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5-09-12 18:48:50| 人氣8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人工生殖約束不再 倫理恐崩解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人工生殖約束不再 倫理恐崩解
人間福報 2005/9/12 作者:鄭佑璋


對因公殉職的孫連長未婚妻李小姐積極「取精留後」的舉措,社會輿論借箸代籌地為孫連長的孩子在出生後,將面對沒有父親等種種現實的設想,顯現當今「父系社會」的生殖主體價值觀,在理性且現實的生殖目的背後,李小姐取精生子的決定,毋寧視為感性的「母系社會」思維,但在理性與感性間的選擇中,輿論出發點更傾向《孟子.離婁上》:「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觀念,以傳遞香火作為體現孝道的最高原則,也使取精留後成為對醫學倫理挑戰的開始。

謝揆以人道優先與「法律空窗期」為原則,指示衛生署為孫家打開善門,以個案處理滿足社會的要求,卻衝擊到醫學、生命倫理形而上的辯證與判準。

輿論認為法律不外乎情理法,當李小姐哭倒法律長城開出「孫連長條例」後,更打開生殖科技衝撞生命倫理的潘朵拉寶盒,神話中的潘朵拉盒還有「希望」可以安慰人類,但是生殖科技的潘朵拉盒打開後,帶來的卻是人類是否能承擔造物者角色的嚴肅課題。

在無法得知死者的遺願,任憑生者的追思化為創造生命的力量,是否僭越亡者的意志?當生殖無須經過夫妻的主觀及自由意志,道德、風俗與法律的規範不再有約束力時,生殖意義不再只有形而下的單純繁衍後代,更必須面對繼承、撫養、財產等法律規範的權利問題,當人類倚恃生殖科技作為創造生命的利器時,應捫心自問,人類是否能取代造物者的角色,恰如其分地創造生命?

人類不能圓長生不死的夢想,只能消極地透過繁衍後代作為延續生命的手段,因此衰老使人感傷、死亡令人悲傷,但當科技消極地協助夫妻治療不孕,而非透過人工生殖技術創造生命,當激情使醫學科技成為死者繁衍後代的工具時,創造生命是一種喜悅?或是以展現自我意志與權力宰制生命?

如今的「因人設事」,將來對法律、醫學的立法精神與規範無法自圓其說,勢所難免,當人類僭越造物者角色時,生殖科技帶來的是恐怕是對生命的衝擊及倫理與道德的崩解,除非我們能以更謙卑的態度與嚴肅的心態面對生命,否則醫學科技將無情地地宰制生命的產生與毀滅。

在兩性平等的時代,「留後」的包袱顯得沉重不堪,與其執著於生育,不如化小愛為大愛,代替孫連長照護更多孩子,豈非美事一樁?而積極避免意外發生造成更多破碎家庭,恐怕才是爭論取精生子議題的首要之務。

台長: NONAME
人氣(87)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 個人分類: 偶4論尊低 |
此分類下一篇:亞洲英雄 林懷民放光發熱
此分類上一篇:神秘文化盛行 反映人性恐懼無知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