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3-04-22 02:17:55| 人氣15,708|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評表演工作坊《圓環物語》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時間:2023421日,周五19:30

地點:臺北表演藝術中心藍盒子

 

1987年首演當時,基本上還不知劇場為何物,當然沒有趕上。這麼多年來,只讀過劇本,沒看過演出,即便知道有些校園戲劇社團有所演出,但似乎都沒甚麼緣分觀賞。這麼說來,好像在2000年代初期,擔任過台藝大戲劇系實驗劇展金獅獎比賽評審時,看過某個劇組演過,不過印象已非常模糊。故此,這次表演工作坊推出呂名堯導演的《圓環物語》,為了印證讀劇本時的劇場想像,還是得觀賞一下的。

 

表坊不堅持由賴聲川或丁乃箏來導,而找後圓環世代呂名堯來導,參演的演員也有許多是後圓環世代(王牧語、李劭婕、洪健藏、翁銓偉、廖原慶、劉黛瑩、蘇志翔),即便他們知道或去過建成圓環,但也絕非榮景年代的圓環,更非原劇故事年代的圓環了。圓環對他們而言,可以只是圓環,而非只能是建成圓環,何況原劇中的圓環,除了是地點的指涉、台北的部分歷史、政治與社會的競技場之外,更是劇中人物、關係、情節與敘事形式的美學要素。如此一來,這批年輕劇場工作者有了揮灑創作的空間,作品也可以有更新升級的機會。

 

關於圓環的歷史報告,訊息量大,通通把它們擺放到開場的楔子裡去,從日治大正、昭和,到戰後戒嚴、解嚴,從零星擺攤到小吃雲集,再到拆、建、火災、重建、再拆……,圓環所乘載或依附的城市發展史、庶民飲食史、族群融合史、身分認同轉化等等,以ensemble的形式,一次交代完畢。然後選擇一個年代,1987,台北,開始轉動這個故事的圓環;至於,在這樣的劇場敘事框架之下,為何選擇與鎖定1987年的台北,卻反而顯得理由不足、模糊,總不能只是符應該劇的首演年份吧,這並非戲裡的邏輯。

 

楔子裡的縮時敘事,說了甚麼和沒說甚麼,也引人好奇。該戲首演於198731日,解嚴前的四個半月,當時幾乎還沒有甚麼人在談論二二八事件,否則事件的發生地點天馬茶房就離建成圓環兩、三個巷口而已,照理說應該要提一筆;當年首演沒能提,新版演出總能提一下吧,或許整體考量聚焦的仍是「經典都會愛情喜劇」,所以就略過「激烈官民衝突悲劇」了。其實,長期以來表坊的作品,縱使取自台灣社會,悲痛、沉重、嚴肅的,經轉化為某種劇場式的情感結構之後,多半化為調侃、幽默、感傷、浪漫、慨歎,像楔子裡經常說的「中國人嘛」、「台灣人嘛」便是,觀眾很容易買單,效果很容易達到,至於細究或深思就不重要了(《寶島一村》的天津包子,似乎也有類似的現象),認真好像就輸了(我真的很討厭這句話)。

 

「經典都會愛情喜劇」之所以是喜劇,多半還是來自表演,因為畢竟裏頭的紅男綠女的關係,都不是太順暢,有外遇、職場性騷、拋棄、墮胎、包養等,我想這些對於劇中人物可不會是喜劇,而他們彼此之間竟是釦連在一串了。關係是沉重的,但多半的段落表演是帶有荒謬與喜感的,重物輕舉,且只取其具有張力的關係切片,不處理張力之後的下場,也就是說,創作者並不對這些男女施予「詩的正義」,呈顯多過於判決,畢竟創作者並不是終審法官。

台長: 于善祿
人氣(15,708)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