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5-08-09 04:31:34| 人氣530|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死亡筆記]文學潮--內顯性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剛剛跟學妹漆房間的時候,聊起天來。談到文學。過程中突然被開啟的一個模糊的概念。這可能已經有人討論過了,不過我對於經典與理論的記憶已經不行,但是姑且留做紀錄,以後找到資料再加以探討以及補正。

  我大概將小說作者(注意單就小說而言)分成兩種:一種是外顯性的;一種是內顯性的(注)。

  外顯性的大概就是針對一個重要議題,比如人性,或是民族性、地域性的寫作母題。

  內顯性的是以人的內在性,去探究,試圖尋得某些意義,繼而彰顯特殊的價值的寫作母題。

  對於外顯性的詳細分類,在此先不予討論,有機會再詳談。其代表性作家大概就是如奈波爾、馬奎斯、庫忽瑪等。

  現在來談內顯性

  內顯性作家以我來分類,我大致上會分成兩類(粗略的分類):一種是以個人為主,一種是以他人為主。

  以下略做介紹

  一、 以個人為主的:

  他們會以個人的人格特質與思想與情慾與觀點,去寫作。寫作的媒介與素材就是他們自己。他們的喜怒哀樂與生活。他們沉浸在這樣的自溺中,去壓榨他們最精華、最發光發熱的一個面向。他們的生命。他們必須用自己的生命去體現。體認一切,並講此經驗與感觸,昇華提升成為藝術作品。

  代表性的作家有莒哈絲、三島由紀夫、邱妙津等等。

  這類的作家多半會有兩個下場:

  一個是陷在自己的生命關卡中,比如沒了特殊經驗,就再也寫不出新的感觸與體驗。比如朱天心(注)。

  一個則是在走投無路,無法調和現實與理想狀態下的自我存在,而自殺。如太宰治、邱妙津(注)。


二、 以他人為主的:

  以自己身邊的人事物,去架構與探究人性的價值。這些感觸與人性深度的挖掘,不見得是他們自己的親身經歷,而是以身為旁觀者的立場,去描述,去述說,並加以解釋與投射自己的情感。可以說有種所謂的窺視的動作。如狗仔隊去挖各種故事與人物那樣。並為了那些人或那些事著迷,而去探討理出一個世界的『鑰匙孔』,去看、去導出世界的本質。

  這類作家比如大江健三郎、駱以軍等。他們會因為身邊的人事物的更替而感受到強烈的情感衝擊,但到了最後,所呈現的文本卻是以他們的觀點去『陳述、解釋』人事物的意義,而非他們自身的生命的體現。

  以上先做分類大綱。

  至於細節,如果還有餘力的話,再詳細說明。這幾天已經被人罵得慘了。等我多看些經典與理論再談細節(以求精確)。




注:

外顯性與內顯性兩個名詞是我暫時取的,找到資料再換掉。

馬奎斯:哥倫比亞文學大師,2003年在哈瓦那大學開寫作班。無緣去聽。

奈波爾:英文寫作的文學大師,族群認同複雜。

庫忽瑪:奈及利亞文學大師,我的偶像。名作「阿拉不是一定要」必看之書。

莒哈絲:法國文學大師。

三島由紀夫:日本文學大師。

邱妙津:台灣新生代作家,已死。

朱天心:中國文學大師(用台灣文學套在她頭上,她會不爽),我把她用在這邊當例子,會被她的書迷公幹吧(又要被罵了)。不過我學妹也這麼想。我主要參考她的意見。

大江健三郎:日本文學大師

駱以軍:台灣新生代小說家,之所以用在這邊,是因為學妹與我皆有同感。

台長: 傅紀鋼
人氣(530)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 個人分類: 個人理論 |
此分類下一篇:[死亡筆記]文學潮--上癮性
此分類上一篇:[死亡筆記]文學潮--理想女性形象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