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0-12-10 14:31:57| 人氣13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希望與灰燼—閱讀Angela's Ashes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遠方傳來不幸的消息,五十多位偷渡客悶死在貨車廂裡。許多人發出悲憤、驚訝、嘆息、譴責的聲音;也許有人保持了冷靜與沈默。然而死亡已經成為無法挽回的事實,他們偷渡時隱藏的希望也與冰冷的屍體一同埋葬。或者當局會採取一個簡要的措施,將屍體火化,讓這些人歸鄉時只剩一堆灰燼。這些殘酷的事就散佈在我們的四周,然而這並未斷絕多人內在的希望。為何這些人要如此鋌而走險,冒險偷渡?我想許多人對他們的作法並不同意,但是那種企盼生存的火花,追求更美好生活的餘溫只要留存,就會有人不斷選擇這條「遷徙」的路徑,或者有人稱之為「偷渡」,無論是政治、信仰或經濟的因素。閱讀「安其拉的灰燼」(Angela’s Ashes)時,我第一個感受就是如此。只要灰燼沒有全然滅絕,希望就能繼續延續,所以當Frank(書中的主人翁)注視Miss Liberty的雕像,可以感受她對他的微笑與召喚。

這是個奇怪的迴流,一個移民到新大陸的愛爾蘭人,竟然會歸回破落貧瘠的愛爾蘭。也許他們到達的時刻正是美利堅最艱難的時刻,大蕭條(The Great Depression)使得股市崩盤,千萬人失業。在經歷了女兒死亡的傷痛之後,他們產生了錯覺,以為故土能有較佳的生活,於是他們選擇了返航。他們回到終年有雨的Limberick,住在下雨就會氾濫成災的巷道裡,十二戶人家共用的衛生間就在自家樓下,夏天濃密的人廢臭氣燻天,所以他們把乾爽的樓上稱為「義大利」,這就是作者成長的地方。

貧窮到底有什麼意義?窮乏帶來了什麼影響?貧困的滋味是如何烙印人心,腐蝕人的鬥志?彷彿這是整本回憶錄的主旋律,不時重奏,也經常變奏,提醒讀者思考貧窮的艱困。就像唐朝詩人元稹的詩句:「誠知此事人人有,貧賤夫妻百事哀」,作者透過清晰的記憶,描繪了他父母最深沈的悲哀。他們的肚皮經常繫於微薄的救濟,然而他的父親卻經常領了錢,就往酒店跑,非得喝個爛醉才肯回家。回家之後,弄醒他們起床,要他們矢志向愛爾蘭效忠,為她誓死捐軀。其實,作者不負責任、酗酒的父親,正是他們整個家庭災難的來源,然而Frank的語調並沒有激昂的控訴,只是帶著冷靜而同情的語調來鋪陳,雖然這些是極端痛楚的回憶。

所以他們懂得飢餓的意義,感悟死亡無情的侵襲,領教人情的冷暖,體會生命的殘酷,體驗在聖誕節將豬頭帶回家當晚餐的羞辱,備嘗撿拾殘餘煤塊做燃料的艱辛,那種連窮人都不願意幹的差事,而Frank和他的弟弟Malachy不過是個不到十歲的幼童,就得承受上述的種種苦痛。因此,他們的歡樂與盼望也就彌足珍貴。那雖是痛苦的記憶,而作者卻講得異常動人精彩,所以許多評論家和讀者都期盼他能推出續集。Frank McCourt真可謂是個大器晚成的人,他出版第一本書的日子已是六十幾歲的老人。雖然他在紐約好幾所高中教過寫作,但沒想到寫作會在此刻使他成為家喻戶曉的人物。這本書使他名利雙收,他得了三個大獎,其中一個是普力茲獎(Pulitzer Prize),本書也在紐約時報的排行榜上,連續蟬聯27週暢銷冠軍。生命的確是詭譎多變,無論是悲是喜,我想作者的體會應該特別的深刻。


提到愛爾蘭,很多人可能就想起喬埃斯(James Joyce),但是在閱讀本書的時刻,我似乎有些領悟,為何Joyce要選擇放逐的途徑。都柏林也許沒有像Frank母親的家鄉Limberick那樣灰暗濕漉,但是籠罩在愛爾蘭境內貧窮、迷信、封閉、充滿歧視的空氣,幾乎到處可見。Frank的父親是北愛爾蘭人,因著他北愛的腔調,使他很難找到一份合適的工作。Frank的舅媽看起來很像西班牙人,所以他家族的人不願意和她來往。愛爾蘭人普遍厭惡英國人,鄙視美國人罪污太多。從他的親族,他學校的老師,街頭巷尾的鄰居,他們的言談、舉止、眼神,都對不同民族、文化、宗教信仰的人,經常透露出藐視、不信任的態度。貧窮似乎使得愛爾蘭人顯得十分吝嗇、刻薄、多疑、難能寬宏,總是錙銖必較。Frank無意批判愛爾蘭人的民族性,但他誠實坦然的呈現,使我們見識了當日愛爾蘭生活中的諸樣醜態。由此冰山的一角可以理解,為何在歐洲的土地上,種族與宗教的衝突總是經常層出不窮。


另一個更滯重沉甸的包袱,就是無所不在的宗教迷信。宗教的信仰是人類生活一個重要的部分,也是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柱。但是在當日的愛爾蘭文化裡,宗教幾乎是掩天蓋地的瀰漫每個角落,她所呈現的大多不是啟發、安撫、勉勵、滌淨;而是懼怕、恐嚇、貶損、仇恨、甚至是有意的欺騙。從家庭到學校到教堂,宗教教育遍及每個生活層面,從孩提時代就開始重複,少有愉悅健康的導引,多是恐懼加上欺哄的填鴨,這些例證幾乎佈滿了整本書。他記述學校老師懲罰學生的場合:「如果你不知道神為何創造世界,他們會打你,如果你不知道Limberick的守護聖人,他們會打你,如果你不會背誦使徒信經,他們會打你…..你若不會用愛爾蘭話說聖母瑪莉亞,他們也會打你」。有時候它能使教條烙印在人童年的腦海裡,也能遏止一些犯罪,但這種愚民式的教育,並未能帶來啟迪,反而就像極權政治一樣,深深灼傷愛爾蘭人的靈魂。

書中故事的背景雖是灰濛陰暗,但是作者並沒有失去幽默。有時候詼諧的鏡頭使得悲慘的情節,帶著點苦中作樂的趣味。他擅於諧擬不同人說話的腔調和語氣,猶太人說英語和愛爾蘭人不同之處,是中文翻譯無法傳達的。書中的對話,經常顯示作者對文字音韻的閑熟,既傳神又富節奏。所以有些影評人對本書所改編的電影評價不高,理由是雖然電影的編劇忠於原著,但作品中所傳達之詩的神韻消失了。詩是很難透過影像傳達的,我想有的人吹毛求疵了點。電影中作者的聲音一直縈繞在故事的背後,那種遙遠而關切的語氣試圖拉近讀者與觀眾的距離。關於文體,值得一提的,這是Frank McCourt在接受美國公共電視台(PBS)訪問的時候特別提出來的一點:在第一章的段落,在敘述完他的弟弟出生之後,作者來到一個場景,他和弟弟Malachy在布魯克林的遊樂場上,他弟弟兩歲,而他三歲,他們正在完蹺蹺板。(英文是現在式),之前都是過去式。也就是說他的回憶錄的記錄,是三歲正式展開的。那是鮮活、痛楚、而沒齒難望的回憶,我們追隨他的記憶,在飢餓貧窮的線上浮沈。有些時刻,我覺得細節太多了,太繁複了。本書與其說是回憶,其實更接近文學,故事盪氣迴腸之處也就在回憶中展開。

台長: 昆布
人氣(132)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