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2-06-29 00:36:26| 人氣1,893|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繭中紅塵:張蒼松創作成年禮作品集》導讀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作 者:張蒼松
出 版 社:木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02年6月 初版一刷
頁 數:105頁
定 價:600元

場景在花蓮的「玉里養護所」(一九九九年改制為「衛生署玉里醫院」,一所專科教學醫院),一共收容了一千六百多位精神病友,資深人文攝影家張蒼松在過去的十年裡,九度進出該處,以鏡頭和文字紀錄了這群社會邊緣人的生活舉止,從而與這些精神病友建立了某種介乎「觀看」╱「被看」的關係,在那道斜線的波度中,滑落出濃濃的「關懷」與「批判」,關懷精神病友的存在尊嚴,批判「政治──社會」體系對此族群的漠視依舊,只希望在「微光中探尋希望的通路」。
從事專業攝影工作已屆二十年寒暑的張蒼松(這也是這本作品集副標為「創作成年禮」的原因),總是鎖定特定主題,以「靜謐、沉緬、孤絕、無語問天」(胡詔凱對張蒼松作品的評語)的鏡頭品調來鋪陳他的人間觀察,像是《秋殤》(1991年,台灣省立美術館個展)、《人間有情》(1993年,皇冠出版社出版)、《921災後重建》(2001年,「台灣家族集體記憶」聯展)等等,當然,還包括這次的新作《繭中紅塵》。
整本攝影作品集主要有七十二張黑白照片(頁18-79),我們約略可以從中拼出一幅破碎不全的玉里養護所概貌(事實上是養護所內的「新興園區」):圍牆、鐵絲刺網、柵欄、深鎖鐵門是最常出現的隔離界限,隔開了養護所內╱外的生活空間,養護所外的天空雖然在照片的佈局裡所佔面積甚小,但卻總是空、白、光、無一物,象徵了無限的自由與翱翔。最撼動人心的是頁18的那道光,從高高的天窗瀉射到一位病友的身上,乍看之下像極了舞台聚光燈打在演員身上,鏡頭左下角蹲了一個身影較大的病友,掩面低頭,與那位受光感召的病友形成極強烈的對比。
另外,我們還可以發現鏡頭裡養護所中的病友,其身體常常以蹲踞、駝背、沉睡的姿態展現,目光極少直視鏡頭,從排隊打飯用餐到互相沖淋梳洗,甚至打掃洗地板、曬被單、刮鬍子、剪指甲等等,我們看到許多日常生活當中稀鬆平常的肢體動作,攝影者無非就是希望閱讀者能夠以平常心看待這群病友,而不是拒之於千里之外,誠如蔡文祥(中華攝影教育學會理事長)所言:「張蒼松的觀察課題似乎想要去強調人們彼此相靠的互動精神,人群互動有無限的可能性。」(頁13)
張蒼松的鏡頭無非是紀實的,透過取鏡的角度、對象人物的位置對比、明暗佈局等手法,賦予每一張照片豐富的言說厚度;至於作品集前前後後所附上的詩、序、跋等,都只是用文字的形式再次闡明張蒼松的入世關懷。

本文首登於博客來網路書店

台長: 于善祿
人氣(1,893)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