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7-07-03 21:50:16| 人氣105|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中國反衛星能力已超越俄羅斯逼近美國(組圖)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中國就是利用“開拓-2”固體燃料火箭進行的反衛星試驗。(資料圖)

當中國的一枚載有“攔截器”的中程彈道導彈摧毀了距地球表面537英裏的一枚自己的廢舊衛星時,繼美國和前蘇聯之後,中國已成爲世界上第三個擁有“衛星殺手”的國家。

  美國傳媒很快作出反應稱,中國首次成功以中程導彈摧毀一枚舊氣象衛星,事件令華盛頓異常震驚。有分析指出,中國此次試射行動是針對被稱爲“新星球大戰”的美國“國家導彈防禦系統”,該系統嚴重依賴軍事及間諜衛星,中國要向世界顯示已有能力向美國發動“點穴戰”,透過攻擊美國的軍事和間渫衛星系統,癱瘓其“新星戰”設施。

  報導說,由于日本和台灣已被納入“新星戰系統”的保護傘內,一旦台海發生沖突美國將插手其中,這是最有可能觸發中國發動“點穴戰”的原因。據不同管道的資料顯示,解放軍近年投放大量資源開發“反衛星”武器,其能力已超越俄羅斯,甚至可能已跟美國平起平坐。

  美國的“新星球大戰計劃”就是“國家導彈防禦系統”,這是雷根總統提出的“星球計劃”的升級版,該計劃最初由克林頓提出,主要由天基探測系統、陸基探測系統和攔截導彈系統組成。2001年布什上任後正式展開“新星戰計劃”,估計需要10年左右時間,每年需付出約100億美元。由于該計劃覆蓋了太平洋區的日本及台灣,直接威脅到了中國。

  美國要控制、主宰太空的政策表明其稱霸太空的野心,中國十分明白美國的意圖。
中國反衛星能力超俄
  爲了破解“新星戰系統”,中國加緊提升反制措施。據美國權威軍事雜志《國
防新聞》報導,中國在過去幾年內曾多次使用高性能鐳射武器,在美國衛星飛越中國上空時,從地面進行攻擊性幹擾,試圖擾亂衛星正常運作,報導指美國國防部已證實確有此項消息。

  去年中國以長征四號火箭發射了兩顆“實驗”衛星,隨後甘肅地區發現不明物體從天而降,美國情報透露兩顆衛星中只有一顆留在太空軌道,另一顆失蹤,但歐盟航天中心其後指出,失蹤的衛星是被酒泉航天基地用高能鐳射射下來的。

  美媒體稱,根據無法證實的資料顯示,“神舟五號”升空時,美國探測到它在外太空釋放了一顆運用納米技術制造的軍事衛星,美國分析人員猜測這是一顆“反衛星”衛星,但一直無法證實。分析人員說,如果中國真的已經擁有這些“反衛星”武器,意味著中國可從多種途徑摧毀敵方衛星,有能力發動大規模的“點穴戰”,而解放軍制訂此種策略,主要是回應美國的“新星戰計劃”。

中國向美國施壓

  美國媒體報導指出,美國防部偵測到中國摧毀衛星,消息震動華盛頓。中國政府在沈默了一周之後才出來證實,這顯示中國對此早有准備。因爲此事的背景是,中俄兩國曾于2001年要求美國參與反對太空戰談判,但遭到美國拒絕,直接引發大國間的太空軍備競賽。

  中國測試反衛星武器的消息,令觀察家紛紛揣測,中國的做法算是終于對布什政府于2006年10月初公布的最新“國家太空政策”做出了回應。這份美國10年來首次更新的太空政策報告雖未以新聞發布會的方式公諸于世,但其中高唱美國太空軍事力量對國家安全和外交政策的重要性,更明言美國將拒絕簽署任何限制美太空發展的國際協議,強調拒絕任何對美國利益可能造成傷害的敵國在太空發展的權利,被部分美國人士和國際社會解讀爲美國政府的太空政策轉趨強硬。

  美國華盛頓大學太空政策學會威廉姆森教授指出,美國測試太空武器一般也不會馬上對外承認。我傾向于相信,中國此時測試。反衛星武器的目的在于,以此來迫使美國簽署禁止發展太空武器的國際協約。他說,“如果我是中國政府高層決策者,我或許就會說,布什的新國家太空政策很明顯地表示,華盛頓決心拒絕其他國家在太空發展的權利。中國現在測試反衛星武器,等于是在向美國表明:我們也有反衛星的能力。”

  美國智庫世界安全研究所中國部的哈戈特說,中國在推動太空武器和太空武器測試上的努力已經超過10年以上了,這個努力在近年達到高峰,但卻沒有取得任何成功。美國政府拒絕考慮簽署任何國際公約,聲稱太空中沒有武器,何來軍備競賽,更不需要國際公約了。實際上,美國是不希望自己在決定測試和部署太空武器時簽署任何條約,以免自我限制。中國測試反衛星武器雖然沒有違反任何國際法,但或許也徹底消除了締結任何國際協約的可能性。

  他認爲,中國反衛星測試不是直接對布什的國家太空政策而來,而是中國長期以來對美國太空政策感到沮喪的最終結果。自布什政府上任以來,白宮有兩份政策、美國空軍有三份報告出台,都是要控制太空,甚至主宰太空。美國的太空政策雖然沒有表明其稱霸太空的野心,“但中國收到的信號是,美國的意圖就算沒有完全坦白,也很接近了。”

  美國防務資訊研究中心主任、太空安全專家赫金斯指出,“你很難不聯想到中國的做法不是針對美國的太空政策而來。”聯合國旗下的國際組織和平利用外層太空委員會2006年開會,會員國正准備在限制太空碎片的草案上達成共識,其中的內容包括不刻意制造太空碎片。中國的與會代表也贊同這項提案。很可能中國是想在簽署協議前,先對其太空武器進行測試。畢竟,此協議雖然沒有法律約束力,卻能給政府增添政治上的困難度。

  令人困惑的是,中國以往在國際間推動禁止發展反衛星武器的表現是有目共睹的,反而是現任的布希政府一貫堅持美國發展太空武器的權力,對國際規範總是嗤之以鼻。中國如今爲何一反常態,測試衛星殺手,這讓許多分析家難以理解。

  據美國媒體的評論指出,這次測試顯示中國還是將國家利益置于國際利益之上的。中國或許覺得美國正十分接近取得衛星武器的全面控制力,這讓中國感到不安;同時,中國也快要成爲一個主要的行走于太空的大國,這也包括軍事上。囚此,中國要向美國傳達一個訊息:美國在使用太空權利時,不論是軍用還是民用,如果是將中國和其他國家排除在外,那麽他們不會接受。他們對太空有同樣的濃厚興趣,也會行使他們在太空應享的權利。
  
  美國空軍在國防部對付中國的新戰略中扮演主要角色,美國國防部有一個名爲“對沖”的新戰略計劃,要求美軍將來可能與中國發生沖突時,具有快速打擊中國的能力。爲配合此戰略計劃,美國空軍正研發一種新的遠端轟炸機,甚至可能研發以太空爲基地能快速攻擊中國的導彈系統。

  對于中國試驗“衛星殺手”並在太空進行了自己的布局,韓國媒體《朝鮮時報》評論指出,中國利用長征二三號甲運載火箭成功將第四顆“北鬥”導航試驗衛星送入太空,從而對實際上一直壟斷衛星導航系統GPS全球定位系統的美同發起挑戰。

  評論稱,經常讓人想到的GPS,實際上是指美國從1994年開始運用的衛星導航系統。但是,如果突然限制使用GPS,國家主要功能可能會立即陷入癱瘓狀態。北京航空大學專家說:“美國可以選擇性地在特定地區的衛星信號中使用擾頻器(對信號內容進行加密,使其無法接收),這一事實已經在伊拉克戰爭中得到確認。”

  評論稱,經常讓人想到的衛星導航系統GPS,實際上是指美國從1994年開始運用的衛星導航系統。但是,如果突然限制使用GPS,國家主要功能可能會立即陷入癱瘓狀態。北京航空大學專家說:“美國可以選擇性地在特定地區的衛星信號中使用擾頻器(對信號內容進行加密,使其無法接收),這一事實已經在伊拉克戰爭中得到確認。”

  美國正在開發的導彈防禦系統必須基于GPS。中國的“北鬥計劃”不斷令西方世界感到緊張的原因也是用于軍事方面的可能性。特別是,中國成功完成反衛星武器試驗後,北鬥計劃便因和中國的反衛星試驗相吻合而再次受到關注。

  中同根據獨立的衛星導航系統“北鬥計劃”,從2000年到現在共發射了4顆衛星,其目標是在2008年之前構建能夠在整個亞洲範圍內使用的系統,並最終向太空發射35顆衛星,覆蓋全世界。

  歐盟主導的伽利略系統的目標是,耗資30億歐元,共發射30顆衛星。包括韓國在內,日本、阿根廷、澳大利亞、俄羅斯等國也在參與該計劃。當初的完成目標是2008年,但由于技術等問題而延至2011年。中國也向伽利略計劃投資了296萬美元。

  美國國防部在制訂的中國軍事力量分析報告中指出:“北鬥系統最適合部隊、船舶和緩慢移動的運輸方式,能使領導層安全地收發命令。”英國《金融時報》報導說:“更加精確的衛星導航系統是中國軍隊非常重要的資産。戰爭爆發時,敵人很難擾亂北鬥系統。”

台長: 尚武和平使者
人氣(105) | 回應(1)|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阿楨
中國的太空快速反應武器:快舟一號

(楨:中國於2013-7-20/9-25先後發射、可機動且快速發射之反/衛星武器,如果能依【圖博館:PLA最急需的武器】將東風21導彈配於、有遠程反航母/反艦/反潛/防空(反衛/反導)/攻陸/發射衛星等之飛彈的全能型巡洋艦,那更好!文末另贈尚未刊之全能艦詩一首。詳參【圖博館】: 巨浪1與東風21《航空母艦及其剋星》)
………………
http://mypaper.pchome.com.tw/souj/post/1327124834

美軍能靠SR-72、X-37B、X-51A打遍全球?

美軍能靠3件武器打遍全球?
有了衛星和全球鷹偵察機,還需要SR-72?
有了捕食者和X-47彌補次音速巡航導彈之不足,還需要X-51A?
太空梭都已退出,還需要尺寸才太空梭1/4的X-37?
下面以夾批方式來評論!
………………
http://mypaper.pchome.com.tw/souj/post/1327104689
2014-03-11 08:37:06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