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3-05-10 12:02:13 | 人氣143|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記得你是誰》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更多有關 記得你是誰 的事情重看《記得你是誰》一書。

這是集結哈佛商學院老師在每門課的最後一堂課跟同學分享的人生故事。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傳統,讓人聯想到日本的一期一會,一門課結束後,學生就各奔前程,行前老師非關專業的諄諄教悔,讓師生又再拉回「傳道」這個主要的關係上。

十五篇的文章中,貫穿其中的中心價值我覺得是兩件事:領導力與相信自己,而不是商業管理等技術性的東西。這不難理解,能進入哈佛的都是能力超越一般人的菁英,學習能力以及反應能力都比一般人強,比別人更有機會位居高位,更有機會影響他人。然而,若是信心不足,隨波逐流,追求名利,很可能做的事情並不是自己最想要的;或者自視甚高,心胸狹窄,不擇手段,傷害他人而不自知。

這讓我回想起自己的求學階段,高中就是這樣的頂尖學校,老師們基本上也是這樣看待學生,這些學生未來都是無可限量的,有主動學習以及獨立思考的能力,因此校風基本上是很自由的,而學習的驅力,基本上是來自同儕。我記得,當時的國文課,老師允許不想上課的同學可以去圖書館或打球。而化學課,在多年以後和高中同學碰面時,同學說當時就有一些同學懷疑老師講的都是錯的,而自己是在二十多年以後才知道。

很慶幸自己在一個學風自由的高中度過,到了務實、講究團隊合作乃至有點封閉的大學時,即使和系上同學有點格格不入,仍有勇氣從社團、校外活動中發展自己的興趣。

是到了到美國念研究所的時候,獨立個體的價值才又被強調出來。研究所崇尚的是個人創意和跨領域合作,而不只是技術,常常看到美國同學在學期初空有個天真的想法,什麼都不會,但隨著課程的進行,想法慢慢具體化,東西一點點地累積,期末的作品大大超越亞洲的同學。這對自己是一個很大的文化衝擊,在台灣大家的同質性非常高,大家追求相同的成就(就很在乎一時的輸贏),對於異己非常排斥,產業的多樣性也不足。

工作之後,發現台灣公司強調管理,而不重視領導。在其中工作,常常是疲於應付,而失去思考以及影響他人的能力。

這也是重看這本書的原因,看了之後好提醒自己,過往的歷程,自己其實是「一切具足」的,應該要把握當下,優遊自在才對。

台長: δ
人氣(143)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 個人分類: Book |
此分類上一篇:《電影靈魂深度的溝通者廖慶松》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