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9-04-04 08:58:59| 人氣88|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日治時期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1895年馬關條約,滿清政府割讓臺、澎給日本。日本政府珍惜的把台灣當成自己國土,以永續經營的理念,來台立即展開地籍測量,並積極規劃國土。在交通建設上,先後完成了縱貫鐵、公路;在經濟建設上,鋪設太平山、阿里山、內灣和集集等鐵路,開挖建設基隆港、高雄港,並積極規劃水利建設(如嘉南大圳、柳公圳等等)、水力發電(如從烏來打通大桶山隧道,引南勢溪水到雙溪口發電)。日本政府有意把台灣建設成比日本更進步的地區,所以舉凡公署建物,無不採用西式美學觀點,並力求創新,企圖把台灣建設成當代國際大都市。

 

雖然,日本治台初期,的確實施臺、日人的差別待遇。不過,日本在台實施現代化建設,人民生活逐漸富裕。加上治安非常嚴謹,宵小流氓被捉,都處以嚴刑並遊街示眾,因此宵小絕跡,達到夜不閉戶的狀態。直到日本發動東南亞戰爭後,糧食、生活物資須要配給,生活才墜入困頓之中。

 

二次大戰結束,日本因戰敗撤回,台灣由國民黨接管。當年,臺人可自由選擇留下或到日本發展,而日本地區的蕭條與破敗,更勝於台灣。但日人奮發圖強,重新吸取德川家康的精神,六十年後的今日,日本成為世界上最適合居住的國家之一,而各方面的成就,亦是有目共睹的。

 

反觀台灣,蔣介石敗退台灣,卻還不知恥的改總督府為「總統府」,繼續當皇帝,歷屆繼任者也依然得意洋洋的坐在日本總督府內,忙著分封家臣,繼續貪污。台灣經過國民黨、民進黨的統治,除了寺廟、民宅,其他古蹟都是日人留下的建築物,兩黨卻沒興建一棟具藝術價值的建物。每當參訪日據古蹟,總有一股緬懷日治時期的錯覺,這實在悲哀。而更可悲的是福爾摩沙、美麗之島變得滿目瘡痍;藝術、人文、經濟等各方面都成了臭水一攤;哀哀黎民,束手無策,求告無門。


顯示文章地圖
台長: 阿蘭城主
人氣(88)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 個人分類: 天祐台灣 |
此分類下一篇:敗退台灣的國民黨1
此分類上一篇:山高皇帝遠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