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很多前往非英語系國家留學的人來說,語言可能是很大的挑戰,對我來說更是如此,尤其我是科學而非文學的學生,且只能用課餘的時間學語言。在法國,使用英文並不被普遍接受,為了生存,我必須無時無刻試著使用法文溝通,就連匯款、就醫也是......我從幾乎程度零到在法國 5 個月後,聽一群人嘰哩呱啦講法文時,已經「進步」到能聽懂四個字裡的一個單字。不過,想當然爾,我的想像力沒有強到能填補那四分之三,所以基本上還是不懂!
剛開始是最辛苦的時期,當周圍的人像往常一樣將我視若無睹,自顧自地口沫橫飛的同時(法國人真的很喜歡有事沒事就「辯論」......),我要不就是保持著優雅的微笑放空發呆,要不就是在他們聚集之前趕快開溜,完全不參與他們的話題。這個情況就連在學校裡也一樣。
無可否認,有幾度我都覺得好累,好想放棄,說到底,真的有人聰明到能夠同時兼顧科學跟語言嗎?但是我總不能永遠把自己關在家裡自怨自艾,何不想想如何能讓它變得更好。
剛開始到法國,發現英文不通後,不管做什麼都要事先做足功課,不能一直期待有人會來幫我。還好現在網路很實用,要去寄東西前就先上網查要填的表格長什麼樣子、要去銀行前就先準備好「我要匯款 OO 元到這個帳戶」的法文說法。購物前都先查清楚物品的法文,這樣才能照標示去找商品,可以盡量避免麻煩別人。
但有一次,我的背包破了,需要去超市買針線包來補,偏偏這麼小的東西,我遍尋不著。無奈之下,我只好用生澀的法文開口問了旁邊在整理貨物的店員:"Monsieur, est-ce que vous vendez... des... kits(?) de...... couture?"(先生,您有沒有賣...工具盒(?)......縫紉的...?)
店員:"Couteau?"(刀子?)
我:"?!...Non!"(不是啦! >_<”)
因為我 couture 的發音不好,那位先生以為我要 couteau(刀子),我只好很誇張的指著我的衣服做出穿針引線的動作,最後肢體語言果然勝出,那位先生哈哈笑著幫我找到了我需要的針線包。
這雖然只是個小小成就,但我發現在國外就是要從這些小地方著手,從生活上去學習一個語言的精要。當然剛開始這不是件容易的事。使用一個語言,首先就是要去努力嘗試,不要怕錯誤盡力表達,突破那個心理障礙後,之後就越來越敢講了。
當然多語言學習一定會造成混亂,就像我來往於德國、法國之間,剛出入國界時一定會說出一些可笑的話,例如:"C'est falsch"(這不對。)(註一)或是"Langsam, s'il vous plaît"(請慢點)(註二)身為臺灣人的我們已經習慣國臺語混用,但德法語的切換除了在邊界的城市例如史特拉斯堡(Strasbourg)或是多語的盧森堡、瑞士之外,其他地區是行不通的,為此我真鬧過不少笑話。
記得第一次在邊境受檢查簽證是坐巴士從法國到德國的時候,當時我把護照拿給警察,裡面有法國給的簽證,他端詳了比別的乘客更久的時間。其實印有 Republic of China 的護照老是會被看很久,我習慣了,但為了省去他問我問題的時間,我原本想用德文解釋的,卻說成了一句四不像的話"Herr Polizei…… I have visa de long séjour, I am legal!"(註三)(警察先生......我有長期居留簽證,我是合法的!)內行的人大概看得出來這其實是英文、德文、法文的極畸形融合版。
意識到自己好像越解釋越糟,正在尷尬下一句要怎麼辦,哪知那位警察「噗」得一聲笑出來,很快就將護照還給我了,還優雅的補了一句"No problem, madam. Enjoy your trip."
在繁重的課業壓力下,我一個禮拜還是會上至少一堂的體育課,除了運動之外,也把握這個時機跟當地人磨合。因為運動時大家都相對比較放鬆,就算講錯了也沒有人會責怪,況且就算聽不懂,只要照著旁邊的人一起做就不會有問題了。
在德國習慣一個學期後,雖然我的德文程度應用在學業上還是不夠,但在朋友的鼓勵下,我漸漸將生活會話完全取代為德文。我個人認為德文的聽、說比法文簡單,因為德文不像法文字尾不發音及有連音(liaison)的問題,而且德文很多單字跟英文很類似,例如說 bank、hand 這些字根本一模一樣。
有一天我去參加運動俱樂部時帶了自己做的綠豆涼糕過去分享。我沒有先查好豆子的德文怎麼講,但想到豆子的英文是 beans,那德文應該差不多叫 Beanen 吧!嗯,還加了複數字尾,我真聰明!我興高采烈的跟朋友介紹我的綠豆糕,沒想到還是鬧了笑話:
我:"Das wird aus ’Beanen’ gemacht."(這是用"Beanen"做的。)
朋友:"Bienen? Honig, meinst du?"(蜜蜂?妳是指蜂蜜吧?)
我:"Nein, ich meine… ’beans’ auf Englisch!"(不,我是指......英文的"beans"!)
朋友:"Ach! Bohnen!"(啊!豆子!)
我:"Bones?!"(骨頭 ?!)
因為有時類似的發音在不同語言有不同意思,這種雞同鴨講的情況其實相當有趣。但是就算被取笑也不要害怕,試就對了,因為我們臺灣其實也算多元文化與多語的環境,比起某些國家只使用單一語言,多數的臺灣人或多或少都會講兩三種語言。所以我們不需要妄自菲薄,自豪都來不及了,何必需要害怕呢?語言是溝通的工具,只要能講得通,就算不完美也很值得驕傲!
在這邊我想討論另一個議題,就是即使是同一個語言,在各區域也會發展出不同發音的問題,姑且稱它們為「口音」。有些語言學習的人會擔心自己口音重而害怕與人溝通,但我覺得還是要勇於嘗試,不要因為口音的問題就不與人交流。
以前我在臺灣交的印度朋友曾經跟我訴苦過很多同學嫌她的英文口音很難懂,她激動的說:「我的英文就是這樣,有什麼辦法?」我覺得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有口音,就算中文也是,在臺灣、中國大陸、新加坡、馬來西亞學習的人一定會有口音上的差距,我認為學習者只要用心慢慢講、用誠意溝通,口音不應該是我們拿來嘲笑或責怪別人的原因。我在臺灣遇過幾個說中文的外國人,有些人聽起來像是在講北京話,雖然有點令人意外,但是我非常肯定他們為了嘗試使用外語所付出的努力。
我也曾有過這種經歷,所以能夠切身體會使用非當地口音溝通需要的勇氣。我的德文是在北德學的,第一次到瑞士蘇黎世(Zürich)時其實相當緊張,因為就算它是德語區,他們的德文口音也跟我學的差別很大。不過後來我到了當地說德文的經驗還算不錯,蘇黎世的人們聽到我講德文,都有辦法轉換他們的口音到能讓我理解的地步,且完全沒有任何人因為我口音不一樣而嘲笑我。很多人還自動切換成流利的英文,例如有一次我買郵票時本來是講德文,櫃檯女士回答時卻變成英文,她的同事還用手肘推她:「嘿,她在講德文呢!」「哎呀,對不起!」
想想在法國就完全不是這麼回事,因為在法國如果講英文,很多人就算聽懂了還是會回法文(外加一個臭臉),所以想要在法國保持心情愉快的跟當地人溝通,會說他們的語言是必要的。
在國外,我的日常生活幾乎完全使用當地語言溝通,就算是去旅遊,也一定會準備幾句當地的招呼語使用。我認為語言的重要性在於它是最能親近一個民族的關鍵,當我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當地語言,對方會對我有比較好的觀感,覺得我願意付出心力去了解他們的文化。
很多人選擇留學國時會對前往非英語系國家感到卻步,就是因為怕語言不通。但我反倒覺得,能夠在新的環境下多學一種語言是好處、是優勢,因為多了一種技能,這般考慮的話世界就更廣了,所以不一定非得選擇英語系國家不可。
而且,語言學習,並不是文組才做得到,我就是個例子呀!身為理科學生,我的文法、複雜的造句、各個領域的綜合運用當然不能和專攻語言學、文學的同學比較。但是我敢嘗試,也很希望能夠融入新環境中,我覺得這是最重要的事。
高中時當作好玩曾經學了幾年日文,沒想到後來到法國後因而認識不少日本朋友;在德國大學的自學中心有免費的語言教材,我也因此曾自學了一學期西班牙文,雖然還不太會說,但當我獨自去西班牙玩時也能大概理解別人在跟我說什麼,整個旅程暢行無阻。
學習很多語言不容易,但過了混亂期後,就發現它們越來越可以融會貫通,就好像科學的不同分支銜接起來一樣,感覺真的很神奇!下次自我介紹時我可以很自豪的說"I am a scientist. I speak six languages!”"我認為文與理並不衝突,勇敢衝一發,付出努力學習,它們就是你的,而且最終一定能夠相輔相成。
註一:錯誤的德法文混用例子"C'est falsch."(這不對),句中 C’est 是法文「這」,falsch 是德文「不對」。
註二:錯誤的德法文混用例子"Langsam, s'il vous plaît."(請慢點),句中 Langsam 是德文「慢」,s'il vous plaît 是法文「請」。
註三:錯誤的英、德、法文混用例子"Herr Polizei… I have visa de long séjour, I am legal!"(警察先生......我有長期居留簽證,我是合法的!)句中"Herr Polizei"是德文「警察先生」, I have 是英文,"visa de long séjour"是法文「長期居留簽證」,"I am legal"則是英文。
《關於作者》
吳婷瑋
在德法兩國完成海洋地球物理碩士,目前在進行學術研究工作。留學之餘獨自遊歷了超過 15 國並能有效運用中、台、英、日、德、法六種語言。熱愛自然,對於世界不同文化充滿好奇。看似冷靜其實衝動,喜歡挑戰,卻也喜歡寬鬆自由的生活方式,有多重人格的傾向。學術之外還是個格鬥武術運動員,喜歡冒險和富有變化的活動。興趣太廣泛以致於覺得一個人生實在不夠用,每分每秒都在學習新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