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1-05-23 07:56:19| 人氣20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空山影人

推薦 2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唐代 ——王維《鹿柴》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鹿柴》淺譯:

◎何謂所緣境。

當時一竅不通的我!也找尋好多經典。不通就是想不通! 用通樂還是想不通。

直到看了這首詩《鹿柴》忽然的啟發。

我就以當時體悟詩人的心情來說明鹿車與這首詩另類的想法與創造力...

 如有不敬請見諒!

1.< 空山 >

各位有想過一個問題? 世界最大的山是那一座山呢! 我想說是宇宙最大的山為空山。

在佛法一直談的名稱須彌山...( 佛法應說正確觀念是出世間法.了脫生死成佛之道。非現在有一些的人執著在法義上面。佛教所說的入世間法或人間法或行善法或吃素法.佛教是因緣眾生種種根器不同.才會有這些不同種種的方便法。最終萬法還是回歸一法。如道家又稱為無極。)。

 空:非有非無

入空山是入法界。法界所指心象就是心靈世界所幻化的世界。

舉個例子 各位看到富士山是不是很大很美呢! 那世界上有什麼器物可以裝下富士山呢!

有的空山..那就是你的心。(也許有人反問說 不對! 手機也行~ 因為手機可以照相。)

沒錯空山就是有手機這個照相.上網功能。可是空山還有另一個功能就是無中生有。

就是真空妙有。

這個妙是多麼奇妙呢!諸位應該有作過夢吧! 作夢時...你也可以把整個富士山搬過來..是不是很奇妙呢!

所以《金剛經》說的很有名的四句偈子。一切有為法, 如夢幻泡影, 如露亦如電, 應作如是觀。 

 

----------------------------------------------------------------------

 2.《鹿柴》淺譯: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進入幽靜的空谷中! 看不見一個人(執著自己內在).但聽見是內在無我的聲音。

返景(影)溯回根源.回到內心最深處、已發現陽光照在石頭(玉石)上面已長滿青苔,顯得內心斑駁錯落。

俗話說:「玉不琢不成器」,將一塊玉石琢磨成器物,要經過一系列加工程序。 玉器的加工程序,一般分為 選料及切割、設計、成型、研磨、拋光、組合 等六個階段。

觀照所緣境。就是將內心這個無形寶貝、琢磨成器物一個最好方法。

萬物萬法皆是緣.佛教語。謂心識為能緣,心識的對象為“所緣”。唐 普光 《俱舍光記》二:“緣謂攀緣,心心所法名能緣,境是所緣。《俱舍光記》二:“緣謂攀緣,心心所法名能緣,境是所緣。” 呂澂 《中國佛學源流略講》第九講:“能緣和所緣,主觀和對象,都是空幻不實的,這還是屬于般若的思想,只講求‘色心平等’,而并強調以心為主。”

 

----------------------------------------------------------------------

 問: 那可以修成無所緣呢?

我想那個人應該快修煉成為石頭人了。

佛法是要我們開啟智慧.見智慧。

有一個故事【婆子燒庵】 (公案)昔有婆子供養一菴主經二十年,常使一二八女子送飯奉侍。一日使抱定曰:正與麼時如何?主曰:枯木倚寒嚴,三冬無暖氣。女子歸,舉似於婆,婆曰:我二十年祇供養箇俗漢,遂令遣去,燒卻庵。

鹿車特性 :

小鹿亂撞

放眼世界有多迷茫

一個人怎稱霸全場

太多假象只有你心上

最後只留給自己欣賞


 

門外有羊車、鹿車和牛車​,你選哪個?

這三車就是代表三乘的佛法。羊車,小羊牽著車,只顧自己解決問題,代表聲聞乘;鹿車,鹿王要跑的時候,還會關照一下它後面的鹿群,這就是代表緣覺乘,辟支佛不僅自了,也會隨分隨力關照一下眾生;牛車——水牛之車,這就是漸教的菩薩,修漸教的六度,有利他之心。

< 聖嚴法師 > 

「所緣境」就是「方法」,譬如念佛的人,佛號就是所緣境;參話頭的人,話頭就是所緣境;數息的人,數數就是所緣境;修不淨觀的人,不淨的境,即不淨的身體,就是所緣境。緣一境,然後繼續不斷地修,這與《佛遺教經》的「制之一處,無事不辦」完全相同;也就是心繫於一境,就能夠入定,入定而能夠產生三昧,從三昧而得智慧。

雖然修「一行三昧」與「念佛三昧」相同,要稱念佛的名號,但是經中並沒有指定哪一尊。阿彌陀佛是最重要的一尊佛,能念當然最好。不論念哪一尊,就心繫於那一尊佛的名號,如果能夠不斷稱誦,念念不斷,前念後念念念相續,就能見到過去佛、未來佛、現在佛,乃至一切諸佛。

那麼顯現的是佛的化身、報身還是法身?《文殊師利所說摩訶般若波羅蜜經》並未明說。之前我曾經解釋過何謂三身,簡單來說,化身即類似於人間的色身;報身是圓滿的功德身,是對初地以上菩薩顯現的;而法身則是法性身,所謂法性即一切法的自性,也就是空性。眾生所謂「見性成佛」、「明心見性」,見的是佛性;對眾生來講叫作「佛性」,對一切諸法來講叫作「法性」,因此佛的法身是遍於一切處、處處都在的。而經中說一行三昧修成功即能見到過去、未來、現在一切諸佛,又說:「念一佛功德無量無邊,亦與無量諸佛功德無二,不思議佛法等無分別。」一尊佛的功德有無量無邊,而這一尊佛與一切佛的功德不一不二,真是不可思議,可知見的是法身佛,也就是禪宗說的明心見性,見的是佛性。

蓮池大師講「一心稱名」,即《阿彌陀經》的一心不亂,並進一步將一心分為事一心和理一心。事一心即我們說的統一心,理一心則是我們說的見性、開悟,就與《文殊師利所說摩訶般若波羅蜜經》所說相同。

見佛性叫作「理」,入定叫作「事」,有定可入不是真正見到佛性、法身。《文殊師利所說摩訶般若波羅蜜經》也說:「思議定者,是可得相,不可思議定者,不可得相。」定如果有定相,就是可思議,不可思議的三昧是沒有定相的。既不入定也不是散亂,既沒有雜念妄想也不是進入不動;身心照樣活動,但不受煩惱所困擾;心中沒有與煩惱相應的念頭,但還是有心理的功能,這就是《金剛經》所說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無所住」就是沒有執著、與煩惱不相應的意思,而生其心的「心」則是智慧心。心是有動作、有功能的,但它不與煩惱相應,是以無我的智慧來應對、來生活,這就叫作「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就是「不思議三昧」。念佛三昧修到這種程度就叫「不思議三昧」、「不可思議三昧」,與禪宗完全相同。因此,當時也有人稱蓮池大師為禪師。

曇鸞等大師雖然也說到念佛能夠見佛,甚至讓他人見佛,但都是以有相念佛來修念佛三昧。蓮池大師的想法為什麼不同於他們?或許與當時主張禪淨雙修、禪淨合流的潮流有關。

(2)修行念佛三昧的態度:不以有心念,不以無心念,不以亦有亦無心念,不以非有非無心念

要如何修成念佛三昧呢?蓮池大師說:「不以有心念,不以無心念,不以亦有亦無心念,不以非有非無心念。」不以有心念就是念佛即念佛,不要執著自己在念佛,或為了什麼目的在念佛,譬如我現在跟你們說法,如果心裡一直期待有人能夠開悟,那就是有心。又譬如我們常說某人是「有心」人,這「有心」可能是好的,也可能是不好的;可以是計畫讓人一步一步完成某一個目標,也可以是計謀要人一步一步跳入他的陷阱,這都是「有心」人。

世間的法都是有心的,可是佛法卻不能有心。如果有心念佛,目的就是要開悟,即使念破了嘴也開不了悟。如果說無心念佛,這也不對,那是不專心念佛、心不用在念佛上,我們念佛就是要專心一意地在佛號上。前面的有心是一種企圖心,用心念佛的心則是要把身心和環境融入於佛號,一切只有佛號。心在佛號裡,這是用心,否則就打妄想去了,所以也不能夠說無心。

「亦有亦無心」就是有時候有、有時候又沒有心,「非有非無心」就是好像有、又好像沒有心,這二者也是錯的。就是專心念、一心念,但是不要有企圖心、等待心、渴望心,這就是無相(或稱實相)念佛了。而蓮池大師就是要我們從有相進入無相念佛。

非有心念,非無心念,非亦有亦無心念,非非有非無心念,念到「念而無念」,念念不斷在佛號上,不念而自念,不論是睡著或醒著都在念佛,就已經修成念佛三昧。蓮池大師說:「念而無念,是名一心。」又說:「一心不亂,不異一念不生,焉得非頓。」這個一念是妄念、分別、執著,能夠一念不生實際上就是無相念佛。永明延壽禪師,每天要念八萬聲佛,之所以會有這麼多時間念佛,是因為他已經修成念佛三昧,念念都是在念佛,不論待人接物、處理事情、寫文章、看書,都在念佛,可見蓮池大師與永明延壽禪師的念佛是相應的。

無相念佛有兩個層次,第一,有佛號,但不執著、不期求、不等待,就是念念念佛;此時不生妄想心,即一念不生。第二,不一定還有佛號,不需要出聲念,心中也不需有什麼六字洪名或四字佛號,可是心與佛的心是相應的,念念跟佛相應。佛的心是智慧心、慈悲心;無緣大慈、同體大悲,還有無我的智慧,能念念與這三種相應,就是無相念佛。這也正是我們提倡的人間淨土。

我們的人間淨土就是「一念相應,一念是佛,一念見淨土;念念相應,念念是佛,念念見淨土。一人相應,一人是佛,一人見淨土;人人相應,人人見佛,人人見淨土」。念念都與佛號相應,念念都與佛的慈悲、智慧相應,你就是佛。與佛相應,佛就在你面前出現,即見到佛的法身。這就是無相念佛。

(3)念佛三昧的層次:事一心與理一心

古代許多善知識們對於念佛三昧的說明都不太一樣,經典間也是,看起來都很有道理,但是又彼此矛盾、出入,其實如果把念佛三昧層次化之後,會發現各家所講的內容是統一的。

蓮池大師將一心念佛,也就是念佛三昧,依程度的深淺分成兩個階段或兩種層次,一種是「事一心」,另一種是「理一心」。如果念到忘掉了自己的身心和環境,只有佛號,此時即「事一心」。「事一心」即一心不亂,心很安靜、很安定,沒有雜念、沒有妄想,念念是佛號,但還有一「心」不亂。這是最淺的念佛三昧。

一心不亂並不難,只要照著師父指導的方法、原則來念,一定會有「事一心」的經驗出現,或許只出現三秒鐘、兩分鐘,或一炷香。但是如果一天到晚胡思亂想,絕對得不到「事一心」。

深的念佛三昧就是「理一心」,是念到無佛可念,親見佛的法身,即見空性,也就是見佛性。此時煩惱、我執沒有了,身、心負擔也沒有了,雖然已經沒有什麼事情可做,但是因為還有眾生需要度,慈悲心、願心出現,就與阿彌陀佛的願力、慈悲相應。這時是開佛知見、頓開佛慧,佛的智慧在你心中現前,這是深的念佛三昧。

從禪的立場來講,這是明心見性,雖然已經知道什麼是沒有煩惱,什麼是空性、佛性,什麼是「理一心」,但未必已得無生忍,也不一定等於解脫。可是淨土宗說的「頓開佛慧,得無生忍」,則是決定解脫、即將解脫;雖然還未解脫,但已從凡夫進入聖人的位次,即進入初地(據《華嚴經》)菩薩位,只餘若干煩惱沒有斷。而真正解脫生死,必須是第八地菩薩,小乘則是阿羅漢果,所以沒有那麼容易。

一般人認為解脫生死是不再輪迴生死,其實只對了一半,應該是煩惱從此以後不生不滅;因為沒有煩惱生,所以也沒有煩惱可滅。生死有兩種,一種是分段生死,一種是變易生死。分段生死是一生一生的投胎出生,然後死亡,一段一段的生與死,這是普通的凡夫。證無生法忍、得不退轉的初地菩薩、法身大士,雖不再輪迴生死、解脫了分段生死,但還有變易生死。然而隨著不斷地除煩惱、不斷地長智慧,變易生死就能一分分了,一直到第八地菩薩為止。而這才是真正了生死的意思,也是真正念佛三昧的完成。

求生西方極樂世界還是有相的,我們到了西方極樂世界,雖然三界之內輪迴六道的生死暫時沒有,但是變易生死還在,並沒有真正解脫生死。因此到了西方極樂世界之後,還要不斷地成長,才能真正了生死。每個人在極樂世界的蓮花大小,或開花見佛的時間,都是依個人的蓮品來決定的。因此我們在人間應該要好好修行念佛三昧,到西方極樂世界以後,蓮品才會快速高升,否則等到了西方極樂世界再說,那要很久的時間,所以《無量壽經》也說,在我們娑婆世界一日一夜精進修行要超過在西方極樂世界一百年。

 

 

----------------------------------------------------------------------

 

 

二、修行從有相開始

(一)念佛要從有相達到無相

念佛法門有「有相」和「無相」兩種。在念佛目的方面,有人念佛是希望求福報,有人是希望求富貴、求長壽、求平安、求智慧,也有人是希望累積淨土資糧,這些目的都是有相,而淨土經典裡描寫西方極樂世界的依正莊嚴也都是有相的。通常人講淨土時,大概只講到念佛求生西方淨土。這是我們共同的願望,並不能說錯。但是因為佛法的本質一定與空、般若的智慧相應,唯有發般若的慧才能徹底除煩惱。就是到了西方極樂世界以後,還是要聽聞佛法,發起無漏的智慧,證無生法忍。

無生就是不生不滅,是說佛性的不生不滅。雖稱之為涅槃,實際上是空,但是並不妨礙智慧和慈悲的功能。也就是有慈悲和智慧的功能,但是沒有自我的執著;沒有小我,也沒有大我。如《心經》說「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以及「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就是成佛,但是既然無智亦無得,為何又要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是說連智慧都不執著了。不執著煩惱,就是沒有煩惱,沒有煩惱,也就沒有智慧了,這是空,叫作畢竟空。

多半的人以為往生西方極樂淨土,上品上生就已經足夠,其實即使上品上生也還是凡夫,並沒有進入初地,還要修行,才能花開見佛,得無生忍。而上品上生還是有相,不是無相,這一點一定要知道。

(二) 自認是下根之人,老實念佛

無相還是必須從有相的方法著手,否則沒有著力點。有相念佛是有阿彌陀佛的聖號,以西方極樂世界為方向,有阿彌陀佛的依正莊嚴為目標。我們修念佛禪,則是從念阿彌陀佛名號開始,但是念的時候不要觀想佛的模樣,只是不斷地持名,慢慢就能進步到達無相念佛,修成念佛三昧。

念佛非常簡單,只要會念「阿彌陀佛」四個字就行了,三歲的小孩、甚至剛學會說話的一歲小孩都會念,所以是三根普被,所謂三根,是指不論上、中、下何種根機,都能從念佛法門得到利益,只是深淺有所差別而已。譬如上根人念佛很快可從有相進入無相念佛,中根人則要多花一些時間,而下根人恐怕沒有辦法體會到無相念佛。

下根人善根不夠,知見又不正確,如果立刻無相念佛,會以為自己與佛無二無別,因此不相信有阿彌陀佛,也認為不需要念阿彌陀佛、不需要求生西方極樂世界,這是大傲慢心、大愚癡心,是邪見、外道,很容易入魔,十分危險。更何況如果你的「我」還很大,或者根本連「我」是什麼也不知道,那還說什麼「無我」呢?因此,不要好高騖遠、不切實際,寧可相信自己是下根人,業力很重、障礙很多,老老實實地從基礎的有相念佛、取相念佛著力;如果你是上根人,照著師父教的方法去做,很快也能從有相進入無相。

不過,在今天末法時代,上根人很少,即使釋迦牟尼佛時代也是如此。佛經中曾有一個比喻:「菩薩發大心,魚子菴樹華,三事因時多,成果時甚少。」意思是說,世間有三樣東西,因的時候很多,但真正結果的卻很少。第一樣是魚子,因為魚一次可以產很多的魚卵,但是從魚子變成小魚然後再變成大魚的數量很少;可能還未長成小魚就被吃掉了,即使長成小魚也有可能被大魚吃掉。第二樣是菴樹華,就是芒果花;芒果花很小又很多,一串花蕊上就有上百朵,但最多只能結二個芒果,否則無法承載重量。最後一樣則是初發心菩薩,就是剛剛發心要修菩薩行、修菩薩道的人;發心修行菩薩道的人很多,但是能持續培養菩提心,增長道心、道業的人卻很少,一遇到惡因緣、逆境、障礙,很容易就退縮,放棄修行,這是業障、報障。

所以我們修行,就好像一艘在海裡航行的帆船,遇到了逆風,老是在原地繞圈子,沒有辦法前行,也因此《大乘起信論》說,要堅固信心需要十大劫之久,而且在這段時間內,必須非常努力,否則很可能只修行幾次,就打退堂鼓了。我有好多在家弟子就是如此,像打擺子、患了瘧疾一樣,一下子好熱心,一下子消失了,過了一陣子,又突然出現了。問他原因,多半是因為事情繁忙,不然就是因為懶散,像這樣一暴十寒,修行要成功、要成為上根人,很不容易。

若你自認為根機不夠,要有慚愧心,並且要多花時間修行,除了參加精進共修,平常也應該隨時不忘念佛,才不會連下根也斷掉,而能繼續成長,變為中根,然後變成上根。

下根雖然是有相念佛,但是要知道還有無相念佛的目標。佛法不論是哪一宗、哪一派,不論是哪一部經典、論典,雖然講的法門不同,可是目標都是要我們破我執。破我執就是無我,就是無我相,就是無相。我相沒有,佛的相也沒有;不取自己的我相,有誰去取佛的相呢?所以實證無相,阿彌陀佛與自己就是不一不二,一切諸佛與自己是一個鼻孔出氣。

我在呼吸就與一切諸佛同時在呼吸,我在吃飯就與一切諸佛同時在吃飯,如同禪宗所說的「夜夜抱佛眠,朝朝還共起」。這不是真的說我每天早上都與佛一同起床,每晚都抱著一尊佛入眠,其實抱的是無相、是實相,是與佛的法身不一不二。

 

 

----------------------------------------------------------------------

 

 

三、有相到無相念佛的過程與方法

(一)散心念佛

有相念佛到無相念佛有一定的過程,禪修、念佛都是相同的,就是從散心念佛、專心念佛,到一心念佛。散心念佛就是一邊念佛,一邊想其他的事、做其他的事,可以嘴上念或心中念,但是因為繁忙、懈怠、昏沉的時候,很容易中斷,所以是斷斷續續的。我們平常生活大概只能散心念佛,因為待人接物、處理公務,或者讀書、研究,都需要用頭腦思考,或是用語言、肢體去應對,很難專心。

平常生活之中能想到念佛已經很不容易,通常要遇到困擾,心裡覺得煩惱時,才想到要念。其實如果被讚歎,心中覺得有些得意、傲慢,這也是心的煩惱,同樣要念佛。

所以我們要養成心情起落不定就念佛的習慣;只要內心一波動,都可以念佛。譬如別人罵你,先不考慮對錯,就是一句阿彌陀佛。如果自己真的不對,念阿彌陀佛是感謝他人指正;如果不是事實,念阿彌陀佛可以讓對方少造口業,否則你回嘴,他可能會更生氣、罵得更凶,所以這是做好事,也是慈悲,自己也不會那麼傷心、痛苦。如果是讚美,也是一句阿彌陀佛,表示慚愧、感謝。你想:「真慚愧,我並沒有他說的這麼好,這只是他的看法,十分感謝他。」這種種狀態都是散心念佛。

(二)專心念佛

專心念佛,通常是在道場共修,首先是要把身體放鬆、心情放鬆,然後念念不離一句阿彌陀佛。念佛有種種姿勢,包括坐姿、立姿、繞佛、拜佛,不管採取什麼姿勢,都要記住上述兩個原則,不要因為換了姿勢,心情改變,原本放鬆的身體又變成緊張的,或是又忘記念佛。總之,在任何時間,都要保持身體輕鬆、頭腦不緊張,但是非常專心。

念佛時,主要是聽著大眾的聲音,然後跟著大眾的聲音念。你可以很大聲地念,但是速度一定是與大眾一致,這個原則一定要掌握住,否則會干擾其他人,而你也會覺得被干擾,因為其他人的聲音與你不同。當念到不知道自己在哪裡、不知道自己究竟是誰時,請不要擔心,也不要問「我是誰」,念佛的那個就是你,否則一轉念,又變成散心。所以是不注意、不管它,盯著一句佛號一直念下去,這是從散心變成專心念的過程。

不過,剛進入道場共修,通常還是散心念佛,腦海裡還會有其他念頭出現。我相信來參加共修的人,沒有人願意散心念佛,所以如果發現自己有妄念,不要懊惱、不要後悔、不要難過,也不要去思考剛才為什麼會散心?或擔心等一會兒會不會散心?否則還是在散心狀態。

變成專心念最好的方法,就是不管身體、不管環境,把身心和環境融入於一句佛號;也就是只管念佛,而不管自己累不累、身上有沒有出汗,或者時間到了沒?也不要管天氣好不好、冷不冷、熱不熱,或者其他人的怪模怪樣、怪聲怪調,只管念一句阿彌陀佛,清清楚楚地高聲念。知道有妄想,不要去在乎它,趕快用方法,提起佛號來。我們不僅要聽到殿內每一個人都在念佛,也要感受到世界上每一樣東西都在念佛,就是把一切聲音、一切狀況通通融會在一句佛號裡;我們就是在一句佛號裡、投入一句佛號裡,一句佛號融合著我們,不僅是人,還包括柱子、桌子、坐墊和地板。

默念時,雖然不出聲音,但是念佛的聲音應該還是迴繞在環境裡。雖然耳朵沒有聽到,但是腦海裡還是有念佛的聲音。這聲音是一種印象,不是真正有聲音;就像歌聲很好聽,雖然已經唱完了,可是還能繞梁三日。不要認為反正現在沒有在念佛,而且剛才已經念得很累了,應該可以休息一下,如此很可能又開始打妄想或打瞌睡。此時也可以用印光大師的念佛方法:從南無阿彌陀佛一、南無阿彌陀佛二,一直數到南無阿彌陀佛十,然後再從頭開始,南無阿彌陀佛一、南無阿彌陀佛二……南無阿彌陀佛十。如果數到一半忘掉了,請從頭再開始。凡是忘掉,就從頭開始,不可以隨便接下去胡亂數,才是真正的專心念佛,否則又變成散心念佛。不要認為數數目浪費了念佛的時間,這是幫助你攝心,讓你沒有機會打妄想。

拜佛時,通常有三種方法,第一種是跟著梵唄聲,一邊念佛一邊拜佛。剛開始時,知道有動作,一邊念佛一邊知道自己在拜,然後漸漸變成自然地拜。聽到引磬聲拜下去,聽到引磬聲站起來,雖然在拜,但是不注意拜的動作,而心是在佛號上。拜下以後,如果中間有一段時間沒有梵唄聲,還是要把剛才念的一句佛號貼在心上,聽到第二句佛號出來,再跟著念,口口聲聲都是佛號,心心念念都是佛號。第二種是沒有聲音的拜,這是個人運用時間來拜的;這時雖然沒有梵唄,但自己心中還是要念阿彌陀佛。念的速度可快可慢,可以比照梵唄的速度,也可以禮佛一拜、念一句佛,或是不管拜的動作,依照自己的速度持續念佛,不一定要配合拜的次數,這個要領在於不讓心有起妄念的機會,就是一直拜、一直念。

第三種是懺悔禮拜。唱誦〈懺悔偈〉時,一句一拜,在句與句的空隙,也就是沒有唱誦的時候,就念南無阿彌陀佛。這是練習在任何狀況下,只要有空隙的時間,都在念阿彌陀佛的佛號,這樣就沒有雜念、妄念了。

我們要隨時隨地融化在一句佛號裡,不管是喝水、上洗手間或睡覺。有一位居士告訴我,他醒的時候知道要念佛,可是一睡覺就忘記,醒來後,也要過好久好久,才想起要念佛。這是因為工夫不夠。只要按照我所說的方式來念,三天、四天以後,漸漸就會養成習慣,夜裡一醒來會趕緊念佛,睡著時也不會不念佛。但我不希望諸位在做夢時念佛,這雖然好,但很可能是因為神經衰弱。白天很緊張,晚上睡覺又老是提醒自己念佛,結果睡得迷迷糊糊、緊緊張張,變成了神經衰弱,影響第二天的精神。當然,如果第二天精神不受影響,表示真的是佛號不斷。

要使念佛不斷,共修是很好的方法。大家同在佛殿上,大家看到你,你也看到其他人;大家聽到你念,你也聽到其他人念。當你有雜念時,聽到人家念,趕快回到佛號上,這比用數息、話頭或默照還好。因為用數息、話頭或默照,沒有聽到人家在念,坐在那個地方,很容易打瞌睡或打妄想去了。可是念佛,你不念時,人家還在念,特別是有人突然間大聲一念,馬上又被叫醒了。所以,我們要高聲念佛,不但可以振奮自己,也可以幫助他人,讓他人清醒和驚醒,這就是共修念佛的好處。

(三)一心念佛

當念到沒有環境裡的人、事、物,也就是沒有想到有其他人與自己一起念佛,就變成統一的心,我們稱為一心念。此時聽到的聲音就是一個聲音,不要思考這是自己的聲音還是他人的聲音。譬如現在我們念得很整齊;如果不整齊,你不要管,也不要考慮少數幾個怪腔怪調或者快慢不一的人,就是跟著全體的速度、聲腔來念。這時你的心是非常穩定的,在一個穩定的狀況下一直念佛,只有佛號,沒有其他的東西出現,這就做到了一心念佛的第一步。

第二步,我們稱為「不念而自念」,就好像汽車發動了以後,它會持續上路;這是動者恆動,靜者恆靜的原理。身體是靜態的,心也是靜態的,沒有動,嘴巴繼續在念佛。在繼續念佛的狀況下,沒有用心說:「我念了一句,再念一句;念了一句,再念一句。」就好像開車不用老是踩油門、也不要注意煞車一樣,一直非常平穩、平順地念下去。

此時念佛的聲音還是很大,但是不覺得費力,沒有「我要念佛」的念頭,就是跟著念。人家聽到你在念,而你已經沒有注意到自己在念,也沒有注意到自己要念,可是還是念得很好,不斷地念佛。如果能念到這種程度,晚上睡覺、夜裡做夢也會念佛,因為已經不需要用心來指揮嘴巴念佛,也不要老是提醒修正自己:這個妄念我不要,我要念佛;我不要有妄念,我要念佛。沒有這種心,就叫作不念而自念。

不念而自念,就是沒有專注要自己念,但是自己在念,而且念的時候絕對沒有妄想。如果嘴巴在念佛,但是心裡在念孩子、念丈夫或念太太,就不是不念而自念,而是散心念。

第三章 念佛禪的修行方法:念佛禪的三種文獻

關於念佛禪有三種文獻,分別為《楞嚴經》之〈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般舟三昧經》及《文殊師利所說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從這三部經典我們可以了解念佛禪的修行方法。

台長: 月光哈小貓
人氣(202) | 回應(0)| 推薦 (2)| 收藏 (0)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