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1-09-11 14:54:10| 人氣649|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6年來月最圓(聽說)的中秋節 也是處女座的中點

推薦 1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還記得小時候這個時候已經涼風陣陣了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閱讀所造成的認知疲乏,下午往往要睡一下

印象大學時期時不常午睡

  可是國中的時候有午睡的習慣
大概是每到暑假開始,
在那時午後照例都要下一場大雨,止不住的睡意就會湧現上來

 所以....現在這樣究竟是回到了從前?還是類似於工作時的耗盡狀態??



上星期城隍遶境,今天就先從回顧說起
就與幾個月前媽祖遶境一樣,反對的人與支持的人有幾個觀點需要批判

第一、擾民。每個討論串都在擾民擾民,而且連管樂節也主張不要辦。
 像基督教週末躲在教堂裡唱聖歌自然不會「擾民」了,所以他們的言下之意?
 說什麼阻礙交通啦,不知道在他們眼中交通最重要?但有幾點我一定要指出,就與以前蘇花高一樣


台灣的交通僅只考慮車的方便:不是不夠方便,而是太過於方便

  旅遊節目歐洲幾個大城市,市中心還有電車軌道呢!
蘇花高主義者很常說「西部有兩條高速公路,為何不准東部蓋蘇花高」

  剛走了一個颱風,姑且不論這下在屏東的下雨量下在花蓮會怎樣;我們只看到那精美的雪山隧道,逢節日時速必低於20公里!
 台灣並非路太少,而是車太多。致使台灣在討論路權,不討論用路人而只遷就用車人




第二、刻意強調廟宇文化是粗鄙的,只是他們不敢說這是「迷信」而已。

  就算裡面真摻有新興宗教好了,也不需要一竿子打翻整座船。
當然學者會想要去調查。

 而就心理的角度,現代、工業化(或者應該說後現代、後工業時代)社會如此機械化與枯燥,
實有打斷這種日常生活之必要

 這類對於永動機械的日常生活被中斷之恐懼,實在有必要來個心理分析。
它其實並沒有資格可說成是「規律的生活」

這種「規律的」存在於共產主義式反烏托邦,可不存在於資本主義式的反烏托邦!!

 這種人能夠認同與平常工作一樣忙碌的「假期」,而不能容忍一刻鐘的反思!!

 或者,這種全面否認的態度真令人無法不懷疑,是不是有信教的在看不慣?
中國文化大革命打壞的都是孔廟、佛寺與道觀,而今天共產黨政權還要依仗天主教的愛國教會

  台灣不需要這些文化?不然台灣需要什麼東西?
又說什麼民俗只是「個人興趣」,那阿門教就不是個人興趣?



第三個M某要批判的觀點:著重「活動」而輕視文化內涵

  這種觀點站在支持,所以與前兩種觀點的立場不同...但它仍是有害的。  也許有人以看「表演」的心態,而非以自己的根 的角度在參與。
他們很容易以為:遶境繞過每條大街小巷的各路人馬之目的是「取悅觀眾

而參與的年輕人也可能抱著「未來的面試可以拿出來講」的心態參加(這是可能,尚未證實)。

 到時「參與」、「團隊精神」、肯吃苦耐勞等標準化文字,就會掛在他們的嘴上!

可能在大學也是什麼幹部吧,所以才這麼會辦活動。
  然而這可不是那種可以量產的活動.....這是我們文化的根。

盡可以寫這些好被面試官預料到的廢腐之言,但絕不是如實地記錄下歷史軌跡的肺腑之言!!!

 - - - = = = - - -

來說說本人的一些感想吧!

 其實就我而言,這些廟會活動最有感覺不是放鞭炮、陣頭這些最常爭議的點
而是音樂

現在會鼓陣和鐃鈸的比較少了,所以很多為年長者再做。

鼓與鐃鈸的聲音乃是不可或缺的要素!!但媒體屢屢只拿八家將或官將首來做文章。

 只要聽到這些寺廟曲就會感到安心,日本祭典聽到祭 口雜 子可以拿來做譬喻吧。就像是以前布袋戲的背景音樂(南管?北管?)

融入一些新要素也沒什麼不對,有時幾尊神像架上都有洋傘。

  媒體不會晚上才去採訪,所以如果只依賴新聞報導便會低估了他們的辛苦。
據我妹說第一天走到午夜時分!

 想像一下走到小巷,那逐漸擴大的黑暗....譬喻的話,行軍在台糖的甘蔗園裡?

其實M某不太喜歡站在同一個地方從頭看到尾,會走去幾間書店刷新一下感覺再回去
不知道巧聖先師魯班公能不能保佑搞定機器?



 大家中秋節會做什麼?
烤肉?吃月餅?

 M某家裡從以前就沒再烤,不過附近親戚也會烤

 大一那年擠火車回家,那家家戶戶都再烤的盛況不再。
記的還有一年,整條中山路上沒有幾間店開呢!那年衣蝶百貨還在,裡面的誠品也還在......就跑去了。

 昨天晚上八點多出去散散步,果然只有幾家在烤
有少數幾家特別熱鬧,其中一家....是親戚,他家是信教的。

小家庭門前烤肉,雖然零零星星,卻讓人感到欣悅。 又看看....只要是大家庭的,昨夜都靜悄悄.....

只怕,我們台灣的習俗,已經被基督教的團聚給附身了吧

  在一個社區,都同一個營造公司蓋的
許多不知年齡與M某相仿、還是更大,看起來是所謂的PARTY....那又是一個小團體了,我若無其事走了出來。

走到林森路那就是平日的大路了

習俗,這個後工業時代,快要只剩下一副蟬殼了嗎?

難道我們只對電視的笑點有反應了嗎?無論什麼節日,只擔心家裡哪台收視又不好了。


 - - - = = = - - -

或許今晚才開始熱絡...但卻下起雨了。

  突然想到:鄉民們會星期六,還是星期日烤肉呢?
網路有潛力做得到,但卻很難做到

如果一張地圖可以顯示鄉民們現在做什麼該有多好?
 所以今天就登入了地圖日記看看,是有正妹地圖啦.....
可是好像沒有其他「地圖」

 在K島上有島民說:日機(手機)到了台灣便成了廢物。

 在台灣,買一隻手機要付出的成本很高;要行動上網則要付出更大的代價

行動電話在台灣的成本始終很高很高
而在日本,這些成本都好低好低........

 所以想要隨時隨地發布訊息到網路上,對台灣人說是艱鉅至極的任務。

 所以台灣就沒有「手機小說」這種東西發展的背景。

再加上又沒有像"ニコニコ動画"這種不需要人去適應,而是從「架構」上去發揮網路潛力的平台,
(詳見《架構的生態系》~アーキテクチャの生態系)

使得對於「沒有用」的評價更進一步固化。

 - - - = = = - - -

剛看完新書《下班時間扭轉未來》的第一章,發覺到台灣除了上述這點不如日本
還有一點不如美國

那就是閒暇時間

 看這本書必須要注意。因為美國人的生活可是與臺灣人大不相同。
台灣的行動科技落後,台灣人也沒有太多閒暇時間!

「隨身帶相機」的人數若我所想不錯,應該遠低於日本人或美國人。
國人除了聯誼與聚餐、還是辦活動的時候才會用到相機,

 或許這是阻礙台灣人變成新台灣人的原因之一:中國人除了經營小團體,對社會沒有什麼興趣。

所以不像美國或日本,台灣人處在很難建立連結的狀態。




也因此KOMICA以及台灣ニコニコ顯得特別珍貴。
ニコニコ還沒有去申請帳號......這是因為還沒有理想的化名之故。

 也可以說美國人的閒暇時間,很可能是喜歡代工的台灣人一手成就的。



  無論是學生,還是社會人士,「我們生活在全球連結網」這件事---很難有這種共鳴
臺灣人無法自己當記者,而必須依賴媒體洗腦我們。

 總不會一邊烤肉一邊開啟你的桌上型電腦或者筆電.....開始實況轉播吧?

  這本書足以讓國人一起反思,而不是把台灣代入美國、覺得台灣與美國沒有差別
若現年低於30歲的我等,若繼續學習經濟泡沫世代的做事態度.....
新世代,現年未到20歲的諸位們,就要倒大楣了。

 然而,這群新世代卻顯得....想要複製這一切.....


  中秋前夕有感,非時風雨又來。

還願看到月亮,中秋節快樂!!

台長: M-I
人氣(649) | 回應(0)| 推薦 (1)|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 個人分類: 時事評論 |
此分類下一篇:民國一百年大改造善說心要
此分類上一篇:罷工 暴動 再追加一篇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