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5-08-16 02:34:32| 人氣413|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死亡筆記]文學潮--上癮性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在明星咖啡館的聚會,R先生提出了一個說法。就是,他試著讓自己對什麼事上癮。比如抽煙。但總是不成功。這個話題讓我們在場眾人討論了一下。我發現這個問題似乎可以擴大來討論。由於我最近記憶力急速下降,所以以下的論點,就恕我無法詳細舉例說明了。

  所謂的上癮,是人類行為科學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傅柯對此也有所討論。就不引用了。我的想法是,假使上癮本身是身為創作者所不能或缺的一部分呢?

  所有的作家創作者都需要有個動力,讓他們以此去面對這個世界,並據此創作出屬於他們個人的獨特作品。比如沙特,從來就煙不離手。李白則是無酒就無法寫詩。這些都是所謂的媒介。作家、創作者藉著這樣的媒介,去從自己的靈魂召喚出觀照這個世界本質的根源,並據此引發或導出意義成為作品,而呈現在具像的世界之中。

  所以媒介是很重要的。它是讓作家或創作者據此脫離了現實的世界,並開啟或開創自己定義下的補抓到的關於世界本質的核心的面向的重要工具。

  而上癮,或者應該說是癮頭,就是媒介。

  在遠古時代所謂的媒介,就是儀式。儀式,是神話的一部分。我們透過神話去觸及世界的核心。而到了文明開展,神話、宗教的轉化,儀式保存在很多的層面之中。但是多半都是公眾化的連結『集體無意識』的媒介。卻已經不是個人可以據此來連結世界本我的器具(注1)。因為個人再無法成為英雄(注2),所以個人的意識,要追求一個獨特的定義的時候,就必須要捨棄固定的社會性的儀式,而以個人感官為本的,屬於個人的儀式,或者說是『依賴』的,媒介。

  所以我們會看到作家們會依賴著什麼樣的滿足於感官的行為。比如說某某牌的高級稿紙,或是某牌的鋼筆,然後是某牌的香菸,某種好酒,某個場合(酒館、咖啡館)。比如沙特所有的照片中都菸不離手(注3)。海明威只在某咖啡館寫作。甚至於史蒂芬金在他的小說中塑造暢銷小說家,完成一本小說的時候要為自己舉行儀式:有一瓶香檳(或紅酒)、一包火柴、一包菸,來慶祝。類似的例子不勝枚舉。當作家依賴著什麼來完成他們的創作的同時,這個儀式的轉換,就會變成媒介。甚至於如果是殘害或使人的生理會因此上癮的,我們就只能說那是癮頭。是上癮。同時也是作者藉此來創作的必備要素。

  所以上癮本身是否是作家藉此創作的靈感來源呢?

  我認為不是。比如像搖滾樂界,嗑藥、吸毒、酗酒的人多的是,他們都說那是他們創作的來源。他們藉著感官的解離,見到了什麼世界的實像。但是那些都只是藉口而已。那些行為如果沒有被創作者內化成為儀式性的媒介作用的話,就只是一種逃避的工具。而像吉姆莫里森酗酒,服用藥物;柯特寇班吸毒,都只是逃避而已。與他們的創作其實無關。如果創作者本身沒有一個偉大,或是具有獨特對於世界本質的理解與觀點與人格特質,那麼感官藉著化學成分的變化(注4)影響著心靈的呈現,狹小貧乏的心,也只能發掘出貧乏的世界本質(注5);偉大的心,就能展現出真正具有流傳價值的不朽之作。

  所以寫到這邊論點好像已經一片混亂。且歸納一下。就是上癮、癮頭的需要,對一個創作者而言,是重要的媒介。那個媒介的作用,相當於遠古時代的儀式與神話意義。是個人在有別於族群社會之外的一個內化的機制。使創作者們能據此脫離現實的世界投射出隱藏在日常表面下世界真實的本質。這個作用是來自於個人的動物生理機制,所以酒精、尼古丁、大麻鹼等,對於神經與感官的重大依賴性與刺激性,成為一個良好的媒介。當然不只是化學成分的影響,其他的類似行為、或是宗教,或是音樂等,任何能刺激感官作用的,都可以是癮頭。這是作者召喚出作品的媒介。

  那麼,有人會問說:一般人也會上癮啊!也有屬於自己的癮頭啊!那怎麼就不是作家或是創作者呢?所以這就回歸到重點了:沒有一個獨特或偉大的內心或內在或靈魂或任何定義,透過上癮行為展現出來的,也就很難觸及到世界本質的核心了。就像有人對於玩高空彈跳上癮,成了專家中的專家。但是當他沒有一個想探求,與追尋世界本質的心的時候,那麼他也只是在從事著這樣行為與刺激與癮頭的人而已。不是創作者。

  所以有人會將這些媒介與癮頭當成靈感創作的源頭與來源。我認為那比認真從事其媒介使用的人還不如。因為他們祇是藉此逃避而已。柯特寇班會借毒品逃避現實,但他的作品卻都是來自於他的獨特人格,而不是來自毒品。

  大致如此。

  所以上癮是作家創作者的一個重要媒介,也只有真正的作家才會發揮出媒介本身的意義:打開偉大心靈的感官刺激。對於利用刺激而非藉此打開內在自我的偽作家、偽創作者而言,我只能說,這都只是藉口而已。






注1:個人的價值是源自於文字的出現之後,當社會與國家的建立出現的時候,個人的價值被框框劃出的同時,個人的人性就成了一個重要的課題。所以個人與族群社會的衝突,就成了人類文化的一個重要課題。而就我的觀察而言,其實是以對立為主,所以很少創作者會是以族群儀式為重要媒介的。多半以部落型社會為中心,還保留這樣的媒介與儀式。

注2:詳見神話學大師坎伯的『千面英雄』一書。

注3:沙特因為所有的照片都有拿菸,結果法國要慶祝他的不知幾週年紀念的時候,只好用電腦把菸修掉。因為法國怕用拿菸的照片會教壞小孩。結果這種做法引發法國人民嚴重抗議,風波持續到現在。

注4:人體全身都是碳化合物構成,所以會被化學成分嚴重影響。比如血清素過低,或是鎶金屬過高會引發精神病一樣。

注5:套用佛教的說法,眾生皆有佛性。所以我相信任何人都能引導出世界本質的一面,只是多或少的分別而已。所以我們當然要追隨多的那個啊。就比如再這個世界上如果規定你只能選五月天或是電台司令合唱團來聽,開玩笑當然是選電台司令啦!!!!大概是這個意思。

注6:柯特寇班,美國超級搖滾樂團NIRVANA主唱,已死。

注7:傅柯,法國哲學大師。已死。

注8:吉姆莫里森,美國超級搖滾樂團THE DOORS 主唱,已死。

注9:李白,中國偉大詩人,已死。

注10:海明威,美國文學大師,已死。

注11:史蒂芬金,美國文學大師,我的偶像。

台長: 傅紀鋼
人氣(413)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 個人分類: 個人理論 |
此分類下一篇:[死亡筆記]搖滾潮--New Sound
此分類上一篇:[死亡筆記]文學潮--內顯性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