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07-06 15:25:17| 人氣87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文學廚房】 貝果 vs. 安妮的日記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很多曾經赴美留學的人,一定都忘不了那個圓圓硬硬的麵包Bagel(貝果),嚼起來有點像家鄉的大餅,很便宜也頂餓,而且越嚼越香。在超級市場裡,它通常成半打裝,也有零賣,可以選擇不同口味,像是核桃、芝麻、榛果、葡萄乾或雜糧。因為它中間有一個洞,常有學生將它掛在樹枝上,校園裡的松鼠會把它吃個精光。

Bagel 的起源眾說紛紜,有一說是起源於西元 1683 年的奧地利維也納,一位烘焙師為了表達對波蘭皇帝從土耳其的入侵中解救奧地利的敬意,特別用酵母發酵的麵糰,做成了最早的 Bagel 圓圈餅,而貝果的形狀猶如波蘭皇帝上馬時的馬蹬。

另一說是Bagel來自猶太德語(Yiddish)的beygel或是德語中的bügel,前者是圈圈的意思,後者則是一種圓麵包。更有一說是早在西元1610年,猶太儀式裡將Bagel送給剛生產完的婦女,圓形象徵生生不息的循環,以及好運。後來因為二次世界大戰許多猶太人流亡到美國,把貝果帶到了新大陸,以紐約和芝加哥為中心的貝果烘培店最為有名,如今在台灣也可以買到,但是種類不多,而且挺貴的。

和一般麵包不一樣的是貝果的麵團發酵後要先入熱水裡燙一下才進烤箱,所以表面看起來平滑有光澤,外皮酥脆,內裡很有咬勁兒,它基本上不甜,適合各種塗醬。早上起來煮一壺濃濃的咖啡,配著新鮮的貝果,桌上攤著報紙,或是研究資料,或是論文草稿,造就一頓極簡卻隆重的早餐。

我最喜歡的是原味貝果橫切一半,略為烘烤之後塗上一層厚厚的鮭魚口味奶油起士(lox)﹔或是sun-dried tomatoes(蕃茄經日曬脫水成乾,浸泡在橄欖油裡,揉麵團時加入)口味的貝果加上原味奶油起士。

它可以像三明治一樣夾進自己喜歡的配料,因為會有點厚,上桌前插兩根牙籤固定。它也可以代替披薩皮,橫切一半,塗上薄薄一層奶油,再塗上披薩醬(或義大利麵醬),最後灑上焗烤用起士,入烤箱下火約十分鐘,然後轉上火約三分鐘,簡易貝果披薩便出爐了。

如此看來,貝果簡直充滿幸福的滋味,但是將它發揚光大至具有國際聲譽的猶太民族,卻不是一直都享有如此幸福美味的日子。二次世界大戰造成了許多無辜的犧牲者,其中有計劃的遭到大規模屠殺的莫過於歐洲各地的猶太人。首先將每個人貼上標籤,再一步一步迫使他們遷離舒適的家園,進而拆散家庭分別送進各地的集中營,在集中營裡也許勞動,也許等死。有些人則靠著朋友過著躲藏的日子,躲在閣樓裡,廢棄的地下道,衣櫃的夾層…。安妮法蘭克,一個十三歲的猶太裔女孩,和家人逃離德國到荷蘭避難,不料納粹的勢力也深入阿姆斯特丹,一家人只好躲在父親公司的閣樓上。安妮的日記即是紀錄一九四二到四四年間的密室生活。

雖然是日記型態,紀錄的無非瑣事,安妮在種種瑣事之間反省和思考卻可以看見她的早熟,有著超過理應是無憂無慮的青春期少女所有的氣度,或許是每天戰戰兢兢的生活使得她敏感纖細,也許是戰亂使她洞知人世的無常。然而,和其他大部分猶太人的下場一樣,安妮一家最後被檢舉送到集中營,她在大戰結束之前就因傷寒去世。唯一存活下來的父親整理安妮的日記,於1947年出版。

貝果之於猶太移民,也許像是血濃於水的鄉愁,有著先民逃難遷徙的粗荒記憶﹔現今的留學生可算是天之驕子,苦難多半是沒有的,但是貝果堅硬的觸感,厚實的口感,卻是多年之後回顧異鄉歲月時所不能忘懷的滋味吧!

~ 刊於星報 6/27/2004

Photo: "棉花田"
~ 攝於某鄉間小路 in California.

台長: Yiling
人氣(871)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