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08-15 06:10:05| 人氣4,003| 回應64 | 上一篇 | 下一篇

《中共政治體制改革研究》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啥是「政治制度」改革?啥又是「政治體制」改革?搞得搞得人頭昏腦漲!

這個嘛!依朱新民的《1978-1990中共政治體制改革研究:八十年代後中國大陸的政治發展》。(台北:永然文化出版,1991)他認為:
「政治制度」一般是指國家的根本制度的政治屬性,例如像中國政治改革上,它主要是表明是建立在什麼性質的經濟制度基礎上,以什麼政治思想作指導;而「政治體制」則是指這種根本制度的組織方式和管理方式。

乖乖,「體制」不是「制度」之體嗎?怎成了「制度」之用了?

術語如魔術,不同巫師有不同的用法,如同朱氏等西式民主至上者,其研究「中共政治體制改革」之目的,在批判體制改革之不足、而想將共產制度和平演變成民主制度;反之,中共等體制改革之目的,想維持並壯大共產制度。以上由以下貼文可充分比較出。

管它啥「制度」「體制」的,成功的就是好「制度」「體制」!

中共十七大為深化政治體制改革佈局

  新華網北京2007/11/11 電(記者李斌 張景勇 顧瑞珍)“深化政治體制改革”——中共十七大報告鮮明提出了政治體制改革的方向。從過去的“積極穩妥推進”到“深化”,中共十七大報告的這一論述引起海內外普遍關注。
  中國政治體制改革將如何深化?新華社記者為此採訪了中央編譯局副局長、比較政治與經濟研究中心主任俞可平和中央黨校教授周天勇等權威專家。

  中國民主政治:將遵循增量民主之路

  “政治體制改革不是一件‘應當’的事,而是一件‘必須’做的事。”因發表《民主是個好東西》一文而格外為海內外關注的俞可平說。
  俞可平認為,中國的政治發展將與經濟發展一樣,遵循增量改革或增量民主的道路,不可能發生整體的突變性改革,但是某些領域將不時會有一些突破性的發展。
  他認為,中共十七大報告在論述政治體制改革時不僅重申“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是我們黨始終不渝的奮鬥目標”,而且直接將這一部分的標題定為“堅定不移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並且繼中共十六大將黨內民主視為“黨的生命”之後,將人民民主視為“社會主義的生命”,“這些都表明了中國共產黨對民主的重視和推進民主政治的決心。”
  改革開放29年來,中國政治體制改革走過了一條漸進式的道路。“改革進程是一個先易後難、先外圍後中心、先微觀後宏觀的不斷取得突破性進展的不可逆的進程。”作為“中國政治體制改革研究報告”的主要執筆人,中共中央黨校教授周天勇說。

  人民民主將進一步擴大 擴大黨內民主帶動人民民主成路徑

  “建議逐步實行城鄉按相同人口比例選舉人大代表”——中共十七大報告中這一“建議”格外引人注目。
  事實上,正在舉行的鄉、縣、市三級人大代表換屆選舉工作中,西藏拉薩、日喀則等地方的農村和城鎮的選民們已經開始按照同等比例選舉人大代表。
  專家認為,伴隨著這一建議的逐步實行,必將消除選舉中的城鄉差異,進一步擴大廣大農民在人大代表中的比例,擴大他們在國家權力機關中的發言權。
  中共十七大報告不僅將保證人民當家做主作為深化政治體制改革的根本,並且提出“人民當家作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和核心”。
  俞可平說,中共十七大報告提出了發展民主的現實道路,人民民主是最終目標,黨內民主是推進人民民主的途徑和條件。
  增加人民“表達權”的內容;“公民意識”一詞首次出現在黨代會的報告中;實行黨的代表大會代表任期制,選擇一些縣(市、區)試行黨代表大會常任制……在擴大黨內民主和人民民主、保證人民當家做主方面,中共十七大報告作出了很多新的部署,讓人充滿期待。

  發展基層民主:加快建立基層群眾自治制度

  “以前,村裏大事小事都是領導說了算,是‘替民做主’。現在村務公開,村裏大事都由村民大會定,真正實現了‘讓民做主’。”對村裏民主管理的變化,河南省焦作市山陽區郝莊村村民董有金感觸很深。
  這是人民群眾行使民主權利的具體體現。目前,全國九成以上的村實行了村務公開,基層民主在實踐中得到切實發展。
  俞可平說,中共十七大報告首次明確地將基層民主作為“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基礎性工程”,並且要“重點推進”,再次表明基層民主是中國民主政治建設的重點領域。
  專家認為,中共十七大報告首次把“基層群眾自治制度”納入社會主義政治制度的範疇,意義重大。這是中國共產黨不斷推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發展的生動體現。
  擴大基層群眾自治範圍,推進廠務公開,完善政務公開、村務公開……中共十七大報告關於發展基層民主的具體安排可圈可點。

  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將進一步全面落實

  中共十六大以來,中共中央政治局進行了44次集體學習,第一次集體學習的內容是憲法。“這是一個強烈和清晰的信號,表明了黨中央領導集體對堅持依法治國基本方略的高度重視。”紅旗出版社副總編輯黃葦町說。
  依法治國 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中共十七大報告對此作出了部署——堅持科學立法、民主立法;推進依法行政;深化司法體制改革;深入開展法制宣傳教育;等等。
  現行法律體系還不完備、對司法的人為幹預較為嚴重、公民的法治意識比較淡薄……俞可平在指出中國目前立法司法方面存在的問題後說,中共十七大報告從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高度論述了立法司法體制的改革,“只有深化立法司法體制的改革,樹立憲法和法律的至高權威,完善中國特色的法律體系,推進立法司法的科學化和民主化,才能有效解決上述問題。”
  現行司法體制中存在等級化、行政化、商業化和地方化等問題。周天勇認為,建立公正高效權威的社會主義司法制度,關鍵是要保證審判機關、檢察機關依法獨立公正地行使審判權、檢察權;要採取“第三方立法”等方式防止利益相關部門通過立法獲取不當利益;在法律的實施細則方面要注意加強監督。

  從管制走向服務: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步伐將加快

  中共十七大報告明確將行政管理體制改革作為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重要內容加以論述,指出“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是深化改革的重要環節”,並確立了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總體思路。
  “要抓緊制定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總體方案”“探索實行職能有機統一的大部門體制”——周天勇對中共十七大報告中的這兩個具體提法感到振奮,“政府部門應逐步向大部制、寬職能、少機構的方向發展,減少行政層次,解決機構重疊、職責交叉、政出多門等問題。”
  “政府管理體制改革的總趨勢是,逐漸從管制走向服務,從人治走向法治,從集權走向分權。”俞可平認為。

  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制約和監督機制將進一步完善

  中共十七報告提出,要堅持用制度管權、管事、管人,建立健全決策權、執行權、監督權既相互制約又相互協調的權力結構和運行機制。
  “這段話大體勾畫出了中國特色權力制約體制的輪廓。”俞可平說,一切權力都必須受到有效制約,否則必然導致專斷和腐敗。
  中共十七大報告鮮明提出“確保權力正確行使,必須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俞可平認為:“這是集中民智、傾聽民聲的結果,充分表現出中國共產黨在堅決懲治腐敗的同時,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預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設。”
  中共十七大報告多處地方提出了提高透明度的要求。注意到報告這一特點的俞可平說,只有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才能避免暗箱操作,讓官員在眾目睽睽下辦事,才能從根本上消除腐敗,才能確保人民賦予的權力始終用來為人民謀利益。
http://big5.fmprc.gov.cn/gate/big5/au.china-embassy.org/chn/xw/t379880.htm

政治體制改革

所謂政治體制改革,就是在社會主義政治總格局和權力結構形式不變的前提下,對政權組織、政治組織的相互關系及其運行機制的調整和完善。

總目標
我國政治體制改革的總的目標有三條:第一,鞏固社會主義制度;第二,發展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産力;第三,發揚社會主義民主,調動廣大人民的積極性。

具體目標
我國政治體制改革的近期的具體目標,就是要增強黨與行政機構以及整個國家領導機關的活力;就是要克服官僚主義,提高工作效率;就是要充分調動人民群衆和各行各業以及基層的積極性,從而在政治上創造出比資本主義國家的民主更高更切實的民主。

主要任務
在當前和今後一段時間裏,我國政治體制改革的主要任務是:發展民主,加強法制,實行政企分開,精簡機構,完善民主監督制度,維護安定團結。

鄧小平政治體制改革理論的內容,主要體現在以下八個方面:

一是認爲政治體制改革必須同經濟體制改革相配套、相適應,不搞政治體制改革必然會阻礙經濟體制改革,拖經濟發展的後腿。隨著經濟體制改革的逐步深入,越來越感到政治體制改革的必要性和緊迫性。
二是認爲政治體制改革是全面改革向前推進的一個標志。我們所有的改革最終能不能成功,還是決定于政治體制改革。
三是認爲權力過分集中是舊的傳統政治體制的基本特征和“總病根”,政治體制改革要注重解決權力過分集中這個根本問題。
四是認爲發展社會主義民主,健全社會主義法制,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是必須長期堅持的堅定不移的目標,絕不允許有任何動搖。
五是認爲黨政不分、以黨代政是傳統政治體制的主要弊端,政治體制改革要把黨政分開放在第一位,這是一個關鍵。
六是認爲政治體制改革要致力于改善黨的領導,黨只能在憲法和法律的範圍內活動,要堅決鏟除“以黨治國”這個“國民黨的遺毒”。
七是認爲肅清思想政治方面封建主義的殘余影響,是政治體制改革的一項重要任務。這個任務重點在于改革和完善黨和國家的制度,從制度上保證黨和國家政治生活的民主化、經濟管理的民主化、整個社會生活的民主化。
八是認爲政治體制改革要堅持既堅決、又審慎的方針。決策一定要慎重,看到成功的可能性較大以後再下決心,但改革總要有一個期限,不能太遲。
顯然,鄧小平關于政治體制改革的理論,是對國內國際社會主義政治建設曆史經驗和教訓的深刻總結,集中體現和凝聚了全黨的智慧,構成了一個科學的思想體系,具有極爲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
http://baike.baidu.com/view/635497.html
體制改革

在我國,指克服現有體制中的弊端,使各種體制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需要。包括經濟體制改革、政治體制改革、科技體制改革、文化體制改革等。是我國堅持社會主義道路的重要保證。
著力推進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按照精簡、統一、效能的原則和決策、執行、監督相協調的要求,加快建設服務政府、責任政府、法制政府。推進政府職能轉變。按照政企分開、政資分開、政事分開以及政府與市場中介組織分開的原則,合理界定政府職責範圍,加強各級政府的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健全政府決策機制。健全科學民主決策機制,完善重大事項集體決策、專家咨詢、社會公示和聽證以及決策失誤責任追究制度。
http://baike.baidu.com/view/1093626.html

中央黨校:中國政經改革還需30年

  中共智庫正式提出政治體制改革時間表。由中共中央黨校校委研究室編寫的《攻堅:十七大後中國政治體制改革研究報告》一書,認爲中國的政治經濟體制至少需要60年,到2040年才能完全轉型成市場經濟及民主政治。從1979年改革開放算起,仍需30多年的奮鬥。
《攻堅》一書由中共中央黨校校委研究室副主任周天勇等學者主編,共收錄《政治體制改革研究報告》10篇,在去年10月中共十七大召開期間,由新疆生産建設兵團出版社出版,但一直到最近才開始公開售賣。據本報向北京的大書店了解,該書要多等幾天才上架,但網上書店已經接受訂購。

政經改革三階段

  據網絡書店對該書的介紹,主編之一的周天勇把完成中國政治經濟體制改革的過程分成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從1979年到2001年,主要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體制轉變;第二階段從2002年中共十六大召開,到2020年達成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第三階段從2021年到2040年,進一步完善第二階段形成的民主政治制度框架,形成一個“中等發達的成熟的民主和法治的現代化國家”。
  周天勇也反駁了一些外國學者有關中國應當加快政治體制改革的建議,認爲社會經濟體制和政治體制的轉型,是一個長期和漸進的過程,而不分每個階段的任務和重點,籠統地進行經濟和政治體制改革,實際上成本高、風險大,效果並不理想。
  爲報告寫序的中共中央黨校副校長李君如年初曾公開指出,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在于“是否能解放思想,在具體問題上取得突破性進展”,內容敏感的《攻堅》面世,顯然屬于當局落實“解放思想”的舉措之一。
  民間學者曹思源對本報說,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需要回應關于跛腳改革的批評,因此當局才公布改革研究的內容。
  《攻堅》提出政治改革時間表,呼應了中共十七大報告有關政治體制改革說法的改變。中共總書記胡錦濤在十七大報告中一改過去“積極穩妥推進”的提法,改用“深化”,似乎透露了當局的改革意向。
  但民間學者張祖樺認爲,報告在中共黨內代表性不大,他對本報說:“中共高層對政改一直停留在只說不做的狀態,現在也看不到改弦更張的迹象,我實在看不出有什麽特殊含義。”他指出,現有領導層只想維持一黨專政,做些局部改良和修正,把危機的總爆發往後推,而不會去關心30年以後的事情。
曹思源則表示,《攻堅》的觀點代表官方立場。他說:“這是一個漸進時間表,有比沒有要好。其潛在風險是慢速計劃趕不上實際政治生活的發展進程而陷于被動。”
  路透社日前的報道著重指出,《攻堅》認爲如果中國不進行民主改革,限制共産黨的權力,鼓勵競爭性選舉,以及放寬審查制度,將面臨危險的不穩定局面。如果政治體制改革的進程被拖延,就可能導致經濟混亂、腐敗現象加劇,以及公衆不滿等問題。
  據介紹,《攻堅》計劃開始于2006年7月,曆時一年多完成,李君如在評價《攻堅》時說:“民主政治是一個實踐和探索的過程,面對這樣一項複雜而偉大的事業,誰也不可能一下子就提出一套完善無缺的方案。恰恰相反,符合中國國情的、能夠使政治體制改革和經濟、社會、文化的發展相適應的主張,只能在探索的過程中逐步形成。”
  網絡書店在介紹《攻堅》的敏感性時說,該書提出的政治體制改革方案,必然會觸及部門、機構、單位、階層等各方面的利益,政治體制改革更是權力、資源和相關利益的一次大調整,不可能不遇到阻力,也不可能沒有一定的風險。“從這個意義上講,改革就是一次革命。”
  路透社報道說,這份366頁的報告提出的政治改革具體路線包括限制中共的權力、擴大公民、記者、宗教信徒和人大代表的權利等。
http://zouhengfu.blog.sohu.com/79883209.html

越南政治體制改革之研究>李永隆 顧長永

越南共產黨於1986年所召開的第六屆全國黨代表大會之中,第一次提出「革新」(Đổi Mới)路線與指導方針,其改革目標主要是以經濟改革為首、提升黨的領導地位為輔,並期以黨領導統治越南整個經濟方面的建設。不過,若光只是靠經濟方面上的改革,而無其他方面改革的話(例如政治體系、行政體系及司法體系等),則會在實施經濟改革過程中發生諸多的問題。
直至1991年所召開的第七屆全國黨代表大會之中,越南共產黨也體認到若光只是靠經濟改革,而無其他方面上改革的話,則會使經濟改革陷入「躁進與緩慢間的拉扯」(Vừa nòng, Vừa buông lỏng)。所以,在第八屆與第九屆全國黨代表大會之中,陸續提出了越南共產黨、政治體制、行政體系、及司法體系等的改革,並也逐漸加重國家(nhà nứoc)概念。
不過,單就越南政治改革方面上來看,諸多學者將政治改革分類為「政治制度」與「政治體制」上的改革,並做這兩大類的研究。但朱新民教授認為「政治制度」一般是指國家的根本制度的政治屬性,例如像中國政治改革上,它主要是表明是建立在什麼性質的經濟制度基礎上,以什麼政治思想作指導;而「政治體制」則是指這種根本制度的組織方式和管理方式。據此,朱新民教授主張若要研究「政治改革」,則是把研究焦點放於可體現政治改革方式上的「政治體制改革」,而非為「政治制度」。
所以,本文把研究焦點放置於越南的「政治體制改革」上,則以越南共產黨、國會與國家行政體系三者關係為主,並將研究時間點自1986年起提出革新路線迄今這二十年間轉變為主,而本文中將採以第一手越南資料文獻,企圖來統整與分析越南真正實際政治體制改革情況、以及所面臨真正的問題為何,期以可對越南作深層的分析。
最後,本論文章節分為五個部份:第一部份探討相關政治改革文獻,以及越南政治體制改革提出的起源和範圍;第二部份探討越南共產黨與國家領導體制的改革,其中以黨為主要探討對象;第三部份探討國會體制的改革,其中以國會與國會代表為主要探討對象;第四部份探討行政體系的改革,其中以國家機關為主;最後,本文嘗試提出分析及建議,以作為未來對越南相關體制改革研究的起點。

二、 相關政治改革文獻回顧及當前越南政治改革的相關因素

本段中所探討相關政治改革文獻,主要是以研究中共政治改革研究理論及改革模式為主要分析點。然而,現今學者研究政治改革部分,可分為幾個方面,如下:
首先,石之瑜教授在《中共政治改革中的問題意識─從群眾路線談起》一文中認為要研究中共政治改革須以「群眾路線」為出發點,因為在集體與個人之間關係在社會主義制度之中,則是強調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是統一的,局部利益和整體利益是統一的,暫時利益和長遠利益是統一的。所以必須訴諸於確保群眾路線之上,若不走群眾路線的話個體主義與集體主義的鬥爭將會越來越激化,甚至影響到中共未來政權。
然而,確保群眾路線的手段是為「民主集中制」,也就是透過此制運用在社會上的各階層、各個片面、各個地區的人都有代表,並且都能在決策過程中發揮影響力。據此來看,群眾路線的維持或瓦解,則是形成中共政治改革過程中的主要基礎點,也是關鍵點。
其次,李和教授在《中國大陸的改革路徑與意涵》一文中,主要是重新檢視中國的經濟與政治轉型,因為現今經濟學家研究中國改革成功是以「成長導向(growth-oriented)的漸進式改革」為主要研究關鍵點,而政治學家是以中共政權所實施的「軟政權」為主要研究關鍵點。所以,李和教授認為這樣的研究指著重一部份的現象而已,故提出除以討論政治變遷之外,同時也要分析經濟上的巨大變化。
據此,李和教授提出中國改革模式的三個基本特徵來探討歷年來中國政治改革的方式,亦即經濟成長兼顧持續政治穩定、軟威權主義(soft-authoritarianism);經改先行政改滯後的路徑;一黨獨大的政黨制度。不過,可以發現的是中國改革模式,還是主以經濟改革來帶動整個政治改革方面的腳步,但其中有可能會引發的問題是若經濟出現嚴重危機時,各種內部矛盾、鬥爭即將四起,則可能會在引發大規模的政治上的改革。若政治改革無法滿足現狀需求,或是改革腳步緩慢的話,則是會嚴重地威脅到中共政權的合法存在性問題,抑或是民主化的興起。
再者,徐斯儉教授在《中國大陸政治改革的爭議:一個文獻的回顧》一文中,將現今國內外研究中國政治改革的文獻作一統整性介紹,並給予劃分四個清楚分析領域(請見表一),如下:中國政改主張的四種領域
需求緩和(強調穩定) 需求急迫(橋調矛盾)
民族國家取向 I穩定型政治改革 II國家型政治改革
自由民主取向 III溫和型政治改革 IV激進型政治改革
在表一所顯現的四個分析領域,中國政治改革應隸屬於I穩定型政治改革,因其改革的行動主體為「統治階層」,改革的本質是「行政效能」,改革的過程是強調「穩定、整體發展」,改革的模式是為「由上而下、漸進改革、強國家」。據此來看越南,與I穩定型政治改革不謀而合,但其中有一點卻是不同於上所述的分析概念,則是在改革模式方面,越南應視為「由上而下、漸進改革、有限政府」。因為中國對於國家本質概念與越南不盡相同,故在改革過程中,越南主要以有限政府作為改革模式,並採以行政體系改革領域作為主題,而非把國家概念提升或利用國家為主要訴求對象。
最後,朱新民教授在《一九七八~一九九○中共政治體制改革研究─八十年代後中國的政治發展》一書中認為,馬克思經濟決定論對政治事務的忽略,以及認為經濟基礎的解決就能自然化解政治問題的觀點,使得共黨國家的政治自始就走向不合理的發展道路,但之後為了鞏固無產階級政權及配合計畫經濟的需要,而陷入政治與社會發展的兩難。所以要如何有效地進行政治改革,同時又可保持整體經濟與社會發展,這則是在社會主義國家中,所面臨最大的考驗。依此來看中國方式的話,不難可發現,主採以「由上而下、漸進式的改革方式」,輔以「民主集中制的實施手段」,則為造就目前最成功的政治改革模式。
另外,朱新民教授也主張若要研究「政治改革」,則是把研究焦點放於可體現政治改革方式上的「政治體制改革」,而非為「政治制度」。因為政治體制是在社會根本制度確定的前提之下,用於組織和行使正權,對社會實施政治領導和管理的一套互相聯繫的政治設施、政治組織形式和政治規範的綜合體系。此體系包含三種基本內容,亦即政治設施或政治機構;政治組織形式或管理方式;政治準則和政治規範。
所以,朱新民教授將這政治體系內所包含的三種基本內容,視為政治體制改革研究的三面向,並可做深度探討。據此來看本論文,則是採用此三面向為基礎,而本文主要採用的三面向為,亦即「黨與國家領導體制改革面向」;「國會體制改革面向」;「行政體系改革面向」來分析,並以「制度面的變遷」和「越南共產黨的角色」作為貫穿此三面向的論述及分析。
………………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285909422/20070509063356

台長: 阿楨
人氣(4,003) | 回應(64)|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 個人分類: 時評中國 |
此分類下一篇:《中國多黨合作制》
此分類上一篇:《中共研究方法論》

顯示全部64則回應

阿楨
中國模式 _百度百科

中國模式的實質,乃是在全球化背景下,中華民族在中國共産黨領導下把科學社會主義原則與當代中國國情和時代特征相結合,走出的一條後發國家的現代化之路。這是一條以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爲實踐基礎的、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爲奮鬥旗幟的、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爲指導思想的完全新型的現代化道路。
  目錄
簡介
淵源與發展
産生的背景和條件
基本特征從經濟體制上看
從經濟結構上看
從經濟增長方式上看
從經濟發展戰略上看
內在規定性獨立自主
改革創新
實踐本位
以人爲本
和而不同
成功經驗
不足和完善
政治智慧
經濟模式
社會變革
文化模式
發展方向
影響
http://baike.baidu.com/view/2583982.htm#8

中國模式 维基百科

中國模式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大陸地區自改革開放開始,尤其是在六四事件後,其經濟和政治的發展模式。這種模式以權力與市場的結盟為特徵,在權力手段方便的時候使用權力手段,在市場手段方便的時候使用市場手段,既得利益集團幾乎壟斷了中國所有重要行業。  
  正面評價
有評論家認為2008年金融危機的時候,西方國家狀況不佳,應對措施緩慢低效。相比之下,中國雖然人權狀況較差,但經濟穩定發展,前途更為光明。西方注重人權,但自由的模式已失去活力,一個新的北京共識正在成形。
  負面評價
經濟問題掩蓋了的政治問題,如中國的經濟性質以及所有權的體制問題等。中國模式」的另外一個弊端是中國的經濟增長以國有企業的投資項目帶動為主。
(另參本館:中共十七大 《中共政治體制改革研究》 《中共研究方法論》 中國大戰略 中國崛起)

中國模式: 贊成與反對 (丁學良 牛津大學出版社 2011)

本書將作者一系列的演講和回應整理成文,不是純學術的討論,而是公共政策層次的探討和相關思路之理順。作者以中立的態度剖析「中國模式」現象,通過公共辯論啟動思路,以求達到共識。

沒有中國模式這回事! (陳志武 八旗文化 2010)
2012-05-15 09:27:17
版主回應
(楨:
  同屬儒教文化圈,為何只准「日本第一」「四小龍」不許「中國模式」呢?
  (共)匪類不配同一標準唄!只配與同類蘇俄比啦!
另參本館:《中國模式》)

中國模式:經驗與困局 (鄭永年 揚智 2011)

  內容簡介
  中國模式是媒體與社會傳播中耳熟能詳的詞彙,然而中國的高速發展能否持續、中國共產黨如何成功轉型、政治體制的改革又該何去何從?以及中國如何走自己的民主化道路、中央與地方的關係如何發展,而各國又該如何看待中國的民族主義等等,這些都是相當值得探討的議題。本書為讀者解析何謂中國模式,並為讀者詳述中國模式如何發展而來、未來會如何發展,進行深入而透徹的系統研究。作者以其深厚的學術背景、獨到的眼光、精闢的批判手法,自紛繁的表象裡超越各種主義的紛爭,對於諸多重要的政治社會問題給予了冷靜、公平與有力的解釋。
  作者簡介
鄭永年 國際著名中國問題專家。現任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為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政治學博士,曾任英國諾丁漢大學中國政策研究所教授和研究主任。主要從事中國內部轉型及其外部關係研究。先後出版專書達十四本,由其主編的學術著作也有十二本。此外,更經常在報刊及其它媒體發表評論,為香港《信報》1997至2006年的專欄作家;2004年開始在新加坡的《聯合早報》撰寫專欄。多年來其深入而精闢的中國研究以及視野獨到的專欄文章,在海內外產生了重大且廣泛的影響。
  目錄
前言:中國的崛起和中國模式 5
第一講 國際發展視野中的中國經驗 13
引言 14
不能說中國沒有政治改革 15
社會政治秩序不可缺失 17
透過政治與行政手段保護產權 17
社會正義是持續發展的前提 19
社會多元促進政制改革 21
第二講 中國民族主義和自由主義 25
引言:余英時vs.姜義華 26
西方民族主義和民主政治 28
民族主義在中國的演變及其與自由主義的關係 34
經濟發展和民族國家建設 43
中國民族主義的未來 47
第三講 政治改革與中國國家建設 53
引言 54
國家與民主 55
國家、民主和開發中國家 63
國家建設和中國的民主化 66
第四講  人本社會主義、政黨的轉型和中國模式 81
引言 82
政黨、國家建設和民主 83
中國共產黨的第一次轉型 91
以人為本的社會主義與黨的第二次轉型 107
第五講 民主化的中國模式 117
民主的普世性和特殊性 118
國家制度建設在先,民主化在後 122
中國的漸進民主化 128
第六講 金融危機與中國經濟模式 133
金融危機和中國模式 134
中國的複合經濟模式 137
社會改革和中國模式的改進 146
第七講 國家權力的「中央性」和「人民性」:
中央地方關係問題 154
現象的根源 158
現代國家權力的集中性和人民性 161
國家權力的中央性的流失 166
選擇性集權、國家權力的人民性和中央性 173
第八講  放權改革:中國的中央、地方與公民社會 181
引言 182
兩種分權概念 183
政府間放權如何造就經濟的高速成長 186
政府間放權的負面後果與重新收權 190
國家—社會放權的舉步維艱 194
結論:進一步實行國家—社會分權 206
第九講  必須保衛社會:中國的改革開放與社會政策 
發展動力與社會後果 216
曼庫爾.奧爾森和卡爾.波蘭尼 218
開放與市場發展 223
開放政策不均衡的影響 225
政治改革和利益代表 230
社會開放和不均等的政策參與 233
為什麼必須保衛社會? 237
第十講 鄉村民主和中國政治歷程 245
引言 246
農民與民主 246
中國農民的新特質 248
中國農村基層組織形式 251
鄉村民主與民族國家的建設 254
結論 260
第十一講  農民與民主:村民自治研究中被忽視的關鍵點 265
引言 266
作為一門顯學的農民民主 266
理論認識的進步和現狀 268
現存理論的批判 275
農民與民主關係的再思考 279
結論 284
第十二講  中國要從新加坡模式學習些什麼 287
新加坡能不能學 288
權力的有效集中 290
融政黨於社會 291
政府和社會的關係 295
反對黨並不是民主政治的唯一標誌 298
領袖的作用 301
新加坡模式與中國政改前景 303
結語:中國模式與思想解放 309
2012-05-16 09:50:53
阿楨
茉莉花革命一周年 西方的忽略反而是好事 by佩爾特斯

阿拉伯茉莉花革命已經屆滿一年,但其後續發展仍充滿不確定,雖然大家都對革命會來得這麼突然感到驚訝,對於其掀起的社經效應也似乎都能體會,但西方社會的反應,卻頗耐人尋味。
  雖然革命已經對中東地區國家,帶來結構性的影響,但大部份的政治人物及分析家,都似乎不願意正面看待其產生的發展。以前,西方政治圈喜歡將中東國家,根據歐美國家的利益,分成:溫和及極端兩種類型,但在茉莉花革命中,被推翻的政權,不少是西方國家原本認為可以為區域政治帶來「穩定」的領導人,例如,沙烏地阿拉伯,到目前為止,包括美國在內的西方國家,都還認為其政治相當穩定,對深藏其社會裡層的問題,故意視而不見。
……………
http://www.businessweekly.com.tw/blog/article.php?id=1366

幻滅青春 全球7500萬青年失業【聯合報2012.05.23

國際勞工組織(ILO)廿二日警告,去年全球青年失業率高達百分之十二點六,等於近七千五百萬人待業。預估今年將略升為百分之十二點七,未來四年都不可能改善。
青年失業已是全球普遍的問題。在歐盟,平均每五個年輕人就有一人失業,西班牙青年失業率高達百分之四十六點四,西班牙是四十四點四,將近一半年輕人沒工作。在歷經阿拉伯之春洗禮的北非,青年失業率去年達百分之廿七點九,比前年增加五個百分點。即使是經濟最活躍的亞洲,青年失業率也是成年失業率的二點八倍。
展望未來,情勢更悲觀,ILO指出:「我們預估在二○一六年之前,青年失業率將維持目前水準。」
全球及區域經濟問題是青年失業的元凶。債台高築的幾個歐元區國家,紛祭出撙節政策減少開支,並提高勞工退休年齡,導致年輕人進入就業市場更加困難,甚至造成「老的想退休不能退,年輕的想工作卻沒工作」的現象。
報告說,近年出現的不升學、不就業、也不接受訓練的「尼特族」(NEET)青年,令人憂心。這群人終日無所事事,必須由家庭伸援,政府被迫投入更多資源補救。長此以往,不僅危及年輕人就業前景,更不利於國家經濟發展。

另參本館:伊斯蘭革命
2012-05-23 09:33:41
版主回應
弗裏德曼:美式民主已徹底癱瘓 2012-05-22

美國正從一個防止權力過度集中的民主政體演變成一個權力過于分散而無法做出重要決定的“否決政體”,特殊利益集團遊說和賄賂的擾亂令政治制度喪失活力
……………
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world/2012-05/22/c_123169557.htm

喬姆斯基:美國民主新浪潮受到壓制 2012-05-22
……………
問:將美歐“佔領”運動和“阿拉伯之春”相提並論合適嗎?
答:相似之處在于,二者都是對新自由主義的反擊。但在埃及這樣的窮國和美國這樣的富國造成的影響不同。不過規模頗為相似。新自由主義給埃及帶來數字上的增長。在“阿拉伯之春”之前埃及是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典范。唯一的問題是:工資降低、公共服務減少、糧食補貼消失、財富高度集中以及貪腐泛濫。實際上也應該對南美近10年來發生的事件進行剖析。50年前拉美就邁向了解放,現在“阿拉伯之春”開始步其後塵。“阿拉伯之春”也同樣產生了傳染效果,鼓舞了“佔領”運動,並與之產生互動。
……………
媒體欺騙民眾
問:媒體如何使權力、民主以及個人的社會角色“貨幣化”?
答:它們位于權力體係的中央。無論如何,媒體也是企業,屬于大企業的一部分,在很多方面與其他權力體係聯係密切。因此它們通常都是反動的。媒體和學術界都說人民是民主實踐的主體,但事實上美國的民主參與十分匱乏。媒體批評伊朗的總統候選人必須得到伊斯蘭教長的支持,但卻從未指出美國的候選人必須得到資本家的支持。沒有募集數百萬資金就無法在美國參加總統競選。媒體在某些方面的批評具有欺騙性,而且它們慣于互相通氣。
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world/2012-05/22/c_123169529.htm

阿拉伯之春後 民主路仍坎坷 May 22, 2012-4-22

「阿拉伯之春」去年初爆發後,北非和中東的獨裁者一個個倒下,但西方國家所期望的民主發展並不順利,反倒是伊斯蘭基本教義派趁勢填補權力真空,在各國的政治版圖大有斬獲。
  突尼西亞 溫和伊斯蘭掌權
突尼西亞是去年1月率先推翻長年統治者的阿拉伯國家,政權轉移也最平和,同年10月的大選產生以伊斯蘭復興運動黨為首的聯合過渡政府。該黨採溫和路線,無意制訂以伊斯蘭律法為基礎的新憲。然而世俗派的突國人民擔心,極端保守的伊斯蘭教徒可能已變得更具有企圖心。
  埃及 軍方攬政 伊斯蘭崛起
穆巴拉克去年2月11日下台後,軍方在動盪的過渡階段中暫時統治全國。在反穆巴拉克起義中受到屈辱的警察拒絕執勤,導致犯罪惡化。觀光業與外來投資一落千丈,導致失業惡化;中央政府為了支撐埃及鎊而動用逾半的外匯存底。
伊斯蘭教政黨取得穆巴拉克下台後的首次國會大選勝利,而且有可能獲得總統大選勝利。社會分裂嚴重;部分埃及人擔心主政集團可能實施伊斯蘭統治;有些人則認為,軍方可能試圖繼續掌握實權。
  敘利亞 血腥鎮壓 逾9000死
去年1月展開的反阿塞德總統和平示威迅即惡化,不但釀成流血,並導致全國瀕臨內戰邊緣。血腥鎮壓造成逾9000人死於非命。軍方對反對派占據的城鎮展開攻擊。衝突出現令人擔憂的宗派色彩,占全國多數的桑尼派穆斯林大致支持反對勢力,阿拉維教派與其他居少數地位的教派則支持同屬阿拉維教派的阿塞德。
  利比亞 反抗軍割地自雄
利比亞強人格達費逃離首都,兩個月後被反抗軍捕獲並私刑處死後,利比亞陷入動盪。部分反抗軍派系不但拒絕解除武裝,而且割地自雄,甚至對疑似支持格達費政權的人士展開殘酷報復。東部地區宣布自治,暫時主政的全國過渡委員會無力治理。預定下月舉行的全國選舉及制憲是利比亞能否轉危為安的重要考驗。
  葉門 總統親美 清剿凱達
主政33年的沙勒在總統府的一次炸彈攻擊中受到重傷,最終向美國與波斯灣國家的壓力屈服,同意下台換取豁免,副總統哈迪當選總統,沙勒所屬政黨與反對派共組聯合政府。然而沙勒之子與姪子仍握有精銳部隊的指揮權,其黨羽也仍遍布政府各部門。反對者指控他透過這些勢力阻撓新政府施政。繼任的哈迪總統與美國加強合作,對占領南部地區的凱達激進分子展開大規模攻勢。
  巴林 伊斯蘭宗派對立
島國巴林的什葉派教徒發起連串示威,譴責居少數地位的桑尼派王室歧視並剝奪他們的公民權。王室隨即宣布實施為期兩個月的戒嚴。沙烏地阿拉伯擔心,巴林什葉派教徒大規模示威可能是伊朗擴大影響力的前奏,去年3月出兵巴林,協助巴林政府鎮壓示威。以桑尼派為主的保守派波斯灣王室大致有效阻止示威擴大。沙國居少數的什葉派教徒也發起示威,不過迅即平息。國王試圖以慷慨的實惠政策安撫人民。
2012-05-23 09:45:29
阿楨
台式民主? 2012-10-22中時短評

 李登輝曾說:台灣的政治根本是「民主內戰」,「不是國內的矛盾,而是敵我的矛盾,台灣人民一定要有『敵我意識』,認清敵人在哪裡!」可見在獨派眼中,台灣政治是以民主外型包裝的內戰,只在形勢不容打破人頭時,暫時接受數人頭的結果。
 明乎此,就懂為何獨派政黨常有選舉奧步、違憲違法、雙重標準、言行不一、粗口硬拗、語言暴力;同時也可理解何以他們永遠都在競選─因為內戰還沒打完,「你死我活」尚未實現。在獨派政黨的人眼中,人權也不是人皆有之的基本權利,而是因統獨立場而異的特權。郭冠英和施文儀命運不同,原因在此。
 回應
我們擁抱西方的民主,認為這才是真理,但實際上我們只有投票的那一天才是真正人民作主,其餘時間只能上網發發牢騷,打打嘴砲...我們得意的自豪新聞自由透明且公正,但實際上呢?不是政治傾向明顯就是新聞毫無深度可言...哪個高官明星結婚,誰跟誰又傳緋聞...國際上真正發生的大事沒看到幾家在報...
我們是可以選擇,但太多的選擇反而使我們被動的吸收單一資訊,而民主自由的大旗又讓我們誤以為我們的資訊是最正確的,最全面的,但真的是這樣嗎?
看台灣的高鐵跟大陸的高鐵花的金錢跟時間比較一下就知道,
我們花了太多成本在內鬥,在制衡,在討好,我們選出的民意代表首要政治正確,然後跑紅白帖跟拼選舉缺一不可,至於建設?民眾有抗議再說吧...
反觀大陸,綠化減碳,太陽能運用,雲端技術的成效已經要把我們拋在腦後了,在我們還要捧著水電繳費單要到7-11繳費時,人家早已數位化一卡搞定了,當我們政府只能呼籲民眾節能減碳時,北京早已家家戶戶裝上太陽能板了,當我們兩黨還在煩惱五都選舉要派誰來制衡時,人家已經快完成全世界最長的高速鐵路網了....
許多人嘲笑大陸人水準素質低落,但能再嘲笑幾年?人民素質的提昇靠的是教育金錢跟時間,大陸前兩項都有了,那時間呢?台灣花了二三十年,大陸富起來到現在也才幾年?但我認識的一些新一代的大陸人教養談吐跟想法已不輸台灣人了,甚至在國際觀,在積極度上遠遠超越我們.面對這種狀況,沒有人為台灣感到憂心?還在大言不慚笑別人是專制國家,素質低落?
我生在台灣,衷心希望台灣能更好,但現在台灣人普遍對大陸的想法,讓我想起了”夜郎自大”的故事.
2012-10-22 10:46:28
版主回應
胡晴舫:為何政治讓我們失望?【聯合報 2012.11.06

十月底日本政黨惡鬥激化,導致日本政府差點廿五年來首度無法如期發行赤字國債,打壞日本主權信貸聲譽,而日本政壇依然故我,繼續內耗,嚷著年底再選首相。歐盟也好不到哪兒去,歐債陷入危機之後,只見歐洲領袖成天飛來飛去開會,迄今拿不出像樣對策,阻止歐元區崩潰。勤奮踏實的香港人花了整個夏天上街抗議,只因政治菁英的決策判斷令他們失望。同樣地,台灣人能種出世上最優良的水果,用一票票選出來的政治人物,卻始終未盡人意,且緊要關頭往往極不牢靠,若不爆貪腐,已算優質。
  放眼望去,當今政治人物大多不具備領袖品質,無法領導社會或鼓舞民心,只像季節性商販,每隔幾年就來一回,沿街敲鑼叫賣,向民眾兜售商品(在此,商品是候選人),這批買賣完成,下次再見。
  民主社會為照顧大眾品味,難免鼓勵平庸,強調親民可喜,選出來的政治人物未見得智識卓越或熱血壯志,重點是不討人厭。很多時候,選舉更像是一場誰冒犯選民較少誰就贏的比賽,法國總統歐蘭德亮出「普通先生」旗幟,踩著民眾對前總統沙克吉的恨意,輕鬆走進香榭麗宮。
  不像極權社會只講效率不講手段,民主社會裡,政策的產生與執行,也必定要經過多方商量、適度妥協,才定案執行,很容易搞成一鍋湯煮得不溫不火,最後喜歡冷湯的人嫌燙,喜歡熱湯的人嫌涼。美國總統歐巴馬上任之後變成一鍋溫湯,反對他的人依舊討厭他,支持他的人則對他失望。然而,不懂協商的政治領袖也令人懼怕,因為其貫徹自我意志的慾望,將凌駕於集體意願之上。
  我們也的確活在神話不再的網路時代,傳媒發達,人性萬歲,政治人物也是人,也會浮報特別費或帶情婦上賓館。山田洋次近年的武士電影告訴我們,過去大家崇拜的日本武士也不過是朝九晚五的上班族,只是打工的地點是城堡,不是便利商店。大家混口飯吃,過過小日子,請別太介意。
  我們都學會了不能對政治人物期待太高,民意代表淪為專跑紅白帖的秀場歌星,總統變成某種社會名流,所以演藝人員退役了,也能夾帶殘餘名氣,選立委當總統。當美國民眾去幫總統候選人搖旗吶喊時,對記者坦白,他們懂得當下那些口號激情都只是造勢活動。
  對許多當代政客來說,參政不再基於改革社會,無關崇高理想,而是一份提供薪水的職業,倘若無恥耍點特權,還能賺點外快,提前退休。同一批政治臉孔一再回籠參選,因為除了繼續參政,他們也沒有其他謀生法子,每位候選人背後都有一班子人要養。法國極右派政黨領袖雷朋甚至將黨魁位子傳代女兒,第三代也已參選,政治儼然是家族生意。
  因為缺乏雄心視野,少了社會目標,政策便失去了準頭,法案順序輕重不分,政治陷入爛泥,整個社會都沉淪下去。政黨對立越來越嚴重,根本也與意識形態無關了,而是雙方都以為政治不是管理眾人之事,而是權力擂台賽,以便赤裸裸進行社會分贓。
  遭政治侵蝕了生活品質的公民不但不該政治冷漠,更應積極投票、甚至參政,進而改變政治生態。台灣社會應鼓勵年輕人回鄉參選、投票,不讓政治變成炒地皮的手段,讓公共政策回到正軌。民主時代裡,當一名怠惰嫉俗的公民,等同於邪惡政客的幫手。(作者為作家)
  (楨:割不斷光明尾巴的媚俗作家!)
  回應
  在我看來西方資本主義制度的民主政治已快走到盡頭。 近幾年來愈來愈頻繁的世界性「停滯性通澎」及「金融危機」, 正是宣告資本主義快走到盡頭的警訊。
  選民自己笨,怎麼能怪政治人物缺乏理想? 這位作家支持馬總統的稅制改革與社會福利改革嗎? 還是以後只要投票給新黨與綠黨這類有理想的菁英政黨即可天下太平?
  別把選民捧得太高,今天會有如此泥澇困境,還不都是選民的短視、民代的煽風起火、政府的討好所造成,大家都是共犯,不要再扯太多!
  不會啦,生活中少了一堆腦殘的東西演猴戲也單調無趣多了!我都當笑話看的啦,有帶給我歡樂!
  中共官員效率世界第一,你就該去學習人家長處,而不是一句因為極權就不管人家成就是如此非凡。事實上中共根本不極權,人家的成功是因為跟人民站在一起。
2012-11-07 11:00:42
阿楨
曾祥和《西洋民主政治的治亂興衰》(新銳文創出版 2011)

內容簡介
  現代西方的民主政治,源自古代雅典、羅馬,經歷近代英、法等國的政治革新及演進,形成由政黨執行的代議政治,逐漸成為人類文明的主流價值。但是,近數十年來民主政治已遭遇諸多問題。在政黨運作與普選制度下,政治領袖多為嘩眾取寵之舉,鮮行高瞻遠矚之政,今日美國所面臨的困境,即為一例。蓋民主只是原則,並無舉世適用的實施方式;吾人今日絕對不宜再蹈西方過去的覆轍,希望與大眾共同省思民主政治適當的運作方式。
  作者簡介
曾祥和 1919年出生於北京。中央大學文科研究所畢業後,受聘於女子師範學院、中央大學。1948年來台後,擔任台灣師範大學教授,主授西洋史,兼任台灣大學、輔仁大學教職,並曾赴美講學。前後執教大學超過一甲子,作育史學人才無數。
  目錄
古代雅典的民主政治
雅典民主政治產生的背景及早期的政治情況
梭倫制法與民主政治的初建
僭主統治與克利斯提尼的改革
波希戰爭與民主政治的極盛
亞力山大東征與民主政治的衰落
古代羅馬的共和政治
共和初建與民權的逐步擴張
共和初期的社會政治及軍事概況
疆域擴張與內部變遷
百年革命與共和政治的名存實亡

英國議會政治及政黨的興起
西歐中古封建社會的一般情況
英國的特殊發展
斯圖亞特王朝與議會革命
內戰弒君與曇花一現的共和國
查理二世復辟與光榮革命
兩黨政治與內閣制的形成

法國大革命與西洋民主政治的遠播
十八世紀的法國
三級會議召開與憲法制訂
巴士底陷落與共和建立
恐怖統治與張久必弛
拿破崙的興起與西洋民主政治的遠播

西洋民主政治目前面臨的問題
2012-10-23 13:29:01
阿楨
看懂中共十八大眉角 2012-11-09 旺報短評

 中共十八大昨開幕,總書記胡錦濤在報告中為未來路向定了調。他強調「既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革易幟的邪路。」既不左也不右;但是他也明確回應了社會對於政治改革的呼聲,獲得5次熱烈的掌聲。可以看出,未來中國將在平穩的道路上逐步推進體制改革。
 薄熙來唱紅打黑曾一度蔚為風潮,薄熙來去職,象徵黨中央揚棄文革思想,黨內左右兩派路線歧異似乎隱隱浮現,各界充滿好奇。但十八大會議不但沒有揚棄毛思想,相反的,胡錦濤兩度提及毛主席,而且在提及「科學發展觀」理論時,仍然重申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與江澤民「三個代表」,強調「這是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顯示中共建政60年後,雖然不會再回到僵化的過去,但歷史的傳承不能中斷。
 不左不右並不代表不知改革,針對經濟發展後衍生的種種社會矛盾現象,胡錦濤提出明確的政治改革方針。在民主方面,要保證人民依法實行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監督;在法治方面,要深化司法改革,「絕不允許以言代法、以權壓法、徇私枉法。」;在權力運作方面,要公開化、規範化,讓權力在陽光下進行。
 現代化民主國家體制應有的規範,幾乎已全數納入胡錦濤的政改報告中,但仍需要有完善的規畫、認真的執行才能奏效,才能回應中產階級參與權力的需求、舒緩社會的集體壓力,平安度過國家轉型的挑戰。
 胡錦濤這項報告,既總結了十七大以來所完成的歷史使命,也為十八大後的政治定出了路向,在這個平穩的大方向之下,「胡溫體制」順利交棒「習李體制」後,如何落實政治改革將是習近平的課題。
  相關新聞
實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胡八個堅持
政改列專章 胡推行陽光政治
黨代會常任制 擴大基層民主
場邊觀察-不要期待「中國曼德拉」大刀闊斧
新聞分析-政改 正面訊號成亮點
中共元老出席 突顯影響力
習近平謹慎低調 老低頭看報告
缺奧援 習近平前路多風險(楨:?)
8年建成小康社會 GDP翻倍
觀察站/向盲目追求GDP 說拜拜
周小川:大陸經濟 緩中趨穩
大陸CPI控制在4% 今年安啦
大陸自主品牌練功 苦盡甘來
2012-11-09 12:51:37
版主回應
胡錦濤:堅持一國尊重兩制 防外力干預港澳
胡錦濤:兩岸應啟動政治對話 協商達成兩岸和平協議
台灣回應》馬:時機未到 不會邀習訪台
觀家觀點-軍事互信機制倡議 我方宜正面回應
馬英九:簽和平協議 待商榷
綠營談十八大:對台態度相同
綠:胡提「特殊情況」 展現善意
國民黨中央電賀中共十八大

2050中國可能成唯一強權 2012-11-09 旺報

 美國《僑報》11月5日文章,釣魚台形勢正朝著有利於中國的方向發展。但現在還不是中國攤牌之時,原因與台灣問題類似,因為二者背後都有美國的勢力,而中國還不具備與超級強國美國攤牌的實力。
 過去10年,中國最大的收穫,就是被譽為「全球最成功的國家」。目前已經成為世界第2經濟體的中國,事實上在積累著解決台灣,和釣魚台問題的實力。世界銀行曾預測,估計中國GDP在2020年左右趕上美國,2020年以後差距進一步拉大,到2050年中國GDP將超過7萬億美元,接近美國的一倍,屆時中國GDP將占世界的40%,成為唯一超級強國。「時間是站在中國這一邊」,當中國真如世界銀行所言成為「唯一超級強國」時,台灣、釣魚台問題之於中國將會成為「不是問題的問題」。
 以這樣的視角來看待釣魚台糾紛,需要將中日島爭盡可能納入和平解決中,不讓局勢惡化,尤其是防止戰爭,因為戰爭會擾亂中國的和平崛起,讓美國得到圍堵中國的口實。
 回應
 中國的問題不在外部,而在內部。如果還是維持一黨專制的政治,是否能持續成長進而超越美國,令人不敢樂觀;相反的,進行政治改革,同樣有動盪的風險。
 人類至今尚未發明十全十美的政治制度,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各有優劣點,不能盲目的站在歐美立場把一黨專政說的一文不值,起碼,對經濟而言是有利的,你把一黨專政和經濟不振畫上等號是大錯。
 1 堅持主權 擱置爭議 2 看 誰先動手 先動手必輸 3 看 誰能等待 日本的極右派必定按捺不住

分裂的美國靠什麼維繫團結?【聯合晚報社論 2012.11.08

歐巴馬一人之力,難以扭轉多年累積而且愈演愈烈的兩黨對立狀況,但他勢必得想出方法和國會中的反對黨溝通,和社會上接近半數人口的共和黨支持者溝通,否則他將很快就陷入跛鴨的困境,也會使美國亟需進行的結構性改革停滯,這當然是個巨大的考驗。
不過換另個方向看,美國畢竟是個成熟的民主國家,許多基本的政治運作機制,還是有助於修復社會和諧。選戰的激烈程度無以復加,但沒有人會擔心美國因此而動亂不安,尤其政治人物深明社會分裂的潛在破壞力,因此一選完就主打「團結」牌。
這令人更加體會民主之可貴,以及民主機制之迫切必要。台灣很多社會亂象被歸咎於「太民主」,但多半是誤用民主精神所致。民主仍然是人類組織社會,解決彼此差異衝突,最安全的一種制度。美國大選落幕,緊接著中國共產黨的接班大戲就要上演,十八大會議所在的北京戒備森嚴,如臨大敵,完全失去了平日的城市風采。沒有民主,沒有開放的程序,沒有透明的資訊,領導人的更替就充滿了神秘與危機的色彩。這樣的政治制度,要如何扮演創造社會共識、解決社會緊張的角色呢?
分裂的社會可以在民主原則下繼續運作,倒過來,不民主的社會卻不斷升高內在的分裂。從美國看到中國大陸,這樣的歷史教訓再清楚不過了!
  相關新聞
美國源自國內的外交挑戰…聯合報副總編輯郭崇倫
美媒洛杉磯時報:中國經濟政治危機比美國更嚴重
  回應
  憑空想像, 不知所云.
  美式民主,社會分裂,是必然的事,台灣是最佳示範
  美國投票行為看似分裂也不是一天了,遠的看林肯當選時的投票行為,近的小布希鬧了一個月才底定,都沒有怎麼樣嘛 (楨:造成:南北戰爭/如今之分裂!)
  對中國社會與政治情勢缺乏深刻了解分析,只會幼稚地套上美國式民主的八股論調,這種人有甚麼資格寫社論!?
  靠印美元營造"普世價值"來維持團結, 就這麼一回事. 沒錢了, 富人跑了,一樣怨聲載道,.
  靠強大的軍警情治力量呀!! 不然你們以為美國靠什麼維持聯邦制...
  北京警衛森嚴和民主不民主沒有必然關係. 開票當晚, 羅姆尼把競選總部設在波士頓的會議中心, 一樣是警衛森嚴, 沒有邀請函不得接近, 因為有可能幾個小時後, 他就變成美國的下一任總統, 維安系統疏忽不得. 此刻全中國的政治菁英都在北京, 警衛能不森嚴嗎? 我們批評人家, 要批評的有道理. 不要凡事想當然爾.

(詳參【圖博館】:中共十七大 《和諧社會導論》 《中共政治體制改革研究》 中國崛起(二) G2 歐巴馬 《分裂的一代》)
2012-11-09 13:03:30
阿楨
環球時報:與政府對抗 主流媒體只會是輸家 2013-01-07 中廣新聞

《人民日報》旗下的《環球時報》就《南方周末》事件發表社評,口氣很硬地指出中國的主流媒體若與政府公開對抗,只會是輸家。
評論指出,在中國現今社會政治現實下,媒體決不會成為中國的「政治特區」。
評論又指出,即使在西方,主流媒體也不會選擇與政府公開對抗。在中國這樣做,一定是輸家。一些周邊人士一直試圖推動中國個別媒體搞對抗,社評說不要「迫」一份中國報紙,扮演它無論如何也承擔不了的對抗角色。

環球時報社評指南周刪稿事件造假 商業電台2013/1/8

北京《環球時報》發表社評,指《南周》新年獻辭被刪改事件是造假。社評指風波近日發酵,很多早已離開《南周》的人,積極在網上擴散消息,支持者包括遠在美國的陳光誠,他們將矛頭指向與媒體有關的整個體制。另外,在廣州的南方報業集團大樓外,連續第二日有大批民眾聚集,有人聲援《南周》編採人員,亦有人批評《南周》是漢奸報章。
  相關新聞
中青網評南方周末事件:黨管媒體,是鐵打的原則
華爾街日報:中國官媒暗示南方周末事件涉“境外勢力”
美方就《南方周末》事件發表評論
謝長廷蔡英文關切南方周末事件
联合早报:南方周末事件警醒“习李新政”
多維新聞網:美梦新年獻詞事件成了一次反射鏡與試金石。而經此一役,知識精英對新政的期待與夢想已提前苏醒。這何尝不是件好事,中國当前的改革條件、高層的改革意志有多強,摒棄不切實際的樂觀期望,各方可以更實事求是地做出評估。
2013-01-12 10:27:02
版主回應
北京急尋政治平衡「大局意識」控輿論 聯合報記者林克倫2013.01.10

不同位置有不同大局意識。從中共宣傳部門看,若現時處理廣東省宣傳部長庹震,意味南周大勝與日後各傳媒言論大開,豈不亂了?
若只剩新京報與瀟湘晨報未埋單轉載,且未受懲處,往後中宣部指令還會有人遵守嗎?
從新京報的大局看,頂頭領導上門直接施壓,怎麼辦?若真硬幹不登導致報社關門,京城輿論火苗陣地被殲值得嗎?北京市宣傳部有其政治壓力,新京報有其持續引領輿論的考量,雙方能否磨出個解決「空間」?
據中宣部的指令,環球時報的社評需「頭版」轉載,但是多數媒體虛應以對,而新京報最終在八日登在廿版右下角,標題是自定的,且未出現簽版編輯的負責署名。
瀟湘晨報登在二版右半部,諷刺的是,左半版是「訂購除蟲滅害服務、殺光為止」的廣告。
管媒體的中共、北京與廣東宣傳部,辦媒體的南方周末、新京報與瀟湘晨報的編輯記者們,兩方成天打交道,怎會不清楚各自立場與難處,爭取言論空間是搞革命,而陣地戰、游擊戰是經驗總結,談判則要有理有力有節,背後是「度」的概念。

公安清場 逮捕抗議「慣犯」【聯合報2013.01.11

(美聯社)南方周末新年獻詞遭竄改風波昨天在南方報系大樓門前,廣州公安採取強力措施,禁止民眾在此逗留;部分舉標語的「慣犯」被便衣警察逮捕帶走。
昨天上午,公安就在報社大門口擺放交通錐,鄰近街口也都派出警力站崗。相較於過去三天,昨天上午前來聲援南周的民眾很少,反南周的更全部消失。直到中午過後,才有幾名聲援者出現。
  回應
南週在台灣是禁刊,台灣無恥政黨一方面欺騙人民說什麼台灣核心價值是自由民主,其實台灣壓制人民箝制言論自由的事一堆。

伊能靜遭國安人員約「喝茶」 2013-01-11 中國時報

 《南方周末》資深編輯、大陸雜文家鄢烈山昨對《紐約時報》表示,在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已經表現善意,塑造出一種改革的氛圍後,針對此次事件,《南方周末》記者不希望把官員逼到牆角,不希望逼得官員退無可退,所以達致了雙方都可以接受的結果。
 根據早前消息,在八日的商談中,廣東省宣傳部官員與《南方周末》編輯、記者達成三點共識,包含今年第二期正常出報、《南方周末》主編黃燦下台、廢止目前的事前審查制度(楨:?)。中共廣東省委宣傳部長庹震,據指出,南周記者已經放棄要求他必須下台的訴求。主編黃燦,是否去職,目前也仍未完全確定。
 事件落幕,昨天廣州南方報業集團大門前仍有民眾聚集,但昨最少有六名示威者在抗議現場遭便衣人員帶走,另有十數名異議者遭國安人員「喝茶」、傳喚或嚴密監控。

庹震高調露面 傳「被喝茶」伊新書會取消 【聯合報2013.01.12

南方周末事件進入尾聲,遭指控幕後換稿的廣東宣傳部長庹震,昨高調露面出席會議並講話;而傳出「被喝茶」的藝人伊能靜,昨晚復出貼文說:「如果因為真實被神話,那是一種時代的悲劇」,她年前新書發表會則因「安全」顧慮取消了。

鄭宇碩:海外報道南方周末事件令官方讓步(楨:?) 2013-01-11 now 新聞

時事評論員許楨表示,經過今次風波,對內地的媒體開放進程仍然不樂觀。今次情況有點像十六大之後,胡溫剛上台的時候,大家都以為改革有望,但最後傳媒卻反而被收緊,所以現在亦不會抱有太高期望。
城大政治學講座教授鄭宇碩指,以前如果有同類事情發生,編採人員通常不會表態,但今次《南方周末》編採人員在事後有行動表達不滿,已有進步。另外,經海外媒體廣泛報道後,內地高層明白處理不當會影響形象,所以官方都有讓步。

詳參【圖博館】:中國式媒體監督 中共十七大 《中共政治體制改革研究》
2013-01-12 10:27:27
阿楨
國務院組成部門將減至25個 2013年03月10日 新華網

  這次改革,將充分利用各方面有利條件,堅定推進一些重點領域的機構調整;同時要充分考慮當前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複雜形勢和各種風險挑戰,保持國務院機構總體相對穩定。對有些長期存在、社會高度關注的問題,通過職能調整解決,或適時通過必要的機構調整解決。
  實行鐵路政企分開。將鐵道部擬定鐵路發展規劃和政策的行政職責劃入交通運輸部;組建國家鐵路局,由交通運輸部管理,承擔鐵道部的其他行政職責;組建中國鐵路總公司,承擔鐵道部的企業職責;不再保留鐵道部。
  組建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將國家人口和計劃生育委員會的研究擬定人口發展戰略、規劃及人口政策職責劃入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由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管理;不再保留衛生部、國家人口和計劃生育委員會。
  組建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保留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具體工作由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承擔;不再保留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和單設的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
  組建國家新聞出版廣播電影電視總局。不再保留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國家新聞出版總署。
  重新組建國家海洋局。國家海洋局以中國海警局名義開展海上維權執法,接受公安部業務指導;設立高層次議事協調機構國家海洋委員會,國家海洋委員會的具體工作由國家海洋局承擔。
  重新組建國家能源局。將現國家能源局、國家電力監管委員會的職責整合,重新組建國家能源局,由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管理;不再保留國家電力監管委員會。
  這次改革,國務院正部級機構減少4個,其中組成部門減少2個,副部級機構增減相抵數量不變。改革後,除國務院辦公廳外,國務院設置組成部門25個。
  據瞭解,改革開放以來,國務院已進行過六輪機構改革。
  相關新聞
鐵路人士稱政企分開後車票肯定會漲價
2013-03-11 11:03:47
版主回應
國務院六次機構改革回顧:第一次改革歷時3年

  中新社北京2013年3月10日電 (記者 萬淑豔)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分別在1982年、1988年、1993年、1998年、2003年、2008年進行了六次規模較大的政府機構改革。目前,國務院組成部門為27個。
  第一次改革啟動於1982年,改革目標是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實行幹部年輕化。該改革歷時3年之久,範圍包括各級黨政機關,是新中國成立以來規模較大、目的性較強的一次建設和完善各級機關的改革。
  該改革不僅以精兵簡政為原則,而且注意到了經濟體制改革的進一步發展可能對政府機構設置提出的新要求,力求使機構調整為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化提供有利條件,較大幅度地撤並了經濟管理部門,並將其中一些條件成熟的單位改革成了經濟組織。國務院部委辦、直屬機構從100個減為61個,人員編制從原來的5.1萬人減為3萬人。
  第二次改革是在1988年,轉變政府職能是關鍵。該改革著重于大力推進政府職能的轉變。國務院在調整和減少工業專業經濟管理部門方面取得了進展。如,撤銷煤炭工業部、石油工業部、核工業部,組建能源部;撤銷勞動人事部,建立國家人事部,組建勞動部;撤銷城鄉建設環境保護部,組建建設部;撤銷航空工業部、航太工業部,組建航空航太工業部;等。
  第三次改革啟動於1993年,這次機構改革是在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背景下進行的,它的核心任務是在推進經濟體制改革、建立市場經濟的同時,建立起有中國特色的、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行政管理體制。
  其中撤銷能源部、機械電子工業部、航空航太工業部、輕工業部、紡織工業部、商業部、物資部等7個部,新組建國家經濟貿易委員會、電力工業部、煤炭工業部、機械工業部、電子工業部、國內貿易部,更名1個(對外經濟貿易部),保留34個部、委、行、署。改革後的綜合經濟部門中保留國家計委、財政部、中國人民銀行等部門。
  第四次改革是在1998年,改革目標是建立辦事高效、運轉協調、行為規範的政府行政管理體系,完善國家公務員制度,建設高素質的專業化行政管理隊伍,逐步建立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有中國特色的政府行政管理體制。
  根據改革方案,國務院不再保留的有15個部、委,如電力工業部、煤炭工業部、勞動部、廣播電影電視部、林業部等。新組建的有4個部、委,包括國防科學技術工業委員會、資訊產業部、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國土資源部。更名的有3個部、委。保留的有22個部、委、行、署,包括民政部、鐵道部、交通部、文化部、衛生部、國家計劃生育委員會等。
  第五次改革是在2003年,在加入世貿組織的大背景之下進行的。改革方案特別提出了“決策、執行、監督”三權相協調的要求。除國務院辦公廳外,國務院29個組成部門經過改革調整為28個,不再保留國家經貿委和外經貿部,其職能併入新組建的商務部。
  根據方案,國家發展計畫委員會改組為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設立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設立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組建商務部;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重組為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原屬於國家經貿委管理的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改為國務院直屬機構,同時,將國家計劃生育委員會更名為國家人口和計劃生育委員會。
  第六次改革於2008年啟動,主要任務是,圍繞轉變政府職能和理順部門職責關係,探索實行職能有機統一的大部門體制。
  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主要內容包括:合理配置宏觀調控部門職能;加強能源管理機構;組建工業和資訊化部;組建交通運輸部;組建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組建環境保護部。不再保留國家環境保護總局;組建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不再保留建設部;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改由衛生部管理。改革後,除國務院辦公廳外,國務院組成部門設置27個。這次國務院改革涉及調整變動的機構共15個,正部級機構減少4個。
  總之,歷次改革的脈絡基本遵循時代背景、市場規律,與國際接軌,其中政府權力配置更加科學,行政效率愈來愈高,政府理念日趨服務而非管制
2013-03-11 11:05:21
阿楨
大馬國會大選 執政黨贏了【聯合報2013.05.06

根據馬來西亞選舉委員會資料,馬來西亞國會大選由現任總理納吉率領的「國民陣線」,在應選222席次中取得過半數席次133席,贏得此次選舉。以「變天」為號召的反對派「人民聯盟」,只取得89席。
國陣雖然上次失去國會三分之二的絕對多數,但納吉上台以來馬來西亞一直維持高經濟成長(去年為百分之五點六)和低失業率(去年底為百分之三點三),因此他主打安定牌,選前仍被廣泛視為占優勢。前副總理安華率領的反對黨民聯,則承諾清除貪腐、淨化政治環境、終結以種族為基礎的各項政策,希望藉著上次大選的斬獲,號召盼望改變的選民讓馬國變天。
馬來西亞人口兩千八百萬,合格選民有一千三百萬人,選舉官員說,五日投票率超過百分之八十,是破紀錄的超高投票率,換算成人數有超過一千萬人投票。許多投票所外大排長龍。
執政國陣在開票過程中一直保持領先。反對陣營則稱,比較早開出的多半是執政黨票倉的鄉村地區,民聯希望在都會扳回一城。開票結果顯示,民聯在吉隆坡和富裕的檳城等地,的確頗有斬獲,但仍不足以動搖執政黨的根基。
安華五日投票後,迅速宣布他領導的人民聯盟贏得國會大選,並呼籲執政聯盟和選舉委員會不要試圖搞鬼。他投票後發出推文說:「人民聯盟已勝選。」他也呼籲國陣和選舉委員會,「不要試圖劫走勝利」。
安華說:「人民已大舉跨越族群界線,大幅改變立場,這種明顯的現象不容否認。」路透報導,安華迅速宣告勝選,意味如果反對黨落敗,將以選舉舞弊嚴重為由質疑選舉結果。
  相關新聞
安華控訴 馬來西亞大選不公
  回應
  反對黨這次還差很遠呢
  安華-----真的奧步ㄟ
  马来西亚的民主已灭亡!1。公然包机引进外劳,给他们身份证投票,不是一趟,是几十趟,抵达马来西亚不用 check in,警察用特别通道护送他们。 2。投票当天用大辆巴士载他们去投票,又有警察开路护送。 3。三千块马币买一张选票,先给五百,赢了再给两千五,用喇叭广播叫人民登记。 以上都被人家录影放上网,报案了,警察和选举委员会都无动于衷,没有采取行动。 4。说不褪色墨汁可以耐三天,结果一投完票回去洗,竟然洗干净了。 5。马来西亚电力最弱的一天,多个地方在算选票时忽然停电,原本胜利的一方输了。 6。原本多个由反对党赢的选区,迟迟不公布结果,被人发现有人十万火急的不知从那里的要带几大袋的算票中心,说是邮寄选票,而邮寄选票全投给他们的人,原本胜利的一方又输了。
2013-05-06 11:30:27
版主回應
  李光耀十分憂心現在新加坡年輕人要求政治開放,將撕裂社會使新加坡失去凝聚力無法進­步。 他表示在新加坡最容易贏得多數選票的方式,是告訴選民「我­們是華人,他們是印度人馬來人所以請投我一票」你會不會覺得跟現在的馬來西亞很像?事實上我覺得新加坡的一黨專政開明專制才是所有華人社會的典範.新加坡不論GDP/清廉度/競爭力/社會治安/城市建設..都是華人4地最高的.也是唯一能吸引移民的.為什麼李不肯開放民主?就是為了族群和諧.偏偏不論台灣或大陸都有族群/種族問題.台灣甚至還有統獨問題.為什麼台灣經濟最好的的時候是一黨專政時期?像台灣政黨輪替後核四停工損失千億是絕對不會在專制的中國新加坡發生.看看新加坡就知道一黨專政不必然跟腐敗劃上等號.只要有獨立肅貪機構與陽光法案司法獨立.李登輝根本不是民主先生.他民主化是為了台獨.不然也不會搞成黑金政治及撤換馬.事實上我認為台灣不應該過早民主化.至少不應該全面開放普選總統.你看看李光耀擔心的事是否在台灣全發生?台獨是假議題因為根本不可能.只是徒然虛耗空轉. 我支持新加坡的開明專制菁英政治.傾聽民眾意見但最後施政由政府的專家決定.馬來西亞只是馬來族群民粹政治
  "撕裂社會使OOO/XXX去凝聚力無法進­步" --- 這句話大家都同意, 不獨是新加坡, 任何一個國家都是這樣. 但藥方不是 "打壓/排斥/忽略" 任何不同意見, 是 教育 與 人民素養 有不同意見時能熱烈討論, 有不當的言論/行為大家一起讉責, 但是當結論做出了, 所有人都能捐棄成見. 像台灣這樣就很好啊,台灣人的民主素養還是算不錯的.
  臺灣好個屁咧...你沒看到整天為反對而反對,整天拖累臺灣,謊話連篇的民進黨,臺灣也因為這樣,直到今天還一直站不起來,我們還在為過去付出代價,臺灣民主真是好個屁咧。如果選民普遍素質不佳,很容易流於民粹,臺灣還被毒的不夠深嗎?真的是值得其他民主發展國家借鏡。
  亞洲國家只要實施西方民主就是注定了沒前途,以亞洲人的民族性來講,比較適合威權政府,人民生活照樣安樂,國家發展也能穩定持續。
  從鄧小平到江澤民,胡錦濤,習近平...哪一個不是人才? 專制也有拔擢的標準,不是隨便就能當領導.

馬來西亞今大選 洪耀南估執政黨慘勝(楨:大勝!) newtalk 2013.05.05

馬來西亞大選結果今(5)天將揭曉,儘管當地民調不看好國陣勝選,但正在吉隆坡觀選的未來事件交易所策略長洪耀南卻預測,國陣極有可能「慘」勝。根據未來事件交易所公布選前「2013贏得馬來西亞大選預測」與「2013馬來西亞大選席次預測」,也預測國民陣線(國陣)將成功保住國會半數席位,取得115位席次;人民聯盟(民聯)雖未能贏得國會半數席次,但較上一屆國會選舉更得民心,預測取得100至101席。

少數族群與青年 對抗馬來菁英 馬大選 掀起階級鬥爭(楨:還是族群鬥爭/民粹民主!)2013-05-04中國時報

 馬來西亞大選五日登場,納吉布總理領導的執政聯盟「國民陣線」(國陣)挾著強勁經濟成長,並大手筆發放貧困選民廿六億美元「紅包」固票,儼然勝券在握。分析家認為,這場選舉是馬來青年、華裔及印度裔少數族群選民,對抗有錢有勢且長年執政之馬來菁英的「階級鬥爭」。
 上屆二○○八年大選,國陣因一○%的馬來基本盤背離,丟失在國會下議院三分之二絕對多數優勢。之後國陣雖力圖改革傳統保障馬來人權益的施策,讓貧富雨露均霑,但納吉布上任四年來,馬國生活成本攀升,家戶所得差距急遽惡化,普羅大眾質疑執政當局放任貪腐橫行,並圖利馬來財團,亟欲宣洩憤恨
 而前總理安華領軍的在野政團「人民聯盟」(民聯),此番主打整肅貪腐與族群利益均等,首次有望勝出。
 馬來西亞人口約二千九百萬,馬來人占六二%,原本是國陣第一大黨「全國巫人統一機構」(巫統)的鐵票;華裔占廿五%,印度裔八%。近年來,馬來貧民也和華裔與印度裔少數族群同樣不滿,認為國陣助長貪腐及裙帶關係,少數和當權者關係良好者大撈其利。
 吉隆坡馬來亞大學政治及行政學教授葛梅茲說:「大選不再是族群之爭。這次是馬來西亞的階級戰爭。」
 國陣搶票的另一賣點是馬國經濟成長(去年五.六%),強調自二○○九年以來,人均國民所得增長近五○%,去年已逼近一萬美元。但論者說,此數未計入通膨與財富分配不均的事實。
 馬國人所得分配不均的程度在東南亞排名第三,次於泰國與新加坡。政府數據顯示,二○○九至一二年,最富二○%與最貧四○%家庭的平均家戶年收入的差距擴大。

詳參【圖博館】:民主形式萬歲 民主偽形(二) 天下民主一般黑 伊斯蘭革命 袈裟革命? 泰國紅衫軍 東協加三 《中共政治體制改革研究》民粹亡台 奧步研究所 台灣買票文化 《民主的類型》中國與東協 民主就是挑爛蘋果《民主理論選讀》《公民文化》
2013-05-06 11:39:23
阿楨
美國認為委內瑞拉總統選舉應重新計票 2013-4-18新華社

委內瑞拉國家選舉委員會當地時間14日晚宣佈,代總統馬杜羅在當天舉行的總統選舉中以領先1.59%戰勝主要對手、反對黨聯盟候選人卡普里萊斯。
  相關新聞
委內瑞拉大選爭議最高法院排除重新計票
馬杜羅稱希望委內瑞拉發展經濟借鑒中國模式
委內瑞拉總統大選2012-10-08查維茲54%勝選 任期至2019年 執政20年
西方選前不看好的查維茲為何再勝
查維斯以社區委員會的草根民主改造委內瑞拉 by周世瑀
自由派媒體經濟學人/紐約時報為何醜化查維斯 by周世瑀
查維斯2013-3-6逝 委國民眾悲傷憂心
委陸戰隊向中購買5億美元登陸艦/戰車(詳參【圖博館】:中國軍售2)
中國大舉進軍美國後院 武器受到南美多國歡迎
美國重返亞太 環太平軍演 意在針對中國(詳參【圖博館】:中國軍力)
美重返亞洲 要記取中東教訓 2012-09-17 旺報社評
阿根廷國防部長2012-7-5訪中:挺中爭南海 想買殲20
福克蘭2013-3-12公投99.8%要留在英國 阿根廷撂狠話(詳參【圖博館】:《海權》)
巴拉圭總統盧戈2012-6-22遭國會彈劾下台(楨:美默許!)中南美洲國家憤怒 盧戈指新政府不合法 成立平行政府
南共市會禁止巴拉圭新總統出席 暫停巴拉圭會籍 宣布委內瑞拉2012-6-29入會
巴拉圭紅黨富豪卡特斯2013/4/21當選總統
玻利維亞總統拉萊斯2012-6-25反對派利用警察暴亂發動政變(楨:美默許!)
美國際開發署因被指干涉內政2013/5/5遭玻利維亞驅逐
墨西哥培尼亞當選總統 群眾示威 聯邦選委會2012-09-01駁回羅貝茲上訴
雖然美國強力譴責 尼加拉瓜2012-11-06地方選舉 奧蒂嘉政黨仍大勝
維基解密創辦人亞桑傑2012-08-20現身厄瓜多駐倫敦大使館 英揚言入館逮捕 南美國家挺厄

聯合國2013/5/7稱沒證據指敘利亞各方使用化武
出兵敘利亞? 美2013/5/1除非跨越紅線 六成美國民眾反對
敘利亞2012.10.16否認使用集束炸彈(楨:即使使用如何?美以還使用貧鈾/白磷彈呢!詳參【圖博館】:地雷)
以2013/5/3空襲敘利亞阻飛彈落入真主黨 潘基文籲各方自制
以色列戰機2013-01-30轟炸敘利亞一科研中心造成2人死亡
2013-05-07 11:49:39
版主回應
英記者2012-6-10稱敘反對派制造謀殺假象博同情
俄美就敘局勢口水戰升級2012-6-14互相指責向敘供武
俄羅斯2012-7-25稱美國企圖為敘利亞境內恐怖活動辯護
敘利亞內戰 恐怖組織成反抗先鋒(楨:西方反恐的雙標)
東突2012-10-29被證實參與敘利亞內戰(詳參【圖博館】:烏魯木齊事件(二))
利比亞成爲敘利亞反對派最大資助方
阿拉伯之春2年後 中東民主化冰封未解2013/01/16朝鮮日報:敘利亞成遜尼派和什葉派對峙戰場/利比亞局勢依舊動蕩

埃及總統大選 反對黨勝 軍方拒釋權 無限期延後公布(楨:美默許!)
穆斯林兄弟會自由與正義黨主席穆爾西擊敗軍方勢力2012-6-24當選埃及總統
軍方強硬 埃及總統重召國會2012-7-9遭駁回
埃及總統2012-08-12撤換國防部長 宣布軍方6-17頒布的補充憲法聲明無效
埃及總統穆希的支持者與反對者2012.10.13互相丟擲石塊汽油彈至少110人受傷
埃及制憲會議2012.11.29通過新憲草案 伊斯蘭教為國教
挺穆希、反穆希2012.12.04埃及總統府前開打
埃及新憲法草案2012-12-23支援率過半 反對派斥公投造假(楨:輸不起!)
埃及總統莫爾西的支持者與反對者2013/4/19爆發衝突

以色列2012-11-14空襲 哈瑪斯軍事首腦亡
鐵穹攔截九成火箭 以防護罩(楨:?詳參【圖博館】:中國火箭)
以色列研制只攻擊阿拉伯人的基因炸彈 20克能使60億地球人死亡 (楨:猶太人真該被希殺光,如今就不會想絕人種了!詳參【圖博館】:生化武器《德國與日本的省思》)
埃及總統斡旋成功 以巴2012-11-22停火
停火以色列加薩人民兩樣情
巴勒斯坦升格案 聯合國2012-11-29表決壓倒性通過

抗議《穆斯林之無知》片 美駐利比亞使館2012-09-12恐怖襲擊 大使亡
911噩夢重現 打亂美國重返亞太的戰略算盤
20余國家和地區舉行反美示威 德英駐蘇丹使館遇襲
美警惕埃及利比亞轉型 對干預敘利亞熱情不高
英美解放利比亞為名劫掠是實
利比亞國會2012/10/06通過罷免新總理不信任案
利比亞親政府軍和反抗軍2012.10.22衝突 至少26死200傷 格達費幼子亡
利比亞:班加西安全首長2012/11/19遇刺
格達費已死利比亞內戰未止 已造成5萬人以上死亡
動蕩利比亞漸成恐怖主義溫床 2013/4/30
利比亞軍火流散威脅非洲各國安全2013/4/10
逆轉的阿拉伯之春
中東烽火蔓延 掀阿拉伯之冬
占領運動週年再起 紐約2012-09-16逾180人被捕
2012/5/19文茜世界周報/占領運動落幕失落一代還在掙扎(楨:呆歹彎理盲濫情的霉體銘手酩嘴政剋冥眾/邪者磚家叫獸,之前吹捧、現又大批「阿拉伯之春」)

蘇丹2012-4-23空襲南蘇丹 南總統正訪中爭 胡錦濤/安理會呼吁克制
以色列4架戰機2012-10-24攻擊蘇丹兵工廠爆炸2死
中石油2013/4/13複產南蘇丹最大油田
中國2013/4/14為南蘇丹機場提供信貸
中機工程2013/4/23獲南蘇丹衛生保健中心建設2.15億
南蘇丹軍方2012-12-21擊落1架聯合國維和部隊米8直升機
12維和人員2013/4/8南蘇丹亡 聯國譴責
南北蘇丹爭議地區2013/5/4發生衝突1名維和人員死亡

法軍突擊隊折戟索馬利2013-1-11人質救援失敗隊員被俘 同一天法國軍機空襲了馬利蓋達反政府武裝,但損失一架直升機和一名飛行員。
歐蘭德 「布丁總統」硬起來 美國表示歡迎(楨:西方對馬利/敘利亞的雙標)
報復法出兵馬利 馬利伊斯蘭武裝16日攻擊阿爾及利亞天然氣田
阿爾及利亞軍方2013.1.19最後一擊 天然氣田人質和綁匪全死(至少19名人質與29名綁匪)加前已80亡
阿國屠殺/反恐戰爭十一年 仇恨有增無減(楨:愈反愈恐!)

另參本館:中國與非洲 拉美向左轉 新社會主義典範? 恐怖攻擊本土化 伊戰越戰化 阿戰越戰化(二) 以入侵巴 《流氓國家》賓拉登 《全球反恐戰爭》《民族衝突和宗教爭論》 《當代伊斯蘭教》
2013-05-07 11:58:32
阿楨
台灣憑什麼對馬國指手畫腳?【聯合報/石之瑜/台大政治系教授2013.05.07

馬來西亞選舉引發台灣人的驕傲,好像看小學生在成長,還指手畫腳。殊不知,民主在馬來西亞與在台灣所遭遇的,是截然不同的族群政治。馬來西亞的種族差異在生活與精神上很明顯,台灣的族群政治純屬政客為競選而泡製。至於說選舉舞弊,台灣各種選舉奧步層出不窮,怎麼我們偏偏就真能以為自己高人一等?
在馬國,國家政策依照族群而有不同對待方式,屬於教科書中所謂不自由的民主,亦即,選舉投票往往強化差別待遇的政策,而不是將族群身分化解成是個人屬性,以便進而與政策脫勾。
與此相較,台灣政府與政策的結構中,根據族群所屬而採取不同規定的情況,幾乎絕無僅有。台灣的群族政治是政治人物動員選票而人為製造的,等這些人當政了,卻也不曾推動任何族群間的差別待遇。
這裡出現民主理論解決不了的兩個問題,一是在馬國,民主選舉不能解決族群間的差別待遇問題;二是在台灣,儘管各黨各派支持者都跨族群,但總出現人為製造族群衝突來動員選票。台灣的問題還沒有美國來得嚴重,九一一後的三次美國大選一次比一次惡質,外來移民侵蝕基督教道德社會的想像變本加厲。簡言之,至今民主在族群對立的社會沒有完全成功化解的紀錄,反而在沒有族群對立的社會,民主正在製造並升高對立。
關鍵是有沒有在民主過程中把對方看成與自己屬同一群體,如果不同群體,任何舞弊都是正當的,因為其目的是維護我群不受外敵入侵。但台灣沒有這樣對立的族群。台灣選舉的奧步,因而主要是不正當的宣傳或捏造,將同一群體的對手硬說成屬於奸細外敵,製造死對頭的感覺,極端時還開槍。但在馬國,華人早就是目標明確的群體,因此舞弊的目的就是防止敵人勝選,而不是證明他們是敵人。
在馬國,防止舞弊之道有二:一是反對黨說服選民自己是跨族群的,這點已有突破;二是在技術上讓投票的舞弊難以操作,這點改進並不難。但在台灣,防止舞弊幾乎毫無門路,因為政治人物主要活動就在製造敵人,他們就沒有其他可以訴求選民的。嚴格來講,台灣民主中的人品素質,比在馬國選舉舞弊中看到的,水準低太多了。
  回應
總票數輸 納吉慘勝:華人海嘯之說 衝擊納吉布總理寶座
馬國執政黨再勝的原因
馬來西亞執政黨勝選 股匯債拉炮
馬大選傳舞弊 告洋狀到白宮
兩陣營內部變化 政治走向極端化
馬國未變天,馬華變了
2013-05-07 12:57:14
阿楨
不可愛的與不可信的 2013-06-02 旺報 胡勇(大陸自由作家、大學教授)

 隨著一個高度敏感日期的日益臨近,《紅旗文稿》、《環球時報》、《光明日報》、《黨建》、《人民日報》等官媒掀起了一個批判以「憲政」為代表的普世價值(楨:?)的小高潮。知識分子們雖然在微博上「負隅頑抗」,甚至不惜炮製《光明日報》發文擁護憲政的假新聞,但也明白胳膊擰不過大腿的道理。於是,一位因主張「社會主義憲政」而兩邊不討好的知名學者只好在網上自嘲:在中國研究了這麼多年憲政,原來是在幫資本主義國家實施憲法。
 眾所周知,在虛擬空間抨擊或挖苦當局和體制早已成為輿論的一種新的「政治正確性」,但必須承認的是,中共領導人民所取得的驚人成就也是有目共睹的。中國現行體制的合法性甚至遠遠超過很多所謂的「民主國家」。
 胳膊擰不過大腿
 比如,來自皮尤(Pew)的權威資料顯示,87﹪的中國民眾對國家的發展方向表示滿意,74﹪的受訪者相信未來五年生活會繼續改善。而大部分「民主國家」的政府在上台半年後就會面臨合法性大量流失的窘境。大陸民眾對腐敗和特權雖然深惡痛絕,但中央(特別是最高領導人)仍然擁有極高的威信。
 讓人聯想到文革
 另一方面,可愛的也未必可信。自由、民主、法治、人權……這些詞都非常「可愛」,尤其能夠在知識分子中引起共鳴。但是如果去掉口號的成分,這些詞對中國到底意味著什麼?中國人在追求和享受「普世價值」的時候需要付出什麼樣的代價?這些問題並沒有引起認真和充分的討論。很多知識分子只是謀求書齋裡革命的「網路公民」,在現實生活中並不真正信仰和推進「普世價值」。
 更重要的是,知識分子和普通民眾的政治認知之間是有巨大落差的。比如,在《中國人想要什麼樣的民主》一書中,作者張明澍發現認可「民主就是一個國家要定期舉行選舉,並且通過幾個政黨競爭選出國家領導人」的受調查者,僅占樣本總量的15.3﹪,而當今中國社會的左派超過了38﹪。作者對此也感到意外,「但你冷靜地去觀察你身邊,不要只往知識分子裡面套,到你自己的家鄉去,到街頭去,你會發現這個比例是基本準確的。」
 可愛與可信糾結
可信的不可愛,可愛的不可信。這就是中國複雜性的一個面向。在可以預見的未來,中國還將這樣糾結下去。
2013-06-02 11:29:31
版主回應
民主是手段不是目的2013-9-2中時 景鴻鑫(成功大學教授)

 做為全球最大民主國家的印度,富者富可敵國,貧者貧無立錐。(美聯社照片)
 余英時先生上月接受媒體訪談中開宗明義就指出:「我沒有中國夢,有的只是人類的夢」。顯然,余先生相信全人類會做同樣的一個夢。政治上余先生心目中的「普世」夢就是民主自由,認為台灣應該堅持民主自由,來與中共對抗,而且還舉陳光誠為例,表達了對台灣政府沒有堅持對抗的強烈不滿。另外,余先生沒有中國夢的原因顯然是因為共黨的腐敗,訪談中,台灣的民主自由是如此鮮明的與共黨的腐敗對立了起來。
 在人類社會,民主與腐敗兩者並不存在非黑即白的互不相容,反而常常夾雜交融而形成各式各樣人間悲劇。做為全球最大民主國家的印度,富者富可敵國,貧者貧無立錐(見圖,美聯社照片),社會上的不公不義讓人無法想像。做為「亞洲民主櫥窗」的菲律賓,每逢選舉就死一堆人,絕大多數的席位則由少數幾個大家族所把持,長年下來淪落到一堆人要靠出國當勞工來養家活口。在中東藉口民主的「阿拉伯之春」,現已演變成血流成河。
 台灣在威權時代,官員沒有一個是民主方式產生,創造了舉世稱羨的台灣奇蹟,是台灣四、五十年來最讓人民懷念的政府。經過一些迷信西方民主是「普世價值」的人多年努力,台灣獲讚「亞洲民主燈塔」,卻遏制不住第一個民選總統的黑金,第二個的貪腐。有這樣的政府,台灣奇蹟的消失成為一種必然。
 民主是手段不是目的,手段能達成目的才有「價值」,達不成目的的手段沒有價值,遑論「普世」?(民主也分英國的內閣制民主和美國的總統制民主)
 西方人完全了解其民主只是基督教文明演化出來的一種政治制度,適用於基督教文明的國家,非基督教文明國家從未有過成功的案例。民主做為一種文物就像船堅炮利一樣,背後一定要有價值體系的支持。
 美國知名漢學家費正清在總結滿清自強運動失敗的原因中說到:「做為依據的、好聽卻誤導人的『中學為體、西學為用』之說,似乎是以為,西洋的軍械、輪船、科學、技術,可以從某方面用來保存儒家的價值觀。我們現在回顧以前,可以看得出來,砲艇和煉鋼廠,是帶著它們各自的生活哲學而來的」。
 費正清只說對了一半,但僅此一半,已足以說明為什麼民主在全球範圍內幾乎全面失敗的原因了:如果連船炮都是帶著各自的生活哲學而來,民主還用說嗎?
 視民主為普世價值,我們不須再思考其它可能性,只要努力落實民主即可。結果越努力落實就越失敗,還完全不知問題出在那。因為我們不會想到質疑民主本身,這正是台灣濫情理盲而無法自拔的根本原因。走筆至此,不禁讓人想到法國漢學家與哲學家余連(F. Jullien)的話:「只有從差異開始,我們才能思考」。
 民主對台灣的影響,絕不僅止於在政治層面上摧毀台灣奇蹟而已,在社會層面上更是讓台灣陷入「濫情理盲(政大教授錢致榕語)」的深淵而無法自拔。
 理性逐漸淪喪遂成為台灣社會最顯著的特徵,其結果是造成全面性的社會困境:政治無法掙脫意識型態的綁架、政府幾乎完全癱瘓失能、經濟競爭力不斷流失、司法成為人民嘲笑的對象、媒體形同貪婪嗜血的大鱷魚、教育改成各級學校通貨膨脹,幾成泡沫,甚至出現少數人為了個人的私利,就可以公然摧毀政府政策等等不可思議的現象,最終造成上百萬的台灣人民要離開「民主」的台灣,到「獨裁」的大陸謀生,如果你不想在夜市擺地攤的話。而且,這種現象越來越嚴重,選擇去大陸讀書工作的年輕人有增無已。
 非常歡迎余英時先生到自由民主的台灣來定居,親眼看一看民主落實到儒家文明的台灣社會之後,所引發的各種癥瘊。頂多三年,相信您對民主一定會有更為深刻的看法。
2013-09-02 10:31:32
阿楨
政府的“臨時工”該退場了

又見城管為惡,又是“臨時工”所為。我們姑且相信官方說法,但我們要追問的是,在國家財政已經投入重金供養編制龐大的公務員隊伍之時,為何政府還要豢養如此之多的“臨時工”,縱容他們吃皇糧辦壞事,而那些從來正確的正式人員又在做什麼,吃空餉還是……?
  相關新聞
城管跳踩商戶頭 又是臨時工惹的禍
延安“暴踩商戶”城管為臨時工 8人已停職
  一則名為《實拍:延安城管暴力執法,雙腳跳起爆踩男子頭部》的視頻在網路上被大量轉發和評論。城管執法再一次被推上了風口浪尖。
從這個視頻中可以看到:“一群著城管制服的人群毆自行車行一男子,一騎友被打倒在地,但一名城管並未甘休,雙腿跳起重重地踩向青年頭部,致其臉上胳膊上衣服上都是血。據瞭解,涉事的城管是延安城管監察支隊鳳凰隊。
  另外,城管人員與商戶發生激烈衝突時,從視頻中可看到,有一輛牌號“陝J1397警”的普桑警車緩慢經過,但並未做任何反應停留。有網友批評說,警方不該對此視而不見。
  6月4日上午,延安市城管局黨委就媒體反映的“5月31日城管監察支隊鳳凰隊執法問題”召開專門會議決定,對於5月31日執法當中的所有相關人員,一律予以停職、待崗調查,包括監察支隊分管副支隊長高丹(當日未參與執法)、鳳凰大隊大隊長趙振剛(當日參與執法,正式編制)、副大隊長李志成(參與當日執法,正式編制)、中隊長張琦(視頻中光頭男子,參與當日執法,正式編制),還包括當日參與執法的另外四名臨時聘用人員(視頻中黃衣女子及雙腳跳起踩踏商戶男子均為無正式編制人員)。[詳細]
  出事兒的為啥總是“臨時工”
野蠻執法是“臨時工”幹的,粗暴回應媒體是“臨時工”回的,錯別字是“臨時工”寫的……近段時間來,遍地開花的“臨時工”現象引起了社會的關注。
  今年3月1日晚上9點多,一輛黑色的桑塔納轎車撞死了浙江溫州平陽萬全鎮吳嶴村三人後逃逸。事發後,平陽交警立即介入調查,隨後根據線索,確認肇事車系平陽縣某局公車。肇事者是該局駕駛員金某。3月2日晚上10點左右,金某向警方投案自首。隨後,該局一名負責人告訴媒體,金某是該局2010年8月份臨時聘用的駕駛員。
2013-06-07 09:51:35
版主回應
  近年來,“臨時工”屢屢犯禁似乎已經成為了某種常態:
浙江省溫州市紅十字會一名女出納陳某在5年時間裡挪用公款126萬多元,用於店面還貸和家庭開支。東窗事發後,輿論一片譁然。陳某辯護律師提出陳具有自首情節,另認為溫州市紅十字會是社會團體,而陳某是“臨時工”,不能視為國家工作人員。
  2011年8月11日,江西修水縣一女子到當地派出所為孩子辦戶口,與戶政人員有所爭執,辦事女警竟然發怒拿起檯面資料砸向辦事居民,周邊眾多警務人員圍觀卻無人上前阻攔。9月19日,其朋友將事情視頻發到網上。為此,“派出所女民警發飆打人” 的視頻迅即火爆網路,公安視窗單位的服務態度引發眾人熱議。最新消息是,修水縣公安局回應,已將“發飆女警”蔣某予以辭退。並稱,蔣某為聘用人員,並非在編員警。
  遼寧省西豐縣委書記閆立峰被曝違規坐150萬元豪車,套用武警部隊假車牌,多次出入大酒店等情況。閆回應稱,車輛是從朋友處借的,後自己感覺不太合適已退還;軍牌系司機所套用,大酒店是司機自己去的,這名司機是臨時工,事發後已主動辭職。
  “臨時工”的身影如此之多,能量如此之大,令人吃驚。[詳細]
  臨時工做的是正式人員“不願做、不會做、不屑做、不想做”的活兒
“臨時工”紅會裡當主任贈癱瘓老人劣質自行車
“現實生活中,一些事業單位在編制外招用勞動者,經常不與招用的勞動者訂立勞動合同或者聘用合同,或者是合同到期後未續簽合同。另外,沒有依法為‘臨時工’辦理社會保險手續,欠繳單位應承擔的社會保險金的案例比比皆是。有些單位還存在向‘臨時工’收取‘管理費’的行為。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單位‘臨時工’重視不夠;少數單位領導‘官本位’思想嚴重,輕視基層勞動者;社會輿論也錯誤地將事業單位的不良現象歸咎于‘臨時工’。‘臨時工’成了‘出氣筒’、‘受氣包’、‘擋箭牌’。”
  全國人大代表、河南財經政法大學法學院教授邸瑛琪認為,一些單位用“臨時工”,就是為了方便轉嫁責任,也就是說他們從一開始就打算利用“臨時工”來推脫責任。另外,一些單位需要用“臨時工”,來完成正式人員不願做、不會做、不屑做、不想做的事情。[詳細]
  政府機關之所以喜歡用臨時工,一則不占編,手續簡便,可避開公務員管理法規及人事審批程式;二則臨時工如同“保姆”,聽話、好用。機關呆久了,小科員被慣成了“媳婦”,領導們用起來不順手,可又拿他們沒法子,何如用臨時工,叫他向東不能往西。久而久之,領導喜歡用,科員也喜歡指使這些“臨時工”,不想幹的活都推給其做。於是乎,一面喊著人手緊,一面卻是人浮於事。其結果,小小的科室實質變得愈來愈龐大,層級愈來愈多,不僅加大行政成本,而且,臨時工無決策權,事事要請示彙報,又降低了機關的行政效率。
  公務員的人事管理是件非常嚴肅的事,近些年來,行政機關新進公務員除要按《公務員法》進行公開、擇優招錄及聘用外,人員經費及指標還要受機構編制的嚴格限制,但正所謂“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正式公務員進不了,可以用臨時;有機構編制限制,那就以“編外”領薪。只是,如此一來,作為國家權力象徵的行政機關,本應模範遵守和執行法規,卻公然地與法規玩起了文字遊戲,人們不禁要問,法規的尊嚴何在?權力機關的公信力又何在?這樣的行政機關,人們又怎能相信其執法的公正性?所以,臨時工充斥行政機關,實則是一種權力的濫用和行政腐敗。
  政府機構改革不妨從清理臨時工做起
  新觀察:臨時工多了,權威貶損了
公眾認知政府部門的“臨時工”多借助於負面新聞。此前有媒體總結道:他們是犯事兒的,也是扛事兒的;他們是幹活的,也是頂雷的;他們有時候是真的,有時候是假的;他們是壁虎的尾巴,也是鴕鳥的屁股;他們是炮灰,他們是盾牌……他們有很多不應該存在的理由,但他們同時也是受害者。其實,透過“擋箭牌”現象更深入地看“臨時工”,更攸關政府部門的職能轉變和機構改革。
  一定程度上,政府部門賦權給“臨時工”的職責,往往與過多介入到市場和社會的領域相重疊。在這個意義上,政府機構改革需要將應該剝離的職能真正轉移給市場和社會,政府的“臨時工”應該轉變為企業和社會組織的“正式工”。
  政府部門招聘“臨時工”存在一系列弊端。從法理上講,行政機關是權責統一的,行政權力既不得擅自放棄,也不能任意轉讓,聘用“臨時工”違背了現代行政精神。在現實層面上,招聘“臨時工”既容易導致權力尋租和某種灰色交易,也在權力外包過程中導致基層亂象叢生,還會助長相關單位和編制內人員的慵懶作風,更直接加劇了有關部門人員冗多、財政負擔過重,或者通過亂罰款、亂攤派、亂收費來供養“臨時工”。
  所以,推進以轉變政府職能為核心的機構改革,不妨先從清理政府部門的“臨時工”做起。[詳細]
http://news.sina.com.cn/z/linshigong/
2013-06-07 09:52:01
阿楨
七一遊行:「一國兩制」的終極攻防 2013.07.01聯合報 馬家輝(香港作家)

七月一日,香港照例有「七一大遊行」,然而今年的「遊行狀態」畢竟不太一樣:今年既是遊行,亦是「交戰」,兩陣街頭對壘,直接進行「一國兩制」的終極攻防。
主權移交十六年,爭爭吵吵,北京高官和香港人總算到了正面攤牌的時候。
  回應
  馬家輝寫完這篇潑婦文,又可賺5毛!
  香港那些所謂民主人士..法官.教師全都是殖民地既定..吸血鬼
  有膽, 就公開、正式、激烈決裂吧!最後「兩制」提前自動沒有了
  史諾登一來,香港民主派都突然失蹤。馬家輝鐵口直斷,說北京會把史諾登烤鴨兩吃,結果屁都沒有,證明純粹是胡說八道。民主派要遊行總得裝個樣子抗議美國監控香港電腦,結果是要佔領中環,抗議港府,真是奴性不改,跟主子一樣的渾身是假。
  某些香港人不想要一國兩制,很好,那麽就一國一制,歡迎加入社會主義制度!
  一定要寫甚麼北京高官和香港人對幹﹖ 你馬家輝分化挑撥離間的手段不低嘛。香港對幹獨立能活嗎﹖ 一定慘不忍住。香港現在是壞到不忍住了嗎﹖真是吃飽太閑。
  如果想回到英治時期 為港獨運動的動力 香港人 這.....
「本土主義」搞分離 學者憂害死香港
http://paper.wenweipo.com/2013/05/30/HK1305300027.htm

港人的七一遊行【聯合晚報社論2013.07.02

每年一次,香港在回歸紀念日,都是以呼喊民主的面容呈現於世人之前。今年已是第16次的「七一大遊行」了,藉著每年的7月1日上街頭,彷彿是「一國」與「兩制」的對決時刻,甚至成為國際媒體擇定觀察中港關係演變的目標。
昨天在颱風威脅下,43萬香港人舉著傘仍然湧上街頭,要求兌現民主普選香港特首與立法會的政治承諾。表面上這是「一國」與「兩制」的對抗,本質上還是「專制」與「民主」的較量。
港人卻對香港民主前景普遍悲觀,已經延了五年的2017年雙普選,至今仍只聞樓梯響。北京似乎有意在2017年兌現普選承諾,但預置北京隨時廢黜民主特首的上位權力。(楨:依《基本法》特首不能反「一國」!)
2013-07-05 11:44:01
版主回應
中港間的緊張關係越發升高,大型事件如每年的六四和七一活動,小事例如港人和陸客的衝突不時可聞,乃至於北大教授孔慶東辱罵港人是「殖民主義的狗」等等,幾近全方位爆發。有人認為這是中港的文化衝突,但追根究柢,仍是民主與專制間的矛盾,甚至也表現在大陸內部無以數計的群體抗爭事件上。萬源歸宗,民主已是不可逆反的潮流,中共領導人可能覺得如芒刺在背,但推動憲政民主這一步已是非走不可。
  (楨:請聯晚社論做下功課,便知反中者2017後無法以香港不民主反中,便改反「一國」。2007-12-29全國人大常委會以全票通過了《關於香港特別行政區2012年行政長官和立法會產生辦法及普選問題的決定》下稱《決定》。按照有關《決定》,2012年的行政長官及立法會選舉,在不實行普選的前提下,可以作出符合循序漸進原則的適當修改。《決定》又明確了2017年行政長官的選舉可以採用由普選產生的辦法,而在行政長官由普選產生以後,立法會的(楨:第七屆2020年)選舉亦可以採用全部議員由普選產生的辦法。)
  回應
  香港反對派每年都在七月一日這一天走上街頭,他們絕不為中華民族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而歡呼,而是秉承境外支持者的旨意,捆綁不同訴求的香港民眾,利用偷梁換柱的手法混淆視聽,干擾香港特區政府依法施政,破壞一國兩制的正常實施。今年七一,香港反對派依舊玩不出新花樣,還是沿用老一套,隨意誇大遊行人數。據報道,香港警方的權威統計是有三萬多人從維多利亞公園出發,但是有反對派頭面人物把警方的統計一口否認,張口就是四十五萬。反對派今次號召乏力,一個直接原因,就是港人通過香港反對派在斯諾登事件上的集體閉嘴,進一步看清了香港反對派假“民主”、毀民生、戲民眾、真亂港的面目。如果說“民主”是反對派的假面具,毀壞香港的經濟民生就是其手段,而破壞“一國兩制”在香港的平穩運行就是香港反對派的真面目。
  根本不是什麽民主與專制間的矛盾,香港在殖民時代的總督是女王任命的,稍微高一點的官員職務香港人都不能沾邊,某些人乖乖地做了英國一百五十五年的順民也沒有爭取普選這一說,到今天反而鬧起來了,有些人還打出了港英當局的旗幟,這叫不叫奴隸心態呢?
  英人統治時,派個總督就來了,港人溫順如小貓,沒吭一聲!現在有普選,港人倒兇起來了!
  香港八卦媒體與狗仔始祖發源地, 搞民主一定比台灣更快沉淪

從《基本法》討論香港特首普選2013-7-1

譚鳳儀(香港城市大學生物化學學系講座教授、香港學者協會內務副主席)
香港回歸之後是中國的一部分,所以特首要向中央負責,不可以和中央對抗,是顯而易見的道理。對特首選舉《基本法》亦有所描述,但是為什麼會出現這麼多討論及問題?
我認為有幾個問題值得我們今天深入討論:第一,特首必須愛國愛港,必須為香港人接受的同時亦要向中央負責,要獲中央的認同,不可以對抗中央。這雖然不在《基本法》中明文列明,但作為一個地方政府的首長,這是責無旁貸的。《基本法》第一條和第十二條列明香港不是獨立的政治實體,她是中國的一部分;而第一百零四條亦指出行政長官要擁護及效忠中華人民共和國。所以,不可與中央對抗及要獲中央認同的條件,實屬合理。

港政改須遵《基本法》人大《決定》2013-6-16香港文匯報

反對派聲稱《基本法》及全國人大常委會有關香港普選的《決定》並不符合國際人權公約的規定,更聲言要通過「全民討論」及網上投票的形式,來「公投」一個所謂「真普選」的方案。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香港基本法委員會委員譚惠珠昨日強調,香港任何政治制度的改變都要遵從《基本法》及人大常委會有關《決定》中的原則。
 譚惠珠昨日在一政制論壇上,引用了英、美、日本和新加坡等不同國家及地區不同的民主政治制度,說明任何地方的普選都是根據當地的情況而定:「通過學術研究,認識不同的制度是好事,但(香港政制發展)歸根結柢也要根據《基本法》」。

李慧琼憂燒《基本法》難落實普選 星島日報

對於昨日的七一遊行,有泛民政黨促請政府盡快展開政改諮詢,行政會議成員李慧琼表示,遊行後焚燒《基本法》,擔心鼓吹違反《基本法》的普選。
李慧琼指出,昨日七一遊行期間,有人焚燒《基本法》,企圖鼓吹港人走一條違反《基本法》的普選路。她希望市民明白,《基本法》是香港憲法,亦是經過長期討論得到的共識,如果走一條違法《基本法》的普選路,她擔心最終香港未必能夠按照《基本法》落實普選。
2013-07-05 11:58:42
圖博館
中國強勢崛起 以美為首的民主制度仍是最好選擇嗎?2015-12-09 聯合網

  (本文出自《民主在退潮:民主還會讓我們的世界變得更好嗎?》湯錦台 譯者序,喬舒亞•科藍茲克 著。)
  二○一五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七十週年,如果以每個世代為二十五年計算,在這將近三個世代的時間裡,可以說是美式或西方自由主義民主(Liberal Democracy)主導著地球大部分人口的生活與思想的時代。即使是在蘇聯解體前的冷戰年代,最多時有四億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它所控制的國家集團內,另有十億人口住在不屬於西方集團或蘇聯集團的中國境內。但是全世界五十億以上的人口當中,仍有近四分之三的地球公民,包括非洲和拉丁美洲許多獨裁國家的居民在內,無時無刻不直接間接受到西方民主生活方式的熏陶與影響。自由主義民主的力量隨著美國國力無遠弗屆的擴充,滲進世界的每個角落。
  戰後的台灣,從初期各種民主力量不斷萌芽,反抗國民黨一黨獨大開始,民主日益紮根,並在二〇〇〇年以民進黨獲得執政權力為起點,正式踏上了全面民主的不歸路。雖然一路走來,道路坎坷,但是以民選領導人和代議制民主為代表的自由主義民主根基,已牢不可破,難以動搖。
  在全球範圍內,伴隨著台灣開始進入全面民主發展時期而來的是,全球民主國家的擴散,在二〇〇〇年代初期達到了高峰,東歐和不少非洲國家都紛紛加入了民主的行列。然而,到了二〇〇〇年中期以後,以選舉程序、多元主義、政治參與、政治文化、政府運作和公民自由等為標準來評分的全球民主指數,卻開始下降,帶動了全球民主的大退潮。
  正如今年九月十五日史丹福大學民主理論教授拉里•戴蒙德(Larry Diamond)在評論民主在退潮的專欄文章中所說的:「在[葡萄牙]的康乃馨革命過去了三十年之後,民主曾以前所未有的步伐擴散到了全世界,但是到了二〇〇六左右,卻突然停頓了下來,雖然民主國家的總數沒有急劇減少,但是公民社會的空間卻不斷縮小。自由與民主都在退潮。」
  這種退潮顯然與這段期間西方民主的錯誤運作與示範息息相關。一九九一年年底蘇聯的解體,將美國的國際地位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全世界都寄望作為民主自由領頭羊的美國,能帶領受到四十年冷戰惡性消耗的世界,擺脫意識型態的泥沼,步向共同繁榮昌盛的全新局面。
2015-12-10 07:58:13
圖博館
然而,從二〇〇一年起,美國以反恐名義發動的阿富汗和伊拉克戰爭,給中亞和中東地區帶來的連鎖式破壞猶未平息,二〇一〇年起由美歐西方國家大力介入的「阿拉伯之春革命」,又再度將中東地區帶進了戰爭與死亡的地獄深淵,至今西方國家欲透過大規模群眾示威運動和武力介入,而強行將其帶進現代民主國家行列的利比亞、埃及、敘利亞和葉門等國,不是內戰不止,恐怖主義活動猖獗,就是軍人干政,難民四處流散。
  同樣是在美國力量的影響下,這些國家的處境,與今天台灣社會的安定以及周邊國際環境的相對平穩,形成了強烈的對比。
  但是,稍微深入觀察,我們卻不難發現,有幸進入民主標兵行列的台灣,在社會表面祥和的背後,卻是處處充滿了不應有的不協調現象,隨手都可舉出這類的例子。譬如凸顯西方資本主義制度弊病的貧富不均現象,在台灣同樣不可倖免,「台灣近年來的國家財富,正往極少數人集中,前一%所得者占全國總所得比例,已從六%竄升至十一%,有錢人不必靠上班薪水謀生,用錢滾錢就能迅速累積財富;市井小民市面對房價飆漲、荷包縮水,卻是難以翻身。」(引自:《遠見雜誌》,二○一五年三月號。)
  又如上世紀九〇年代以提出「歷史終結論」而名噪一時的美國日裔學者法蘭西斯•福山,在其去年底的新著《政治秩序的起源(下卷):從工業革命到民主全球化的政治秩序與政治衰敗》(Political Order and Political Decay: From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to the Globalization of Democracy)提出的,實現現代民主良治社會的三大基石,即強大的政府、法治和民主問責,在台灣似乎都不充分具備,也因此導致了選舉至上、政黨政治失序、司法和教育隨政治風向而轉、民粹主義泛起、貪腐詐騙橫行、道德水準掉落、少數綁架多數以及名嘴治國等社會亂象。這些現象造成了作為社會主流動力與價值塑造者的中產階級的退縮與沉默,社會失去了行動準繩與領導力,也失去了四小龍時代全民在國際上共同衝刺的視野、雄心與能力。
  二〇〇八年的全球經濟危機使西方民主制度受到了進一步打擊。全世界人民目睹了新科技時代華爾街是如何以各種新穎的金融手段躲避政府監控,將財富迅速集中到到少數人手中,但同時在遭遇没頂之災後,卻仍舊能夠安然無恙地繼續大行其道,由美國政府以所謂的量化寬鬆大印美元,助其脫困,但由受到拖累的全世界人民為其買單。
2015-12-10 07:58:42
圖博館
至今,美國本身因為掌握了美元發行權,雖未能完全擺脫其經濟困境,但是歐元區在美元的強勢打壓下,昔日的強勢已一去不復返,大部分國家的經濟乏善可陳;日元雖不斷貶值,但日本經濟上叱吒風雲的日子也已成陳年往事,目前除了在政治上更全力靠攏美國外,實已無法在提振經濟方面有更大的作為。在美日均自顧不暇的背景下,在政治上緊密跟隨美國和日本的台灣,也自然無法在經濟上找到出路。
  但更大的傷害是,在全世界許多國家人民的心目中,過去認為只要走上美國的民主道路就可帶來美國的富裕繁榮的信念,開始產生動搖。
  建立在美元霸權上的私有制資本主義,並不能保證給全世界人民帶來真正的福祉。更有甚者,從小布希總統開始,美國在出兵攻打阿富汗、伊拉克方面的決策草率,及其在推翻伊朗和敘利亞政權上的決策失誤與反覆,在在都顯示了其在後蘇聯時代國際秩序的治理上獨斷獨行的非民主本質和能力極限。各國人民對美國民主制度與管理世界能力的信心動搖,無疑給經濟上趁勢而起的中國,提供了吸引全球注意力的巨大空間。
  本質上,正如本書所說的,中國現行發展方式之所以受到一些國家的青睞,主要體現在它看來優於西方模式的以下特點上:
  一、經濟持續快速增長:過去三十年,中國大陸的經濟增長速度平均高達一○%,直到二〇一〇年後才因全球經濟放緩和經濟結構調整而有所下降,今年雖可能達不到七%的年均增長目標,但仍將是排名全球前列的國家。
  二、高效建設的速度和執行力度:不論是從基礎設施到高速交通網路的建設,或是從大型國際運動比賽到大閱兵的完美運作,都表現了高度貫徹與快速執行的能力。
  三、中國大陸對經濟上有需求的國家提供了不附帶任何政治條件的慷慨經濟援助和技術援助。相對的,美國或其他西方國家提供援助時往往要求當事國政府進行政治改革或取消人權壓迫,或提出其他附帶政治條件,並不是所有國家都樂意接受這類苛刻條件。
  四、這些國家,不論大小貧富,與中國交往時,能感受到平起平坐的待遇,但與西方國家,尤其是與美國交往,卻不一定能得到應有的尊重。
  在此同時,隨著中國大陸的日益對外開放和出國旅行人數的迅猛增加(每年超過一億人),過去作為專制社會所給予外界的封閉式非民主國家的刻板印象已快速消失,代之而起的是正由世界最大中產階級消費人群帶動的初級富裕社會(或稱小康社會)所呈現出來的更開放面貌, 從而淡化與模糊了其不完全民主的一面。
2015-12-10 08:00:09
圖博館
此外,在中國社會主義公有制為表、國家資本主義為實的經濟體系下,私有企業的不斷壯大與向海外進軍,甚至蠶食鯨吞西方與美國的大小企業,也必然會縮小從管理理念到企業文化方面中國與西方私有制資本主義之間的差異。隨著人民幣國際化步伐的加速,西方社會眼中中國模式的負面因素還會進一步減少。
  因此,不足為奇的是,中國模式對西方民主制度構成的挑戰,已不僅僅是學術層面的爭議而已,實際上已填補了後冷戰時期蘇聯遺留下來的意識型態真空,以改良式專制主義的形式對自由主義民主構成挑戰。一方面由於中共治理能力的不斷加強和國際影響力的持續擴大,另一方面由於美國主導下的國際秩序,千瘡百孔,永無寧日,不斷完善中的中國模式,削弱美式和西方民主的能力自然只增不減,不會停頓下來。
  然而,在這種競爭當中,我們看到的並不單純是有選舉與沒有選舉的形式之爭而已,其範疇實際上已從加拿大學者貝淡寧(Daniel A. Bell)所說的「菁英統治」(Political Meritocracy,或稱賢能政治)模式與「民主制度」之爭上升到哪一種模式或制度更能夠解決對全世界人民更為迫切的根本問題的能力上。這種競爭與冷戰時代意識型態高高掛帥的競爭有本質的不同。
  當前各國更需要解決的問題層出不窮:富國與窮國的貧富差距、經濟成長緩慢、金融危機循環發生、氣候變遷、環境破壞、宗教爭端、恐怖主義、局部戰爭…,不一而足。美國作為後冷戰時期的世界頭號強國,始終自認可以擺脫聯合國的羈絆,帶頭解決這一切問題。但是,中國作為後來者,正逐步以自己的方式介入,對美國的領導地位構成了無形的挑戰。
  具體來說,如美國主導的世界銀行體系和國際貨幣基金會體系與中國主導的一帶一路戰略下的亞洲投資銀行體系的競爭,或是人民幣國際化後與美元地位的競爭,演變下去,最後會促成與窮國息息相關的世界金融格局的根本性改變。這才是今後中國模式與美國民主制度競爭的實質,而不是在於何種形式的政治體制更為優越。
  但是,從眼前來說,這兩種體系都存在著各自無法解決的內在嚴重缺陷,即本國人民的貧富差距日益擴大的問題。
2015-12-10 08:02:16
圖博館
按西方的統計,到二〇一六年,世界一%的人口所佔有的財富將超過其餘九九%的人口,在美國國內,根據其人口普查局的統計,二○一三年十一月,其生活在貧困線下的人口達到了歷年最高的十六%以上;二○一一年每日生活費用不到二美元的住家數達到了一百五十萬戶,其中包括萬名兒童在內。在中國大陸,二〇一四年北京大學發表的《中國民生發展報告》發現,中國大陸三成以上的財富被頂端的一% 家庭所佔有,而底端的二五%家庭僅有社會一成的財富。另據《二〇一五年中國家庭發展報告》,前二○%的家庭和後二○%家庭財富收入相差達十九倍。
  這些問題嚴重制約了社會的健康發展,造成了社會不公不義的永久化。從羅馬教皇方濟各氏到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安格斯•迪頓(Angus Deaton),都對此發出抨擊。
  尤其是方濟各式的抨擊更是毫不容情。他一針見血地指出:「少數人的財富以幾何級數增長,使多數人得不到那少數人所享有的繁榮。是維護股市與金錢投機絕對自主性的意識型態造就了這種失衡狀態。」「為了維護排斥他人的生活方式,或為了維持對自私的交易的熱誠,無動於衷的冷漠已蔓延到全世界。最後,幾乎不知不覺地,我們已感受不到窮人的呼喊,不會為他人的痛苦哭泣。」這種情況不只普遍存在於美國社會,新富的中國大陸也無處不在。所謂「朱門酒肉臭,路有餓死骨」,並不只是文人的想像。
  擴而大之,從非洲到亞洲到拉丁美洲,那些與高樓大廈連在的貧民區,更是令人怵目驚心。在肯亞首都內羅畢市區內非洲最大的貧民窟奇貝拉(Kibera), 一百萬人口擠在五平方公里的小山坡地上,旁邊緊鄰著中國援建的柏油公路,居民住的是鐵皮或木頭搭建的矮小破房子,一間連一間,沒有洗手間,沒有自來水,裡面又黑又暗,頭都直不起來。教會或私人捐助的「學校」,其實只是小小的房間,或有如美國超市旁邊收舊衣服的救世軍儲藏間,裡面擠著不同年齡層衣衫襤的小孩,操場就在旁邊污水橫流的小小空地,或是堆滿了污濁垃圾的垃圾場上。學校供應的「伙食」,不過是幾片破菜葉煮出來的菜湯而已。不身歷其境,不論是美國人或是中國人,都很難想像欠發達國家的貧民,是這樣過日子的。
2015-12-10 08:02:45
圖博館
因此,從追求正義公平的角度,這個世界目前迫切需要的,不是形式上你死我活的模式或制度之爭,真正要爭的是哪一種模式或制度能夠更好地解決不管是國內或國際上的巨大貧富鴻溝的問題。
  從這個意義上說,本書的翻譯出版,並不只是為了幫助讀者瞭解世界民主的發展現狀而已,更是要提示我們自己,作為民主社會中的一員,現在應當是開始思考如何超越本書中所揭露的美式自由主義民主的困境或弊病的時候了,我們每一個人應當攜手共同推動台灣向更高意境的正義型民主社會前進,不能一直停留在民粹性的政治纏鬥中,原地踏步,停滯不前!
2015-12-10 08:04:11
圖博館
打破隔代接班 習近平不設接班人2017-10-26聯合報

習近平率六名中央政治局常委亮相,出場序為習近平、李克強、栗戰書(接任人大主席)、汪洋(政協主席)、王滬寧(中央書記處)、趙樂際(中紀委)、韓正.這次中央政治局常委會的調整,結果是「留二進五」,新進五名新血 ,此舉打破隔代接班的潛規則。那些被視為前朝安排的接班團隊,就此風流雲散。外界盛傳六○後的胡春華與陳敏爾是入常熱門人選,並據此推斷可望成為新的接班人選,但昨天名單公布,常委皆為五○後,顯示習打破預排接班人的政治規矩。
  回應
聯合報事後諸葛寫落落長,誰能操控習接班人?「七上八下」王岐山裸退未進中委名單 !習圖第三任總書記?
習思想已經進黨綱了,習就是退也是鄧小平了,寧可幕後控制也不可能破壞接班制度,給人口實。
連滿清都知道,立了太子就是給其它皇子樹立了靶子,所以,滿清200多年只有兩位太子,就是為了保護所有皇子。
  相關新聞
中共黨校主任11.9:中共領導不會再有「終身制」
高雄旗山人盧麗安擔任中共19大代表 陸委會:除了盧家人戶籍被砍 其他人也會處理 盧家:政府炒作此案非台灣之福 (回應:綠蛆最愛綠卡,蔡父蔡潔生(日籍)蔡兄長蔡瀛政(美)蔡兩位姊姊蔡瀛如(美)及蔡鳳嬌(美)以下民進黨執政8年擁有綠卡的前官員:... )
台北市商業會理事長王應傑:台灣很多賤民不知道大陸多進步,2021中共建黨百年時要成為小康社會,2049中國建國百年時成為世界最大強國。網民怒:抵制東森房屋 (回應:果然是賤民,一講就大反彈. 看賤民玻璃心碎滿地,真爽! )
不只盧麗安 北京台生也想向中共申請入黨(回應:臺灣標榜人權自由,侈談報復,自打嘴巴。)
聯合報社論:台灣願景貧瘠,如何應對習近平的雄圖?蔡承諾給年輕人一個更好的國家,但一年半來青年低薪依舊。相對的,習近平對台灣民眾開出就學、就業、創業與生活等同居民待遇的優惠,福建要在三年內吸納台灣一千名年輕博士師資。蔡保證要讓經濟結構升級轉型,但閣揆換了,產業「五缺」還在緩步尋找解方。蔡英稱要促進公平正義,但只看到假轉型正義之名的政治追殺,和劫貧濟富的全民稅改。蔡說要妥善處理兩岸關係,但台獨閣揆就讓她的兩岸政策破功。蔡有個2025非核家園夢,只是她絕口不提人民必須付出缺電危機、電價高漲和窒礙經濟為其代價。(回應:中國夢帶來中國強,台獨夢帶台灣去死!)
2017-11-21 07:42:04
圖博館
胡鞍鋼:政治局常委是如何產生的?
清華大學國情研究院院長2017-10-24

中共中央領導人或接班人的產生,既不是西方國家產生國家元首時像空降兵一樣通過競選一舉上台,也不是像文革的政治新星王洪文那樣搞火箭式上台,而是典型的台階式:第一個台階是擔任黨的省區市委書記。第二個台階是擔任黨的領導集體成員的主要助手,也是集體交接班的過渡期。
  回應
 這種選拔的好處是,無能之輩和生手都被屏蔽掉了。比西方那種選舉要靠譜得多,國家發展可長遠規劃,並且能執行到位。近幾期英美的公眾投票結果,都證明了這種制度的缺陷——參與投票的人,未必知道投票的後果是什麼,無知且不負責任,率性而為。
 選舉產生的,別說得那麼複雜。
 但這個選舉只是最後的一個確認步驟,而且是由懂政治專業、能理性思考、選舉人自己也具有高度治理能力的人來選舉,不是由一幫大部分只會聽誰說得好聽、看誰臉長得好看來投票的人來選舉。
 中國近兩千年來實踐的是選拔制,西方是選舉制。近代以來,中國選拔中加入了部分選舉程序。
http://www.guancha.cn/HuAnGang/2017_10_24_432019_2.shtml

十九大的7天5大議程

  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於2017.10.18上午9時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會期18至24日。
  聽取和審查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的報告;
  審查十八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的工作報告;
  審議通過《中國共產黨章程(修正案)》;
  選舉十九屆中央委員會;
  選舉十九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
  改革最難啃的硬骨頭還有哪些?十九大後反腐是否會弱化?如何杜絕虛假脫貧?針對中外記者的提問,大會一一回應。
  談改革
  黨的十九大將對今後五年和未來一個時期中國改革發展作出新的戰略部署,將站在更高起點上,謀劃和推進改革,堅定不移將改革進行到底!
  談脫貧攻堅
  到2020年實現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是我們黨作出的莊嚴承諾,是必須完成的硬任務,沒有退路。
  談政治體制改革
  政治體制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中國也不會照抄照搬別國模式。獨特的文化傳統,獨特的歷史命運,獨特的基本國情,注定了我們必然要走適合自己特點的發展道路。
  談反腐
  反腐敗鬥爭壓倒性態勢已經形成,不敢腐的目標初步實現,不能腐的製度日益完善,不想腐的堤壩正在構築。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
2017-11-21 07:43:24
圖博館
相關新聞
中共19大「七上八下」王岐山裸退未進中委名單 趙樂際接手打虎
十九大中國共產黨章修改加入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成為與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並列的新時代的中共的行動指南:兩個一百年的中國夢(到20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100週年時實現小康社會和20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00週年時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強國夢;2021至2035年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2036至2050年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五大發展理念(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四個全面(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一帶一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
德學者呂格默爾著書談中國模式:所有階層收入都在提高,中國是唯一做到的國家
Discovery《中國:習近平時代》監製:他可能成為中國歷史上最具國際領導力的領導人之一
美媒:美國年輕人越來越傾向支持社會主義 美國會支持的共產主義受難者基金會2017年10月民調,58%偏向於資本主義。但35歲以下58%偏向社會主義(44%)或共產主義,42%偏向資本主義。
經濟學人:習近平—全世界權力最大的人
外國記者關註十九大:渴望讀懂中國成功故事
國際政要盛讚中共領導力:中國成就舉世矚目
法國前總理拉法蘭: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改革高效且關鍵
多篇誇中國的文章齊出 陸媒《察網》警惕西方可能在捧殺中國:一、中國綜合國力、世界影響力的確強大了。二、心理上處於不太願意接受,但又不得不承認現實的狀態。三、試圖在挑起新的「中國威脅論」炒作以達到其政治目的。
十九大將如何影響中國和世界?看國外輿論咋說
港媒亞洲時報:中國正在全球論壇上填補美國的空白 (回應:地主家沒餘糧,全球戰略開始收縮了,中國一帶一路戰略....)
美媒:邁入新時代,中國崛起2.0版!
彭博:虛弱的川普vs.霸氣的習近平
亞洲領袖看穿 川普原來是「紙老虎」
對特朗普的亞洲行 中國贏了 歐美媒體這次出奇一致
川普未參加東亞峰會提前離菲 重創美信用
李克強11.14在東亞峰會:推東亞經濟共同體建設
德媒:世界將習慣中國領先
中國經濟增長6.9% 給世界驚喜耀眼數據 給中共十九大添光彩
中國經濟體量全球第二,對世界經濟貢獻31.6%超美歐日總和.
西班牙世界報驚嘆中國製造向質量時代過渡:致力赶超德美日
美國時代周刊稱中將超美的三理由:國有資金,強大支撐。穩定就業,注重民生。技術變革,引領創新。
2017-11-21 07:44:25
圖博館
孔帆:十九大後,歐洲媒體畫風突變(回應:接納中國個頭,不過是要錢!西媒的話,聽聽就好,他們是服實力的。)
專家談中國社會主要矛盾轉化:以前是有沒有 現在是好不好
五大部委發紅包:十九大報告“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
旺報社評:習近平十九大報告提出2020年要達到小康社會目標,2049實現社會主義中級階段,達到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中國夢,用台灣語彙,就是要實現富而好禮的中產階級社會。
淡大教授李沃牆:習近平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到躋身世界強國之林全球領導者的世界夢
美國學者曼迪斯:中國將迎來物質精神“雙復興”
看好中國經濟前景5大理由:樓市降溫民間投資復甦:農業基本穩定,製造業溫和擴張,服務業、高技術產業保持良好增長,結構調整將推動經濟增長。
中國迎第三次留學生歸國潮(八成43.25萬人)原因是經濟社會迅速發展。
工信部部長苗圩:2016年工業增加值24.8萬億元,繼續穩居世界第一製造大國地位
第44屆世界技能大賽 中國選手摘15金7銀8銅 獲歷史最好成績
中共新核心名單出爐 學界、媒體和兩岸關係研究圈猜測的名單和風聲卻大多「失準」:
英國BBC中文網(7中5),命中率71.4%
香港明報(7中5),命中率71.4%
美國馬可波羅智庫智庫(5中3),命中率60%
日本讀賣新聞(5中3),命中率60%
政大國關中心模型(5中3),命中率60%
調查局(9中5),命中率55.6%
英國路透社(6中3),命中率50%
中央社(7中3),命中率42.9%
國安局(2中0),命中率0%
  回應
中共研究方法「失準」
別說「中共研究方法」、就連所有學科的「研究方法」都是以洋學(邪?)者為典範!

林毅夫:西方國家理論不能解釋中國經濟奇蹟2017.10.27人民日報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那些剛取得政治獨立的發展中國家,普遍存在“西天取經”的心態,認為學會西方先進國家的理論,拿來推行,就能夠取得發展和轉型成功,實現對發達國家的追趕。幾十年的實踐證明, 發展中國家尚無依靠“西天取經”實現現代化成功的先例,用西方國家的理論也不能解釋中國改革開放以來所創造的經濟奇蹟。
  以我的專業領域發展經濟學為例,發展經濟學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應取得政治獨立的發展中國家自主追求現代化之需,從現代經濟學當中獨立出來的子學科。
2017-11-21 07:45:18
圖博館
第一波思潮是盛行於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結構主義,強調市場失靈,主張以政府主導推行進口替代戰略。第二波思潮是上世紀七八十年代興起的新自由主義,強調政府失靈,主張以休克療法推行私有化、市場化、自由化的華盛頓共識。二戰結束至今已70餘年,全球200多個發展中經濟體,絕大多數至今依然陷在中等收入或者低收入水平。少數幾個趕上發達國家的東亞經濟體所推行的出口導向發展戰略,從結構主義角度來看恰恰是永遠趕不上發達國家的。我國改革開放以後以漸進雙軌方式轉型,實現了穩定和快速發展,如果從新自由主義視角來看卻是最糟糕的轉型方式。
  西方主流理論總結於發達國家經驗,而且經常還是以在發達國家也尚未完全達到的理想條件為前提,拿到發展中國家來運用,必然有“淮南為橘淮北為枳”的局限性。在現代化、全球化大潮中,閉關鎖國不行,照搬發達國家的道路、理論、文化亦不可行,學習參考他人要建立在對自己道路、理論、制度、文化具有高度自信的基礎上。
  文化復興是一種文化自信,它意味著文化的綿延不斷。中國文化何以幾千年綿延不絕?首先,需清楚何為文化。我傾向於使用馬林諾夫斯基的定義,他將文化分為三個層次:器物層次,即生產、生活工具;組織層次,包括社會、經濟、政治組織;精神層次,即倫理、價值取向,等等。五千年來,器物層次和組織層次的中國文化都在發生變化,但以“仁”為核心的傳統倫理價值體系始終綿延不斷。從孔子的“仁者愛人”到“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都是中華文化核心價值延續的體現。
  面向未來,伴隨中國經濟持續發展的潛力不斷釋放,以儒家文化為重要傳統之一的中華文化,能否與經濟基礎發展相適應並不斷演進,進而形成一個完整的器物、組織、精神三個層次自洽的文化體系?答案是肯定的。當西方還是封建社會的時候,中國就已是一個市場經濟體系的社會。在歐洲中世紀,農民是半農奴,依附於土地,而中國從春秋戰國時期開始,就已經有相當活躍的勞動力市場,商品市場也頗為活躍。可以說,中華文化以及以“仁”為核心的傳統倫理價值跟市場經濟體係是共容的。
  從文化自我更新的角度來看,中華文化既能適應經濟基礎不斷提升、政治組織與經濟組織不斷變化,又能保持其精神實質,並以相應形式與變化相呼應。
2017-11-21 07:46:01
圖博館
以儒家為例,孔子所以被稱為“聖之時者”,是因為他總是能夠因地制宜、因時制宜;他的述而不作是有選擇的,他把過去的經典按照時代需要給予了創新性整理和詮釋,正所謂“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其後儒家文化吸納了佛家文化的內涵,發展為宋明“理學”和“心學”,以儒家文化為重要傳承內容的中華文化有能力隨著時代而調整、創新。這一點也可以從日本和“亞洲四小龍”有能力在儒家文化基礎上實現現代化得到證明。
  文化包含多個層面,當一個文化體跟另外一個文化體碰撞時,就會有強勢弱勢的差別,其決定因素在於經濟基礎。理論和實踐都證明中國的經濟基礎,也就是中國文化的經濟基礎完全有可能不斷提高。而且,只要有意識地實踐、倡導,中國文化也有能力保持其核心倫理價值取向,根據時代的需要不斷地進行上層建築的創新。
  今天,我們迎來了最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時刻,我們這一代知識分子可以更為冷靜平和客觀地重新審視中國文化和中華民族命運之間的關係。除中國以外,世界上還有65%的人口生活在發展中國家,他們和我們一樣都有實現國家現代化的夢想和追求,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帶來的不僅是中國夢實現,還因為發展中國家之間的條件相似,來自於中國復興經驗總結出來的理論,很有可能幫助其他發展中國家實現現代化,為人類不斷貢獻其理論創新與文化自信的力量。
  相關新聞
宋魯鄭:跨過西方模式,看中國未來改革方向
張維為:中國選賢任能模式是如何超越西方模式的
胡鞍鋼:中國偉大實踐讓西方的“中國崩潰論,中國威脅論,中國門羅主義”預言破產
  回應
 林毅夫是比較早認識到西方經濟學理論不適合解釋中國發展的人,在國內一大幫經濟學家指責國有企業效率低下,要學習西方徹底私有化時,林就是提出不同意見的少數人。現在,好多經濟學家跟著人云亦云,因為事態明顯了,中國完全走的是適合自己的道路
 西方經濟學不能解釋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的經濟現象。然後他們會說:統計數據是假的。
 所以林毅夫永遠都不可能獲得諾獎,但是他在經濟學上的貢獻將永遠記入人類歷史,他自己明白,西方人也明白。
 但這反而大大加強了林在經濟學史上的地位,中國的道路太超前了,這也證明了西方文明所謂的包容性多元性都是假的。
2017-11-21 07:46:42
圖博館
全球治理排名 中國已經比肩美國甩開日本不少

  央視2017.10.19聯合多家機構引用24項國際組織數據,對189個國家的全球治理做出計分排名。
  過去五年間,中國堅定推進全球化,以601的總分提高三個位次,躋身美、法、英組成的全球治理第一陣營,超過第二集團領頭羊日本77分,僅全球決策話語權的分差就達到63分。
  最近三年,中國在聯合國提出動議數量名列第三,在世界銀行提出動議數量名列第一。
  世界銀行測算,過去五年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平均貢獻率達到30%以上,超過美國、歐元區和日本的總和,居世界第一位。
  在維護和創建“全球治理機制“方面,五年前,在G20內部,中國以170分位居中游。
  五年裡,中國提出“一帶一路”倡議,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參與。發起成立亞投行,開始彌補亞洲每年8000億美元的基礎設施資金缺口。
  “國際會議承辦”是體現全球治理能力的風向標,近三年,中國的得分增長174%,增幅是美國的5倍、德國的19倍。

環球社評:西方世界怎麼了?這個問題愈發嚴肅2017-11-04

  西方世界怎麼了?一段時間以來這個問題被越來越多地提出來。歐美國家的選舉、公投不斷形成衝擊西方傳統價值和政治秩序的結果,而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西方還成為了發生各種恐襲的新的“中心”。加泰羅尼亞獨立運動則把分離主義的混亂帶向歐洲,而在美國,“通俄門”也像是在拷問整個執政團隊,特朗普已入主白宮快一年,相當一部分美國精英仍拒絕與他合作。
  這一切很可能不是臨時、彼此孤立的現象,而在昭示一個深刻的問題,那就是,時代的變化正在挑戰西方曾經引以為傲的治理模式,在新的現實面前,西方沒有實現制度的與時俱進,一些習以為常的觀念和槓桿落後了,但仍被教條地堅持著。
  冷戰結束至今,西方的政治基本上躺在“功勞簿”上,藐視世界的多樣性,傲慢地視自己的體制為“人類歷史的終結”。
  西方社會由資本主導,同時又提出“民主、自由、人權”的高尚口號,這兩者之間原本是不協調的,但是繁榮所帶來的物質極大豐富將這一內在矛盾搪塞了過去。不過這個問題的病根是除不掉的,它有些時候會兜著圈子發作。西方當下盛行的民粹主義比它表面的那些主張有著更深刻的線索,很大程度上折射了這個病根。
2017-11-21 07:47:31
圖博館
如今攪動西方社會的那些棘手問題在現有體制中基本看不到可以有效應對的槓桿,解決它們需要決心,而形成這樣的決心要求有政治權威和凝聚力。這些都是西方最缺少的,那裡的精英們不是幫助國家塑造權威和凝聚力,而是為社會的渙散羅織合理性。西方的競選中經常出現“改變”的口號,但所謂改變都是形式上的。
  沒有一種優勢是可以靠阻止其他外部優勢的崛起而長期維持的。西方問題的大暴露剛開了一個頭,那裡的政權必須領導人民向內奮發圖強,重新凝聚起解決問題的能力,那恐怕是西方保持長久繁榮和先進的唯一正道。
  回應
毛澤東:東風壓倒西風。
任何事物,從出生那天起,就注定有消亡的一天,資本主義也不例外.沒有任何人可以阻止這一歷史進程.
“普世價值”成了形式主義高尚口號,這話切中要害。
我們自己整明白就行了,哪能把西方叫醒呢?

200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史賓塞:創新vs.紀律 中國發展大考驗

中國領導人與民眾現在更相信,中共一黨專政是穩定與成長的重要支柱,西方國家的治理焦點已入歧途,與包容式的經濟與社會進步背道而馳,因為民主與專制體制都會滋生貪腐。
  再者,中國的經濟規劃已超越國內成長與發展,還包括擴大中國的全球經濟影響力。這些對外計畫引發資源需求,並影響政策選擇。
  近年中國政策架構已更能因應社會與政治緊張,及市場自由化的現代目標。中共仍堅持一黨專政,因此繼續聚焦維持秩序,並將價值涓滴到生活所有層面,不僅主動介入政策爭議,在民間活動與社會事務方面亦然。
  政府也設法讓市場在經濟體系中扮演更具決定性的角色,釋放創業與創新力量,並更有效反應年輕人、知識分子及中產階層的需要與願望。這些人是中國經濟在轉型期間仍能達到經濟年成長6%至7%的引擎。
  一黨專政與市場經濟本質是否一定衝突,雖非絕對,但值得擔心。公部門在基礎研究等領域的選擇確實有重大影響,但創新卻非中央指導的產物。中共高層雖允許內部政策辯論,領導人對公眾辯論及評論仍多所懷疑。
  展望未來五年,中國領導人一方面要使共產黨強有力、守紀律且無所不在,以制定標準並保障公眾利益,同時又要高創新、有空間、有活力的市場,繼續推動經濟邁向未來;如何在兩者間保持平衡,將是中國能否落實各項規劃及因應內部緊張的關鍵。
2017-11-21 07:48:22
圖博館
基於有所增加的土地銷售和政府主導的經濟適用房建造,中金認為明年的房地產投資將有所增長。這家公司預測稱,明年房地產新開工面積將增長10%至15%,高於今年8%至9%的增速。
  中金認為,由於有所改善的盈利狀況和政府對創新的推動,製造業投資增速有望加快。基礎設施建設投資方面的增長勢頭將會保持下去,但增速將有所放緩——從現在的25%降至2018年的15%至20%。
  但是中金說,考慮到北京想要避免經濟過熱並追求更可持續的增長,短時間內不太可能放鬆貨幣政策。
  報告說:“明年重點將放在提高增長的'質量'和可持續性上。”
  中金說,這意味著將更加強調城市化和對戶口登記制度的改革,並且也將努力縮小收入差距、提高國有企業效率、進行產業升級、鼓勵創新。

李世默:兩岸猿聲啼不住,中國已達“新時代”2017-10-25
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研究員,春秋發展戰略研究院研究員

美國媒體《華盛頓郵報》和《赫芬頓郵報》以“西方媒體又錯了,中國將繼續崛起”為題,聯袂發表李世默文章
  這幾天,全世界最大的政黨——中國共產黨——在北京集會,這是中共自1921年建黨以來召開的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全世界的新聞媒體和那些時政專家們彷彿著了魔一般,都在臆測“誰進誰出、誰上誰下”。然而,研究中國的各國專業人士卻在逐字逐句分析3萬餘字的十九大報告全文(這份報告是習近平總書記花三個半小時一氣呵成向全世界宣讀的),希望分析出這個全球最大國家的未來走向。但是如此之多的政治術語和如此具體的政策內容,要分析解讀還真不容易。
  不過,要讀懂這份報告,倒確實有條捷徑可以走,那就是先閱讀《經濟學人》雜誌(The Economist)最新出版的關於中共十九大的社論——它的篇幅比十九大報告短得多——然後再反其意來理解就差不多了!
  發行量超過150萬的《經濟學人》被許多人視為最具影響力的時政評論周刊之一,關於中國的誇張封面,是其標誌性特徵
  好吧,還是解釋一下。
1992年10月,中共召開第十四次全國代表大會。當時《經濟學人》發表社論稱,中共在“倒退”(指中國政治經濟改革沒有進一步西方化),認為十四大報告提出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完全是自相矛盾的說辭。
  五年後的1997年,中共召開十五大。《經濟學人》又發社論認為,從私有化到解決就業問題,大會做出的都是“空洞的許諾”,根本不會兌現。它還不忘潑冷水稱,民眾希望越大,失望就會越大,最後可能導致“內亂”。
2017-11-21 07:49:13
圖博館
2002年11月,中共召開十六大。《經濟學人》社論宣稱,中共面前的麻煩越來越大,此前總能“蒙混過關的策略”今後就不靈了。文中充斥著“危機”、“動盪”等不詳的字眼,彷彿凶兆當頭。
又過了五年,這份雜誌再次盡心盡力地表達了失望,認為中共十七大沒有釋放出改革的信號:“從政治角度來看,什麼都沒做”。
  2012年秋,中共召開十八大。《經濟學人》再次“打鳴”預警。這次它對中國的抨擊力度上升到了新高度,社論借某匿名學者之口稱:“中國的政治現狀是底層失穩、中層失落、上層失控”。
  這還不是最激憤的,看看今年《經濟學人》有多“不爽”。在最新出版的一期中,《經濟學人》發表關於十九大的封面文章,不但誇張地稱習近平總書記是“全世界最有權勢的人”,而且危言聳聽地警告世界各國,不要“指望習先生會帶領中國或世界朝好的方向發展”。
  四分之一個世紀只是歷史長河中的一瞬,但足夠我們認清一家媒體——哪怕是備享盛名的《經濟學人》雜誌。
  1992年《經濟學人》稱中國在“倒退”,而正是那年,鄧小平發表了著名的“南巡講話——啟動中國新一輪改革開放,引發了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大變革。從2002年到2012年,也就是《經濟學人》筆下中共“蒙混過關”的十年,可中國的GDP總量增加了4倍,按購買力平價計算,已成為全世界最大的經濟體。唱衰中國的媒體遠不止《經濟學人》一家,不過它還是頗能代表主流西方媒體在報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一人類重大歷史事件時的“集體表演”。
  中共十九大的特殊意義在於它對當今中國和世界遼闊的前瞻性。按慣例,每次黨代會都會繪製未來五年的藍圖。但十九大製定了中國從今天到2050年的發展目標。這種情況幾十年一遇。上一次發生在上世紀80年代,當時鄧小平把建設小康社會確立為中國的目標。他借用儒家典籍中的“小康”一詞,描繪了國家總體繁榮、社會穩定的圖景。具體而言,作為一個階段性目標就是爭取到2000年時,中國人均年收入要達到800到1000美元。什麼?800美元?即使扣除通脹因素,現在上海一名勤勞的外來農民工一個月掙的錢也不止800美元。然而1980年時,中國人均年收入還僅有250美元。收入增加四倍在當時看起來,頗像“麥克白式的不自量力”。
2017-11-21 07:50:18
圖博館
然而,鄧小平不是莎翁筆下的麥克白,他的憧憬已成為現實。今天的中國總體上實現了小康,人均收入接近10000美元,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銳意進取的社會湧現出大大小小許多領先於世界的互聯網公司,在醫療衛生、文化教育、科學技術、生活水平等領域都取得了廣泛而迅猛的進步,可謂前無古人。
  在這個歷史的交匯點,中共召開十九大,習總書記在大會開幕當天宣布五年內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人民共和國已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目標是:到本世紀中葉即2050年,全面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

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副院長范勇鵬:社會主義在中國何以成功?2017-11-02

  我的答案就是兩個詞:中國傳統和社會主義。對中國數千年文化和政治傳統的繼承和對馬克思主義的堅持是中國道路成功的關鍵原因。具體而言,可從三個方面來看:國家能力,制度基礎(國家能力,不能是來自於暴力或者是對社會的壓制,而是來自於國家製度所具有的平等性、公共性、客觀性等正當性特徵),第三個條件:代表人民性的、具有主動性、責任感和領導力的先鋒隊.

文揚:中國社會主義的古文明淵源2017-10-17
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研究員,春秋發展戰略研究院研究員

中國社會主義,或社會主義中國,是一個晚近的概念,理論上的歷史未超過100年,實踐上的歷史未超過70年,放在5000多年中華歷史的長度上,是百分之一到二,兩者不可能是割裂分立的關係,必然是傳承發展的關係。
  那種認為新中國是馬克思主義國家,是5000多年中華歷史文化的對立面的觀點,本身就是反馬克思歷史唯物論的。
  習近平主席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植根於中華文化沃土……這條道路來之不易,它是在改革開放30多年的偉大實踐中走出來的,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多年的持續探索中走出來的,是在對近代以來170多年中華民族發展歷程的深刻總結中走出來的,是在對中華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傳承中走出來的,具有深厚的歷史淵源和廣泛的現實基礎。”這是一個正確的、科學的表述。
.....
  回應
社會主義與中華文化的內在契合性,那是由中華民族的早熟性決定的:曾經在自然經濟的基礎上建立了最現代化的大一統國家製度而獨領風騷上千年,那麼現代中國人自然能夠在初級工業化的前提下建立社會主義制度,儘管還是初級階段,從而再次引領世界。
2017-11-21 07:51:12
圖博館
蘇力: 古代中國為什麼沒有公民?2017-10-20
——重新理解傳統中國人的家國與正義

歷史中國未產生公民概念,這並非一種智識上或製度的“缺失”。公民概念是城邦的產物,作為一種特權,也是一種區分/歧視。在農耕大國,除極少數政治文化精英外,普通百姓通常只是作為歷史中國的自在但並不自覺的成員——國人,同時也作為其生活村落的更為活躍的成員——村民,這種身份制度是大國的必然。雖然沒有公民以及相應的公民權利制度,歷史中國也還是以獨到的方式,大致公正、系統、有效地處理了百姓在國家和村落這兩個共同體中的分配正義問題,只是沒有依據公民個人權利的概念或話語體系。
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孟子
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孔子
....
  回應
中國人翻譯外國的東西,一向有美化的傾向。公民citizen一詞,源自城市city,citizen直譯就是市民,市民一向是自私的,卻非得譯成公民。明明是自私自利的文人,非要譯成公知。按說,公民應該是天下為公之民,可普世價值宣傳的所謂公民意識公民權利,無非是爭取個人利益最大化,決不為公犧牲自己一點點利益的思想。到目前為止,在民的普系裡,英國日本還處於臣民階段,法國美國雖有所進化,也不過處於市民階段,全球最先進的中國,也不過處於國民階段。真正的公民群體遠遠沒有形成,恐怕到全球化徹底完成,人類實現共產主義,那時的民,才能真正稱為公民吧。

華東師大教授田雷:“兩百年的神話”及其批判

【每當美國人遭遇重大分歧而陷入僵局時,他們總是選擇回到建國者確立的那部古老憲法,以求解決之道。然而,制定於馬車和油燈時代的古舊憲法,難道真的有如此之神力,可以解決21世紀提出的新問題?10月22日,“觀天下”講壇特邀華東師範大學法學院教授田雷主講《假如林肯還活著,會如何看待美國當下的文化內戰?》,探討美國當下的政治文化亂象與美國憲政模式的問題,歡迎大家參加!】
....
  回應
 按中國王朝興亡的周期來看,美國立國200來年,正在步入一個王朝的末期,所以當今美國出現各種反人類的么蛾子都屬正常!
 中國歷史上,每一個王朝的末年,當皇帝想要改革的時候,總會出來一大堆的祖訓來困住他的手腳。美國建國歷史不長,以前沒有類似的煩惱,不過到了今天,他們也終於到了要煩惱祖訓的時候了。
 變不變法的問題,從中國戰國時代就已經在討論了吧?米鍋太嫩了吧?
2017-11-21 07:52:03
圖博館
京東營銷總監徐雷回懟:「這不是數學問題,是邏輯學問題,為啥你家可以提前預售20多天開賣,然後算一天銷售額,我家不能正常開門做買賣只算11天購物季銷售額。」
「口水戰」熱烈,無損業績飆高;11日股價,阿里漲0.69%,報收186.41美元,總市值4,772億美元;京東漲0.4%,報收39.96美元,總市值569億美元。
  相關新聞
新京報:過度沉迷於算法和數字 雙11不該只是數據的狂歡(回應:京東明目張膽的顛倒是非欺騙消費者!)
北京商報:數字早已不是惟一的意義 雙11千億背後的商業比拼和創新智慧
馬雲:阿里雙11沒怎麼賺錢 就是給消費者帶來快樂 給我們帶來技術提升
京東戳中了哪個G點,惹得阿里老大發飆了by李成東(回應:京東滿嘴謊言被人揭露,11.14股價大跌5.9%,價格只有38.9美元,從高點下來跌幅已超過20%以上。而阿里股價180多美元,這就是差別。)
馬雲的帝國2017-11-13聯合報
  大陸的網購與高鐵、支付寶、共享單車改變了人們的生活型態,被人稱頌是「中國的新四大發明」,而探究這「新四大」當中的網購、支付寶就是由阿里巴巴推動。
阿里巴巴1999年由馬雲等十八名核心團隊創建,廿年不到形成一支年輕有朝氣的七萬多精英大軍。如今公司市值突破四千七百億美元,超過亞馬遜,事業版圖遍布電商、金融、百貨零售物流、音樂影視娛樂、文化媒體等,且不斷擴大中。
  馬雲本身就是個點子王,他不像中規中矩的商界巨擘,他可以騎哈雷、高歌一曲,扮麥克傑克森大跳機械舞,他的太極拳功夫更跨界到拍電影(功守道),他的人生過得太多彩多姿。未來他還將推出什麼新鮮事務,今後的「雙十一」還有什麼驚喜,不僅他的對手,甚至全球都愈來愈關注。

陳經:雙十一對電商IT和快遞業是一種極限測試

許多網民戲稱要“剁手”防止在這一天過度消費,也有“剪斷網線”防備妻子“敗家”之類的玩笑。中國消費者在雙11這天的狂歡氛圍中,像美國“黑色星期五”購物者衝進商場那樣,無腦地點擊手機填充購物車,會不會是過度消費?
  中國剛脫離物資短缺時代,這種質疑可以理解,但沒有必要。從宏觀經濟大局來說,高速增長的網購消費,是經濟增長的亮點之一,不僅實在地對經濟增長率有貢獻,而且有想像力,可以期待電商消費在國民經濟中發揮更重要的作用。
2017-11-21 07:53:05
圖博館
僅2票反對...大陸超高票通過修憲 習近平可再延任2018-03-11聯合報

大陸全國人大會議昨天表決以超過九成九的比率,通過中共修憲案,將習近平思想、國家監察委員會等內容入憲;修憲同時通過刪除國家主席「連續任職不得超過兩屆」規定,習近平可望延任到二○二三年之後。
  16人缺席 2票反對 3票棄權
會議應到人數兩千九百八十人,實到兩千九百六十四人,缺席十六人。廿分鐘投票結束。結果贊成票兩千九百五十八票、反對票兩票、棄權票三票、無效票一票。
  這次最受關注的是刪除國家主席、副主席「連續任職不得超過兩屆」的規定。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日前首度公開表態,「完全贊同憲法修正案草案」。習近平還說,憲法修正草案在形成過程中「充分發揚了民主,集中了各方面智慧,體現了黨和人民的共同意志」。
  倒退到文革時代?外媒強烈關切
沈春耀說,「你提問中設想、推測和延伸的情況是不存在的。」對於取消國家主席任期限制,其他機關是否也有相同考慮?總書記任期限制應寫入黨章,而不是修憲取消國家主席連任限制?沈春耀都未回應。
  人大宣稱:修憲健全國家領導體制
沈春耀強調,這次修憲是健全國家領導體制的重要舉措,中共總書記、中央軍委主席、國家主席「三位一體」符合國情與實際需求,這是長期實踐探索總結的成功經驗,在黨內外、全國上下具有高度共識。
  回應
德國默克爾當四任總理,美國小羅斯福當了四任總統,沒有開倒車?
  相關新聞
憲法修正案草案表決採用無記名投票方式
人民日報社論:為民族復興提供有力憲法保障
環球時報:中國修憲無須與西方政治體制“對錶”
強人政治興起…習延任 各國緘口 外媒質疑
中共修憲 內有紛紜 外有物議
  回應
聯合報記者李春的這篇"中共修憲 內有紛紜 外有物議"足證台灣記者的腦殘無知,就是一個長期受妖魔化中共醜化中國人洗腦教育下長大的人。修憲是人大投票表決,人大又不見是中共,看這標題"中共修憲",真是腦殘無知,難怪會練肖話三位一體,改掉國家主席任期稱之為"習近平稱帝"
2018-03-12 10:39:40
圖博館
外國專家:中國過去五年來取得的發展成就舉世矚目2018-03-09 新華網

  五年成就獲得世界點贊
  日本福井縣立大學名譽教授凌星光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說,政府工作報告以客觀而有說服力的數字闡述了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的事實。特別是五年來,國內生產總值佔世界經濟比重上升,創新驅動發展成果豐碩,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蓬勃發展,向世界展示了中國經濟社會充滿活力、欣欣向榮的面貌。
  阿根廷《二十一世紀美洲》雜誌主編路易斯·畢爾巴鄂說,貧困人口減少6800多萬、城鎮新增就業6600萬人以上、國內生產總值增加到82.7萬億元人民幣,年均增長7.1%……中國過去五年在取得輝煌成就的同時,也為世界其他國家提供了可藉鑑的經驗,更為世界經濟復甦注入活力與信心。
  美國亞利桑那大學客座教授施永豐評價說,中國過去五年來取得的發展成就舉世矚目:在民生髮展方面,惠民政策力度不斷加大;在綜合交通建設方面,中國已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運行速度最快、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高速鐵路網絡;在創新就業方面,政府出台了一系列舉措。
  歐洲學院中歐研究中心主任門靜認為,在過去五年中,中國經濟發展更加註重質量,穩中求進。與此同時,創新成為中國發展的重要動力,投資力度明顯加大,整體創新能力顯著提高。國家鼓勵創新的舉措與“中國製造2025”發展規劃相呼應,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鋪路。

外國專家:中國仍然致力於全面深化各領域改革2018-03-09 新華網

  印度尼赫魯大學中國和東南亞研究中心教授、漢學家巴利·拉姆·迪帕克(中文名狄伯傑)說,從報告中可以看出,中國仍然致力於全面深化各領域改革,將全面放開一般製造業,擴大電信、醫療、教育、養老、新能源汽車等領域開放。
  談及報告中對2018年政府工作的建議,凌星光說,其內容幾乎每項都涉及人民生活,令人讚嘆。比如明顯降低家庭寬帶、企業寬帶和專線使用費,取消流量“漫遊”費;下調汽車、部分日用消費品進口關稅等。
  緬甸資深媒體人、《北極光》雜誌總編輯吳溫丁說,政府工作報告對中國今年各領域工作都做了具體部署,有助於各項政策順利落實。中國政府將加大精準脫貧力度、深化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提高基本醫保和大病保險保障水平等。這些保障民生的舉措必定會讓民眾感到踏實和滿意。
2018-03-12 10:41:16
阿楨
論中共的一黨專政 2019/03/11 筍子

  我是政治的現實主義者,我反對絕對主義,因為世間沒有非黑即白的絕對真理,一切都是相對的。
  中國比起30年前,絕對是大大的進步。如果30年前,中共即採取西方式的民主政體,那麼結果就是今日之台灣。當然,臺式民主,有言論的自由,但若給乞丐言論自由,我認為他寧願多要一碗飯比較好。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文化。西方一神教徒,容易受到絕對主義的影響,法國大革命時,羅蘭夫人在斷頭臺上就說:「自由、自由、多少人為你而死」。而中國的傳統文化則沒有這一套,是講相對思維的。
  中國人只有在沒有飯吃,而非在思想受到壓制時,才會推翻暴政。黃花崗72烈士死難時,當時大多數人民是不表同情的。為了思想或宗教而革命是傻瓜才會幹的。
  維吾爾是中國的隱患,西藏則不然,主因就在伊斯蘭教與佛教,其絕對與相對的思維是不同的。搞政治評論的,務必要考慮民族特性,照般西方思維,是抓不到癢處的。
  釋道儒三家,都沒有絕對思維,中共的思想更是無神論,所以中國無法產生非要如何如何的絕對一神思維,不會因著思想上的被壓制,而產生非要革命不可的文化背景。
  在不餓肚子的大原則下,思想上面的壓制,多數人民是願意忍受的,中共對此是非常清楚的。西方人以西方思維,堅定的認為中共一定瓦解,一定大卸八塊等等,但喊了70年後才發現中共及中國人民完全不是他們想像的,九千萬黨員組成的一黨專政,不是隨便就可以唬弄的。
2019-03-14 09:40:27
阿楨
中共黨員破9千萬 80後逾三分之一 2019-07-01 聯合報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建黨九十八周年,作為「世界最大黨」,據最新公布的數字,截至去年底,黨員人數突破九千萬人。中共黨員人數創新高,但上周中共總書記習近平才在政治局集體學習會上告誡黨內高層,各種「動搖黨的根基」的危險無處不在,引發關注。
新華社報導,中國共產黨黨內統計公報昨發布,截至去年十二月卅一日,黨員總數為九○五九點四萬名。統計顯示,現有中共黨員中,逾八成是一九七八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入黨的,八○後、九○後黨員超過總數三分之一。大專及以上學歷黨員接近半數,共有四四九三點七萬名,占百分之四十九點六。
統計並顯示,中共現有基層組織共四六一萬個,大陸八五六一個城市街道、三萬一六一○個鄉鎮、十萬二五五五個社區(居委會)、五十四萬五一八九個行政村已建立黨組織,覆蓋率均超過百分之九十九。
大陸廿三萬個機關單位已建立黨組織,占機關單位總數的百分之九十九點七;五十一點五萬個事業單位已建立黨組織,占事業單位總數的百分之九十五點二。十八點一萬個公有制企業已建立黨組織,占公有制企業總數的百分之九十點九。
中共黨員人數不斷增加,但黨內問題和風險仍讓高層時時警惕。習近平在六月廿四日政治局集體學習會上就說,中共執政已七十年,在長期執政條件下,各種弱化黨的先進性、損害黨的純潔性的因素無時不有,各種違背初心和使命、動搖「黨的根基」的危險無處不在。
習近平還要求中共黨員、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要敢於與一切弱化黨的領導、動搖黨的執政基礎、違反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的行為「作鬥爭」,克服黨內存在的突出問題。
他強調,要牢記「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如果不嚴加防範、及時整治,久而久之必將積重難返,「小問題就會變成大問題、小管湧就會淪為大塌方」。
2019-07-01 10:59:40
阿楨
西方偽善表演令人震驚,中國痛斥美英涉港挑釁! 2021-03-13 環球時報

“香港特別行政區的選舉制度怎麼設計、怎麼完善純屬中國內政,任何外國都無權說三道四。”12日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發佈會上,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常務副主任張曉明針對美方對中國完善香港選舉制度的無理指責予以嚴詞駁斥。香港《南華早報》提到的一個“西方雙重標準的故事”再一次揭示部分西方政客的醜惡嘴臉:當西班牙等西方國家打擊分離勢力時,美英澳一言不發;而香港打擊“港獨”分子時,他們卻歇斯底里。個別國家的虛偽雙標和公然施壓不可能阻礙中國維護主權的決心。
西方雙重標準的故事
張曉明表示,美國自身也有非常嚴密的防範外國干預選舉的法律規定,包括最近美國國會眾議院剛剛通過關於選舉法律修改的議案,卻對中國橫加干預? 2019年香港“修例風波”期間,當暴徒在街頭進行打砸燒,甚至衝擊立法會時,美國政客稱讚“這是一道美麗的風景線”。今年1月6日,美國示威者沖進國會山的時候,他們很快把它定性為國內恐怖主義。

那些瘋狂叫駡中國的人 不妨回答這六個問題! 2021-03-13 參考消息

  第一個問題:為何美國能夠修改選舉制度,中國就不能填補選舉制度漏洞?
  第二個問題:“一人一票”的西式民主早已失靈,為何非要強加給中國香港?
  第三個問題:為何英國殖民統治香港時民主缺位未受批評,中國完善香港民主卻要被攻擊?
  第四個問題:任何國家都會要求參政者愛國,中國要求“愛國者治港”何罪之有?
  第五個問題:為何西方政客要刻意忽視中國、香港和國際社會的主流民意,非要信口雌黃?
  第六個問題:西方政客明知叫駡中國就如螳臂當車,為何還要多此一舉?
2021-03-14 09:00:25
阿楨
中國式民主與台灣選舉威權制 2021/04/01 旺報社評

美中對抗由經貿利益進入地緣政治利益及意識形態領域,拜登總統兩度談到習近平,認為他是好人,但「腦中沒有一絲民主」;中共外事主管楊潔篪則在中美阿拉斯加會談中指明,「美國有美國式民主,中國有中國式民主,美國的民主不僅由美國人來評價,而且要由世界人民來評價。」兩人的陳述凸顯了美中之間的思維斷層:美國自詡民主典範,認定中國不民主,中共自詡治理與效能,不認為民主只有一種模式。那麼,民主模式該如何評價與認定?
  首先,不能陷入大陸有沒有民主或中國式民主是不是民主的爭辯中,因為所有的政治制度都是特定時空的產物,很難有絕對的優劣,再者民主一詞的定義混亂分歧。可從民主政治的幾項判準來觀察所謂「中國式民主」的運作以及特色。
  第一,政治參與:政治參與是指一國公民或團體影響政府決策和人事的行為與手段。西方式民主表現在政黨競爭與定期選舉上,大陸則實行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民主協商制,從基層的村民、居民會議,層層到全國政協代表會議,進行民意反映、蒐集、協調的工作。中共內部則採取民主集中制,即民主參與取得意見的集中,和集中指導下的政策實踐,賦予黨員參政議政的空間與機會。
  第二,領導階層的選拔:奧地利學者熊彼得在《資本主義、社會主義與民主》指出,民主的大眾統治只是假像,民主一樣是菁英統治,民主只是政治菁英爭取選票支持的過程。相較西方一人一票的選舉,大陸採用的是集體領導的賢能政治。「賢能政治」強調系統化栽培政治接班人,也能夠幫助他們培養長遠視野,以政績而非選票選拔人才,確保高素質的領導能力與決策品質。這樣可以減少政治人物學習的社會成本,更可以避免選舉而產生民粹領袖或財團代理人。
  第三,合法性的取得:西方民主執著於程式正義,只要完成程式正義就取得合法性。中國文化則認為合法性在於實質成果與德性。重視程式正義的極端就是出現像美國轟動一時的辛普森殺妻案,花了大筆的錢請最好的律師,找到程式上的漏洞,最終獲判無罪,社會也付出極大的司法成本。去年大陸《環球時報》社論〈假如死亡30萬人的是中國,會發生什麼?〉諷刺美國面對疫情的無能與西媒的雙標。從合法性的角度看,美國至今死亡人數超過50萬,也不影響其統治基礎,因為選舉結束川普下臺就一筆勾銷。對中共來說絕不會允許這種事發生,所以當時馳援武漢的,有許多是一馬當先的共產黨員。
2021-04-02 07:57:45
阿楨
第四,權力的監督與制衡:這是大陸體制最引人爭議的地方。權力監督可分為政府組織外部與內部的監督。中國長久以來國家與社會關係綿密,沒有出現西方的公民社會,至今對中共而言是如何處理黨與群眾的關係。在政府組織方面,中共反對西方的三權分立,在憲法與相關法律上賦予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對行政機關、審判機關、檢察機關進行監督的權力。習近平提倡「依法治國」,進行司法改革,減少政治對司法的幹預,司法審判品質已有進步,但離司法獨立還很漫長。隨著科技進步帶來監控成本的下降,能否讓政府權力有效自我節制,將是中共體制正當性的挑戰。
就結果論,中國式民主展現的治理能力,連美國人也佩服,大陸人民對中共政府的滿意度,在全球性調查中屬於領先群。但中共政權能否有序接班?尤其伴隨經濟進一步發展,人民生活更富庶,價值觀也將更多元,對政治系統的要求也會與日俱增,對思想自由與私人財產保障的要求也會更高。中共體制能否應付未來的挑戰,將是很大的考驗。
  台灣採行西方式民主,但民進黨完全執政5年來,總統透過黨的權力網絡有效操控行政、立法兩權,實質影響司法、監察權,卻無制衡機制,第二任更無選票壓力,已形成「台灣特色的選舉威權制」。
  人類歷史並未終結,體制競爭方興未艾。
  相關新聞
中國人大2021-03-11通過修改香港選舉制度決議落實「愛國者治港」
2021年香港政治制度改革- 维基百科
  回應
美式民主及台灣民進黨的民主,也只剩下,選舉蠢民投ㄧ票而已,美國執政政客只會印美鈔發美債,台灣民進黨式民主及李式民主,也只會吹牛詐騙仇中反中而已,民主政治的政客只是金主包養的ㄧ隻寵物狗而已。
  相關新聞
二戰後最大投資 拜登揭櫫2兆美元基建計畫 與中競爭
瘋狂印鈔救經濟!美國債務高達27兆美元
  回應
超級不要臉的美國,自己印鈔票全,全世界一起承擔後果。
2021-04-02 08:04:34
阿楨
民主指數榜中國名列第148 EIU分析中國挑戰 2022-02-11 德國之聲

根據英國"經濟學人智庫"(EIU)數據,2021年只有45.7%的世界人口生活在某種形式的民主國家中,比2020年49.4%下降3.7%,是2010年以來最大下降,也是自2006年調查以來的最差的結果。
2021年只有6.4% "完全民主",前一年6.8%。37.1%獨裁,比2020年增加。近年來,專制比例不斷上升。
挪威居榜首,第二是新西蘭、瑞典、芬蘭、冰島、丹麥、愛爾蘭和台灣。德國第15位,美國第26位。西班牙由於對法官任命引發的政治爭議,在司法獨立方面的得分降低,被降級為 "有缺陷的民主",排名第24位。
中國列為 "威權政權",並以20頁的篇幅分析了中國帶來的挑戰,"過去40年的中國經濟奇跡造就了美國的一個強大的競爭對手。美國作為全球霸主的地位正日益受到中國日益增長的經濟實力和地緣政治影響力的質疑。因此,一個共識出現了,即西方的民主資本主義模式面臨著來自中國的挑戰。"
和西方分析家和政府所願相反,中國並沒有因為更富有而變得更加民主。相反,它變得更不自由。2021年民主指數總分從2006年的2.97分下降到2.21分(從0到10),排在第148位(共167)。。第一,沒有自由選舉或普選,也沒有多黨制。第二,沒有自由的印刷、廣播或社會媒體,沒有言論自由,互聯網受到限制,也沒自由的工會,沒獨立的司法機構,沒有宗教寬容,經常使用酷刑。第三,產權得不到保障:2021年,國家在 "共同繁榮 "運動中對企業家進行了打壓。中國公民唯一享有的公民自由是 "基本安全",以及學習、工作和旅行的自由。中國在 "政府運作 "方面的得分最高,為4.29,美國6.43而G7平均7.55。中國官僚機構效率低高,但缺乏民主治理的問責、制衡或透明機制,得分才低。
  中國模式的挑戰
習近平的反腐敗運動、消除貧困政策和共同繁榮運動,成功遏制了新冠大流行。中國國內影響政治穩定的風險似乎很低,而領導中國共產黨和軍隊的習近平的地位似乎也很穩固。
不過, "習在位時間越長,中國政治體制面臨的風險就越大",因為他這樣做可能會刺激敵手和派系主義,並且帶來更多的政治清洗。權力的集中化也會抑制機構建設。
報告指出,本世紀全球民主狀況穩步下降的趨勢表明,如果民主要在非民主的替代方案面前佔上風,必須需要進行徹底的變革。
  回應
台灣民主就是騙!
調查怎像對民主沒信心?既然天天叫喊中國專制註定天滅,又何必杞人憂天,站一邊看好戲不就行了。
2022-02-12 10:30:24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