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08-01 06:15:30| 人氣1,703| 回應2 | 上一篇 | 下一篇

《韓國工人》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具海根的《韓國工人一—階級形成的文化與政治》(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4)雖比其祖師湯普森的《英國工人階級的形成》之1236頁、薄、才324頁,但仍不易讀。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308057585/20080615060021

看來你不習於新社會史學的寫作方式,但為了解、國際新聞中常見的南韓勞工運動、畫面背後的文化與政治意義,不妨讀下周建明的書評:

  《韓國工人——階級形成的文化與政治》(以下簡稱《韓國工人》)一出版,很快就在學術界引起反響,美國社會學會授予該書“二○○一——二○○三年亞洲問題最佳著作”。這本書之所以引起好評,在于它不是從政策制訂者的角度和工業家的角度來講述韓國的“經濟奇迹”,而是從韓國工人的角度來講他們的苦難、成長與鬥爭,揭開了韓國工業化過程中社會與政治發展的另一面。作者是充滿著對工人階級的理解與同情來寫這本書的。在方法論上,作者采用二十世紀六十年代E.P.湯普森所使用的曆史主義方法,在研究歐洲十九世紀階級形成與鬥爭曆史的基礎上,對韓國以産業工人爲代表的工人階級成長史首次進行了詳實的研究。
  二十世紀下半葉東亞“四小龍”的經濟起飛中,韓國幾乎是惟一一個伴隨著工人階級成長的例子。《韓國工人》告訴我們,在韓國“經濟奇迹”的背後,是以工人的受歧視、受剝削,甚至受到非人道待遇爲代價的。在這個過程中,韓國的工人階級從一個新出現的分散的弱勢群體,逐步成長爲一個自爲的階級,登上了韓國的曆史舞臺,爲自己的命運進行了不屈不撓的鬥爭,結果促使韓國的社會向更民主和更公正的方向發展。
  像韓國工人那樣具有鮮明的階級意識的階級運動,在二十世紀的七十和八十年代已非常少見。回過頭來看,韓國工人階級的形成與成長,與韓國當時所采取的“發展主義”有關,而韓國工人階級運動的消退,是韓國的政治走向“合作主義”的結果。
  所謂“發展主義”並沒有精確的定義,它指的是這些國家和地區把發展作爲最重要的目標,在東亞“四小龍”經濟起飛的過程中,發展主義十分盛行。在韓國,“發展主義”是從樸正熙政府開始的。樸正熙政府采取了一種加速而不是均衡的經濟增長戰略,試圖在經濟奇迹的基礎上宣稱政權的合法性。以這種增長爲導向的政治經濟學,鼓勵韓國資本家主要關注的是抓住利潤豐厚的投資機會,同時取得由國家控制的資金。
  但是對于工人呢?韓國政府以一種十分明顯的支持資本反對勞工的態度來處理勞資關系。政府對管理方違反勞動法視而不見,但鎮壓任何勞動騷動卻十分迅速和殘酷。“工人要求政府保護工人免受濫施勞動權威危害的呼籲通常遭到忽視,而雇主提出的阻止建立工會的幹預請求往往得到很樂意的響應”(24頁)。
  這種發展主義下的工業化,從經濟的角度來看可以是一個“奇迹”,但是從工人的角度來看,是一個飽受壓迫與剝削的過程,也是不斷形成階級意識與政治意識進行反抗的過程。《韓國工人》告訴我們的正是這樣的一個故事。
  “發展主義”在東亞“四小龍”中都存在,爲什麽只在韓國形成了強大的工人階級和工人運動呢?這有兩個方面的原因:一個是韓國政府對工人采取了更爲敵視的立場,更強烈的壓制與鎮壓;另一個不可忽略的是韓國企業中家長式的專制主義,使韓國工人受到的非人道、不公正待遇極爲突出。
  二十世紀五十年代韓國主要是一個農業社會,人口絕大多數住在農村,工業的基礎極爲薄弱,農業占GDP的一半以上。韓國的工人階級雖然早在二十世紀初就誕生,但是自南北分裂後,因反共的意識形態,工人運動基本上受到鎮壓。自六十年代初以來,韓國經曆了一場伴隨著社會經濟大轉型的快速工業化過程。 “快速工業化伴隨著大規模的無産階級化,使千百萬農民和他們的子女變成城市中領工資的工人。這是世界已知的最快速、最具壓縮性的無産階級化過程之一,在一代人的時間裏造成了在大多數歐洲國家用一個世紀才完成的大規模變遷。韓國工人階級運動的演化,與這一快速的、地理上集中的無産階級化的過程密切相關”(29頁)。
  韓國的工人階級主要來自農村。這些新的産業工人當時被稱爲“打工仔(kongdoli,孔多裏)”、“打工妹(kongsuni,孔順尼)”。在韓國文化中,這是兩個具有羞辱性的名詞。“孔”是指工廠或工業,“多裏”、“順尼”是韓國時常用作對下層階級男孩和女孩的稱呼,是指給人做仆役性工作,生來不幸,不得不在工廠幹粗活的人,在社會上被叫做“臭工人”。我們可以想像,這些年輕的農家子弟,是懷著賺取更多收入和對城市生活美好的憧憬進入城市,加入産業工人的隊伍。但是,在工廠裏他們所遭遇的是一種難以忍受的生活。在整個二十世紀八十年代,韓國工人勞動時間的長度是世界之最,一天工作十四小時的不在少數,企業管理人員並不是按照法律或契約進行管理,而是按照文化傳統和政治上的優勢行使權威。工人不是被視爲有著自己合法權利的勞動力出賣者,而是被視爲傳統社會的仆役,不僅勞動強度大,工資低,而且任何不滿都會遭致工廠的除名。更重要的是在人格上受到壓迫和非人道的對待。在工人的不滿中,非物質性要求超過了物質性要求,最主要的是希望得到“人道對待”,而不是被像機器或動物那樣對待。《韓國工人》在這方面給了我們許多具體的描述,詳細而生動地說明了韓國的工業化是以一代工人的生命、健康與尊嚴的犧牲爲代價的。這就是韓國工人爲什麽會從像“原子般”的分散,而卻能在二十年的時間裏發展成一個組織化的階級的原因之一。
  韓國工人運動的起點很低,與十九世紀歐洲工人運動興起相比,先天條件也非常不足。按照E.P.湯普森的曆史主義和建構主義的觀點,英國工人階級的崛起,並非只是生産體系中的結構地位自動産生的現象,而是一種曆史現象,是一種營造階級的自覺的活動。以後按照曆史主義和建構主義的觀點對歐洲工人運動的一系列研究發現,十九世紀歐洲工人運動的形成依賴于三個條件:
  手工業工人和手工業文化、組織所發揮的作用。手工業工人對大機器工業侵犯他們古老的權利的反抗,使他們成爲工人運動的領頭羊。手工業者爲工人鬥爭提供了領導、組織資源和語言。
  一八三○年的法國革命爲歐洲的工人運動提供了一種新的政治話語:平等、自由、契約、個人主義和公民權等。它爲工人運動提供了話語、正當性以及組織空間。
  第三個因素是政治制度,即政黨在階級組織和階級行動中所發揮的關鍵作用。
  對于韓國來說,這三個條件都不具備。與歐洲的十九世紀工人運動相比較,韓國工人階級是在一種極其不利的文化和政治環境中誕生的。國家采取的是鼓勵資本的發展,而嚴格限制勞工的政策,它不僅頒布法令禁止外國投資公司工人的罷工,還實施各種限制性措施來處理勞動糾紛,在一九七一年實行緊急狀態以後,停止了憲法規定的兩項工人的基本權利:集體討價還價的權利和集體行動的權利。直到一九九八年金大中總統明確采取合作主義的政治體制前,國家政權幾乎都是站在工人的對立面。而在世界範圍內社會主義運動的轉向低潮和韓國國內反共的意識形態,使得韓國的工人階級很難從馬克思主義中獲得話語權,不能從國際的社會主義運動中得到有利的支援。
  但是,正是韓國的“發展主義”,造就了如火如荼的工人運動。其根本原因,在于韓國的發展主義雖然打著振興民族經濟的旗號,但其實質代表的是資本的利益,因而造成在經濟上對工人的殘酷壓榨,在政治上對工人的專制。這正是造就韓國工人階級的直接原因。
  雖然缺乏歐洲當年的條件,但是,韓國的早期工人運動得到了進步教會在道義上的支持。從二十世紀八十年代起,韓國的學生運動興起。他們把勞工不再看作是人道主義關懷的對象,而是最重要的政治同盟者,是社會改造潛在的最強大力量。從而,進步學生運動的中堅分子開始參與工人運動,爲工人運動組織的建構和話語的提供起了積極的作用,提升了工人運動的組織化程度,幫助工人階級形成自己的階級意識。
  從韓國工人運動的發展曆史來看,上世紀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中期的目標主要是爭取“得到像人一樣對待”的鬥爭。這一時期工人鬥爭的特點是“高度情緒化、暴力性、無組織和短命性。實際上所有勞動沖突和工會化鬥爭都只局限在單個企業的範圍內,當時的勞工活躍分子很少注意發展行業層面或地區層面的勞工組織。工會活動分子的主要行動方針是經濟工會主義,關注的是提高工人工資和改善工作條件”。
  以一九八七年夏天現代集團的工人舉行的大罷工爲標志,韓國工人階級的階級意識發展起來,工人運動超越本企業或本公司,發展成企業間和地區性的組織。鬥爭的目標也從改善本身的地位,上升到反對專制主義,既反對政府對工人階級的專制主義,也反對資本家在企業內對工人的專制。韓國的工人階級已登上政治舞臺,成爲一支不容忽視的政治力量。
  一九九七年一月,韓國工人因抗議新通過的勞動法而舉行全國性的罷工,共有三百萬工人參加,持續了三個星期,最終以政府宣布妥協而告終。它標志著韓國工人的鬥爭已不是發泄憤怒,爭取經濟上的好處,而是更關注法律和制度層面上的問題,從事的是政治鬥爭。
  然而,一九九七年金融危機以後,韓國工人運動轉入低潮。
  一九九七年的金融危機是韓國自朝鮮戰爭以來所遇到的最大的經濟危機。在韓國政府的請求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給了韓國五百七十億美元的緊急援助。同時,也向韓國提出了強制性的經濟結構改革方案,要求進行大量的裁員和進行以彈性勞動市場爲方向的制度變革。很顯然,這種方案能否成功的關鍵,取決于韓國工人能否爲維護産業界和社會的穩定而接受這種犧牲。
  韓國政治的轉折點出現在金大中政府時期。一九九八年一月十四日,按照社會合作主義模式,韓國組成了由勞資雙方和政府共同組成的“勞資政治委員會”,就三方共同分擔經濟結構調整的成本在基本原則上達成一致。這次事件標志著韓國政治向合作主義的轉變。它表明,韓國的工人階級成爲政治體制內的一個重要力量,在體制內出現了勞資之間談判、妥協甚至合作的空間。這種轉變無疑使韓國的政治體系更有彈性,勞資之間的矛盾相對容易協調,社會也更趨穩定。在這種轉變的背後,資本集團也意識到必須與工會並存,接受工人集體討價還價作爲維護産業秩序的一部分,企業內的家長制和專制作風有了很大的改變,大企業對職工的福利也有很大的改善。在這種背景下,韓國工人運動出現逐步與廣泛的社會政治運動分離,工人階級內部也出現分裂,狹隘的企業工會主義重新在韓國的工人運動中占了主流,工人變得更爲實用主義、個人主義、自私和不問政治。韓國的工人運動開始轉入低潮。
  按照作者的說法,韓國的工人是“處在十字路口的工人階級”。在他看來,“盡管韓國工人階級的戰鬥性和旺盛鬥志世界聞名,但在組織、政治、意識形態方面它仍是一個弱小和容易受到傷害的階級。這是一個階級意識還很粗淺、還有矛盾性的階級,沒有任何強大政治組織或黨派支持,對社會結構替代選擇方案沒有明確的設想,只有初步形式的以階級爲基礎的共同體生活和文化模式”。
  確實,特殊的時空背景和短暫的曆史使韓國工人階級不可避免地存在著不成熟性。它雖然形成了自己的階級意識,但缺乏成熟的理論指引和支持,沒有形成自己的政黨,也沒有進一步提出政治上的目標與訴求。韓國的工人運動既沒有發展成爲與社會的貧苦階層結合的“社會運動工會主義”,更沒有像十九世紀的歐洲工人運動那樣提出過“社會主義”的理想,它所提出的最高目標只是工人自身地位的改善。
  從整個國際背景來看,韓國的工人運動也是孤立的。國際的工人運動正處于低潮。整個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在世界範圍內是資本的黃金時代,而不是勞工的時代。全球化即意味著資本的擴張,冷戰結束即意味著代表資本的意識形態的勝利。在世界範圍內,力量對比是一邊倒的。這個時代也注定著韓國的工人運動和工人階級作爲一個獨立階級的發展會遇到的局限性。韓國工人運動興起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因爲韓國的制度所存在的問題:在政治制度上,它是代表資本利益而排斥甚至壓制工人的;在企業制度上,它帶有前資本主義特點的專制主義和超強度剝削。在工人運動的壓力下,當韓國的政治體制轉向合作主義,工人在企業中的地位得到改善,工人階級就會轉變爲一個體制內的力量,而不以推翻這個制度爲目標。這樣的結果,與歐洲工業化過程中工人階級的命運大體是一致的。
  但是,並不能因此而低估韓國工人運動對社會進步的貢獻。沒有工人如此堅決的鬥爭和因此做出的犧牲,韓國的資本集團不會那麽快地接受合作主義的政治制度。
http://www.yuedu.org/thread-48517-1-6.html

誰承載了韓國的現代化?>董向榮

20世紀60年代初期,韓國的經濟開始起飛,進入長達30多年的高速增長期。一時間,韓國驕人的發展成就成爲國際學術界關注的焦點,特別是發展經濟學家,他們或者是強調發展型政府的突出作用,或者是強調韓國出口導向型的發展戰略,當然也有不少研究關注韓國政權的官僚威權主義特征,可以說,在80年代到90年代初期,國際學術界關注的目光被韓國的經濟成就所緊緊吸引。進入到90年代,韓國順應世界民主化的潮流,成功地實現了從威權體制向文官政府的轉型,韓國國民在經受了數十年的軍人威權統治之後終于迎來了期待已久的民主。如此一來,國際學術界關于韓國政治民主化的研究又迅速興起。似乎韓國總能夠爲學術研究提供關注的焦點。然而,一些重要的問題長期被忽視,很難進入學術界的研究視野。比如,在韓國炫目的經濟和政治發展成就背後,誰爲韓國的發展作出了重要的貢獻和巨大的犧牲?作爲承載韓國現代化進程的重要社會力量,韓國工人階級是如何形成的?爲什麽韓國工人會呈現出如此強烈的戰鬥精神?儒教文化與政治在這個過程中扮演了什麽樣的角色?等等。
  《韓國工人——階級形成的文化與政治》(以下簡稱《韓國工人》)正是這樣一部獨辟蹊徑的著作,它沒有像多數學者那樣被韓國驕人的發展成就所吸引,而是對社會發展投入了更多的人文關懷。它揭示了這樣的事實:作爲韓國工業化轉型的核心,工廠工人曾經遭受過令人難以置信的不公正待遇。儒教的文化傳統和家長制的意識形態,以及威權主義的國家權力,既壓制又促進了韓國工人的認同和意識的形成。這是一個非常令人深思的悖論,從階級形成的層面上揭示了韓國工人對壓制性權力表現出的長期的順從和驚人的反抗精神。顯然,作者是從工人階級的角度來研究其階級形成的問題,書中也引用了大量的工人的日記、詩歌以及作者本人對工人運動家的訪談等第一手的資料,但是作者並沒有因此而陷入羅曼蒂克的同情,而是進行了深入的理論分析,並與歐洲工人階級形成過程進行比較,試圖從理論的層面上來解釋現代化過程中工人階級意識的形成等問題。可以說,在引領國際學術界關于韓國的進一步研究方面,作者可謂獨樹一幟。
  作者在書中主要提出並回答了三個問題:第一,韓國第一代的産業工人如何形成了強烈的集體認同?作者認爲,從領導力量、參與主體、經濟社會背景等方面來看,韓國的勞工運動表現出明顯的階段性特征。在階級形成初期,工人們更渴求人道的待遇和公正,而不是高工資和其他的經濟利益,這是因爲韓國工人不僅受到政治上、經濟上的壓制,更有文化上的壓迫。特別是作爲第一代勞動密集型産業工人的主體,女工在上述的壓制之外還受到了嚴重的性別歧視,這也是她們領導早期的勞工運動的重要原因。隨著韓國經濟的發展和經濟結構的轉型,重工業逐步取代勞動密集型工業而成爲經濟結構的核心,男工也取代女工成爲韓國工人階級的主體。到了80年代,韓國的工人運動表現出與以往完全不同的特征,更有組織性,由男性領導,更關注經濟和階層的問題。同時,由于威權政府的壓制勞工政策,勞工運動也越來越政治化,並最終投身于更大的政治運動洪流之中,成爲韓國政治民主化的重要推動力量。
  第二,在政治和文化的高壓下工人們如何組織動員起來開展集體行動?人們往往想當然地認爲,東亞儒教文化與高壓政治是造就勞工順從和沈寂的主要因素。作者通過對韓國工人階級形成過程的深入分析,揭示了這一問題的另一面:即儒教文化和高壓政治恰恰是勞工抵抗和形成階級鬥爭意識的源泉。韓國文化中的前工業社會因素支撐著管理者的家長制權威,而民衆文化則成爲鍛造反抗性的勞動者的重要工具。盡管國家的鎮壓政策限制了社會運動的政治空間和組織資源,但這些政策也促使勞動沖突迅速地政治化。指出並強調文化和政治對階級形成的雙重效應,是本書的重要理論貢獻。
  第三,韓國的工人階級向何處去?在分析了韓國工人運動的曆史進程之後,作者進一步闡述了民主化和全球化背景下韓國勞工運動的新特點。此時,勞工的戰鬥性受到了先進管理方法的弱化和限制,勞工運動也逐漸與政治運動和社會運動相分離。韓國的勞工鬥爭和工會運動越來越失去了與威權資本主義發展模式相聯系的政治和文化特征,逐漸趨同于其他工業社會流行的更具普遍性的工會運動模式。韓國的工人階級正處在十字路口,要麽成爲具有階級覺悟、從政治上組織起來的階級,要麽成爲優先考慮自己狹隘經濟利益的四分五裂的工人集團。
  在分析過程中,作者沒有采取結構主義的認爲工人的活躍是資本主義生産關系結果的解釋,而是受到湯普森和摩爾關于階級形成與社會反抗的開拓性研究的影響,強調生活經曆和正義的精神訴求是塑造集體認同和階級意識的重要因素,並結合韓國的國情,深入地分析了    教會、知識分子、學生等各種力量如何介入並影響了工人運動,等等。
  韓國與歐洲在工業化的過程中處于不同的政治、文化、經濟結構和曆史背景之下,關于這些差異如何影響了工人階級的形成,作者在書中作出了諸多經典的論述。除了關于文化與政治對工人階級形成的影響外,作者還抓住了一個很有意義的問題,即女工的問題。韓國女工在60年代和70年代的勞工運動中扮演著領導者的重要角色,這與韓國濃縮的勞動密集型工業化進程有著直接的聯系,也是韓國工人運動不同于歐洲早期工人運動的重要特征。作者對女工如何形成階級認同的深入分析,是對國際勞工運動研究的重要貢獻。特別是在韓國家長制傳統中,女性很容易被忽視,因此作者對于女工的關注和分析就顯得更有意義。
  作者曆時十載,精心打磨,終于成就了本書,可謂“十年磨一劍”。本書最初的英文版于2001年由康奈爾大學出版社出版,隨後于2002年被翻譯成韓文以《韓國勞動階級的形成》爲題出版,2004年被翻譯成中文由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韓國工人》一書是以西方早期工業化背景下的工人階級爲參照系對韓國進行的研究分析,但其貢獻並不局限于韓國學研究領域,對關注東亞研究的學者,不論其研究領域是社會學、政治學還是經濟學,該著作都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http://iaps.cass.cn/xueshuwz/showcontent.asp?id=322
韓國現代化的另一面——《韓國工人》讀後感
 
  以前對韓國的了解,只限于韓國的經濟成就,韓國的文化産業,韓國人的愛國精神和剛烈性格,對韓國取得的現代化成就很是欽佩。印象中接觸到的宣傳都是介紹韓國工人多麽愛國,爲了國家犧牲自己,而且有很多文章分析亞洲四小龍崛起的重要原因就是儒家文化讓四小龍的國民們默默無聞的奉獻和奮鬥。
  讀後《韓國工人》這本書後,才明白韓國工人並不是那麽順從,韓國工人在韓國現代化的過程中並不僅僅限于經濟上的貢獻。
  該書的總體結構是以編年史的結構編排的。先是總體上敘述和分析韓國工人運動的緣起,然後以産業轉型、權威、性別、宗教、學生、工人認同等專題對韓國工人運動發展展開分析,注重把韓國工人運動中的這些小的方面放在大的時空背景(主要是文化和政治)下去審視,最後對工人階級的現狀和未來做個總結性分析。總體而言,作者對韓國工人運動的分析是縱深又不失磅礴。
  最獨特和鮮明的是該書的視角,不是宏大敘事,不是社會精英,而是以社會底層的工人爲主角。從這個視角來解讀韓國的現代化,凸顯人,凸顯底層的人,這是這本書的最大特色,也是最有價值之處,我認爲。
  一路讀來輕松不艱澀,在並不沈重的閱讀中觀光了韓國工人運動的發展,並且還對韓國現代化也對了幾分深入的了解。 感覺對這本書的閱讀很有意義。
  說了這麽多,步入正題,談談看了此書後的具體收獲。主要有兩點,一是韓國工人的艱難成長曆程,韓國工人運動的辛酸發展史;二是韓國工人運動與政治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響。
  第一個方面其實主要是講韓國工人對韓國現代化的經濟上的貢獻。韓國工人運動早期(上個世紀七十年代),運動多以女性爲主,並且地點集中在幾個地方,這是與韓國工業發展曆史有關系的。韓國最早是輕工業出口,因此女工居多。因此,工人運動多以女性爲主。
  那個時候,百廢待興的韓國,經濟落後,城市工作的拉力和農村貧困的推力,使得他們對工作條件的惡劣具有超強的忍耐力。在他們寫給工頭的信中寫道,願意一天工作十二小時以上。這在八十年代後的工人是不可想象的。後來隨著韓國産業向重化工業轉型,工人運動中的男性工人逐漸占據主導。這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發生的大罷工中看得很清楚。從書中描寫的韓國工人運動的發展過程可以看出,不管是輕工業還是重工業,不管是女工還是男工,韓國工人生活狀況的逐漸改善不是靠資本家主動施與的,而是靠工人自身的不懈努力一點一點的改善的。
  不得不說的是,韓國文化中的劣根性——性別歧視比較嚴重,也被摻雜在韓國工人運動中,並被資本家利用,挑撥男工和女工的矛盾,來分而化之。但是,直到上個世紀八十年代,韓國女工們在工人運動的過程中並沒有爲自身性別所遭受的不公平待遇呐喊過,她們呼喊的只是整個工人階級的呼聲。所以,尤其值得欽佩。
  韓國工人兄弟們奮鬥的目標從開始的每天十二小時工作爲理想到後來追求普通人的尊嚴,並沒有過分的要求。運動的目標也逐漸由經濟轉到政治,當然,到了上個世紀九十年代,由于政府調控的規範化、民主化和資本家采取更加高明的控制策略,工人運動的目標再次回到現實經濟目標。不管怎麽說,運動歸運動,韓國現代化的建設,主力軍的位置永遠屬于他們。
  再來看看第二個方面,韓國工人運動與政治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響。前面我說了,讀了此書後才知道韓國工人對韓國的現代化不僅是經濟上的貢獻。現代化的含義絕不僅僅是經濟上的富裕,還包括文化的發達,政治的開明和民主。可以說這點,韓國工人運動也是功不可沒。
  書中寫到,自七十年代起,有三種勢力逐漸融入到工人運動中去:宗教、學生以及知識分子。宗教主要是韓國進步解放神學,關注韓國勞工的悲慘境遇,爲他們的境遇呐喊和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但終因態度溫和和軟弱而始終只是工人運動的促成因數之一。學生和知識分子對韓國工人運動貢獻是比較大的。他們主動關心和關注工人,並爲他們利益呐喊,並且主動去成爲工人,加速工人的組織化,提升工人運動的水平。並努力提升工人的眼界,逐漸把工人運動的目標從經濟上向政治上轉,最終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的大罷工中,就出現了政治目標爲主的罷工運動。很多事情,都不是一次能成功的。韓國的民主化無疑是社會運動一次次沖擊的結果,在這裏面,韓國工人時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這一點,中國共産黨解放前能逐步發展並最終取得革命的勝利,與對工人的關心和發動,是很相似的。
   說完讀書的具體感受,對比韓國的工人運動,突然想起了中國的工人們。他們也是從被人 喊“打工仔”、“打工妹”一路走過來的。我們的工人們也是處在波蘭尼說的“大轉型”時期。我們的工人們的工作和生存狀況和韓國工人早期有著驚人相似。好在政府已經及時預見到了工人們的弱勢境遇,在各方面下功夫努力解決問題,改善工人們的生活狀況,使得整個社會向著真正和諧的方向發展。當然,還遠遠不夠。
  讀完此書後,確實感覺到,曆史是由人民推動向前發展,而且是國家、社會和公民等社會各個部分互動、博弈的結果。(另參本館:中國就業  《天安門一九八九》 《五四運動史》 《文化大革命十年史》)
http://book.douban.com/review/1093127/
 
他們沒有被忘記——韓國左翼運動略述
 
中東「茉莉花革命」似乎接近結束了(另參本館:伊斯蘭革命),人們的眼光再度投射在亞洲的東部。除了中國和南方各鄰國在南沙群島主權歸屬再起爭議外,我們也應再一次留意東北亞地區。雖然中日關係未有受日本易相而受到很大衝擊,但在近日在韓國當局在濟洲島鎮壓反對興建海軍基地的進步民眾和運動人士,就不得不讓我們對李明博政權的「統一」野心、為美國戰略服務的企圖有所警惕。三月日本大地震後,本欄曾介紹過日本的左翼運動,不妨就趁今天是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朝鮮,港澳簡稱北韓)的六十三周年國慶日,一同介紹韓國(南韓)左翼運動的情況。
  一般港澳人對韓國政治,首先會想到八十年代軍人統治時期或工人抗議時,抗議者對防暴警察擲油彈的場景,以及零五年香港世貿會議期間,韓國農民有特色的抗議手段。其實社會主義思潮進入朝鮮半島始於日治時期,其中朝鮮共產黨在一九二五年成立。和日本社會主義運動一樣,朝鮮共產黨歷經鎮壓並多次重建。但和日本不同,由於朝鮮半島曾經是前者的殖民地,所以民族解放也是半島上社會主義者的一大任務,其中金日成(朝鮮後來的領袖)到了與朝鮮一江之隔的中國東北建立遊擊隊,抗擊日本殖民者。
   一九四五年,日本向盟軍投降,被日統治三十五年的朝鮮半島被分成南北兩半,分別為蘇聯和美國托管,並經過後來的朝鮮戰爭(韓戰)固定下來。由於這種強加於朝鮮人民身上的國族分離,導致了就算是在韓國,人們對統一的態度不致於像臺灣某些人那樣產生反感,雖然當中一些人反對在社會主義政權下實現統一。至於朝鮮共產黨也是在這時期得到重建,但由於分治的背景,南北兩方的共產黨人也分別與一些左翼政黨合併,成立各自的「勞動黨」。而且在南方,勞動黨直到和北朝鮮勞動黨合併前一直是非法組織,但仍然能發起罷工,反對一九四八年在南方成立「大韓民國」。其中在南部濟洲島,反對「大韓民國」成立的運動更遭到韓國軍隊和反共民兵鎮壓,造成一萬四千至六萬名島民死亡,史稱「四‧三事件」。而在韓戰期間,美國所率領的「聯合國軍」以及李承晚也在南方製造了「老根裏事件」、「保導聯盟事件」等多宗屠殺慘案,死者以百萬計。
   一九六零年,韓國學生反對李承晚在選舉中舞弊,最終成功迫使其下臺。但在張勉短暫執政後,曾經在日本軍隊服務過的軍人樸正熙透過政變上臺。韓國的經濟在他統治的時期有較大的發展,但這是以既鎮壓政治民主的訴求,又以工人的血汗為基礎的。他鎮壓工會的措施包括:解散舊的韓國勞總,建立新的幾乎有名無實的韓國勞總;逮捕勞工活躍分子;禁止罷工;修改勞動法,限制勞工的法律權利,使工會發展組織和集體行動難以進行,同時擴大國家幹預勞動關係的範圍;阻止有組織的勞工與政治團體建立聯繫等等。自七十年代初開始,韓國工人在進步的教會人士的支持下開展了抗爭運動。
   樸正熙接近二十年的統治隨著他被暗殺嘎然而止,取而代之是同樣靠政變上臺的全鬥煥。在他統治下,韓國政治氣氛十分肅殺。但在韓國民主化推手之一的金大中的家鄉──全羅地方,抗議軍事獨裁的運動一直持續,直到一九八零年五月十八日,在全羅南道首府光州,軍隊鎮壓群眾示威活動,導致數以千計的人死傷。但在這時期,韓國的工人運動在學生、知識份子支持下亦逐漸成熟,並把民主運動與統一、反美的鬥爭結合起來。而在各種社會運動的結盟、加上韓國要在漢城奧運之前向國際社會展現良好形象等條件之下,韓國終於在一九九二年選出首位文人總統金泳三。
   雖然當前韓國的政治環境比軍政府時代來得寬鬆,主張社會主義的民主勞動黨能夠公開參政並在國會取得議席,但畢竟韓國仍然是一個資本主義國家,包括三星、LG、現代三大財閥在內的資本家(他們也擁有了韓國三大報紙),在美國扶植的資產階級政權支持下,仍然繼續鼓吹以韓國為主導統一朝鮮半島,並鎮壓公開支持朝鮮的人士,又對朝鮮網頁進行封禁。而在延平島事件後,李明博政府又利用明星入伍的手段來試圖煽動青年的「愛國」情緒,韓國的工人、學生運動也在新的政治經濟環境中也面對著建制化的危機。但在反對美國牛肉進口、反對美軍駐韓,以及近半年來,反對韓進重工業(全球第十大船廠)解聘四百名工人的抗爭中,我們可以看到韓國人民仍然正為勞動者的權利,以及民族的統一和自由努力不懈。
   參考資料
 夏楚,《韓國工人階級的成長與抗爭簡史》
 郝宏桂,《論戰後韓國民主化進程中的學生運動》,鹽城師範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29 卷第2 期,2009年四月。
 
全球示威抗議 印尼聲勢浩大 2012-05-02 香港成報
 
核心提示:「五一」是國際勞動節,除港、澳、臺外,全球各地都有勞工團體舉行慶祝及遊行活動,提出保障勞工訴求,其中亞洲各地有數以萬計的工人遊行,要求提高待遇和改善工作條件,當中印尼遊行聲勢浩大,全國各地有超過17萬人上街;至於歐洲,由於緊縮措施和不斷上升的社會壓力,不少國家都舉行全國示威遊行。
  【本報靜態組報道】「五一」是國際勞動節,除港、澳、臺外,全球各地都有勞工團體舉行慶祝及遊行活動,提出保障勞工訴求,其中亞洲各地有數以萬計的工人遊行,要求提高待遇和改善工作條件,當中印尼遊行聲勢浩大,全國各地有超過17萬人上街;至於歐洲,由於緊縮措施和不斷上升的社會壓力,不少國家都舉行全國示威遊行。
  馬來西亞約有500名示威者在首都吉隆坡集會,要求提高最低工資;而菲律賓首都馬尼拉最少有8,000人響應工會號召,遊行到總統府外,抗議總統阿基諾三世拒絕提高最低工資,批評此舉會引發裁員,嚇走外國投資者,憤怒的示威者更焚燒阿基諾三世的畫像。韓國則有約1萬名工人集會,要求更好的工作條件。韓國工會聯合會會長金永勳要求當局取消歧視非正式員工、停止解僱和完成修訂勞動法。
  菲工人怒燒「阿基諾三世」
  希臘、西班牙、葡萄牙、荷蘭、俄羅斯等國,都有勞工組織舉辦大型的全國性示威遊行,而歐洲各地反緊縮的示威者,預計將進行一天的罷工示威抗議。法國方面,即將在周日舉行的選舉成爲勞動節的主要焦點,兩名主要候選人極右的國民陣線女候選人馬林勒龐拿與現任總統薩爾科齊,都分別參加不同的遊行活動。
  至於美國,國際勞動節乃起源於1886年5月1日芝加哥爲中心爆發的35萬人大罷工,以爭取改善工作條件,故1890年起5月1日被定爲國際勞動節,而美國佔領華爾街運動的組織者與工會組織,計劃在多個城市舉行大規模示威遊行活動,口號是「不上班、不上課、不購物、不做家庭作業」;洛杉磯的參加者會朝市中心金融區彙集,並於波斯廣場舉行特別集會;丹佛市民衆將在市政府前示威遊行,同時舉辦街頭音樂會、詩歌朗誦和演講等。
http://www.singpao.com/jrtt/201205/t20120502_352968.html
 
韓國工人階級的成長與抗爭簡史  by夏 楚
 
  在亞洲,尤其是東亞,韓國勞工運動之在八十年代興起並爲全世界所矚目,是非常特別的一個事件。到今天,韓國工人階級仍然是最具戰鬥性的工人階級,盡管在這樣一個反動、倒退和混亂的年代裏不可避免地帶上諸多缺點,但依然昭示著被壓迫者改造社會的希望。
  1997年1月,300萬工人爲反對新勞動法(內容包括:讓雇主可以解雇工人、雇用臨時工和拒絕參加罷工者;在同一工作場所已建立工會之後的幾年裏不許再組成不同的工會)發動了長達三星期的罷工,迫使政府同意修改新勞動法。這場總罷工既代表藍領工人也代表了很多白領工人的利益,獲得了公衆的廣泛支持。它表明韓國勞工組織化程度之高,也體現了很高的鬥爭水平:爭取的是長期的工作穩定,不只限于企業層面,而是由經濟進入了政治,直接介入法律和制度問題,鬥爭的對象是國家而不是單個資本家。它“讓人們想起了19世紀歐洲工人階級的形象,具有反叛、不妥協、充滿激情的階級意識”(Walden Bello and Stephenie Rosenfeld, 1990:23)
  今天的中國,正以官僚與民間資本合謀,大舉鯨吞國有資産作爲一個反動時代最後的完成。國企工人的團結意識不斷增進,對社會發展的本質及現狀的認識也提升到一個新的水平。遼陽鐵合金廠工人跨廠聯合行動,大慶油田下崗工人的示威,雖然被統治者以欺詐和暴力手段鎮壓下去,但還是取得了相當大的社會影響和積極成果。這證明了只有鬥爭,才會有真實的收獲。當上訪行動遭到越來越大的挫折以至鎮壓,並且因爲腐敗與黑暗之普遍,中央政府根本無法解決(“鐵合金廠的職工說,世界這麽大,根本就沒有工人說理的地方,北京信訪部門對像我們這樣送的信件,每天燒掉幾麻袋。”——老嚴《遼陽鐵合金廠的改制過程和工人的反腐維權鬥爭》),必然促使工人通過自己組織起來進行鬥爭。舊意識形態所冠予國企工人的“主人翁”稱號,一方面混淆著工人的階級意識,另一方面也爲鬥爭的正當性提供了一定的道德訴求的力量。農民工的生存狀況則更爲低劣,中國大地上每天每天都發生著大量的勞動糾紛,但是由于政府不斷加強警察機器的力量,迫使工人處于一盤散沙的無組織狀態,所以工人的集體鬥爭還相當困難。以地域進行組織(類似同鄉會之類)還只是相當初級的形式,有待從基層的獨立工會發展到跨廠的行業、地區等方式的組織。“外部力量”,尤其以改良主義爲宗的中國勞工通訊之類的組織,不可能爲中國的勞工運動找到出路,也不可能有太大的影響。同時,除了和權貴階級緊密結合的上層知識分子之外,深陷個人主義迷津的一般知識分子或是沈醉在發展和進步的迷夢中,寄希望于“自然”和“必然”的社會進程,或者視資本主義和自由市場爲中國的理所當然的出路,以爲“經濟體制改革一定會帶來政治體制的改革,會帶來言論自由和其他政治自由和權利”,因而既沒有密切和有力的組織,沒有改造社會的願望,甚至根本就不關心社會現實。波蘭團結工會曾經由于同知識分子結合而發揮出巨大的力量,韓國工人鬥爭和民主鬥爭的曆史同樣表明了這一點(教會的幫助、學生深入工廠、知識分子的介入與聯合)。在缺乏外部力量及知識分子結合的情況下,工人階級仍然不斷自發組織起來鬥爭,證明了工人階級自身的巨大潛力,反駁了那種“階級鬥爭是少數知識分子挑拔起來”的資産階級禦用文人們的陰險謬論。誠然,在沒有真正的言論、集會、結社與組黨自由的社會裏,“組織”是最爲統治者所避忌的,風險也相當大。從郎鹹平事件所引發出來的爭論和民意表態(絕大部分網友贊同郎鹹平)以及國資委的頑固和傲慢的答複,也許可以推斷,必然會有越來越多的知識分子丟掉對統治者以至“民間資本”的寄望,而與下層的勞動人民相結合,從而更有力地推動反抗與社會改造的進程。今天,曆史已走到了生死存亡的緊要關頭,世界資本主義體系深陷于萎縮、波動、蕭條,必須通過環境的不斷惡化和一場又一場的戰爭,加速破壞我們生存的星球,更無情地榨取工農的血肉來搶渡危機。
  本文主要依據韓國學者具海根《韓國工人——階級形成的文化與政治》 [1] 一書,並結合其他資料,敘述韓國工人階級直到近期的成長史、鬥爭史,希望可以給中國工人階級以某些借鑒,並有助于發生在中國大地上的,現在和將來的社會鬥爭。
  從日據時代到1961年:韓國勞工運動的第一、第二時期
  日本在朝鮮的殖民統治晚期(1910-1945),因爲戰爭需要,在采礦、化工、鐵路建築和水電廠等方面,進行了大量投資和迅速的工業化。到1930年,韓國工人達到10.2萬。1920年代初,不僅作爲經濟鬥爭,而且作爲獨立運動的一部分,工人不斷卷入針對日本和管理者的勞動沖突。1929年近2000名工人發起的持續三個月的元山大罷工是一個高峰。到1930年,勞動爭議達160起,涉及1.89萬人以上。但隨之而來的大力鎮壓迫使勞工運動轉入地下。這一時期,勞工運動同共産主義運動有著密切的聯系。
  1945年8月,朝鮮光複。有著強大的組織與領導的勞工運動浮出水面,三個月內,在韓國勞動組合全國評議會(“全評”)之下形成強大的左翼工會,接管了很多日本工廠。勞動沖突迅速增加,不時與警察和美國占領軍發生對抗。
  1946年3月,右翼集團在美國支持下建立大韓獨立促成勞動總聯盟(大韓勞總),聯合警察與美國軍事政府破壞“全評”。1947年1月的鐵路大罷工期間,數百名共産主義勞工領袖被殺死或處決,數千人被監禁。3月,美國軍事政府宣布韓國共産黨爲非法,從而結束了韓國勞工運動的第一個時期。
  1960年,發生了反對選舉操縱的學生起義,李承晚的腐敗政權因此垮臺,代之以軟弱、同樣腐敗而短命的張勉“民主”政府。這期間,勞工活動和工會運動有所複蘇,發動了街頭示威。工人建立起315個新工會,並取得15-50%的工資增長。左翼白領工人工會,尤其是以“反對國家對學校的課程控制、強調在統一問題上的自由取向”的教職員工聯盟的興起,標志著早年勞工運動左翼遺産的複興。
  1961年6月樸正熙的軍事政變給第二時期的勞工運動劃上一個句號:解散舊的韓國勞總,建立一個新的幾乎有名無實的韓國勞總;逮捕勞工活躍分子;禁止罷工;修改勞動法,限制勞工的法律權利,使工會發展組織和集體行動難以進行,同時擴大國家幹預勞動關系的範圍;阻止有組織的勞工與政治團體建立聯系,等等。
  踏著被打折的工人運動的脊骨,樸正熙開始了他以出口導向的經濟發展戰略爲特點的快速工業化,伴隨著韓國農民向城市遷移和大規模無産階級化的進程。城市工人的人數從1960年的130萬增加到1966年的210萬,到1970年增至340萬。
  樸正熙時代的經濟發展戰略
  落後而腐敗的舊統治階級無力甚至不願推進大規模的工業化,是二戰之後第三世界國家的普遍特征。在韓國,這種落後性極大地激化了社會矛盾。張勉政府後期甚至無法控制社會局勢,最後導致軍隊介入,以保證社會納入資本主義發展的軌道,國家力量被強化,擔負起這個任務。
  由于最初兩三年的進口替代性工業化戰略未能成功,樸正熙政府轉而踏上了出口導向型工業化道路(還可以分爲1960年代的輕型制造業和1970年代中期之後重工、化工業的發展)。南韓采取“發展型國家”策略,即國家掌控總體經濟規劃,並扶植財閥(家族擁有的大企業集團)。一方面發展國營企業來控制國內主要的産業,同時對于配合國家計劃的私人企業,政府給予投資國家重點項目的許可證,並利用其控制的銀行機構給與低利率貸款以協助其擴大規模。財閥積極參與重化工業,擁有進出口壟斷權,從事土地投機和其他商業投資,積累起龐大的資本。但是大量從事土地投機和私人借貸的結果,使大多數企業的財務結構非常之糟,企業負債比例太高,尤其是財閥。銀行對信貸沒有控制,導致大量的呆賬。投資者的興趣集中在發現新的細分市場上,對發展公司福利、培養工人技能和生産力沒有興趣。勞工的培訓通過國家管理的技術學校和職業學校來承擔。
  在經濟上,這個戰略取得了很大成功。韓國工業出口額從1963年的8700萬美元躍至1970年的8.35億美元,國民生産總值年增長10%,制造業部門年增長率達19%。1960年代末,由于嚴重的收支平衡問題,以及很多外國投資公司的失敗,導致了第一次重大危機。裁員、欠薪及關廠使得勞動糾紛開始變得頻繁。樸正熙采取了壓制性的勞工政策,1969年,政府頒布了一項特別法,禁止外資投資公司工人的罷工,同時實施種種限制性措施來處理其他經濟部門的勞動糾紛。
  危機增強了反對樸正熙政府的力量,使得1971年大選樸正熙險些敗給金大中。1971年尼克松訪華,接著從韓國撤軍(樸正熙一再強調必須借助美國的力量來抗衡共産主義),面對經濟和政治的雙重挑戰,樸正熙在1971年12月宣布實行緊急狀態,頒布“國家安保特別措施法”,停止了憲法規定的三項工人基本權利中的兩項:集體討價還價的權利和集體行動的權利。1972年3月,又頒布了“國家緊急狀態下處理集體交涉措施”,把更多企業列入屬于公共利益的範圍,禁止工會在這些企業活動,對行業性工會活動也做了進一步限制。1972年10月,“維新”憲法封閉了所有的政治空間,賦予樸正熙不受約束的行政權力的終身總統地位,確立了官僚獨裁體制。
  爲了淡化公衆的不滿,樸正熙極力以經濟成績購買政治合法性,承諾到1970年代末迎來“100億美元出口額、人均國民生産總值1000億美元和‘我有轎車’的時代”。爲了發展軍事防禦能力,同時也由于輕工産品出口市場受到國際貿易保護主義限制並喪失比較優勢,樸正熙轉而發展重化工業。通過新的産業升級計劃,政府把巨額的政策性補助貸款投入六個戰略性行業:鋼鐵、電子、石油化工、造船、機械、有色金屬。整個1970年代,韓國經濟年增長率達7.8%,制造部門年增長率爲14.8%,人均國民生産總值從1971年的289美元提高到1980年的1592美元。其間,越戰和某些國際經濟的特別因素也促成了韓國經濟的成長:政府從國外金融機構獲得大量貸款;韓國公司從繁榮的中東得到龐大的建設項目;參與越南戰爭帶來了巨大利潤;在越南服役的韓國士兵彙回大量彙款;韓國商人從美國得到很多有利可圖的合同,並享有向美國市場出口的優惠待遇。然而,強行推動重化工業發展的結果也導致了大量的重複投資、設備過剩、非生産性投機盛行和沈重的債務負擔,並使原已畸形的經濟更加扭曲和失衡。盲目刺激經濟和赤字財政政策使韓國患上了“通貨膨脹中毒症”,1970-1980年年均通貨膨脹率高達29.1%。
  1980年代末,樸正熙幾乎實現了自己的許諾,但是,韓國的社會矛盾、階級矛盾恰恰在這段經濟騰飛的過程中累積起來,並達到劇烈的爆發。
  新一代工人階級的成長史
  大規模的、快速的工業化必須伴以相應大規模的、快速的無産階級化,也就是說,必須大量地吸收、榨取工人的勞動。勞動力來源主要是農村。1950年代後期,韓國全部勞動力的五分之四分布在農業,大多數是小自耕農和佃農。30年的工業化把農業勞動人口的比例降到了五分一。這個曆程在韓國,不是如歐洲早期原始積累時期那種“對農村居民土地的剝奪”,而是通過政府的政策造就農村的不斷貧困化來完成的。除了1970年代初少數幾個年份之外,在整個1960-1970年代,農民被迫按大約爲市場價格85%的低價出售糧食。同時,用于購買農藥、機械的成本提高,消費品和子女的教育費用不斷增加。1965年,平均每戶農戶的收入只夠開支的88.4%,1974年達124.4%,但到了1985年則降爲78.9%。只有耕種面積達到2公頃以上的農戶才能實現自給自足。工業集中在城市地區,尤其以大城市爲主,而政府關于“農村工業化”的承諾僅僅是紙面上的政策而已。這使得農村缺乏非農業性收入的機會。從1970年代中期起,從事農業的家庭越來越深陷于債務之中。那些離鄉背井前往城市進入工廠的年青人,絕大多數沒有返回農村的意圖與可能,而是就此永久定居在城市裏了。由于1960年代樸正熙政權割斷了勞工組織和勞工運動的傳統,當新一代工人加入到出口行業中時,他們是沒有組織的,“原子化”的。
  韓國工人的教育水平,按國際標准來說是較高的。美國的援助機構在戰後制訂計劃,使韓國的教育得到恢複和發展。1960年代初韓國制造業所吸納的工人,都得到過小學或以上的教育。此外,他們也不像早期的歐洲無産階級那樣難于適應工廠的紀律,1950年代後期,韓國人口中有很大一部分已經接觸和加入了“城市工資性就業”。朝鮮戰爭使人口流動加劇,接觸城市生活的機會增加,一定程度上令傳統的社會結構有所松動。由于韓國法律規定每個男子都有服兵役的義務,培養了服從權威、命令和紀律、對個人自由的嚴格限制,以及工作生活的定時性等等習慣。而對“軍事化”組織的借鑒和引入是韓國工廠管理方式的重大特征。總的來說,這一代從農村進入到城市的韓國工人具有高度的適應性,對勞動法沒有什麽了解,多多少少把工作的艱辛視爲正常。
  一如在當代中國,長時間的勞動、惡劣的生産環境、危險的工作條件、高度的權威和等級制,這些,都是韓國工人每天所面對和承受的。按照很可能已經低估的數字,1980年,韓國制造業工人平均工作周爲53.1小時。不論在什麽行業,也不論企業大小,長工時都是一樣的。經濟的發展不僅沒有縮短工時,反而使之穩步加長到1986年的54.5工時,只是在1987年工人大鬥爭之後才開始縮短。
  加班是強迫性的,工人根本就無權選擇。但是,以8至10小時正常工時所能得到的報酬是那樣低,使得許多工人不僅“自願”加班,而且競相領取加班任務。這成了管理人員控制和分化工人的有力手段。企業的工資越低,或者在淡季,就越是如此。甚至許多工人在就業方面希望能進入那些有更多加班機會的工廠。1970-1980年代,制造業藍領工人的加班收入占工資的1∕5。當然,這並不等于加班時間和正常工作時數的比例,因爲很多加班時間並未給予相應的報酬。這在當時是勞工抗議的主要內容之一。
  由于勞動力尤其是半熟練工人供應的充足、工人的順從,經理和管理人對工人的權益和狀況都極度漠視,常常在滯銷時隨意裁員,訂單多時就不顧工人身體承受力,逼迫工人趕工,甚至達到三四個通宵。當時的韓國工人只好經常服用一種叫作“定時”的防瞌睡藥片。不僅閑暇時間被剝奪,連休息和恢複體力的時間都不夠,正如工人們自己所說,耕牛晚上還能睡覺,機器在維修期間還能休息,他們還不如機器和耕牛。結果是工人的身體迅速耗竭和毀壞。即便如此,工資常常還是不夠維持生計。據韓國勞總計算,1970-1980年代中期,制造業的平均工資只能滿足維持生存所需要的50-60%。
  工業事故的高發率也是臭名昭著的。1976年的工傷事故發生率爲美國和英格蘭的5倍,日本的15倍。1978-1980年,每年發生12625起工傷事故,涉及127641名工人,每年有1402人死亡。此外,勞動保護措施的缺乏,加上營養和休息不足,使各種惱人的職業病往往在幾年之內就摧垮了工人的身體。健康問題一直是工人們最爲關注的問題,甚至超出了經濟和職位保障問題。總之,韓國制造商在工廠安全措施方面的投資少得不能再少了,因爲他們不須承擔責任,還因爲,資本對勞動的原則就是:用完即棄。
  對無組織的工人來說,假如不滿于低工資以及工作場所中所受的欺淩,能夠選擇的也只有更換工廠和職位。1980年,韓國制造部門離職率爲每月5.6,是很高的。但是,勞動力的供求市場對他們卻相當不利,在1980年代中期以前,除技術工人和熟練工之外,勞動力從未短缺過。事實上工人最怕離職,而雇主也最喜歡以除名來威脅工人,尤其是對付那些參與教會資助的勞工組織活動的工人。
  一方面存在著某些經濟文獻所顯示的“經濟增長和平均分配同步”的樂觀圖景,另一方面卻存在著大量工資不足以維生的工人。造成這種反差的一個原因是體力與非體力(1983年比例:52%)、女工和男工(比例:42.9%)、不同教育程度工人之間巨大的收入差距。 [2]
  最後,在家長制專制權威盛行的工作場所中,工人們必須遭受極大的屈辱。這種家長制,除了國家封賜的“産業戰士”的廉價勳章和“你們年輕的時候越努力工作,年齡大一點的時候就會生活得越好”的欺騙之外,剩下的甚至不是老板們“一文不值的微笑”,而是森嚴的等級,上司的大聲叫喊、點名、呵斥、咒罵、粗言穢語,是無條件服從和經常性的言語和身體暴力,是對工人的工作和工作時間乃至個人空間和身體的嚴格控制,包括屬于私人生活範疇的穿著、發型、人際關系以至上廁所的時間和權利,都處在工頭和監管人員苛刻的管制之下,不論在大小企業,也不論男工女工,一概如此。大型集團企業甚至更爲嚴厲。這種兵營式管理——而且深受日本軍隊及朝鮮戰爭影響——的獨裁、嚴苛及暴力傾向,因韓國企業往往由單個家族擁有和控制而更爲強化。一直到1980年代初,最大的韓國企業才開始建立起專業化的人事部門來系統處理人事問題和産業關系。
  社會對工人,尤其是體力勞動者,冠以羞辱性的稱呼:臭工人。男工被稱爲“孔順尼”,女工被稱爲“孔多裏”(類似于中國的“打工仔”和“打工妹”,且鄙視程度更重),其含義近于卑賤的仆人。這種鄙視甚至跟來自所謂中産階級對藍領工人“缺乏紀律和不道德”的指責無關,因爲韓國工人當時普遍不存在這種問題,而是社會利用儒家學說的等級制施加的壓力。這使得——用具海根的話說——工人們不是傾向于“表達”(積極的階級認同和自豪感),而是“脫離”:離開工廠的悲慘世界,擺脫工人地位。他們缺乏自信,認爲自己之所以處于被虐待的非人狀況是因爲自己受的教育不夠,到了工廠外他們就盡可能掩飾自己的工人身份。較爲積極的反應則是選擇上夜校,事實上,絕大部分工人都曾在筋疲力盡的工作之余參加過夜校學習,盡管這些努力並沒有給他們的普遍境遇帶來任何改善。大部分教育活動漸漸轉變成了提高階級意識的場所。
  低工資、害怕失業,使得單個工人對資本家的欺淩無能爲力。當經濟發展不斷創造出新的工作職位時,他們就設法更換工作。這表明了韓國工人對公司或工作的態度或“倫理”。和年功序列工資制及終身雇傭制下的日本工人不同,他們並沒有産生對公司和工作的虛幻的“歸屬感”,更沒有身爲工人的自豪。他們刻苦地投入工作,忍受壓迫欺淩,也不是因爲所謂的“儒家倫理”,而是爲了他們那貧困的家庭。
  1970-1980年代:韓國工人的鬥爭史
  新一代韓國工人的鬥爭,是悲壯的。1970年11月13日漢城西南部服裝工業區發生的小規模抗議中自焚的,22歲的裁縫全泰壹,在韓國工人心中播下了抵抗和反叛的種子,成爲工人階級意識覺醒的強大象征,並且極大地沖擊了知識界,使他們看到了經濟奇迹之下的黑暗與苦難,從而把他們的政治鬥爭範圍擴展到勞工問題、經濟平等問題。全泰壹一直極爲關注該加工區兩萬多工人的工作條件:低矮的房間,沒有陽光也無通風設備,每天工作14小時,勞動隊伍90%爲婦女,三分一爲平均年齡15歲的、工資甚至不夠養活自己的徒工。他痛惜這些年青的工廠女童“成爲肮髒貪婪的富人的肥料”。他勤奮地研究勞動法,給勞動局、報紙甚至總統寫過請願書。他渴望結識知識分子,常說:“我多麽希望有一個大學生朋友啊!”他在小勞工團體“三棟會”會員的幫助下進行過相關調查,並將證據提供給當局。但一切努力都是白費,“主流社會”根本聽不到工人的呻吟,國家領導人爲出口行業的繁榮、國民生産總值和生活水准的提高洋洋自得,認爲國家經濟的餡餅做大之後,工人們現在“暫時”的投訴抗議自然就會消失。于是全泰壹選擇了這條極端的道路。
  在自焚的火焰中,全泰壹手拿《勞動標准法》的小冊子高喊:“我們不是機器!”“讓我們在星期天休息!”“遵守‘勞動標准法’!”“不許剝削工人!”臨死前,他囑咐同伴們:“請不要浪費我的生命!”給母親李小仙留言:“媽,請完成我沒有成功完成的任務。”很多學生參加了葬禮,漢城幾所主要大學的學生發起示威,成立“人權保護大學生聯盟”,並在校內舉行祭奠。當時的反對黨新民黨領袖金大中則把“實現全泰壹精神”寫進他的競選誓言裏。各類勞資糾紛從1970年的165起激增至1971年的1656起。
  此後,在70年代上半期的工人鬥爭中又出現多起工人爲抗議工作中的虐待而企圖自殺的事件,以及使用暴力。比如1974年,現代公司蔚山船塢3000多名憤怒的工人因反對新的分包制度而破壞了公司大樓,放火燒毀了管理人員的汽車和其他公司財産。但這一切並不能促成産業關系的變化。在鬥爭曆程中,通過工會這種更系統和集體性的手段來改善工人狀況的意識開始進入了工人先驅者腦中。
  工會化鬥爭既包括創建新的獨立工會(比如“清溪被服勞組”),也包括掌握公司領導下的黃色工會的控制權,將之改造爲真正代表工人的工會(比如1972年發生在兩大紡織公司元豐和東一公司的女工們爭奪工會控制權、以自己的代表取代腐敗的工會官僚的鬥爭)。當然,他們得飽受來自沆瀣一氣的老板與政府的侮辱、欺騙、誹謗、阻撓以至可怕的防暴警察的鎮壓。工人的工會經常受到監視,領袖不斷被騷擾、毆打和監禁。公司極力對工會活動分子和普通工人進行隔離和分裂,脅迫工人退出工會,組織黃色工會並挑動暴力對抗,利用性別歧視意識,動員男工破壞女工所領導的獨立工會,等等。像清溪被服勞組在1980年甚至被迫關閉。但是會員們從未屈服于壓力和威脅利誘,而是繼續發起和展開鬥爭。
  工人需要自我組織,但他們還太弱小,缺乏經驗和知識,他們必須廣泛宣傳他們的鬥爭和遭遇,獲取社會的聲援,從而給管理方施加壓力,或者迫使政府釋放被捕的工會領袖。由于“維新”體制下官方工會組織同政府的合謀,工人們還需要外部的幫助,包括教育,需要提供給他們聚會的社會空間,有時還需要避難所。而在1970年代,知識分子的組織過于薄弱,這個角色主要就由人道主義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免遭“共産主義”標簽審判的進步教會組織來扮演。其中最重要的是“天主教勞動青年會”和新教組織“都市産業宣教會”。他們從1960年代就開始了面向勞工的布道,發展“工廠牧師”,在工業城鎮設立宣教場所。在工廠的體驗使得教士們自己受到教育,發生了轉變,從空洞的精神修煉轉向幫助工人組織工會,進行集體鬥爭,爲此開辦了有關勞動法和工會組織的課程,贊助種種文化和社會活動,提高産業工人的社會意識,以小組活動的形式培養工人的團結精神,並且最終造就一批將要領導基層獨立工會運動的勞工活動分子。
  1970年代的工人鬥爭主要集中于漢城—仁川地區,工廠區的集中爲工人的聯合鬥爭創造了有利條件。女工的領導作用至爲突出,這是輕型制造業加勞動密集型的工業模式造成的,在紡織、服裝、電子等行業中,女工占多數。1970年代爲工會化而發生的勞動糾紛絕大多數就發生在這些行業中。她們深受資本主義制度和家長制傳統文化的雙重迫害,但這些女工表現出遠勝于男工的決心、團結和反抗精神,完全打破了亞洲工廠女工的順從、被動和不關心工會活動的形象,讓人驚異和欽佩。女工會活動家們幾乎毫無例外地參加了教會領袖組織的小組活動和工人夜校,學習組織和管理工會。不過,由于當時的組織者,包括知識分子,對女權問題的認識水平還比較低,或者尚未達到自覺,所以,性別歧視雖然是她們的日常體驗,但是在運動中還沒有單獨提出過婦女權益的問題。 [3]
  樸正熙時代被稱爲“資本家的天堂”,工商業被擡舉爲“民族英雄”。國家露骨地維護資本的利益。由于政府、全國性工會和老板的三位一體,工人不可能只反對老板和寄希望于“中立”的國家的仲裁,在不斷強化的鬥爭中他們不可避免地日益政治化,從而招致國家的進一步鎮壓。當老板們頻繁地動用國家暴力將勞工活躍分子列入“禁止雇傭”的黑名單,趕出産業領域,他們也同時造就了一批鐵了心的工運分子和民主工會運動的地下網絡,並加強了這些工人同持不同政見的政治團體以及民主化運動之間的聯系:而這是國家極力防止的。最典型的例子是東一公司女工爭取複職的延續數年的鬥爭。她們在1978年領導的跨企業的工人團結鬥爭,標志著勞工運動新模式的出現,並成爲1980年代的主要趨勢。
  1979年的Y.H.商事公司女工在新民黨總部舉行的抗議活動也具有重大意義,雖然抗議被警察鎮壓下去,金泳三被開除國會議員職位,但引發了釜山區大規模示威,並且蔓延到鄰近的工業城市馬山。參加者包括了學生、工人、失業者和不滿于獨裁政府的普通市民。當政治抗議力量增強並擴大到全國,經濟衰退加劇了政治騷亂,促成統治者內部分化,最終導致樸正熙于1979年10月26日被他的情報部首腦暗殺。
  樸正熙死後,在被稱爲“漢城之春”的幾個月的政治自由時期,新一輪工潮開啓了。勞動糾紛的數量從1979年的105起增至1980年的407起。除了針對欠薪、要求加薪、工廠關門或裁員等經濟問題,工人的目標還包括解散禦用工會和組織獨立工會。工潮的行動方針是經濟工會主義,具有高度情緒化、暴力性、無組織和曆時甚短的特征。1980年5月17日軍官接管政權,在殘酷鎮壓了全羅南道光州市民起義之後,全鬥煥再次恢複對市民和勞工的控制,一個一個地廢除工會,驅逐勞工活躍分子,並對知識界和新聞界加強打擊和控制。雇主們借機開除工會積極分子,政府則將之列入黑名單,禁止其他企業錄用。進攻持續到1983年。
  盡管被迫陷入沈默,韓國工人階級運動卻變得更加強大和成熟了。勞工活動家們開始思考韓國社會形態、民衆運動的曆史使命和美國卷入韓國的問題,很多學生、知識分子受到了馬克思主義、依附論(不發達國家在資本主義世界體系中所處的依附地位)或人民解放神學的強烈影響,接受了以集體行動實行激進社會改造的思想。在這個群體思想迅速提升的時期,教會溫和的人道主義方針已經不能滿足工人鬥爭的需要,其影響開始減弱。被開除的勞工分子成爲了職業勞工活動家,他們組織大規模示威,要求修改勞動法,廢除黑名單。基層工會活動分子日益增多,已經不必依賴外部組織了。他們不斷加強的外部聯系不再是因爲自身的弱小,而是因爲意識到自身力量,並且作爲自覺戰略的結果。這一時期,學生活動家起到了重大作用。在全鬥煥統治的頭幾年,所有的反對派都被封殺,學生們發展起“勞動現場論”,從1970年代的人道主義關注進步到1980年代的視勞工爲最重要的政治同盟,認識到“勞動運動是社會發展的核心力量”,必須開發和動員在曆次罷工鬥爭中顯示出來的潛在的巨大力量。他們爲應當采取什麽樣的思想和戰略展開激烈的爭論。大量的——據估計到1980年代中期達3000名以上,一半爲女性——學生離開學校(輟學、畢業或因參加示威被開除),隱瞞自己的學曆進入工廠工作,試圖提高工人的階級意識並幫助他們組建工會,最後把勞工鬥爭引向結束軍事獨裁和實現社會激進改造等重大的政治目標上。一部分個性較爲被動或具投機心理的人,以及僅僅抱著人道主義關懷的學生,在這場鍛煉中由于缺乏耐心,往往最先對工人産生懷疑和失望情緒。大部分學生在經過一段艱苦的適應過程後,得到了工人的信賴,並開始吸收工人組成小組,這些小組由7~12名工人組成,定期聚會,討論勞動管理問題,研究勞工史、勞動法和組織工會的基本原理,通過學習、討論和娛樂活動培養工人的階級認同和階級意識。學生出身的工人和那些被解雇的“在野”勞工活動家,在分屬不同企業的小組之間形成密切的社會網絡。學生勞工戰略家們主要分爲“小組運動”陣營,和“以地區爲基礎的勞工運動”陣營。前者強調基礎建設工作,是全鬥煥高壓政權下頭幾年的運動主流。後者更強調政治,試圖把鬥爭提高到産業區域的層面,以地區爲基礎建立企業間的政治組織,此一潮流在政治壓制松動後更加流行。
  政治松動發生在1984年春,原因大致包括:全鬥煥感到有必要擴大支持其政權的社會基礎;爲1985年的大選和即將來臨的亞運會、奧亞運會做准備;經濟自由化和福利社會的目標要求更自由的政治手段;經濟的強勁增長使全鬥煥對公衆的支持有了自信。
  總之,有著更強大組織力量和高度政治覺悟的勞工運動開始爆發,迅速組成許多獨立工會,奠定了以工人與學生聯盟爲基礎的新的勞工鬥爭模式。1985年4月發生在大宇汽車公司的組織良好的罷工,標志著鬥爭擴展到重工業部門,以及男工成爲工運主導的時期的到來。政府則選擇了暑期(6月份,學生開始放假)發動對工會和勞工領袖的進攻,引發了九老地區民主工會的團結罷工,鬥爭直指壓迫性政權:“釋放我們的工會官員!”“保證勞動三權的實施!”“停止鎮壓民主工會!”“防暴警察滾開!”“大宇,戰鬥!”,等等。總共有8家企業2500名工人參加了長達6天的鬥爭。幾個宗教團體也給予了支持。公司給罷工工人的父母發電報,聲稱他們的孩子被“共黨分子騙走劫爲人質”,或是破壞了公司財産,需要父母賠償,通過這種惡毒的手段瓦解工人。最後是數百名暴徒的進攻,他們用木棒和鐵管殘酷地毆打罷工者,幾乎把學生們打死。鬥爭失敗後,工會領導人或是被捕,或是離開本區,幾個工會解散,勞動監督則加強了。雖然如此,“九老團結鬥爭是極其有意義的鬥爭,它通過既打破過去消極被動的傾向、經濟主義和僅僅是做准備性工作的方針,又打破工會主義的局限,從而成爲韓國勞工運動的一個關鍵曆史短時段”(Kim Moon-soo 1986,154)。勞工活動家更有志于超越企業工會建立更廣泛、更面向政治的勞工組織,開始合並工會,組建了“漢城勞工運動聯合會”(首勞連)和“仁川勞工運動協議會”(仁勞連),克服企業層面上的經濟工會主義,並把勞工抗議轉化爲更廣泛的政治目標。這兩個激進組織,都把自己定位爲工人反對“法西斯主義國家”的革命鬥爭中的先鋒政治組織。
  從1970年代末到1980年代,韓國知識分子一方面大量吸收國外進步思想的影響,一方面利用和再造普通韓國人的傳統文化,名之以“民衆”文化。民衆文化頌揚團體合作精神,民主參與,對社會不公正的批判意識,爲了變革而集體戰鬥的激情。工人階級的文化也不斷成熟,範圍從作文與報告擴大到詩歌、歌詞、戲劇和小說,出現了幾位職業工人階級作家和顯示出高超寫作能力的工人作家,並且刺激知識分子對過于寬泛含糊的“民衆”文學的“小市民”或者說小資産階級傾向進行反省和批評。“面向民衆的文學”向著“民衆領導的文學”轉變。到1980年代中期,每個勞工工會都建立了農樂樂隊、農樂舞小組和面具舞小組,這些文化活動增強了工人的團結,階級意識和認同感,激化了他們對管理方和政府的態度,其效果勝過演說家的雄辯。直到今天,精彩的民衆文化仍然是韓國社會運動極具特色的一部分。
  由工會和面向工人的教會組織定期出版的工人報紙也出現了。此外還有簡報和小冊子。這些報刊內容豐富,由工人階級中最激進、政治取向最明顯的部分掌管著,報導當前工人抗議的新聞,反擊官方對現實的說法,登載有關勞動法和工人權利、對政府經濟政策進行批判性分析的文章,以及大量的讀者來信、短文和詩歌。
  1987年韓國的勞動沖突大爆發
  1987年6月初,全鬥煥試圖通過間接選舉把權利轉移給他的軍校老同學、執政的民主正義黨史主席盧泰愚,以維持政治安定。他單方面取消了與反對黨就修憲問題的談判。當一名示威學生被警察拷打致死、審訊警官對女學生勞工活動家施暴的消息被揭露出來,公衆的憤怒被點燃了。越來越多的店員、白領工人和其他工人加入了學生組織的街頭抗議。革命的幽靈迫使全鬥煥軍事獨裁政權做出讓步以避免危機。這期間,産業工人尚未被組織起來,而僅僅作爲個人參加到街頭抗議中。工會所起的作用還很小。
  但是當全鬥煥宣布了政治自由化計劃後,産業工人馬上大規模地動員起來,從制造業開始,蔓延到采礦、運輸、碼頭和一些服務部門。7-9月間,發生了多達3311起勞動沖突,包括停工、自發罷工和示威,數量超過1960年以來勞動糾紛數量的總和,約有120萬工人卷入。這場大規模鬥爭幾乎席卷了所有地區和産業部門,使得幾乎每一個大型行業的工業生産都陷于癱瘓。不過,這次鬥爭的中心不再是漢城-京仁地區,而是從重化工業中的大企業發端,從幾乎沒有什麽民主工會組織的、現代集團各公司中心所在的南部工業城市蔚山開始的。鬥爭來得如此突然,而且完全自發,無計劃,無組織,令知識界勞工活動家都茫然失措。但是建立工會組織以保護長期利益卻是工人們優先考慮的大事:工人鬥爭本身迅速催生出大量工會組織和自己的領導人,一年內組建了4000個工會,共70萬工人加入。大多數公司所控制的黃色工會被民主工會所取代。在很多企業,工人爭得了20%以上的加薪。全鬥煥被迫舉行第一次全民直選總統,並放松政治管制。
  這場勞工大攻勢具有非常激進的特征,幾乎所有的罷工都是違法的,工人們有意忽視官方規定(某一企業罷工時另一企業不能再罷工,以造成強制冷卻期,以及其他規定),采取具有戰鬥性的行動,如占領公司大樓,舉行街頭示威,將管理人員扣爲人質等。工人們提出的要求包括:提高工資,頒發更多獎金,縮短工時,終止實行由工頭武斷進行的評價體系,取消引起公憤的工人工資競爭制度,消除藍領工人和白領工人之間的身份區分,改善飯菜質量,撤消對服裝和發型的限制,終止實行強制性的早操,等等。除了建立工會,改善工資及工作條件之外,工人的反抗集中在軍事式獨裁主義管理上。積極參與團結鬥爭並爭取到實質性勝利,使得工人的階級認同從少數“先進勞動者”擴大到整個工人階級,並使他們認識到自己擁有“關閉工廠,令整個經濟癱瘓,讓資本家跪倒在腳下”的強大力量,這使他們獲得了作爲工人的尊嚴和自豪感,以及相對于雇主與管理者的權力感,積極地“表達”出作爲工人的自信,克服了失敗主義、逃避主義,不再試圖“脫離”和忍耐。
  工人的團結從同一工作場所向同一企業集團、同一地理區域延伸,建立各個地區的勞動組合協議會,成爲勞工運動的洪流。不論在蔚山,在馬山-昌原地區還是漢城-京仁地區的工業城鎮,每一次罷工都伴隨著鄰近其他工廠工人的同情罷工和示威,小企業的工人尤其需要借助這樣的團結增強自身的力量。
  這一時期,白領工會也取得了重大進展,發展起相當活躍的工會運動,組成各種職業聯合會和行業聯合會,並于1990年1月22日同部分中小型制造業工人組織聯合建立了全國性的全勞協(“全國勞工運動團體協議會”)。由于産業升級和深化,低級別白領工人數量急增,事務性工作因不斷采用自動化技術和“流程合理化”而消失,白領工人的地位和處境都越來越糟。工會是他們用以對付不斷惡化的工作市場的最佳途徑。同時,他們還面臨著和藍領工人相似的長工時、專斷的工作任務安排,不合理的工作程序,等級制的壓制,糟糕的産業關系。新聞工作者、教員和研究人員則積極反抗國家對政治和意識形態的控制,進行了富于進攻性的工會化鬥爭。
  1987年的勞工鬥爭是韓國當代工人運動史上的一個分水嶺,標志著韓國工人階級形成一個自爲的階級。由于罷工以重化工企業爲主導,男工在工運和工會中起到壓倒性的領導作用。 [4]
  1990年代:國家、資本的攻勢和工運的進退
  在1987-1988年的勞工戰鬥中,國家第一次從産業領域撤出。資本家不得不對工人做出讓步,這種讓步由于當時的低利率、低油價和低美元對韓元彙率而得到補償。隨之而來的卻是韓國經濟的下滑,國家恢複幹預勞動關系,以及資本的反攻。
  1988年末,盧泰愚宣布了“關于國內安保的特別聲明”。1989年春,警察鎮壓了鳳山金屬公司、漢城地鐵站和現代重工的罷工。政府對激進領袖和全勞協領導人進行監禁,拒絕承認其合法地位,並通過稅收審計和其他措施騷擾其團體成員。小企業受到經濟下滑的打擊,使得全勞協在成立一年內失掉了一半成員。
  在新的攻勢中,國家從露骨的親資本立場轉而塑造其中立形象,從粗暴的壓制轉而通過複雜的法律和行政處理以及加強産業和平與秩序的教育宣傳來操縱工人。1987年12月,國家修改了勞動法,允許企業組成工會,進行集體的討價還價,但阻止工會在不同企業間的團結,不讓他們組成全國性中心組織,以與政府控制的韓國勞總相抗衡,通過設置許多限制性條款以掣肘工會的行動:禁止在同一企業成立超過一家的工會(以此保護國家支持的黃色工會),禁止第三方卷入勞動糾紛,禁止工會從事政治活動,禁止教師和公務人員組織工會(前兩項禁令在1997年底的大罷工之後廢除,後兩項在1998年3月由金大中政權廢除,以換取“允許公司在緊急狀態下裁員”的協議)。總之,政府力圖把工會活動限制在原子化的各個企業內部。
  資産階級則在1989年12月組織了經團協(“全國經濟團體總協議會”),針對工會普遍的經濟困難,以“不工作不給報酬”的策略來限制罷工行動。盡管工會提出了強有力的反對意見,但是這項政策在1990年代初開始制度化。大型企業積極借鑒日本和美國的管理辦法,實施“新管理戰略”——新的人事政策,彈性用工制度,勞工-工會戰略,公司文化:
  一、在人事政策上,取消了許多限制工人自由的規章,減少産業關系中引起工人強烈憤恨的獨裁主義的內容,盡量不激起對抗。另一方面,建立單獨的人事(人力資源)部門,將年功工資制度改爲以功勞或業績爲依據的工資制。
  二、在鋼鐵和汽車等重工業領域推廣自動化,以機器人取代人力勞動。大型企業雇傭更多的臨時工和兼職工,擴大分包生産體系以增加彈性。小型制造商則雇傭低廉的外籍工人。日本式工廠管理、團隊工作生産體系也非常盛行。
  三、當工會成爲不可避免的事實之後,雇主便試圖馴化和拉攏工會領導人,並通過對雇主有利的法律來限制其行動。
  四、通過具保守傳統的媒體,把勞資糾紛和不斷攀升的工資視爲韓國産業競爭力下降的主要因素,爲政府壓制戰鬥性勞工制造藉口。“公司文化運動”致力于利用家長制語言給工人灌輸虛假的家族意識,培養團隊精神。國家則宣傳具有強烈的民族主義、沙文主義色彩的“多勿”思想,通過教育課程將之與傳統音樂、藝術和武術課程相結合,公司則從中錄取學習成績較佳者。
  從表面上看,從1989年勞工運動的高峰至1997年,工會會員人數和集體行動的數量減少得很快;很多地方性工會選擇溫和的領導人並采取實用主義的而非戰鬥性的策略;在制度改革領域,工人的多次集會和請願也沒能達到目標;中間階級脫離了勞工運動,政黨由于擔心失去中間階層的支持而不願與勞工結盟。不過,詳細的考察表明,工會會員減少主要出現在衰落的勞動密集型制造業的小型企業,大型企業的工會人數一直保持穩定,白領工會在迅速增加並且把目標指向促進公司民主化、擺脫國家在政治和意識形態上的控制等領域。1991年10月,民主工會陣營的三大團體利用韓國加入國際勞工組織(ILO)的契機形成全國性聯盟。1993年6月,該聯盟發展成全國工會代表大會。在此基礎上,民主工會的全國性中心全勞代(“韓國工會代表會議”)終于在1995年11月形成,包括862個工會,42萬名會員,一年後發展到50萬人。
  1980年代後,韓國遭遇到經濟的結構性危機,日漸攀升的工資受到東南亞低廉工資的壓力,不斷地喪失競爭力,大型財團日益顯得無效率:過分擴張並背負著巨額債務;低水平的技術開發;過時的財務制度;官僚文牘主義;高昂的生産成本和下降的生産率。
  1996年,南韓以全球第十一大經濟體的身分加入經濟合作與開發組織(OECD),南韓財閥以此爲由,要求按國際慣例修改勞動法。金泳三政權決定,在集體勞動法方面放寬限制,而在個體勞動法方面,則放寬雇主的裁員條件,允許雇傭臨時工代替罷工工人。12月26日,執政黨在反對黨議員缺席的情形之下,秘密以七分鍾時間通過新勞動法和“國家安全企畫廳法”。
  消息傳出,民主勞總(KCTU)領導人立即開會並決定號召總罷工。當天下午,在現代和起亞兩大汽車廠工人帶動下,約14.5萬工人加入。第二天,保守的韓國勞總在基層工人壓力下向120萬名會員發出有限期罷工的號召。韓國汽車、造船和其他大型行業處于停産狀態。令人吃驚的是,新年假期過去之後,工人罷工的熱情非但不減,反而擴散得更加廣泛。保險、銀行、醫院和廣播服務業中的白領工人也加入罷工,前後持續了三周多,動員了總共300萬名工人。這場大罷工還得到了國際上和各個國家勞工組織、人權組織的有力聲援。1997年1月21日,金泳三會見了反對黨領導人,表示撤回新勞動法,並加以修改。
  但是,修改後的勞動法僅僅承認民主勞總爲合法組織(之後,有大量勞工離開韓國勞總,加入激進的民主勞總),允許在一個企業裏組織多個工會。其余改動很少。和罷工的巨大的規模相比,工人得到的成果相當微小。由于經濟自由化和金球化迫使韓國企業暴露在全球競爭之下,而賦予資本對付勞動以更大權利的彈性化策略正是經濟競爭的要求和自由市場的邏輯,並已成爲國際潮流,這使得國家不可能顧及勞工關于經濟公平的呼聲。當民主勞總試圖再次發動罷工之際,金融風暴席卷韓國,情勢急轉直下。
  在接受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570億美元貸款並實施了作爲貸款條件的開放國內市場和經濟緊縮政策之後,企業破産數量驚人地增加,歐美跨國公司大舉收購南韓大企業。破産與合並重組的結果是失業人數從1997年12月的65.8萬上升到1998年12月的170萬,稅負增加,薪酬劇減,大量的家庭破裂。1996年,韓國“絕對貧困家庭”比例爲5.92%,到了2000年,增至11.47%,吉尼系數達0.358,貧富分化程度高居OECD成員國中的第三位。青年失業率高漲,社會面臨著嚴重的金權腐敗問題,金泳三、金大中和盧武炫都有親信或家屬涉及金權醜聞。
  1998年1月,金大中按社會合作主義模式,由勞工-管理方-政府組成“勞使政政治委員會”,2月6日達成“三方協議書”,規定允許公司在緊急狀態下裁員,作爲補償,也批准了組建公務員和教員工會,以及工會參與政治活動的權利。該協議遭到民主勞總的譴責和抗議。因爲工會的地位雖然提高,權力增大,卻被納入合作主義框架,要求接受制度變革,安撫勞工,從而與先進工業國的勞工運動局面趨同。
  韓國工人階級與政黨政治
  盡管韓國工人在工會運動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但是在政黨化方面仍然經曆了許多波折。1987年政治自由化之後,很多知識界勞工活動家和其他政治家組成“民衆之黨”和“韓國民主黨”,試圖尋求城市工人階級、貧苦農民和中間階層中的進步分子的支持,但選舉上屢屢失敗,在整個1990年代都沒有取得多大進展。安保意識形態的持續影響、保守的政治文化、對小黨不公平的選舉程序、法律對工會活動的苛刻限制,以及勞工領袖的內部分裂,都是造成嘗試失敗的原因。1997年,民主勞總結合其它社運團體,推舉媒體勞動者出身、前民主勞總委員長權永吉參選總統,並爲此組成了“國民勝利21運動”。1999年成立了進步政黨准備委員會,著手組黨工作。2000年1月,終于成立了自稱爲代表“勞動者、農民、城市貧民、小企業主、女性、學生和進步知識分子”的第一個勞工政黨“民主勞動黨”。今天,民主勞動黨擁有5萬黨員,黨內成份包括了親北韓的民族主義左派(NL,占40%),87到89年鬥爭中湧現的因反對北派而集結起來的泛左翼的力量(約占25﹪),社會民主主義傾向的“國民派”(約占6-10﹪),激進左派團體“All together”。
  具有社會主義色彩的民主勞動黨現已得到越來越廣泛的支持,2004年4月15日,在國會選舉中一舉獲得了十個席位。該黨的競選政綱涵括四十項要求,包括透過降低工時、擴張公共投資等來達成充分就業、課征富人稅和裁減軍購預算、創設議員召回和不信任制度、將財閥轉變爲民主和參與式的公司、停止公共服務私有化、非正式員工任職一年後自動轉變爲正式職、反對派兵伊拉克以及關于女性、農業、媒體、住房、環境、性少數等各方面的要求。
  國際資本,韓國資産階級和媒體一方面已做好准備將民主勞動黨納入體制,一方面給以警誡和勸誘,力圖使之踏上選舉主義道路,並遵從議會制的遊戲規則。民主勞動黨何去何從,是踏上各國社會民主黨的老路,還是爲勞動群衆的利益和改造體制而奮鬥,尚有待進一步的觀察與考驗。(關于韓國民主勞動黨的更詳細的報導與說明,參看楊偉中《韓國民主勞動黨的奮進與前途》,見勞動民主網及臺灣連結網站)
  當前韓國工人運動狀況和問題
  1990年代末韓國工運的另一個重要發展是女性工會的興起。由于女權意識在婦女活動家中有了很大提高,加以婦女在全球化下相當不利的處境,以及在改造原有工會內部家長制等級制、爭取發言權方面變革的緩慢,組織婦女工會提上了日程。1999年初,9個地區成立了婦女工會,包含不同行業和不同職業的正式工、臨時工、兼職工和分包工人,並于同年組成全國性庇護組織“全國女性勞動組合”,不僅處理就業問題,還處理工作方面的性別歧視、性騷擾和缺乏産育服務等問題,比男性工會更明顯地介入社會。
  今天,小企業工人,尤其是勞動密集型部門的工人無力抵抗公司的遷廠或結構重組。強大的工會一般集中在大集團企業。工會忙于保護會員的工作,防止會員減少,沒有精力考慮工人所面臨的更廣泛的問題。此外,工會及工人運動的發展還存在著一些重大的問題:
  一、民主工會運動還局限于工作場所,沒有同更廣泛的勞動群衆相結合,沒有對貧困社區進行援助的抗議活動,換言之,沒有發展成廣泛和激進的“社會運動工會主義”。大部分工人的視線還局限于工作場所。這裏存在著各種因素的制約,而國家一直竭力阻止工會運動走出工廠大門是一個重要原因。此外,在軍事統治結束之後,進步知識分子領導的以市民爲主的“新社會運動”同工人鬥爭在1990年代相分離,並爲常規政黨政治所吸納,這也限制了勞工運動的範圍。
  二、工人階級內部在發生分化,大型企業工人獲得了較大的工資增長,越來越從1987年的激進、具有反抗性和階級覺悟變成實用主義、個人主義、不問政治爲主,有三分一以上的工人自認爲屬于廣義的中産階級。大公司提供慷慨的福利服務(住房補貼,上下班接送,醫療保險,孩子的學費補助,喪葬費等)以換取工人的合作與忠誠。中小企業雇員則落在後面。而資本大量利用臨時工、日工、兼職以至家庭勞動的策略造成了勞動隊伍中得不到保護的非正式(外圍)部分日益擴大,婦女則是彈性就業策略的主要受害者。核心工人越來越走實用的工會主義路線,代表邊緣工人的全勞協則堅持政治工會主義。
  三、從工會方面來說,戰略落後是個嚴重的問題。當資本采取了更先進的“新管理戰略”,對工人進行“感化”、金錢引誘、加強監控工人並促使工人加劇競爭的時候,工會卻沒有提出相應的長期的對策。
  四、家長式統治和家族意識形態的影響仍然嚴重,即“雇員和雇主同屬一個家庭”的態度,社會上仍然普遍存在著對“官”和管理者的敬畏。寄望于政府來改善經濟地位、認同“勞資合作”的工人比例和贊同工人對雇主進行積極鬥爭的工人比例同樣高。以進行社會主義改造爲內容的“勞動解放”主要保留在工會活動家和“先進勞動者”當中。
  五、民族主義一直是韓國社會主要的意識形態和統治工具。戰後至今,每一任統治者都要拿來揮舞一番。樸正熙的“現代化”和專制訴諸民族和國家振興。1980年代韓國的政治運動與文化運動也從自己的“民族性”中尋求反抗的依據與象征。雖然當時的知識分子接受了大量國外的進步思想——以解放爲取向的神學,尤其是拉美解放神學;依附論;流行于學生中的新馬克思主義理論——但是他們堅持自己最終的思想啓示源泉是得自韓國本身的曆史與文化。今天,具有沙文主義色彩的“多勿”思想教育不僅作爲國家的主導意識形態,企業也樂于錄取接受該教育的工人。對于工人運動的國際團結,這是仍待克服的極大的障礙。
  要求工人階級在“正常時期”始終保持高度的階級意識和戰鬥性,這是不現實的。韓國的工人階級在組織、政治和意識形態上仍然弱小和易受傷害,階級意識也較爲粗淺並帶著種種矛盾,但他們已經在多年的史詩般的鬥爭中爲自己爭得了在政治上和工作場所中的一定程度的民主,改善了自身的社會經濟地位,並且具備了高度的權利意識和反資本主義的感覺,對階級不平等和社會不公有著鮮明的意識,具有高尚的團結情操。鬥爭還鍛造出大批激進的工會活動家和先進工人,這些,都是未來的社會鬥爭寶貴的起點和財富。
  附注:
[1] 《Korean Workers: The Culture and Politics of Class Formation》【韓】具海根(Hagen Koo)著,梁光嚴 張靜 譯,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據康奈爾大學出版社2001年片翻譯,2004年1月第1版
[2] 1983年,體力和非體力工人收入比爲52%(差距之大甚于日本和臺灣,但到1990年代中期則縮小了,比日本和臺灣都小);女工和男工收入比例爲42.9%(到1990年,該比例爲53.4%),只受過初中及初中以下教育者和普通大學畢業生收入比爲30%,高中畢業生和大學畢業生收入比爲44%。
[3] 這種性別歧視意識形態因韓國工作組織的性別歧視性質而得到強化。通常,男子被賦予更大的權威和責任,對公司比較忠誠。在女工占勞動隊伍大多數的多數輕型制造企業,男子更有可能處在熟練工或技術工作的位置,有被提拔到某個監管職位的可能性,而沒有出頭之日、半熟練的崗位雇用的則是女工。顯然,很多急于得到提拔的男工感到,女工中的活躍分子正在使他們失去機會。因此,他們對女工中的工會活躍分子的性別偏見通常與深深的敵意攪在一起。(Dongil pankjik pokjik tujaeng wiwonhoe 1985, 45)
  本書第六章討論了何以韓國女工如此踴躍地加入抗爭。作者認爲,和亞洲其他地區的女工相比,進步教會起到了催化劑的作用,作出獨特的貢獻。當然,在婦女占多數的輕型制造業體系中,迫使工人做出超越人類承受力的身體和情感犧牲、管理方對體力勞動者尤其是女工的鄙視態度所造成的創傷和怨恨,是引發勞動抗議的原因。她們反對工作場所的粗暴和濫施權威,要求得到人道的對待,這是自然而然的。韓國政府和雇主一再把勞工騷動的原因說成“外部不良分子”的鼓動,這和中共當年把八九民運的動力說成“一小撮”人的煽動或資本主義國家的“和平演變”陰謀,動機是相似的。在當代中國的國企和私企中,都不乏工人自發組織起來鬥爭的案例。但是,其他社會力量尤其是知識分子的參與,也是相當重要的。不論如何,在韓國工人的鬥爭史上,教會、學生和知識分子同工人的結合,發揮出強大的改造社會的力量,促成了韓國産業關系的升級和轉變。
[4] 女工在這段時期開始被邊緣化了。當代韓國工運史往往以1987年的工人鬥爭爲起點,而且傾向于低估早先以漢城-京仁地區爲中心的勞動密集型制造企業裏的女工的鬥爭的曆史作用。具海根則辯稱:這裏存在著一定的“對女性的盲點”,但主要還是“近視的曆史視野”造成的。1987年鬥爭的規模、強度、激烈程度、戰鬥性和政治性都引人矚目,1970年代與之不可比擬。但是,1970年代的工人運動在處境上遠爲艱難,甚至是冒死的鬥爭。它的局限性不能歸咎于女工的主導作用,其部分失敗(比如工會被破壞)還是由學生的政治冒險主義帶來的。正是1970年代的鬥爭培養了廣大工人的權利意識、集體認同感、對團結和建立工會的重要性的認識。國家機器的嚴厲鎮壓不僅癱瘓了大多數工會,而且使工人在集體行動上變得消極和頗多疑慮,學生出身的工人活動家很多已經離開工作場所,加以勞動密集部門的衰落使工人處于相當脆弱的地位。雖然如此,漢城-京仁地區的工人在1987年夏還是大量卷進了勞動沖突。具海根訪談了十幾位1970年代積極參加基層工人運動的婦女後得出這樣的印象:事實上這些女工並不自囿于“經濟主義”和“狹隘的企業工會主義”,而是深具階級意識的。她們在1980年代中期之前離開産業領域後,大多數人拒絕僅僅當家庭主婦,而是繼續從事某種形式的社會活動,如參加女權組織、環保運動等。
http://www.marxists.org/chinese/reference-books/korean-workers/marxist.org-chinese-Korean-Workers-00.htm
 

台長: 阿楨
人氣(1,703) | 回應(2)|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 個人分類: 社會政治 |
此分類下一篇:《中國人與日本人》
此分類上一篇:《韓國人的意識形態》

塵俠
北韓於1948年在蘇聯幫助下獨立建立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from 維基百科)
如果二十世紀八十年代
帶動工運的不是學運
而是社會主義階級革命家(思想)
那南韓可能不會是今天的國家體制了
2008-08-04 09:00:10
版主回應
老大怎可能讓無產階級翻身
2008-08-05 07:08:19
塵俠
原來這尊稱為爸爸的算盤打得真好
在亞洲用台灣、南韓作馬前卒
來監視中共、北韓的一舉一動
2008-08-05 08:34:31
版主回應
台韓薪資落差 為何會這麼大?(楨:台勞自棄!)2013-06-28 中時 朱雲漢

 最近韓國首爾論壇鄭求炫會長來台灣訪問,他心中有一個巨大的疑惑,為何韓國大學畢業生的平均起薪是台灣的二.六倍。我與他花了一個多鐘頭探討這個弔詭現象背後的主導因素。
 二十年前韓國大學畢業生的平均起薪與台灣大致相當,經過了二十年,韓國的平均起薪遠遠超過台灣,因為他們的薪資成長基本上跟得上經濟成長速度,而台灣的大學生起薪二十年如一日。
 在這段期間,韓國的物價指數增長速度的確比台灣快,所以韓國國民所得的實質購買力不如台灣。以二○一二年為例,在台灣一百美元的購買力相當於韓國的一三六美元。台灣的薪資如果僅僅比韓國低三十%,在實質購買力上幾乎沒有差異。但也可就此推論,購買力的差異完全不足以解釋為何台灣與韓國大學生的起薪差距演變成如此巨大的鴻溝!
 另外兩個可能的原因也被我們兩人排除在外。第一,兩地薪資差距並不是因為韓國大學生的素質比台灣大學生高,從各種比較勞動力素質的國際指標上來看,台灣並不比韓國遜色。其次,這也不是因為台灣大學生就業市場的供需失調問題更為嚴重;韓國的大學就學率是世界上最高之一,大學畢業生的就業壓力絕對不比台灣輕。
 有一個流行的解釋是韓國與台灣產業的國際競爭力不同。低薪資現象與台灣產業在全球供應鏈的競爭力有關,台灣出口企業選擇以代工生產方式搶食餅屑般的微利,自然只能不斷追求生產效率的提升和壓低成本,這與南韓企業重視研發、建立品牌、擴大差異化和提高技術含量的策略不同,所以他們可以吸收勞動成本的上升。
 這的確是很關鍵的原因,不過我們都認為還要搭配「勞資博弈機制」的因素才足以解釋兩地薪資水準的巨大落差。理由如下:第一、在韓國也只有少數明星企業集團享有這種差異化競爭的市場優勢,韓國仍有大量不具強勢國際競爭力的企業,尤其是服務業的企業,他們占據勞動市場最大的板塊,但也同樣要付出比台灣雇主兩倍以上的薪水。反觀台灣也有不少中小型企業擁有獨步全球的絕活,在全球供應鏈中占據關鍵位置,成為所謂「隱形冠軍」;但這些隱形冠軍並不需要付出韓國水準的薪資。第二,如果現代汽車、三星電子、浦項鋼鐵也有機會比照台灣的隱形冠軍一樣持續壓低薪資,他們也寧可凍結員工薪資,讓公司的股價更高、股東獲利更大、管理層分紅更多。關鍵在於韓國的龍頭企業沒有這個選項。
 台灣的資本家在勞資博弈的過程中是永遠的贏家。第一,他們普遍不需要面對強大的工會,原來具有集體談判實力的少數工會組織,在國營事業大量民營化後早已土崩瓦解;第二、他們普遍享有產業外移的選項,可以運用中國大陸的廉價勞動力作為槓桿,迫使本地勞工接受工資凍漲,也迫使政府不敢輕易提高基本工資。
 相形之下,韓國的現代汽車、三星電子、浦項鋼鐵等明星集團企業並不享有大量外移中國大陸的選項;相反地,韓國的工會可以運用罷工與集體談判機制迫使這些龍頭企業不得不讓薪資增長與企業盈餘增長掛鉤。這些龍頭集團企業帶頭調薪就引導了其他大型企業與政府部門跟進,然後這種指標效應一波波的向其他經濟部門擴散,最終帶動韓國整體薪資水準的持續增長。
 我們兩人的共同結論是,在政府難有所作為的情況下,近期內台灣高端人才外流的趨勢很難阻擋;其次,未來台灣整體薪資水準取決於大陸沿海工資的上升速度;要等到大陸發達地區的工資追趕上來後,台灣的勞工才有機會爭取較高的薪酬。在此之前,台灣經濟成長的果實仍將由企業老闆、大股東、高階經理人與土地資產擁有者分食。
 在聽完我介紹台灣的營利事業所得稅率只有十七%,實質有效稅率不到十二%,大老闆股票增值不需要繳資本利得稅,擁有大量房地產的的富裕階層也僅僅繳納象徵性的增值稅,政府稅收主要靠薪資階層的個人所得稅。鄭求炫會長不禁感嘆道:「台灣真是資本家的樂土」。(作者為中研院政治學所特聘研究員,台灣大學政治系教授)
2013-06-28 10:14:07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