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3-08-23 19:38:18| 人氣42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負向空間的覺察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負向空間的覺察

「專注」究竟是什麼意思?要多專注才能算是專注呢?抑或專注的目的是否與訓練專注的方式有所衝突呢?David Mamet說:為什麼不能專注,其實是因為不有趣的關係。有趣的事情還會使人不專注嗎?Mamet確實用了他的說法,來進一步更細膩地去重新思考演員「專注」的問題。
Phillip不斷地提醒演員「去覺察你頭頂的空間,以及背後的空間」,「當你在做呼吸訓練,手伸至頭頂時,就用你的手去覺察頭頂的空間。當你在做馬式時,去用後腳覺察你背後的空間」。事實上,什麼是「覺察」(Awareness),什麼又是「負向的空間」(negative space),並且不是用頭腦,而是用「丹田」、「氣」、「內在眼」來覺察,就更加難理解了。
在這裡,我不免想到曾經想要探討的一個題目,即「表演的雜質」。這個題目來自於有一次看電視新聞,說「紅糖」之所以嚐起來比較甜,並不是因為它的糖份比較高,恰恰相反,而是因為紅糖的「雜質」比其他糖類來的多很多。雜質干擾了人舌頭的味覺感受,使得糖的部分越顯得甜。這和大江健三郎所說:「創作在於延遲認知」有邏輯上的關連,這也許就是戲劇元素中所謂的「延宕」和「衝突」。然而「表演的雜質」是什麼呢?就是在演員「專注」的同時,又不僅僅只是專注在表演的某個部分,這容易造成一種「促狹」的表演,就像一個人在生活當中「鑽牛角尖」的感覺一樣。將角色想像成某種「樣子」,也會造成「促狹」的表演(我所用的另一個名詞是「喉嚨劇場」Theatre on the throat,顧名思義,就是演員的情感皆從喉嚨出發,而不是更深的內在),這些名詞的產生和史坦尼所謂的「僵化」,布魯克的「deadly」皆有關連,但我們仍必須向Mamet學習以自己的方式重新思考界定,才能脫離「僵化」、「deadly」。
Phillip不斷提醒的「負向空間覺察」,以及「用內在眼(inner eyes)觀照呼吸」,在我看來,都在找到「雜質」,以凸顯正在進行的戲的部分,或是行動等等。或者說,紅糖的雜質和糖質基本上都是組成紅糖這個東西的一部份,相互依存,「負向空間」和「正向空間」都是我們對於「空間」這個概念的分割。而一個演員該如何去「覺察」空間呢?又為什麼演員必須覺察空間呢?這似乎牽扯到了人「感官接收」的問題,「認知」問題,更是探討「表演技術」的問題。
「雜質」和羅蘭巴特所謂的「刺點」,也許也有某種關連,也就是人怎麼去做「美的編織」(昆德拉)的問題。什麼是「美」,對大多數的人而言,美是一種集體價值觀,一種既定的原則,像是所謂的「黃金比例」(美的需求也是經由社會所創造的嗎?),對於某些人而言,美是一種感動,撼動,刺痛,是跳脫一般大眾,邊緣自居的罕有。表演的美在何處?演員能像梵谷嗎?他的畫作在當時不被重視,卻在後世價值連城。一齣戲能在後世價值連城嗎?一個概念、一種理論,也許可以,一齣戲,一次表演…?我們要從莎士比亞那學到什麼?「媚俗」?
當一個演員不時去覺察負向空間,他就和眼前的「促狹」產生一種平衡,他不那麼專注在一種情緒狀態裡,從而獲得更多空間與自由。其實或許並沒有這麼概念的推理。想想看當我們被某一個焦點所吸引的時候(例如你突然抬頭發現月亮剛好是滿月而且很近),你並沒有對這個目標焦點多投注些什麼情緒,而是在想像的空間(mental space)中出現了另一個世界(例如在內心屏幕中出現某個畫面),總之,你只是看,然後在看不見(invisible)的「負向空間」中開啟了另一個世界。你並沒有顯得陶醉,或是不悅,這些情緒是觀眾(包括自己對自己的觀察)從接下來的行動中去判定,去感知的,而不是演員跳離角色(character)、規定情境(situation)、當下自身(self),然後去「為了表現很陶醉而去演很陶醉的樣子」,或許這就是「布萊希特戲劇」和「兒童劇」或其他類型化戲劇不同之處。這兩種戲劇在類型化上而言,有相似處,但布萊希特要用類型凸顯社會結構的脈絡,而不是「灑狗血」。
負向空間的覺察避免了「台灣小劇場式的耽溺表演」,演員將不會太過於專注在眼前的焦點上,而能以「負向空間的覺察」,來拉住演員經常氾濫的情感。舞者在這方面的訓練要比演員強很多,一方面是因為舞蹈即是身體和空間的互動,一方面舞者不像演員必須同時處理許多複雜的感官同時作用。因此對於演員而言,做一件事的最好方式其實是去做另一件事,以開拓「促狹」的單一認知,這同時也避免預期,用大腦預設下一步的行動。覺察並非心理機制,或許更像一種「放空」。然而在此,我們不免又必須要去重新思考「放空」這件事了。


wei~

台長: 臨界點
人氣(422)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