則,或許,這在某一方面,與某些閱讀狀態所能提供的,竟也是相似的。  
  那麼,讓我們承認書房乃一欲望的變形:回歸童年的欲望、撇開責任的欲望、跳脫生死的欲望、欲望欲望的欲望、踢走現實的欲望……欲望有其法則,又逃脫不了道德的追緝,因而「遊戲」便是最能以輕盈托起沉重的槓桿了。
  唯有以遊戲觀之,我們在無可遁逃的現世,才找到一方可安守的角落──書房,就像一個會呼吸的黑洞,正祕密窺視、茁壯著。








photo:我的梨子人。

台長: 愛睿客
人氣(1,293)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消費情報(網拍、網購、買賣) | 個人分類: 他們的世界 |
此分類下一篇:生活的體溫
此分類上一篇:(蔡逸君)一個人在途上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