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7-06-06 06:06:36| 人氣8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引用文章--贊成核能的理由-1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贊成核能的理由-1

此篇文章引用自
http://rosaceae.ti-da.net/t1583185
請逕自點選上方連結去觀看原文(下方迴響區有精采的辯論不要錯過!!還有精采的之二跟之三也可一併享用)
以下為原文轉貼

去年我曾經翻譯了一篇介紹詹姆斯‧洛夫洛克的新書的文章,我現在就在讀這本書。

我想這本書對台灣如何對抗全球暖化應該也會很有啟示,特別是關於核能發電的這個部份。「非核家園」的理念仍然在台灣的環保界與社運界喊得鎮天價響,即使大家都主張減少二氧化碳。然而,卻有新的證據顯示,反對核能發電的主張與理念是被誤導了。

雖然我在之前的文章裏面已經提及,然而我想,還是值得把核能的議題單獨成文,重新檢視其迷思與不實之處。本文將分成三部份,第一部份仍然翻譯洛夫洛克的論 理,這篇文章的部份內容來自他的新書,並非全文翻譯。第二部份則是反核運動一定會提及的車諾堡核變,去年BBC的地平線節目裏,探討了輻射是否真的如二十 年前所預言,造成大量人口死亡的問題。第三部份,仍談車諾堡,這個意外的野生動物的天堂。

Nuclear Energy: the safe choice for now
核能發電:現在的安全選擇
By James Lovelock, Honorary Visiting Fellow, Green College, Oxford University -July 2005

目前世界普遍存在的不只是對於全球暖化嚴重性的無知,還有對於地球如何維持一個可居住的氣候與結構系統一無所知;很少人知道地表與海洋生態系統與它們的物 質環境之間的互動,更少人知道就是這樣的互動讓地球變得適合居住。相反的,很多人都相信我們可以用盡地表的沃土來餵飽所有的人;我們不能,因為有一部份土 地,是地球需要用來規範其化學變化與氣候水文,好讓地球可以適宜居住的。


燃燒森林會釋放大量的二氧化碳。

全球暖化是由於燃燒石化燃料,以及破壞自然棲地--如熱帶雨林--所造成的。要改變全球的農業,可能需要花好幾年,甚至數十年的時間;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幾 乎沒有別的選擇,只能大量降低燃燒不安全的石化燃料所得到的能源。如果我們能夠只靠有機農業、可再生的能源,就能維持現在的文明,那當然是再好不過的事。 但是如果假設我們可以很快就達成這種境界,不導致溫室效應,那就是一種愚蠢的幻想。我們需要的是一些已經證實安全、並且合理又經濟的能源;沒有單一一種能 源生產可以迎合我們全部的要求。新的能源組合之中,核能將是主要的來源,它可以彌補那些可再生能源,以及石化燃料的所提供的有限電力,如此一來所產生的少 量二氧化碳就能夠有效地封存。從經濟與工程學的角度,核能是經過屢次試驗,安全,又合理的能量來源。但是大眾對它的恐懼是普遍的,並且形成了一種無知的氣 候,如此一來無謂地膨脹了核能、與廢料處理的代價。

一個核能發電勝過石化燃料發電的地方,在於我們可以很容易處理前者所產生的廢棄物。燃燒石化燃料,一年會產生兩百七十億噸的二氧化碳。如果我們把它固化, 它就變成一座兩千公尺高、底座週長有一萬公尺的高山。如果是用核反應來產生同樣數量的能源,會產生大約是一萬四千噸的的廢料,可以壓縮成一個十六公尺長的 正方體。二氧化碳無影無踪,卻是致命的,假如我們不設法控制它的排放,它就會殺死幾乎所有的人。埋藏在核電廠地底的核廢料,對於蓋婭是不夠成威脅的,只對 那些蠢得跑去曝露在其輻射線之下的人有危害。

有人在談要把二氧化碳埋藏起來,但似乎不瞭解這項工程的困難之處。要怎麼把世界各種不同的二氧化碳排放收集起來?而我們所造成的大山又要放在哪裏?

我覺得很悲哀,又很人性的是,有龐大的官僚系統在關心核廢料封存問題,許許多多機構存在的目的,都是在使核電廠除役,但卻沒有人對真正邪惡的廢氣,二氧化 碳,投以同樣的心力。(洛夫洛克在書裏說,英國核能除役委員會在2005年的報告書裏提到,計畫花費五百六十億英鎊讓所有的核電廠除役。)

一位電視台記者問我:「核廢料又如何?環保人士說核廢料會毒害整個生物圈,並且持續數百萬年。」我知道這是不實的指控,而此謊言的巨大程度甚至會得到吹牛 男爵閔希豪生(Baron Münchhausen)的贊同;我也知道自然界會歡迎核廢料,因為核廢料可以阻止貪婪的開發商;如果它會帶來任何損害,這種損害都是很小的代價。那些被 核能輻射所嚴重污染的地方,最驚人的特徵,就是野生動植物在那裏興興向榮。這正在車諾堡附近的土地、太平洋的核彈測試場、以及惡名昭彰的第二次世界大戰韓 福德(Hanford)核子武器工廠發生。野生動植物並不感到輻射線對它們有任何危險,而輻射污染若稍稍降低了他們的壽命,也比人類、人類的牲口及寵物對 他們的危害,來得有益得多。我們很容易就忘記,我們(人類)的數量如此之多,幾乎我們做的任何多餘的事:如耕田、伐木、造屋都有害於野生動植物,有害於蓋 婭。


車諾堡位於烏克蘭與白俄羅斯(Belarus)的交界。

一個有關於車諾堡、很少為媒體所提及的事實,就是我們傳統智慧相反的,在車諾堡及其附近被認為輻射量太大,不適合人類活動的地方,卻變成了意外的野生動物 樂園。烏克蘭的動物以及鳥類,發現人類的缺席對他們的益處,不只是折衷了輻射線的任何可能為害:他們在這裏生活、繁衍,甚至比起在尚未受到輻射污染的地方 更加成功。車諾堡的野生動物對輻射一無所知,也不感到害怕。它們的壽命也許會短一點,這一點卻對它們沒有任何重要性。這個經驗或者可以建議我們,也許核廢 料最好的存放地點,就是熱帶雨林,還有那些需要抵抗貪婪農民與房地產開發商的生物棲地?

我們(指英國)無法得到核能的好處,因為被誤導以為它很危險,而政治人物又不願意流失選票。有一些環保運動的成員在私底下同意核能並非邪惡,然而他們知道 支持者已經鐵了心,要讓他們改變已經是不可能的事。有些左派的人士把反核當成對抗資本主義的碉堡,並且回想起1980年代煤礦工人罷工失敗的事情,而煤的 停用又與核能發電有關,因為後者已經提供了足夠的電力。對於他們而言,反核是重要的人性與政治反對運動。但如果我們可以停下來考慮石化燃料對全球所造成的 巨大破壞,我想他們就會瞭解,這樣的反對是我們負擔不起的奢豪。在未來一個世紀裏,第一個溫室災難也許會發生,屆時我們再回顧歷史,我們就會瞭解我們的政 治人物忽略了核能的好處所造成的損害如何巨大。那些不智、對恐懼投降、讓可以運作的核能電廠關門的政治人物,將有許多需要解釋的地方。

可以發生的最糟糕的事,如果車諾堡輻射污染變成一種流行病,也不過就是,我們的壽命將在一個放射線稍稍增多的地方稍微減少。這樣的可能性是很小的:核能工 程,就像是航太科技一樣,已經隨著時間演進而越來越安全,也會繼續如此。然而可能性不小的,甚至已經正在發生的,就是全球溫室效應的擴大所造成的災難。



核廢料沒什麼好擔心的,洛夫洛克甚至公開表示,他願意提供他家的花園作為一家核能電廠一年高放射性核廢料的儲放地點,這些廢料大概只有一立方公尺的體積, 並且安全地封在水泥之中,而他甚至會利用這些衰變的輻射物質所產生的熱能,來供應他家的暖氣。他說,不利用就是一種浪費,而更重要的是,這些廢料對他、他 的家人、野生動物都沒有危險。


附錄:Zac Goldsmith與洛夫洛克的辯論:Should Britain go nuclear?(2006年12月3日英國每日電訊報)

台長: 安姬
人氣(87)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 個人分類: 安姬一臉正經 |
此分類下一篇:不要污名化野狗--引用自中時部落格
此分類上一篇:company animal musiem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