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1-12-19 17:03:38| 人氣16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政策好奇怪?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這是某政黨的政策內容,因毫無政黨傾向,故全由政策意見來觀看到底這些政策是不是真的可行!

1.讓「延長失業給付」發放門檻合理,讓失業的人較容易拿得的失業給付,得到政府照顧。
2.調高基本工資、基本時薪,讓大家生活能比較過得去,不會薪水跟不上物價
3.禁止政府機關任用派遣工,並協助現任之派遣工轉為正職
4.確保派遣工能夠享有全職工人的保障待遇,並落實同工同酬
5.限制責任制的使用,要求企業給予合理的工作時數,進而減少並杜絕過勞死的狀況。

 

針對以上的政策有以下的看法:

【1】

合不合理的認定標準是什麼?若是我於公司任職之後失業,進而轉入隱藏性的投資或是開業,比方網拍、攤販,是否也一樣拿到失業給付?呵!所以並非門檻的合理性,而是認定的標準在哪裡?

另社會福利支出是拖垮政府財政的項目之一,我國是否要轉為福利國像希臘一樣,一個國家的財政收支跟個人家庭的財政收支一樣,差別在政府當有盈餘應照顧弱勢,家庭盈餘則會成為財富或是其他消費。

因此並非政策好不好,問題在錢從哪裡來,今天若我背後有個無底洞般的金山銀庫,啥福利我都作得到。

【2】

調高基本薪資,於公務員只要政府財政許可,自然不是問題,但於民間企業,調高表示固定支出增加,此一增加不僅是基本薪資,一併包括國民年金企業負擔部份、業績獎勵、節日獎金等。

此問題實在很大,還是一樣錢從哪邊來,我國本要通過博弈條款,於澎湖建設博弈事業,因民粹道德抨擊而斷羽,若通過將可帶來更多工作機會,國外資金投入,觀光收益,其他旅遊收益,增加國內農特等其他產品銷售。

既然這些發展條例都沒通過,財源哪來,賣國產?還是利用金融遊戲作帳或投機收入?於私人企業投機是可行,於政府投機不可行的原因在於,國家收入是由國民繳稅為基礎財源,故國家投資機構操作應是低風險。

【3】

派遣轉正職,一國公務人員能夠聘任多少是由各地方與中央政府所需要的人員;並衡量財政來決定,並不是看到什麼就給什麼!

更重要的是,政府短期派遣人員的用意於是協助失業人口有暫時性的工作機會,藉由工作機會累積實力與人脈,只是一個暫時性的措施,要使開此方便大門,脽都可以當公務員,屆時台灣就成為亞洲希臘,以希臘為例沒記錯的話有60%都為公務員,這也是拖垮希臘財政的主因之一。

很現實的錢、錢、錢,錢從哪裡來?

【4】

承上,派遣人員即使短期或是任務型雇員,在這部份應與正職人員有所區別,若福利工資都一樣,乾脆大家都當派遣人員好了,派遣人員主要的原因是基於企業有淡旺季,為了避免淡季人員不足、旺季人員短缺所因應出來的一種方式,同時也針對公司本身業務或是人員可能缺乏的必要專業知識,因此這一類是專材的派遣,基於這些點,薪資怎可一樣!!!!

要是我是專才派遣人員,一個任務派遣,我本該因我專業可收入50萬,結果因為同工同酬的法律規定,企業依據我的工時給我2萬五,到底什麼才是對於派遣人員好呢?

想出這點子的人,腦子真是不知道裝啥?要讓人爽也要有可以爽的依據,又不是說謊比賽或是呼弄比賽!

【5】

限制責任制,責任制本身就是任務型態才衍生出來,比方說接了一個case,有時限,越短時間內做完收益越大,這屬於公司在管理人員使用的薪資誘因部份,若是一般平時作業員工,比方電子廠作業員,本就無責任制問題。

這問題的關鍵在於,各行各業所聘僱的人員是否足夠因應業務需要的人數,這該是個別廠商的選擇,要是該廠商長期人員不足,壓榨本來員工,員工有工會,工會向公司協調,不果!才向政府申訴,由勞委會介入協調!

可修改的部份是這部份,在協調上,可成立評鑑委員會,評鑑開公司是否是長期屬於人員短缺透過壓榨來節省固定成本,當有標準認定才能對其處理。

= =+

雖然我很笨,但是我搞不懂這跟限制責任制有啥咪關係?重點應該是廠商聘僱人員是否足夠的問題吧!

結論:

人之所以被需要,是因為在整個人類社會中具有價值,這些價值在市場中供需雙方;相互媒合,成立聘僱契約。

因此,失業的問題有二:

一:如何擴大國內企業增加發展,使其提供工作機會,這就屬於產業方向的策略,我國要走向何種產業發展為主軸,這主軸是否符合人類社會的需要。

二:人才的培養

人才的培養上我國一直有這類問題,政府並無主導人才培養,只是一直針對小問題,應以產業發展策略為主軸,對於人才訓練,成就個人的專業職才於企業所需要並且必備。

人的利用價值在於許多層面,這些層面都與貨幣有所聯結,因此能過藉由這些價值累積財富有利於生活品質改善或是維持生活。

政府的福利政策應是針對弱勢加以輔佐,而不是丟麵包,要做的是如何創造麵包廠,增加人員聘僱,敎人們如何製作麵包增加個人可被利用的價值。

所謂社會主義就是共產主義,政府將一國所有的財富全部加以管理,以做到平均分配資源,這就是社會福利的概念來源,然而要是真的這樣好,北韓為什麼人民處於痛苦?中國大陸何以需要經濟改革?目前多半的國家都是資本與社會主義兩種併行,只是比例問題,因此我國的主軸應該是如何使用兩種主義,使我國與國民能達大最大利益為目標,這世界是變動的,因此如何才能應變這些變動才是重點,再加上我國國際地位實在很特殊,說穿了沒什麼實質影響力,在國際上根本被看成附庸國,只有創造無法被取代的價值,在國際上講話才可以大聲。

政策制定真的是需要面面俱到,而不是只講究爽,跟感受問題,很爽可是做不到,那不就我沒被服務到,那到底爽在哪裡?被照顧到在哪裡?或者因為照顧了擴大照顧的範圍,結果只能照顧5年?10年?那我的兒子女兒呢?要因為這些照顧而替前人揹債,面臨更嚴峻的未來?

請三思政策!

我國存在的問題是在於資源的分配問題,並不是這些小環節上,政見老實說我們想看見的是,整體國家的規劃,發展方向,為什麼要這樣做?如何做?並列出具體可行的執行辦法,評估可成功的比率!

比如:我國軍事武器一直仰賴其他國家的輸入,在這部份我國若願意投入研發,不但可以直接帶動基礎技術,也可以帶動高科技技術,將此技術與民間分享,創造更多獲利,而研發出來的軍事相關工具,必須必備可與大國競爭,如此我國的軍事產品才能於市場上銷售,為我國帶來利益。

拜託!白皮書上真的要可行,若真的想要獲得中間選民的支持,就得真的政策有遠景,執行是可行,財源等規劃都是具體,一國的代言者不是去管理一國的人民,而是設法替一國國內的所有人民謀取最大的利益。

 

台長: 沉靜者
人氣(162)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