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5-09-17 18:12:03| 人氣1,874| 回應35 | 上一篇 | 下一篇

《批判佛教》

推薦 1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半調子的《批判佛教》

一本《“批判佛教”的風暴》(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像是太平洋的颱風、掀起了狂風暴雨,裡頭的美日中台的專家學者唇槍舌戰,可對核心問題,卻宛如颱風中心的颱風眼,安靜的令人恐懼,連佛教茶壺裡的風暴也未曾吹過。

連如來藏思想都被「批判」成非佛教了,還有啥是核心問題?

你太小看日本的「批判佛教」了,如果只是這樣的話,那跟印順的三系說有何差別。他們有夠六親不認了,連中觀的「空」也批判,他們認為如果不從「緣起」來解釋空,那「空」也是非佛教。

那他們還不是要找佛陀本懷,以他們所認為的「緣起」與「批判」來界說佛教。

不!你誤解了他們,他們反對用文献語言的剖析或義理的分析來探源啥是「原始佛教本義」,所以他們連「解脫與涅槃」都批判成非佛教。

少來了,還不是欠自我批判的半調子《批判佛教》,明明就是用「片言」的所謂「原始佛教」的文献語言來強詞奪理「緣起」只能是(部派佛教所強調的時間性)「十二緣起」,還說「批判」才是佛教哩。真要批判,就先批判自己的緣起「法」吧!此一具有普遍必然絕對性的法則,跟他們所批判的「法界、佛性、本覺」有何本質之別?

你這樣太強人所難了,連批判哲學的祖師爺康德都不可能批判自己立論基礎「物自身」「無上律令」等的了,龍樹也不會用「緣起無自性」來批判自己的「空性」,你怎能奢望他們自批呢?

有喲!他們也批判自己日本文化的「和」、日本京都學派佛教的「埸所」與帝國主義共犯。
真要批的話,明治維新以前的日本不要說,依本站「歷史」欄《台灣共犯體》有關日本之析判,維新之後的日本知識分子全都與日帝共犯,無論自由派,甚至社会主義者。敢問「批判佛教」對日本的批判會強過社会主義者嗎?

那就難了,再自批下去可就得「七」親不認了,事實上「首批」應是佛陀本人,依本站「佛教」欄相關析判,他老人家無論在政治、戰爭、種族、性別、持咒、語言~等議題上都是採妥恊的非「批判」立場。

經以上析判,所謂「批判佛教」只不過是尚欠自我批判的半調子《批判佛教》。

有人像你這樣不引文出處的印象式「書評」嗎?

沒辦法,篇幅所限,讀者自己按索去找吧。再說有些時候,印象派的畫比寫實畫更真實感人。

另參本館:<印順共同體到底怎麼了?><從人生佛教、人間淨土到心靈環保>《印度佛教史》《善女人》《提婆達多》的佛陀崇拜
 

「批判佛教」駁議   by釋恆清《臺大哲學論評》第二十四期,頁1-46

*釋恆清,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系教授
  投稿日期:民國90年3月12日;接受刊登日期:民國90年4月30日。
 
摘要
 
  十幾年前,日本駒澤大學的袴谷憲昭和松本史朗兩位教授掀起一陣「批判佛教」風潮,引起日本、北美、國內佛教界和學術界的興趣和回應。「批判佛教」內容含蓋四大層面:(1)佛教教義;(2)社會批判;(3)佛教宗派;(4)哲學反省。其主要議題包括:如來藏(佛性)思想、實體論、業力論、日本天臺宗的本覺思想、融合思想、社會歧視、日本軍國主義、場所哲學等等。
  由於「批判佛教」討論的議題多元而廣泛,非本文所能涵蓋,故僅就「佛教教義」和「社會批判」兩個層面加以探討。有關佛教教義方面,袴谷和松本均認為如來藏思想是「偽佛教」,因為它違背二個佛教基本教義──「緣起」和「無我」。松本稱帶有神我思想的如來藏為「基體論」(dhatu-vada)。本文則依據《勝鬘經》、《大般涅槃經》、《寶性論》和《佛性論》等經論中的如來藏(佛性)說加以反駁。
  在社會批判方面,「批判佛教」認為日本社會中的歧視和不正義乃是來自「和」思想,而「和」思想是如來藏思想的產物。本文則舉例證明如來藏(佛性)思想正是實踐社會中平等、正義的理論基礎。
 
  自從一九八0年代中期以來,日本駒澤大學的袴谷憲昭和松本史朗兩位教授[1]掀起一陣「批判佛教」風潮,[2]不但造成日本佛教界和學術界的震撼,也同時引起北美的佛學界,[3]甚至國內學者的興趣和回應。[4]其實,吾人如果細研
--------------------------------------------------------------------------------
1. 袴谷和松本二人同時具有日本曹洞宗「和尚」(priest)的身份。
2. 袴谷憲昭自一九八六年起,撰寫一連串有關「批判佛教」的文章,後來匯集成書,其代表作有:(1)《本覺思想批判》(1989年),(2)《批判佛教》(1990年),(3)《道元と佛教:十二卷本正法眼藏の道元》(1992年)。松本史朗的代表作,則有:(1)《緣起と空:如來藏思想批判》(1989年),(2)《禪思想之批判的研究》(1994年)。以上均為「大藏出版社」所出版。
3. 北美佛學界於一九九三年的「美國宗教年會」(American Academy of Religion)中,特別舉辦一場有關「批判佛教」的分組討論會。與會的Jamie Hubbard和Paul Swanson教授,收集了會中發表的論文,及其他有關「批判佛教」的論文共二十三篇,於一九九七年出版了一本論文集,名為《修剪菩提樹—「批判佛教」的風暴》(Pruning the Bodhi Tree—the Storm Over CriticalBuddhism,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97)。其書名頗具象徵意義。另外還有下列幾篇重要論文:Joseph O’Leary, "The Hermeneutics of Critical Buddhism," Eastern  Buddhist, vol.31, no.2,1998, pp.278-294. William Bodiford, “Zen and the Art of Religion Prejudice—Efforts to Reform a Tradition of Social Discrimination, “ Japanese Journal of Religious Studies, vol.23/1-2, 1996, pp.1-27. Jacqueline Stone , “Some Reflections on Critical Buddhism, “ Japanese Journal of Religious Studies, vol.26/1-2, pp.159-188. Carl Bielefeldt, “The Mountain Spirit : Dogen, Gary Snyder, and Critical Buddhism,” Zen Quarterly, vol.11, no.1, pp.18-24.
4. 與日本及北美佛學界相比,國內佛學界對「批判佛教」的反應,並不算熱烈,不過還是有下列著作:傅偉勳,「道元與批判佛教」,《道元》,東大圖書,1996,頁260-266;林鎮國,〈佛教哲學可以是一種批判哲學嗎?〉,收於釋恆清編,《佛教思想的傳承與發展》,東大圖書,1991年,頁599-619;呂凱文,《當代日本「批判佛教」研究:以「緣起」、「dhatu-vada」為中心之省察》,政治大學碩士論文,1995;林鎮國,《空性與現代性》,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台北市,1999年。 
 
佛教思想發展的過程與內涵,就可發現「批判」精神早已縱橫地貫穿了整個佛教思想史。從縱面而言,佛教後期發展出的思想,往往是對其前期思想所批判的結果。例如,般若空義的思想即是對部派佛教中「三世實有」、「法性恆住」等思想的批判而來。可是當般若的「無相、無作、無起、無生、無滅、無所有…」等甚深義,[5]被誤解為斷滅空的虛無主義時,真常妙有說也就應運而起。從橫面而言,同時期發展出的各宗派對彼此教義的論辯和批判,使佛教思想更豐富和深化,例如,法性宗和法相宗的「空、有」、「三乘、一乘」、「一分無性、全分有性」之爭、禪與淨、宗下與教下等都曾彼此進行過激烈而深入的批判。可見佛教的批判精神本來就根植於其長遠的傳統中。袴谷和松本兩氏
--------------------------------------------------------------------------------
5. 《大智度論》卷61,《大正藏》卷25,pp.487。 
 
的「批判佛教」其實就是這個傳統的延續,而非全新的思潮,雖然它有自己獨特的特點。
  然而,現代的「批判佛教」所批判的內容為何?與傳統的爭論有何不同?其立論和銓釋有何特點和問題?換言之,「批判佛教」固然可以批判傳統佛教的教義,它也應該可以被檢視和批判。本文即是從這個角度來探討「批判佛教」。
 
一﹑「批判佛教」的緣起
 
  「批判佛教」的產生應該說是導源於所謂的「町田事件」。日本曹洞宗秘書長町田宗夫,於一九七九年在美國普林斯頓(Princeton)召開的第三屆「世界宗教與和平會議」(World Conference of Religion and Peace)中,否認日本社會中存在著社會差別待遇和種族歧視,[6]因此遭致「部落解放同盟」強烈抗議。為了回應其抗議,曹洞宗曾舉辦了五次所謂「確認糾彈」(Confess and Denounce)的集會。[7]這些集會猶如公開對質和審訊,「部落解放同盟」不斷提出質問和責難,一直到町田宗夫與其他曹洞宗的領袖們承認錯誤並公開道歉為止。[8]
--------------------------------------------------------------------------------
6. 會議中「人權委員會」曾發表一份報告,其中提到「吾人應對日本的部落民和印度的賤民的困境深表關切」,町田強烈反對此聲明,認為嚴重毀損日本的國家榮譽。(參閱1979年10月11日,《中外日報》的報導。)
7. 此五次集會分別為1981年(二次),1982年(二次),1983年(一次)。其中有一次還是在日本的國會中舉行的。
8. 另外,町田氏也在1984年於肯亞舉辦的第四屆「世界宗教與和平」會議中,公開為自己所犯的錯誤道歉。
 
  「町田事件」觸發了曹洞宗對自宗教理和社會實踐問題的反躬自省,因而成立了「人權擁護推進本部」,檢討曹洞宗存在著哪些被指責為「社會歧視」的情況。同時,又成立了「曹洞宗教學審議會」,邀約佛學學者研究在佛教經典中,有何造成社會歧視(差別事象)的理論依據。[9]具有學者和曹洞宗「僧侶」身份的袴谷憲昭和松本史朗就是在此學審會的委任下,開始其研究工作。袴谷一九八五年於「部落解脫中心」演講的「差別事象產生背景之我見」,可說是為日本「批判佛教」正式掀開序幕。
  「批判佛教」的內容可分為四大層面:(1)佛教教義,(2)社會批判,(3)佛教宗派,(4)哲學反省。其主要議題包括:如來藏思想(佛性思想)、日本天台宗的本覺思想、實體論、業力論、社會歧視、融合主義、土著思想、神祇崇拜、軍國主義、自然主義、女性主義、日本國粹主義、道元禪師的佛性思想、義大利哲學家維科(Giambattista Vico)的「場所哲學」(Topical Philosophy)等等,可見其內容多元而廣泛,實非本文所能涵蓋,故僅就「佛教教義」和「社會批判」兩個層面加以探討。有關佛教教義方面,「批判佛教」嚴厲批判「如來藏不是佛教」,從如來藏(佛性)思想延伸出的「本覺思想」,當然亦不是佛教。而在社會批判方面,「批判佛教」認為日本社會中的融合主義造成歧視、不正義等社會上的苦難,其罪魁禍首乃是「場所佛教」。以下就此兩個重點加以探討。
--------------------------------------------------------------------------------
9. 曹洞宗創辦的駒澤大學的佛教學者,至今已出版一連串的叢書:包括《宗教と差別》(九冊),《差別と人權》(七冊),《宗教と人權》(三冊),《教學と差別》(二冊)。
 
二﹑如來藏思想不是佛教:如來藏思想是「基體論」(dhaatu-vaada)
 
  袴谷和松本均認為真常學系的如來藏思想是「偽佛教」,不能稱為真正佛教,因為它違背了佛教的根本教義--「緣起」(pratiitya-samutpaada)和「無我」(anaatman),而如來藏思想之有違此二個佛教之基本教義,乃是在於它帶有強烈的神我思想。松本史朗將它稱之為dhaatu-vaada(基體論),即是指單一實在的基體(dhaatu)生起多元的諸法(dharma),亦可簡稱為「發生論的一元論」或「根源實在論」。[10]
  根據松本的詮釋,如來藏思想確立一個單數的實體(dhaatu),作為複數的「萬法」(super-locus)之基體,其結構可圖示如下:
  此結構有幾個特徵:(1)「界」是萬「法」的基體,(2)「界」是生萬「法」的因,(3)「界」是單一的,「法」是多數的,(4)「界」是實在,萬「法」是非實在,(5)「界」是萬「法」的本質,(6)萬「法」雖非實在,然由於為「界」所生,故具有某程度的實在性。[11]
--------------------------------------------------------------------------------
10. 松本史朗,《緣起と空—如來藏思想批判》,東京:大藏出版社,1989年,頁6。
11. 同上,頁5。
 
  松本認為在許多屬於真常系思想的經論裡,都可以找到以上所說的基體論的論調,例如《勝鬘經》,《華嚴經‧性起品》,《不增不減經》等。他更舉《大乘阿毘達磨經》的「無始時來界」偈來證明他的說法:
無始時來界(基體),一切法等依(基體),由此有諸趣,及涅槃証得。
偈中的「界」即是松本所認為的dhaatu (aatman),為一切法之所依(基體),由此所依而有諸趣(「法」)的產生,也就是說此處「界」是萬法的「生因」(hetu),亦即真常思想中所謂的自性清淨心(citta-prak.rti)、如來藏、佛性、或本覺。自性清淨心是如來藏思想中很重要的教義,但松本認為在學術上無法証明自性清淨心契合大乘佛教的根本教義,亦無法證明《般若經》認同自性清淨心的說法。[12]
  總之,松本主張的「如來藏思想不是佛教」有三個結論:
(一)﹑如來藏思想是一種「基體論」(dhaatu -vaada)。
(二)﹑「dhaatu -vaada」是釋尊批判的對象。佛教的緣起說否定了「dhaatu-vaada」。
(三)﹑今日的日本佛教(或可說整個佛教),必須否定如來藏思想, 才是真正的佛教。
  袴谷憲昭的立場基本上與松本相同。他強烈批判本覺思想,甚至於指禪宗、《維摩詰經》的「不二法門」等,都不是真正佛教,將來他甚至於希望能撰文論證他自己專長的唯識思想也不是佛
--------------------------------------------------------------------------------
12. 同上,頁3。
 
教。[13]
  袴谷認為本覺思想主張一切法根基於一個單一的「體」或「真如」的「本覺」,而這個根源性、單一性的本覺思想具有權威性的意識型態,不承認文字、概念、信仰和知性的有效性,[14]他批評這些特點違背了佛教的基本教義:
(一)﹑本覺思想有一絕對的前提,即是諸法皆被含攝於「單一的本覺」之中。這種思想隱含著「場所」(topos)的意義,在此場所中,萬物生於斯、育於斯、死於斯。「場所思想」通常與其所在的本土固有(土著)思想相結合。在印度的土著思想是以「梵」(brahman)或「我」(aatman)為根基的婆羅門哲學,而在中國的本土固有思想則是指老莊思想。相對於這些「場所思想」的基體論主張,佛教否定空間的、不變的、單一的「場所」,而主張時間性的「緣起」才是真實。佛教的緣起、因果論,與不談因果、隨任自然的老莊思想當然不同。
(二)﹑由於本覺思想與土著思想相關連,其自我肯定的特性,易流於誇耀自家傳統權威主義的「有我」論。而否定「場所」且主張「緣起」的佛教,自然就會採「無我」說的立場。正因為主張無我的思想,所以佛教一定反對權威主義,進而否定自己,最後達到「利他」的實踐。相對於此,自我肯定的本覺思想,理論上無法成立「利他」,而諸如「一佛成道觀見法界,草木
--------------------------------------------------------------------------------
13. Paul Swanson, “Why They Say Zen is not Buddhism,” in Pruning the Bodhi Tree, p.13.
14. 袴谷憲昭,《本覺思想批判》,頁7-8。
 
國土悉皆成佛,有情非情皆具成佛道」等等的名句,不外是一種欺騙。
(三)﹑由於本覺思想陷於「單一本覺」的概念中,且自認其證得的「真如是超越言詮的」,因此本覺思想全然輕視「信仰」(sraddhaa)和「知性」(praaj~na),並且也無視語言的重要性。而真正的佛教乃是佛陀依據「知性」的洞見而建立的「緣起」所開發出的教法。總之,佛教是立基於「信仰」和「知性」來考量「緣起」的一種知性主義,而本覺思想與此相違悖,是一種崇尚自然無為,「得意忘言」開悟的體驗主義。[15]
  簡言之,袴谷批評本覺思想是:(一)肯定超越時間性的「本覺」(場所,或基體),(二)肯定自我的權威主義,(三)否定「知性」而強調超越言詮的體驗主義。相對於以上對本覺思想的批判,袴谷所採取的「批判佛教」的立場是:(一)主張「時間」性而非空間性的緣起,亦即是因果說。(二)強調無我思想為基礎的利他實踐。(三)肯定「語言」、「知性」、和「信仰」的重要性。
  再者,袴谷認為本覺思想深受老莊思想的影響,他很驚喜地發現天台智顗對老莊的批判,與他批判本覺思想的內容不謀而合。[16] 智顗批評老莊(一)否定因果,(二)欠缺利他,(三)絕言,[17]可見本覺思想正是佛教在中國本土化過程中與老莊思想融
--------------------------------------------------------------------------------
15. 袴谷憲昭,《本覺思想批判》,頁9-10。
16. 袴谷即是閱讀池田魯參的「天台智顗の道教批判」,而對其見解深感心有戚戚焉,並認為智顗和道元是少數幾位能擺脫本覺思想並加以批評的祖師。
17. 袴谷憲昭,《本覺思想批判》,頁13。
 
會的結果。
  以上是松本和袴谷二人對真常系思想批判的概要。基本上,無論是對佛教教義的、宗派、或社會的批判,「批判佛教」是契合於佛教固有的批判精神的,然而其批判的內容和理論是否合理,則有待商榷。以下針對「批判佛教」對如來藏思想和本覺思想的批判提出反駁。
 
三﹑如來藏是佛教:如來藏 (佛性) 非「基體論」
 
  「批判佛教」判定如來藏思想為「偽佛教」的主要理由,乃在於它是違背佛教緣起的「基體論」(dhaatu -vaada)。松本和袴谷二人均認為如來藏思想主張有一「實在」作為基體(界,dhaatu),由它產生諸法。這種「發生論的一元論」與印度婆羅門教的神我論之論調一致。然而,界(dhaatu)是否一定要有松本和袴谷二人所解讀的意義呢?從字源學而言,dhaatu是由動詞的dha和字尾的tu合成的名詞。Dha有「放置、呈現、產生、造成、支持、接受、獲得」等意思。[18]根據Louis Renou的研究,dhaatu在《黎俱吠陀》有「根基」(foundation)、「要素」(element)的意思。但是有「根基」的含意只出現一次,最常見的意義還是指「要素」(element)。[19]
  在原始佛教結集中,將「界」作為各種分類範疇的類別,例
--------------------------------------------------------------------------------
18. 根據Monier-Williams的Sanskrit-English Dictionary, dha有下列的意思:put; place; present to; generate; cause; seize; support; accept; obtain.
19. Yamabe Nobuyoshi, “A Critical Exchange on the Idea of dhatu -vada ,” in《Pruning the Bodhi Tree》,p.210。
 
如「界相應」(dhaatu-samprayukta)中有十八界、六界、三界等;《中阿含經》的《多界經》中提到六十二界。在早期的經典中,「界」不是像「批判佛教」所說是單一的,而是如《雜阿含經》所說:「當知諸界,其數無量。」[20]除了常含有「類別」義之外,「界」還有其他意義。《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解釋界是「一切法種子義,界是因義,又能持自相是界義,又能持因果性是界義。」[21]《大毘婆沙論》說:「種族義是界義,段義、分義、中義、異相義、不相似義、分齊義是界義。種種因義是界義。聲論者說馳流故名界。任持故名界。」[22]總之,「界」有「類」義、「因」義、「性」義等等,而非必然是「批判佛教」所主張的有形上含義的「基體」義。
  松本和袴谷一直強調「界」義有違佛陀的緣起論,但是在阿含經中就可以找到反証,經中將「界」與「緣起」視為同一概念。「法」與「界」結合成的「法界」一詞,在《雜阿含經》中已經出現。佛陀為比丘解釋緣起法時,即提及法界,佛說:
云何緣生法。為此有故彼有,為無明緣行…,若佛出世,若未出世,此法常住,法住,法界…。此等諸法,法住,法空[23],法如法爾,法不離如,法不異如。[24]
--------------------------------------------------------------------------------
20. 《雜阿含經》卷16,《大正藏》卷2,頁115上。
21. 《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卷2,《大正藏》卷31,頁704中。
22. 《大毘婆沙論》卷71,《大正藏》卷27,頁367下。
23. 比對不同的譯本,此處的「法空」應是「法定」的誤寫。如《阿毘達磨法蘊足論》:「若佛出世,若不出世,如是緣起,法性,法界。…此中所有法性,法定,法理…,是名緣起。」(大正藏卷26,頁505上。)《相應部》:「諸如來出世,若不出世,(法)界,法住,法定,即相依性。…此相依性名為緣起。」(uppaadaa vaa tathaagataanam anuppaadaa vaa tathaagataana.m, thitaa sa dhaatu dhamma.t.thitataa dhammaniyaamataa idappaccagata),參閱楊郁文,《阿含要略》,p.338。
24. 《雜阿含經》卷12,頁84中。
 
緣起法「此有彼有,此滅彼滅」前後法的相依性,就是緣起法的「界」性。換言之,「緣起」即亦指「界」(sa-dhaatu)。[25]因此,「界」與「緣起」的觀念相容而不悖。
  在大乘經典中,「界」漸漸與其他概念合用,例如《文殊師利所說般若波羅蜜經》說:「眾生界,如來界,佛界,涅槃界;法界,無相,般若波羅蜜界,無生無滅界,不思議界,如來界,我界,平等不二。」[26]雖然「界」與這些概念結合之後的含義有所增廣,但是否如「批判佛教」所說,其意義演變成為含有「基體」義?其實未必盡然。以「佛界」(buddha-dhaatu)而言,依一些學者的研究,buddha-dhaatu是「佛性」的原文。[27]賢洲在他的《佛性論節義》中亦有相同的看法,他解釋「佛
--------------------------------------------------------------------------------
25. 印順,《如來藏之研究》,正聞出版社,民國70年,頁22;平川彰編《如來藏と大乘起信論》,春秋社,1990年,頁79。
26. 《文殊師利所說般若波羅蜜經》,《大正藏》卷8,頁737上。
27. Takasaki Jikido, ”Dharmata, Dharmadhaatu, Dharmakaaya and Buddhadhaatu-Structure of the Ultimate Value in Mahaayaana Buddhism”, Indogaku Bukkogaku kenkyu ,vol.14, March,1966, pp.78-94.〈仏性とBuddhatva〉,《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十一卷,1963年3月,頁223-226。
 
性」時說:「佛者是中國語,此翻名覺…,所言性者,性者與界同說。《無上依經》說:『言如來界,界有五義,一性義,二因義,三藏義,四真實義,五甚深義。』」[28]可見「界」的原來並沒有「基體」義,而與「佛」合用的佛性(界),亦無此義。
  除了從「佛性」字源的意義看出它不帶有基體、神我義之外,亦可從一些真常系或唯識學系的經論中得到證實。此類經論為數不少,限於篇幅,本文僅就《勝鬘經》、《大般涅槃經》、《寶性論》、《佛性論》等四部較具代表性的經論中的如來藏(佛性)義來論證如來藏思想非基體論。
  首先舉《勝鬘經》為例。松本在「《勝鬘經》的一乘思想」一文中,論證了《勝鬘經》中含有如來藏(佛性)意義的一乘思想即是一種基體論。他說:
(a)《勝鬘經》中,一乘(ekayaana)是三乘(yaanatraya)的基體(locus)。
(b)《勝鬘經》中,一乘是三乘的aatman(本質)。[29]
如果與松本的基體論(dhaatu-vaada)的概念相對應,就會得出如下的結論:
  如來藏(佛性dhaatu)=locus(基體)=aatman
松本以《勝鬘經‧攝受正法章》做為他論證的依據。[30]他引下列經文:
--------------------------------------------------------------------------------
28. 《日本大藏經》,卷25,頁353。
29. 松本史朗,「《勝鬘經》の一乘思想について」,收於《緣起と空》,頁300。
30. 同上,頁300-310。
 
攝受正法廣大義者,則是無量,得一切佛法,攝八萬四千法門….如大地持四重擔。何者為四?一者大海,二者諸山,三者草木,四者眾生。如是攝受正法善男子善女人,建立大地,堪能荷負四種重任,喻彼大地。何等為四?謂離善知識無聞非法眾生….求聲聞者….求緣覺者….求大乘者。[31]
《勝鬘經》中的「正法」指的是摩訶衍,也就是大乘。上面引文將正法比喻為大地,能持大海、諸山、草木與眾生等四種重擔。如同大地一樣,正法也是人天乘、聲聞乘、緣覺乘、大乘之所依持。〈一乘章〉甚至於說:「攝受正法者是摩訶衍。何以故?摩訶衍者出生一切聲聞緣覺世間出世間善法。」[32](一乘章)最後總結說:
若如來隨彼所欲而方便說,即是大乘,無有三乘。三乘者入於一乘,一乘者即第一義乘。[33]
  根據以上幾段經文,松本認定一乘是locus(基體),由一乘「出生」三乘,一乘也就是三乘的本質(aatman),由於佛乘(一乘)的根據在於如來藏(佛性),因此松本最後的結論是:如來藏=基體=atman。圖示如下:
--------------------------------------------------------------------------------
31. 《勝鬘夫人經》,《大正藏》卷12,頁218上-中。
32. 同上,頁219中。
33. 同上,頁221上。
 
  然而,《勝鬘經》中的如來藏是否如松本所詮釋的呢?恐未盡然。雖然經中以大地為大海、山、草木、眾生之所依持,類比「攝受正法」為人天乘、聲聞乘、緣覺乘、大乘之所依持,但無論是攝受正法、大乘或如來藏,並不是如松本所理解的能「出生」萬物的基體(aatman)。因為,就像大地不是「四重擔」的「生因」,攝受正法也不是三乘的生因,而是「憑依因」。大地不能生出大海等,但他們卻須憑依大地而存在。同理,正法並不能出生世間出世間善法,而是這些善法需憑依正法而增長。正如經中所說:「如一切種子依地而得生長,如是一切聲聞緣覺世間出世間善法,依於大乘而得增長」[34]
  再者,《勝鬘經》說:「生死者依如來藏」,「如來藏是依(ni`sraya)、是持(adhara)、是建立(prati.s.tha)」,「若無如來藏,不得厭苦,樂求涅槃。」換言之,如來藏不會出生生死或是涅槃,但生死卻依如來藏而顯,而厭苦求涅槃,也需憑依如來藏才得實現,也就是說如來藏在染,即是生死,如來藏在淨,即是涅槃。為了怕一般人誤把如來藏當成「能生」的有我論,《勝鬘經》說:
如來藏非我(aatman),非眾生,非命,非人。如來藏者,墮身見眾生、顛倒眾生、空亂意眾生,非其境界。[35]
「墮身見眾生」指那些執持有我的凡夫。「顛倒眾生」指持「無常常想、苦有樂想、無我我想、不淨淨想」這些顛倒見的眾
--------------------------------------------------------------------------------
34. 同上,頁219中。
35. 同上,頁222中。
 
生。「空亂意眾生」只對空沒有正確了解的眾生,如「空不空想、不空空想」。對這些眾生而言,《勝鬘經》說如來藏「非其境界」,因為以他們的知見,不能真正了解如來藏的真義,如來藏不是神我的一元論,而是眾生所憑依的成佛潛能。不僅如來藏不是實我論(基體論),《勝鬘經》更明確指出,「如來藏智,是如來空智。如來藏者,一切阿羅漢辟支佛大力菩薩,本所不見本所不得。」[36]既然如來藏是「本所不見本所不得」的,當然不能詮釋為基體論。
  以上依《勝鬘經》的如來藏義反駁松本的看法,以下再依《大般涅槃經》、《寶性論》、《佛性論》,更進一步論證如來藏(佛性)非基體論。
  《大般涅槃經》的〈獅子吼菩薩品〉將佛性與緣起法相關聯起來:
善男子,眾生起見,凡有二種,一者常見,二者斷見,如是二見,不名中道。無常無斷,乃名中道。無見無斷即是觀照十二因緣智,如是觀智是名佛性。[37]
  一般凡人對萬法的看法,不是持神我的常見,就是虛妄的斷滅見,此二見是佛陀自初轉法輪以來一再駁斥的偏見。「無常無斷」才是中道,亦是觀十二因緣智,而此觀智即是佛性。雖然小乘人亦修十二因緣觀,卻不得名為佛性,原因何在呢?經文繼續解釋說:「二乘之人雖觀因緣,猶亦不得名為佛性。佛性雖常,以諸眾生無明覆故,不能得見。」換言之,雖然二乘人藉由觀十
--------------------------------------------------------------------------------
36. 同上,頁221下。
37. 《大般涅槃經》,〈獅子吼菩薩品〉第十一之一,《大正藏》卷12,頁523下。
 
二因緣,可證入人空,或甚至於法空,但卻由於「無明覆故」,不能得見佛性的「無生無滅,無去無來,非過去,非未來,非現在,非因所作,非無因作,非作非作者,非相非無相…是故名常」的常性,此常性不是上面所說落入二邊的「常見」,而是合乎中道的常性。經文更進一步揀別四種觀十二因緣智:
善男子,觀十二因緣智,凡有四種:一者下,二者中,三者上,四者上上。下智觀者不見佛性,以不見故得聲聞道。中智觀者不見佛性,以不見故,得緣覺道。上智觀者,見不了了,不了了故,住十住地。上上智者,見了了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是義故,十二因緣名為佛性。[38]
  不同根機的眾生,對同樣的十二因緣法,作深淺不同的觀法,而唯有上上智者,因能了了見十二因緣法而得無上道。見緣起即見法,見法即見佛,而佛者即是佛性,因為諸佛是依十二因緣空智為體性。引文雖然說「十二因緣名為佛性」,並非指十二因緣本身即是佛性,而是透過十二因緣觀智,得見中道第一義空的正因佛性。〈獅子吼菩薩品〉解釋說:「是觀十二因緣智慧,即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種子。以是義故,十二因緣名為佛性。善男子!譬如胡瓜,名為熱病,何以故?能為熱病作因緣故,十二因緣亦復如是。」[39]十二因緣之所以名為佛性,是因為十二因緣觀智是無上道的因緣「種子」,依之得以成佛。譬如胡瓜名為熱病,乃是因為他是治療熱病的因緣,而非其本身即是熱病。
--------------------------------------------------------------------------------
38. 同上,頁524中。
39. 同上,頁524上。
 
因此,〈獅子吼菩薩品〉以多重因果來論佛性:
佛性者有因,有因因,有果,有果果。有因者十二因緣;因因者即是智慧;有果者即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果果者即是無上大般涅槃。…是因非果如佛性;是果非因如大涅槃;是因是果如十二因緣所生法;非因非果名為佛性。[40]
  依十二因緣能起觀而言,十二因緣名為「因」,而觀十二因緣的智慧則稱之為「因因」。僧宗在《大般涅槃經集解》說「此智為菩提作因,菩提為涅槃作因」,因為此觀智是因中之因,故稱「因因」。再者,因為由觀智能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於觀智而言,菩提是「果」。依無上菩提的覺悟而證得涅槃寂靜,於觀智而言,涅槃就是果中之果,故稱「果果」。上引經文接著又以四句解釋佛性為「是因非果」,這是從佛性是無上菩提的種子的因性義而言。智者大師在《觀音玄義》卷上「釋智斷」解釋說「是因非果名佛性者,此據性德,緣了皆名為因。」[41]智顗以三因佛性(正因、緣因、了因)很善巧地解釋佛性,因此就性德的正因佛性而言,此處所說的「是因非果」的佛性是指智照的了因佛性和緣修的緣因佛性。
  其次,「是果非因如大涅槃」,乃指涅槃法身。因為涅槃非生滅法,而是緣了二因圓滿之後的妙果,故說是「是果非因」。經文明確地說「是果非因如大涅槃」,但智者大師卻把它說成為「是果非因名為佛性」,這是他獨到的詮釋。他解釋說:「是果
--------------------------------------------------------------------------------
40. 同上。
41. 《觀音玄義》卷上,《大正藏》卷34,頁880下。
 
非因名佛性者,此據修德緣了皆滿,了轉名般若,緣轉名解脫,亦名菩提果,亦名大涅槃果果,皆稱為果。」換言之,就佛果而言,佛性就是涅槃法身,故也可以說佛性是果非因。
  四句的第三句為「是因是果如十二因緣所生法」,就觀智於十二因緣而言,它是果,而於菩提而言,它又是因。《涅槃經》中已很明確指出「十二因緣」名為佛性,因此亦可說「是因是果名為佛性。」四句的最後又說「非因非果名為佛性」,智者大師解釋說:
法身滿足即是非因非果正因滿,故云隱名如來藏(佛性),顯名法身。雖非是因,而名為正因;雖非是果,而名為法身。《大經》云:「非因非果名為佛性者,即是此正因佛性。」[42]
  「非因非果」的佛性是指三因佛性的正因佛性,其在隱(因地)名為如來藏(佛性),在顯時名為法身。正因佛性的非因非果,即「八不因緣中道」[43],因為佛是依十二因緣中道為體性。總之,依《大般涅槃經‧獅子吼菩薩品》和智顗的三因佛性而言,佛性可說是因非果,是果非因,是因是果,非因非果。因此,佛性無論從其因性或體性而言,不但不帶有基體論的特性,而且合乎緣起中道義。從以下這段引文更可看出佛性的空義:
善男子!佛性名第一義空,第一義空名為智慧。所言空者,不見空與不空。智者見空與不空,常與無常,苦與樂,我與無我。空者一切生死,不空者為大涅槃。見一切
--------------------------------------------------------------------------------
42. 同上。
43. 印順,《如來藏之研究》,正聞出版社,1981年,頁261。
 
空,不見空,不名中道,乃至見一切無我不見我者,不名中道。中道者名為佛性。[44]
  從空義論佛性,《涅槃經》主張「佛性是第一義空,第一義空名智慧」。「空」與「第一義空」的不同在於「空者不見空與不空」,此「空」是屬於一邊的偏空,因為雖然它不是只「見空而不見不空」,(或只「見無我而不見我」)就是只「見不空而不見空」(或只「見我而不見無我」),前者是指執空者,後者指執有者,兩者皆有所偏執,故不合乎中道。《涅槃經》駁斥一般凡夫和外道只見常不見無常,只見無我不見我,同時也駁斥二乘人和「執空義菩薩」只見無常不見常,只見我不見無我,這也就是對空宗所謂「空不可得,不空亦不可得」的批評。
  相對於上面所說的偏空是具有智慧的佛性「第一義空」,它同時見空與不空,常與無常,我與無我。換言之,中道第一義空不但見到空的一切生死,同時也見到不空的大涅槃,前者免於執有,後者免於執空,遠離二邊才是中道,也才是真正的佛性。因之,若以空義論佛性,則佛性是中道第一義空,它是俱見空與不空的「空」,屬於真常思想「雙收」的空義,而不是中觀般若「雙遣」的空義。
  總而言之,從《涅槃經》以緣起和第一義空解釋佛性,可見《涅槃經》的佛性思想,雖然屬於真常系統,而帶有「妙有」意味,但是,它並非「批判佛教」所指的實體論,也無神我的色彩,反而合乎緣起中道和空義。印順法師在《如來藏之研究》也說:「《涅槃經》的佛性說,重視《阿含經》的因緣說,參用《般
--------------------------------------------------------------------------------
44. 《大般涅槃經》卷27,《大正藏》卷12,頁523中。
 
若》,《中論》等思想來解說,所以與傾向唯心的如來藏說,在思想上,蹈著不同的途徑而前進。」[45]他認為〈獅子吼菩薩品〉以十二因緣,中道,第一義空而展開佛性的論空,是受到龍樹《中論》的影響,不過他也說「這是引用論師以莊嚴自己思想不必與《中論》一致。」[46]姑且不論是否《涅槃經》受龍樹思想的影響,可以確定的是《涅槃經》的佛性思想契合般若空義。不過,如印順法師所說,它也確實與《中論》的思想不全然一致。不同之處何在呢?《大智度論》說菩薩「行不可得空,空義不可得」,[47]換言之,空性乃指空與不空的不可得。但是《般若經》中卻也說體見空性的般若空智「於一切法都無所見;無所見而無所不見。」[48]「無所見」是指不執見緣起生死面的苦、空、無常、無我,而「無所不見」是指亦能見緣滅涅槃面的常、樂、我、淨。因此,佛性與中觀一切皆空相同的是兩者都是契合空義,而不同的是在於佛性亦同時見到不空的「妙有」,但這不表示佛性就是實體論。
  從以上《大般涅槃經》的佛性說為例,可証成佛性(如來藏)非實有的基體論。再者,從論典中,亦可的到同樣的結論,且以《寶性論》(Ratnagotravibhaaga)和《佛性論》為例。《寶性論》作者是堅慧(Saaramati),此論是成立於瑜伽學風開展的時代,受到瑜伽學的影響,但論中的如來藏說,沒有依照北印大乘經部師的
--------------------------------------------------------------------------------
45. 印順,《如來藏之研究》,頁162。
46. 同上,頁257。
47. 《大智度論》卷35,《大正藏》卷25,頁335上;印順,《如來藏之研究》,頁259。
48. 同上。
 
種子說,而是保持南方分別部以空義論佛性的立場。[49]換言之,《寶性論》的如來藏(佛性)義也是契合空義的。到底《寶性論》如何詮釋如來藏義呢?
  《寶性論》以四法(佛性、佛菩提、佛法、佛業)、七句(佛寶、法寶、僧寶、性、菩提、功德、業)、十一品,來詳論「大乘最上秘義」(Mahayanottaratantra),也就是諸佛及眾生依本具的佛「性」(dhaatu),經過實踐的過程,証得「佛菩提」(bodhi),具足一切佛法「功德」(gu.na),並且從事濟度眾生的行「業」(karma)。全論中有三品討論到佛性義,包括〈一切眾生有如來藏品〉、〈無量煩惱所纏品〉、〈為何義說品〉。《寶性論》很重要的宣示是「一切眾生皆有如來藏」,論中從三個層面來解釋其如來藏的意義:
有三種義,是故如來說一切時、一切眾生有如來藏。何等為三?一者,如來法身遍在一切諸眾生身,偈言法身遍故。二者,真如之體,一切眾生無差別,偈言無差故。三者,一切眾生皆悉實有真如佛性,偈言皆實有佛性故。[50]
  從引文中可見如來藏有三大要素:法身(dharmakaaya)、真如(tathaa)和種性(gotra),從此三者與眾生的關係証成「一切眾生有如來藏」。就「法身遍滿義」而言,因為法身是智慧(praj~naa)、慈悲、力等功德究竟圓滿的佛果,並且無所不在,自然地遍滿一切,所以「眾生界中,無有一眾生離如來法
--------------------------------------------------------------------------------
49. 印順,《如來藏之研究》,頁162。
50. 《寶性論》卷1,《大正藏》卷31,頁828中。
 
身,在法界外,離於如來智,在如來智外,如種種色像,不離虛空中。」[51]由於在法身(佛智)的遍照下,一切眾生入於佛智,佛智入於一切眾生中。[52]在這個意義之下,才說「一切眾生皆有如來藏」。
  對於從「法身遍滿」義來建立「一切眾生皆有如來藏」,是否會使如來藏淪為梵我思想,則有兩種不同的看法。印順法師認為這種說法是難免神我色彩的,他說:
如來藏──如來界,如來性在有情的蘊界處中,為無漏功德法的根源,是如來藏契經的本義。印度的《奧義書》中說:「識所成我,梵也。…識為一切之因,識者梵也。……依名色而開展,我入於名色而隱於其中。」梵我──識入於名色,不就是「如來藏自性清淨,…入於一切眾生身中」嗎?如來藏我,是深受印度神學影響的。[53]
  將如來藏說為「入於一切眾生身中」、「如來之藏常住不變」,確實含有神我的意味,這不但是印順法師,也是《楞伽經》中大慧菩薩的質疑。大慧問佛:「云何世尊,同外道說我,言有如來藏耶?世尊!外道亦說有常作者,離於求那,周遍不滅。」[54]
--------------------------------------------------------------------------------
51. 《寶性論》卷4,《大正藏》卷31,頁838下。《不增不減經》亦說:「不離眾生界有法身,不離法身有眾生界;眾生界即法身,法身即眾生界。此二法者,義一名異。」(《大正藏》卷16,頁467中。)
52. 《楞伽經》說:「如來藏自性清淨,轉三十二相,入於一切眾生中。」(《大正藏》卷16,頁489中。)
53. 印順,《如來藏之研究》,頁205。
54. 《楞伽經》卷2,《大正藏》卷16,頁489中。
 
這個問題是從大慧菩薩開始,到現今的「批判佛教」對如來藏(佛性)思想最大的疑問。佛陀的回答首先澄清如來藏非外道神我。佛說:「我說如來藏,不同外道所說之我。大慧!有時說空、無相、無願、如、實際、法性、法身、涅槃…於法無我離一切妄想相,以種種智慧善巧方便,或說如來藏,或說無我,以是因緣故說如來藏不同外道所說之我。」[55]如來藏之所以不同於外道的我,乃是它是空、如、法性、法身、涅槃等的異名,是「離妄想無所有境界」,既契合緣起空義,亦不違無我說。至於為什麼非要把真如、法界、法身等稱為如來藏呢?佛陀的回答是「為斷愚夫畏無我句」,「開引計我諸外道,令離不實我見妄想」。因此如來藏是應機說教的善巧方便說。一般眾生和外道總是執我畏空,為了方便開引他們,佛陀只好跟他們講表面上含有肯定意義的如來藏,而實質上它是有別於外道「我」的「無我如來藏」,因此,至少從《楞伽經》的立場而言,如來藏決不是像外道的有我論。
  「一切眾生有如來藏」的第二個意義是「真如無差別」,《寶性論》解釋說:「以性不改,體本來清淨,如真金不變,故說真如喻。」[56]真如有兩種,如《論》中所說:「真如有雜垢,及遠離諸垢」,即所謂「有垢真如」(samala tathataa)和「無垢真如」(nirmala tathataa)。眾生處煩惱中,真如佛性未離煩惱所縛,但是其自性本來清淨,故眾生住的真如叫做「有垢真
--------------------------------------------------------------------------------
55. 同上。
56. 《寶性論》卷2,《大正藏》卷16,頁457下。
 
如」,亦即如來藏。當如來藏出纏,轉身到佛地得証法身,名為如來法身,即為「無垢真如」。佛住的真如和眾生住的真如,雖然其「相」有清淨染污之別,其性體是無差別的。如來藏學說中一個基本的教示,就是眾生如來藏染而不染,如《如來藏經》說:「一切眾生,雖在諸趣煩惱身中,有如來藏常無染污,德相備足,與我無異。」[57]
  儘管眾生與佛在本性上一樣含有無邊清淨法,這並不意謂如來藏是實體性的存有,《寶性論》說:
不空如來藏 謂無上佛法
不相捨離相 不增減一法
如來無為身 自性本來淨
客塵虛妄染 本來自性空[58]
  「不減一法」是指在凡的有垢真如不減一(煩惱)法;「不增一法」是指在聖的離垢真如不增—(清淨)法,而無論是有垢真如或無垢真如,不但「自性本來淨」,而且也是「本來自性空」。所以《勝鬘經》說有二種「如來藏空智」:一種是「空如來藏,若離、若脫、若異一切煩惱藏」,另一種是「不空如來藏,過於恆沙、不離、不脫、不異不思議佛法。」[59]「空智」就是如實見知煩惱的本性空,「不空智」就是如實見知清淨法的具足有。但是最重要的是在「空智」與「不空智」之上,還要能「離有無
--------------------------------------------------------------------------------
57. 《如來藏經》,《大正藏》卷16,頁457下。
58. 《寶性論》卷4,《大正藏》卷31,頁840上。
59. 《勝鬘經》,《大正藏》卷12,頁221下。
 
二邊如實知空相。」[60]不能証入這種空智的人,就被稱為「散亂心失空眾生」,因為他們「離第一義空智」。因此,在「真如無差別」意義下的如來藏不是實體性的神我,而是《勝鬘經》所說的「如來藏智,名為空智。」[61]
  「一切眾生有如來藏」的第三意義是「實有佛性」。根據梵本的《寶性論》,「實有佛性義」的「佛性」,其原文是Buddhagotra,指的是佛的種性(gotra),而不是佛的體性(buddhatva或buddhata)。[62]種性是佛典常見的名詞,有多種涵義。它最原始的用法,是指至今仍存在於印度社會的種性制度,用以區分階級類別,如婆羅門、剎帝利、吠舍等種性,其歸屬是以血統來決定。佛典中用的種性亦含有類別(class)的意思,但並非以血統或外在社會階級為區分,而是指內在精神、智慧、心靈領域的不同。例如《俱舍論》的〈分別聖賢品〉中就說:「於契經中,說阿羅漢由種性異故,有六種:一者退法(種性),二者思法,三者護法,四者安住法,五者堪達法,六者不動法。」[63]而瑜伽學系則主張有聲聞、緣覺、菩薩、無性、不定等五種不同種性的眾生。由於他們種性的不同,其心靈的發展也就不一樣。此意義下的種性含有「族性」(gotra=
--------------------------------------------------------------------------------
60. 《寶性論》卷4,《大正藏》卷31,頁840上。
61. 同上。
62. Jikido Takasaki, A study on the Ratnagotravibhaga (Uttaratantra): Being a Treatise on the Tathaagatagarbha Theory of Mahaayaana Buddhism, Istituto Italiano Per il Medio ed Estremo Oriente, Harper Pub, Rome, 1966, p.197.
63. 《俱舍論》卷25,《大正藏》卷29,頁129上。
 
kula)、「族脈」(gutra=va.m`sa),和「種子」(gotra=biija)的意義。[64]《華嚴經》的〈十住品〉就說:「菩薩種性,甚深廣大,與法界虛空等,一切菩薩從三世諸佛種性中生。」[65]大乘的族脈(lineage)是由諸佛與佛弟子世世相承,佛弟子(菩薩)須具有「佛家族」的種性,因為它是成佛的種因,可見「實有佛種性義」主要的是在於強調眾生有成佛的屬性、潛能,或所謂的「先天的依據」,因此,不應被詮釋為實體的存有義。
  《寶性論》以「法身」、「真如」、「種性」三義說明眾生皆有如來藏的意思,總括言之,「法身遍滿義」是從果位而言,即佛→眾生。「佛種性義」是從因位而言,即眾生→佛。「真如無差別」是就眾生與佛無差別而言,即眾生=佛。無論從那個層面來說,眾生皆有成佛的因性,這個因性在眾生位上就叫做如來藏,因此從《寶性論》對如來藏的詮釋,亦可看出它並無實體性神我的意涵。
  其次,我們可以再由《佛性論》中的佛性說來論證佛性(如來藏)非「批判佛教」所說的基體論。《佛性論》有幾個思想重點:
--------------------------------------------------------------------------------
64. 參閱D. Seyford Ruegg, “The Meaning of the Term Gotra and the Textual History of the Ratnagotravibhaaga”, Bulletin of School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ies , 1976, pp.341-344。《瑜伽師地論》卷21解釋種性說:「云何種性?謂住種性補特伽羅,有種子法由現有故。安住種性補特伽羅,若遇勝緣,便有堪任,便有勢力,於其涅槃能得能証。問此種性名有何差別?答或名種子,或名界,或名為性。」(《大正藏》卷30,頁395下。)
65.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8,《大正藏》卷9,頁444下。
 
(一)超越空性的意涵,從肯定的進路強調正覺的積極意義。(二)引入瑜伽學系的三自性、三無性、轉依等概念,會通如來藏的意義和實踐。(三)將佛性建立在不二真如的形上架構上,有別於神我的一元論。(四)強調佛性非凝然的存在,而是積極實踐佛法過程的圓成。[66]
  《佛性論》一開始即提出佛陀為何說眾生皆有佛性的意趣,即是為令眾生遠離五種過失,生起五種功德而說。五種過失是:(一)為令眾生離下劣心:有些眾生不知自身本具佛性,必當成佛,而對自己生下劣心,因此佛陀說眾生皆有佛性,令其生自信心,進而發菩提心。(二)為離慢下品人:有些人聽聞佛說眾生有佛性後,自認自己能發菩提心,而他人不能,因而生輕慢心。對這些高慢心重的人,佛說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三)為離虛妄執:《佛性論》認為眾生有二種「虛妄執」過失:「本無」和「客」。[67]「本無」是指在如如理中,本無人我,但眾生作人我執。若執人我,則起無明,無明起業,業則起果報。其實此二者本無,故謂虛妄執。所謂「客」者,指一切有為法,皆念念滅,初剎那為舊,次剎那為客,即起即滅。若於其中起實有想,即是虛妄執。為去除此執,佛說佛性。但是,何以說佛性就能去除本無和客塵的虛妄執呢?因為「佛性者,即是人法二空所顯真如。」[68]此句話
--------------------------------------------------------------------------------
66. Sallie King 將此特點的佛性稱之為active self, 頗為貼切, 參閱Sallie King, "The Buddha Nature: True Self as Action", Religious Studies, vol. 20, 1984, pp. 255-267.
67. 《佛性論》卷1,《大正藏》卷31,頁787上。
68. 同上,頁787中。
 
是《佛性論》詮釋佛性非常重要的宣示。作者很明確地指出佛性不是本體的存在,而是徹証人(我)空和法空之後所顯的真如。換言之,佛性是真如,不是神我。在人法二空所顯的真如中無能所的虛妄執,同樣的,佛性中亦無人法之實體性可得。
  《佛性論》所舉第四個令眾生遠離的過失是「誹謗真實法」。「真實法」是指體解人法二空後所起的清淨智慧功德。佛性思想一再強調一切眾生具足自性清淨功德,但是,若執著此清淨智慧功德為實有,就不是真正體解人法二空,即是「毀謗真如」,因此,《佛性論》作者強調「若不說佛性,則不了空」,[69]反之亦然,「若不說空,則不了佛性(真如)。」可見,佛性與空義的密切關係。
  第五個佛性說要令眾生去除的過失是「我執」。由於眾生不是誤執虛妄法的實有,就是不識自性真實功德,於他人又不能起大悲心,佛陀於是說眾生有佛性,使其知虛妄過失,真實功德,於他人起大悲,不分彼我,最後終可以去除「我執」。佛說佛性以除五過失的同時,可生五種功德:(一)正勤心,(二)恭敬事,(三)般若,(四)闍那(j~naana),(五)大悲。《佛性論》對「佛何因緣說於佛性」這個問題作了如下的總結:
由佛性故,觀一切眾生,二無所有,息自愛念。觀諸眾生,二空所攝,一切功德而得成就,是故於他生愛念。由般若故,捨自愛念。由大悲故,生他愛念。由般若故,捨凡夫執。由大悲故,捨二乘執。由般若故,不捨涅槃,由大悲故,不捨生死…速証菩提,滅五過失,生五功德,
--------------------------------------------------------------------------------
69. 同上。
 
是故佛說一切眾生皆有佛性。[70]
  由此可見,佛陀教示眾生皆有佛性的目的是激發其自信而發心修行,恭敬愛念他人,從般若和大悲的實踐証得佛果。也就是說,佛陀是站在解脫論(soteriological)的立場來說佛性,而不是站在本體論或宇宙論來定義佛性。因此,佛性沒有「批判佛教」所指責的「基體論」或「創生性的本體論意涵」,而是代表眾生修行成佛的潛能和歷程。這可由《佛性論》中的「三因佛性」得到更進一步印證。
  三因佛性是指應得因、加行因和圓滿因。《佛性論》解釋說:
應得因者,二空所顯真如。由此空故,應得菩提心,及加行等,乃至道後法身,故稱應得。加行因者,為菩提心。由此心故,得三十七道品、十地、十波羅蜜助道之法,乃至道後法身,是名加行因。圓滿因者,即是加行。由加行故,得因圓滿及果圓滿。[71]
  依三因佛性的體性而言,應得因是以「無為如理為體」,加行因和圓滿因是以「有為願行為體」。雖然說佛性有三因,其實皆源自應得因,因為其體性乃人法二空所顯無為如理的真如。此真如並非「凝然的真如」,而是具空性,且含積極潛能的真如,因為它潛發的激勵作用,才能引生菩提心、加行乃至圓滿果。「加行因」即菩提心,由此欣求成佛的願心,導引出成佛之道上所需的一切修行法門,如最基本的三十七道品,乃至六度萬行,如此層層增「加」地修「行」,一直到証得圓滿法身。
--------------------------------------------------------------------------------
70. 同上。
71. 同上,頁794上。
 
加行因和圓滿因是以「有為願行」為體,應得因則以「無為如理」為體,而且又具三性,即「住自性」、「引出性」、「至得性」。[72]此三性與修行程佛歷程的三階段相應。住自性的佛性隱含在道前凡夫身中,也就是說一般凡夫雖未真正踏上修行成佛之道,他們還是具足潛在的住自性佛性,而所有佛教的實踐者,從初發心到最後有學聖位,其佛性即叫做引出性佛性。到了無聖學位,即佛果位時,其佛性即是至得性佛性。三種佛性雖因修證歷程而有不同的作用,皆源自應得因,而以二空所顯的無為真如為體。雖因証悟程度而名為三,其本質無有差別。
  賢洲的《佛性論節義》解釋「應得因」為「正因佛性空如來藏」,因為「無有離二空所顯真如,而能厭苦求涅槃。」[73]換言之,由於二空的積極作用,而能厭苦求涅槃,引出福慧行(即緣了二因),令正因佛性的住自性出障,透過引出的福慧行,顯現聖果,成就三德三身。此解釋正符合《佛性論》將佛性(如來藏)視為積極動態的潛能,而不是不變的本體。
  再者,從《佛性論》的〈如來藏品〉對如來藏的定義,亦可顯示如來藏(佛性)並無實體論的意涵。《佛性論》將如來藏定義為(一)所攝藏,(二)隱覆藏,(三)能攝藏。「所攝名藏者,佛說約住自性如如,一切眾生是如來藏。」[74]如來藏的「如」有二義:一者如如智,二者如如境。前者指主觀世界的「能」,後者是客觀世界的「所」,能所相即並立,故說是「如如」。如來藏的「來」
--------------------------------------------------------------------------------
72. 同上。
73. 《佛性論節義》卷2,頁31上,全文收於武邑尚邦《佛性論研究》一書後的附錄中。
74. 《佛性論》卷2,《大正藏》卷31,頁795下。
 
也有二義。
言來者,約從自性〔佛性〕來,來至至得〔佛性〕,是名如來。故如來性雖因名應得,果名至得,其體不二。但由清濁有異,在因時違二空故起無明,而為煩惱所雜故名染濁。雖未即顯,必當可現,故名應得。若至果時,與二空合……,故名至得……。是二種佛性亦復如是同一真如,無有異體。[75]
  以上引文很清楚地說明佛性同時俱「來至」的因性和「至得」的果性。在因位時的佛性,因違二空而起無明煩惱,但是雖然潛而未顯,但將來必當可現,故此時名為「應得佛性」。在果位時與二空相應,煩惱不染,顯清淨果,故名「至得佛性」。此二佛性,同一真如。
  如來藏的「藏」義是「一切眾生悉在如來智內,故名為藏。」由於「如如智」與「如如境」相應,處於如如境的一切眾生,自然地被如如智所攝持。《佛性論》又說「藏」有三義:(一)顯正境無比,(二)顯正行無比,(三)顯正果無比。在「正境」與「正果」之間,加入一個「正行」,充分表現出《佛性論》將如來藏(佛性)行動化的一貫立場,排除將如來藏神我化和實體化的誤解。[76]
  如來藏的第二義「隱覆藏」的意思是「隱覆為藏者,如來自
--------------------------------------------------------------------------------
75. 同上,頁796上。
76. Sallie King, The Active Self: A Philosophical Study of the Buddha Nature Treatise and other Budd-hist Texts, Ph. D. Dissertation, Temple University, 1981
 
隱不現,故名為藏……如來性住道前時,為煩惱隱覆,眾生不見故名為藏。」[77]隱覆藏強調眾生因位時,自性清淨心為煩惱所覆,故不顯現,但其體性與果位的「至得佛性」毫無差異。[78]雖然說如來性(藏)在「住道前時」的因位時被隱覆地存在著,但這並不意指本體性的存在,而是動態性的潛能。因此,不同於「批判佛教」所說的「基體論」。
  如來藏的第三義「能攝藏」是指「果地一切過恆沙數功德,住如來應得性時,攝之已盡。」[79]此義與《寶性論》第二「眾生有如來種性」相同。從因位而言,眾生已攝果地一切功德。但這也並不意味眾生「應得」果地的一切功德,如神我(aatman)一樣地存有,因為如來藏(佛性)如同依他起性,若不達空理,則成染境,若證入空理,則成淨境。不過,無論在染在淨,其清淨的特性不會改變。如來藏的「依他起性」與阿賴耶識的依他起性,有一個很大不同,即如來藏清淨性有二個很重要的「事能」。《佛性論》說:「此清淨性事能有二:一於生死中,能生厭離。二於涅槃,欲求樂願。若無清淨之性,如是二事,則不得成。」[80]換言之,如無如來藏,眾生則不能厭生死欣涅槃。由此,再次證明如來藏是動態的(dynamic)潛能,而不是靜態
--------------------------------------------------------------------------------
77. 《佛性論》卷2,《大正藏》卷31,頁795下。
78. 印順法師認為隱覆藏與《寶性論》的「真如無差別」義不合,因為《佛性論》受《攝大乘論》的影響,而隱覆藏與阿賴耶識的「執藏」義,「是富有共同性的」。參閱印順,《如來藏之研究》,頁211。
79. 《佛性論》卷2,《大正藏》卷31,頁796上。
80. 同上,頁799下。
 
的(static)本體。
  總結而言,如來藏思想的典籍中,確實有一些文字如「批判佛教」所說帶有「一元基體論」的意涵。如果從字面上去解析,很容易得到「批判佛教」的結論,但是「批判佛教」的學者們在詮釋如來藏思想時忽略了兩個很重要的要素。第一是如來藏典籍中的「肯定概念」(positive notions)是用以對治因誤解空義而引生的虛無主義。[81]第二是如來藏特別著重它在解脫論(soteriology)上肯定性的宗義,由此呈現其動力的特性,以避免落入不變的一元的實體論。總之,如能從此二要素去理解如來藏,即可窺見其原貌,而不會再認為它乖離佛法。
四﹑「批判佛教」的日本社會批判
  如前所說,「批判佛教」乃是因為日本曹洞宗的要員,否認存在於日本的社會歧視而引起。既然如此,日本社會中有哪些歧視或不正義?與佛教的教義和制度又有何關聯呢?日本社會中存在的不正義,包括對弱勢族群如「部落」族群、女性等的歧視,[82]「軍國主義」和「國粹主義」的意識型態等。對這些不正義的現象,「批判佛教」完全將之歸咎於「場所哲學」、「和的
--------------------------------------------------------------------------------
81. Ruben L. Habito, “The Logic of Nonduality and Absolute Affirmation: Deconstructing Tendai Hongaku Writing,” Japanese Journal and Religious Studies, vol.22, no.1, p.89.
82. 袴谷和松本並未對日本婦女所遭受的歧視提出批判,倒是有幾位女性主義者呼應他們,將性別歧視歸咎於本覺思想,以及「和的思想」。參閱大越愛子、源淳子著,《性差別する仏教》,1990年。
 
思想」(syncretism),而這些思想源自佛教的如來藏思想、本覺思想。
  袴谷憲昭和松本史朗並未對日本佛教歧視的具體事證多加著墨,倒是William Bodiford於其著作中,詳細討論了日本曹洞宗寺院的宗務中,確實反應出社會歧視的情況。[83]自從十七世紀初葉開始,日本皇室開始推行一種所謂「寺請」的制度,即是每個日本家庭必須隸屬於某個佛教寺院,而該寺院負起登錄這些家庭成員的出生身份、住所、職業、財產、稅賦、死亡等資料(被稱為「過去帳」)。賤民、罪犯、殘障的家族則被做成另類的登錄。久而久之,寺院扮演了幫助政府監控人民的一種機制。寺院的「過去帳」,記載了詳細個人和家庭的各種資料,反映出其社會階級和地位,正因如此,低階層的家庭長期遭受社會歧視。
  有些「過去帳」明顯反應出歧視的現象。[84]例如,下階層的人會被冠以「旃陀羅」(ca.n.dala),即賤民的意思。有時候,這些人的姓名會被用奇怪的方式登錄,例如,「新」字被寫成「」,門被寫成「閆」以作為辨認其身份之用。再者,在他們的墓碑也會刻上歧視性的字眼,留下永遠的紀錄。這種情形對婚姻的撮合影響最大。婚約訂定之前,日本人常會將對方作所謂「身家調查」,而其主要的資訊來源即是寺院的「過去帳」。當
--------------------------------------------------------------------------------
83. William Bodiford, “Zen and the Art of Religious Prejudice-- Efforts to Reform a Tradition of Social Discrimination,” Japanese Journal of Religious Studies, vol.23, no.1-2, pp.1-27.
84. 小林大二,《差別戒名の歷史》,東京,1987。
 
「過去帳」顯現對方家族屬於低層的階級和社會地位時,常常造成婚約的破裂。[85]除了寺院中登錄的「過去帳」呈現的歧視意味之外,有些曹洞宗的儀式中也有同樣的情形。例如,有些葬禮儀式是特別為所謂「非人」(即賤民)、癲狂、痲瘋患者、罪犯等而設計的。其主要目的不是在超度他們,而是透過這種葬禮儀式,以斷絕死者與其親友的關係。[86]總之,這些情形很顯然的是對弱勢族群的歧視的事例。[87]
  這些佛教實踐所產生的歧視現象的思想根源何在呢?袴谷和松本把這種現象,以及日本的軍國主義、日本主義、其它社會不正義現象等歸諸於缺乏批判精神的「融合主義」思想。他們認為「和」的思想是建立在「一元論」的意識型態上,而「一元論」又是如來藏、佛性、本覺思想的內容,袴谷舉曹洞宗原田祖岳(1871-1961)對《修正義》的註解為例:
欲知真空妙有和因果無性的真義,必先理解一元絕對的真諦。理解一元絕對真諦之後,無常、無我、涅槃實相之理即可釋然冰解,並證入一實相印。…大乘禪以正偏二義信受此實相義。「正」者指無差別平等,從「無性」方面而言;「偏」者指千差萬別,從時間和空間而言。因此,
--------------------------------------------------------------------------------
85. Hiroshi Wogatsuma and George De Vos, “The Outcaste tradition in Modern Japan”, in Aspects of Social Change in Modern Japan, R.P. Dore, ed.,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pp.373-407.
86. William Bodiford, “Zen and the Art of Religious Prejudice,” p.14.
87. 自從「町田事件」之後,這些歧視性作法已大有改善。(參閱William Bodiford, “Zen and the Art of Religious Prejudice,” pp.5-7.)
 
「正」指本體內容,「偏」指諸法現象。換言之,一者「理」,一者「事」,然事理不二,乃「唯一絕對的真事實」。[88]
  袴谷強調這種「正即偏、偏即正」(平等即差別、差別即平等)的調和說法,正是日本佛教主流的本覺思想,亦是造成社會不平等的藉口。袴谷又舉岸澤惟安(1865-1955)為例。岸澤曾說靈源皎潔猶如水源,由此靈源流出枝派,枝派又回歸靈源。源一枝多,佛種亦如是。佛種由眾緣而起,又回歸「丈六金身」。因此,佛教一方面說平等,另一方面又說差別,而「竺土大仙心」(釋迦牟尼佛)即平等加上差別。將這種觀念用在社會階級上,就是「階級+無差別=竺土大仙心」[89]袴谷認為這種將平等一如的宇宙本源,視為產生千差萬別事物的根源,以及萬物又回歸本源的本覺思想,正是抹殺個人獨特性,和將社會歧視現象合理化的元凶。
  袴谷在〈「和」的反佛教性與佛教的反戰性〉一文中,強烈批判「和」的思想,他認為「和」的思想,不但被作為辯解社會不正義和不平等現象的合理化藉口,也是日本軍國主義者作為侵略野心和凝聚人民向心力的意識態(ideology)袴谷指出上至《聖德太子十七條憲法》,下至《國體的主義》都充滿了「和」的思想。「十七條憲法」的第一條是:
一曰:以和為貴,無杵為宗,人皆當有,達者亦少。是以,或不順君父,違乍鄰里。若然,上和下睦,和諧論
--------------------------------------------------------------------------------
88. 袴谷,《本覺思想批判》,頁144-145。
89. 同上,頁147。
 
事,事理自通,何事不成。[90]
  袴谷認為這種萬事求和諧、無諍的思想,是一種整齊劃一的「折衷主義」、「全體主義」,它不但抹煞了個人的獨特性,而且常被統治者作為對付異己的藉口,最後導致完全喪失批判的能力。松本即引用《國體的本意》一書,以證明「和」的思想被運用於建立團體與個人之間的倫理關係上:
「和」必須實現於團體生活之中。無論在工廠做工或在公司工作,每個人都應該共同遵守「和」的道理。每個團體於上有作決策的主管,於下有勞動的員工。唯有各守本分,才能獲得團體的「和」。所謂各守本分,即是在各自的崗位上,最忠實地各司其職。[91]
  誠如松本所言,「和」確實可作為凝聚全體向心力的意識型態,但是《國體的主義》也辯解「和」並不見得是極端的「沒我歸一」的融合主義:
我國(日本)的「和」,乃從理性出發,並非獨立平等的個人之間的機械式協調,而是指個人依其本分,存在於全體之中,並透過各守本分的實踐,而確保全體的大「和」。……這並非完全是機械性的妥協、調和,而是互不相違地保有各自不同的特色,並且透過各自特性而表現優良的本質,「和」即是依此而達成的一如的世界。[92]
--------------------------------------------------------------------------------
90. 《聖德太子集》,《日本思想大系》,第二冊,岩波書局,1982年,頁12。
91. 松本史朗,《緣起と空》,大藏出版社,東京,1989,頁115。
92. 同上。
 
如果照引文所說,「和」的思想並不會如袴谷和松本所說必然會有負面和消極的意義。就像現代的民主政治的運作中,也是要透過協調和包容才能夠達到異中求同的共識。其實,「和」與其它許多思想一樣,其本質是正面,但是常被有心者利用來辯正(justify)其野心或私利。「批判佛教」學者一味地歸罪於「和」的思想,而不去追究使用者在運用時所引起的偏差,其論理恐怕不能讓人信服。
  像任何國家一樣,日本社會確實存在著階級差別、性別歧視、不正義、民族主義的意識形態等現象,但其成因恐怕比批判佛教所說的要複雜得多。以「和」的思想而言,它受到儒家融合思想影響恐怕不會比佛家少。批判佛教將日本社會苦難的現象歸咎於「場所佛教」對那些現象不但不予批評,且加以遷就,姑息或合理化。然而這種推論是否合理呢?其實不然。批判佛教犯了二個錯誤。第一錯誤在於批判佛教無法辯證「場所佛教」造成社會迫害的必然性和普遍性。雖然在歷史上,或甚至於現代社會中,可以發現一些當權者將「場所哲學」作為權威統治的意識思想(ideology)加以利用,但這並不表示「場所佛教」的如來藏、佛性、本覺思想具有造成那些問題的本質。事實上,整個佛教歷史中,在「眾生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的平等解脫論的旗幟下,平等、自由、尊重的精神被重視和實踐。把人人當佛來看待,不正是「佛說真如佛性為離輕慢諸眾生」的意趣嗎?真正的佛性思想中沒有容許種族、階級、性別歧視存在的空間。
  歷代高僧弘揚所謂「場所佛教」的如來藏、佛性思想的積極意義的例子不勝枚舉,以近代佛教而言,就可舉出二個例子。越南高僧Thich Nhat Hanh是個反戰的活躍份子(activist),他積極推動社會運動,把它稱之為「engaged Buddhism」,更重要的是他以佛性思想作為推動和平運動的理論基礎。[93]他認為諸如消弭他人痛苦、保障人權、反對戰爭、消除政治壓迫、經濟和社會的不平等、保護動物和環境等等都是佛性的具體呈現。[94]
  另外一個例子是日本曹洞宗的內川愚童禪師(1874-1911)。內川出生於工匠之家,雖然教育程度不高,但是自小聰穎過人。他二十歲時於法藏寺出家正式成為曹洞宗的僧徒。經過五年的修習之後,他就任林泉寺的住持。此時日俄戰爭發生,一般百姓,尤其是鄉間佃農生活非常艱苦,內川深感悲痛。他開始出版刊物發動社會運動,為弱勢族群仗義執言。他亦強烈反對日本的天皇制度(即皇權神授思想)和軍國主義,終於他成為社會主義的鼓吹者。內川的社會主義思想與他的佛教思想有何關連呢?他在「為何我成為一個社會主義者」一文中說:
我是一個佛教僧侶,我相信:「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一切法平等,無有高下」、「一切眾生猶如我子」。這些是佛教的金科玉律。我發現這些教義與社會主義的主張完全吻合,因此我成為一個社會主義的信奉者。[95]
--------------------------------------------------------------------------------
93. Jacqueline stone , “ Some Reflections on Critical Buddhism,” Japanese Journal of Religious Studies, vol.26, nos.1-2,1999, p.183.
94. Thich Nhat Hanh, Being Peace, Berkeley:Parallax Press,1987.
95. Ishikawa Rikijan, “The Social Response of Buddhists to the modernization of Japan: The con-trasting Lives of Two Soto Zen monks,” Japanese Journal of Religious Studies, vol.25, nos.1-2, 1999, p.100.
 
  內川禪師秉持人人皆有佛性的信念,推動社會運動,批判天皇的神權化和軍國主義的擴張,最後在三十六歲英年時(1911),被指控叛國而招到極刑。[96]內川為了和平和社會正義而犧牲自己,值得注意的是內川的這種菩薩行徑,其背後的理論基礎正是批判佛教所批判的佛性思想,而批判佛教認為「場所佛教」思想影響下所導致的社會不正義和歧視,以及在「和」精神下所容忍的軍國主義、國粹主義、王法即佛法等,正是內川所極力批判的。
  批判佛教的第二個錯誤是它陷入自家所批判的獨斷主義,而且忽略它自己極為肯定的緣起思想。袴谷和松本將如來藏思想全盤判為「偽佛教」,而「批判佛教」才是真佛教,如此專斷(authoritarian)的詮釋,Bernard Faure稱它為「知的恐怖主義」(intellectual terrorism)[97]。殊不知「偽佛教」也好「真佛教」也好,都在緣起法中呈現。就如Peter Gregory所說,「在詮釋的脈絡之外,任何教義皆不能顯現其真義,就像在能思考的心之外無觀念可言。」[98]換言之,任何佛教的
--------------------------------------------------------------------------------
96. 內川愚童因受「大逆事件」(Taigyaku Jiken)的牽連而被處死。當時的曹洞宗在恪遵「尊皇護國」的保守意識型態之下,開除了內川的僧籍。直到1993年曹洞宗才承認當時屈服於政府的壓力,作了錯誤的處罰,再度恢復了內川的僧籍。參閱Kashiwagi Ryuho, “Taigyoku Jiken to Uchiyama Gudo(大逆事件與內川愚童). Tokyo: JCA Shuppan, 1979.
97. Charles Wei-hsun Fu and Steven Heine ed., Japan in Traditional and Postmodern Perspective,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955, p.269.
98. Peter N.Gregory, “Is Critical Buddhism Really Critical?” In Pruning the Bodhi Tree, P.291.
 
教義,都會在眾多不同的時空因緣之下呈現不同義涵和作用。這也就是為什麼「場所佛教」在某個歷史、社會、政治、文化的背景下被解讀為禍首,而在另一個不同的背景下又成為正義和和平的依據。因此,如果批判佛教只看到「場所佛教」被負面地意識型態化,卻漠視其正面的意義,而判它為「偽佛教」,且只有批判佛教相信的教義才是「真佛教」,那麼它就正好落入自己所批判的獨斷主義中,因而應該受到批判。Peter Gregory就批評「批判佛教不夠批判」,因為它缺乏自我批判的精神。
結論
日本「批判佛教」的最大特色不在於它的批判精神,因為佛教傳統原本就蘊含批判性格。從佛教思想史中,可以很明顯看出佛教思想發展是由後期思想對前期思想的批判和反省衍生而來。批判佛教的最大特點乃是在於它把批判的層面,從過去的佛教思想理論延伸到現代佛教的社會實踐,但是,批判佛教將如來藏思想判定為「偽佛教」,只有無我和緣起才是「真佛教」,顯示它不但沒有從緣起法中來審視如來藏思想的發展,也未從解脫論上去了解它的積極意趣。[99]
  批判佛教將社會的苦難、不義和政治意識型態歸罪於「場所佛教」,果真如此的話,未受「場所佛教」影響的西方社會,就不應有那些苦難,可是事實不然。可見批判佛教過於獨斷,而沒有注意佛性思想如何被利用成為社會或政治的意識型態。該被譴
--------------------------------------------------------------------------------
99. 誠如Sallie King所說:「佛性思想無意建構一個形而上學的理論,它是個解脫論的方法。」(Pruning the Bodhi Tree, p.188.)
 
責的應該是那些擅用者,而不是佛性思想。
  批判佛教已發揮了佛教的批判精神,但是如果要有更大的影響力,則如何自我批判和接受批判將是它要面對的一大課題。
 
台灣佛教思想史上的後印順時代   by藍吉富
 
一、關於「後印順時代」一詞
 
  「後印順時代」一詞的提出,當然是近一、二十年來文化界之「後」(post-)字思想風潮下的產物。「後現代主義」、「後現代文化」、「後宗教學」、「後工業化」、「後資本主義」……等等新觀念、新詞彙的此起彼落,乃使筆者偶然想起是不是也可以有一個「後印順時代」。
  但是,在較深入地思考本文的論述趨向之後,我發覺對這一詞彙必須加以規定,否則很可能使全文的論述旨趣歧出而漫無所歸。
  首先必須聲明的是,這一標題所擬討論的內容,並不是放在後現代文化的意義脈絡下來思考的。雖然「後印順」一詞的命名來源多少曾受到上述「後現代」一類詞彙的暗示,但是我還看不出二者的交集點確實多到可以歸屬在同一脈絡之下。
  因此,我祇是單純地將它作為歷史學的斷代詞彙來用。目的是想探討印順法師封筆之後,「印順學」的發展趨勢而已。當然,要談這一問題,我勢必會先行指出印老的學術內涵及其影響。除此之外,我並不擬探討「後印順時代」之中,是否蘊含有「後現代」特質的問題。
  印老在1952年來台,到1994年《平凡的一生》(增訂本)出版之後,大致停筆,不再寫作。印老在台灣的寫作與弘法時間大約四十年。這四十年的台灣佛學界,其發展狀況就像台灣的經濟發展一樣,從「未開發」水準進而成為「已開發」水準。而促使台灣的佛學研究水準提昇到目前這一層次的,固然是很多人的共同成績,但是,無疑的,印老的研究業績當是其中最卓越的。而印老對佛學界人士的啟發、影響與導引,不論在質在量,也都是無人堪與比擬的。換句話說,光復後到1994年印老停筆的這一段期間,如果台灣佛教界沒有出現印老的著作,那麼這一段佛教思想史或佛教學術史是要黯然失色的。因此,我把這一段思想史期間,稱之為「印順時代」。
  這一階段的思想史發展特色,單就印老方面來說,有下列二點:
  (一)印老的著作陸續地出版。不祇迭有新作,而且舊版也不斷地再度印行,以供應讀者所需。新作的出現,是印老嶄新研究成果的推出。舊作的不斷再版(如《成佛之道》重印一、二十次,發行量有數萬冊之多),則象徵印老思想的逐步普及。
  (二)在這一階段,如果有人向印老請益,或對印老的看法有所質疑,他老人家大致都會親自回應。
  但是,在1994年以後,印老不再有新的研究成果出版。對於他人的請益,多由侍者代筆。對於學界的批評,也未見回應。倒是印老的學生輩(如昭慧法師等人)為他的思想做辯解的例子,愈來愈形常見。讓人覺得台灣佛教思想史上的一個新階段即將形成,而這前後兩階段,無疑的,印老的學說、思想都是屬於絕不可忽視的樞紐性地位。在前一階段,印老的學說逐漸構作成形。而後一階段的主要內容當是印老學說、思想的發揚、落實、接受批判、以及由批判而來的相互討論。我是在這一意義下,用「後印順時代」一詞的。
 
二、印順學的主要內容及其影響
 
  印老的著述共計出版四十一部,編輯成書者(如《太虛大師全書》)有四部。從這些著述中,可以看出他的成就展現在下列各方面之中:
  (一)精研漢譯印度佛教文獻,從中理出對原始、部派及初期大乘的思想史脈胳。將複雜難解的印度佛教思想史整理出一條較為清晰的趨入途徑。他的《印度佛教思想史》、《印度之佛教》、《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等書即其中之代表性作品。
  (二)在信仰方面,他為佛教徒揭示正常道與方便道的差異。並多方面凸顯正常道之不可或缺的特質(如:正見、法住智、人菩薩行……等),及方便道之偏失 [1]。這一點雖然是大部份弘法師所從事的,但是由於他的學養至為深厚,所提出的結論是透過他的深厚學養所形成的。因此,可信度較高。
  (三)在他的數十種著作之中,《成佛之道》是唯一類似古代論師著作的體系性論書。很多佛學院將這部書當作入門書來導引學子,這當然無可厚非。但是也容易使人誤以為這祇是一部導引初機的粗淺作品。其實,這是一部涵蓋甚多不可忽略之佛學要義的重要著作。書中之體系性與組織性也是一大特色。透過對這一部書的理解,讀者大體可以掌握到大小乘佛法之解脫道與菩薩道的核心骨架。掌握這些思想骨架,則對佛教要義的理解,當較不至偏差。此外,書中也包含甚多印老對古來難解之佛法義理的詮釋,以及印老的多種獨特看法。這是一部對理解佛教有重大貢獻的書。依我看,它與《俱舍論》、《攝大乘論》等書是同一等級的,值得特別附此一提。
  (四)此外,印老對《阿含經》的提倡,對中觀學的闡揚、對《攝論》的詮釋、對大乘三系的釐清與判攝、對大乘佛法之產生原因的探討,對中國初期禪宗史(慧能及其前)的研究……等,他的成就是眾所週知的,而且也大多成為二十世紀下半期台灣佛學界的重要話題,因此,這裏不再多說 [2]。
  綜合地看,雖然印老著述所涉及的層面相當廣,他的眾多論著所討論的多面向問題,使台灣的佛學界,由原來對佛法大海之蒙昧陌生(unfamiliar)的氛圍,快速地邁向熟悉(familiar)的層次。當然,提昇台灣佛學界之佛學認識水準的人絕不祇印老一位,是眾緣和合的成果,但是,無疑的,印老的推動力是其中最顯著的。
 
  在印老的諸多研究成果之中,最引起學術界或佛教界重視的應該是下列幾項:
  (一)阿含學的闡揚:印老在這方面的相關著述,很明顯地引發學術界或佛教界對原始佛教或南傳佛教的研究熱忱。從而也一掃傳統中國佛教「忽視或貶抑小乘佛教」的風氣。楊郁文等人的阿含研究、吳老擇的主持翻譯《南傳大藏經》,都與印老對阿含學的強調有關。
  (二)對中觀學的詮釋:他的《中觀論頌講記》及《中觀今論》的出版,破解了研讀《中論》之層層難以穿越的藩籬。中觀大義乃得以成為台灣佛學界的顯學。沒有印老的釐清與詮釋,恐怕學界對中觀學望而卻步者多。學界對中觀學的研究進度,當會延遲若干年。
  (三)對大乘三系的判攝:將大乘思想判攝為「性空唯名」、「虛妄唯識」、「真常唯心」三系,並給予其在信仰上的價值判定,這是印老最引起學界討論的看法。而「大乘三系」的判攝主張也成為台灣佛學界的流行理論之一。
  (四)提倡以「人菩薩行」為基調的人間佛教:這是迄今仍然風行的大乘佛教實踐法門。是印老抉擇大乘佛法之後所理出的主張。其中有契合時代、對治偏失的意義在內。它其實是初期大乘佛法的根本義,祇不過為傳統中國佛教所忽視而已。因此,印老之「人間佛教」或「人菩薩行」的主張,依我看,其實是復古,不是創新。我曾說印老「反傳統」,這是指他「反唐末以來的中國傳統」[3] 而言。至於說他復古,則是說他企圖恢復印度大乘菩薩行的原本意趣而言,是對古代法義的一種「重新抉擇」。
 
  上列諸項是印老之佛學研究成果對台灣佛學界的顯著影響。在「印順學」體系之中,是包含有「立、破」二方面主張的。上列諸項是「立」的方面,至於「破」(或貶抑)方面,也有幾項頗為佛教界所熟知:
(一)大乘佛法有天乘化傾向,蘊涵有「天佛不二」思想。
(二)彌陀信仰的形成與太陽崇拜有關。
(三)密教是梵化、天乘化的佛教。
(四)印度大乘三系思想中,真常唯心系距離佛法核心較遠,較接近印度神教的真我、真心思想。傳統中國佛教中的天台、華嚴、禪宗等宗思想,皆較接近真常唯心系。[4]
  上列諸項批判,對於密教、淨土、禪宗等宗信徒而言,當然是一些不中聽的看法。因此,這些宗派的信徒對印老的反彈也在教界時有傳聞。不過,在「印順時代」,這些反彈大多僅止於竊竊私語而已。傳說台中某淨土道場曾焚燒印老的《淨土新論》一書,亦未見實據。至於以文章公開反駁者,僅牟宗三、李元松等少數人而已。
 
三、「後印順時代」台灣佛學界對印順思想的反應
 
  自印老在1994年封筆之後,台灣佛學界對印老思想的繼承與反駁,逐漸具體化或明顯化。迄今為止,被認為是在紹述弘揚印老思想的人或道場,有下列諸處:
  (一)昭慧法師主導的弘誓弘法團體。
  (二)傳道法師住持的妙心寺。
  (三)宏印法師所主導的學佛團體。
  (四)福嚴精舍及慧日講堂。
  此外,其他道場之以印老著述為教材者,亦所在多有。
  在這些團體或個人之中,有人已經積極地將印老的思想付諸行動(如昭慧法師之「撕毀八敬法」運動),有人則對印老思想之散佈於各書者,加以整理、詮釋成為系統化的作品(如性廣法師之整理「人間佛教禪法」、呂勝強的妙雲華雨的禪思、清德法師之整理印老的律學思想),有人則開始為「印順學」的傳播從事基礎性的鋪路工作(如昭慧法師的《妙雲集導讀》、傳道法師的《印順導師與人間佛教》、黃則洵的《印順導師語錄》,及拙編《印順呂澂佛學辭典》)[5]。至於學術界,也有楊惠南、江燦騰、邱敏捷等多人依學術觀點評介印老思想。
  除此之外,不同意印老看法的教界或學界人士,在後印順時代也紛紛發表文章,提出不認同印老思想的個人看法。下列諸文,即其中顯例:
  (一)溫金柯:《生命方向之省思》
  此書中有三篇文章批評印老。認為印老思想與涅槃解脫之間有難以跨越的隔閡,印老之「人間佛教的人菩薩行」淺化了大乘菩薩道,印老思想有明顯的懷疑修證者的傾向,因而造成台灣佛教的某些困局 [6]。
  (二)劉紹楨:〈大乘三系說與淨土三系說之研究〉[7]
  這篇文章的研究結論,否定了印老之大乘三系說與淨土三系說的正確性。認為「三系說典範的二大預設──緣起自性空與人間佛教,不但在立論上陷於內在理路的困思和偏頗,且不能依判準一致的原則用之於本系。……依此預設所論斷的印度佛教滅亡之因……是一種預設立論下的偏見。」而且,作者也否定了印老對淨土信仰的看法 [8]。
  刊登這篇文章的《諦觀》81期,在第一頁有「恭賀佛教高僧、佛教泰斗──印順導師……」的祝壽文字,但是雜誌中卻刊登這篇長達91頁的長文來評破印老的理論。這真是一種吊詭的安排。
  (三)如石:《現代大乘起信論》[9]
  書中有二篇文章評及印老思想。其中一篇〈台灣佛教學術研究、阿含學風與人間佛教走向之綜合省思〉曾刊登在嘉義香光寺所發行的《香光莊嚴》66期。另一篇〈大乘起源與開展之心理動力〉刊登在聖嚴法師所主持的《中華佛學學報》14期。
  其中,後一文評破印老之「佛滅後,佛弟子對佛的永恒懷念是大乘起源與開展的原動力」的說法,並認為印老的某些研究「淺化、窄化甚至曲解了印、藏、漢大乘佛法的深廣意涵」[10]。前一文則認為印老的人間佛教是「俗化的現代台灣佛教」,是「捨本逐末」、「方便趨下流」,並指出印老「不曾提供(人間佛教的)一套具體的修行方法,……不關心究極的解脫與果證。」[11]
  (四)溫金柯:《繼承與批判印順法師人間佛教思想》
  書中有三篇文章與印老思想有關,是作者與性廣、林建德、楊惠南等三人的法義討論。而評破的核心,仍然是認為印老的人間佛教思想「比較重視利他精神,而較不重視修證。」[12]
  (五)恒毓〈印順法師的悲哀──以現代禪的質疑為線索〉[13]
  這是大陸學者的文章,原來不在以「台灣佛教思想史」為限的拙文範圍內。但是因為此文在網路上流傳,台灣佛學界談論者甚多,因此列之於此。
  文中謂印老思想「充滿了錯誤的內容」,謂印老的「理論和知識性錯誤就至少有十二個方面」云云。
  上列諸文是1994年以來在台灣佛學界流傳的批判印老思想的文章。其中,自2001年十月迄今即有如石、溫金柯與恒毓三人對印老施以強烈的批判。雖然這些批判也招致昭慧、性廣二位法師及江燦騰博士等人的反駁,但是一股大異於印順時代的「公然批判印順思想」的氛圍,似乎已然形成於台灣佛學界之中。
 
四、法義辯論的意義
 
  反駁印老思想的文章,大體可以區分為二類。一類是學術討論,是純就義理詮釋、史料運用、思想演繹等方面所作的佛學辯析,目的在求真而不在宗教信仰。另一類則是宗教信仰的討論:什麼是正法,什麼是邪法或似法,什麼較可信,什麼較不可信……等等,目的在為信徒提供一個較可遵循的途徑、或捍衛自己一向遵循的信仰體系。前述劉紹楨的論文是學術性的,而如石、溫金柯、恒毓等人的文章則與信仰有關。這兩類文章當然有交集點,但是撰述動機並不相同。
  印老的文章也包含這二類,有純學術性的討論,也有弘法類的作品。論比重,當以弘法類為多。
  有關學術性作品,性質較單純,這裏不擬多說。我想討論的是信仰類文章之相互批判的意義。
  如石、溫金柯、恒毓等人所批駁印老思想的文章,都包含有「維護正確佛教信仰」的用意。他們認為印老之貶抑真常系、貶抑淨土與禪宗、闢斥密教及提倡人間佛教等觀點,其論證過程有問題,結論也不盡可信。因此,為捍衛正法,乃起而為文批判印老。
  問題是:揭示正法、為信徒指出一條信仰的明路,正是印老主要的研佛動機。因此,就動機而言,印老與如石等批駁者的立足點其實是相同的。
  站在這種相同立足點的辯論,是不是理屈的一方一定會「棄暗投明」,改變信仰呢?從二千多年來的佛教史來觀察,答案是否定的。當中觀與瑜伽、禪宗與天台、日蓮與淨土等對立宗派信徒相互辯論而有一方敗陣時,敗陣的一方是不會就此解散的。至少,歷史上還沒有發生過因為辯論失敗而致宗派瓦解的事例。而縱使有信仰改宗的事例,也是個人的,少數的。至於其所屬的宗派,則仍然屹立不搖。
  依據這一歷史趨勢來看印老批判他宗的結果,可以預見的是,縱使印老的觀點正確無疑、顛撲不破,被評破的宗派必然仍是「各有眷屬」。那些宗派(如:密教、禪宗、淨土宗)的信仰必然仍是各行其道,不會轉而依循印老所提供的法門。至少大部份人必是如此。顯著的事例是另一位佛學大家呂澂的評破《楞嚴》。他寫了一篇〈楞嚴百偽〉,列出101條證據來論証《楞嚴經》是偽書,並認為該經是使「佛法奄奄欲息」的「邪說」[14]。然而,數十年來研讀《楞嚴》者仍然大有人在。呂澂的說法在佛教界並沒有顯著的影響。在台灣,印老所評破的密教、所貶抑的禪宗都愈來愈盛,這種情形與呂澂之評破《楞嚴》,真是如出一轍。
  既然如此,一個佛教論師對他宗的批判,對正法與似法的抉擇又有什麼意義呢?依我所見,它固然不能達到前述之讓人改變信仰的效果,但至少仍有下列意義:
  (一)它可以彰顯佛教歷史發展的曲折史實。展現出:人的因素與思想的因素對佛教的傳承可能造成的扭曲或畸形發展。
  (二)破邪可以顯正,評破他宗的缺失,也是彰顯自宗特色的方式之一。
  (三)對所貶所破諸宗,未嘗不是一種可供反思的諍言。譬如呂澂曾經批評禪宗「重智輕悲」[15],現代的禪宗諸派自可以引以為鑒,多從事社會關懷。
  儘管對他宗的批判有上列意義,似乎「功不唐捐」,但是所引起的彼此猜忌、諍論及人力資源浪費,也是已有的歷史事實。傳說有人燒印老的《淨土新論》;也有法師禁止信徒閱讀印老的著作;甚至還有人說印老之體弱多病,就是他闢斥密宗所招致的報應……。這些繪形繪影的傳說,在台灣佛教界曾經不斷地流傳著。
  這些謠傳也許會被斥為無聊,但是這一現象的背後,也反映出一項事實,此即:傳統密、禪、淨諸宗信徒覺得受到印老思想的傷害,從而引起印老信徒與被評破宗派信徒之間的心結。原本印老是要為佛教徒指引一條信仰的正確道路,沒想到反而讓某些人覺得印老是要摧毀他們的信仰。他們的學養無法與印老辯論,但是他們的內心是不服的。他們覺得:難道印老有慧能、馬祖等禪宗祖師的宗教體驗嗎?印老的研究成果會比《無量壽經》更可信嗎?印老的思想優於密教祖師,甚至超越《大日經》嗎?
  佛教信仰並不是全然由理性所主導的。當理性辯論無法勝過對方而內心又不服氣的時候,往往會有人另尋管道來為自己的信仰問題解套。信仰依據(範式Paradigm)的差異,宗教體驗的有無、對法義的不同詮釋、對傳統的依賴(有人會如此想:古代有那麼多人都信仰了,難道他們都錯了嗎?),以及信仰共同體的內部支撐力……等等都可以使自己在辯論辭窮之時,內心仍能坦然相信自己的選擇不會有錯。
  這就是古來法義之諍所蘊涵的吊詭情勢。從中可以窺見理性成分與非理性成分在信仰領域之中各據要津。
 
五、後印順時代的印順學
 
  印老的研究成果,已堆積成一座思想大山。
  思想大山既已形成,後繼者又該如何「接著講」?要使印順思想成為更系統性的「印順學」,要使印順學對台灣歷史多一些正面影響,少一些負面價值,則後繼者自須在態度與方向上,更加用心拿捏才是。下面是我想到的幾點,卑之無甚高論,提供大家作為思考的起點而已。
(一)與國際學術接軌
  印老思想的深度與廣度是不少國人所熟知的,但是這些思想在國際學界的影響力及被關注的程度,都遠低於我們的預期。國外學術界主動召開之討論印老思想的學術會議,仍未之見。
  以近年來歐美學界所矚目的日本「批判佛教」思想為例,歐美學界之注意日本「批判佛教」者,即遠多於注意印老思想者。依我個人所見,「批判佛教」的主導者松本史朗與褲谷憲昭二人,學養未必優於印老。而印老對佛教各宗的批判,論質論量也都不稍遜於松本、褲谷二氏。那麼,為什麼印老思想不太受國際學界注意呢?(「批判佛教」之外,日本「京都學派」之甚受西洋學術界青睞,也是另一顯例。)我們該如何將印老思想推介給國際學術界呢?
  近年來已有機構計劃性地將印老著作翻譯成英文,這當然是一項很好的起步。接著該做的,恐怕是與國際學術界人士一齊來討論印老思想吧?
(二)與時代接軌
  將印老思想提出來與當代問題相銜接,也是一項值得考慮的方向。日本「批判佛教」風潮中曾經涉及日本社會上的「差別(不平等)」社會問題。京都學派的久松真一曾與保羅田立克(Paul Tillich)對談,該派也頗注意禪在現代文明中的意義。像這類觸及時代脈動的思考方向,都應該是後印順時代之印順學弘揚者所矚目的。在後現代社會裏,印順學有著力點嗎?如果有,要如何著力?這些問題似乎也可以想想。
(三)對印老思想作「創造性的繼承」
  這應該是「接著講」而不是「照著講」的真實意趣吧?友人傅偉勳生前提出的「創造的詮釋學」與此意略同,他的這一概念蘊含有「批判的繼承」與「創造的發展」二義。我所以未沿用傅先生的原語,是覺得繼承印老思想的當代佛學界人士,對印老都懷有極高的敬意,因此不會喜歡用「批判」二字來繼承印老思想。此外,我的重點在繼承時的「創造性」而不先預存「批判」意圖,因此,與傅先生的概念,仍有方向與內涵比重的不同。
  創造性繼承的第一步是如實地瞭解印老思想,第二步才去思考「後印順時代」的繼承者,該如何去體現、延伸、或衍生印老思想。具有這種「思想史發展性」的自覺,當較易使印老思想與時代接軌,印老的思想也比較可能長久以「活泉」的形態出現,而不致於被時間稀釋成枯井。
(四)深思印老所貶抑或排斥之其他宗派的內涵及價值
  在印順學體系之中,曾被印老所貶抑或排斥的宗派,有密宗、淨土宗、禪宗、天台宗與華嚴學。印老之指摘這些宗派的缺失,當然是言之有據,不會無的放矢。在這方面,印老忠於自己所學,並真誠地將所學公諸於世,以確立他心目中之「正確的佛教信仰」。這樣的態度、動機、都是值得讚歎的。
  但是,態度與動機的正確,並不一定能保證結論的正確。一個人的時間有限,要在一生中深入研究上述所破諸宗,是相當困難的。何況,這些看法只是印老治學範圍中的一部份而已。易言之,對這些宗派的研究,印老並沒有用他的全力。所以,我認為對後繼者而言,其間還大有探討、深思的空間。
  我建議印順學的後繼者,能以公平的心態去研究印老所破諸宗。去考察這些宗派的長處,可信性何在;探討千餘年來仍有那麼多人對它們信受奉行的內在原因。
  然後,將這些宗派的長處,取來與印老所破斥之諸項相對照。如果結論仍然如印老所言,那麼,印老所破當然更昭公信。如果認為這些宗派仍有信仰價值,也應該把真實還給歷史。
  此外,印老壯年時所處的宗教環境與我們現代是不盡相同的。二十世紀中葉的「宗教對抗」情境,到二十世紀末葉已經轉換成「宗教對談」情境。「我不會相信你的宗教,但我尊重你的信仰及傳教自由」。不同的宗教尚且如此,何況千餘年來同屬佛教一脈的不同宗派?所以,後印順時代的印順學繼承者,對於其他佛教宗派的教義批判,固然可以依理直書,但是在態度上、遣詞上,恐怕仍須懷有一份尊重才好。像印老在批評天台宗之「三智」義時,曾說天台宗「真是欺盡天下人」。結果引起牟宗三的不滿而反評「天台家並不欺人,乃印順欺人也」[16]。我覺得這兩位大師的這種情緒性語句,都是學術討論中的「電線走火」,是可以避免而沒有避免的。
  另一個例子是印老對西藏密勒日巴的評斥。印老指出密勒日巴為了學法,而聽從上師馬爾巴的囑咐,用邪術降雹去毀滅村人、畜生及莊稼。印老以此為例,指出這是佛法的神化與俗化,認為這不是純正佛法。並謂自己的意願,就是「為純正的佛法而努力」云云 [17]。
  對印老的這種心路歷程的描述及學佛動機,身為後學的筆者也頗能感同身受。但是,如果讀者只看這一段描述而以為西藏佛教就是這種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惜傷害眾生的宗教;就以為密勒日巴與其師馬爾巴就是這種自私的人,這樣的看法與評斷,就失之偏頗了。如果我們能再仔細一點去閱讀《密勒日巴尊者傳》,而能設身處地去瞭解的話,對密勒日巴的評價自不致於如此輕率,也就不會讓西藏佛教徒以為我們是在惡意詆毀他們心目中的偉大修行者了。
 
六、結語
 
  在台灣佛教思想史上,很少人能夠否定印老是一位空前的思想巨人。但是,思想史上的巨人仍然必須遭逢時代變異所帶來的價值重估。
  二十一世紀的當代世界,面臨的是一個空前劇變的時代。世界各地,大多被籠罩在難以掙脫之全球化劇變的脈絡之中。人類的思維方式、倫理觀、價值體系、方法論等都有前此未見的新發展。學術界對異質文化的容忍度、去中心化、重視它者、安於無常(瞬間即逝)、反對形式……等等新時代的特質,都是前此所罕見的。
  在這「新時代特質已經浮現」的當代台灣,對於印老思想的承接、衍生、或批判尺度究應如何拿捏,也許是我們所該及早思量的。
  承襲印老思想者與反對印老思想者的態度雖然對立,但是仍然有一個交集點:他們都在為歷史負責。因此,拙文如果內容毫無可觀之處,至少,它可以是思想史發展過程中之一段微小的叮嚀或提醒。
【註釋】
[1]  印順《華雨集》(二),1993年四月,台北:正聞。
[2]   參閱拙作〈印順法師佛學思想的特質及歷史意義〉,收在《印順呂澂佛學辭典》卷上,14-23頁,2000年四月,台南妙心寺版。
[3]   參閱拙作〈現代中國佛教的反傳統傾向〉,收在《二十世紀的中日佛教》,8-9頁,1991年,台北:新文豐。
[4] 參閱拙作〈印順法師對大乘佛法的詮釋與評價〉,收在《人間佛教薪火相傳學術研討會》專集,23-32頁,1999年,桃園:弘誓文教基金會。另見註(2)所引書。
[5]   中國大陸的郭朋先生,撰有《印順佛學思想研究》一書,以闡述印老思想。唯此書出現較早,時在1991年(北京社科院),因此,屬於「印順時代」的作品。
[6]  溫金柯:《生命方向之省思》,12-17頁,1994年,台北:現代禪版。
[7]  見《諦觀》81期,1995年四月,台北:諦觀版。
[8]  參見註(7)所引書,65頁。
[9]  如石《現代大乘起信論》,2001年十月,南投:南林版。
[10]  參見註(9)所引書93-97頁。
[11]  參見註(9)所引書161-176頁。
[12]   溫金柯《繼承與批判印順法師人間佛教思想》9-176頁,2001年8月,台北:現代禪。
[13]  見恒毓電子信箱buddhahy@bigfoot.com,2002年1月25日。
[14]   呂溦〈楞嚴百偽〉,收在《呂溦佛學論著選集》(一)(370-395頁),1991年七月,山東:齊魯書社。
[15]   呂溦《中國佛學源流略講》附錄〈禪宗〉(P.2991) ,同註(14)。
[16]  牟宗三《現象與物自身》,377-378頁,1975年,台灣:學生書局。
[17]  印順《華雨集》(五)冊,54-55頁,1993年,台北:正聞。
http://www.awker.com/hongshi/special/arts/art16.htm
 
 
 

台長: 阿楨
人氣(1,874) | 回應(35)| 推薦 (1)|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 個人分類: 思想文化 |
此分類下一篇:美國的科學真的天下第一?
此分類上一篇:《印度佛教史》

圖博館
中國宗教調查報告:90%場所建於1982年後 和尚人均月入397元

和尚都有錢,這是近年中國社會各方對於宗教界尤其佛道教人士的一種印象。和尚到底有沒有錢?2015-7-7上午,中國人民大學發布《中國宗教調查報告(2015)》。調查結果與大家的印像大相徑庭,報告顯示:五大宗教教職人員的月平均收入為人民幣506元,中國和尚人均月收入僅為397元,41%無養老保險,26%的場所沒有醫療保險。今天的宗教活動場所,90%都是1982年以後批准的,並非歷史的自然延續,而中國寺廟僅有6%收取門票。佛教是五大宗教中在公益慈善方面貢獻最多者,平均每間佛寺一年慈善支持為4.1萬元,遠高於平均數1.8萬元。
  統戰部門訪問宗教場所頻率:每年1.8次
就國家與宗教的關係而言,當代中國最重要的命題就是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宗教局訪問宗教場所的頻率是每年3.8次,統戰部是1.8次,宗教場所回訪的次數則分別是3.5次和1.3次。從宗教的適應方面講,90%的場所建立了以民主管理委員會為核心的現代管理制度;30%以上的宗教場所有教職人員在人大、政協、青聯等國家機構參政議政,以宗教人士的身份實踐著公民的政治權利;60%的宗教場所負責人認為宗教政策鬆緊適度,40%以上的宗教場所積極參與到社會公益慈善活動。
  中國政教關係:對政教分離態度審慎
在宗教與國家的關係上,中國宗教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調查發現,中國宗教願意接受國家的指導,保持與政府、國家之間的和諧關係。對於傳統的“政教分離”原則,宗教場所負責人保持了審慎的態度。在有關政教關係的多個判斷中,只有“政教分離”原則被半數以上的負責人反對;而對於用司法途徑管理宗教、國家出錢修建宗教場所、國家給教職人員發生活補助、國家出錢辦宗教慈善、宗教納入國民教育、增加宗教人士的大政協比例等問題,宗教場所負責人總體上持支持態度。中國宗教與國家之間更多地呈現出同甘共苦、同舟共濟的關係。
  中國宗教信眾改變老人多局面
中國宗教信仰者的結構正在發生深刻的變化。傳統的”老人多“已經不是事實,半數以上宗教信仰者年齡已經在60歲以下。不過,文化程度低依然是宗教信仰者的一個特徵,43%的宗教信仰者學歷是小學文化及以下,只有不到5%是大學及以上。
2015-07-09 08:39:53
圖博館
11%宗教教職人員有大學以上文化程度

宗教教職人員在年齡與教育程度等方面,則有嶄新的呈現。大多數教職人員的年齡在30至60歲之間,11%擁有大學及以上文化程度。在接受調查的4382名宗教場所負責人中,平均年齡為55歲,大學以上文化程度為15%。可以說,1980年代以來中國宗教教職人員青黃不接的局面已經得到根本性改變,中國的宗教教職人員已經實現了代際轉換,這為中國宗教的健康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中國宗教場所體現出一定的現代性。56%的場所具有組織機構代碼證,47%的場所有自己的銀行賬戶。有10% 的場所使用網絡傳教,10%的場所活動時使用多媒體投影。
  中國基督教堂一半以上修於1977年後五大教中唯一
多項指標表明,在五大宗教中,基督教是與當代中國社會環境適應得最好的宗教,這可能是基督教近30年來取得長足發展的根本原因。從宗教場所的建築時間看,一半以上的基督教堂是1977年以後修建的,這在五大教中是唯一的,最鮮明地體現了基督教的快速發展。就建築風格而言,82%的基督教堂都是中式建築,遠高於天主教的51%和伊斯蘭教的40%。基督教堂還是過去5年內建立新活動點最多的宗教(12%),是擁有信徒小組比例最高的宗教(52%),也是使用投影儀最多的宗教(40%)。令人吃驚的是,1977年之後,居然還有8%的基督教堂曾經被關閉過,這一數據遠超過五大教平均值3.8%。這似乎印證了宗教社會學一個原理:適度的外部壓力對於宗教的成長起積極作用。
  道教國際交流最多天主教教職人員文化程度最高
道教是中國最為本土的宗教,實際上卻是具有很強國際性的宗教。有11%的道觀開展了國際交流,在五大教中獨占鰲頭。另外,9%的道觀在民政部門登記了社會服務機構,在五大教中比例最高。閃爍著利瑪竇科技傳教的流風餘韻,天主教教職人員的文化程度在五大教中最高。43%的教務負責人是大學以上文化程度,遠遠超過五大教的平均數18%。
2015-07-09 08:41:14
圖博館
回應

  佛教寺廟多被政府圍起來造景點,收錢的大頭是政府和商人,普通僧人只有無可奈何。
  去你妹的那個寺廟上香不收錢的,和尚有工資還叫和尚?都變成工作了還修你妹的佛啊!
  雖然說吃住在寺裡,但基本的日常需求都是要的,而且你也知道中國人重孝道,節假日里和尚偶爾也會去看一下父母。 
  南普陀開元寺還有北京的廣濟廣化,拿居士證進法源也是免費,免費贈香.還有河北的臨濟寺柏林禪寺有免費的禪修班.僧人發工資怎麼了?僧人不是社會人士麼僧人不用吃飯不用採買衣服香皂麼?
  397元?可能嗎,不同意的舉手       
  加個零都不能準確表達現狀。尤其是藏教,很多仁波切在北京租房收徒,舉行各種儀式,都是要收錢的,而且數額巨大。       
  家裡有父母還要出家當和尚,這是啥孝道?       
  出家是割愛辭親,並不是拋棄父母,出家是不是連媽媽也不要了?沒有這回事!出家人更需要孝順父母。如果父母沒有人養,一定要孝養,出家人不要父母的財產,但是父母沒人管的時候,出家的兒女一定要把他們請到寺院來孝養。
  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年紀青青的跑去出家,實在不合時代了,年青人找一份工作,像釋迦牟尼那樣成家生子,退休後入寺廟靜心修行,也可以在家修行,佛法無處不在,一切法皆是佛法,為什麼一定到寺廟裡去過與世隔絕的生活呢?唯一的解釋是厭世和懶惰思想,這樣的人即使出家,也永遠不會成就,倒造了一身罪過,當知,施主一粒米,大如須彌山,今生不了道,披毛帶角還。       
  出家的僧人是以全部的生命和時間,來過清淨的梵行生活,來修學佛法、弘揚佛法,出家是割愛辭親,並不是拋棄父母,只是從一個煩惱的、世俗的家庭,進入清淨的、出世的修行環境。一般人僅對一個家庭負責,至多也超不出對天下人負責,出家人則要照顧到一切眾生。 我們的生活、生存,不管在家、出家,都是相同的。不過出家是把全部的時間用在修行上,用佛法自修,也用佛法來幫助其他的人修行佛法。 因此他自己本身除了修行佛法、宣揚佛法之外,沒有另外需要做的事,這是出家人的生活目的。
http://www.guancha.cn/culture/2015_07_08_326038.shtml
2015-07-09 08:42:15
圖博館
2016全國兩會妙江法師提案:把文物部門名下寺觀歸還宗教界

在今年的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五台山碧山寺方丈妙江大和尚在題為《關於將文物旅遊部門管護的寺廟道觀歸還宗教人士看護管理的提案》中表示,根據政策和法律規定,“文革”時期文物、園林、林業等部門佔用的寺觀,要有計劃有步驟地退還給佛道教界管理使用。但目前絕大多數寺觀至今仍被文物、園林等部門佔用,拒不退還佛道教管理使用。而目前所謂的“文物寺觀”“園林寺觀”“旅遊寺觀”存在問題不少,極不利於宗教團結和睦,有損國家宗教形象。為此,妙江大和尚在提案中提出了建議修改文物保護法律等4條建議,以下為提案全文
...........  
1、文物部門缺乏保護宗教文物場所必要人員,大量寺廟道觀或鎖門或僱傭當地老人看護,因管理不善,文物丟失毀損嚴重,違背了文物管護初衷;
2、一些文物和園林部門將宗教場所出租給假僧人和假道士非法牟利,騙取信眾錢物,嚴重傷害了宗教人士感情、損害了國家宗教形象,一些地方還存在著錢權交易等違法亂紀行為;
3、一些文物和園林部門借宗教文物場所向國家要修繕經費,但經費很難真正用到文物管護中;
4、宗教人士為討回寺廟道觀,向上級部門申訴、信訪或打官員,對社會和諧穩定一定負面作用;
  希望國家有關部門借全面深化改革機遇,從法律、管理體制方面解決文物宗教場所使用問題,將文物宗教場所歸宗教人員使用,發揮寺廟道觀特有的社會作用。為此,提出以下建議:
1、建議全國專題督促國發[1980]188號文件落實,凡是“文革”前有僧道人員居住並過宗教生活的寺觀,一律退還給佛道界使用。
2、屬於文保單位的寺廟道觀歸屬僧道使用。寺廟道觀文物所有權由文物部門代國家持有,看護、使用由宗教人員承擔,文物部門給予必要技術指導。
3、建議國家修改文物保護法律。明確規定,宗教活動場所即使被認定為文物保護單位、宗教其他財產被認定為文物,其產權歸屬和宗教場活動場所的使用權不變,由宗教人員使用。
4、鑑於文物宗教場集文物和宗教於一體、分屬宗教部門和文物部門管理,建議將此問題較多的市縣宗教部門和文物部門合併,減少兩部門糾葛。
2016-03-08 11:21:10
圖博館
回應

 歸還宗教界?表示以後寺廟就成大地主了!
 不可,作為佛教弟子之一我首先反對!反而應對所有宗教和宗教人士的財源進行監控,切不可讓宗教坐大。高僧大德我見得多了,大部分是披著正信外衣的外道邪魔,騙取財色,宣揚迷信。有志氣的佛道教人士應該遠離名山古剎,深入市井農村,與耶教一爭長短,將之驅離中華大地。
 古時候的和尚都是節衣縮食化緣攢錢修廟和寺院,一座寺廟經過幾代人的修繕才成規模,現在的和尚是伸手向國家要財產要寺院,況且這些著名景點還給宗教界,最終到底還給誰?還不是讓你們這些得道高僧一個個現出原形露出市儈的嘴臉來爭搶?
 說好的四大皆空呢?怎麼爭起房產了,爭也是爭反了,所有宗教場所都應該收歸國有,不能讓這些不干活的貨以宗教的旗號大肆斂財。
 不管是國家的還是人民的,總之不會是你這個所謂的“宗教界”,真是變著法子搞私有化
 歷史上四大滅佛運動都是因為和尚不事生產,霸占良田,而且還敢插手政治!中國這麼多朝代一直沒有乾涉宗教,但是今後還敢爭奪政治資源,那後果應該是爽爽噠……
 打壓佛教中國來說是件極度愚蠢的事情,如果說中國有個無價的最富貴的國寶,我可以直接告訴那個國寶就是佛教,不要問我為什麼,因為你沒有真正去了解去搞懂他,你要真明白了就清楚,為什麼打壓佛教對中國來說是極度愚蠢,,,自己家有寶貝不珍惜,後果是人永遠成為人家的思想奴隸........不要看現在中國經濟軍事都強大,我可以直接告訴你們單靠這些中國難長久維持,未來中國最重要最關鍵的是強大自己的文化力量,而文化的核心就是思想理念上升到全人類就是所謂的宗教思想,就是宇宙人生的真相問題........
 佛教從來就不是國寶!佛教本身就是外來之物!而且佛教這東西也就在東南亞這塊有影響力,但是東南亞這塊論佛教影響力高的也不是中國!而是老撾泰國這類.再論文化影響力,我不覺得佛教於中國軟實力有什麼提升,我也不希望中國憑這個來影響別人!要論國寶,儒家,道家都比佛教更好,也更有代表性
古時候的和尚都是節衣縮食化緣攢錢修廟和寺院,一座寺廟經過幾代人的修繕才成規模,現在的和尚是伸手向國家要財產要寺院,況且這些著名景點還給宗教界,最終到底還給誰?還不是讓你們這些得道高僧一個個現出原形露出市儈的嘴臉來爭搶?
 古代和尚從來和窮找不到任何联系,寺院基本都是大地主,還不用交稅。做生意,放高利貸,不要太爽
2016-03-08 11:22:03
圖博館
泰國著名老虎廟被查抄 冷凍庫搜出40具幼虎屍體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2016.6.1報導,本週一,泰國野生動物保護部門和當地警方聯手,突擊搜查了該寺。在佛寺的冷凍庫裡,警方​​發現40具老虎幼崽的屍體,此事恐涉及野生動物走私和動物虐待。
  警方稱,暫時未能確定幼虎的死亡時間,估計應該是在出生後1至2天內死亡。一名參與行動的官員說,已死幼虎對“虎廟”有一定價值,但目前不清楚是怎樣的價值。有泰國報導指出,虎骨及老虎身體的某些部位會被拿來製作成“神藥”。
  目前執法人員已將寺廟豢養的3隻老虎轉移他處。據報導,這些老虎將被送到官方的動物保護機構。路透社說,這場行動將持續一周,更多動物將被分批轉移。
  據泰國媒體此前報導,當地政府部門欲將“虎寺”私養的137只成年老虎轉移到動物繁殖中心,遭到寺廟僧人的強烈抵制。
  1999年,這座寺廟收養了當地人送來的一隻受傷虎崽,此後便陸續收養老虎,致使養虎數量越來越多,“老虎廟”之稱不脛而走。2001年以來,該寺頻遭國際野生動物保護組織及西方媒體指責。
  “老虎廟”負責人素披蓬對所有的指控一直持否認態度。他曾說,該寺撫養這些老虎已有10餘年,“從未出現任何問題”。這座佛教寺廟中所呈現老虎與人類和諧共存的自然場景已經成為吸引國內外遊客的一個亮點,至於所謂虐待老虎、走私虎製品的指控,則是莫須有的罪名。他表示將訴諸法律維護自身權益。
  回應
 和舍利子、肉身不腐之類的做法一樣,表面慈祥的背後是噁心甚至恐怖。
 泰國等東南亞地區(包括港台),有用嬰屍做滋補藥或“養小鬼”的原始陋習,這些幼虎屍體的用處不問可知……
 泰國這國家,怪不得黃賭毒和什麼詭異的小鬼產業這麼盛行,風氣真是太奇葩了。
 泰國人真虛偽,天天喊中國遊客玷污他們寺廟,看看他們寺廟僧人,一手念佛,一手殺生,走私野生動物,好一個佛教國家,人民小肚雞腸,僧人殺人越貨,呵呵
 曾經傻傻的被一部報導這個寺廟僧人的片子感動過......
 又一碗雞湯變餿了
2016-06-03 12:40:40
圖博館
不毒不禿,不禿不毒。轉毒轉禿,轉禿轉毒。毒則禿,禿則毒。中國古代主流社會對這些不是生產名為出家人實為的寄生蟲的和尚就沒有什麼好感。老百姓一般把和尚叫作鐵裡蛀蟲,統治者更是搞出了三武滅佛。
 這個,一竿子掃落整船和尚是不太好的,以前,由於政府監管不到,一些寺廟成了藏污納垢之地,一些偽和尚為非作歹,這是有的。但是說逢禿必毒就真的太過了,還是有很多好和尚的。
 所謂“好和尚”的定義是什麼呢?戒律清淨,精研教義,專心修行——但卻仍然不事生產,靠人供養,並且佔據道德高地,左右輿情,爭奪話語權,認為只有像他們這樣“出世”才算“高明”,這樣的就叫做“好和尚”?若這樣的算是“好和尚”,我看其危害更大於“壞和尚”。
 泰國等東南亞國家信奉的是小乘佛教(中國南方一些少數民族也信奉小乘佛教),而中國佛教的主流是大乘佛教。二者對“好和尚”的標準是不同的。大乘佛教主張渡己渡人,普度眾生;信教者也可以在家中修行,不脫離生產勞動。小乘佛教主張只渡己不渡人,並且必須出家當和尚(短時間也行)。他們只顧自己乘著佛法而解脫,不回頭過來救度其他的眾生。大乘佛教認為小乘佛教是自私的,是“自了漢”。
http://www.guancha.cn/society/2016_06_02_362602.shtml
2016-06-03 12:43:42
圖博館
周游佛国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wtMJmoQmCrcP7ZLpdQkbULFXW8K-Khw7

尋根探源話佛教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hpuqzU8_AuoKp0yODyG_qGRbfyt2W6N0

佛教七大奇迹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tgHIB1XDm0

《玄奘之路》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1uSNGZ4CROVyM7n4ThX2H2PeppRVmlzc

大愛電視台 《大唐西域記》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8D24575D7778BA69

《佛国记—法显西行》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PR0QwA7ChFZEtTGYjAKj7kibQ45mM9UQ

大唐玄奘-電影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9MOidaFXNc

電影【玄奘袈裟】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VRs6TRrYUU

另參【圖博館】:《佛教一本能通?》 《批判佛教》 《印度佛教史》 《西遊記》 太陽底下那來《新西遊記》 《唐玄奘》
2016-06-12 07:57:49
圖博館
泰警拂曉抄寺 信眾人牆護住持2016-06-17聯合報

泰國警方十六日清晨五點持拘票突襲富裕且以飛碟外型聞名的法身寺,欲逮捕涉嫌洗錢和侵占公款高達十四億泰銖(約台幣十三點四億元)的七十二歲住持帕探瑪差若。警方的搜索行動在媒體跟隨之下全程直播,但警方無法突破數千信眾築成的人牆深入寺內逮人。這是泰國當局繼搜查涉嫌走私野生動物的老虎廟後,再次對地位崇高的佛寺採取法律行動。
帕探瑪差若被控收受前銀行老闆信徒侵吞的十四億泰銖巨款,此人已入獄。泰國最高調查單位「特別調查局」已偵察此案兩個多月,期間多次嘗試訊問帕探瑪差若未果。廟方聲明,帕探瑪差若病重無法接受傳訊,且只有在泰國恢復民主後才願接受司法程序。泰國軍方二○一四年發動政變,迄今仍由軍政府掌政。廟方否認住持洗錢,稱指控毫無根據、荒謬至極;信眾則認為這起調查有政治陰謀。
法身寺信眾人數居泰國之冠,警方突襲時數千人在寺前靜坐,阻擋警方進入特定區域。廟方自稱配合警方行動,但信眾不願離去,他們也沒轍。警方說,尚不清楚住持藏身何處,但相信他在寺內。警方允諾突襲行動和平進行,員警未攜帶武器,並避免與信眾起衝突,甚至在中午時分暫停行動讓僧侶用膳。
2016-06-17 11:31:39
圖博館
泰國民眾篤信佛教 性產業卻聞名全球2016-07-25中央社

  古人告子曰:食色,性也。說明性是與生俱來的需求,全球各大都會都有性產業,荷蘭阿姆斯特丹的紅燈區、日本東京的歌舞伎町、泰國曼谷的匯狂區和帕蓬及娜娜等區,都是世界知名的性產業區,但論情色事業的世界第一就非泰國莫屬,泰國位於歐洲與亞洲的轉運中心,加上低廉的情色消費,成為男人的極樂天堂。
  為什麼篤信佛教的泰國卻允許性產業如此發達,在泰國有句俗諺說,「女人是水牛,男人才是人」一句話,道盡泰國社會中男尊女卑的傳統觀念,女人地位永遠低於男人,在佛教教義中人民相信輪迴轉世,教育女性經由提供和尚食物或用品和捐獻金錢建廟來多積功德,下輩子就會變成男人。
  再者在泰國的佛教教義(小乘佛教)中指出,如果為了家庭生計或捐助建廟等做功德而從事性產業工作者,那是被允許的,教義中雖然不支持鼓勵從事情色行業,但顯得比較寬容,也產生一些鼓舞作用。
  在泰國的傳統社會,女人必須負責家庭經濟與生計,男人負責宗教和公共事務,以農立國的泰國,尤其是泰北和東北部,房產田地永遠是由女人來繼承,女性也必須承擔奉養父母的責任,在生計難以維持時,也只有走入情色產業一途。
  在泰國大城王朝時一夫多妻是合法,並持續了近600年,雖然此法早已經被廢除,但早已成為泰國男子風流成性的歪理,加上泰國法令規定夫妻的財產是採婚後共有制,失婚的女子往往為生計淪入風塵,或者成為小三。
  又越戰期間,大批美軍到泰國度假休閒,各式酒吧餐館和飯店如雨後春筍般,有了大量的需求,供應自然就源源不絕,這是市場因素,泰國政府根本無力阻擋,當然也產生各種犯罪和貪汙事件。再來亞洲金融風景,泰銖一夜大貶,泰國經濟遭受重擊,許多家庭生計陷入困境,資本主義盛行和全球化的的影響,有更多女性投入這個古老行業。
  有人說,泰國靠4個S吸引國外觀光客到泰國來,陽光、海洋、沙和性。
一名從事相關行業的泰國女子蓬娜(化名)表示,過去確實是很多前輩因為生計而投入這行,但如今是有更多年輕人因為物質慾望需求不惜賣笑賣身,夜生活菸酒不離身,在生張熟魏的日子裡,暴力毒品都會隨之而來,進來了就很難脫身。
  回應
邪惡(教)之地
2016-07-25 09:05:40
圖博館
印度失落的正義: 每22分鐘一件性侵 印度性侵案猖獗背後的原因

印度性侵案件猖獗已不是新聞,2015年8月底,印度北部村落有一對姐妹被判處「姦刑」,更是震驚國際。一名屬於賤民階級的男子與已婚貴族女子私奔,當地種姓長老會議決定讓他的妹妹們代替哥哥受罰,她們臉被塗黑、全裸遊街示眾,並遭到其他男子性侵,最後再被趕出村落。
  根據印度「國家犯罪統計局」的數據顯示,印度平均每天都有92個女子遭到性侵害,性侵害案件由2012年的24,923起,在2013年激增至33,707起。儘管印度層出不窮的性暴力事件近年來已經受到國際高度關注,卻依然不斷發生,到底是什麼原因讓印度女性出門在外都必須膽戰心驚?
  這背後的原因錯綜複雜,但脫離不了種姓制度,以及父權至上的社會結構。即使印度的憲法已經明文廢除種姓制度,並且規定:「任何人不得因種姓、宗教、出生地而受歧視」,種姓制度在印度的社會體制中,還是根深蒂固的存在。
  種姓制度將人劃分成四個階級,由高到低分別是婆羅門、剎帝利、吠舍和首陀羅。種姓是世襲的,依照傳統,不同種姓的人不能通婚,也只能做特定的工作,甚至連住的地方和吃的食物,都因種姓不同而有所規範。這些規範在現代的印度社會已經逐漸消逝,但在農村裡還是嚴格的執行。
  有一群人完全被排除在種姓制度之外,他們是達利人(Dalit),被稱為「不可碰觸」的人,也有人稱他們為賤民,他們在印度社會的最底層掙扎著。印度「人民公民自由聯盟」表示:「超過85%的性侵害受害者是種姓階級之外的『賤民』:達利人。在達利女性被害人中,有超過80%以上是未成年。」
  低種姓的階級在各方面都受到高種姓階級的壓迫,不論是在社會地位、經濟所得、教育機會都處於絕對的弱勢,同時也反映在婦女的安全上。低種姓的人,經常不被當成人來對待,因此達利女性受到性侵害,也被認為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然而,並不是全印度都是這個樣子,種姓制度以及很多落後的觀念在許多地區都有逐漸在改變。
  印度父權至上的社會結構也是造成性侵案件猖獗的原因之一,印度「國家家庭衛生研究」期刊2005到2006年間訪問印度12萬5000位女性,調查發現,超過40%的受訪者曾遭受丈夫毆打。相同的調查另外訪問了7萬5000位男性,超過51%不認為打老婆有什麼不對。
2016-07-25 10:03:19
圖博館
然而印度性侵事件猖獗是一個龐大的社會問題,背後的原因錯綜複雜,除了種姓制度和父權至上的社會結構,還囊括了警察的腐敗、司法資源的缺乏、和女性受教權被剝奪、宗教信仰等等問題。

神父性侵爆不完 教宗牧函致歉【聯合報╱編譯王麗娟 2010.03.21

天主教神父性侵兒童醜聞越鬧越大,教宗本篤十六世20日特於梵蒂岡發布牧函,痛批最先被揭發醜聞的愛爾蘭教會的主教們處理不當,下令對該教會展開調查並為此事表達歉意,不過教宗並未提及自己以及教廷包庇醜聞的責任。

朱維群批假活佛:騙錢騙色搞分裂活動 2015-12-06

就在某著名演員變身活佛後不久,12月5日下午播出的央視新聞頻道《共同關注》欄目針對社會上屢屢出現的假借活佛、法王名義非法收徒、傳法現象,採訪了全國政協民族和宗教委員會主任朱維群。朱維群在接受央視採訪時直言:此類現象甚至可能危害到國家安全。

美國女權主義者盯上達賴:曾與我母親約會 沒能脫離黃色笑話2015-10-18

近來,一則關於達賴的“桃色緋聞”,在西方媒體上吸引了不少眼球。10月12日,美國知名網絡媒體VICE的女性板塊刊發文章,題為《達賴喇嘛曾與我母親約會,但是他卻不能更進一步》。作者聲稱,她母親1973年曾在英國與達賴有一段尷尬的約會,並且評價達賴這麼多年都沒能脫離黃色笑話。VICE網站表示無法證實這一照片的真實性,但作者發誓說左側男子自稱達賴喇嘛。

男女雙修形影不離 禁欲沒人信【聯合報╱編譯田思怡08.05.16

紐約時報報導,獲得「格西」(佛學博士)頭銜的美國西藏佛學大師麥可.羅區(Michael Roach)和他的同修伴侶克莉絲蒂.麥克納利(Christie McNally)在10年前發誓永不分離,日夜形影不離。這兩位出家人對外宣稱仍過著禁欲生活,但很難取信於人。

仁波切與信徒通姦 呻吟聲洩底【聯合報╱記者袁志豪08.03.12

知名藏咒、梵咒唱誦喇嘛貝瑪堪布仁波切昨天與有夫之婦黃女發生性關係,照片被趙姓丈夫放上網站。照片/取自黃女部落格
知名藏咒、梵咒唱誦喇嘛貝瑪堪布仁波切,前天深夜與已婚的黃姓女信徒發生性關係。此事會東窗事發,是因黃姓婦人的丈夫打手機給留宿道場的妻子時,話筒傳來男女呻吟聲,他前往了解後報警抓人。黃姓婦人聽到錄音後,承認通姦,貝瑪堪布仁波切也不否認。
2016-07-25 10:05:34
圖博館
假密宗拐雙修 徒弟女友也染指2010-08-13 自由時報 記者林宜樟

嘉義縣男子江坤樺被指控假裝密宗大師,鼓勵捐獻就可消業障,甚至說精液和女子體液交融的雙修效果最好,昨天4名弟子出面控訴他騙財騙色數年,男弟子郭彥麟更大罵「神棍應該下地獄!」

誆歡喜佛改運 逼母女玩4P【聯合報2012.09.18

陳姓算命師誘騙一名婦人和她兩名未成年女兒供他洩慾,佯稱不「拜」歡喜佛將招致被輪暴惡運,母女長期被要求以4P方式口交、性交,還拍裸照、抄錄色情文章等方式祭拜,苗栗地院昨天將陳男依妨害性自主等罪重判19年6個月。

廣東譚崔靈修課 變性愛換偶趴 2012-03-22 中國時報

 為撫慰不安的靈魂,大陸一線城市近來出現大量靈修培訓課程,吸引以白領階級、貴婦為主的粉絲。廣東《羊城晚報》經過數月深入調查採訪,發現不少打著密宗譚崔課程旗號,實際卻走樣成為鼓吹淫亂、倡導迷信斂財的亂源,有些所謂身心靈導師,宣揚婚外性自由、鼓吹換妻換夫是女性解放途徑,為此廣東警方已介入調查。

印度聖者 性侵少女還自拍【聯合報2008.05.22

數千年來,印度教各宗派的精神導師都備受信徒尊崇,在追隨者心中地位高超,有治病神力,不受世俗法律轄制,但是最近多位「導師」騙財騙色的行徑,卻使印度教精神導師聖潔的形象蒙塵。
印度教精神導師(swami,聖者)現年35歲、名為桑特西‧瑪哈凡的精神導師,在柯枝市的住處內有16個套房,有如宮殿,被他當作政商名流、電影明星的招待所。除了涉嫌性侵少女、與數名少女拍下性愛影片,瑪哈凡還涉嫌從一名現住杜拜的印度裔女子騙得450萬印度盧比(約台幣322萬元)。女子說她給瑪哈凡這筆錢是為了買下一家旅館,瑪哈凡則堅稱,這是他為女子提供占星服務的酬勞。

「奧修門徒」淫亂 廈門逮人【聯合報2010.08.23

台灣籍男子陳克勇在福建傳揚「奧修」,騙色騙財,被廈門警方破獲逮捕。
廈門網報導,「綠土地健康社區」今年悄悄在廈門廣播山開班授課,警方獲報稱,「社區」的「導師」陳克勇,和六、七名女性追隨者住在一起,並有集體淫亂行為。
2016-07-25 10:07:11
圖博館
奧修被稱「性愛教主」2010-08-22明報專訊

原名為Chandra Mohan Jain的奧修1931年12月生於印度,是一名具爭議性的神學講師。他早年在印度當過哲學教授和巡迴演講,80年代開始自稱為「神」。1984年旅居美國時,因涉嫌發動細菌恐怖襲擊被驅逐出境,後被21個國家拒絕入境。1989年改名奧修(osho),意思是海洋。奧修強調自我開悟、愛和創造力的重要性,同時主張對性愛更開放態度,被國際媒體稱為「性愛教主」。他在不同場合的演講被整理成600多本書和成30多種語言,其作品被收藏在印度國家議會中。1991年1月,奧修死於心臟衰竭。

聖雄甘地禁慾 與裸女人妻共眠【聯合新聞網2010.04.25

在印度人心中,聖雄同時也是國父的甘地,象徵著光榮民族形象。但最近英國史學家亞當斯出版的新書中,大膽披露探討甘地的性生活,亞當斯直指以堅守貞潔而聞名的聖雄,晚年常和與裸女、人妻共眠,藉此進行的「性試驗」。

假靈修真上床 印度教上人受審【聯合報2010.04.25

自封印度教上人的尼提南達在印度資訊產業重鎮班加羅爾附近小鎮帶領信眾靈修;辦案人員卻在聚會所找到性愛契約。逃亡近月後落網,「上人」將面臨法律審判。

從印度的性寺廟看印度的性文化

  馬克思曾說,印度的宗教“既是縱慾享樂的宗教,又是自我折磨的禁慾主義的宗教;既是林加崇拜的宗教,又是札格納特的宗教;既是和尚的宗教,又是舞女的宗教。”
  在印度男性的生殖器官叫“林伽”(lingam),在一些古老的印度小雕塑中,你經常可以看見有一個雕刻著三個臉的半人半獸半植物的有角人,整個身子一絲不掛的在那裡做著喻伽姿勢,他的陰莖直直地勃起,堅挺而有力,他代表的就是生育與創造,印度人認為這極有可能就是後來印度教中傳說的濕婆神。而另一些動物的雄性生殖器也經常被雕刻在各種古老的建築或者雕塑中。與“林伽”相對應的還有“瑜尼”(yoni)。瑜尼是佩戴腰帶、項鍊和漂亮頭飾的裸體女人,她們健壯而豐腴,充滿了活力和激情。有懷孕的也有抱著嬰兒的,但是無論怎樣的形態,這些早期的女性雕像,都像徵著人類的繁衍,也是代表掌管生殖的濕婆神之妻--帕威蒂女神。這可能就是最早的“林伽”(lingam)崇拜。
2016-07-25 10:07:42
圖博館
印度幾乎所有的宗教,文化和藝術都起源於《吠陀經》,在吠陀教傳統中,性是永無終結的。人們將對性的信奉和拒絕當作決定靈魂存亡的措施,無論是 印度教教徒還是佛教教徒都信仰"投胎轉世"的人生輪迴說,認為人死後靈魂可變成人或動物繼續存在。而性就是人類這種人生輪迴中的一個重要部分,尤其印度教是繼承了印 ​​度土著居民達羅毗荼人的生殖崇拜文化和雅利安人的自然崇拜傳統而產生的一種宗教,他們都認為生殖與性慾就是人生最關鍵的連接點。儘管印度教和佛教中都有禁慾主義傳統,但是在大量的典籍中我們卻發現了這些宗教與性文化的千絲萬縷的聯繫,而這些典籍中的記載也頗令人尋味,也就知道這些宗教禁慾卻並不禁性,他們只是認為人應該放棄對性自由、婚姻和家庭三種樂欲的追求,這樣才能去往極樂世界,而性本身卻是天堂必經之路。
  由此,可以看出禁慾與禁性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而 佛教在傳入中國卻對於性是完全禁止,這是因為佛教為了在中國生存和更好的傳播並發展延續而不得不與中國文化傳統習俗相融合,逐漸改變修繕佛教中的教義,向中國的根深蒂固的儒家文化讓步,以求妥協與彼此融合,中國的佛教更多的帶有中國儒家文化色彩,而這也是為什麼佛教能在中國發揚光大而在印度本土逐漸衰落的原因之一。而與印度接壤的西藏卻更接近於原來的印度佛教,並有了藏傳佛教中的密宗一支。印度人雖然撰寫了第一本集“愛”與“性”為一體的《愛經》,但他們卻總是 將“愛”與“性”完全分開,認為真正的愛應該是無師自通的人類本能,無需任何指導;相反“性”卻需要強調技巧。因而,印度關於性問題的書籍中常常用最主要的篇幅來介紹“無愛的性技巧”,即使《愛經》一書也明顯反映出這一傾向。
  大多的宗教儘管互不相干,卻也在長期的歷史沿革中不斷的吸收和相互的影響著。如佛教中的密宗,其中就有一個歡喜佛。在笈多王朝(320年-600年)以後,佛教在印度本土日益衰微,幾乎沒有立足之地,印度教日趨強盛,幾乎控制了印度大部分地區,尤其是在南印度,基本都是印度教的勢力範圍。儘管在古印度帕拉王朝(750-1150年)的庇護統治下,佛教又保存了一段較長的時期,但是為了發展和延續,不得不吸收了大量印度教的內容,衍變為密宗。
2016-07-25 10:09:18
圖博館
密教也稱坦多羅教,坦多羅tantra(密咒)的詞根tan的原義就是生殖、繁衍。在密宗中,彼岸的超驗智慧“般若”代表女性的創造活力,另一種修煉方式“方便”代表男性的創造活力,分別以女陰的變形蓮花和男根的變形金剛杵為像徵,通過想像的陰陽交媾和真實的男女交歡的瑜珈方式,親證“般若”與“方便”融為一體的極樂涅槃境界。這就是“歡喜佛”的宗教寓意。佛教密宗裡男女雙修就是印度教性力派影響下的產物。
  在歡喜佛圖像中凶神惡煞的明王和明王妃合抱交媾,明妃摟抱其頭,一足圍繞其腰,就是“大樂”形式。與明王合為一體的嫵媚多姿的明妃,是明王修行時必不可少的伙伴。在佛經上叫做"先以欲勾之,後令入佛智",她以愛欲供奉那些殘暴的神魔,使之受到感化,然後再把他們引到佛的境界中來。這就是供奉歡喜佛所謂修煉的“調心工具”和培植佛性的“機緣”。對著歡喜佛“觀形鑑視”,時日久了則習以為常,慾念之心頓消,利用“空樂雙運”產生了悟空性,達到“以欲制欲”之目的。
  密宗認為他們對女性的崇拜是一種無私的行為,是一種真正意義上的愛:無愛,也就是《愛經》所詮釋的性愛的最高境界。因此,密宗儀式中的性事並不表現為激情,而是一種非個性化的行為,一種無狀態的心靈狀態和渾然一體的自我,沉浸於其中的是徹底的自我和自我的解脫。正是在這種解脫的意義上,禁慾與縱性、苦行與性力奇特地化為一體,成為同歸的殊途。這也就是為什麼在許多的寺廟中你都可以看見精美絕倫的性愛雕像的緣由,在今天,當我們漫步在印度諸多神廟中,你感受到的不是性的羞澀隱晦而是一種自然的原生態的美,那種源於生命本質的,是最持久的,也是永恆的。

印度廟妓

  長期以來,印度社會一直存在著一種陋習,就是將一些小女孩弄到寺廟充當「神之女奴」,但實際上這是假借向神獻身之名,讓窮人家的女孩當廟妓。當這些女孩年滿12歲后,她們又會被賣出淪為娼妓。
  目錄
1. 基本介紹
2. 宗教文化
3. 愛經KamaSutra
4. 歷史文化淵源
5. 代表性建築
6. 相關傳說
2016-07-25 10:09:59
圖博館
基本介紹
  「廟妓」又稱「神廟舞女」,這一制度是印度教里最臭名昭著的惡習,寺廟僧侶借神的名義,將窮人家的女孩帶進寺廟,名義上是讓其嫁給神或充當「神的侍女」,但實際上她們絕大多數都會成為僧侶及信徒的「私有財產」,任由他們支配。在需要時,她們還要淪為性奴,或最終成為娼妓。這些女孩成為「廟妓」時一般都不超過15歲,有的甚至不到10歲,而一旦成為「廟妓」,她們終身都不能嫁人。在寺廟中,她們飽受各種折磨,年老后往往又被寺廟轉賣或拋棄,處境悲慘。
現狀
  據印度媒體稱,目前在孟買、果阿等許多紅燈區里的妓女都曾出身「廟妓」。印度各邦在上世紀90年代先後制定法律,宣布組織女孩加入「廟妓」是非法行為。但實際上,法律只是讓這樣的活動走向地下,尤其是卡納塔克邦北部一些地區,這種習俗仍舊在秘密地改頭換面進行。在一些窮苦人家,重男輕女的父母一方面希望送走女兒能夠給家裡帶來好運,另一方面則輕信女兒嫁給神靈能找到屬於自己的幸福。
  公眾呼籲「救救孩子」
  許多印度民眾相信,儘管go-vern-ment為禁止「廟妓」制定了各種法規,但一些地區的法律部門對此仍採取熟視無睹的態度,甚至暗地裡默許類似行為的發生。卡納塔克邦一名記者就曾報道稱,時至今日每年至少仍有1000多名女孩因貧困而被迫加入「廟妓」行列,這也是當地警方在宣布事件調查結果后,許多媒體並不相信的主要原因。
  《印度教徒報》援引班加羅爾一位社會問題專家的評論稱,卡納塔克邦「關於保護婦女和兒童權益的法律仍停留在紙面上」,在「廟妓」盛行的北部地區,有關拐賣婦女兒童的案件明顯增多。時至如今,這種惡習更有從地下走向前台的趨勢。「廟妓」死灰復燃也讓印度多數媒體痛心疾首,「新印度快訊」網站在持續追蹤報道女孩被逼成為「廟妓」事件時不由得發出呼籲,「讓我們想辦法救救這些孩子吧!」
2016-07-25 10:11:29
圖博館
2 印度廟妓 -宗教文化
  印度幾乎所有的宗教,文化和藝術都起源於《吠陀經》,在吠陀教傳統中,性是永無終結的。這些宗教禁慾卻並不禁性,他們只是認為人應該放棄對性自由、婚姻和家庭三種樂欲的追求,這樣才能去往極樂世界,而性本身卻是天堂必經之路。由此,可以看出禁慾與禁性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而佛教在傳入中國卻對於性是完全禁止,中國的佛教更多的帶有中國儒家文化色彩,而這也是為什麼佛教能在中國發揚光大而在印度本土逐漸衰落的原因之一。而與印度接壤的西藏卻更接近於原來的印度佛教,並有了藏傳佛教中的密宗一支。
  古印度文化中,性與宗教是緊密聯繫在一起的。有一種信仰體系——坦陀羅,它不但不拒絕塵世的享樂,相反還要儘力去挖掘這種享樂體驗。
  中世紀印度寺廟裡充斥著大量色情雕塑。這些獨特的藝術在整個印度的色情藝術中極具價值。這些根據史詩時期各種傳說創作的傑作,一直為後人所推崇。寺廟的牆上,到處都雕塑著以各種姿勢性交的男女,有的是一對男女性交,有的則一大群人群交。
  作品中還有許多異常的性交方式,如口交,肛交等等。男人代表英雄,女人代表美麗漂亮的女神。這些女神是天堂中的高等妓女,人們常常認為她們是神的女僕,一般是生活在寺廟附近的歌女、舞女和寺廟妓女的化身。這些妓女在世時常參加寺廟的各種儀式。在特殊情況下,她們也為神事活動歌舞,或者通過賣淫為寺廟掙錢。
  3 印度廟妓 -愛經KamaSutra
  在千年之前,印度人就把這些各種性愛姿態的雕像坦然的展現在世人面前,讓所有的人對於性這個人類最基本的本能有著認知,女人和性在這裡達到了最完美的體現,這些雕刻不僅僅體現了印度古代高超的雕刻藝術,更體現了印度人對美的追求。印度人把性做為了哲學,更是做為了宗教予以崇拜,在他們看來,這是世界獨一無二的愛,也因此就有了印度著名的「愛經」(KamaSutra)。
2016-07-25 10:24:51
圖博館
........
  4 印度廟妓 -歷史文化淵源
  公元前2300年至公元前1750年印度人就在印度河流域創造了十分發達的古代文明哈拉巴文化。公元前1500年左右開始歐印語系的亞利安人逐漸侵入印度,摧毀了早期的古印度文明,他們在印度建立了新宗教文化和主教。印度的現代宗教和歷史,就是源於這種宗教文化--吠陀經。從現在殘存的古建築遺迹中我們發現了性愛和宗教的關係。在印度男性的生殖器官叫「林伽」(lingam),在一些古老的印度小雕塑中,你經常可以看見有一個雕刻著三個臉的半人半獸半植物的有角人,整個身子一絲不掛的在那裡做著瑜伽姿勢,他的陰莖直直地勃起,堅挺而有力,他代表的就是生育與創造,印度人認為這極有可能就是後來印度教中傳說的濕婆神。而另一些動物的雄性生殖器也經常被雕刻在各種古老的建築或者雕塑中。與「林伽」相對應的還有「瑜尼」(yoni)。瑜尼是佩戴腰帶、項鏈和漂亮頭飾的裸體女人,她們健壯而豐腴,充滿了活力和激情。有懷孕的也有抱著嬰兒的,但是無論怎樣的形態,這些早期的女性雕像,都象徵著人類的繁衍,也是代表掌管生殖的濕婆神之妻——帕威蒂女神。這可能就是最早的 「林伽」(lingam)崇拜。據專家考證,林伽崇拜起源於遠古的印度河文明時期。當時印度的原始居民達羅毗荼人盛行對男根的崇拜,摩亨殊達羅出土的印章反映出這種原始崇拜的痕迹。男根代表著繁衍生命的生殖能力,濕婆神也是從部落神祇演變而來的。實際上,林伽在印度教徒的心目中已不僅僅是生殖器官而是象徵著濕婆神的繁衍生命、創造萬物的無限潛能。濕婆既是苦行之神,也是縱慾之神,既是毀滅之神,也是創造之神。
  印度大多的宗教中對於性愛的態度是健康的,是泰然自若的。 印度教中有一派崇拜性力(shakti)密教神秘主義的宇宙論認為:人體是宇宙的縮影,宇宙生命是男性本原布魯沙或男性活力濕婆與女性本原普拉克里蒂或女性活力沙克蒂(Shakti:性力)結合的產物,因此男女兩性的交媾就隱喻著宇宙兩極的合一。它創立了一些獨特的方法,用祈禱和朝拜代替了原來的獻祭儀式,與印度教中其他門派相比性力派是種行動體系。
2016-07-25 10:27:02
圖博館
和印度教所有的教派一樣,他們也尋求解脫,但不在來世,而在「此生」,它不禁絕塵世中的各種享樂,反而去儘力地挖掘種種聲色之娛及「山神」經驗,它依靠性來達到獲取快樂的目的。他們認為修行的最終目的是克服兩極對立達到非二元狀態,獲得靈魂解脫的極樂或歡喜。通過想象的或真實的男女兩性的交媾(密荼那),認為性是最大的創造性能源,通過性交可以使人類靈魂和肉體中的創造性能源激揚起來,與宇宙靈魂的大能合流,達到一種最高的精神境界。這種性儀式或性瑜伽被看作靈魂解脫的捷徑。性力派特別重視性能量和性信仰儀式,他們也同樣信仰儀式圖、神秘符號和公式,為此他們直接把性交本身作為一種宗教儀式,通過性交可以使男女變成一對男女神,這種儀式稱為「輪寶供養」。它是在三更半夜由已婚或未婚的數對男女出席舉行「五種享樂」。前四種是魚、肉、酒、穀物和飲食,最後一種是性交。在性交之前需冥想和其他準備儀式,並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情,然後以多種形式進行性交,男女在極樂中溶為一體,體驗個人靈魂與宇宙靈魂合一的情景,性交並非取樂,而是藉助性來達到更高的精神境界。其最著名的方法就是口呤噢母嗎呢帕德米呋母"--意思是"寶就在忘憂樹中",並且名正言順地公開披露男女性器官的接觸。他們認為性是最自然,最美好的事情。
  掌管生殖與毀滅的濕婆更是以勃起的陰莖「林伽」(lingam)作為其另一個化身的象徵,在濕婆派的神廟裡供奉的林伽是一根約有半米長、黑色、禿頂的石柱,有的林伽上還雕有四面濕婆頭像,放在狀如磨盤、石雕的「瑜尼」上,象徵著陰陽交合而產生的生殖力量。傳說中「林伽」(lingam)的來由是這樣的:有一天濕婆(Shiva)的妻子Kamakshi和他鬧著玩兒,用手蒙住了Shiva的雙眼,沒想到這使世界陷入了黑暗!Shiva為了懲戒kamakshi,讓她用泥土為他做這個Lingam。當她做完以後,發現她無法搬動。這時,洪水來了,沖毀了Kanchipuram整座城市和神廟,唯獨Lingam還留在原地。Kamakshi因為死死的抱住了Lingam才沒有被沖走。而因為抱得過緊,她在Lingam上留下了她乳房和手鐲的形狀。「林伽」(lingam)在很多地方都被供奉,每個去朝奉的印度婦女都會在它面前獻上一把花瓣,合一下掌,然後再在它的圓頂上摸一摸。而在印度宗教中,如印度教,耆那教這些都是信奉濕婆神的,所以他的「林伽」(lingam)幾乎隨處可見,這代表的就是創造和重生。
2016-07-25 10:28:05
圖博館
歡喜佛
  大多的宗教儘管互不相干,卻也在長期的歷史沿革中不斷的吸收和相互的影響著。如佛教中的密宗,其中就有一個歡喜佛。在笈多王朝(320年-600年)以後,佛教在印度本土日益衰微,幾乎沒有立足之地,印度教日趨強盛,幾乎控制了印度大部分地區,尤其是在南印度,基本都是印度教的勢力範圍。儘管在古印度帕拉王朝(750-1150年)的庇護統治下,佛教又保存了一段較長的時期,但是為了發展和延續,不得不吸收了大量印度教的內容,衍變為密宗。密教也稱坦多羅教,坦多羅tantra(密咒)的詞根tan的原義就是生殖、繁衍。在密宗中,彼岸的超驗智慧「般若」代表女性的創造活力,另一種修鍊方式「方便」代表男性的創造活力,分別以女陰的變形蓮花和男根的變形金剛杵為象徵,通過想象的陰陽交媾和真實的男女交歡的瑜珈方式,親證「般若」與「方便」融為一體的極樂涅盤境界。這就是「歡喜佛」的宗教寓意。佛教密宗里男女雙修就是印度教性力派影響下的產物。
  在歡喜佛圖象中凶神惡煞的明王和明王妃合抱交媾,明妃摟抱其頭,一足圍繞其腰,就是「大樂」形式。與明王合為一體的嫵媚多姿的明妃,是明王修行時必不可少的夥伴。在佛經上叫做"先以欲勾之,后令入佛智",她以愛欲供奉那些殘暴的神魔,使之受到感化,然後再把他們引到佛的境界中來。這就是供奉歡喜佛所謂修鍊的「調心工具」和培植佛性的「機緣」。對著歡喜佛「觀形鑒視」,時日久了則習以為常,慾念之心頓消,利用「空樂雙運」產生了悟空性,達到「以欲制欲」之目的。
  密宗認為他們對女性的崇拜是一種無私的行為,是一種真正意義上的愛:無愛,也就是《愛經》所詮釋的性愛的最高境界。因此,密宗儀式中的性事並不表現為激情,而是一種非個性化的行為,一種無狀態的心靈狀態和渾然一體的自我,沉浸於其中的是徹底的自我和自我的解脫。正是在這種解脫的意義上,禁慾與縱性、苦行與性力奇特地化為一體,成為同歸的殊途。這也就是為什麼在許多的寺廟中你都可以看見精美絕倫的性愛雕像的緣由,在今天,當我們漫步在印度諸多神廟中,你感受到的不是性的羞澀隱晦而是一種自然的原生態的美,那種源於生命本質的,是最持久的,也是永恆的。
  在一部坦多羅教支派考拉·卡帕利卡派經典中,就宣稱藉助醇酒婦人可以獲得解脫。距克久拉霍約80公里的金德拉時代修築的城堡卡林賈爾曾是坦多羅教傳播的中心。
2016-07-25 10:29:11
圖博館
11世紀金德拉國王維迪亞達拉的孫子基爾蒂瓦爾曼,梵語戲劇家克里希納米斯拉(Krishnamisra)在梵語諷喻劇《覺月升起》中,提到丹伽、甘達、維迪亞達拉等金德拉諸王的大臣們,曾舉行坦多羅教支派考拉·卡帕利卡的狂歡儀式。在這種性儀式中男性修行者設想他本人就是男神,而他的女性配偶則被設想成女神。
  5 印度廟妓 -代表性建築
卡久拉霍性愛神廟
哈瑞·奎師那神廟
  6 印度廟妓 -相關傳說
  故事一
  在印度史詩《羅摩衍那》中有一段「恆河的起源」:傳說印度教大神濕婆和烏瑪交媾,一次就達100年之久,中間從不間斷,眾神對濕婆的生殖能力感到驚慌,就央求濕婆把他的精液傾瀉到恆河之中,孕育了古老燦爛的印度文明,這就是恆河之水從天而來的原因。而我們知道恆河在印度是被稱為母親河,聖河,由此不難發現,在印度性是崇高而神聖的。
  故事二
  是說印度五金的產生。也是印度史詩《羅摩衍那》中記載的關於戰神鳩摩羅的誕生過程是這樣描寫的:火神把精液從四面八方傾瀉向山王之女恆河女神,恆河裡的波浪都溢滿精液。恆河女神心裡惶恐激動,被熊熊烈火炙灼,隨即把燦爛的胎兒瀉向河中的波濤。從她身上瀉出來的東西,閃爍如精鍊的黃金。它一流到大地上,一切都化成純潔的銀。從粗一點的精液里產生了鐵和銅;從臟一點的精液里產生了錫和鉛。那些東西一碰到大地就變成了各種各樣的寶藏。女神把胎里的東西都變得非常美麗可愛。於是戰神鳩摩羅終於誕生了。
  故事三
  據史料記載,印度廟妓,來自一個傳說。十六世紀時,一位南部君王,發現妻子與人通姦,盛怒下叫兒子把她的頭顱砍掉了。這君王見兒子聽他的話,問他要什麼賞賜,兒子說想要母親回來。可是,他母親的頭顱已不知哪裡去了。那時,一個屬於賤民的女子葉藍瑪願意獻上她的頭,作為接駁。從此,葉藍瑪和妹妹荷妮伽瑪得以歸入印度眾神的行列,成為女孩子獻身作神仆的對象。許多年後,神仆變成妓女。目前,在印度卡瑪塔克邦北部,有為數多達十萬的廟妓。印度為人詬病的妝嫁制度,促使許多貧民將女兒獻為廟妓。而且,沒有兒子的父母,把女兒獻出后,習俗上這女兒可以代替兒子供養他們。利益所在,許多父母便不惜犧牲女兒的幸福。
http://www.twword.com/wiki/%E5%8D%B0%E5%BA%A6%E5%BB%9F%E5%A6%93
2016-07-25 10:30:31
圖博館
為啥日本和尚能喝酒吃肉娶老婆2017.6.14 齊魯晚報

  日本電視劇《朝五晚九》火爆一時,值得注意的是,該劇之所以在中國走紅,不單純是因為其愛情故事感人,更是由於劇情設定亮瞎眼:由帥哥山下智久扮演的僧侶在劇中與石原里美扮演的英語教師大搞愛情長跑,讓習慣於僧人應該六根清淨的中國人大感不可思議。喝酒吃肉談戀愛的僧人是怎樣讓日本人安之若素的呢?這裡面有段淵源。
  逃稅農民加官二代
  佛教在日本被搞得很“不嚴肅”,最初的原因是其僧人隊伍成分實在太複雜。
  公元6世紀,佛教從朝鮮半島傳到日本,在短時間內迅速發展。日本人民參與佛教熱情如此之高,倒不是因為都有“慧根”,而是當時日本的國家政策使然——大約在同一時期,日本推行“大化改新”,系統性地向唐朝學習,推行名為“班田收授法”的稅收制度。想法很好,但由於日本當時農業生產力不行,唐朝的稅率照搬到日本後一下子變得讓人難以承受,而崇佛的推古天皇曾經下令僧人可以免稅,這麼一搞,覺悟不高的日本老百姓恨不得全體都出家了。到了公元8世紀,高句麗使者訪問日本,看到的已經是“僧尼半天下”的奇觀。如此龐大的僧眾群體,濫竽充數者當然甚多,大量動機不純的“出家人”在寺裡喝酒吃肉,僧尼合宿,尼姑懷了孩子就回家待產,等奶完孩子就回來繼續念佛(躲稅)。這種僧人除了剃了個光頭,完全看不出哪裡像出家人。
  面對這種狀態,當時的天皇不是沒想過對策。著名的“鑑真東渡”動機就源於此。這個動機其實從記載鑑真東渡的典籍《唐大和尚東征傳》的書名中就可以看出端倪,所謂“東征”,並不是說鑑真率領著一票唐軍打到日本去,古文中“徵”有“正”之意,“東征”是說鑑真的到來讓風氣為之一正。鑑真所修習的律宗本來就以持戒甚嚴著稱,正是日本政府想引進的“專門性人才”。
  鑑真東渡是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一大高峰,但日本佛教紀律是否真的“為之一正”實在可疑。自公元10世紀以後,班田收授制度與曇花一現的天皇中央集權在日本同時解體,靠邊站的天皇徹底喪失了整肅僧尼紀律的能力和意願。而在風雨飄搖、每個人地位都朝不保夕的幕府時代,日本貴族們自己也養成了沒事兒就出個家避禍的習慣,藤原道長、九條道家、後白河法皇、北條時賴、足利義滿等等風雲一時的掌權者都曾出過家。領導們在寺廟里當然該干嗎幹嗎,誰都不敢管。
2017-06-17 13:30:44
圖博館
而在“官二代”僧人中,混得最出圈兒的,當數鎌倉時代的一休宗純大師(一休),這位我們印像中很卡哇伊的小和尚長大後一點都不純潔,成天流連於妓院酒肆,還寫香艷詩歌公然歌頌自己和一位盲女的愛情生活。若問他為啥敢混得這麼出圈兒?人家是當朝天子後小松天皇的皇子,因為政治鬥爭原因才被將軍趕到寺院裡修行的。身為金枝玉葉混得如此之慘,再拿戒律去要求人家似乎也不咋人道。
  靠做夢娶上的媳婦
  雖說守戒不嚴的問題從佛教傳入日本之後就一直存在,但真正首開和尚公然娶妻先例的,卻是鎌倉時代淨土真宗的二代祖師親鸞上人。
  親鸞出生於官僚家庭,父親在皇太后宮中擔任要職,母親則是武士貴族源義家的孫女。這樣的出身在當時的日本咋說也能當個中央幹部,然而造化弄人,親鸞最終還是當了和尚。到了29歲那年,親鸞在京都六角堂做了個夢,在夢中,大改革家聖德太子化身為菩薩給他傳了個話,說雖然僧人戒淫,但親鸞因為前世宿報必犯此戒,為此,聖德太子將化身為一位“玉女”與他結合,最終引導他死後升入西方極樂世界。
  以上就是著名的“女犯偈”的故事。可以說,親鸞這個槽點滿滿、基本可以斷定是他自編的故事,成為了後世日本和尚娶妻的“法理依據”。受此夢指引,親鸞以參悟佛法為名,先後娶了兩個媳婦,也不知到底哪一位是聖德太子化身的“玉女”。
  親鸞上人靠做夢娶上的媳婦,雖然聽起來風流荒唐,但給日本佛教發展造成的影響卻是實打實的。和尚可以公開“妻帶”(在寺院裡與妻子共同生活),生下來的子嗣可以繼承教產,寺院可以變成與世襲封建領主分庭抗禮的政治勢力。果然,親鸞死後留下了四子三女,他最小的女兒覺信尼,帶領著自己的兒子覺惠,以及孫子覺如(名義上都是僧尼),創立了“非僧非俗”的“本願寺教團”。該教團在日本戰國時代竟然成為割據一方的地方諸侯,與織田信長等大名纏鬥許久,直到戰國末期才被勉強壓服。
2017-06-17 13:31:21
圖博館
從嚴管到放羊
  終結戰國亂世、開創江戶幕府的德川家康是個虔誠的佛教信徒。在反思了淨土真宗因為“妻帶”制度惹下的大亂之後,德川家康覺得,雖然要支持佛教,但是紀律還是要強調一下的。在整個江戶幕府時期,日本逐漸形成了一套嚴格的“檀家製度”,一方面佛教普及度在該制度下獲得了極大的提升,達到了“一村一寺”的程度,平民百姓婚喪嫁娶都要到當地寺院去辦手續。但另一方面,“檀家製度”要求各派寺院嚴持本門戒律,將軍本人都帶頭吃素,和尚娶媳婦啥的就別想了。當然,淨土真宗還堅持著自己的“妻帶”傳統,其代價則是被幕府想盡各種方式打壓。
  在幕府的扶持與“矯正”下,日本和尚規規矩矩過了200年日子。但隨著德川幕府的倒台,風氣又為之一變。明治新政府上台後,極力扶持本土的神道教,打壓被認為帶有中國色彩的佛教。1872年,明治新政府頒布了《肉食妻帶解禁令》,宣布“僧人今後無論蓄發、娶妻、生子、食酒肉,皆聽從自便”,但同時政府不再發放給各寺廟補貼。這則表面上解放僧侶的法令,真實目的是為了打破“檀家製度”,徹底淡化佛教在民眾中的影響力。不過有賴於政府徹底放開,從此不僅僅是淨土真宗,日本所有僧侶都不必遵從不娶妻、不吃肉的禁令了。當然,政府給的政策是“聽從自便”,並沒逼著僧侶們蓄發還俗。時至今日,堅持剃髮清修的日本僧人還是有的,所以在日本千萬別逮住個僧人就說人家是“花和尚”。
  值得一提的是,如今的日本和尚雖然有不少喝酒吃肉娶老婆的,但本職工作倒也沒耽誤。據2013年統計,日本目前約9600萬人是佛教徒,佔總人口的75%,還有約75000座寺院、30萬尊以上的佛像,世界最古老的木造寺院法隆寺、最古老的佛典古文書都在日本。酒肉穿腸,美人在懷,還能把佛法弘揚到這種程度,也算日本僧人們的一大本事吧。(王昱)
http://book.sina.com.cn/excerpt/rwws/2017-06-14/1903/doc-ifyhfnrf8939184.shtml
2017-06-17 13:32:24
jsoujsou
泰國佛教之謎:萬花筒般的上座部信仰2018/05/10 許純鎰

佛教做為泰國的重要象徵,是多數外國人認識、體驗泰國的重要途徑。但到底什麼是泰國佛教?想到泰國佛教,首先浮上心中的可能是大皇宮周遭的玉佛寺、臥佛寺,但隨之而來的又或許會是曼谷市中心的四面佛、街邊的小小靈屋、素萬那普機場入境大廳高聳連排的夜叉雕像,以及乳海翻騰雕像。這些「鮮明的泰國宗教」印象,祂們都是佛教的一員嗎?
  我們多習慣將流行於東南亞的南傳佛教歸類為「小乘」(Hinayana)。小乘概念在早期西方學界,是用來指涉早期印度佛教的派別,也常指為以斯里蘭卡為中心發展的南傳佛教。然而,在後來的佛教學術發展中,學者認為小乘並無法妥善地代表上述兩者,並帶有曲解、貶抑之嫌。因此,在1950年世界佛教徒聯誼會協議之後,學界不再使用小乘,而是使用上座部(Theravada) 稱呼南傳佛教。
  不論是上座部佛教還是泰國佛教,兩者都有著萬花筒般的身世背景,原本看似簡單的問題其實相當複雜。為了更進一步理解兩者間的關係,我們得先釐清:上座部佛教和泰國佛教是什麼?
  泰國著名的四面佛其實源於婆羅門教,許多儀式也融入了泰國佛教當中。 圖/歐新社
  上座部佛教:看似單純,又充滿異質
按教理分類,上座部同大乘、金剛乘是佛教的三大派別之一。它承襲自印度半島的古老佛教思想,並在斯里蘭卡發展成具有顯著自身特色的派別,並在12世紀起對外傳播至緬甸、泰國、寮國、柬埔寨等地。它的核心教義來自保存於巴利語中的佛陀教導。
  上座部的信徒認為,巴利語是最接近佛陀使用的語言,因此,他們將巴利語視為通用語言,並將巴利三藏(Pali Canon)視為共同研讀、遵守的經典。至今,上述五個主要流行上座部佛教的國家,其學術界仍以巴利語經典作為最重要的參考,泰國數間著名大學的文學院、佛學院也都開設有巴利語課程。
  除了突出的語言特點外,上座部佛教還有著與其他派別明顯相異的地方。例如,上座部佛教在教義與僧侶戒律上持著較為保守的態度,並且有更專注研習三藏中的論藏 的傾向。生活在當代的我們常會把上座部佛教和另一個派別大乘佛教做二元對照,然而如果我們跟隨著上座部佛教的發展路徑,便會發現兩者其實並沒有我們所想的如此壁壘分明。
2018-05-11 09:20:20
jsoujsou
上座部(Theravada) 這個詞最早出現於4世紀,紀錄於斯里蘭卡最古老的巴利語編年體史詩《島史》(Dipavamsa),用來標誌當時斯里蘭卡多達18種不同佛教派別的譜系。在7世紀時,玄奘在《大唐西域記》裡指出,當時的斯里蘭卡(僧伽羅國)的佛教派別主要分成兩部:同時有著上座部跟大乘思想的無畏山派,以及只遵行小乘的上座部派別大寺派。
  玄奘的筆下同時出現了我們熟悉的大乘(Mahayana)、小乘(Hinayana)以及上座部,且大乘與上座部是可以並存使用的,這說明當時的上座部並不是一個相對於大乘概念的詞彙,而可能是對各派對長老(elders,即為Theravada字面上的意思)僧侶的敬稱。事實上,根據學者研究指出,素有上座部修行指南的《清淨道論》(Visuddhimagga),當中其實巧妙地融合了五世紀時印度半島與斯里蘭卡各派思想,而不是僅有上座部本身而已。
  不同佛教派別,對佛教歷史有著不同的敘事傳統。從萬花筒般的上座部發展路徑,我們很難把它視為一個全然獨立的派別。但不可忽略的是,近代的上座部發展,不斷地自我強化、澄清,逐漸成為一個獨特且有歷史連貫性派別。舉例而言,直到1950年世界佛教徒聯誼會(World Fellowship of Buddhists) 在可倫坡成立並召開會議後,「上座部」一詞才取代帶有貶抑的「小乘」,成為亞洲與學術圈的正式稱呼。因此,上座部成為一個「獨特的派別」的概念,時間其實比我們想像得還要晚。
  如果把上座部佛教置入空間觀點來思考,便更能展現其概念上的複雜性。傳統上,上座部的傳播地圖是以斯里蘭卡為核心,向東傳遞到東南亞地區。然而,從5世紀到11世紀,斯里蘭卡因為島內爭戰不斷,島上的僧侶團體 (Sangha) 幾近消失,需要從他地重新引進僧團。最近的一次是在18世紀,斯里蘭卡透過暹羅 (現在的泰國) 僧團的協助,重建了島上的佛教秩序。因此現在的斯里蘭卡上座部佛教,其實是暹羅派 (Siyam Nikaya) 。
  泰國佛教:「綜攝」色彩的宗教景觀
我們很難把上座部佛教在泰國的實踐視為所謂「純粹的佛教」,因為當中並存了太多的元素。泰國學者Kanya Wattanagun 的研究 〈業力 vs. 魔法: 泰國在地佛教中的不和諧與綜攝〉 提到,泰國僧團與大眾佛教中,存在著巨大的代溝。其中所謂的不和諧與代溝,是從泰國佛教中區分出的三種主要元素: 佛教、婆羅門教與萬物有靈信仰。這三者在信仰邏輯上有所不同,卻同步實踐於泰國社會中。
2018-05-11 09:20:46
jsoujsou
儘管上座部佛教是泰國佛教的主旋律,但在寺廟中仍可以看到許多大乘佛教的色彩。例如觀音信仰、布袋和尚形象的彌勒佛等。特別的是,泰國官方所認定的大乘佛教,不僅有華人派(จีนนิกาย),還有越南派(อนัมนิกาย)。歷史上的華人移民聚居區,如曼谷的耀華力、噠啦仔,以及泰國南部的普吉也有許多華人信仰,祭祀著本頭公、清水祖師、關公、哪吒等等神祇。
  這些華人廟宇的信眾所操持的經典並不是上座部的巴利語經典,而是以中文書寫,搭配泰文拼音的佛經。有趣的是,在華人廟宇重大節慶如普渡、九皇齋節時,泰國寺廟的僧侶還是會受邀到宮廟念經,呈現相當混合的宗教地景。
  便是上座部佛教本身,在泰國的實踐上也可大致區分成兩者:知識份子從教義角度所參與的佛教,以及一般大眾所接觸的佛教思想。前者會著重於佛教哲學的討論與冥想修行;後者則會熱衷於日常生活中的做功德活動(ทําบุญ),例如供養食物給僧侶(ใส่บาตร)、短期出家修行(อุปสมบท),以及雨季結束後供奉僧侶衣物及其他日用品(ทอดกฐิน)......等。也就是說,就算都是上座部佛教,不同社會背景下的個人與社群,其實踐方式也有所不同。
  婆羅門教對泰國的影響,則可以追溯至六世紀初期,比斯里蘭卡的上座部佛教影響泰國的時間還早。其實婆羅門教在泰國日常生活中出現機率相當高。我們所熟知的四面佛(พระพรหม),其實就是婆羅門教三大主神之一: 梵天。婆羅門教有許多儀式融入了泰國佛教當中,大致上分成兩種層面。
  在泰國,兒子短期出家被視為替父母做最大的功德,出家儀式會動員整個家族做熱鬧。 圖/作者許純鎰攝影
  第一個層面是受到高棉王國的影響宮廷婆羅門教。其主要是用於推動泰國皇室的聲望,並與都市地區緊緊相連,例如皇室的加冕儀式(ฉัตรมงคล)、五月祈求風調雨順的春耕節 (พืชมงคล),以及算日子用的皇家占星術(โหรหลวง)。
  去年九世王蒲美蓬的火葬儀式中,也有皇家婆羅門教祭司參與其中。第二個層面則是廣傳於都市與鄉村地區的民俗婆羅門教。前文提到的四面佛,在曼谷除了最負盛名的Erawan十字路口 (ศาลพระพรหมเอราวัณ),其實在各大商辦與住宅大樓樓下,都還可以看到小型的土地神屋 (ศาลพระภูม)。許多泰國人出入其間,都會對它合十致意。
2018-05-11 09:22:01
jsoujsou
對泰國影響比上述兩者更加深遠、難以溯源的,是萬物有靈信仰。這裡的萬物有靈,指的是phii (ผี)。泰文中的phii不僅只是鬼,還包含自然界的各種精靈,諸如山水樹木等等。具體例子有臺灣人熟悉的幽魂娜娜 (แม่นาก)、古曼童(กุมารทอง)、被數色彩帶圍繞的樹木(ผ้าแพรเจ็ดสี)、祖先靈屋 (ศาลปู่ตา) 和供奉因意外往生者的靈屋 (ศาลเพียงตา)。
  鬼魂與精靈所反映的失序世界,就好比是秩序井然的佛教世界對立面。泰國祭祀幽魂娜娜的寺廟。 圖/維基共享
  當代泰國的萬物有靈信仰的三項特色: 片段、缺乏組織及非系統性。也就是說,這些鬼魂與精靈所代表的混亂且失序的力量,反映著日常生活中的不確定性,而phii所反映的失序世界,就好比是秩序井然的佛教世界的對立面,為信仰者提供日常佛教無法解決或不足以解決的精神服務,例如趨吉避凶、祈求樂透中獎號碼等世俗願望。
  上述三種元素組成了泰國豐富的佛教景觀,並成為學術上所說的「綜攝」 (Syncretism)宗教: 結合或是互動於兩種、甚至更多的信仰傳統 。這個看似直觀好理解的概念,其實也受到不少學者批評: 做為一種宗教研究方法,綜攝先為研究對象內部的各種傳統預設了清楚的邊界,使得宗教研究成為一種分類、貼標籤的學術活動。然而,這些學術工作下產生的傳統界線,並不一定真的存在於信眾的日常宗教實踐中。
  學者對綜攝宗教研究方法的質疑,也正標識著「泰國佛教是上座部佛教嗎?」的難題。如果我們將泰國佛教視為綜攝宗教,那其中的上座部與非上座部傳統之間必然存在著「不和諧」的潛在張力。反之,如果我們拒絕使用綜攝來分析泰國佛教,那上述那道問題便不復存在。但這是真的嗎?
  泰國常見人們用七彩絲帶圍繞大樹,用以祈求並表示崇敬。 圖/作者許純鎰攝影
  所以,泰國佛教是上座部佛教嗎?
學者Wattanagun 的研究可以為這道難題提供另類的出路。她訪談了幾位與佛教有不同深淺關係的泰國人: 大學生、研究冥想大學講師與僧侶等等,詢問他們如何看待、解釋業力 (karma) 與魔法兩個邏輯上衝突,卻並存於泰國佛教的概念。
2018-05-11 09:23:38
jsoujsou
比方說,泰國人喜歡配帶佛牌祈求保佑,但難道配戴佛牌,就能避免因不好的業力所造成的 (你應該受的)報應嗎? 不同訪談人會有不同的解釋,而這些解釋正反映了泰國佛教的綜攝性質——部分泰國的佛教實踐者是可以察覺出宗教實踐中的不和諧之處,並嘗試將其合理化。合理化正是一項綜攝行為,讓信仰者將泰國佛教中各項傳統相互聯繫、產生意義。
  除了上述人類學研究,社會學另有以「大/小傳統」分類來解釋泰國佛教與上座部佛教之間的關係。上部座佛教做為大傳統 (great tradition),是由僧團、知識份子、學者和巴利語經典所組成的大型社群。小傳統 (little tradition) 則是上座部在民間的實踐,不同地區或國家會發展出不一樣的小傳統特色,例如泰國佛教。換句話說,大傳統與小傳統在實踐上有著空間差異,並隱含垂直的社會秩序分野。
  不論是人類學還是社會學的研究,都指出「泰國佛教是上座佛教嗎?」問題本身的複雜性。在地實踐是如此的複雜,僧團與佛學院中的上座部佛教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如果我們願意從佛教發展過程與實踐方式著手,那原本的是非題,將會有更多樣的解釋可能性。
  隨著經濟發展,泰國的中產階級對於信仰有著更多元的需求,例如前幾年流行的ลูกเทพ,直譯是「童神」,基本上是供養經過「開光」(額頭、腳底畫有符籙)的洋娃娃。許多泰國演藝人員供養了童神,帶著「它」出遊拍照,引起一陣流行風潮。
  泰國的童神並不是當代發明的新概念,而是古老習俗的現代型式。以前的僧侶會使用土壤與木頭形塑出男童(กุมาร)與女童(กุมารี)的形像,並持咒賦予其法力。若供奉得當,就能獲得祂的保佑、改善運勢。這和後來我們所熟知以嬰體製程的古曼童/金童(กุมารทอง)有著相同的出處,也同樣引起相當大的爭議。
  有次在課堂上,老師和學生們閒聊時問道:「你們認為古曼童是屬於佛教的一環嗎?」有位研讀佛經甚深的同學激動地表示:「當然不是,古曼童和佛陀教導與解脫一點關係也沒有!」就算是泰國人,這方面的爭論也不輸我們國際學生在「泰國佛教」課堂上所感受到的文化衝擊。
  還未成熟的學術視線,可能會過於浪漫化地將泰國雜揉並陳的各種現象,化約成「泰國特殊的實踐」。把泰國當做一個整體來論證其特殊性,它的風險並不亞於斷言泰國佛教是(或不是)上座部佛教。每個看似有明顯「泰國特殊性」的文化現象背後,都存在著社會爭議。

https://global.udn.com/global_vision/story/8664/3052214
2018-05-11 09:26:08
威爾剛
很讚的分享~~


http://www.yyj.tw/
2020-01-12 05:30:36
阿楨
53個世界最高的雕像,2020重編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Rv82ukeMpk
53)Lord Murugan Statue 室建陀神像 Malaysia
52)Kailashnath Mahadev Statue 加德滿都濕婆像 Nepal.
51)Phuket Big Buddha 普吉大佛 Thailand.
50)Virgen del Socavón 索卡文聖母 Bolivia.
49)吉祥大佛 雲南西雙版納
48)Nossa Senhora de Fátima 花地瑪聖母 Brazil
47)Statue of Liberty 自由女神像 US
46)Monumento a la Virgen de la Paz 和平的聖母像 Venezuela
45)佛光大佛 台灣高雄
44)峨眉山普賢像 四川
43)金鼎大佛 吉林敦化
42)廬山東林大佛 江西
41)釜石大觀音像 Japan
40)Samadhi Buddha 三摩地菩薩 Sri Lanka
39)非洲復興紀念碑
38)奇馬利戰士 Mexico
37)正德大佛 台灣埔里
36)小豆島大觀音像 Japan
35)宇佐美世界平和大観音像 Japan
34)Buddha Dordenma 舵登瑪大佛 Bhutan
33)東京灣觀音 Japan.
32)會津慈母大觀音像 Japan
31)鄭成功大神像 台灣嘉義
30)峨嵋湖彌勒大佛 台灣新竹
29)Luangpho Yai Thailand.
28)運城關羽像 山西
27)西樵山觀音像 廣東
26)救世慈母大觀音像 Japan福岡
25)祖國紀念碑 烏克蘭.
24)平等雕像 India.
23)山茶郡觀音菩薩像 Vietnam.
22)樂山大佛 四川
21)尼山孔子銅像 山東
20)加賀大観音像 Japan.
19)Garuda Wisnu Kencana statue, Bali, Indonesia.
18)大埔慈山寺觀音像 Hong Kong.
17)九華山地藏菩薩銅像 安徽
16)Kyaikhto Buddha Statue 齋托佛像 Myanmar.
15)南山海上觀音聖像 海南三亞.
14)淡路島世界平和大観音像 Japan.
13)祖國母親在召喚 Russia.
12)靈山大佛 江蘇無錫.
11)仰阿莎雕像 Guizhou, China.
2021-02-07 07:59:24
阿楨
10)北海道大観音像 Japan.
9)泰國大佛
8)彼得大帝雕像 Moscow, Russia.
7)溈山千手千眼觀音聖像 湖南長沙
6)仙台大觀音像 Japan.
5)炎黃二帝巨型塑像 河南鄭州
4)牛久大佛 Japan
3)Laykyun Sekkya 雷昆塞亞佛像 Myanmar.
2)中原大佛 河南
1)團結雕像 India.
  回應
 很多國佛相奇怪
 仰阿莎最精緻美麗,S曲線的身段和苗族特有服飾
大陸的佛像還在?
 拆一兩個違建的雕像你就以為中國滅佛啦?
 楨:中國佛像身材比例勻稱、面部莊嚴慈祥再加多高聳於名山,故優。近年來漢傳佛教盛建戶外大型佛像,「一放則亂」、漢族民間神像跟進,習本想「一收則死」但遇少數民族神像也跟進便收手了。解決之道要依國際行規:用大型開發案的環境影響評估、一視同仁核准各教案,不要用無神論意識形態和種族差別待遇。(參〈習中國夢〉http://mypaper.pchome.com.tw/souj1/post/1380555972)
 不可跪拜那些像,也不可事奉它,因為我耶和華你的神是忌邪的神(十誡第二誡)
 基督教天主教在搞笑哦 里約全世界最大的耶穌像是誰的?
2021-02-07 08:02:47
阿楨
為什麼國內寺廟會收數額不菲的門票,國外教堂卻不收? 2022-06-11 觀察者網

西方教會和教堂都有自己龐大而穩定的財源,而國內的宗教寺廟在改革開放前不具備這個條件;同時,宗教的神聖性在中國基本被消除。
教會收入的來源大約分為三種:
一、什一稅和什一稅演變來的教會稅
二、信徒們的捐贈
三、教會的經營收入
  回應
泰國的寺廟,對泰國人一律免費,外國人收費。原因是泰國人進寺廟的都是佛教徒,進廟是去拜佛。當然要花一點錢買香燭,往功德箱裡投點兒香油錢。外國人進泰國寺廟大部分是去玩兒,不是去拜佛的,所以寺廟就收費。國內的寺廟也差不多是這樣,好多中國人是遊客,雖然進廟也拜佛,但基本上不是佛教徒。我老家的佛寺,居士進廟是不花錢的,他們是正經的佛教徒。
對佛教寺院不瞭解的不要妄言,本人去的很多正規的佛教修行寺院是不收費的。收費主要有三種,一是寺院坐落于風景名勝區,歸屬當地旅遊部門管理,按照要求必須收費,所得費用也是有上交要求的,有的根本就是旅遊部門在收費,像蘇州的靈岩山寺,之前的老和尚一直不同意收費,但架不住旅遊部門要求,最後門票收費一元權當應付;二是一些老闆本來就是以投資為目的修建的寺院,這些寺院佛教修行的人一般是不去的;三是一些不發達地區的寺院需要最基本的維持費用,在古代寺院一般是有廟產的,現在基本是靠信眾的佈施和做佛法維持,但是在一些不發達地區的寺院這些並不足以維持日常運轉,如我知道的河南某名寺,僧眾很多,戒律清淨,這個寺院的大和尚為了維持寺院全國各地到處跑,每天晚上閑下來還要誦經做完當天功課,非常辛苦,但仍是艱辛維持,光是寺院每月的水電費就是一大筆錢,如果不收點遊客的門票費就更難維持下去了。我在全國各地尋寺訪僧遊歷多年,佛教現在還是有多嚴持戒律的出家人在寺院清淨修行的,但一般都不張揚,所以很多人看不到。
這些和尚如果自己挑水做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這就用不到什麼水電費了.如果是整天坐在空調房裡聽答錄機播放佛音.那水電費肯定是一大筆錢.
基本的照明、廚房、熱水都需要電,出家人也不是從古代穿越過來的,只是在寺院修行的普通人,而且還有很多年紀大了的出家人更是離不開電,你憑什麼一定要求別人生活在古代。不過也有偏遠山區的一些寺院,像你說的一樣,喝的山泉水,用電也不多,過著比較清苦的修行日子,但一般供養少出家人也很少,寺院只能勉強維持,如果都像這樣中國的佛教更加式微。
2022-06-14 07:33:11
阿楨
“人間佛教”:中國宗教發展的成功因素 2022/10/04

中國佛教發展成功的核心在於對於“人間佛教”發展理論的思辨與實踐,通過“世俗化”與“中國化”融入社會發展與國家戰略,乃至人類命運共同體理論的建設與實踐之中。
  回應
人間佛教核心是行菩薩行入世改造世界,實現人間淨土,出並不是世俗化,實際上佛教已世俗到不能再世俗了。

關於臺灣人間佛教現象的社會學研究回顧與討論 林瑋婷 臺大社研所碩士

(二)人間佛教現象與世俗化理論的爭議
  目前關於人間佛教神聖性與世俗性之討論,可分成三種看法。(1) 宗教過度世俗化而喪失神聖性,此可以林端的說法為例。 (2) 神聖與世俗的結合或說統一,亦即世俗事物的全面神聖化,以鄭丹琳的說法為例。 (3) 神聖與世俗的辯證,亦即神聖邏輯和世俗邏輯各自仍保持一定程度的相對自主性,兩者相遇可能結盟,亦可能有矛盾衝突。Chandler研究佛光山,偏向強調神聖與世俗的良好結合,而不強調神聖性的喪失。
  社會學如何回應這些社會焦慮與關懷,又不直接落入價值判斷決定研究內容的困境,而神聖與世俗關係的討論又能怎樣地深化,不會僅停留在「正反合」三種類型上打轉,都是值得研究者思考的問題。

當代臺灣地區人間佛教發展中的“世俗化”與“庸俗化” 姚彬彬《臺灣研究集刊》2019年第1期

摘 要:當代臺灣佛教以佛光山、法鼓山、慈濟基金會以及中台禪寺之“四大道場”為主流,四個派系中,佛光山、法鼓山、慈濟基金會皆以開展“人間佛教”為旗幟。目前“四大道場”並立的格局,已經逐漸向佛光、慈濟之“雙峰並峙”的格局發生轉移。但其繁榮發展的同時,也出現了過分“世俗化”進程中的種種兩難問題,甚至導致了“庸俗化”和推廣偶像崇拜的弊端,無形中充當了“一切存在皆合理”這種世俗觀念的辯護士,此種種現象值得鏡鑒和反思。
2022-10-04 07:37:28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