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02-03 14:01:00| 人氣9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健康】˙保健˙多吃 鮭魚、蠔 益心不傷腦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多吃 鮭魚、蠔 益心不傷腦
【編譯邱秀貴/美聯社華盛頓電】

吃魚有益心臟健康,多數的人都應該多吃一些。但是魚可能含有水銀,太多的水銀會傷腦細胞,如果要有益心臟、又要避免傷腦,該吃什麼海產呢?根據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整理的資料,鮭魚和蠔在首選之列,因為所含的omega-3脂肪酸最多,有益心臟,而水銀含量又很低。

FDA綜合整理海產含水銀量的資料如下:

--鮭魚、蠔、白鱒、海鱸、淡水鱒和沙丁魚。這些海產含有高量omega-3,而水銀含量又低(在0.13ppm以下)。

--其他水銀含量低的選擇包括鱸魚、石蟹、比目魚、鰨魚(牛舌魚)、鯰魚、鮸魚(白口)、扇貝、海螫蝦(小龍蝦)、小蝦、蛤和吳郭魚等。這些所含的omega-3量雖較低,但吃的量可增加。

--鮪魚(tuna)則有爭議,因為品種不同,水銀含量不同,omega-3含量也不一。罐頭裝的light tuna,由skipjack tuna(鰹魚)製成,omega-3含量低,和小蝦差不多,但水銀含量也相當低。至於新鮮的鮪魚排和較昂貴的罐頭裝長鰭鮪魚(albacoretuna),所含水銀是前者的3倍,屬中等含量,但含豐富的omega-3 ,差不多和鮭魚一樣多。

長鰭鮪魚的水銀量屬中等。因此很多消費者團體建議孕婦和小孩,只吃適量水銀含量低的light tuna。孕婦約為每周9盎斯(255公克),小孩每周3盎斯。

--含水銀量中等的還有海鱒、龍蝦、鰜魚(大比目魚)、大西洋鱈魚、笛鯛、石斑和紐西蘭紅魚。FDA顧問小組建育齡婦女一周只吃一份就好。

--FDA先前已建議育齡婦女不要吃沙魚、劍旗魚、鯖魚(俗稱白北)和馬頭魚,這些魚類所含的水銀是迄今所測含量最多的品種。

然而,FDA能列出這些選擇固然好,但該不該警告孕婦和幼童(最可能受水銀之害的人)避免吃那些魚,各方則爭議不斷。事實上,FDA在討論某些廣受歡迎的鮪魚,應不應列入孕婦和幼童不要吃的名單,就引起不少爭議。因為一旦列入,可能引起負面影響,也許會讓很多人不敢吃魚。

美國心臟協會建議,多數的人每周至少要吃兩次富含omega-3的各種魚類,有心臟病的人還要多吃些。

敦促FDA公布那些海產含水銀較少的「消費者聯盟」科學家葛羅斯說:「該讓人們知道的是:多吃魚有益健康,但要儘量減少因此攝取到的水銀量。」

水銀污染會進入河川、湖泊和海洋中,積聚到魚類身上,愈大的魚,水銀含量愈多。時日一久,吃魚的人體內也會累積。較高的量會傷及胎兒和幼童發育中的腦部。約有8%的育齡婦女血中的水銀量已足以傷害胎兒健康。

至於水銀對其他人可能造成什麼影響,目前了解並不多。消費者團體指出,美國約有300萬人極愛吃海產,吃的量很多,如果吃的是含水銀量多的海產,可能有危險。

心臟協會指出,對多數男性和停經後婦女而言,水銀方面的顧慮不大,主要的原則是吃各類的魚,且要多吃些。堪薩斯市美國中部心臟研究所研究員哈里斯則建議:「每天吃同樣的魚,可能不是聰明的作法。最好還是多吃不同的種類。」

不過,水銀最令人擔心的還是對胎兒和幼兒的影響。FDA的科學顧問小組最近敦促政府要加強宣導,讓育齡婦女和幼兒選擇水銀含量低的海產。FDA現已在改寫吃海產的建議,將於2004年春天公布。

【2004/01/03 民生報】
-------------------------------------------------------------------------
資料來源:【聯合電子報--健康報e報 2004/01/03】

台長: 小C
人氣(95)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